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有了模型

其他

新年快乐!送你一份价值299元的新年礼物

树友们,好久不见,我是兰陵王。新年快乐!又是一年过去了,时间匆匆向前,从不曾为任何人而停留。过去这一年不知道大家过得怎么样,我经常看大家的朋友圈,好像很多人2022年这一年都过得都不太好。但不管怎样,今年都结束了,跟它郑重告个别吧,明年我们将开启崭新的一年。那么关于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期待和规划呢?如果没有的话,给你推荐一件事情——新的一年开始打造自己的影响力吧。怎么打造自己的影响力呢?自媒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两年我接触了很多做自媒体的人,真的太值得一做了,而且极容易成功。尤其小红书,我亲眼见过很多毫无创作经验的人,一两个月就做出几万粉丝的成绩。可以说,这是一件人人皆可有所作为的事情。当然,你需要一些厉害的创作技巧,你需要学习一些厉害的写作课。那么去哪里能够学到「既底层又有效」的写作技巧呢?我专研写作多年,从2017年便开始写作,一直坚持写作到至今。期间有很多宝贵的认知和经验,我将它浓缩在了10堂写作课里,它就是我的《人性写作法》,推荐给你。放心,这不是一篇卖课的推文。我已不打算教写作,我的生态位是学习方法,我一直有一个“可能浅薄”的认知——一个人一生只够做好一件事,至少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是如此。所以,我决定回到学习方法,专心研究学习方法,迭代模型树学习法和模型树笔记。但我又实在不忍心如此好的写作课被雪藏,这太可惜了。因为我这个写作课市面上可能很少见,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从人性层面去分析写作的本质」,大家都是在教人如何模仿,通过模仿来做成自媒体。模仿确实简单粗暴,但永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必须深刻理解背后为何这样创作,你才具备了极强的迁移能力,将来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你都能应对自如。所以我决定把它免费送给所有人学习。这是我送给你的一份新年礼物。🎁以报答你们长期以来「看我的文章、给我留言、转发我的文章、给我鼓励」的恩情。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可能很早就放弃了。▲299元的《人性写作法》送给大家如何领课那么如何领取这个《人性写作法》课程呢?课程在小鹅通上,加负责人微信后,告诉他你要领取写作课,他会给你开通听课权限。负责人微信:siweimoxing003▲或者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你,或者是加好友没有及时通过,请不要急哦。可能人会有点多,回复不过来,但所有消息我们都会一一回复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什么,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课程内容说来话长,有点多,不过整体来说,就是从人性层面带你深度剖析「定位、资料、选题、标题、开头、结构、正文……」的本质。当然,不仅仅是本质,每堂课后面都会有我多年来总结的有效方法论。废话不多说,大家领取课程之后,就可以立马查看了。这是整个10节课的课表:第一课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优越欲望: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优越感」而活

Johnstone在他的《即兴》一书中所写到的:当一个姿态非常高的人被消灭时,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前进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悲剧总是与国王和王子有关。——Keith
2022年9月25日
其他

交换-信任-竞争:关于「销售」的一切

全文共13958个字文章虽长但千万不要因此而错过一个普通人,如果他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你可能会说:需要掌握赚大钱的能力。这没错。但人们对赚大钱有着错误的理解,很多人误以为赚大钱=骗钱。我认识一些人,他们整天讨论的赚钱思维,就是这里投机那里投机,这里骗钱那里骗钱。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赚钱思维,因为它不是持久之道。大众不是傻子,你的东西不好,人家最多被骗一次就不再信任你了。在我看来,真正的赚大钱的能力,是一种堂堂正正「完成交易」的能力,即与社会做价值交换的能力。你为人们提供某种价值,然后人们愿意为这种价值付给你相应的金钱,这就是赚钱的第一原理。但人们为什么要接受你的价值,并愿意为此付费呢?这就是核心所在了。首先,你得要具备为他人提供巨大价值的能力,最终这种能力会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次,你得把你的产品推销出去,并让对方产生交易的欲望,最终跟你发生交易。(下面会把产品和服务简称为产品)后者,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点的「销售能力」。大家一定要掌握这项能力,因为交易几乎无所不在。不仅商业世界里到处都是交易,而且在人际世界里,也到处都是“交易”。在公司里面,你的交易对象是公司;对接客户时,你的交易对象是客户;做自媒体时,你的交易对象是读者;人际交往的本质之一也是价值互换;甚至连爱情里面也到处都是价值互换。这点,你们以后会跟我一样感触深刻的。▲本文的思维导图商业的本质是什么那么销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大家经常会混淆「营销」和「销售」这两个概念,认为它们是一个东西。在我看来,营销是销售的前置性工作,它的功能是便于我们更好地销售,比如「定价、定位、品牌」等等。营销重在「营」字,目的是使产品更好卖;销售重在「售」字,目的是把产品卖出去。营销做得好,销售就会很简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营销理解为销售的战略性工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来好好探究销售的本质了。那么销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销售的本质就是一场「交易活动」,我们把产品给客户,客户把金钱或者非金钱给我们。你也可以把销售理解为「交换活动」或者「成交活动」。所以我其实不太喜欢“销售”这个词,我觉得它比较模糊,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成交”这个词。所以,我尝试着把“销售”这个词拿掉,甚至把“营销”这个词也拿掉,直接从整个商业的本质来看待销售这件事。那么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零、价值交换首先它是一场「价值交换」活动。于是,它必然会涉及到这么几个要素:买方:产品:获得价值价格:付出价值卖方:产品服务:提供价值盈利模式:取回价值所以,产品、价格、盈利模式,这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定位但产品从何而来呢?产品的本质,是我们为用户提供的价值。这种价值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用户没问题,但我们让用户变得更好;用户有问题,我们解决他们的现存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有个东西非常重要——用户思维。产品所提供的价值,一定是用户所认为的价值,而非我们所认为的价值。很多创业者喜欢自嗨,沉醉于自己的产品无法自拔,结果用户根本不买账,他们所认为的价值,在用户那里一文不值。这跟很多人写的文章没人看是一个道理。所以,精益创业、设计思维等理论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快速拿出产品原型,然后快速去市场验证,获得反馈,避免无意义的自嗨。这是创业者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通过他们的洞察力,找到一个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价值点。我们可以把它提炼为一个模型「价值确定」。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将为哪些人创造什么价值」。但光有价值点还不够,一件事情只要很挣钱,就会快速涌进大量的竞争对手,这是自然法则。像我几年前刚做学习方法那阵,几乎没啥人做学习方法,现在大家看到我做火了,也都加入进来一起做。于是乎,竞争就出现了。所以,当我们在确定了价值点之后,就得立马确定一套竞争策略。关于竞争策略,我前面已经讲得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讲了,感兴趣的树友们可以自行前往文章《生态位:为什么那么多人因此顿悟了》和《以强胜弱:关于「战胜」的一切》学习。价值确定+竞争策略,就被我称之为「定位」。你也可以理解为「战略」,不过战略包含的内涵更广,它不仅包含价值确定、竞争策略,还包含盈利模式以及战略的执行步骤等等。定位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创造产品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定位是需要在市场和竞争中不断调整的,就像生物会在它的整个生存期中不断调整它们的生存策略一样。定位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存策略,需要不断调整。二、盈利模式定位初步确认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盈利模式了。盈利模式的本质是「如何在这场价值交换的活动中,取回我们应得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了价值,但是我们还得通过某种模式,把部分价值取回来。很多公司都是死于盈利模式不好,他们为用户创造了巨大价值,却没有好的办法从用户那里取回部分价值,于是只能一直亏钱,直到破产。值得一提的是,盈利模式跟定位一样,也是一种生存策略,是需要不断迭代调整的。三、创造定位和盈利模式初步确认之后,就可以基于「价值点」和「竞争策略」创造产品了。这没啥好说的。四、定价创造完产品之后,我们就能根据产品的价值、产品的成本、竞争策略、盈利模式、战略目标等,综合起来给产品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了。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块,有缘咱们再来详细展开讲。五、触达产品有了之后,下一步就是触达用户了。触达用户是整个营销的核心课题之一,它涉及到渠道、传播、广告等等内容。由于课题太大,这里也不再展开讲,有缘咱们再来详细展开讲。六、成交触达到用户之后,我们就需要努力促进自己跟用户之间的价值交换了。这就是销售的核心任务,我称之为「成交」。成交完成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一轮小的闭环了。不过从设计思维或者精益创业的角度来说,当我们把产品推向市场之后,还有一项核心任务,这个核心任务就是获取反馈,然后快速迭代我们的价值点、竞争策略、盈利模式、产品、定价等等。除此之外,成交之后还涉及到复购和二次传播等任务。以上就是整个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些要素。明白了这个,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成交的本质了。提醒: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的要素,诊断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需要精进。成交的本质那么成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根据我自己的创业经验,以及我这些年对「成交」的学习和思考,最终得出了三个第一原理。一个成交要达成,一般需要三大要素:交换欲、信任感、竞争力。一、交换欲成交,本质上还是一种价值互换。所以,如何激发客户心中的交换欲望,就成了成交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客户心中的交换欲望呢?1、成交的第一条法则:超价交换要想知道如何激发客户的交换欲望,我们需要站在客户的视角来思考。如果你现在就是顾客,我要跟你交换一个东西,什么条件下你才会跟我交换呢?答案不言而喻,你必须得觉得有利可图,才会跟我交换。这个有利可图,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客户来说,他觉得「他所获得的价值>他所付出的成本」”。对客户来说「价值>成本」,这就是整个成交的逻辑起点。我把它提炼成一个模型,叫做「超价交换」,这是成交的第一条法则,也是成交的第一原理。下面我将从这个起点开始展开,带你们演绎推理出交换欲的核心方法论。既然一切交换始于「价值>成本」这样一个元起点,那么我们的切入点,也应该分别从价值和成本两个点开始切入。2、成交的第二条法则:价值即产品首先,我们来看价值。什么是价值呢?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就是我们的产品(包括服务)。当然,对于大客户销售来说,这个价值还包括销售人员提供给客户的附加价值。比如顾问式销售,销售员充当了客户的采购参谋,帮助客户采购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也是一种价值。很多讲大客户销售的书籍,都非常强调附加价值。因为他们默认了竞争的同质化,大家的产品没啥差别,价值都一样,于是附加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个逻辑本身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也正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赢得竞争的核心方法,不应该是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不断地追加附加价值;而是如何错位竞争,做出差异化的产品。这点,我们在后面讲竞争策略的时候,再详细展开来讲。总而言之,我们的核心价值,就是我们的产品。3、成交的第三条法则:金钱换算不过,虽然价值就是产品,然而不同的产品,它们的价值属性却是天差地别的。具体来说,我把所有的产品分为两类:离钱近的产品和离钱远的产品。这是所有产品最重要的特性。因为对于客户来说,他最终是要付钱给你的,因此,不论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客户最终都会在心里把它换算成金钱,然后跟他所要支付的金钱进行对比,觉得划算,他才会购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顾客的这种「把价值换算成金钱」的行为一般是模糊的。具体来说,当我们提供给顾客的价值,离金钱越远,这种换算就会越模糊,客户的交换欲就会越弱。因此,你可能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离钱越近的事情,变现越容易」,那些直接教人如何赚钱或者直接帮人赚钱/省钱的事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成交的事情。其背后的本质就是,因为客户在做金钱换算的时候,他能够更明确地感受到你所带给他的价值,所以,他的交换欲望就会更强。因此,成交的第三条法则,就是要主动帮客户做「金钱换算」。(1)离钱近的产品当然,此条法则对于离钱越近的产品,更有效。所以,如果你的产品离钱比较近,或者说是那种能帮人直接挣钱/省钱的产品,那么我建议你最好是帮客户做一下金钱换算,这将是最好的销售技巧。因为没有人会拒绝用“更少的钱”换取“更多的钱”。当然,对方可能会怀疑,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这就涉及到信任感了,这个我们后面来详细讲。除此之外,离钱近的产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不用再为激发客户的需求而发愁了。因为不论是什么需求,你最终都可以让客户转化为对金钱的需求。而人们对金钱的需求,一直都是非常明确而且强烈地存在着的。你只要把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给他「我能帮你用更少的钱赚更多的钱」,他的眼睛立马就亮起来了。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可以理解为「价值金钱化」。我举两个例子:案例一比如,如果你们公司的产品能够帮顾客的公司降低生产成本,那么你去做销售的时候,可以带个本子和计算器过去,现场跟客户换算金钱。换算完以后,再把数字跟你们产品的价格进行对比。假设你们的产品卖100万元,但是你们的价值换算下来,一年能够帮他们节省1000万的成本。你可想而知,当对方看到这两组数字之后,成交的欲望会有多强烈。案例二比如,如果你是教自媒体的,那么你最好把你学员过去的变现情况放出来,然后跟你课程的价格进行对比。假设你的课程卖599元,但是你们很多学员一个月内就变现了1000元、2000元,甚至有的人已经变现了10000元。当用户看到这些变现数据,再跟课程的价格进行对比,他就会觉得超值,交换的欲望就会很强。(2)离钱远的产品当然,上面的例子都是离钱比较近的,而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产品都是离钱比较远的产品。甚至,有些产品根本无法帮客户赚到钱,它满足的是客户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需求。比如奢侈品,它满足的其实是人的虚荣心;比如美食,它满足的其实是人的食欲和生存需求。因为钱说到底,它的本质还是《交换的中介》,人们不是为了挣钱而挣钱,钱只是工具,挣钱是为了实现人们的某些目的。所以,钱最终还是得要花出去的,否则它将毫无价值。那么对于这些离钱远的需求,我们应该怎么去成交呢?具体来说,还是要分成两大类:一类事情虽然离钱远,但它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挣钱;一类事情不但离钱远,而且它的本质就是金钱的目的,人们挣钱就是为了来交换它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展开讲。①核心目的是为了挣钱比如学习方法,就是这么一种离钱远的产品。人们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并不能直接靠学习方法赚到钱。一般来说,他需要先用学习方法去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然后再用认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通过工作能力的提升来赚钱。学习方法-学习-认知-工作能力-赚钱。这个链条太长了,所以用户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学习方法带给自己的金钱价值,因此,很多人对学习方法的需求就很低。那像这类产品,应该如何激发用户的交换欲望呢?有两种打法:金钱打法和非金钱打法。所谓金钱打法,就是尽可能地揭示这种产品跟金钱之间的强关系,并传递给用户一种这样的信息「拥有这个东西,将来能帮你赚很多钱,远超过你现在为此所支付的钱」。比如,我可以先揭示学习方法跟认知之间的强关系,再揭示认知跟金钱之间的强关系,从而达到揭示「学习方法跟金钱之间强关系」的目的。然后再用树友们的一些成功案例,来证明这种强关系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此为「金钱打法」。它的本质是,把人们对学习方法的弱需求,转化为对金钱的强需求,从而利用人们对金钱的强需求,来刺激人们的成交欲望。PS: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做的是To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完成欲2.0:关于「动力」的一切

全文共16888字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小书来看2021年2月8号,我从QQ飞车的排位赛中感悟了一个模型——完成欲。在手机版QQ飞车中有个排位赛机制,排位赛分为很多段位,比如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星耀、王者等,然后每个段位会对应很多颗星,只有集齐相应的星才能升段位。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当我收集的星越多,越靠近晋级时,尤其是晋级赛时,我就有种非常强烈的想要一口气完成它的欲望。我将这一发现进行延伸和思考,得到了人性里的一种重要机制,然后将其简化成了三个字「完成欲」。并将这一发现写成文章分享了出来,文章名字叫做《完成欲:有可能是最强的动力系统》。不过写完之后,我不是特别满意。一方面,我冥冥之中感觉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完成欲可能是人类的重要机制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经验和认知上的欠缺,又感觉没有完全参透完成欲,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幸运的是,我的好朋友经常提醒我完成欲的重要性,他说他经常在各个地方用到这一模型,十分有用,这驱使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完成欲的深入研究。终于,在近期修剪写作树、打磨写作课的时候,有所顿悟。想将它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到你启发。比如如何缓解拖延症问题、如何制定一个有动力执行的目标,如何变得更自律,如何提升自己做事的动力……▲
2022年4月3日
其他

交换的中介:关于「钱」的一切

全文共21663字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小书来看不了解钱的本质,就难以实现财富自由。写了那么多篇关于思维认知的文章,很有必来要写一篇直接与钱相关的文章。因为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钱!虽然人们每天都在接触钱、聊钱、赚钱,但真正理解钱的本质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经济学院的学生,很多人对钱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等价物」这个层次,有的甚至连「一般等价物」都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学校并不直接教我们与钱有关的知识。正如《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的:学校体系不会教你关于钱的知识,学校体系是教你如何做个雇员或者医生、律师、专家……但从不谈钱。——罗伯特·清崎学校教我们如何做好工作然后获得薪水,但没有教我们怎么变得富有。——罗伯特·清崎▲来自新片场《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推荐观看,可能会颠覆你对钱的认知)这就是人们对钱的认知状态。大多数人都不了解钱是如何产生的,更不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自然也就很难掌握财富密码。钱的本质是什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即使是现在,学术界对钱的本质,都仍然还存有争议。好多经济学家都曾对钱的本质下过定义,比如: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购买力的暂栖处。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这些都是看待钱的一个角度,但其实并不能精确地阐释钱的本质。那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钱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运转的?财富的密码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掌握?2016年,偶然间,我看完了两本书《小狗钱钱》和《富爸爸穷爸爸》。这两本书彻底打开了我对钱、对财富的观念。那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跟钱有关的书籍,比如《财务自由之路》等等。再加上我本身也是经济学院的,大学学的知识跟钱密切相关。这些东西使得我对钱开始有了一定认知,促使我开始思考钱的本质,财富的本质。遗憾的是,因为阅历上的缺乏,一直没有完全看透钱的本质。但最近一两年大学毕业,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了很多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开始逐渐感觉到,我可能抓到了财富的本质。又恰巧因为前段时间,马斯克有一场精彩的采访,在那个采访中他提到了他对钱的本质的看法。再加之过年回家,看到了很多普通人身上固有的穷人思维,想帮他们,但又无能为力。因为认知的改变、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它需要人们自己从内打破。故此,我有种强烈的愿望,想把我所洞察到的关于「钱的本质」的知识,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助你从内打破自己的认知。那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故事还得回到2016年,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跟钱有关的知识,是我看完了几本跟钱有关的书,比如《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和《财务自由之路》。这些书告诉我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财富的本质在于如何借助钱撬动更多钱。普通人之所以很难实现财富自由,是因为他们把钱都奉献给了房子、车子等等,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钱来撬动更多钱。大多数人心中,赚取钱的主要方式只有一种——工作。这是我对钱最初的认知。这个认知对我的改变极大,从那之后,我更加舍得花钱了。并且摆脱了「有钱就一定要买房、买车」的顽固观念,我开始把钱全部用来投资自己,以期待将来能够赚到更多钱。但这只是一种财富密码,它还不是钱的本质。那么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后来,我在经济学的课堂上学到一个知识「钱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一般等价物钱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个认知可能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即使你大学的专业不是经济学,你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我记得小时候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好像也讲过这个。但如果我再追问一下,什么是一般等价物?我们为什么需要钱来作为等价物呢?知道的人可能就要少很多了。要明白钱为什么是一般等价物,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钱来作为一般等价物,钱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回到商业的起点。1、商业的起点:交换商业的起点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对商业的认知是零。商业的起点,你可以理解为「交换」,一切商业活动都始于交换。什么是交换?其实很早之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价值交换:顶尖高手都是极致利他者》,在这篇文章里面,我曾讲到「人际交往的底层法则就是价值交换,一定不要违背这一法则」。其实,商业的底层法则也是价值交换,简称交换。不仅仅是商业,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活动都与「交换」有关。它既是人际交往的底层法则,也是两性吸引的底层法则,更是商业活动的底层法则……甚至在生物学、物理学领域也遵循着这一法则。在生物学领域,生态系统之间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动物和植物体之间,也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比如你每天的新陈代谢,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交换。在物理学领域,在力学里面,力是相互的,你给一个物体多少力,这个物体也会发过来给你一个相同的力;在热力学里面,能量是守恒的,在一个孤立系统里面,如果你想实现熵减,你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能量进行做功。这就是交换,它可能是一个底层的宇宙法则,我们通过交换来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那么在商业里面,交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一切商业活动都始于交换?要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商业活动始于交换,我们需要先理解其反面,即不交换是什么状态。其实不交换的状态,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自给自足」。什么是自给自足?简单来说,就是个体或者组织,自己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比如饿了就自己种粮食吃,冷了就自己纺织衣服穿,出行就自己生产汽车,想玩手机了就自己生产手机,想看电影了就自己拍电影……你会发现我越说越不靠谱对吧?我们怎么可能自己生产汽车、自己生产手机呢?自己种粮食、自己纺织衣服还能接受,但是科技含量高的东西,怎么可能都自己来生产?这就对了,自给自足是根本不可能产生像我们今天这么发达的文明的。实际上在远古时期或者说在动物里面,我们的祖先或者动物们的生活方式,正是自给自足,而这,正是他们/它们生产力低下的根本原因。逻辑很简单,自给自足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大部分精力甚至全部精力,都必须花在自己种植粮食、自己喂养牲畜、自己纺织衣服、自己建造房屋等这些事情上面,根本没有精力去创造更发达的东西。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哲学主要产生于古希腊的原因之一,因为古希腊由于地理因素,商业非常发达,使得部分人有精力去思考种粮食和养猪之外的事情,比如思考宇宙的起源是什么等等。而东方在古代主要是农业比较发达,而且在古代的中国甚至有「重农抑商」的思潮产生,所以大部分人都得做自给自足的事情,就没有精力去搞发明创造,没有精力去思考宇宙起源。简而言之,自给自足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文明要想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全人类的分工协作能力,而要想达成这一点,人类必须进行一项革命性的活动——交换。比如,我擅长种粮食,你擅长纺织衣服,他擅长修建房屋,他擅长制造汽车,他擅长生产手机……所以我们交换,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吃到粮食,穿上衣服,住上房屋,坐上汽车,用上手机。这就是商业的起源。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型的交换世界。你赚回来的每一分钱,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在跟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个人或者组织,进行交换。但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所需的交换。比如一口袋粮食换一头猪,三头羊换一头牛等等。但是这种交换极为不方便,而且我们不一定刚好在同一时间有交换的意愿,于是一种交换的中介就产生了。这种中介就是经济学里所说的「一般等价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货币/钱。2、货币/钱的诞生货币的诞生,正是因为交换的需要。在交换的过程中,因为各种阻碍或者不便捷性,使得我们急需要找到一种中介,这种中介能够使得我们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都能够跟市场进行交换。这个中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货币。货币的诞生原因或者说货币能够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起初是因为交换的不便捷性,比如三头羊换一头牛,这个交换的过程可能就存在诸多不便捷性;比如时间的不便捷性,我今天想交换,但是你一个月后才想交换,这就无法达成交易。于是我们就约定一种中介,这个中介能够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完成交换,只要对方也认同这种中介。这个中介就被我们称之为货币(或者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每个人认识的人有限,每个人能够创造的东西有限,我们很难在有限的人中、有限的商品中达成交易。但如果有了钱这个中介就不一样了,我们就能够跟认同这个中介的所有人进行交易,这样就扩大了交易的可能性。而这,就被我们称之为「市场」。市场其实就是所有交换者的集合,这个集合的达成必须依赖于一种交换的中介,这种中介的名字,被我们称之为「钱」。这就是钱的由来。3、钱的发展但是一开始人们对钱只有非常粗浅的想法,一开始的钱也有各种缺陷。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我们的祖先一般是用海贝来充当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很多汉字都跟“贝”字有关的原因,比如贵、资、贪、贫、财、购等。到了后期,为了解决海贝的种种问题,人们开始使用金属称量货币,并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其中铜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标志性货币。并逐渐过渡到中央统一货币、统一制造货币,统一发行货币。比较著名的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统一了法律、度量衡、文字和货币。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虽然秦朝的统治时间并不久,但它为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奠定了重要基础。PS:比特币之所以难以在很多国家推行,其核心原因,就是它违背了这一基础原则,如果货币不由中央统一发行,会发生很多经济问题,甚至引发社会犯罪。然后发展到宋朝,由于铜钱、黄金这些太重,不方便携带等等原因,开始出现了纸币。比较出名的纸币,相信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叫做交子,这是全世界发行的第一种纸币。纸币的出现,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别看宋朝虽然军事力量不够强大,但是经济方面还是不赖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看《清明上河图》你就知道当时的宋朝有多繁荣了。▲《清明上河图》但后来由于统治者的贪婪,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等恶劣经济状况发生,后来货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直到近代之后,人们才又开始把纸币作为主要的通货,并严格管控货币的发行。一直到PayPal和支付宝等数字货币支付工具之后,货币又出现了一次迭代和升级,它彻底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货币,纯粹到根本没有实物,只有数字,这使得我们的交换更加便捷了。至此,货币的发展可能就接近终点了。我猜想,以后纸币可能会从这个世界逐渐消失,成为一段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某种见证。兴许几千年后,当人们再从土里意外的挖出来一张纸币时,会惊呼,原来古时候的人们还用过这种东西来促进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但,不论是贝壳也好,还是黄金也好,铜钱也好,纸币也好,数字货币也好,它们的本质,都是交换的中介,是用来促进交换的。二、交换的中介所以在我看来,用「交换的中介」来描述钱的本质,要远比「一般等价物」来描述钱的本质,精确得多。因为前面论证了,商业的起源,文明的发展,源于交换(交易)。但因为交换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阻碍,于是我们急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阻碍。我们找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为钱找一个中介,即用来作为交换的中介。有了这个中介我们就能非常方便地,且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进行交换。这种中介,我们把它取一个名字,就叫做钱或者货币。这种中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契约。三、交换的契约在我看来,把交换的中介形容为一种「契约」,远比「货币」或者「钱」本质得多。或者说,钱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契约。一种什么的契约?一种「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交换的中介」的契约。比如我们极端一点,就回到贝壳作为货币的那个时期。现在如果有个人拿一堆贝壳去买一袋大米,或者一头牛,还有人卖吗?如果那个人是个正常人的话,他应该不会干出这种蠢事。那为什么古时候可以呢?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达成了一项契约——贝壳是交换的中介,我们可以用商品来换取贝壳,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再用这些贝壳换取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吾通过贝壳,以吾之所有予市场
2022年2月19日
其他

以强胜弱:关于「战胜」的一切

全文共18609字献给那些心怀慈悲、心系苍生的人们以及我伟大的祖国所有的以弱胜强,都是以强胜弱。这是战争之道,也是商业之道。我从大四的时候开始研究竞争,得到了4个模型「深耕细作、与众不同、错位竞争、成为第一」,并根据这4个模型,一举拿下了学习方法这个生态位,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小巨人。当然,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生态位」这个概念。毕业之后,我开始接触生物学,偶然得到了「生态位」这个概念,突然一下子把之前的4个模型打通了,得到了一个更本质的模型。但我后来逐渐发现,生态位并不是竞争的本质,它只是生物在自然选择之下,为了生存,试出来的一种最优解。最优解并不是本质,它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策略,一种方法,只不过它是生物给出的最优解方法。那么,生态位的本质是什么呢?一个偶然的契机,我接触到了兵法,我在兵法中找到了答案——以强胜弱。兵法就是研究「战胜」的本质的,它既是战争之道,也是竞争之道。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兵法?我们能够从里面得到什么启发?战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竞争的本质到底又是什么?竞争激烈的时代,人类应该何去何从?近两年有个词非常火,内卷。它描述的是一种「恶性竞争」的社会现象,虽然每个人都变得比以前更努力了,然而社会整体的收益却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加。最经典的案例就是之前的教培行业,虽然有些人在上完补习班之后考出了更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每所大学每年所招收的学生数并没有增加,所以单从“考大学”这个指标来说,学生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新收益,这就是内卷。不过把“内卷”用来概括今天所有的竞争,却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今天的很多竞争都是有好处的,它能倒逼企业变得更好,它能提升社会的整体效益。不过即使我们明白这一点,也丝毫无法减轻我们内心的焦虑。因为竞争确实是越来越激烈了,我们的生存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的演化趋势,并不是“哪个坏蛋”或者“哪群坏蛋”刻意而为之,它是一种自然发展规律,每个人只是想要活下来,想要活得更好而已,它就变成这样了。而且,更糟糕的是,这种趋势似乎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情况还会更激烈。除非人们找到新的生态位,比如新的可用能源、比如新的宜居星球等等。否则,只要资源是有限的,生物之间就会存在竞争,这是自然的铁律。这有点类似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当人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人们的生存难度就会变大,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要保持我们原来的生存优势,就不得不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而当每个人的生存能力都提高之后,竞争又变得更激烈了,于是生存难度又变得更大了。因为人们的生存难度变得更大了,所以我们又不得不再次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你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也就说,竞争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是一条不可逆之路。那怎么办呢?两条路:1、从人类的角度来说:人类必须去寻找新的生态位,比如新的清洁能源,比如移民火星,比如探索宇宙等等。因为竞争的源头来自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2、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不要扎堆竞争,每个人都要去寻找自己的生态位,跟别人形成错位竞争,这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人的竞争压力。针对个人的竞争之道,针对个人的生存之道,后来我写了《成为第一》、《深耕细作》、《与众不同》、《生态位》这几篇文章。但我最近发现,其实错位竞争也好,生态位也好,它们并不是竞争的本质,它只是竞争的方法论之一。竞争的本质其实在战争里面,而且孙子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就写在《孙子兵法》里面。叫做「以强胜弱」。以强胜弱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以弱胜强。因为所有的以弱胜强,本质上都是以强胜弱。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热衷于看那些“以弱胜强”的传奇案例,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等等。因为这能满足人们对英雄、对谋略的向往之情,毕竟谁不喜欢“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呢?但可惜,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以弱胜强的案例,不仅人类历史上没有,从逻辑上来说,整个生命史上都没有。所有的以弱胜强,在逻辑上来说,都是以强胜弱。我的证明如下:假设,有两股力量,一股叫做力量A,一股叫做力量B,力量A大于力量B,如果这两股力量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碰头,谁会获胜呢?答案当然是:力量A获胜。那么历史上那些以所谓弱胜强的案例都是怎么发生的呢?很简单,弱的一方面找到了或者制造了某种势,在这个势里面,“弱”的一方面比“强”的一方更强,所以弱(其实是强)的一方获得了胜利。我举几个例子:1、官渡之战参战兵力:曹操2万兵力,袁绍11万兵力。伤亡情况:曹操8千兵力,袁绍10万兵力。单从数字上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案例。但事实上真的是以弱胜强吗?曹操的强:①集中兵力: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类似企业的深耕细作)②名正言顺: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我是正当企业,而对方是灰色企业)③信息优势:袁绍的谋臣许攸投靠曹操,并给曹操带来了信息和计谋。曹操采用了许攸的建议,偷袭了袁绍的乌巢,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辎重,断掉了袁绍的补给。④敌将投奔:张郃、高览听闻乌巢被破,于是投降了曹操。④声东击西:曹操听从了谋臣许攸的建议,声东击西,分散了袁绍的兵力,致使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袁军溃散。(这一招类似企业的错位竞争,我深耕细作,而对方分散多元)。袁绍的弱:①决策无能:相比曹操,袁绍实在是差太多了,尤其是在决策上,屡次失误,他手下的谋臣,比如沮授,多次给他提出了极好的策略,结果都被他否决了。(在今天来说,就是企业的创始人无能,企业的战略不行,虽然资本雄厚,但没卵用)②大将投奔:谋臣许攸投奔曹操,并给曹操带去了很多机密信息;张郃、高览听闻乌巢被破,也投降曹操。(类似公司企业高管被挖走)③大将被杀:颜良、文丑、淳于琼三位大将都被曹操用计斩杀。(类似企业高管纷纷离职)④补给被断:乌巢被曹操偷袭,粮草辎重被断。(类似企业现金流被断)⑤军心动摇:大将投奔的投奔,被斩杀的被斩杀,一战接一战的失利,粮草辎重还被烧了,导致军心动摇,失去了气势。(类似企业员工彻底失去了工作动力)……以及各种因素,就不一一列举了。从这些点可以看出,曹操并不弱,袁绍也并不强。这里面的核心在于,士兵的数量并非强弱的“唯一指标”。就像今天的企业,不能单纯以资本论强弱一样,企业的创始人、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组织能力、企业的产品、企业的服务……这些都是重要因素。所以强弱是各种指标的综合,曹操虽然在兵力上比袁绍弱,但在其他方面都远远强于袁绍。用一张图来展示就是这样的:2、赤壁之战参战兵力:孙刘联军5万兵力,曹操20万兵力。伤亡情况:曹军战死数万,病死十余万。孙刘之强:①以逸待劳:相对于操军的长途跋涉,孙权的部队可以说是非常的安逸了,体力充沛,此为第一强。②地利优势:孙权的军队熟悉水战,而曹操的北方士兵都不善于水战,长江天险极大地提升了孙刘联军的战力,这为后面的火攻打下了基础,此为第二强。③信息优势:曹操熟读《孙子兵法》,一定不会不知道对方可能会用火攻这一计谋,但曹操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在信息上缺失了,他不懂气候学,洞庭湖一代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可能会吹东南风,而这一点周瑜是知道的,此为第三强。曹操之弱:①舟车劳顿:曹操远道跋涉而来,而且长期征战,士兵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正如公司长期加班不是长久之计)②水土不服:导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的最大元凶就是这个,曹操攻打孙刘联军的时候,正值瘟疫盛行,孙权的军队具备一定的免疫力,而曹操的军队从北方而来,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死伤大半,再加上饥寒交迫,更是雪上加霜。(正如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③组织能力:新收编的刘表部队,虽有七八万之众,然而还没有来得及磨合就上了战场,士兵心怀猜疑,士气不足。(类似于企业刚刚新招员工,就让新员工投入战斗)④不善水战:北士卒不习惯坐船。(类似企业刚刚踏足一个新领域)⑤士气不足:初战失利、不善水战、战船被烧,疾病侵袭,饥寒交迫,死者大半,一系列原因导致曹操的军队士气低靡。(类似企业员工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还有一系列因素,可以看出,虽然曹操兵力雄厚,而且谋略过人,但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导致他的军队看似强大,实则虚弱。更可怕的是,曹操的虚弱还被周瑜给识破了,在信息上也失去了优势,导致谋略上处处被动。这里面的核心还是在于,强弱并非只在于兵力这一个指标,甚至也不完全在于主公谋略。曹操个人的领导才能没得说,而且也深谙兵法,但是组织能力不行,新收编的军队还没磨合,而且长途跋涉,还不熟悉水战,不懂气候学,更要命的是还染上了疾病。所以,这些指标综合起来,最终导致两方的力量天平发生了倾斜。以上就是为什么曹操和孙刘能够在各自的交战中以弱胜强的原因,表面上看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是弱势的一方,孙刘在赤壁之战中也是弱势的一方,但实际上,二者都是强势的一方。当然,这种强,并不完全是一开始就具备的,有的强是在谋略的制造下体现出来的。比如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分散袁绍的兵力,从而达到了以强击弱的效果;比如孙权借助诈降、火攻、东南风,烧毁了曹操的战船。这就是战胜的本质「以强胜弱」。它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它就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什么是逻辑?什么是不证自明?回到刚刚这张图:在同一水平线上,根本不可能出现以弱胜强,如果某一方获胜了,那么那一方必定是强的那一方。这就是逻辑,这就是宇宙法则。如果没有这样一条法则,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完全乱套,就会失去规律,因为任何的强不再具有意义。希望大家再认真体会一下红色字体那段逻辑,它就是整个「战胜」的第一原理。为什么要体验逻辑?逻辑真的这么重要吗?在西方部分哲学家的眼中,他们甚至认为,只有逻辑才是绝对真实的,只有逻辑才能通往宇宙的终极真理。因为现实会欺骗我们,眼见未必为实。你以为你看到的是颜色,其实根本没有颜色,只是你大脑对光波的加工而已;你以为你听到的是声音,其实根本没有声音,只是你大脑对声波的加工而已……只有逻辑能触达真理。西方最厉害的演绎思维,非常核心对一点就是,它必须基于绝对正确的起点。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起点绝对正确呢?答案还是逻辑。以正确的逻辑为起点(也叫不证自明的公理),才能进行正确的演绎推理。比如著名的「在同一平面(二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就是绝对正确的逻辑起点。在这种绝对正确的逻辑起点上去做演绎推理,才能得到一套稳固的知识体系,否则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今天的某些数学知识是错误的,那对建筑、机械、科技、航天来说,将是毁灭性的灾难。而「以强胜弱」就是这样一条类似于欧几里得五大公理的逻辑,而且它还是被孙子、曹操等人实践过了的逻辑,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又因为它是逻辑,是战胜的本质,所以它不仅适用于战争,也同样适用于竞争;而且它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地球与外星人之间的战争,甚至适用于整个宇宙。总之,宇宙间一切的对抗、竞争、竞技,都需要遵守这一法则。但是上面那段逻辑,其实还有个bug,什么bug?其实也不算bug,逻辑好的读者可能看出来了,我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同一水平线上」。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很难找到完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对抗,很难找到力量都能集中到同一水平线上的对抗。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一般都有多股力量,而且它们分散在各处。那么这个时候,刚刚那个第一原理还有用吗?当然有用,这就是第一原理的强大之处,所有东西就是基于它的延伸和演化,掌握了它就可以解决一切与之有关的问题。比如我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实世界里会出现“以弱胜强”的案例?就是因为弱的一方找到了某种势,或者制造了某种势,这个势就是一条新的水平线,在这条新水平线上,弱者成了强者,强者成为弱者,于是以弱胜强就发生了。但是你知道,其实是以强胜弱,只不过是在一条新的水平线上发生罢了。声东击西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正面抗争肯定打不赢,因为在这条水平线上,对方比你强,你必败无疑。那怎么办呢?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逐个击破。虽然正面抗争打不赢,但是我先把你力量分散,然后再打击你的脆弱部分,在这条新的水平线上我比你强,我就能战胜你。所以,本质上还是以强胜弱。这就是战胜的本质,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孙子兵法》开篇第一章就讲“计”,什么是“计”?注意,这个“计”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计算什么?计算各自的力量,看看是否满足以强胜弱的条件,满足了才能打,不满足绝对不能打。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打,打还是可以打的,但是如何才能打呢?这就是后面的谋,通过谋略来达成以强胜弱。但注意,即使是谋,也还是要计算,谋略以后计算发现还是无法满足以强胜弱,那也不能打,只有等到以强胜弱这个条件满足了才能打。所以,《孙子兵法》绝对不是一篇关于奇技淫巧的兵法,谋在实力计算后面,打在计算后面,打是最不重要的,其次是谋略,核心是计算,计算什么?计算是否满足以强胜弱的条件。《孙子兵法》称之为「先胜而后战」。什么意思?就是满足了以强胜弱的的条件才能打。可见孙子的智慧,他不仅是个军事学家,更是一个逻辑学家。他深刻地洞察到了「从逻辑上来说,根本就没有以弱胜强这一说法,虽然在开战之前,确实会有强弱之分,但是在开战中间,一定是强胜弱,这是自然法则,这是自然铁律」。所以,要满足了以强胜弱的条件才能打。此之谓「先胜而后战」。太精彩了!建议大家抽空一定要用模型树去看看《孙子兵法》,其思想极其深刻,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启迪性。正如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世上只有两部军事战略书籍,这两本书超越所有其他兵书战策,就是《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战争论》比起《孙子兵法》来说,还是过时了。——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如何才能以强胜弱那么,如何才能以强胜弱呢?如果我现在没有别人强,我怎么才能战胜他呢?如果我现在已经是最强,我如何才能巩固住这个地位呢?很简单,还是回到刚刚那条第一原理「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有一方能获得胜利,就是强的这一方面」。我们死死抓住这句话。获胜的关键,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出这样一个条件:在某个水平线上,让我比对方强。不过,第一步还不是这个,孙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在“谋”的前面还有一个步骤,叫做“计”。一、计计谋,计谋,我们经常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念,但其实在《孙子兵法》里面,“计”和“谋”是两个意思。《孙子兵法》开篇第一章就讲“计”,什么是“计”?这个“计”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计算什么?计算各自的力量,看看是否满足以强胜弱的条件,满足了才能打,不满足绝对不能打。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打,打还是可以打的,但是如何才能打呢?这就是后面的谋,通过谋略来达成以强胜弱。但注意,即使是谋,也还是要计算,谋略以后计算发现还是无法满足以强胜弱,那也不能打,只有等到「以强胜弱」这个条件满足了才能打。这就是计的重要性,计是谋的前提,更是打的前提。千万不能瞎谋,更不能贸然进攻,一定要先计算清楚,看看敌我双方的形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不是说,知己知彼就能百战百胜,而是说知己知彼,看看是否满足「以强胜弱」,不满足就不打,满足才打,这样就永远不会失败。孙子将其浓缩成一句话「先胜而后战」。而如何才能先胜而后战呢?答案就是计,计算双方的实力。1、计算实力但注意,这个计算实力不是瞎计算,一定要紧紧围绕「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有强者战胜弱者这一种结果」这个第一原理。所以,我们首先要看看对方有多少水平线。比如赤壁之战,周瑜就不能单看兵力这一个水平线,他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水平线,要看到各种水平线。这就是周瑜的厉害之处,其他大臣都只看到兵力这一条水平线,所以个个都劝孙权早点投降,但是周瑜不同,他看到了曹操在兵力之外的虚弱。他看到了在其他水平线上,自己能够以强胜弱的可能。这就是优秀军师的强大之处,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维度。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去做强弱对比。记住,一切抛开水平线谈强弱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回到我们今天的商业竞争,就是要看到对方的每一个生态位,要看到对方的领导者、组织、战略、产品、服务、品牌、资本、供应链、渠道商等等这些维度。然后再去看,在每条水平线上对方的实力如何,孙子兵法把这个叫做「虚实」。如果对方在某条水平线上或者某几条水平线上比你弱,你就可以从这些点切入进去,实现以强胜弱。这就是《孙子兵法》里面所讲的「避实击虚」,避开对手强劲的部分,去打击敌人虚弱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计就是计算自己与对方在各个水平线上的实力,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满足以强胜弱,哪些地方不满足以强胜弱。然后从那些满足以强胜弱的地方切入。但如果摸不清敌人的虚实呢?这就很难办了,在战争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息,信息不足或者信息错误,就无法摸清敌人的虚实,从而就很容易出现以弱打强的局面。不过《孙子兵法》也给了一些方法,比如先虚晃一枪,看看对方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敌人的虚实。在拳击上,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虚拳,就是想看看对方的反应,从而判断对手的虚实。除此之外,斥候和间谍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间谍,一个优秀的间谍,其对战争的贡献不亚于一个优秀的军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优秀的军师,没有信息也很难做决策。以上就是关于计算实力最重要的几点。除了计算实力,我们还需要计算一个东西——代价。2、计算代价并不是满足了「以强胜弱」就能打。你还要计算代价,如果付出远小于收获,那就不要打。古人常讲「穷寇莫追」,为什么?给人家留条活路,对方是亡命之徒,要硬啃下来是会付出很大代价的。但也不是不能追,而是要巧追。东南西北先留条活路,让对方逃命,打消敌人的拼死之心,然后等对方跑累了,再设计歼灭他。反正核心就是尽量减小获胜的代价。这里面有个原则非常重要,叫做求全思维,孙子非常重视这一点。什么是求全思维,就是能不打就尽量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保护好对方的财产与人民,因为投降之后,对方的财产也是你的财产,对方的人民也是你的人民;而且,你自己的财产和军队也能得以保全。项羽就没做到这点,为了泄愤,他攻入咸阳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并烧掉了阿房宫,据《史记》的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大火足足烧了3个月。以上,就是关于计算代价的全部内容。核心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小战争的代价,如果代价太大,即使满足以强胜弱,也不要轻易打。而且即使是打,也要尽可能地求全,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好的结局。王阳明晚年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每次剿匪之前都要给匪徒写一封信,对方看完信就直接投降了。这就是用兵的最高境界。总结起来,计就两点:计算实力+计算代价。如果满足以强胜弱,而且代价也合理,那就可以放心地打了。但如果条件不满足怎么办呢?那就得靠谋。二、谋什么是谋?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谋略、计谋。那么谋什么呢?核心还是那四个字「以强胜弱」。简而言之就是,找到或者制造某种势能,让我们在同一水平线上比对方更强。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在同一水平线上比对方更强呢?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两部分来分析:强我+弱敌。1、强我首先是强我。什么是强我?强我就是「基本盘」,就是「打铁还须自身硬」。很多人喜欢耍小聪明,很享受那种「虽然实力不济,但是我机智过人呀」的感觉。这是用兵的大忌。聪明如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之后,也不是立马对吴国发动攻击,为什么?因为自身实力不济呀!这也是《孙子兵法》有别于《三十六计》的地方。《三十六计》所谓的谋,更多是弱敌之策,这是二流的谋。那什么是一流的谋呢?一流的谋就是先强我,先让自己变得强大,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孙子兵法》什么意思?牛叉的人应该是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简单来说就是,你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为什么?因为管别人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满足各种条件,而且有概率在里面,但是管好自己却很容易,所以要先管好自己。赤壁之战,如果曹操敌军队不得病,或者如果曹操知道东南风,那么历史又将是另一种结局了。正如杜牧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东南风,铜雀台恐怕就要多添两位美女了。所以孙子反复强调,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才是基本盘!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道德经也在强调类似的理念: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这就是谋的基本盘——先强我,即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强我呢?《孙子兵法》给出的答案是五事七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我来翻译一下:道:即政治。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即将帅。法:即法制。主孰有道:军民一心将孰有能:将帅有才天地孰得:天时地利法令孰行:法纪严明兵众孰强:兵力强大士卒孰练:训练有素赏罚孰明:赏罚分明这就是《孙子兵法》所强调的基本盘,对应到今天,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做好这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诸葛亮就是输在政治和经济上,明明阿斗扶不起来偏要扶,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最后硬生生把蜀国给拖垮了。所以司马懿骂他这是逆天而行,意思就是不遵循天道。这就是基本盘的重要性,这个没做好,再聪明也没用。对应到企业我认为就是三个方面:(1)对外:用户用户就是企业的道!很多企业喜欢整天盯着竞争对手,这是大忌,企业的道是用户而不是竞争对手。那么用户看什么呢?产品和服务。有的公司是产品驱动,比如苹果;有的公司是服务驱动,比如海底捞。这都可以,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有些企业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营销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的产品是个垃圾,越大力营销越会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是垃圾。可口可乐之所以以营销为主,因为可乐本身就是一个无敌的产品。即使这么久了,也依然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产品,可见其产品的无敌。在我看来营销其实是产品的放大器,营销是00……00,而产品是1,没有1的0没有意义。服务同理,如果你的公司以服务为主,那么服务就是你的产品。(2)对内对内则要复杂一点,它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比较核心的有这些: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凝聚力和企图心,类似政治对国家的重要性。组织能力:包括管理、制度等等,类似孙子所说的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等,当然,现代管理学比这个更完善。企业战略:核心是生态位,决定了企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是一切的根基。企业创始人:企业的精神领袖,也是战略的主要制定者,类似军队的将帅。(3)时机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时代趋势、国家政策、欲望发展。时代趋势:比如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比如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电、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国家政策:比如改革开放、碳中和……欲望发展:比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对懒惰、快乐、快速的追求等等,从书籍——碎片文章——短视频——虚拟现实,就是一条欲望发展之路,人们总是在追逐更快的、更强的刺激。时机这东西,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要刚刚好才行。贾跃亭曾经提出来的东西,后来都应验了,但是他提得太早,时机未到,不好做。当然,他的失败还跟贪婪有关,做的东西太杂,没有一个深耕细作的,如果他专心做好一个,乐视现在可能是个伟大的公司。这就是强我的另一个超级重点,我将其称之为「深耕细作」。《孙子兵法》称之为「集中兵力」,这点跟毛主席当年的一个军事战略非常相似「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为什么深耕细作是强我的一个超级核心呢?因为我们前面讲到,抛开“同一水平线”讲“强弱”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简单来说就是,即使你的整体实力很强,但是如果你的力量太分散,那么在每一条水平线上你可能都是弱者,会被敌人逐个击破,最终一败涂地。乐视就是极好的案例。所以,力量要集中,这是强的前提。反应到企业来说,就是要找准你的生态位,然后在里面深耕细作,高筑护城河。这些护城河可能有哪些呢?可能有规模优势,可能有先发优势,可能有主场优势,可能有渠道优势,可能有经验优势……在你深耕细作这条路上,你会积累很多这样的优势。这些优势,这些护城河,就是你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反应到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然后在里面深耕细作,不断积累。千万不要「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否则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来自《正和岛》强烈建议看看贾平凹这段话,很深刻。2、弱敌强我讲完了,下面讲讲弱敌之策,这可能也是大家最喜欢的部分。首先,我想告诉你一个原则「不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都要尽可能地去弱敌」。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小获胜的代价!我小时候就不懂这个道理,为了在同龄人面前装逼,彰显自己的拳头很硬,打架的时候经常喜欢拿自己的拳头去打别人的拳头。这是很傻叉的行为。而李叫兽就很聪明,他从小就懂得以强胜弱这一点,他说「打架的第一原理,就是拿自己最坚硬的地方去打敌人最脆弱的地方」。你看,多聪明,人家那么小就深谙《孙子兵法》。这是对于强者而言,那么对于弱者来说呢?那就更要想尽一切办法弱敌了(当然,要在强我的基础上,因为强我才是基本盘),本身就比对方弱,还不弱敌,那就真的一点获胜的可能都没有了。那么如何才能弱敌呢?我把弱敌分为三类:找势、造势、等势。(1)找势什么是找势?所谓找势,就是找「我强敌弱」的点。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就是「避实击虚」,找势就是找敌人虚弱的点。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用兵就像流水,水是从高往低流,用兵是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的虚实篇非常重要,是用兵的核心,大家一定要好好看看。正如唐太宗对其的评价: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李世民翻译一下就是:我读过的所有兵书,没有超过孙子的,而孙子的《孙子兵法》又以虚实为核心,用兵能识虚实之势,则战无不胜。简而言之,用兵的第一原理就是「以强击弱」。《三体》之所以如此精彩,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罗辑等人,在一场看似绝望的对抗中,找到了敌人的虚实,最终在一条新的水平线上,完成了以强胜弱。那么三体人的弱有哪些呢?首先,三体人不能撒谎;更重要的是,在对宇宙社会学的洞察上,三体人并不比地球人有优势;而且三体人在歌者文明面前,跟地球人在歌者文明面前,并没有任何区别。凭借这三点,罗辑等人把战场从“拼科技”这条水平线,拉到了“拼宇宙社会学的洞察”这条新的水平线上,完成了一场力量悬殊到绝望的「以弱胜强」。着实令人大呼精彩!当然,以强击弱并不是个秘密,这一点懂兵法的人应该都知道,但难就难在如何准确找到敌人的弱点。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而且准确地找到敌人的弱点呢?刚刚我们前面讲了有几种方法:比如火力侦查,虚晃一枪,看看敌人的反应;比如斥候,派探子去打探情报;比如间谍,深入敌人内部,获取一手信息。这些都是战争中比较常用的手段,但到了现代战争,基本上都是拼科技了,二战中图灵通过计算机破译了德军的大量情报,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是现代信息战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在商业竞争中,我认为企业创始人的认知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洞悉人性,能够洞悉商业的本质,就能够快速根据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找到他们的弱点。当然,要良性竞争,不要做违法之事。什么是良性竞争?我提供一条计谋「错位竞争」。现在很多人都在提错位竞争,什么是错位竞争?很简单,就是《孙子兵法》里面所说但避实击虚,看看对手的生态位是什么,看看对手哪些地方是实的,哪些地方是虚的,然后避开对手的实,把对手的虚作为自己的生态位,这就是错位竞争!我举个例子:京东就是典型的错位竞争(避实击虚)的案例。淘宝早期的时候,啥都做,鱼龙混杂,品质很难保证,所以品质难以保证就是它的虚,就是它的弱点。刘强东敏锐地洞察到了淘宝的这个弱点,做了自营,仅仅通过这一条就抢走了淘宝的很多追求高品质的用户,这就是错位竞争。黄峥也如法炮制,做了拼团,抢走了淘宝的很多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这也是错位竞争。当然,这也不怪淘宝贪心,因为它本来是最强者,最强者就应该占据最肥沃的生态位。不过它的命运就是,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逐个击破。现在像“得物、唯品会、小红书、抖音”等这些平台,也都在对电商领域虎视眈眈。根据我个人的洞察,商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细分市场,不断深耕细作,不断与众不同的过程。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后者来只有通过这样的策略,才能完成对强者的颠覆式创新。所以,作为先来者,作为最强者,你必须要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去颠覆自己,去分化新的公司做细分市场。李善友教授把这种创新称之为边缘创新,在我看来也不叫边缘创新,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新的水平线上,完成对大公司的以强胜弱。OK,以上就是关于找势的部分。但如果已经尽力了,还是找不到敌人的弱点怎么办呢?或者说找到了敌人的弱点,但敌人即使是弱点的地方也还是很强怎么办?那就要造势了。(2)造势如果说找势是一种佛系的弱敌之策,那么造势就是一种积极的弱敌之策。什么是造势?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制造某种势能,在这个势能之上,使得我强敌弱。具体来说,造势可以分为两种:削弱敌人的整体实力分散敌人的整体实力我们一个一个来看。①削弱敌人的整体实力
2021年12月29日
其他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这是思维有了模型的第39篇模型
2021年6月5日
其他

多巴胺:人类正不可逆地走在一条娱乐至死的路上

这篇文章值得全体创业者、产品经理、投资人、普通人的思考。最近为了研究学习方法的底层原理,我开始回到分子生物学、脑神经科学,去研究大脑、神经元和突触。在研究突触的时候,看到了一些神经递质,比如乙酰胆碱、多巴胺,于是就顺便把几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也一并研究了。这一研究,我突然发现了一些奥秘,这些奥秘构成了欲望的第一原理,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如果知道了,就能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被欲望所操纵,不被毒品、游戏、情色、手机……所操纵。创业者和投资人如果知道了,能够更好的把握时代的趋势。比如为什么短视频是时代的趋势?为什么张小龙一定要做视频号?短视频之后是什么?插句题外话。不论是学习也好,还是思考也好,一定要回到第一原理。现在很多人在提复杂系统、混沌理论,但其实世界仍然是简单的,仍然是存在第一原理的。你连简单的东西都没掌握,还妄想直接掌握复杂?最近回到第一原理之后,感触很深,不论是学习也好,还是人性也好,其实本质很简单。掌握了第一原理,就能一通百通。而且因为它是第一原理,是绝对为真的起点知识,如果你在第一原理之上去推演,推演出来的东西,也是必定为真的。对于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这么喜欢第一原理的原因。好了,回到正题,我们来看看欲望的第一原理“多巴胺”。多巴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老规矩,要掌握一个概念,我们需要用到认知圈模型,先从它的本质和意义讲起。多巴胺的本质是什么呢?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关于神经递质我们没必要展开讲,因为你们也不搞科研。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它有三大功能:运动控制、行为控制、学习记忆。关于运动控制,这个不需要多讲,这个话题留给医生;关于学习记忆,这个话题我以后迭代进学习方法里。这次我们主要讲它的第三个功能——行为控制。什么是行为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动机系统,即奖赏系统、上瘾机制等。大脑靠什么去支配我们的行为?答案就是动机系统。动机系统又具体可分为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奖赏系统主要是由多巴胺来实现,掌控欲望;至于惩罚系统以后咱们单独来讲,那是另一个第一原理,跟恐惧有关。现在我们对多巴胺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了,多巴胺主要负责奖赏系统的运转,属于动机系统之一。这样来讲可能比较晦涩,我们借用《自控力》的话来说,多巴胺主导的是一种“我想要”的冲动,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欲望。一切的欲望,不论是色欲也好、食欲也好、收藏欲也好……基本上都是多巴胺在主导。这是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断进化出来的。基因通过主导多巴胺来操纵我们的欲望,让我们能及时获取水和食物;并在合适的时候交配,繁衍后代;甚至我们对权力、地位的欲望、不断变得更好的欲望,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生存和繁衍。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对水、食物、异性……不感兴趣了,那么基本上我们也就灭绝了。事实也是如此,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多巴胺的分泌出现了问题。当然还跟其他神经递质有关,比如内啡肽。总结来说,欲望是保证生存和繁衍的底层机制,而驱动欲望的介质就是多巴胺,多巴胺能产生一种“我想要”的冲动,从而控制我们的行为。多巴胺的十大公理但明白了多巴胺是一种“我想要”的冲动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深度剖析它的工作原理,从而才能理解人性,管理好自己的欲望。由此我模仿欧几里得,总结了十大公理,懂了这10大公理,就几乎能理解关于欲望的一切。1、多巴胺是一种“我想要”的冲动。2、多巴胺的分泌越多,“我想要”的感觉就越强。3、多巴胺的分泌取决于事物的奖励值。奖励值从高到低大概是:毒品>赌博or性高潮>游戏、视频、小说、朋友圈、美食>其他。(主观感受)4、意志力可以克服“我想要”的冲动。5、意志力是个消耗品,很快就会被用完,用完以后需要时间才能恢复。6、在意志力不足的时候,我们会屈服于多巴胺的“我想要”冲动。7、习惯化:重复给以某个同样的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会越来越少。8、习惯化是一种底层的生存机制,它迫使我们去寻找新鲜的刺激、更强的刺激、更快的刺激。9、神经元具有可塑性。10、神经元被重塑之后可以再次重塑。我们一条一条来解释这十大公理,看看这背后能帮我们发现哪些行为的秘密。第一条,多巴胺是一种“我想要”的冲动。这一条前面已经解释了,多巴胺的功能之一,就是负责我们的奖赏机制,让我们产生一种“我想要”的冲动,这是最主要的动机之一。比如你此刻关掉手机,看看能忍住多长时间不看手机。在忍住不看手机的这段时间里,那股想要看手机的冲动,就是多巴胺在驱使。第二条,多巴胺越多,“我想要”的感觉就越强。因为大脑必须确保我们不会出现决策混乱,所以用多巴胺的量来整合我们的冲动,保证我们同一时刻能做出不冲突的选择。最终表现出来就是,多巴胺越多,“我想要”的感觉越强;“我想要”的感觉越强,我们就会优先执行这件事。比如此刻同时弹出一张美女(帅哥)图片和一篇我的文章,你会倾向于先点开那张美女(帅哥)图片,然后再看我的文章。这里延伸出来还有一个启示,如果你的意志力很差,那么就尽量离诱惑远一点。比如,如果你控制不了玩手机的冲动,那么出去学习的时候,就不要带手机,否则一旦你看到手机,你的多巴胺分泌就会激增;或者少发朋友圈,否则你一发,接下来一段时间就基本完蛋了,你会频繁地打开手机,看有没有人给你点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少看小黄片的原因,因为不看还好,一看多巴胺就会立马加速分泌,让你产生“我想要”的感觉。离诱惑的东西远一点,就能减缓多巴胺的分泌。这样你的意志力就更有可能战胜多巴胺,夺回身体的主导权。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会远离红尘的原因。因为,一入红尘多巴胺深似海,从此意志力是路人。钟丽缇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Samsara》,翻译为《轮回》,有的也翻译为《色戒》。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得道高僧与欲望对抗的故事。男主人公达世在山洞里面不吃不喝静修了三年三个月零三天,成了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喇嘛;结果下山后,因为瞥见了美丽聪慧的藏女(钟丽缇饰),欲望一触即发,从此堕入红尘……里面有两段话非常深刻:一段是达世与老僧的对话:“你常教导我佛的伟大,如何能抛却妻儿,抛却王位,终于得道。可是在他参悟之前,便已经拥有了一切,财富、地位、妻儿、人们的爱戴,样样都不缺。正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着这些,他才可以放弃一切,终证菩提。我从小便做喇嘛修道,没有体会过一丝人世的滋味。我如何真正明白我学到的一切?如果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它们。”一段是藏女对达世说的话:“如果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这一世,你可成佛。”▲《色戒》第三条,多巴胺的分泌取决于事物的奖励值。奖励值是我自己造的词,因为很明显,不同的事物,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导致多巴胺分泌的差异。而形成这种差异的对应法则是什么,我猜测可能是有一个类似于奖励值的东西。这种奖励值可能是生命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比如对美食和杏爱,奖励值就非常高。但是某些东西,不属于进化产物,而是近些年才发展出来的,比如视频、电子游戏、毒品、香烟、朋友圈……我猜想,虽然它们不是进化的产物,但是,一旦我们初尝禁果,大脑就会记住那种感觉,并赋予一定奖励值。其中最可怕的是药物刺激,比如毒品,它们能直接劫持我们的大脑,促进大脑分泌高浓度的多巴胺,其刺激强度远高于其他刺激。所以,一定不要接触高奖励值的东西,比如毒品,一旦你接触了,你的整个奖赏系统的排序就被打乱了,从此毒品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事,其他事情都得靠边站。所以,我从来不玩王者荣耀、吃鸡、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一局也没玩过,就是为了不打乱我现有的奖赏系统的排序。总结来说就是,每件事都会有一个虚拟的奖励值,奖励值越高,多巴胺的分泌就越多,“我想要”的冲动就越强。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奖励值排序,尽量不要去接触高奖励值的东西,比如毒品,否则会打乱你现有的奖励值排序。奖励值从高到低大概是:毒品>赌博or性高潮>游戏、视频、小说、朋友圈、美食>其他。(主观感受)第四条,意志力可以克服“我想要”的冲动。好消息是,我们并不是完全受多巴胺所驱使,我们还有一个叫做意志力的东西。意志力受理性的驱使,能够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依然能保持初心;让我们面对美食的诱惑依然能忍住不吃,从而保持完美的身材;让我们在手机不离身的时代,依然能抽点时间来学习。第五条,意志力是个消耗品。但坏消息是,意志力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它很快就会被用完,用完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当然,不同的人,意志力的强度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意志力绝对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尽可能的节约我们的意志力,有什么杂事情就赶快处理了,不要一直拖着,拖着是会消耗意志力的。所以,最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第六条,意志力不足的时候,我们会屈服于多巴胺的“我想要”的冲动。意志力与多巴胺的关系,就是《思考快与慢》里提到的系统一与系统二的关系,也是《象与骑象人》里提到的象与骑象人的关系。当意志力充足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会听从意志力的;当意志力不足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会听从多巴胺的。所以,如何管理我们的意志力,如何管理我们的多巴胺,成了自律的关键。具体如何管理我们的意志力以及如何训练我们的意志力,可以去看看《自控力》这本书,这里不过多讲解。我主要说一点,如果对抗人性很难,我们可以顺应人性、利用人性。比如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如果我们很难做那些艰巨、复杂的任务,因为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作为支撑。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轻松的、简单的、比较开心的时候,比如整理桌面、整理文件、处理消息,等到我们意志力的很强的时候,再做那些复杂的、艰巨的、枯燥的事情。第七条,重复给以某个同样的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会越来越少。之前我在《多巴胺阈值》那篇文章里写到,如果我们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多巴胺的刺激阈值会越来越高,分泌的多巴胺会越来越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也是存在阈值的,它是多巴胺阈值的第一原理。研究发现,当我们第一次给神经元某个刺激的时候,神经元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断给神经元一个相同的刺激,就会提高动作电位的阈值,导致动作电位不断减弱,生物学把这种现象叫做习惯化。而神经递质的分泌,又跟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有关,所以电位的阈值,导致了多巴胺的阈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重复做同一件事,多巴胺的分泌会越来越少,我们对做这件事的欲望也会逐渐降低。当神经元接收到有意义的新刺激时,中脑腹侧被盖区会释放多巴胺,引起警觉,当反复收到该刺激时,机体熟悉后,就不再释放多巴胺。——百度百科这也是为什么张爱玲那句话会那么戳心,因为她从现象界看到了人性的本质: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张爱玲所以,爱情从生物学上来说,并不是永恒的。促使我们永恒的是,亲情、承诺、经历、接纳、包容、羁绊。所以,比起一见钟情,我认为《小王子》里所说的驯化更动人。第八条,习惯化是一种底层的生存机制,它迫使我们去寻找新鲜的刺激、更强的刺激、更快的刺激。之所以会出现习惯化,也是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我们必须很快适应当下的环境,适应新事物,然后把精力投入到新的事物上。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完成新的挑战。当然,习惯化带来的不一定是不断寻找新刺激,还有可能是刺激强度的提升、刺激频率的提升。比如吸毒、抽烟,就是刺激强度的提升和刺激频率的提升。一开始,一点点剂量就能满足瘾君子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元会慢慢习惯,同样的剂量无法促进神经元分泌足够的多巴胺,导致我们必须加大剂量、提高吸食的频率。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为它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开始。奖励系统会给同样的成就越来越少的奖励,迫使我们追求更大的成功——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人类在科学、艺术、政治等等所有领域攀登一切高峰的关键动力。——混乱博物馆总结来说就是,出于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我们会对某些东西体现为喜新厌旧;对某些东西体现为加大剂量或者频率;或者三者都有。比如对于财富和地位,我们会倾向于不断挣更多的钱、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比如对于毒品和香烟,我们会倾向于加大剂量和频率;比如对于异性,我们会倾向于新的异性,当跟新的优秀异性在一起,我们又会变得内心狂跳(基因的奴隶);有的是综合性的,比如游戏和短视频,我们既需要更强的刺激、更快的频率、也需要更新鲜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抖音的时候,会不断划下一个视频的原因。第九条,神经元具有可塑性。随着神经元被多次刺激之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被强化,并且会慢慢长出新的连接,这就是脑神经科学所说的“神经元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在有的地方也叫作神经元的“永久”性改变。也就是说,你基本上是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第七条和第八条我们讲到,神经元的刺激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习惯化,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耐受,它们是恶性循环的开始,真正导致这件事变得很恐怖的是神经元的可塑性,它导致习惯化的改变,变得几乎不可逆转,并且变得越来越糟糕。比如吸毒这件事,习惯化带来的是剂量的增加、频率的增加。但这问题不大,戒掉就好了。但是由于神经元的可塑性,导致我们很难戒掉。别说戒毒了,想想看我们有多难戒掉香烟、情色、游戏、手机就知道了。百度贴吧有个戒色吧,就是一群被情色操控了,神经元发生了永久性改变,试图重新扭转神经元,重新改变回来的人建的贴吧
2021年3月13日
其他

完成欲:有可能是最强的动力系统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厉害的人学习模型
2021年2月8日
其他

生态位:为什么那么多人因此顿悟了

什么是筹码?筹码就是你的能力圈。你最擅长做什么?你有什么资源?你有什么天赋?你过去的经验;你过去的沉淀……
2020年12月29日
其他

多巴胺阈值:从性到商业帝国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厉害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11月10日
其他

熵增定律:为什么熵增理论让好多人一下子顿悟了

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
2020年10月7日
其他

自媒体+: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正在来临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牛逼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6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与众不同: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牛逼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6月14日
其他

深耕细作:如何成为第一,实现屌丝逆袭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牛逼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5月11日
其他

成为第一: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用的成功法则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牛逼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5月4日
其他

价值交换:顶尖高手都是极致利他者

普通的人学习知识,牛逼的人学习模型
2020年4月26日
其他

第一性原理:如何一秒钟看清事物的本质

我坚信,在大学学习的价值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掌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的知识。创造知识的知识,叫做元知识。让学生掌握这些元知识,才是大学的使命。
2019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