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财富 解读人生

投资

每年保证8%以上回报,或者开户即给35%红利的年金投资是怎么回事?

疫情过后,世界乱象环生。美国的经济形势并没有进入预期的复苏阶段,中国的经济更是陷入低迷,显露出更大的不确定性,民众对未来的担忧油然而生。尤其有了一定原始积累的华人投资者,寻求稳健安全的投资渠道,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抵消通货膨胀并带来稳定而长远的收益就成为主要投资和资产配置方向。
其他

遏制人性弱点的金融投资工具:IUL

如果是人,往往具有人性。如果有人性,往往无法避免人性的弱点。诸如贪婪,恐惧,短视,随意不自律等等。所有研究表明,人类在追求财富自由的过程中,这些弱点就成为了我们达成目标的关键障碍。克服人性的弱点,是人生面临的最大考验。现代金融产品的出现和衍生,以其不同的动机和目的进行演变,部分产品放大了人性的弱点,如股票期货交易等等,使人赌性大发,甚至失去控制,上演了许多人生悲剧。IUL(指数万能人寿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诞生于金融领域的人寿保险体系,演变到现在,已经十分科学地克服了人性的贪婪、恐惧、短视和不自律。IUL的设计,其投资策略完全参照了证券市场的综合指数,并采用点对点的策略,以年为周期实现投资的增长。如将标普500(S&P500),作为指数策略之一,供投资者进行选择。比较常见的指数还有NASDAQ,NiKkei,恒生指数以及全球综合指数等等。一、通过封顶(Cap)遏制贪婪人性逐利,本无可厚非。但逐利过度,就成为贪婪。IUL作为一款投资理财工具,以股市证券指数为选项,其投资结构就不会出现单一股票的过度投机的空间,比较好地解决了投资多元化的问题。从另一个维度,金融保险公司对指数的获利空间,也以封顶为策略,将投资者的逐利空间锁定在了某个范围。如Transamerica的IUL,对S&P500的参照获利空间就封顶锁定在了每年不超过13.5%。也就是说,每年S&P500超过13.5%的部分,跟投资者没有关系。这种封顶,对人性的贪婪进行了有效的遏制,甚至形成了严酷的打击。其实,即便贪婪产生的暴富,从统计大数据看,其最终结果也是不可持续的,没有善终。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当一个人大发横财的时候,会心颤手抖,甚至是惶惶不可终日,是恐惧使然。其实,恐惧的是财富的得而复失。二、通过保底(Floor)避免恐惧人类恐惧的存在,主要还不在于大发横财,而是在于害怕因贪婪导致的血本无归。几乎所有的IUL设计,都有一个投资保底的功能。也就是说,客户选择的指数策略,都有绝对的保底功能。如Transamerica的S&P500的保底设置为0.75%。这意味着,如果客户投资在Transamerica的IUL,选择S&P500作为指数策略,则投资者的账户就会在0.75%~13.5%之间,按客户的投资时间,以一年为周期,参照S&P500计算利息。每年增长落袋为安,继续投资则永不亏损,只要市场波动,IUL投资就会增值。图示1:1998~2011两次金融危机,S&P500指数整体下跌,但IUL产品参照S&P500账户反而涨幅达到4.5%左右。(From
其他

一篇毫无技术含量与悬念的软文:年金(Annuity)

我之所以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自己年届60,退休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财务计划是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我在纽约打拼了大半辈子,彻底盘算了一下我的家底。除了自住房、车辆之类外,还有股票及出租房等投资类资产,总计算起来,好歹可以是个百万富翁了。退休与否,不仅是个生理和情趣问题,更是个财务问题。加上社安金(SSN),我会有财务自由吗?掐指一算,有点紧张。在事实面前,百万富豪的优越感和安逸感就荡然无存了。百万以上资产的身价,而且还有社安局给的退休金,享受政府福利连门都没有。这$100万左右资产的投资收益,将不得不为承载我的退休生涯的财务自由提供主要收入来源,任重而道远。按目前我的投资类资产收益,股票和房屋出租的收入是堪忧的,因为它有点跌宕起伏,喜怒无常。我的心,一直如15只吊桶打水,难免7上8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股市的机会和潜力,只是偶尔可以满足人性的贪欲。但股市的结局,往往是在漫长的等待和煎熬中,迎接萎靡不振甚至崩盘,股票一落千丈乃至血本无归是大概率事件!我是否能等到股票暴涨的那一天,收获钵满盆满?想到这点,人性的贪婪就彻底走向了反面,恐惧也就在所难免了。再说,退休在即,即便暴富,对我的意义又有多大?人无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