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整心态与步伐,应对“发表还是出局”之问

张强 吴易林 思海社会学
2024-09-04






拙文《发表还是出局?——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困境与行动策略》最终能够成稿并发表。首先,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专业课上的老师和同学们,以及与我交流这个话题的师兄师姐。是你们对我学术指导上的独家赞助,让我得以通过探究“博士生学术发表”,收获了属于我、也属于博士生群体关于“发表还是出局”之问的青年叙事;其次,感谢包容而多元的《当代青年研究》期刊所提供的平台,才得以有机会呈现博士生群体的时代画像;最后,非常感谢编辑老师的邀约,让我们有幸用“作者手记”分享“研究之外”的故事。



01研究缘起:我们的读博时代为哪般


2021年9月,我的读博生活正式开启,只不过相较于以往,这次求学之始少了些兴奋和好奇,多了些平淡和悔意同在的困惑。我怎么就选择了读博呢?这一问题总是萦绕于心头。从博士录取到开学这段时间,自己还是无法很好地完成由硕士生到博士生的身份转变。直到临近开学,一同选择读博的硕士小伙伴们,纷纷谈及博士毕业条件时,所有人都对学校硬性规定的2-3篇CSSCI来源期刊(简称“C刊”)的学术发表要求,表示担忧。仅凭对周围弥漫着“读博之艰”的诸类信息之先验判断,我亦不免心生慌张。这一话题充满着“焦虑”的色彩,但那时我却较少参与其中。究其原因,当年博士录取时,学校官方网站已对外公布取消学术发表要求。直到入学后,我才发现:校级层面确实取消了,大多数院系都还保留原有要求,仅有少部分院系降低或取消该要求。总之,我并未获得“硬性”学术发表的豁免权。


令人惊讶的是,读博生活伊始,我便深刻地感触到:竞相发表的习惯与热情早已深深嵌入学术组织中。犹记得刚进院系报道时,我遇见了一群不必再做“自我介绍”的可爱学弟学妹们,仅凭得知我是哪位老师的学生,就可以向我时刻安利素未谋面的师兄师姐们光鲜的学术发表履历,且特别提醒我上知网搜索加以了解。后来,连续多次和新同学见面,这个话题似乎是无法逃脱的“魔咒”。我不曾想象,原来读博生活的话题竟是如此单调,始终围绕着谁发表了多少文章、在哪里发表以及如何苦心孤诣发表。直到第一堂博士生专业课,当老师谈及“发文章不等于做研究”的学术发展要义时,提醒博士生一定要做“好研究”,尤其是找到一个好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这对博士阶段乃至未来学术生涯,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当老师讲述自己过往博士求学经历和职业发展时,学生们明显感受到:老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读博时代。


老师向学生们透露,当年她博士毕业留校当老师时,那时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极其少,于是乎学校都提前预定博士毕业生,生怕留不下这群博士。更重要的是,以前读博就是专心读书、写博士论文,学术发表就是闲暇之事,且博士毕业求职也未对学术产出有要求。然而,今天呢?学术职位的供给已然难以满足渐趋增多的博士毕业生。纵观全球,这一现象都较为普遍,甚至有些国家仅有五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可以走上学术道路。既然如此,现在的博士生培养到底该如何育人?育人目标又是什么?难道还是指向“未来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单向度培养目标?所有博士生都要拼命产出更多学术论文,以期获得为数不多的教职职位?


可回归于现实中,一方面,和很多博士生交流后得知,不少人未来的职业选择并非锚向传统博士生培养目标下应有的学术职业定位,他们有的希望未来进入公务员体制,有的仅仅希望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而对未来职业暂无固定偏好,等等。那么如今这种完全依托于学术训练,尤其是以学术产出为导向的培养制度,是否有必要?另一方面,在人文社科高度内卷的时代,学术发表之路极其艰辛,甚至超出想象。有研究曾以2017年博士生毕业数据为例,假设每个博士生要在C刊发表2篇论文且每本C刊均100%收录博士生论文,博士生需发表的论文篇数也要占到C刊总刊文篇数的近4倍。在此背景下,“发表还是出局”早已成为这一群体难以忽视的学术生涯选择难题。遗憾的是,即便他们最终不选择进入学术职业,但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也要拼尽全力完成发表要求。这就会造成博士生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欠缺,尤其是适用于各职业发展都需要的通用技能或可转移技能。


质言之,不发表就出局?那么发表就一定不会出局?现实往往无法提供确切答案。毕竟,通过实际情况可知,即便有些博士毕业生拿到了博士学位,未来也不一定会或能走进学术职业。道理很简单,学术劳动力市场无法提供如此之多的学术岗位。那么,为什么学术发表这样一个原本就是自由交流学术的形式,最终演变成了近乎永无止境的学术军备竞赛?现实情境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之间的割裂,让身处其中的我,时不时陷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惶恐之中。这一定不是我一人所独有的感受。于是乎,内心萌发出一种迫切想要了解一番的冲动,尽管可能无法找到具体的应对答案,但还是想要了解其中的缘由以及更多博士生的选择、判断与思考。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将这份由个体经验而引发的一连串思考,搬上学术课堂,通过系统的学术研究,用理性的视角审视这一问题。


02/研究过程:学术课堂里的青年之声


研究想法明确后,接下来则需要厘清研究问题的学术脉络。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大体感知到,该研究问题本身的学术进展并不丰富。总体上看,现有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多以相关政策为基础进行宏观视域的探讨,鲜有从微观视角考察学术环境中博士生的实践行动。因此,我打算将研究问题,放置于博士生应对“发表还是出局”这一硬性学术发表制度的行动策略上,以期了解他们的学术发表故事。原因在于:要了解人的内在世界,最直接的渠道便是听其说关于自己生活和亲身经历的故事。


根据研究问题,起初我便打算通过访谈展开“叙事研究”。然而,后来无意间浏览到《自然》杂志官网上的一个“行为与社会科学社区”的论坛,其中有一则关于“发表还是出局”的话题,里面有很多博客文章,记录了博士生、教授及科研人员等分享其在读博阶段对此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我就花了大量时间,细致地阅读每一个博客文章,读完觉得十分有意思、充满故事性。看着博客里那些生动故事,我能感同身受般地捕捉到每个叙事者的情感态度、思考和选择。这不就是我想要研究的?


鉴于此,通过访谈获取研究资料的想法被果断放弃,直接转向截取网上博客文章获取研究资料。考虑到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种研究资料获取方式,我内心还是不确定其是否合理、科学和可行。最终通过对相关研究方法的查询,锁定到了社会学领域中日渐兴起的网络民族志方法。即,通过将这些网络上人们进行互动与交流的空间视为虚拟田野,研究者对其中的交流话语进行分析与加工,从而形成一定的研究结论。可见,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适合于此研究问题,尽管存在局限性。因为民族志研究往往强调研究者本人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而我更多是建立在对他们静态的博客文章之间的话语判断与理解,所以如果研究条件允许,选择几个博客文章的撰写者进行访谈,可能在研究设计上更有说服力。幸运的是,这一研究局限性并不影响本研究问题的阐述。毕竟,博客文章里所呈现出的博士生学术发表的行动策略及其缘由足以支撑本研究。


在完成了“文献浏览-问题锁定-方法选择”后,我根据博士生专业课程要求,进行研究选题和研究设计汇报。未曾想,由于个体经历而获取的研究问题,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和莫名兴奋,似乎道出了每个人的痛点与共鸣点,以致所有人纷纷发表看法与理解,还造成了这场汇报严重超时。正是得到师生们的肯定,坚定我完成这个研究的决心。只不过听完他们的一番想法后,结合对既有文献的掌握,我改变了原有的研究重点,加入了对博士生学术发表现实困境的探析,而放弃对博士生学术发表行动策略之成因的详细剖析。


究其原因,研究“博士生学术发表”的本人也无法避免“如何为了满足毕业要求”而进行学术发表的“命运”,从而确保在完成学术课堂任务的同时,最终能够顺利发表。考虑到师生们对此问题的理解及现有研究的阐释,我发现行动策略背后的缘由,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若我再去详细分析这一成因,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另外,当我汇报从研究材料中看到博士生群体的多元行动策略时,似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可能期待的并非对于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而是“同一群体者”拥有着怎样的读博生活与故事,抑或是思考与判断。也许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大家可以体悟到那份自己想要确认的答案。那么,何不详细呈现那些生动的个体故事及其行动策略?


综而观之,我决定将研究重点转向深度描述博士生学术发表的现实困境,及其在此困境中的行动策略,最后简要分析成因。然而,这在课程最后汇报时,不出意外地被饱受诟病。理由很简单:文章的学理性不强,缺乏理论分析,仅是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与概括。最普遍的建议是:能不能把博士生行动策略那部分中的三种类型,进行理论机制层面的提炼?能不能借助理论框架去阐释这些行动策略?一方面,我当时确实想要进行这方面的内在机制提炼,并形成一个机制图。但无奈行动策略背后的原因过于复杂,暂且找不到合理的划分依据与解释框架;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框架解释行动策略之因的研究范式,会让本研究中的很多叙事内容被遮蔽,那些不在理论框架范围内的生动细节将被剔除。这显然不是本研究的初衷,故选择坚持最初的研究设想。


03研究之外:每篇论文是否有其归宿


事实上,这种坚持亦暗含着“执拗”的代价。那就是,非主流的教育学研究范式让文章很难找到合适的教育学期刊投稿。这也是完成论文初稿后,我和研究伙伴在选择目标投稿期刊时的顾虑。最后我们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将目标锁定在社会学期刊,尤其是青年研究类期刊。青年研究类期刊一直以来聚焦于前沿青年问题、难题与话题。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风格、研究范式与行文色彩不拘泥于生硬的研究框架,让研究焕发灵性、叙事性与生命力。即便我们对学术期刊风格有所把握,但投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终跌跌撞撞闯到了《当代青年研究》,得以让这篇论文有了归宿,由此能够表达出博士生群体的“集体话语”,而不仅仅是研究者的“独家记忆”。


回归于研究本身,我们更希望通过文章唤起博士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及发掘应对策略,从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答案即可。因此,在行文过程中,对相关典型论证材料的选取,保留了一些有趣有味的话语,让文章的可读性与故事性相对更强性,并未将研究重心纳入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内,只是最后简单地阐述一些看法和建议——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因为我们深知,期待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是博士生群体的共同愿景,也是国家的努力方向。然而,新制度与个体境遇之间的时间差,让身处于当下的我们,暂且还难以享受美好制度的滋养,那么依托于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和判断力则变得愈加重要。因此,研究者本人在逐渐体认到真实学术系统里的困难与复杂后,亦不断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坦然应对。学术发表之路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学术生涯更是充满不确定性,但不妨从学术发表中抽离出来,专注于每一篇文献、每一次写作及每一个研究,将学术发表置于“人生”更大的语境与视野中去思考、行动,那么答案可能会更加明朗,惊喜亦会不期而遇。



作者简介

点此展开

张强,男,安徽淮南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政策、教育经济及研究生教育,在《当代青年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吴易林,男,湖南张家界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全球化、高等教育与文化及大学课程与教学,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当代青年研究》、《高教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发表还是出局?

——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困境与行动策略


张强 吴易林


学术发表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受学术绩效文化的影响,“发表还是出局”成为博士研究生学术生涯中必须直面的现实困境。文章选取《自然》杂志官网“行为与 社会科学社区”中的 58 篇博客文章为研究样本,以网络民族志方法分析博士研究生学术发表的实践经历。研究显示,尽管博士研究生在学术发表中面临制度规约、价值冲突、资源囿限、技巧欠缺等四重壁垒,但大部分博士研究生能够客观积极地应对,具有改善自身境遇的行动理性和生存韧性,会采取坚守理想、努力合规、自我再造、改写叙事等行动策略。这些行动策略也映射出当代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想、成长心态及职业选择的变化。



 责任编辑:徐浙宁《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4期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全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海社会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