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宜家关店启示:什么样的门店才能留住消费者?

Frame China FRAMEEEE构架 2023-06-08

据悉,继贵阳店之后,宜家将于7月关闭其上海杨浦区的、也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小型商场,其经营时间还不到三年。


近年来,把郊区门店搬往市中心、开出更轻量化的社区小型门店、开通APP、微信小程序和天猫旗舰店……始创于1943年的宜家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打破人们印象中旧有的品牌形象,在变化莫测的商业世界中寻找新的定位。而连续两家店的闭店,是否意味着宜家的尝试失败了?






#01

原本的宜家为什么吸引人

{ The essence of IKEA }


曾经的宜家,醒目的巨大蓝色盒子外体,超高货架,充满纵深感的仓库风陈列,满满的工业大片既视感……是妥妥的打卡胜地。


宜家经典“蓝盒子”

宜家仓储


从标志性的蓝色购物袋、到随手一拍就能发朋友圈的社交分享流量密码的提供、再到随处可“躺平”的轻松氛围营造等等,都让宜家这个品牌一进入中国就极具辨识度,也近乎成为中国普通消费者室内设计和家居审美的启蒙。也有人说,宜家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像星巴克一样,不只是贩卖商品,还给当代人创造了一个集购物、餐饮、社交的第三空间,使之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宜家室内空间,图源zcool


如果把宜家商场当作一种新型空间的话,它无疑有着巧妙的设计。2013年BBC甚至发过一篇报道《宜家中国,到底是商店还是主题公园?》 指出宜家在商场内为消费者设计的动线和各种充满灵感的样板间,无形之中让商场成为了消费者值得花费一天“游玩体验的购物乐园”。


宜家室内空间,图源zcool


在上海徐汇的标准型商场里,一楼入口处用来展示本季最新的居家生活场景趋势,顺着电梯去到二楼,则是不同风格的样板间展示区,根据不同主题营造令人心动的居家体验。在移动的动线之间,分布着经过规划的、混合了热门和冷门的各种商品,分别起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以及提升热度等作用。等逛完了样板间,累了乏了正好可以到餐厅区域歇个脚吃点东西,恢复元气之后就可以直奔楼下自提仓库区,拿着早已经选好记下的货号提货回家。


宜家上海徐汇标准店

无论是卖场环境、灯光色调、音乐广播,商品陈列区的交叉选品,还是位于路线中间点设置的主餐厅,以及位于结账区外的北欧食品商店,甜品区的冰淇淋所带来的“峰值体验”,毫无疑问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显示出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基于这种洞察之上的设计学。


宜家室内空间,图源zcool



#02

杨浦店为什么就不行?

{ Why Yangpu Store doesn't work out }


杨浦商场面积约8500平方米,仅有标准店的三分之一,但面积大小并不是问题。在Frame看来,它的反思应该至少包括以下:


首先,该处宜家本身就位于一个商业综合体内,即使外围有宜家的品牌标识,却也似乎失去了那种独特的属性——变成了一个商场中的家居专门店的角色。虽然覆盖了商业体最有人气的两层空间,但仍然是寄生于一个大型空间之内,缺乏宜家鲜明的外观和独属的定位。


宜家杨浦商场


其次,杨浦商场是宜家由大到小的尝试,定位为邻里社区的好朋友。经过市场调查,宜家发现在杨浦商场周围的住宅区中有孩家庭占大多数,于是重点在原有设计上增添了更多亲子居住解决方案,只为深度贴近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状态。这个做法乍一听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细分化做法,但实际上,似乎偏离了令宜家成功的特质——家居灵感的提供者以及“以逛家居店为名所实施的都市出逃计划”。


宜家杨浦商场


面积变小之后,可容纳的商品种类减少,让人丧失“探险”和“淘宝”的乐趣。原本的目标——实现“15分钟触达消费者”,反而有可能成为了违背宜家在用户心目中原有形象的反面例子。实际上,没有人会动不动去逛市中心的巨大家居卖场,却都向往“诗和远方”。而主动靠近“亲子类”家庭所散发出的嘈杂的气质,也可能导致流失其他类型的消费人群。宜家经典的现代风格、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等似乎在亲子类产品中间优势并不明显。


宜家杨浦商场


此外,宜家自己也指出,探索小型门店主要是为了融合线上渠道,运用数字化工具简化及优化购物体验。而有媒体指出,在线上口碑平台杨浦门店的评论区里能够看到,有消费者抱怨在店内看中的产品被告知仅做展示,无法当场自提。解决方法要么是前往其他门店,要么是预约几天后再来杨浦门店提货。如此一来,杨浦店反而更像是在为其他店导流,其业绩下滑也就不难理解。


宜家杨浦商场




#03

线下门店真的不行了吗?

{ Is physical retail dead? }


在不少媒体看来,宜家线下门店关闭的罪魁祸首是如今的年轻人都跑去了线上,线下流量令人堪忧。但如果看看宜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门店,这个观点似乎并不成立。


例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宜家维也纳西站店,就因为其独特的外观和空间设计吸引了大量人流。该店由奎克夫建筑师事务所(Querkaft architekten)和宜家建筑师事务所(IKEA)共同设计,整个建筑从宜家提货区标志性的高货架获得灵感,仿佛一个巨大的网格框架,直接将内部格局展示给外部。


宜家维也纳西站店


十分吸引人的是,这些网格货架上的“货物”被换成了160棵各类树种,远远看去,就像繁华市中心的一片绿洲,也正应和了绿色建筑蓬勃发展的未来设计趋势。据说该店周围环境的体感温度比城市其他地方低约2度,自然成为了炎热天气里逛街人们的首选落脚地。


宜家维也纳西站店


为了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这家店并没有设置停车场,大件商品通过线上订购后由电动卡车配送,这丝毫没有阻挡顾客前来的热情。


宜家维也纳西站店


位于东京池袋的宜家同样位于市中心。这家店的独特之处或许并不仅仅是邀请了建筑大师伊东丰雄做了“颠覆式”的色彩改变——传统经典的蓝黄色被缩减到最小,大落地窗与大量运用纯白色系——而是全店的产品均围绕着“一人生活”的主题。不论是床具、办公还是餐厅,在尺寸和设计上,都主动为一个人独居生活考虑。


宜家东京池袋店


众所周知,近年来,独居生活在日本大流行。据BBC相关报道,在10户家庭中,就有3户是独居人士;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预计在2040年将达到40%。再加上疫情爆发后,居家办公成为很多日本人的选择,催生了很多家庭小型工作室。池袋宜家店也非常及时地增加了“居家办公”、“小型工作室”、“效率生活”主题展示区域。如此一来,不难理解这里为什么能够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


宜家东京池袋店


此外,2020年在瑞典ReTuna开的以只卖二手家具为主题的宜家店,和台北通化夜市内所有商品只卖10元的全球第一家IKEA十元店,都同为线下实体店,却也收割了应有的流量,获得了不错的业绩。由此可见,线下店并非不可行,而是大有可为。


瑞典ReTuna“只卖二手家具”的宜家店

台北通化夜市内全球第一家IKEA十元店




#04

电商布局线下,实体依然不可或缺

{ Physical stores are important }


如果说以上几家宜家门店还不足以让人确信线下实体店的未来潜力,那么线上电商京东的一系列动作或许更具备说服力。曾经认为实体店无法与网店竞争的刘强东在今年毅然宣布转战实体,布局百货。5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京东已经完成服饰、居家、美妆、运动、奢品钟表等业务的整合,在京东APP首页为“京东新百货”增设了新入口。首批线下门店也将陆续在西安、深圳、成都、银川开出。


京东新百货内页商品:VITRA Isamu Noguchi野口勇现代简约客厅办公边桌茶几


这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巨擎的逆势而为,究竟是否代表着怎样新的潮流?


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京东对“京东新百货”的定义——“打造直指年轻用户群体的、集线上线下消费体验于一体的新生活方式精选集合创新业态”,再回顾这几年电商平台的数据就不难发现,消费者对于网购的热情也在减退,更多有意思的线下体验空间反而变得更受欢迎了!


京东新百货内页商品:傲风(AutoFull)电竞椅


例如新锐基本款品牌Bananain蕉内位于武汉的华中首店,由蓝瓶咖啡御用设计师长坂常设计。据蕉内线下负责人张力介绍,从6月1号到端午假期结束,该店的日均销售额是其他线下门店业绩的4-5倍。不得不说,其背后的“把每一家门店都当作精品店设计,通过一店一设避免门店同质化”的做法也功不可没。实际上,除了蕉内,完美日记、三顿半等从线上起家的新消费品牌,最近两年都在向线下扩张,不断在更多城市开出更多创意门店,拓展线下体验版图。


Bananain蕉内武汉天地店内,设计师长坂常以半透明亚克力主材贯穿整个空间,弱化功能分区,消除空间隔阂,营造“无边界”气场。


消费者在变,渠道在变,品牌也必须顺势而为。早在2016年,马云就直言传统电商将淘汰,未来将没有线上与线下之分。反观这几年,宜家为了追赶中国本土的数字化趋势,巨额投资用于建设包括天猫、官方App、小程序等在内的线上渠道,但和更加灵活多样的本土品牌的线上营销相比,始终未见有大的水花。当宜家的海量品类遇到电商浩瀚海洋则优势不再,而国内一些新晋品牌则市场反应更快;相较而下,宜家在产品运费、安装售后方面的服务却显得滞后许多。


图源unsplash


在Frame看来,针对更注重购物体验的95后、00后年轻群体来说,“休闲乐园外加灵感获得地”的定位才是宜家商场的最大优势。如何在空间场景、产品设计等方面持续塑造品牌竞争力,通过优质产品吸引消费者聚集、运用数字化工具打造更优的线下线上一体的购物体验,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再借助自建物流系统,缩减物流配送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售后服务等做法,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撰文 | Queena Yao

编辑 | Miki

校对 | Daisy




往期精彩内容-


社交型零售将成为未来商店设计的驱动力?


年轻人到底喜欢怎样的空间?设计师需要解读真正的潮流


昏暗的零售空间如何挑战现有的产品展示场景?







👇点击原文链接,订阅《FRAME》杂志来个三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