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陳尚君《濠上漫與:陳尚君讀書隨筆》出版

中古史 2023-03-02

著    者:陳尚君 著

書    號:9787101139945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定    價:42元

開    本:32開

裝    幀:平裝

字    數:180千

 

內容簡介

曾有人贊歎陳尚君教授為“唐朝神探”,傳說中“能把唐朝每一天都考清楚的人”,其功力之深厚,自不待言。《濠上漫與:陳尚君讀書隨筆》匯集陳尚君教授近年來學術散文56篇,融通文史,出入中外,文獻考述、學界掌故、親身經曆、趣聞軼事匯於一爐,更於若不經意間,將讀書之門徑、學術之進途娓娓道來。其行文自如而有溫度,題材多樣:一為讀古書而生發之感想,或做考訂,或發議論,多有新見;二為學界掌故,既有與前輩如朱東潤、程千帆、琮諸先生的交往,又有對學生的提攜愛護三為博覽群書所得,唐文治、張元濟、熊希齡等近代名人生平功業,皆於筆下傳神。

全書基本按所涉內容的時間排序。最早為北朝至隋代的傳奇女性獨孤三姐妹,漸及唐太宗、李林甫、高力士等唐代人物,包括在重新整理全唐詩過程中的一些發現和思考。降而及宋,探討宋本之何以可貴,並關注《資治通鑑》之編纂,結合自身修訂整理新舊《五代史》的經驗,對司馬光的史學觀念及團隊均有討論。由清至民國,則辨析《四庫全書》對文獻之篡改外,評析諸多學界人物,兼及葉家花園、千唐齋等名勝故事,足見閱讀面之廣泛。時代再近,則述親身經曆之事、所交之人,以及自己參與的若幹學術工作和對一些唐宋相關圖書的評介

書中配有多幅彩圖,包括罕見合影、先賢手跡、相關書影等。

 

目  錄

 

濠上的風景(代序)

 

獨孤三姐妹

揚州幾曾有迷樓

唐太宗的另一面

殷顏世婚與文化傳承

重讀李林甫

講故事的高力士

郭子儀的生存智慧

元載的平反

上海的唐詩僧

高貴的靈魂

改一個字好難

偶見楊凝式佚詩

文學史不可忽忘的胖和尚

存世唐詩知多少

跨代的詩人

跋上海圖書館藏汲古閣影宋寫本《極玄集》

呂洞賓的最早記錄

尷尬的《春秋》筆法

司馬光的團隊

讀書種子劉恕

宋代好記者

賈似道的困局

宋本之可重

元好問的大節

清必萬年清

郭嵩燾與嚴的忘年交

葉家花園的主人

偶讀張蔭桓

獄吏唐烜

唐文治談古文作法

最後的雅集不朽的完人——張元濟先生的朋友圈和人生志業

斯世再無熊希齡

章太炎先生的最後五年

張鈁與河南賑災

修補戰火燒殘的學術

《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校補本的新內容

馮振與無錫國專

想到程千帆先生

隨李慶甲先生辦會

述《唐人選唐詩新編》

陶敏教授的遺著

摸清明代文學的家底

寂寞使學術更加莊嚴

兩種唐詩選

《唐詩鑒賞辭典》文獻審讀

重讀《古小說簡目》

講清杜甫離開草堂的緣由

讀陳允吉師新著《追懷故老》

賀《全宋筆記》出版十編

唐時明月照人來

我作《辭海》修訂

我的神明書架

網絡時代的傳統文史之學

日本的年號與天皇家

美國的補丁

美國總統的病歷

 

後記

 

濠上的風景(代序)

 

施宣圓先生代《文匯讀書周報》約我開一讀書隨筆之專欄,雖知才力不逮,又困於俗事,但前輩雅意,不能峻拒,只能承允,黽勉為之吧。囑要有一總題,乃顏曰“濠上漫與”。“漫與”二字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老去詩篇渾漫與。”不敢望詩聖之項背,但倏忽年已六五,也該可隨意了。“濠上”則含兩層意思。

濠上典出《莊子·秋水》,說莊周與惠施遊於濠梁之上,見遊魚從容,莊周感歎:“是魚之樂也。”惠施責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說非同物類即不能相知。莊周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彼此辯詰,循惠施邏輯而反將一軍。惠施認真起來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以為可以大獲全勝了。莊周的回答很高明,說你問我“安知魚之樂”,明白已經了解我知道魚樂,反過來質問我怎麼知道的,我明白告訴你:“我知之濠上也。”幾乎是腦筋急轉彎的妙解,將惠施之苛究全部化解。當然這只是寓言,《莊子》裏所有惠施出現的場合,都是從世俗立場申論以襯現莊周之超凡出世。這段故事最有名,也引出許多典故,魚樂表達世俗不了解的欣快,最適合讀書治學者之自得其樂;濠上更具學問得悟之妙境,或者探究是非雖難得確解仍精進不已的姿態,當然也屬無師自通的別稱。我自得於濠上,君其問諸水濱,能說清楚的都不算。

另一層意思則與我的經歷有關。先世居浙江慈溪,自祖輩遷居上海。至1940年代初,先外祖為制作金銀首飾之名匠,因避難,從上海裘天寶銀樓,轉而供職於南通老天寶銀樓,家父則因學生意而北渡,為銀樓賬房,得與先母結縭,定居南通。南通建城在宋以後,今存記錄最早僅可追溯到五代後周,為長江入海口沖積而成。明清稱通州,與京畿通州同名,因而有“南北通州通南北”之妙聯。舊城一水環繞,僅有三門,北路不通,又有“南通北不通”之諺。環城之壕河,不知何時起命名濠河,當出文人之雅興,坐實莊子事。

我出生於南通,早年懵懂,家亦無讀書人,更談不上對此環城清流之印象。所能憶者,因家境清寒,家用艱困,大約每月有三四次隨先母將整桶之衣物,抬到濠河邊洗濯。其地兩邊皆為軍舍,辟一專路到河邊,有水橋架出,便利市民。那時自來水不普及,亦無保潔水源意識,家家都以河流為汙池,久亦無大害。我則睹滄浪而無感,近自然而茫昧,可能會帶一本小書翻閱,以等待母親完成洗濯,絕對沒有其他的聯想。

其後當知青務農,到上海讀書,離家倏近五十年,而父母所居則先城南,再城東,城北,環濠河轉了個遍。某年冬日回家,見父母在北濠橋頭舒服曝閑,油然感到這個城市、這條河,給予我家這樣普通人家之養育之恩。後來讀《萬曆通州志》,方發現我從小居住的倉巷,明代就有了,上小學每天都要路過的丁古角,也是如此,而鄰近的大保家巷、小保家巷,更是元以後隨蒙古人南來的保家聚居地,保家也漸次成為當地的文化世家。我的初小語文老師保韻新,應即出自這一支。小學二年級第一次看線裝本《水滸》,就是向保老師借的。近代以來,清末狀元張謇在南通興實業,辦學校,中國最早的博物院、最早的師範學校,都在南通建立。最早知道張氏,是在“文革”間跟隨打倒張謇的隊伍後奔跑。當僅有完整小學學歷的我,在入大學一年後又破格錄取研究生,且逐漸能在學術上有所業績,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惑著我:我全無家學承續,在八年艱難務農後,入大學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文科大學生,但僅一年,就被老師認定水平不亞於“文革”前大學生而推薦考研,並順利晉級。我現在能回憶起來的,在“文革”初起時,大約有一二年時間,堅持每天讀完全城的大字報(城市不大)。在農場極其艱苦的勞動環境中,受南通中學一群高中生的“裹挾”,得緣讀到各種類型的文史書。“文革”後期,曾購讀過各種文史書籍和報刊。到旦一年,也傾力讀書。就算是喜歡吧,但居然瞎碰亂撞地上了道。自己的事都說不清楚,還談什麼理解古人?近年忽然理出了頭緒,即自清季以來,張謇之興學重教,整體提升了南通的文化學術品位,而南通之偏安一隅,從無重大戰事,更滋育了當地的文化氣韻。普通如我,陸續接觸的小學教員、中學高才,乃至左鄰右舍,家長裏短,不自覺地將這些文化積累,春風化物般地傳遞給我。濠上,對我有特別的意義。

今後所寫,以讀書述感為主。但因我的專攻只在有唐一代,若經常寫唐而使人厭煩,或遊心唐外而誤失詿漏,均請諒宥。

 

後  記

 

2016年春間,《文匯報》退休資深編輯施宣圓先生與《文匯讀書周報》編輯薛偉平先生來找我,希望我在《周報》開一專欄,主要談文史掌故與讀書感受。以前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也不知能否勝任。施先生比我年長許多,1992年拙著《全唐詩補編》出版,他不僅在自己主持的《文匯報·學林》給予介紹,還為臺灣期刊撰文披述。我欠了他的人情,他托我做事,我也不好意思推托,只好答應試試看。專欄的題目擬為《濠上漫與》,前二字取自《莊子》,恰好我出生及成長的南通環城河即稱濠河,後二字據杜詩。說好從七月開始,我在六月初寫了五六篇,第一篇《濠上的風景》是開篇詞,在7月4日刊出,不料當天即獲悉施先生2日晚因病去世,很感意外。施先生為上海學術貢獻甚大,我也受惠如上,他的委托對我來說,更顯得特別而沉重。倏忽已近三年,寫了五十多篇,內容與文風都與做學術很不一樣,每有才盡之感,因為上述的原因,一直竭蹶支撐至今。當然,自己也有許多意外的收獲。

本次結集,以內容所涉時代的先後為序。域外僅寫三篇,收在最後。增收了幾篇專欄以外,但內容與風格近似的文字,具體是:《我的神明書架》(原刊《南方周末》2013年8月15日)、《寂寞使學術更加莊嚴》(原刊《中華讀書報》2015年12月23日)、《章太炎先生的最後五年》(原刊《文匯學人》2017年11月3日)、《最後的雅集不朽的完人——張元濟先生的朋友圈和人生志業》(原刊《文匯讀書周報》2017年10月9日)。謹此說明。

三年來,薛偉平先生一直擔任拙文的責任編輯,為我覆核引文,匡正誤失,雖然很少見面,但彼此信任,交流愉快,也應在此表示感銘。

承中華書局上海公司賈雪飛女士雅意,這些文章有機會結集成編,與讀者見面。郭時羽女士擔任責任編輯,仔細閱讀全書,推敲文字,頗多匡訂。我在南通市第二初級中學(今啟秀中學)的同班同學張偉臣先生為本書題簽,可為長久紀念。在此謹一並表示感謝。

 

陳尚君

2019年4月29日


(感謝郭時羽女史!)


系列講座 || 石刻與唐代文明//陳尚君、仇鹿鳴@華東師範大學

陳尚君《唐詩求是》出版

徐俊《鳴沙習學集:敦煌吐魯番文學文獻叢考》出版(附:陳尚君/序、作者/後記)

羅寧、武麗霞《漢唐小說與傳記論考》出版(附陳尚君·序一、周裕鍇·序二)

陳尚君《星垂平野闊》出版

陳尚君《行走大唐》出版

陳尚君選編《花舞大唐氣象新》出版

陳尚君《我見青山》出版(附:作者/序)

朱東潤《元好問傳》出版(附:陳尚君/整理後記)

陳尚君《貞石詮唐》出版(附:自序)

陳尚君《宋元筆記述要》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