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峰回应刀郎,露出三只“马脚”

朱方清 方清云 2023-08-17
疑似“马户”之一者汪峰,正式出来作回应了。他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出长达22分钟的《汪峰聊刀郎新专辑<山歌廖哉>》,其中确有他对于网友质疑的回应,也从专业角度点评刀郎的新专辑。
以下是汪峰的主要说法和观点(根据视频原声整理):
我看网友在说,包括一些文章在说,20年前我对刀郎的评价,这些事情我觉得完全没有意义去谈论和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我自己从来没有对刀郎有过任何的偏见,或觉得谁谁谁与我自己,其他歌手有任何高低之分。我也一向对于做音乐的人不是这样的一种角度去评价,去看待的。
对于一直专注自己的音乐,不断去挖掘,去探索,无论到任何时候,一个做音乐的人是这样在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面对他所热爱的事物,无论他叫什么名字,在我心中都是万分的尊重,这一点是肯定的。了解我的人也一定会明白我说的这句话是非常诚恳的。
现在我来说这张专辑,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儿是《未来的底片》,并不是《罗刹海市》。除了这首歌儿呢,我还喜欢《花妖》《静听》《路南柯》。
其实这张专辑与我一直喜欢的音乐完全不是一类,因为刀郎一直是坚持旋律是中国的旋律,中国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但在我心里面就是以中国五声音阶为主的音乐为核心的旋律,有一个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就是说他不一定非得要依靠一些明显标签式的乐器,或者某一种调式的走向,就说他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中国的音乐。但这一点上,在刀郎的音乐里面做的非常的好,他用了很多,其实在我听来,比如说他用了organ,就是风琴,这些都完全是源自于西方布鲁斯音乐的那种标配,包括road road式的电钢琴,特别自然的。如果把它的旋律隐去,音乐本身具有非常西方化的特点,音乐的这些很多元素在里面,可是当我们把旋律放出来的时候,完全不会觉得不舒服,其实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这个我非常清楚的。
所以这一点我为什么说喜欢,至少说明刀郎一直潜心在钻研,你取得多大成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前提是来源于你执着于探索,并且一直在进步,这一点上是我欣赏的。
我所听到的,他加入的时候都是让音乐变得更生动,你知道这个生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那个地方让人听上去舒服,或者说这地方感觉到快乐,或者甚至觉得很逗啊,很有意思啊,或者这地方是一个宣泄,你要加一个东西,在音乐里放一个乐器,他一定要有他本身的一种情绪和给听者的一种作用。另外就是他选择的音色,我听到了有好几首歌,他都选择的是电钢琴里面布鲁斯这个体系,这个其实是非常难的,布鲁斯音乐经常会用的,但是他加入到现在这个音乐里面,并且有很多律动啊,你听上去这个编曲很讲究。其实刀郎在他的音乐里边已经做到了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做到了举重若轻。他把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至少在这张专辑里有不少歌里面做到了挺棒的一种结合,所以这是我针对这张专辑我来探讨音乐。这是我的想法。
我的关注点和我今天所讲述的是我们应该去珍惜,我们应该去尊重。我们应该去跟身边朋友分享的,是对刀郎的一种赞扬和尊重,而不是我们当下在说的他用了一张专辑或某一首歌儿,去讽刺,甚至有人说“复仇”,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在非常严重的贬低刀郎。这种莫名其妙,完全莫须有的一种观点,强加于大众去相信刀郎这张专辑或某一首歌儿里有这样意图的人,自己心里面就存在着阴暗。
因为任何一种音乐,它是音乐,它不是是非,它不是道德审判,这是最重要的。那么一个美妙的音乐,同时它突然产生了对人的深远的影响,对社会好的影响,这是因为音乐本身的出色度和创作者本身人格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张专辑对于我们当下来讲,更大的意义其实是唤醒。我说的这个形容词,并不是说这是一张伟大的专辑,而是我认为的真实,认为刀郎的这张新专辑是一张比较出色的专辑,至少我觉得百分制的话,我会打93,不超过95分,就是相当相当的不错啊。
那么不要去上纲上线,不要去赋予很多道德的东西,如果他的创作有让你去思考一些东西,这就是一个创作者给我们最大的益处。
不要把一件事情歪曲变性质,也许20年前的我在评判当时的音乐环境,我在做一种类比,但绝不代表我看不起刀郎和贬低刀郎。
我只是提醒大家去尊重一个好的音乐,去尊重一个好的音乐家,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他的优秀。我们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遗憾,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痛楚和很多无法排遣的情绪没有任何缘由的加注到一个本来承载不了这么多但本身是挺纯粹的一个东西上面,然后让他发酵,其实无论这个是对于创作者本身,还是对于那些聆听者都没有意义。
我汪峰永远都不会去看不起任何人,更不用说是我的同行,千万不要被这些胡说八道误导。很简单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要清楚自己,你应该拥有的权利,你不应该做的事情都要清楚。
此刻我想说的话,只要不伤及别人,说的要说,如果自己觉得受了委屈,OK,表达出来,那么不吝于对别人的赞美,然后不怕这些不公、这些侮辱,这是一个人最低最低的底线。
我觉得如果刀郎有可能看到我的这个视频的话,他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做音乐的。他音乐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我觉得我还没谈到的是,可能过于专业了,对于广大的网友来讲,真的不一定是能听进去,但是我相信刀郎他能明白。
而且我也相信刀郎知道我懂他的音乐,就是这样。那么也希望刀郎啊,如果接下来再做新的音乐,继续你的这种探索,我们一起共同加油。


看了汪峰这洋洋洒洒又似乎头头是道的谈话,总体感觉他还算比较勇敢和洒脱,深陷舆论旋涡中能够正儿八经出头,发表的内容也好像带有不少诚恳和认真的成分;不过或许“当局者迷”的原因,虽然在汪峰自己感觉里这个回应趋于完美,但终究还是逃不出属于他自己的局限性,遮不住难以易移的一些固有的底色。

话休絮繁,且看汪峰回应中露出的三只“马脚”——


其一、翻起“旧账”轻描淡写文过饰非,何谈诚恳?

汪峰前面刚说“20年前我对刀郎的评价,这些事情我觉得完全没有意义去谈论和解释。在我的记忆中,我自己从来没有对刀郎有过任何的偏见。”后面却又话锋一转“不要把一件事情歪曲变性质,也许20年前的我在评判当时的音乐环境,我在做一种类比,但绝不代表我看不起刀郎和贬低刀郎。”把这两段话的逻辑稍加推敲,显然汪峰是在遮掩和逃避。

但网络和网民都是有记忆的,2004年汪峰如此评判当时的“音乐环境”:“刀郎现象是音乐界悲哀的表现”,有网友对此评论是“字字句句透露出对刀郎的不屑与厌恶”。

是不是看不起和贬低刀郎,汪峰今天的解释太苍白无力,因为人心皆有一杆秤,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令网友不平和非要把《罗刹海市》中“马户、又鸟”与某些明星作对应的原因,正是刀郎早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却受到圈内多位明星公开打压排挤,什么“他那是音乐吗”、“发行量大又算得了什么”、他的歌就是“唱给农民听的”以及刀郎现象是“音乐界的悲哀”等等,看似一种带有“心直口快”式的“就艺术谈论艺术”的吐槽,实则话里藏刀,字字句句以赤裸裸的贬损与打压直刺刀郎。且几大牛人心有默契地抱团结伙,联手形成对刀郎的合围打压、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势,令原本老实到木讷的刀郎不得不选择远离圈子,长达数年销声匿迹。

今天,当刀郎携“卧薪尝胆”且前无古人之力作,不以发行走秀、打歌占榜、炒作攫金等行内惯常做法,而是直通网络把心血新作无尝奉献百姓人间,又掀风靡之势。此情此景网友们自发地旧事重提,把刀郎新歌词做些联想引申也未尝不可。这就叫有因必有果,是非终出头,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实当下,正适合相关人等作出反省,替过去自己的“口误”及带来的伤害表示下忏悔,如果心胸更宽广姿态更高一些,则对刀郎表示下道歉也理所应当。

如此看来,率先以看似认真的口气作出回应的汪峰,通篇一丝认错、道歉的意思都没有,有的只是前后矛盾的难圆其说。既“记不起20年前如何伤害过刀郎”,又煞有介事地承认“也许20年前的我在评判当时的音乐环境,我在做一种类比”,这“擦边球”打出的唯一效果,就是既不敢于面对过去,又只好文过饰非,所以毫无真诚的自诉“清白”,功夫等于白下。


其二、评论新作居高临下自为人师,何谈尊重?

汪峰对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给出了专业性的解读,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承认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未来的底片》,并不是《罗刹海市》。除此他还喜欢《花妖》、《静听》、《路南柯》。

以汪峰的艺术造诣和欣赏水平,能够在刀郎的一张专辑里面喜欢好几首歌,这一点很难得。看来《山歌寥哉》的水准之高和民间如此风行,就连在汪峰那里也是找得到共鸣和依据的。

但是,关于评价刀郎新专辑部分,我总感觉汪峰仍是像坐在中国好声音导师评委的转椅之上,而刀郎《山歌寥哉》中的11首歌,像是摆得整整齐齐的11篇作业,在接受导师甚至大师的点评。

表扬刀郎的话不提了。就师者言,严是爱,批评利于进步,所以单看汪峰导师对刀郎的指教:

这一点我为什么说喜欢,至少说明刀郎一直潜心在钻研,你取得多大成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前提是来源于你执着于探索,并且一直在进步,这一点上是我欣赏的。

我觉得这张专辑对于我们当下来讲,更大的意义其实是唤醒。我说的这个形容词,并不是说这是一张伟大的专辑,而是我认为的真实,认为刀郎的这张新专辑是一张比较出色的专辑,至少我觉得百分制的话,我会打93,不超过95分,就是相当相当的不错啊。

他音乐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我觉得我还没谈到的是,可能过于专业了,对于广大的网友来讲,真的不一定是能听进去,但是我相信刀郎他能明白。

这几段话概括翻译一下应该是三层意思:
1.刀郎同学表现不错嘛,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我表示欣赏;
2.刀郎新专辑没有外面吹捧的那么牛B上天,更谈不上伟大的专辑,其实也就是一张比较出色的专辑而已,我会给打93分,不会超过95,这在我面前就是可以给出的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好吧;
3.但问题也必须指出(大概就是丢失的7分?)刀郎音乐里有些细节处理不咋地,太过专业化,广大网友不一定能听进去,希望刀郎同学今后引起注意。

听听,这形成套路自带连环的口气多么高高在上,跟中国好声音转椅上发出有过之而无不及,包括对刀郎新专辑的点评在内,汪峰结结实实又过了把导师瘾。

而他似乎忘了,此次面对的“选手”已不是20年前的刀郎。

即使时光倒推20年,同年同月出生的汪、刀二人,本也并不存在导师与学生之间这样子的差异。若说有差异的话,反倒是刀郎于2002年燃起的那把熊熊大“火”,使是时包括汪峰在内的一干“巨星”们显得很是黯然失色。

而刀郎在隐匿那么多年之前,即以《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爱是你我》《黄玫瑰》《西海情歌》《披着羊皮的狼》《喀什噶尔胡杨》《永远的兄弟《新阿瓦尔古丽》《手心里的温柔》等代表作奠定了他的歌坛地位;作为实力唱将持续走红的汪峰这么多年来,其代表作飞得更高》《春天里》《花火》《怒放的生命》《勇敢的心》《北京北京》《存在》《一起摇摆》《当我想你的时候》《光明》《生来彷徨》《在雨中》《我爱你中国》《河流》《像梦一样自由》等比之刀郎,虽不一定等量齐观,至少也不足以让汪峰一直持有高出一等的迷之自信。
何况,今时以《山歌寥哉》再登颠峰引发歌迷震撼的刀郎,还摆脱不了汪峰的贬低与偏见吗?

如此看来,率先以看似尊重的口气作出回应的汪峰,对刀郎的“溢美之词”多是“挺努力、在进步”这类领导对属下、老板对农民工的打气激励,关于音乐的专业评判则认可刀郎中西乐器结合不错并提醒注意细节处理之外,全然以师者自尊,又是打分又是结论“比较出色”但谈不上伟大等等,而他似乎完全无视刀郎新专辑在公众间相当于核爆级的真实反馈,体察不到刀郎的这组新歌已经创下多少前人无法企及的奇迹,多么富有感染和穿透力如此广泛深入地征服了茫茫众生的心。既不甘于面对刀郎的成就,又强撑一副导师面孔,所以缺乏尊重作前提,横竖也是白搭。
汪峰真该看看集格莱美、奥斯卡、普利策、诺贝尔奖于一身的音乐人鲍勃·迪伦是如何评价刀郎作品的,“刀郎的歌富有诗意,他的声音、旋律和故事都很独特,这就是他的艺术风格”,以及“农民工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喜好也应该被尊重”等简明扼要却无比真诚的观点,才是真正尊重的体现!

其三、明责网友暗讽歌迷横扫一片,意欲何为?

汪峰更把点评刀郎的话锋转向“第三方”,即广大网友与歌迷。其主旨是表达对普罗众生的斥责和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去做。

我的关注点和我今天所讲述的是我们应该去珍惜,我们应该去尊重我们应该去跟身边朋友分享的,是对刀郎的一种赞扬和尊重,而不是我们当下在说的他用了一张专辑或某一首歌儿,去讽刺,甚至有人说“复仇”,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在非常严重的贬低刀郎。这种莫名其妙,完全莫须有的一种观点,强加于大众去相信刀郎这张专辑或某一首歌儿里有这样意图的人,自己心里面就存在着阴暗。

不要去上纲上线,不要去赋予很多道德的东西

我只是提醒大家去尊重一个好的音乐,去尊重一个好的音乐家,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他的优秀。我们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遗憾,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痛楚和很多无法排遣的情绪没有任何缘由的加注到一个本来承载不了这么多但本身是挺纯粹的一个东西上面,然后让他发酵,其实无论这个是对于创作者本身,还是对于那些聆听者都没有意义。

关于汪峰的这番表述,我也只能报以“呵呵”了。毛泽东在80多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指明,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任何文艺形式都是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这种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与作者主观情感一致,当然有倾向性,有赞美、揭露、讽刺等,更关乎立场、世界观和道德。所以汪峰对此的否定,不值一驳。

问题恐怕仅在于,网友戳中了汪峰的痛处,他倒来个“上纲上线”,尤其那句“我们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遗憾,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痛楚和很多无法排的情绪没有任何缘由的加注到一个本来承载不了这么多但本身是挺纯粹的一个东西上面,然后让他发酵,这种对于网友的回击可就不光是道德层面而是带有政治官腔色彩了。
但汪峰显然又漠视了刀郎“纯粹作品”的承载力其实可以无限大,而人们生活中的遗憾、痛楚和无法排谴的情绪正是很大程度上在刀郎的歌中找到了共鸣、寻获了抚慰般的归依和寄托,所以成全了人们超级喜爱刀郎的歌和他这个人的充分的缘由。

如此看来,率先以看似大度的口气作出回应的汪峰,实则把心底的郁闷之气连同指责教训一起撒向了歌迷与网友,且既抛却大义,又罔顾事理,还失察实情,就是把歌迷网友当弱智傻瓜,甚至视众生如草芥,唯己是尊,既无谦谦之风,也少内求之品。所以横扫一片的自诩清高,作用必然有限。

文章已很长,说到这里吧。
要把相关的一些人和事说清,也许过去了20年还不够,那么何妨再等20年
最后奉上汪峰最爱的刀郎新专辑中的最末那首歌——


《未来的底片》

 

词:刀郎

曲:刀郎

编曲:刀郎

制作人:刀郎

制作统筹:张旖旎Judy

录音:刀郎

混音:刀郎

母带:刀郎

竹笛:刀郎

电贝斯:李军

合声:刀郎

录音室:Soundquake Studio

 

昨日犹似羽衣舞 今朝北邙狐兔窟

当天空依旧愁云山雨欲来

岩洞里阴冷潮湿没有火的照应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日子里

狐狸还只是无法对映的光景

所有的需要都只是身体的需要

意义仅仅是孤简的风干的粮草

走过了蛮荒的高原去往成熟的麦田

这世界我们来去轮转像一个圈套

就在这反复不倦的身体里面

一片片预言一把把刀镰

不停地劈开人群预定的交换

西风飒飒依旧冷

潭水时而清澈时而浑

在梦里贡献着一列列

愉悦单据的人们

把镜中的月水中的花

墙上的遗志笔下的七魄三魂

打印成点阵清晰黑白分明的年轮

在村头金黄的麦地

雄伟的石狮守护老爷的厚道

一对对锄头在反复地耕耘里

换成了枪炮

狐狸已经出现在地主家的书简

吞尽了狼烟

逍遥地在穹顶大地留白间

写下这一道一道的符号

城邦的狐狸在桃欢柳笑

意义的幻境来自未来的妖

重现在虚拟的一零一零一零幺

历史照着镜子 成长在反复叙事

预言在屏幕里

交换的全都是模板的样式

在霓虹闪烁的高楼循环的快感

滋养未来的符号

灵魂在重启的账户的路径里

不停地哀嚎

狐狸还在祷告

在止于黑的拂晓昼夜地舞蹈

追逐使无为的生存变得需要

在意义里无谓地骄傲

在止于黑的拂晓



曲调很美,词意很深,

值得用心细品,反复聆听。


谢谢刀郎!


相关连接——

杨坤已认怂,那英快出来走两步

刀郎这么火,咋没上热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