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某航广州,逼做坏人

花花 民航故事汇 2023-10-30

某航广州一个空姐留言:


“说说某航广州基地,一直在推行一种制度:乘务长航前提问,如果问到组员不会,记录下来,乘务长可以加一分的绩效分(上不封顶)。


航前提问本意可以理解,希望乘务员们能够将业务抓牢,注重安全。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航前提问变成了乘务长们加绩效的工具。


为了加绩效,乘务长们从每半个月一出的双周(发现大家都会了,加不上绩效了),开始扩展到了业务通告(一天更新N次),再扩展到了中队下发的各种案例警示(要具体的详细的背出要点及案例)。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要将所有的业务都熟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可是那些业务通告,就拿新出的冬春换季保障的业务通告,密密麻麻的8大页pdf,乘务长们为了抓人,选取一个小点进行提问(共有3大点13小点),航前氛围特别压抑。


有部分乘务员甚至在飞早班前,紧张的睡不着觉,夜不安寐。早上七八点的航班,本来就要三四点起床洗漱化妆,还要因为担心提问从而睡眠质量不好,请问这样的乘务员,真的能保障好航班吗?


可能有人要说了,多花点时间记住不就好了吗,双周好背,近一个月的业务通告,要条条都记下来,必须拥有最强大脑。(不然一天十几趟航班为啥能有一半的航前不合格)而且说出个大概也不可以,要逐条说出,不能有遗漏。从上学的时候就讨厌上课爱提问的老师,结果工作了,又要分到一个爱提问的基地。


如果实在不会,回答不上来,不仅要记录下来。乘务日志就要进行相应的扣分,我想问,如果航前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航班不合格了,大部分人还会用心去飞吗?我身边的乘务员,大概率是会变得心神不定,错误频出的。


因为乘务日志的得分会影响绩效工资。上班为了啥,不就是为了那点钱吗。


反观那些只提问双周的“好”乘务长,因为不想过度的为难组员,一个月只能问住一两个人,哪里能比的过那些飞一个月,问住十几个人的乘务长的绩效呢?绩效排在后面,拿钱就少很多,而且面临降级的风险,大家没有办法只能开始互相为难,这样的结果,只有大家默默在背后议论哪些乘务长不好,氛围越来越差,航前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在开会也心神不宁,只恐被问到很偏的业务通告,导致航班飞的不开心。


乘务长们飞的好坏评选的标准也从旅客的满意变为了能不能做个航前提问的狠人,毕竟一个月十几分的绩效分,即使旅客不够满意,有投诉或者怎样,也仿佛有保命神器,而和这样的乘务长飞,组员们开心吗?保障的好航班吗?或许没有人在意底下的人是不是真的飞的开心快乐,而只会想今天能提问什么才能问的住人,加满绩效吧。”


、、、、、、


不知大家怎么看某航广州这个政策?


在一枝发看来:纯属瞎搞


乘务长航前提问组内乘务员问题,只要组员不会,乘务长就可以加绩效分,对应的乘务员就要被扣分。


为啥说这个政策是瞎搞呢?

一是这个政策必然导致乘务长之间的恶性竞争。如果某个乘务长想加绩效分,从各种各样的刁钻角度提问乘务员,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加分,如果你不提问为难乘务员,加的绩效分就比别的乘务长少,绩效排名就会靠后,会影响工资,会被降级。所以,这是在倒逼每个乘务长去做坏人,逼着去尽可能的为难乘务员,不然你的绩效加分就少,后果承受不起。

二是不利于乘务组组内和谐。在飞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组内和谐,大家互相协作,活都干的起劲,如果大家都战战兢兢,在航前就心生嫌隙,还没飞就知道不合格了,上了飞机还能飞的好吗?


注意,咱不是反对航前提问,但一定要注意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分寸,要考虑到政策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后果。


乘务长航前提问乘务员没问题,乘务员没回答出来问题给乘务长加绩效分也没问题,有问题的这个加分上不封顶。


一枝发在想,这个加分政策能不能稍作修改。比如,要限制加分,一个月一个乘务长只能加2分,也就是说一个乘务长一个月最多能给2个乘务员航前提问打不合格,如果还有乘务员表现确实不如人意,实在差劲,也可单独上报基地。(只是举个栗子)

这样既能威慑乘务员要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也能避免乘务长通过这个加分搞恶性竞争。


一个好政策,最终一定会达到一个总体上的好结果。


希望这家航司广州基地能谨慎评估这个加分政策,如果还有多个乘务员来说这个问题,下次直接点名写。


这是推荐阅读的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海航系,这五家航司.....

难航贵州,什么情况

海航:内部很着急?

建议海航调查

南航:致幻成分???

被“航司”骗了11万

电话通了,停飞一月

东航,该骂吗?

报警了,没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