电子商务法研究

商业

如何客观看待外卖员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强度?

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9月3日
其他

大疫当前,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医护人员!

3、确保一线医护人员有合理休息时间,不鼓励不倡导医护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地开展工作。医护人员也是人,过度的疲劳会损害他们的健康,降低他们的免疫力。为此,需要建立一线医护人员轮休制度。
2020年2月7日
其他

抗击疫情的紧急关头,电商经营者应当做什么?

文章作者薛军|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传染性肺炎正在肆虐华夏大地,对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了切断病毒传染链,绝大多数民众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居家隔离。但隔离期间民众对日常生活物资仍然存在巨量需求。如果去超市等场所购买,由于超市是人员密集场所,空气流通性差,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另外在来回超市的途中,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存在类似风险。为此很多民众越来越依赖电商渠道来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一方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另外也可以减少出门购物的机会。毫不夸张地说,电商已经成为民众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电商在此时此刻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能否取得这场抗击疫情战役的最后胜利。在当前情况下,电子商务企业除了要做好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之类的工作,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计确保日常经营的顺畅,让老百姓能够通过电商渠道,持续稳定地获得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如果与往常一样,电商的渠道畅通,到货及时,老百姓的情绪就是稳定的,居家隔离也就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这个时刻,如果电商掉链子,老百姓就会更感孤立无助,恐慌情绪蔓延,各种社会问题会接踵而来。在这一时刻,包括平台经营者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经营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当前民众日常需求量最大的生活物资,必须确保货源充足,供应顺畅。日常的米、面、油,速食食品(如方便面等)、纯净水等等,在这个时候,往往需求量巨大,应当保持稳定供应,不发生断货。还有一些与这一时期特殊需求有关的物品,比如居家消毒用的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需求量很大。目前平台上相关产品有些已经面临断货,需要尽快组织货源恢复正常销售。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恐慌性抢购和囤积,才能避免产生恶性循环。考虑到民众的购物渠道和购物习惯发生深刻变化,这时还应该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协作的商业模式。各类具有充足物资库存的线下实体商场,需要与线上电商经营者密切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法,在不需要购物者聚集的情况下,就近提供物品供应。这样一方面快速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另外也避免线上商店断货,线下市场却发生库存积压的问题。最近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很多餐饮酒楼储备了大量食材,以备春节期间需要。现在所有民众都闭门不出,对餐饮业产生很大影响。但其实民众的需求并没有很大变化,变化的只是消费场所。因此在这个特殊时刻,完全可以发展出社区电商等形态,将这些食材送达用户,这样可以有效消化这些库存积压,减少商户损失,还保障了居民的日常供应以及生活水平。2对于一些与疫情防治密切相关,但短时期内生产和供应能力存在巨大缺口的物品,比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用品等等,平台应当引导各类经营者优先向最急需的地区、行业和人员进行定向投放,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物品的效用。对于其他地区的需求,电商经营者可以采取合理限购措施,确保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即可。目前医疗防护用品,存在严重挤兑现象,即使全球采购,短期内恐怕也无法解决。平台经营者以及平台内经营者,就需要采取负责任的手段,进行调配。这是体现平台企业管理能力的高光时刻。当然,平台也需要根据疫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相应的安排。为此,可以开通一些需求交流的信息平台,检测需求状况的实时变化。3电子商务企业必须用心打造高效、安全的物流环节。这是目前整个电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出于疫情控制的需要,很多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快递物流人员进入小区,买者需要出小区自提。而中国有些小区,规模巨大,如果只开放为数不多的出口,实际上毫无疑问反而增加了人员频繁接触的机会。另外,快递物流人员奔波于不同小区,多点送货,接触的人很多、很杂,快递人员本身的流动性也很大,这样是否会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为此,物流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物流人员与收货者不必要的面对面直接接触。相关验收流程可以进行灵活调整。物流面单的设计应当调整,字体增大增粗,醒目,便于用户快速查找,减少人员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在这方面,小区物业管理者需要与物流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在小区外空旷开放的场所,快速划出合适地方,用来进行非面对面的物品交接。而小区物业应该对相关区域进行高强度,高频次的消毒,以确保安全。另外应该严格要求从事物流配送的人员,进行规范化的防护操作,采取高防护性的措施。规范化的戴口罩,戴手套是基本要求,另外最好配备消毒酒精,对运输工具的内外空间进行高频度消毒,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概率。对于物流人员的健康状况的筛查应该成为日常工作。物流人员每日多次自测体温,并且上报,应该成为常规操作。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快递企业做得多一点,要求更加严格一点,民众的信任感和安全就会多一点。4电商速运的品类需要尽量拓展。蔬菜生鲜水果之类物品的配送应该成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如此巨大规模的近乎全民的居家隔离,又是在传统春节期间,老百姓还是希望能够有过年的感觉,因此农产品电商应该要给力。这一方面是满足居民需要,另外也是确保农业的损失不至于过分扩大。如果能够在确保安全高效的前提下,打通流通环节,电子商务将为特殊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再立新功。5特殊时期,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需要承担特殊的社会责任。首先就是价格管控问题。最近几天,关于口罩疯狂涨价的争论很激烈。其他物品价格的上涨也比较明显。我个人仍然坚信,市场价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有效市场需求信号的传达者。但任何结论都必然在一定的前提之下才是成立的。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平台经营者要承担一定限度内的价格管控责任,打击明显不合理的涨价与囤积居奇行为。需要强调的是,这主要是针对特殊需求物资,仅限于医护用品。由于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具有强大影响力,平台又掌握大数据,所以由平台来履行这种管控责任,会比较有效到位。在这个时候,平台需要对平台上日常从事医护用品销售的企业,以及被监测到上架了相关商品的商家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价格行为守则,明确红线。同时进行动态监测。不能一味硬性限价。如果上游原料涨价,人工成本涨价,下游只对口罩的销售者进行限价,是完全不合理的。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在这方面,我相信平台掌握的信息应该比政府要充分有效。其次是质量管控。特殊时期,尤其是针对特殊用品的质量要求尤其关键。平台以及平台上的商家还是需要绝对确保物品质量过关。将相关的交易记录以及投诉情况,全量交易数据保存备查,对敢于顶风作案者加重处罚力度。6各类电商从业者切忌在这次大疫之中,浑水摸鱼,牟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不仅逾越法律的红线,也违背了基本的社会公德。笔者注意到,有的电商从业者,在根本不能提供口罩以及消毒液等紧俏物资的情况下,到处散发其有货源的信息,诱导民众关注其微信小程序或者微信公众号,以达到收集用户信息,拓展用户数量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有些微商,为了牟取暴利,发布不实信息,诱导民众哄抢其商品。有些经营者利用混乱局势,以次充好,强制搭售(买一小瓶消毒液,必须要同时购买三大瓶的洗衣液)。这些行为都是违反《电子商务法》的行为,相关行为在日后都会被严厉追究,不要心存侥幸。结语大疫之前显大义,大灾之中练大能。电子商务以其独特优势,能够为这次全民抗击病毒贡献自己的力量。在03年的非典之中,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日后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这次病毒堪比非典,世界瞩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全社会都在期待你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相信,经历这次惊涛骇浪的考验,中国又会出现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他们因这次疫情中竭力服务于社会而被民众认可,他们因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英雄的担当,而被历史铭记。
2020年1月30日
其他

汪庆华:平台经济时代竞争政策的新课题

导读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年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庆华先生应邀参会。在“第二分论坛第一板块:互联网竞争问题”的主题发言环节,汪庆华教授以“平台经济时代竞争政策的新课题”为题,就互联网中的竞争政策和规制目标等话题作了主题发言。发言中,汪庆华教授指出:“在对现有动态竞争充分把握条件下,更好地实现平台之间的有序竞争,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福利,应该是我们法律追求的目标。”(以下内容根据会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演讲者确认无误后发出)平台经济时代竞争政策的新课题汪庆华
201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