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乔杉:我只哭这一次

刘颖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2024-05-19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乘风踏浪》开播一周,收视率有点戏剧性。







3月29日开播即迎来首个小阳春,随后意外遭腰斩,数据直线下滑。第三天止跌回升,一路高歌猛进迎来了“春天”。

数据的背后是观众的民意,搜索各论坛网站,发现开播不久“大跌”的最大原因是他——乔杉。

“39岁的乔杉强行装嫩,一脸褶子还要演高中生,别糊弄我们了。”

而大跌后的起稳走高的最大原因也是他——乔杉。

“对不起,错怪了。只有他能让观众笑中带泪。”


开播——

从不顺眼到顺眼

《乘风踏浪》的故事发生在1978年,那时的农村还是土路平房,男主角彭锦西一出场就因投机倒把被五花大绑着。蓬头垢面的装扮真的把人吓一跳。





为了凸显彭锦西的朴实,乔杉特意戴了一顶假发,头发不短,有点高中生的即视感。他在脸上也特意化了妆,让黝黑的皮肤更真实,有点海边儿晒伤的痕迹。

这形象给了观众当头一棒。高中生?考上大学的学霸?完全不能对上号。

更让观众吐槽的是彭锦西和女友这对毫无CP感的CP。两人从形象气质到背景经历,完全像是两个星球的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再年轻。




开播后的下滑趋势很快就终止了。按数据索骥,原来是这场戏让观众一下“爱”上了乔杉。

出身农村,为了攒学费彭锦西勒紧了裤腰带。在一列拥挤的火车上,彭锦西一边左顾右盼,随时关注着列车售票员有没有过来,一边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从兜里掏出两个干巴巴的硬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有菜,连水都没有。

可他拿起白面馒头恶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津津有味地嚼起来。吃完一口,他将手中的馒头掰成两半,直接把一大半都放进了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嘴角还有馒头碎屑。




吃的正香的时候,列车检票员直接走过来了。他一看形势不妙,把剩下的馒头都放进嘴里,转头走进了列车的卫生间。

这短短的几分钟,乔杉居然把一块馒头吃出了肉的感觉。就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麦香四溢。在那个年代,白面馒头已经是稀罕物。

而这场“吃”戏让乔杉的表演功夫跃然于荧屏之上,唤醒了观众脑海中对乔杉的记忆,也让彭锦西这个角色顺眼多了。


花絮——

片场像个“大家长”

乔杉的喜剧才华早已为人熟知。

他早些年在综艺节目《爱笑会议室》中崭露头角,但仅限于在东北地区小有名气,后在情景喜剧中出演“保健金牌会员”爆火于网络,而现在的乔杉早已坐稳了“洗浴一哥”的宝座,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继承了范伟和赵本山的喜剧血脉,他的东北“笑功”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这样一位喜剧明星最大的创作困扰却是——喜剧太难搞

就拿《乘风踏浪》来说,这是乔杉为数不多的电视剧作品,他并不想板起面孔,更不愿意重复过去的逗贫耍宝。所以对于从剧本创作到拍摄现场,乔杉成了“大家长”。

“这个剧本原来并不是那么的‘喜’。在拍戏之初,我们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剧本,从故事的结构,到人物的准确性等等。每天都在改,每场都在改。比如罗虹和韩云云都要强势;冯满吃什么都漏,吃饭也喷,吃冰棍也淌;大嫂是可爱憨憨等等。我们努力把喜剧元素注入了整个剧组。”


转折——

在这部喜剧里我只哭一次

如果出于个人喜好,乔杉最想演的角色罗现,罗虹的弟弟,一个爱耍小聪明的小伙子。

“罗现特别好玩,有墙头草的状态,有自己的小心眼儿。他经常拿彭锦西刺激秦升,反过来又拿秦升刺激彭锦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两个男人被他折腾的够呛。罗现身上的包袱太多了,我特别喜欢,如果年轻几岁我最想演他。”

擅长演喜剧,让观众边看着《乘风踏浪》笑出了声,这让乔杉格外得意。但他憋了一个狠招、大招。




“原来这部戏里有很多场哭戏,后来都删掉了。我只能哭一回,这一回就要让人记住。过去,东北人习惯于笑着讲故事,这是我们的精神,不会刻意强调生活的苦难,更愿意把自己开心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但是《乘风踏浪》里彭锦西一路打拼创业实在太不容易了,所以要哭一场。编剧就安排了一场他和妈妈交流的戏。平时,彭锦西不愿意在家里弟弟妹妹等家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永远是儿子。当妈妈说:‘我二儿子不容易啊。’那一刻我再也受不了了,这么多年自己经历的酸甜苦辣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眼泪一下就冲出了眼眶。”






————  END  ————






往期推荐

●专访|精准诠释“纯爱战士+绿茶男” 《乘风踏浪》刘秋实“招恨”也开心
●主持人李鹏:我拿到的北汽男排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独家的





视讯预告

 电视节目时间表/广播节目时间表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戴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