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希·弗雷泽:《非常态的正义》(2008)

陈荣钢译 陈荣钢 2024-01-20

The Migration Series Panel No. 1 

by Jacob Lawrence (1940-1941)


非常态的正义

Abnormal Justice


作者: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系)

译者:陈荣钢


来源:Critical Inquiry. Vol 34, No 3, 2008, pp. 393-422.


在某些情境下,公众关于正义的辩论呈现为常态的对话形式。尽管他们对于在特定情境下“正义具体需要什么”存在激烈的分歧,但参与者都共享一些主张,以明晰“正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基本预设——包括有关谁有权提出此类主张的行动者(通常是个人)的假设,包括他们应该从哪种机构(通常是领土国家)寻求补偿的假设,还包括正义范围的假设,确定应该向谁(通常是有边界的政治社群的公民)提出正义的主张,确定哪些人的利益和关切值得被考虑(同样是这些公民)。最后,参与者共享一些“正义问题可以在何处合理提出”(通常是经济分配的空间)的社会理论假设,以及“可能产生不公的社会分裂”(通常是阶级和种族)的假设。

在这样的情境中,那些争论正义的人共享一组基本假设,他们的辩论呈现出相对规整、可识别的形态。这种冲突通过一系列组织原则形成,并呈现出可识别的语法,这种冲突就形成了“常态正义”(normal justice)的形式。

当然,以前述的意义来说,正义的辩论很难完全符合常态。实际情境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情境下公众对正义的辩论能够完全限制在某一组构成性假设的范围内。而且,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遇到每个参与者都共享所有假设的情境。此外,即使接近常态的情境出现,我们可能怀疑这是建立在压抑或边缘化与主流共识不同意见者的基础上。

尽管如此,尽管存在这些警告,我们仍然可以以有意义的方式谈论常态正义。类比于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对常规科学(normal science)的理解,只要公众对构成性假设的异议和不服从得到控制,正义的辩论就是常态。只要偏离是个别现象(或者只是看起来是非常态的),只要它们不积累并破坏辩论的结构,那么,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中围绕正义的冲突就仍然保持着可识别的、因此是“常态”的形态。

按照这一标准,当前的情境可以被称为“非常态正义”(abnormal justice)。尽管围绕正义的公众辩论不断增多,但它们越来越缺乏常态对话的结构性特征。今天的参与者往往缺乏共同理解——主张正义的行动者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些人支持群体和社群,而另一些人只承认个人;同样,当今争论正义的人们往往没有关于补偿性机构的共识,一些人设想新的跨国或全球性机构,其他人则限制其诉诸领土国家;此外,参与者对于边界常常持不同观点,一些人将他们的诉求面向国际舆论,其他人则将讨论限定在有边界的政治实体内;还有,当今参与者对于在正义问题上有资格被考虑的人也存在分歧,一些人赋予所有人类平等地位,其他人只关注他们的同胞公民;以及,他们对于正义要求可以出现的概念空间也经常存在分歧,一些人只承认(经济)再分配的要求,其他人则接受(文化)认同和(政治)代表权的要求;最后,当今的参与者对于哪些社会分裂可能孕育非正义也存在分歧,一些人只承认国籍和阶级,而其他人则接受性别和性取向。

结果,当前关于正义的辩论具有自由奔放的特点。在没有共享假设的有序力量的作用下,它们缺乏常态对话所具有的结构性形态。这在民间关于正义的非正式争论中显而易见,常态观念总是在原则上被质疑,就像丹麦漫画事件一样,更该看作是围绕正义的非常态对话,而不是文明冲突的对抗,或者是自由主义公共理性的一种实践。

【译注】丹麦漫画事件是指2005年丹麦报纸《日德兰邮报》发表了一系列描绘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引发的争议。这些漫画被认为侮辱了伊斯兰教,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激烈抗议和争议。穆斯林社群对这些漫画的出版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先知的亵渎。丹麦漫画事件体现了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之间的重要辩论,并引发了关于言论边界、文化冲突和宗教敏感性的广泛讨论。

然而,非常态也围绕着制度化的辩论场所,如法庭和仲裁机构,在这些场所中,它们的主要存在理由是规范正义(normative justice)。例如,最近在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一宗死刑案件时,就是否适当引用外国法院意见的问题引发了争议。随着对基本前提的争议日益增多,偏离成为常态而非例外。非常态并非以非常态的形式出现在相对稳定的辩论领域中,而是渗透到正义辩论的核心区域。一旦第一阶段的争议出现,它们往往会带来关于参与者身份和利害关系的“元争议”(meta disputes)。不仅仅是实质性问题,甚至正义本身的语法也变得不确定。

这种情况并不是空前的。做一做最简单的思考,就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上的类似情况。在欧洲历史上,存在过一段非常态正义的时期,例如《威斯特伐利亚条约》(Treaty of Westphalia)之前的时期,当时封建政治观念正在解体,但领土国家体系尚未巩固。另一个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期,在三个大帝国的废墟上,新生的国际主义与复苏的民族主义发生冲突。在这些情况下,缺乏稳定和确立的霸权,不同的范式发生冲突,而正义规范化的努力并没有成功。这些情况并不罕见。事实上,历史上的常态正义可能是非常态的,而非常态正义则代表了历史上的常态。

然而,当今的非常态情况是与历史具体背景相关的,反映了近期的发展,包括冷战秩序的瓦解、美国霸权的争议、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以及全球化的日益突显。在这种情况下,既有的范式常常受到动摇,而对于正义的要求很容易脱离既有的常态。

这在三个主要的正义领域中都是如此——社会经济再分配的要求、法律或文化认同的要求以及政治代表权的要求。因此,随着跨国化的生产、全球化的金融以及新自由主义的贸易和投资制度的出现,再分配要求越来越多地超越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辩论框架和领域。同样,由于跨国移民和全球媒体流动的存在,对于曾经遥远的他者的认同要求变得更加紧密,动摇了以前理所当然的文化价值观。最后,在一个充满争议的超级大国霸权、全球治理和跨国政治的时代,对于代表权的要求越来越多地打破了现代领土国家的框架。

在这种非常态情境下,正义要求很快就会遭遇到相反的要求,而这些要求背后的基本假设并不相同。无论是再分配、认同还是代表权的问题,当前的争议呈现出了正义辩论的多样性,缺乏任何常态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熟悉的正义理论提供的指导很有限。这些理论主要针对常态正义的情境,主要关注一阶问题(first-order questions)。什么构成了财富和资源的正义分配?什么可以被视为相互承认或平等尊重?什么构成了正义的政治代表和平等的发声机会?这些理论基于共享的语法,当我们遇到关于道德地位、社会分裂和补偿代理的相互冲突假设时,它们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应对。因此,它们未能为处理非常态正义问题提供概念资源,而这正是当前时代的典型特征。

在这种情境下,什么样的正义理论能够提供指导?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处理一阶正义争议与关于什么可以被视为一个明晰的一阶要求的元争议交织在一起的情况?在本文中,我将提出一种处理非常态时期中(非)正义问题的方法。我要讲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我将确定当代关于正义的争议中的三个非常态节点。然后,我将制定三个相应的概念策略来澄清这些非常态。最后,我将思考非常态时期的正义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些影响。

  1. 1.     全球化世界中的非常态节点

首先,我将概述最近关于社会正义的争议。发达国家的工会声称旨在推动国内外工人的正义,试图阻止那些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内环境、健康和安全标准的进口商品。代表发展中国家工人的组织反对这种看似进步的做法,认为其实是一种非正义的保护主义,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在目前的情况下达到这些标准。这一立场在国内和跨国公共领域都进行了辩论,第一立场得到那些主张通过领土国家层面的民主政治追求正义的人的支持,第二立场则得到全球正义和自由市场支持者的拥护。

与此同时,企业和国家在国际法律领域争议相关问题。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仲裁小组听取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的论点,声称加拿大相对严格的环境和劳工法律构成对贸易的非法限制。三名仲裁小组成员中的美国代表基于自由贸易的理由支持该公司,而加拿大代表基于加拿大公民的自治权利提出反对意见。墨西哥代表投下了决定性的一票,支持该公司,从而站在美国一边,他援引了贫穷国家发展的权利。与此同时,这些程序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跨国民间社会中,示威者抗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全球经济的治理结构。在世界社会论坛上进行辩论的活动人士宣称这些结构是非正义和非民主的,并探讨了一种从下而上的替代全球化的轮廓。

这是一个非常态正义的例子。在多个辩论领域中穿梭——有些是正式的,有些是非正式的,有些是主流的,有些是次要的,辩论的焦点迅速转移。许多人忽视了,辩论的地理格局本身也成为争议的对象。离岸参与者努力突破国内辩论的界限,同时民族主义者和国家民主主义者试图将其地方化。与此同时,国家和企业努力将争议局限在地区司法机构内,跨国社会运动却努力扩大辩论范围。因此,尽管争论的实质性问题存在争议,但参与者也反复表达关于谁有权利向谁提出何种要求的深刻分歧;这些要求应该在何处和如何审议;以及在这些要求被证实后,谁有责任进行补偿。

然而,这些非常态并非完全随机,它们围绕着三个主要节点形成。第一个节点反映出,面对正义的“什么”,我们缺乏共享的观点。这里的问题是正义的内容,它关乎正义的实质问题。考虑到正义是一种比较关系,正义比较的对象是什么?哪些社会本体论的假设区分了形式良好的要求和形式不良的要求?这些问题在常态正义中显而易见。例如,所有当事方都将正义理解为分配性的概念,关注可划分货物的分配,而这些货物通常是经济性的。

然而,在非常态的情境中,正义的“什么”存在争议。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不共享共同本体论的要求。一个当事方可能认为存在分配上的非正义,而另一个可能认为存在地位等级制度,还有一个可能认为存在政治支配。因此,即使那些同意现状是非正义的人在如何描述它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在刚刚描述的例子中,关于“什么”的不同假设充斥其中。海外工人的经济要求旨在消除维持分配非正义的保护主义障碍,与领土范围内的公民的政治要求相冲突,后者旨在抵御危及有边界政体的民主主权的新自由主义侵蚀。结果便出现了令人困惑的共识缺失,即使在声称是民主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中,对于如何理解非正义的问题——更不用说如何加以纠正,都存在分歧。正义的“什么”本身都成为争议的焦点。

第二个非常态节点反映了对于正义的“谁”缺乏共享的理解。这里涉及到正义的范围,即适用的框架是什么。在特定事务中,谁被视为正义的主体?谁的利益和需求值得考虑?谁属于那些享有平等关注权利的范围?这些问题在常态正义中显而易见,例如,当所有当事方将争议框定为领土国家内部的问题时,从而将正义的“谁”等同于有边界政体的公民。

然而,在非常态正义中,“谁”是有争议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关于正义争议的不同框架。一个当事方可能将问题框定为国内的、领土性的“谁”,而其他人则将“谁”框定为地区性的、跨国的或全球性的概念。

这个例子中涉及的不同观点也贯穿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其中包含了相互冲突的框架。一些争论的当事方以加拿大劳工法规的国内影响为评估标准,而其他人考虑到整个北美地区的影响,还有一些人将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利益或全球人类的利益。结果是在“谁”应该被计算在内的问题上缺乏共识。不仅正义的“什么”有争议,正义的“谁”也存在分歧。

第三个非常态节点反映了对于正义的“如何”缺乏共享的理解。这里的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程序。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反思正义的相关语法?根据哪些标准或决策程序来解决关于“什么”和“谁”的争议?在常态正义中,根据定义,这样的问题并不存在——因为“什么”和“谁”没有争议,所以“如何”也没有正义。

然而,,在非常态的情境中,由于这两个参数都存在争议,关于“如何”的分歧必然会出现。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解决争议的不同场景。一个当事方可能援引国际条约的权威,而其他人则诉诸于联合国、权力平衡,或者是尚待发明的世界性民主的制度化程序。

关于“如何”的不确定性弥漫在刚刚描述的例子中。国家和企业寻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来解决争议,而反新自由主义的活动人士则寄望于跨国群众斗争,旨在影响全球公众舆论。前者诉诸于基于条约的区域性争议解决机制,后者则诉诸于缺乏制度化权威来制定和执行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世界社会论坛”。因此,在这里,关于如何解决有关正义语法的争议没有达成一致。正义的“什么”、“谁”和“如何”都存在争议。

这三个非常态节点共同反映了以前主导的语法的动荡。今天对于“什么”的不确定性反映了那个语法对于正义实质的定义的偏离。在这里,受到质疑的是将正义单纯地与正义的经济分配等同起来的观点。这种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组织了大部分争论。分配性的“什么”解释隐含在第一世界社会民主主义、第二世界共产主义和第三世界发展主义的政治文化之中,它倾向于边缘化非经济的非正义。将分配不均定为典型的非正义,它掩盖了源于地位等级制度的、被误识别的非正义,以及源于社会政治构成的、被误代表的非正义。

类似地,今天关于“谁”的不确定性反映了以前语法的框架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受到质疑的是威斯特伐利亚观念,即现代领土国家是正义适用的唯一单位。这种观点在战后时期构成了大部分正义讨论的基础。与分配的概念相结合,它组织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政治文化,关注人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第三世界团结。威斯特伐利亚框架有效地将正义地域化,它的关注范围等同于有边界政治社群的公民。但是,这导致了严重的限制,甚至完全排除了跨越边界的正义义务。通过构建一组有边界的国内的“谁”,这个框架掩盖了跨国界的非正义。

最后,今天关于“如何”的不确定性反映了战后语法中一个以前未被提及的新特点,它很重要性。隐藏的霸权性假设变得可见了,来到了台面上。只要正义讨论的主导部分受到威斯特伐利亚-分配主义的假设的控制,就不会明显感知到我们需要建立机构和程序来解决关于“什么”和“谁”的争议。当出现该需求的时候,人们认为强大的国家和私人精英将在政府间组织或烟雾弥漫的地方解决这些争议,进而阻止关于“什么”和“谁”的公开民主争论。

然而今天,这三个常态化的假设都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分配性的“什么”的霸权至少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来自不同政治实践者的挑战,包括寻求容纳差异的多元文化主义者和寻求消除差异的民族主义者;其次,来自代表政治的不同实践者的挑战,包括争取选举性别配额的女权主义者和要求权力分享安排的少数族裔。因此,现在至少存在三种相互对立的关于正义“什么”的概念——再分配、承认和代表。

与此同时,威斯特伐利亚的“谁”的霸权至少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挑战——第一,地方主义者和社群主义者试图将关注范围限定在次国家单位;第二,区域主义者和跨国主义者提出将正义的“谁”与更大的、尽管不完全普遍的单位(如欧洲或伊斯兰教)相关联;第三,全球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主张对所有人类给予平等关注。因此,现在至少存在四种相互对立的正义“谁”的观点——威斯特伐利亚主义、地方公社主义、跨国区域主义和全球世界主义。

最后,对于“如何”的霸权假设的静默影响正面临来自普遍增强的民主期望的挑战,因为所有这些类型的动员运动都要求对“什么”和“谁”发表意见。这些运动挑战着霸权制度和框架,有效地挑战了国家和精英决定正义语法的特权。它们引发了关于“什么”和“谁”的广泛辩论,并与霸权主义的假设、民粹主义以及民主关于正义“如何”的观点相互作用。

当前关于“什么”、“谁”和“如何”的不同观点给关注非正义现象的人带来了一个重大问题。然而,我们在解决这些“元争议”的同时,不能忽视一阶正义问题的紧迫性。由于所有三个参数同时发挥作用,我们没有坚实的基础可以依靠。我们时刻都在面对非常态情境。

  1. 2.     非常态正义的理论化策略

在这种情境下,什么样的正义理论能够提供指导呢?要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我们必须以一种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同时理解非常态正义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积极的一面是争议领域的扩大,从而有机会挑战先前语法所忽略的非正义现象。例如,分配“什么”的去中心化使得被忽视的、非经济的误认和错误呈现问题变得可见且可批评。同样,威斯特伐利亚的“谁”的非常态化使得一种以前较为模糊的“元非正义现象”变得可想象,我们称之为“误框架”,也就是,将一阶正义问题非正义地加以框定,例如国家框架的分配问题排除了全球贫困人口的诉求。

如果我们假设(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假设)误认、错误呈现和误框架从原则上属于真正的非正义现象的范畴,那么混乱的语法使它们显现出来必定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因此,非常态正义的积极一面就是为争取正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非常态正义也存在负面的一面。问题在于,扩大的争议本身无法克服非正义。克服非正义至少需要两个额外的条件——首先,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用于正义地审查索赔;其次,制度化的机构和补救手段。在非常态正义中,这两个条件都是缺失的。在“什么”,“谁”和“如何”的争议中,如何正义评估要求,并合法纠正非正义?这就是非常态正义的负面影响,在扩大的争议中,减少了证实和纠正非正义的手段。

那些试图在非常态中理论化正义的人必须同时关注两个方面。哪种理论化能够既重视扩大的争议,又增强了裁决和补救能力?虽然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我建议通过重新审视刚才描述的三个非常态节点。依次考虑每个节点,可以让我们对如何思考非常态正义有重要的启示。

2.1 正义的“什么”:三个维度中的参与平等

首先思考“什么”的问题。在这里,问题是,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验证对简化的分配主义的争议,同时又明确解决涵盖了正义问题不同理解的争议?简而言之,这需要一种将多维社会本体论与规范的一元论相结合的方法。让我来解释一下。

为了验证扩大的争议,正义理论必须展示对争议当事人的要求进行正义审议的前景。理论必须能够接受那些预设非常态正义的观点的要求,而不排除它们。因此,它应该在包容性方面有所错漏,应该假设非正义具有多种形式,并且没有单一的观点可以涵盖它们全部。它应该摒弃社会本体一元论,将正义理解为多个维度,每个维度都与一种不同类型的非正义相关,并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会斗争来揭示。

思考一下之前提到的三个可能性。首先,从劳工斗争的角度来看,正义包括经济维度,根植于政治经济学,其相应的非正义是分配不公或阶级不平等。相比之下,从多元文化主义斗争的角度来看,正义包含了文化维度,根植于地位秩序,其相应的非正义是误认或地位等级制度。最后,通过民主化斗争的视角来看,正义包括政治维度,根植于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其相关的非正义是误代表或政治消声。

因此,这里有关于正义不同观点。由于每种观点都对应着一种真正的非正义形式,不能将任何一种观点合法地排除在当代理论之外。因此,关于非正义的本体论一元论是错误的。将正义视为包含再分配、承认和代表三个维度的多维概念更加合理。在非常态时期,这样的概念尤其有用。只有在起初就假设在这三个维度上的所有要求原则上都是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为那些涉及多种观点的争议中的所有要求人提供正义的听证(hearing)。

但为什么只有三个维度?刚才给出的例子表明,正义的维度并非一次性给出,而是通过社会斗争的媒介在历史上逐渐揭示出来。根据这种观点,当社会运动成功地确立了超越常态正义规范的合理性主张时,它们揭示了正义的新维度,而这些主张后来将被证明掩盖了他们成员所遭受的不利。然而,在新的理解变得广为可理解之前的一刻,超越性主张的爆发引发了非常态的言论。在这样的时刻,是否正在揭示正义的新维度尚不清楚。因此,任何试图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化正义的尝试都必须允许这种可能性存在。那些教条地排除这种可能性的人宣称自己的思维不适应当下的时代。

在非常态时期,非常态正义理论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首先,我们应该宽容地解释主张者对于“什么”的非标准观点,根据它们的可理解性和潜在有效性进行假设。与此同时,这个理论应该通过考虑这些观点是否揭示出以前被忽视的真正非正义形式,来检验这些观点的有效性。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新披露的形式是否根植于迄今为止被忽视的社会秩序维度。在当今背景下,这意味着接受形式良好且原则上可理解的主张,这些主张基于至少三种不同的正义“内容”观点——再分配、承认和代表。

暂时接受三维正义观的理论。虽然它以经济、文化和政治为核心,但仍应通过社会斗争来揭示更多维度。然而,多维社会本体论本身并不是解决方案。一旦我们承认存在多种类型的非正义现象,我们就需要一种方法将它们放置在共同的衡量标准之下。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涵盖所有这些形式的规范性原则。如果没有这样的相称原则,我们将无法从不同维度评估主张,因此无法处理涉及多种“什么”观点的争议。

这样的原则可能是什么样的?我建议在所有三个方面提出主张,遵循参与平等的总体规范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正义要求社会安排允许所有人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根据正义作为参与平等的观点,克服非正义意味着消除制度化的障碍,这些障碍阻碍某些人与其他人平等参与,并作为社交互动中的全面合作伙伴。正如前面的讨论所示,此类障碍至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经济结构可能会阻碍人们充分参与,因为经济结构剥夺了人们与他人作为平等伙伴互动所需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遭受到分配非正义或资源分配不当的影响。其次,制度化的文化价值等级制度剥夺了人们必要的地位,从而阻碍人们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互动。第三,决策规则剥夺了人们在公共审议和民主决策中平等发言的权利,从而阻碍他们的全面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遭受政治非正义或误认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核心是确保社会安排允许每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并消除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障碍,以促进平等的社会互动和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类型的非正义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在每种情况下,一些社会行为者被阻止与其他人平等地参与社会互动。因此,所有三种非正义都违反了同一个原则,即参与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涵盖了三个维度,并使它们具有可比性。

该观点的具体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整体概念结构。这里最重要的是,这种关于正义“是什么”的观点将多维社会本体论与规范一元论结合起来。因此,它考虑到了非常态下正义的两个方面——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多维的本体论验证了分配主义规范化的争论。原则上,它规定误认和歪曲是真正的非正义,为违反先前语法的主张提供了正义的听证。同时,由于规范性一元论,这种方法将三种类型的非正义置于共同的衡量标准之下。

通过将再分配、承认和代表的主张纳入参与平等的总体原则,它创造了一个可以容纳所有这些观点的单一话语空间。因此,这种方法评估了非常态的前景,关乎正义“是什么”的多种观点。然而,一个主要问题仍然存在——谁可以平等地参与?具体来说,谁有权与谁平等地参与哪些社交互动?除非我们能够找到解决正义中的“谁”问题的合适方法,否则解决“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将毫无意义。

2.2 正义的“谁”:错误框架与服从

因此,我转而讨论“谁”的非常态正义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非常态正义的积极和消极两面的迫切需求。什么样的理论能够重视对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的争议,同时又能澄清关于谁应该被计算在内的相互冲突的观点?简单来说,这需要同时具有反思性和决定性的理论。让我来解释一下。

为了重视扩大的争议,对非常态正义的反思必须对有关正义的一阶问题被错误框定的主张持开放态度。为了确保这些主张获得正义听证,应该从一开始就假设错位的非正义可能存在。因此,对非常态正义的理论化必须具有反思性。为了将参与平等原则应用于分配、承认和代表的一阶问题,我们必须能够跳到下一阶,即框架本身存在争议的层面。只有通过变得反思,我们才能理解“谁”作为正义问题的问题。

如何在非常态正义中产生所需的反思性?我提出的策略基于对政治维度的独特理解。到目前为止,我以通常的方式考虑这个维度,仅关注普通政治代表缺失的非正义。这些是在政治共同体内产生的政治非正义,其边界和成员资格被广泛认为是确定的。因此,普通政治代表缺失发生在一个政治实体的决策规则中,否定了一些原则上被视为成员的人以同伴的身份充分参与的机会。最近,这些非正义引发了对普通政治代表模式的变革要求,从一方面要求选举名单上的性别配额、多元文化权利、土著自治和省级自治,到另一方面要求竞选财政改革、重新划分选区、比例代表制和累积投票权(cumulative voting)。

尽管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但它们只是故事的一部分。除了在有边界政体框架内产生的普通政治非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层次的非正义——元政治非正义(meta-political injustice),它因将政治空间划分为有边界政体而产生。

第二个层次涉及错误的框架非正义。当一个政体的边界错误地剥夺了某些人参与其正当竞争的机会时,就会发生这种非正义。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被视为非成员的人被错误地排除在那些在政体中被认为在分配、承认和普通政治代表权问题上具有权力的人之外。此外,即使那些被一种政体排除的人被纳入另一种政体的正义主体中,只要政治分裂的影响导致正义的某些相关方面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非正义仍然存在。比如所谓的平等主权国家国际体系,它以牺牲全球贫困人口的利益为代价,非正义地划分政治空间。

尽管没有明确使用该术语,但“错误框架”的概念隐含地影响了许多与世界社会论坛相关的“另类全球化”活动人士的主张。在他们看来,威斯特伐利亚框架是非正义的,因为它以一种阻碍贫穷和被蔑视者挑战压迫力量的方式划分了政治空间。

通过将他们的主张引导到相对无力甚至完全失败的国家的国内政治空间,这种框架使得离岸权力免受批评和控制。受到司法制约之外的保护对象包括更强大的掠夺性国家和跨国私人权力,如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国际货币投机者和跨国公司。受保护的还有全球经济的治理结构,这些结构设定了剥削性互动的条件,然后免除了民主控制。

最后,威斯特伐利亚框架是自我封闭的,因为国家间体系的架构排除了关于正义问题的跨国民主决策。这些正是一些世界社会论坛活动人士的主张。他们的关注点涉及到我们的第二级正义,即元政治层面,涵盖了错误框架的非正义之处。这一层面关注可能存在的一级框架是否非正义,因此将框架本身问题看作是一个“正义问题”。

因此,它提供了解析关于“谁”在非常态正义中的争议所需的反思能力。然而,仅有反思能力并不能解决问题。一旦我们接受了错误框架的非正义事实,我们就需要一些方式来决定它们在现实中的存在时间和地点。因此,在非常态时期的正义理论中,需要一个决定性的规范原则来评估框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决定性原则,我们就无法评估替代方案,因此也无法澄清涉及相互冲突的“谁”的争议。

评估框架的决定性原则可能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有三个主要的候选者。支持成员资格原则的人提议通过诉诸政治归属的标准来解决“谁”的争议。对他们来说,将一群人变成正义伙伴的是共同公民身份或共同国籍。因为这种方法根据政治归属来划定框架,所以它具有根植于现有制度现实和/或被广泛接受的集体认同的优势。然而,这也是它的弱点。在实践中,成员资格原则很容易为特权和强权的排他性民族主义提供认可,从而保护既定框架免受批评。

因此,一些哲学家和活动家转向人本主义原则。他们寻求更具包容性的标准,提议通过诉诸人格的标准来解决关于“谁”的争议。对他们来说,将一群人变成正义伙伴的原因是共同拥有人类特征,例如自主性、理性、语言使用能力、形成和追求善的能力,或对道德伤害的脆弱性。因为这种方法以人格为基础来划定框架,所以它对排他性民族主义提供了严格的限制。然而,它过于抽象,忽视了实际和历史的社会关系,不加区别地赋予每个人在所有方面都享有地位。采用全球人类的“一刀切”框架,它排除了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框架或司法规模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批哲学家和活动家既拒绝了民族主义的排他性成员资格,也拒绝了人道主义的抽象全球主义。为了理解跨国正义,所有受影响原则的支持者提议通过考虑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来解决关于“谁”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使一群人成为正义主体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因果关系网络中的客观混合。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成员资格自私观念的严格审查,同时对社会关系进行认识。

然而,通过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客观地构建关系,它实际上将“谁”的选择归咎于主流社会科学。此外,所有受影响原则也成为了蝴蝶效应反证法的牺牲品,因为蝴蝶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一切的影响。由于无法识别与道德相关的社会关系,它很难抵制它试图避免的“一刀切”全球主义。因此,它也无法为非常态时期确定“谁”的合理标准。

那么,鉴于成员性、人文性和情感性各自的缺点,有哪些决定性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非常态正义中的竞争框架呢?我建议我们来探讨我所称之为“所有人服从原则”的错误框架。根据这一原则,所有受特定治理结构约束的人都应享有作为与其相关正义主体的道德地位。根据这种观点,使一群人成为正义伙伴的因素既不是共享的公民身份或国籍,也不是共享的抽象人性,也不是因果相互依存的纯粹事实,而是他们共同服从一种治理结构,该结构设定了管理他们互动的基本规则。对于任何这样的治理结构,全体服从原则都将道德关注的范围与服从的范围相匹配。

当然,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服从治理结构”这个词组。我对这个表达的理解非常宽泛,因为它包括了与各种类型的权力关系。治理结构不仅仅限于国家,也包括非国家机构,它们能产生可执行的规则,构建重要的社会互动。最明显的例子是制定全球经济基本规则的机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也可以引用许多其他例子,如管理环境、原子能和核能、公共安全、卫生、知识产权以及民事和刑事法规的跨国机构。这些机构对大量的跨国人口的交流进行规范,可以说是对后者的管辖——尽管规则制定者并不对他们管辖的人负责。考虑到对治理结构的宽泛理解,“服从”也应得到宽泛的解释。这个概念不仅限于正式公民身份,甚至不限于属于国家管辖范围的更广泛条件,也包括受到非国家和跨国政府强制约束的进一步条件。

以这种方式理解,全体服从原则为评估框架正义提供了一个关键标准。只有当每个受制于规范相关社会互动的治理结构的人都得到平等考量,一个问题才是正义的。此外,为了值得这样做,一个人并不一定已经是相关机构正式承认的成员——人们只需要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即使那些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们并未自愿参与全球经济,或者没有被正式认可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他们仍然受到全球治理结构制定的规则的影响。所以,他们被视为与全球经济相关的正义主体。

全体服从原则弥补了先前原则的主要缺陷。与成员资格不同,它打破了排他性民族主义的自私防御,反思了错误框架的非正义。与人文主义不同,它通过关注社会关系来克服抽象的、无差别的全球主义。与所有受影响的人不同,它通过识别道德相关的社会关系类型(即共同服从治理结构)来避免蝴蝶效应的无差别。所有人服从的原则并不是用单一的全球“谁”来取代维斯特伐利亚的“谁”,而是反对任何一刀切的正义框架。在现代世界,我们所有人都受到多种不同治理结构的影响,有些是地方性的,有些是国家性的,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是全球性的。

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划定各种不同的框架。全体服从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制,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来确定多个“谁”,并告诉我们在何时何地应用哪个框架,从而明确在特定情况下谁有权与谁平等参与。

然而,对于这个提议来说,细节并不比整体概念结构重要。这里最关键的是,这种方法将对正义框架的自我质疑与决定性评价原则结合在一起。它既考虑了非常态正义的两个方面——消极面和积极面。错误框架的自我反思概念验证了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的问题。因为它在元层面上进行,这个概念让我们能够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一阶正义问题可能被非正义地框架化。同时,由于其决定性特征,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评估各种“谁”的正义性的方式。通过将提出的框架提交给全体服从原则,我们可以权衡他们的相对优点。因此,这种方法对于澄清非常态时期关于“谁”的争议具有巨大的潜力。

但仍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尚待解决。我们应如何实施全体服从原则呢?我们应通过何种程序和流程来运用这个原则来解决非常态时期关于谁被计算在内的争议呢?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正义“如何”的问题,否则这种解决“谁”的方法将毫无用处。

  1. 2.3   正义的“如何”:元民主的制度化

最后,我们来探讨这个“如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同时考虑非常态正义的积极和消极两面。那么,什么样的正义理论可以稳定地扩大辩论,同时澄清对正义“如何”没有共同理解的分歧呢?简短的答案是,需要一个既对话性的又制度性的理论。我来解释一下。

为了稳定地扩大辩论,非常态正义理论必须放弃之前出现的两种方式。首先,它必须放弃强权国家和私人精英应该决定正义语法的霸权假设。我们看到,在常态司法中,这种观点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今天,社会运动挑战威斯特伐利亚框架,他们将框架问题视为公开辩论的合适主题,正在挑战这种特权。因此,非常态时期的正义理论必须接受关于“如何”的非常态观点。

其次,非常态正义理论必须拒绝我所说的科学假设。在这种理解下,框架的决定应该由被认为拥有无可争议事实的社会科学来决定。然而,在非常态正义中,框架的争议不能简化为简单的经验事实问题。因此,致力于扩大辩论的理论必须拒绝这一假设。

那么还有哪些其他可能性呢?霸权假设和科学假设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通过诉诸权威(权力或科学)来解决框架争议。非常态正义理论必须拒绝这种独断前提。为了确认辩论的有效性,它必须以对话方式对待框架争议,视其为政治冲突,其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公开、包容的讨论。因此,非常态正义理论必须是对话性的。

然而,对话本身并不是解决方案。一旦我们承认框架冲突必须以对话方式处理,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方式,使公开辩论能够最终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决议。如果没有考虑到争议与合法决策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无法执行全体服从原则,也就无法以非常态正义的方式处理争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关系呢?有一种民粹主义的方法,将竞争和决策的联系置于公民社会中。然而,民粹主义仍然不能满意地解决问题,原因有两个。首先,即使是最好的公民社会组织也无法使他们对正义的提议合法化。其次,这些组织缺乏将其提案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政治决策的能力。换言之,尽管公民社会参与者可以将新颖的主张引入公共辩论,但他们自己既不能保证主张,也不能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这些限制提示我们,对话过程需要另一条线路,也就是正式的制度轨道。这第二条轨道与第一条应保持动态、互动的关系。正式的制度轨道被视为双向沟通的一种形式,必须对公民社会轨道做出响应。但是,它在两个方面与后者有所区别。首先,制度轨道需要正义的程序和代议制结构,以确保其审议的民主合法性。其次,虽然代表通过宣传和选举负责,但他们必须有能力做出对“谁”的具有约束力的决定,这些决定反映了他们通过沟通产生的判断,即谁实际上受到特定治理结构的影响。

因此,对非常态的正义需要创立新的全球民主机构,以便公开并解决关于框架的争议。考虑到这些争议不会迅速消失,且可能无法得到任何明确的最终解决,我提议将它们视为全球化政治生活的持久特性。因此,我倡导建立新的机构,通过与跨国公民社会的长期对话,以民主方式组织并临时解决这类争议。

显然,关于这种安排的设计和运作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但在这种情况下,细节并不比提案的总体构想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这种关于正义的“如何”的观点结合了对话和制度特性。因此,它关注非常态正义的两面,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由于其对话性,它验证了对先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正义参数的争议。它排斥独白,寻求对被霸权主义和科学主义排除的主张进行正义的听证。同时,由于其双轨制特性,它克服了民粹主义在决策和合法性上的缺陷。它提出了在公民社会和新的全球代表机构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以重塑正义的主张,并设想了在“谁”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实施普适原则的程序。因此,这种方法为暂时解决非常态正义中的框架冲突提供了前景。

但这还不是全部。通过提供一种解决元问题的方法,该提案为我们开始解决紧迫的一阶问题铺平了道路。它在接受错误框架的非正义现象的同时,也为解决分配不当、误解和事实曲解等非正义现象开辟了道路。因此,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设想在非常态时期如何克服或减少非正义的政治场景。

正是为了促进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一节的论点。我在这里论证了一种适应非常态话语条件的正义理论应结合三个特性。首先,这样的理论应该包含对正义“是什么”的解释,这种解释在社会本体论中是多维的,而在规范上是一元的——例如,对再分配、认同和普遍政治代表权的主张提出的普适原则。其次,这样的理论应该包含一种既具有反身性又具有决定性的“谁”的观点——例如,针对所有人都应遵守的普适原则的错误框架的非正义行为提出的观点。最后,非常态正义的理论应该包含一种既具有对话性又具有制度性的“如何”的观点——例如,设想新的全球代表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元政治主张可以提交给协商民主的决策程序。

然而,比这些细节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概述的一般问题。在非常态正义的条件下,以前对“什么”、“谁”和“如何”的理所当然的假设不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些假设本身必须接受批判性的讨论和重新评估。在这种讨论中,关键是避免两个极端。一方面,我们必须抵制保守的、无用的诱惑,坚守不再适应我们全球化世界的假设,如还原分配主义和过去的威斯特伐利亚主义。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避免因为是非常态就庆祝非常态,好像争论本身就是解放一样。在本节中,我试图建立一种替代立场,即承认非常态正义是所有反对非正义的斗争当前必须进行的范围。只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风险和前景,我们才有希望减少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巨大非正义现象。

  1. 3.     新常态还是反思性正义?概念和政治反思

在结束之前,我想探讨一些更大的概念,以及我整体论点的政治含义。至今为止,我的讨论涵盖了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诊断性的,另一个是重构性的。在第一个诊断部分中,我将当前的时代描述为非常态正义的时代,其中,政治竞争的基本参数是可以争论和挑战的。通过识别三个不同的非常态节点,我描绘了非常态时期的话语结构轮廓(威斯特法利亚分配主义)。在第二个重构部分,我提出了反思非常态时期正义的三个相应策略。

我们熟悉的正义理论以常态话语的条件为前提,我试图发展更适合于对正义的“什么”、“谁”和“如何”没有达成一致的替代理论模型。鉴于我论证的这两部分的异质性,出现了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什么样的概念逻辑和政治抱负将我对当前形势的时代诊断与我的理论重构尝试联系起来?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解读是,非常态正义的负面特征足以阻碍反对非正义的斗争,因此需要努力重新实现常态化。这种观点强调,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来审查和纠正主张,解放性的改变就无法实现。考虑到这一前提,目标应该针对当前形势重建这样一个框架。如果事情进展顺利,结果将是关于正义的新常态话语范式,这个范式的前提是对“什么”、“谁”和“如何”的新解释,更适应全球化的世界。因此,根据这种解读,我的具体建议将旨在构建这样一个范式。整体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常态。

当然,比设计一种新的常态更能适应全球化世界的正义冲突的新常态,人们也可以做得更糟。然而,有理由怀疑这种方法是否完全适应当前的情况。一方面,重新常态化可能会过早地关闭新的争论路径,而这些路径可能有机会证明其合理性。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对什么是可理解的正义主张制定一个新的、限制性的预定义,从而巩固新的排除。最后,建立新常态的提议面临着在正义环境不断变化并需要灵活性的历史时刻奉行一套固定的正义假设的风险。出于所有这些原因,值得考虑对我在这里提出的总体论点进行另一种解读。

我所想到的第二种解读设想的结果是打破常态正义与非常态正义之间的区别。本文强调了每种话语流派各自的缺点,并寻求一种替代模式,避免它们的缺点,同时结合每种流派的最佳特性。与非常态话语不同,理想的模式将具有足够的结构能力,将当今的正义斗争呈现为争论,各方相互对抗,引起旁观者的关注和判断。

然而,与常态话语不同的是,我们希望的模型将具有足够的反思能力,以接受关于“什么”、“谁”和“如何”的新颖主张。结合常态和非常态话语的特点,其结果将是一种正义语法,其中包含了政治争论所需的定向闭合,但将每一次闭合都视为临时的——可能会受到质疑,可能会暂停,从而重新开放。为了培养对突然出现的排除的反应能力,这样的模型将以诸如错误框架之类的概念为特色,这些概念会引发反思性的自我问题,目的是揭露以前被掩盖的非正义现象。根据这种解读,整体演习的目的既不是陶醉于非常态现象,也不是急于建立新常态。相反,重点是发展第三种话语类型,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正义。

反思正义的理念非常适合当前非常态话语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什么”、“谁”和“如何”的争议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因此,将这三个非常态节点视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正义话语的持续特征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考虑到当今世界一阶不正义现象的严重性,可以想象的最糟糕的反应就是将正在进行的元争议视为瘫痪的许可。因此,当务之急是不要让话语非常态推迟或消散纠正不正义的努力。

反思正义这个表达表达了这种双重承诺,标志着一种同时在两个层面发挥作用的理论流派:代表弱势群体提出紧急要求,同时解析与他们交织在一起的元分歧。由于这两个层面在非常态时期密不可分,反思正义理论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层面。这种理论在它们的交叉点上进行工作,并在它们之间来回移动,调动了每个人的纠正能力,以减轻另一个人的缺陷。这样就混淆了常态话语和非常态话语的区别。

出于这些原因,我更愿意将我的总体论点的目的理解为一种反思正义,而不是一种新常态。这种解读还有两个值得考虑的额外含义。第一个涉及政治哲学中众所周知的话语伦理方法与竞争方法之间的对立。无论正确或错误,第一个有时被描述为令人反感的常态化,而第二个则常常被视为不负责任地沉迷于非常态。在不假装评估这些指控和反指控的优点的情况下,我认为反思正义的理念将这种对立打乱得十分出色。

与竞争模式一样,反思正义重视开放的时刻,这打破了常态正义的排除,拥抱了被后者压制的主张者,并揭露了后者所掩盖的不正义——所有这些对于对抗不正义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与话语伦理一样,反思正义也重视终结时刻,这使得政治争论、集体决策和公共行动成为可能——它认为所有这些对于纠正不正义都必不可少。为了适应这两个时刻,即开放的时刻和关闭的时刻,反思正义将竞争性与话语伦理之间的标准对立视为错误的对立。它拒绝将任何一种模式绝对化,从而排除另一种模式的见解,而是借鉴每种模式的元素,为非常态时代塑造一种新的理论流派。

第二个含义涉及非正义问题与霸权问题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霸权理论概念化了权力的第二面,即与残酷镇压并列的话语面。第二张脸包括为不同群体构建“常识”的能力,霸权由此将他们纳入一个共同的政治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每个选区都可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政治主体,并以其他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制定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霸权包括定义政治分歧的合法宇宙的能力,同时构成政治分歧的合法范围。也可以这样表达:通过建立一套结构性的背景假设(这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言而喻的),霸权预先决定了什么可以被视为对一个国家的合理主张。要求正义——以及非正义的事物。

从这个角度理解,霸权理论与这里阐述的问题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用其术语来说,常态正义的时期将对应于相对安全、无争议的霸权时期,其中非常态的主张仍然分散,未能联合成一个反霸权集团。相比之下,非常态事件可能与公开争夺霸权的时期相关,在这些时期,反霸权的组织获得了足够的凝聚力,对以前被认为是常识的问题提出了质疑。然而,撇开亲缘关系不谈,霸权问题表明对当今非常态现象有不同的历史解释。通过它的视角,后者与其说可以追溯到无主体的全球化进程,不如说可以追溯到1989年苏联解体以来美国霸权的衰落。

就美国霸权建立在冷战基础而言,地缘政治秩序的消亡 对定义“自由世界”的(威斯特伐利亚分配主义)正义语法提出了挑战。由于未能阐明以“反恐战争”为中心的冷战后合理常识,美国迄今为止已被证明无法延续其霸权。结果是两方面权力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美国的军事霸权没有任何可比的能力来形成可以使正义冲突常态化的共同常识。因此,难怪正义话语正在经历非规范化,关于“什么”、“谁”和“如何”的争论正在激增。

尽管这个故事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它并不是我在这里开发的故事的竞争对手。相反,霸权视角补充了非常态/常态话语的问题。前者从历史和战略角度看待正义话语,旨在理解权力的转移,而后者则从哲学和规范角度质疑正义话语,旨在揭示当前解放变革的可能性。因此,这两种观点并非互不相容,而是相互丰富。

与霸权理论一样,非常态/常态框架承认正义话语的历史性和权力特征。然而,它补充的是,坚持重建正义的语法,以使底层能够用权威的术语说话。通过这种方式,这里提出的观点提供了批判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素,而霸权理论本身并不能提供这种要素:正义话语的难以捉摸但鼓舞人心的愿景,可以揭示当代非正义的道德暴行。用理查德·罗蒂的话来说,它提供了原本缺失的“社会希望”成分。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希·弗雷泽:《非常态的正义》(2008)

陈荣钢译 陈荣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