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言论自由”的背后是“言论操纵”

好奇心君 未来预言机 2023-11-13
巴以冲突开始后,所谓的“言论自由”令人瞠目结舌,水面上的机构和水面下的机构纷纷现身。这些都是反华分子绝对不想你知道的。
从上篇《犹太人生存和建国模式探讨》提及的哈佛大学的那封联署信开始。10月10日周二,34个哈佛学生团体联合发了个支持巴勒斯坦的声明。


哈佛校报照片

犹太人的反应相当迅速。他们把34个学生团体的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照片、班级、过去的工作经历、社交媒体资料、照片和家乡逐个逐个挖出来,公布在三四个网站上,准备报复。
第二天周三,一辆装着3台巨型LED的大卡车开到了哈佛大学校园里,LED上滚动播放这些哈佛学生的姓名、照片,还配了个大标题:哈佛反犹主义旗手。

这是显而易见的恐吓:杀鸡儆猴。

“言论自由”定律一:你是旗手,你就要付出代价。

举一反三摄影师Mustafa Hassona拍摄的Aed Abu Amro这位巴勒斯坦00后一样,在该照片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后,网传这位旗手00后被以色列悬赏,并在后来的一次抗议活动中被狙击手打中小腿。

对于哈佛卡车这种显而易见的恐吓,哈佛大学的做法是正校长出来安抚一下犹太人,副校长Meredith Weenick出来安抚学生:“We do not condone or ignore intimidation.我们不会宽恕或忽视恐吓,也不会宽恕或忽视骚扰、威胁或暴力,哈佛大学警察局已经加强了校园的安全存在。”

校园警察能保护学生吗?  请看看犹太人的手段。

哈佛卡车背后的组织是一家NGO:“Accuracy in Media媒体准确性”。该NGO坚称自己没有违反法律。

光明和黑暗交织的打脸无数的疫情全景图》中提过,NGO是基层政治组织

“Accuracy in Media媒体准确性”这家NGO就宣称自己是新闻媒体监督机构,用来监督新闻媒体是否公正,曝光媒体的偏见、腐败和公共政策的堕落。创始人Reed Irvine是一位前海军陆战队士兵,退役后参加过富布赖特项目,之后成为经济学家并于1969年成立该NGO。(富布赖特项目的故事见《扭曲》)。他是不是犹太人尚未有答案。

“言论自由”定律二:NGO组织表面上人畜无害。

举一反三:香港有一家儿童癌症公益基金会,听上去就是人畜无害、极其正面的慈善组织,游说商业公司向其捐款非常合情合理。个人也可以捐,你有没有爱心,你有爱心你就要捐钱给这个慈善组织。但是,实际上,它的负责人由乱港黑手之一的陈方安生担任,陈太每月大大方方领工资。

“Accuracy in Media”的做法是:一边宣称自己是媒体监督机构、防范媒体犯错,一边打击与自己意见不相符的媒体。它在过去的“功绩”包括在越战期间,支持美国政府,批评媒体上的反战信息是假的。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布什政府和美军辩护,说美军对伊拉克战俘的酷刑是合理的。攻击宣传气候变化的媒体。攻击奥巴马过于激进、声称奥巴马属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员。现在其每年包括捐款的收入1千万美元。

“言论自由”定律三:要宣称自己是正义化身。

我就是真理,谁质疑我就是质疑真理,谁质疑我就是坏人。

举一反三Anti-Defamation LeagueADL,反诽谤联盟,犹太人的另一个NGO组织。

我就是正义。谁和我不同意见就是支持诽谤。我攻击的都是坏人。

“Accuracy in Media”为了犹太人的利益,威胁恐吓美国大学生也不是第一次。

202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Accuracy in Media”和另一个犹太人NGO ADL联手打过一次配合。

当时,UC伯克利的法学院的九个学生组织联署,反对以色列的演讲者进校园进行宣传。

“Accuracy in Media”的对策是:租了辆带有LED大屏幕的卡车开到UC伯克利的校园里,LED滚动播放上希特勒的图片。

标题翻译:希特勒卡车在UC伯克利展示,这提醒大学社区的犹太人要注意安全。

然后,另一个犹太人NGO ADL反诽谤联盟就出来说,你看,现在这些坏人多猖狂啊,都把希特勒堂而皇之地放出来了,还想为希特勒翻案?我们犹太人是受害者,我们是正义,请大家全力支持我们。绝口不提这卡车就是他们的盟友租的。

你看,双簧演得多溜,而且还把UC伯克利学生的反对以色列的宣传歪曲为UC伯克利的反犹活动威胁到了犹太社区的安全。

“言论自由”定律四:当打不过对方时,潜伏到对方阵营,以超级极端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活动,从而毁掉对方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和UC伯克利2022这次的歪曲类似,这次哈佛学生也表示,自己对巴勒斯坦人长期以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应提高关注的呼吁,也被歪曲哈佛学生支持恐怖主义。

“言论自由”定律五:如果没有完美坏人,则虚构一个,利用虚空打靶技能来攻击该虚构的坏人,从而彰显自己掌握正义掌握真理,显示己方毫无疑义地获得辩论的胜利,让无知者站在自己一边。

除了这次哈佛卡车恐吓事件外,“Accuracy in Media”还特地搞了个网站,鼓励浏览者通过网页预设的电子邮件模板向哈佛大学校董会发送海量邮件淹死他们。

我看了一下邮件内容,是敦促哈佛大学立刻开除学生,将相关学生组织踢出校园。

其中有两句值得欣赏:

句一:If no action is taken against these hateful individuals, we will assume that you support them.

如果你不采取行动来对付这些可恨的人,我们会认为你也支持他们。

各位看看,犹太人这样和哈佛校董会说话,够不够凶神恶煞?够不够霸道?

句二:“作为哈佛大学的监督者,你有“moral obligation道德义务”反对校园里的反犹太主义者。”

等等,这个“moral obligation道德义务”怎么这么耳熟?

对,这个话术我们在《硅谷的她要戴口罩直至最后大结局》里,看过跨国大公司的印度高管在攻击Sara Cody时同样使用过。

2020年的文章《印度的升起与美国的衰落》、《那些在纽约奋斗的印度人》里还提过,印度人摸着犹太人的石头过河,全面学习应用了犹太人的套路,所以印裔和犹太裔目前是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两个族裔。而华裔美国人抗争时的口号是:“我很脆弱,别伤害我”,根本无法和犹太裔、印裔相比。

“言论自由”定律六:全力攻击,攻击到对方害怕,从而实现噤声,实现言论独裁。

此外,哈佛校友、知名对冲基金经理、35亿美元身家的Bill Ackman和十来家公司还希望能公布相关学生的姓名,以便不雇佣这些学生。(Bill Ackman的故事见《躺平共存后的疫情+社会+经济+金融连环杀》)

这些大佬们声称:你想要言论自由?有啊,你公开你的名字啊,别躲在学生组织的盾牌后匿名出现嘛。

有学生害怕了,就撤回了支持巴勒斯坦的声明。

在这些动作的背后,有个大BOSS,就是上文提及的一个NGOAnti-Defamation LeagueADL,反诽谤联盟。

NGO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犹太人的利益,禁止说犹太人的坏话。手段和霸道作风在美国所向披靡。每年包括捐款的收入1亿美元,有500员工,3500志愿者。

“言论自由”定律七:通过商业围堵和道德谴责来实现对反对者的社会性死亡。

举一反三:美国的metoo反性骚扰、lgbtcancel文化的打法和ADL非常类似。

ADL还在偷偷搞两个事情。一个是游说大公司签署一个“Workplace Pledge工作场所反犹主义保证书”。

他们的话术是:“对于有犹太员工、犹太投资者、犹太上下游合作伙伴、犹太消费者的公司来说,签署这样一个保证书是个很简单的事。”

嘿嘿嘿,你在美国想找一个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公司还挺难的。目前有Google埃森哲、阿迪达斯、NBA、纽约人寿等十来家公司签了。

这个保证书我大略地看了一下,表面上挺冠冕堂皇的,但是至少有3个坑:

坑一:当犹太人遇到突发事件需要支持时,签署公司需要公开站出来给予声援。这不预先绑架吗?

坑二:无论以色列政府做了什么,和犹太人无关,不能以此为借口来对犹太人进行区别对待。

坑三:具体反犹主义的范围在哪里、界线在哪里,由附加的一对一按需订制的模块确定。也就是为无限扩大化、日后变更留下一个后门。

ADL还有三大正在运作的项目:斗争项目、保护项目、修复项目。

除此之外,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还设立了众多的反犹主义研究中心、反犹主义政策研究所、犹太人中心,专门研究全世界谁在搞反犹、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斩尽杀绝,如何保障犹太人的利益。

这种成体系的斗争模式,是美国其它族裔所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印裔例外。

说到底,美国这种所谓的言论自由实际上是专业的言论操纵,稍不注意就会被社会性死亡、丢工作、生活陷入困顿。难怪匿名论坛4chan、匿名者组织在美国这么流行。

总结
所谓的“言论自由”,实际上是专业的言论压制、言论控制、言论操纵、言论独裁。“言论自由”真是一个好箩筐,什么都能装,背后却是一滩烂泥。对待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术,唯有坚持“零信任”。
犹太人的斗争模式揭示了专业的“言论自由”操纵手法,通过商业围堵、道德谴责、政治正确等各式霸道手段来实现对反对者的社会性死亡,从而实现噤声,实现“言论自由”。类似的手法我们在2022的UC伯克利看到过,在2019的香港也看到过。
一如《瓜分对手三部曲》中提过的,贫穷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有钱了领先了,要是没有保卫自己的能力,也会挨打,也会被瓜分。
我们对付反华主义,能不能套用上面犹太人对付反犹主义的这些工具?我们中国人有没有犹太人的这些斗争机构?能不能用这些斗争手段?需不需要取其精华?各位可以试试从头再读一遍文章,把反犹主义换成反华主义,犹太人换成华人,同样的操作,看看观感如何。
现在的认知战,我们面对的是美军网军、英国网军、日本网军、蛙蛙1450网军、犹太人网军、专门钻空子手段无下限的NGO机构,单靠警察体系和缓慢的法律体系来应对,挑战很大,所以说,应该用战争回应战争。
更多“零信任”系列文章:《周末八卦:照妖镜之德国》《马斯克好友说川普遭林冲白虎堂式陷害》《为核污水的洗地凸显认知战的火爆》《免费教育背后的费用》《要中国放水的认知战八卦》《不懂新冠的AI大佬不是亿万富翁》《身边的谣言有多少》科技公司在战争中获得权力,美资公司直接下场肉搏》秘密操纵舆论:Graphika和斯坦福大学的分析》《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正规军们打个招呼》《俄乌战争启示录:战争广度》《战争行为需要用战争手段来反制》《蛙蛙认知战团队的加薪申请》《面对致命疾病时该如何决策》《贫穷和阶级滑落成常态,新冠AI再暴击,大神荐社会主义》《躺平共存后离全民残疾有多远?》《他差点猝死,大佬开撕,到底是谁的锅》《美联储叹新冠似战争,耶伦跪求中国叹融资难》《硅谷的她要戴口罩直至最后大结局》《躺平共存后的疫情+社会+经济+金融连环杀》《美国名校抗疫记》《认知战(一):从骗子到神》《认知战(二):《丑陋的美国人》带出10层扭曲》《摔飞机第三季》《炒股秘技和疫情认知的财富密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