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何自然,陈新仁:“赶时髦”的网络语言模因是如何被催生的?

语言服务 2023-04-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社会科学报社 Author 何自然 陈新仁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迎合时尚的网络语言模因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何自然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陈新仁


随着网络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工作与生活空间,体现现代文明特征的网络模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技术为模因的产生与传播插上了翅膀。网络模因为文明互鉴与互译提供了新动力、新内容、新素材,审视网络模因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与文明互译。



网络语言模因助推网络信息传播

生活在网络时代,离不开网络交际。网络交际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语言生活,也影响了语言本身的发展。与面对面使用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许多特点,如生动有趣、新颖便捷、简洁明了、流行时尚等,特别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因此,网络不仅是许多新词新语产生的温床,更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推手。
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网络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语和表征文化信息的语言单位都会因为得到广泛模仿和传播而发展成为网络语言模因。判断网络语言模因的基本依据是,它是否涉及模仿和流行,即如果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表达模式(词语、句段、篇章)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和传播,就可以称为网络语言模因。网络语言模因要自我生存或要通过自我复制和传播产生新的模因变体,就得使用各种各样的重复手段和类推方式,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现象。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人们在网络上不再重复使用和模仿某些流行过的词语、句段、篇章,那么这些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力就会减弱,甚至走向消亡。
网络语言模因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借助网络语言模因,表征各种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的信息就会迅速地在网民中传播开来。当然,网络语言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相应地,表征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信息的网络语言模因也会不断变异、进化,有些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被完全替换而彻底消失,另一些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信息去却可能更具生命力而流传下来,甚至经过不断的复制传播而不断完善、发展,通过网络语言模因的方式强势表征出来。



迎合时尚的心理催生网络语言模因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在网络交际中模仿一些说法进而催生网络语言模因呢?也许有很多原因,比如,一些相关的表达方式本身具有某种修辞特征(如使用隐喻、转喻、引语、典故、排比等),或者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某种联想,或者刻意混杂使用不同的语码,或者为加强语势引用名人、伟人之言论。带有修辞手法的语言总比平淡无奇的语言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能刺激人们模拟的欲望。然而,从语言与文化传播的社会心理角度来看,特定的表达方式之所以能成为网络语言模因,可能还与网民的特定心理倾向有关。这里,我们不妨谈谈迎合时尚的心理对网络语言模因形成与传播的影响。对于很多网络语言模因而言,为迎合时尚就其中某些现象引致各种联想正是它们在网络中得以成功复制、传播的动因。
所谓迎合时尚,就是赶时髦、赶潮流,指人们选择采用时兴的方式或时髦的款式,迎合当时最流行的风尚,反映了一个人或社会群体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时尚的信息可以是衣着、建筑、消费方式等方面,而在网络语言方面,迎合时尚的表现尤为突出,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通过模仿带来大量的语言模因。

例如,人们乐于将热播的电视节目、新上映的电影大片、日渐普及的IT行话等作为源语,与日常语言混在一起来复制,并在社会语用中传播,形成新的语言模闪变体,产生“迎合时尚”的模因效应。几年前特别红火的“PK”这个字母组合就是当时为迎合时尚而出现的一个网络语言模因。PK一说是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另一说是英文penalty  kick的缩写,指足球比赛中的罚点球,一对一的单挑,只有一方胜出。PK进入汉语之后,词性被乱用了,原来只是一个外来名词的缩略词,现在却被当成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来使用,表达决一雌雄、末位淘汰等多种意思,“终极PK”等各种用法和说法充斥媒体、网络,它的流传一时成妁汉语最为强势的语言模因之一。PK至今还在不断被复制和传播,明显地让人感到这样的语言使用本质上是“赶时髦”:并非汉语本身没有现成的词语来表达诸如“一决雌雄”“终极对决”这样的意思,而是因为PK显得洋气、时尚,且别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使用,以至于自己也不能免俗地去模仿,导致该表达被大量、大范围地复制、传播,发展成为一个强势的语言模因。为迎合时尚“赶时髦”的效应由此而生。

当下网络空间中有一个非常红火的语言模因,那就是yyds或YYDS,意思是“永远的神”,由这四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组合而成。“永远的神”这一表达源自于一名主播在网络直播英雄联盟的时候随口说出来的“乌兹,永远的神”(乌兹Uzi是一名职业选手),后来这句话便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后来网民用拼音首字母代替使用。如今在微博、博客、BBS、QQ等,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个网络语言模因。很多人使用这个网络语言模因,并不了解它的出处,也未必完全理解它的内涵,只是觉得其他人当下都在使用,便忍不住追随一下这样的语言时尚。网络语言交际中迎合时尚的模仿其实是无所谓好坏的,有的“赶时髦”的说法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络名言,也有些“赶时髦”的说法只是一个短暂的强势语言模因,属于昙花一现的事物,或者它的流传范围并不宽广。譬如,曾经广为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等早巳悄悄退出浯言时尚圈子,变成弱势语言模因了。然而,值得提醒的是,在决定尝试仿效某种流行说法前最好了解一下特定语言时尚的基本意思和内涵,否则“东施效颦”就难免会出现误用、乱用,贻笑大方却浑然不知晓了。


本文来源:本文刊于《社会科学报》

2021年10月21日4版

原题为《迎合时尚的网络语言模因》

转载已获授权


相关专著推荐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

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何自然  陈新仁  等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



本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自然教授主编的语用学学人文库之一种,是国内外第一本从理论建构和应用探讨两方面系统地研究语言模因的专著,2015年获得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本书借鉴国内外模因论多年来研究中形成的诸多共识,审视和阐释语言—语用现象,建构语言模因论的基本框架,探究语言模因论的术语体系、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对语言模因的若干实质性问题(如语言模因的形成与传播、语言模因的意义与理解、语言模因的修辞机制等)予以更为充足的探究和解释。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桂诗春教授为本书作序。



拓展阅读


访谈 | 中国语用学拓荒人何自然:期待海外学者目光投向内地

访谈 | 中国语用学的拓荒者和坚守者——何自然教授访谈录

推荐 |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国内外第一本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专著

学苑 | 桂诗春教授谈模因论与文化的进化——为《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写的序言

推荐 | 李冬梅、何自然译《文化的进化》:文化进化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学苑 | 何自然、李冬梅:模因论的一个评议性重估——Distin《自私的模因》读后

推荐 | 知名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近十年主要论著

悦读 | 何自然:广外历史长河中一株永不枯萎的银杏

怀念 | 缅怀我的学长——诗春教授(何自然)

学苑 | 何自然:关于Distin的两本专著评介

学苑 | 何自然:己所欲,施于人——改革开放40年回眸

学苑 | 何自然:人际语用学: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

学苑 | 何自然:外语学刊须以培养青年学人为己任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与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

学苑 | 何自然:语境新论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

学苑 |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学苑 | 何自然: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学苑 | 陈新仁,何自然:“吃+NP-f”的模因句法学阐释

学苑 | 李捷,何自然: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学苑 |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

学苑 | 王晓燕,何自然:模因论视域下的“×你个头”现象分析


推荐 | 陈新仁:《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群内仪式互动研究(中文导读注释版)》导读

干货 | 4.23世界读书日献礼:陈新仁教授推荐给大家的语用学阅读书目

学苑 | 陈新仁:试论中国语用学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

学苑 | 陈新仁:说话人用意的认知加工机制:基于误解分析的证据

学苑 | 陈新仁:“转喻”指称的认知语用阐释

学苑 | 陈新仁: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学苑 | 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

学苑 | 陈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

学苑 | 胡旭辉  陈新仁:批评语篇分析的关联视角

学苑 | 陈新仁  李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

学苑 | 袁周敏  陈新仁:语言顺应论视角下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

学苑 | 何荷  陈新仁:网店店主关系身份建构的语用研究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4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科普趣文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