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怎么看下半年的经济?又会怎么做?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9-05
每年8月上半月是统一的暑休,在此期间高层级的公开报道会大幅减少,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也会休会,每周例行召开的国常会也会暂停,但在此期间也会召开不见诸于报端的会议,因此暑休结束后的高层表态非常引人关注。

8月16日,暑休结束后第一天就召开了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小镇注意到这次会议上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表述“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话看起来正常。
因为半年了,上半年实现了5%的GDP增长目标,这个成绩当然值得肯定,但是要注意到二季度只有4.7%,考虑到去年二季度低基数,可以说勉强达标。改变预期需要做很多工作,今年最重要的就是务必达成5%的全年增速目标,这并不容易,所以提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非常正常。

但又很不平常。小镇之前有一篇文章曾经提到,新总理特别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过去很少关注经济增长的问题,更强调的是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重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只要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上达到预期,经济上出现一些波折都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宏观经济,更强调的是防风险和化解风险,只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房地产、金融不出现影响全局的系统性风险,那就可以接受,重点是弥合新旧动能之间速度差带来的撕裂感。所谓新动能就是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旧动能当然就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低附加值产业。

所以,在今年6月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讲话也把重点放在先进制造、未来产业,讲述中国如何抓住未来的增长点,而对于当时普遍关注的二季度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问题,着墨不多,就算提及也比较乐观。

再结合7月国家统计局针对上半年经济表现召开记者会,对上半年经济总体评价是“取得的成绩很不容易、极不寻常”,还引用了一句古诗“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可以说国家非常清楚地看到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面对如此难题仍然取得这样的成绩,当然值得肯定。

而且在这次发布会上,继续强调重视中长期战略发展,但是也重点提到短期仍然有很多利好。

比如:

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主要经济体补库存,利好外需;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大,下半年暑期、开学、十一短期需求刺激,利好内需;

而在投资领域,谈到“两重”项目加快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发行,而对房地产也提到近期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强调短期利好,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为什么不出台更多大刺激项目。于是7月份召开的几次重大会议上,也更多强调落实政策,而不是提出新政策、加大力度。

比如7月总理召开的座谈会提到“围绕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进一步实施好宏观政策”,注意是“实施好”而不是“加大刺激”,意味着用好现在已经出台的政策。

又比如三中公报,也是“落实好宏观政策”,之后韩副主任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说的“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虽然前面加上了“有力”“有效”的定语,但是仍然是“实施”而不是“加大”。

好好体会下8月前的态度,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这周的新动态,其中的感觉已经变了,当然这种变化绝不是突然发生的,变化的关键节点还是7月中旬的三中全会。

这里说一个小技巧,回到开头,要注意到国务院全体会议新闻报道中每一个字都不是随便说的,去掉时间、地点、内容这类形式介绍,还有表达态度的,真正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的就三句话“集中力量抓好改革部署的落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显然最重要的表态就是“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如果像小镇前半部分梳理的那样,对前半年的表态有所关注,就能敏锐地发现这句话的不同之处,那么就抓住这句话,去找找源头,主核心词是“坚定不移”,次核心词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就能够发现,把这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层面近期最早就是7月中旬的三中公报,在接下来工作安排的地方,第一句话就是“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一个重点是未来5-10年甚至更久的改革会议,强调当年的全年目标,很罕见,比如2019、2013、2008、2003都没有如此重视当年的经济发展目标。

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态度表达。也正因此,之后短短一个月,各部委、各地方也纷纷表态,从本部门、本地区角度出发,重申了这句话,这有点像是郑重宣誓。

比如三中会议后第一次国常会,提到“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随即,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央行、证监会等等与宏观经济有关的部门,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重申“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7月底的政治局会、国常会以及上周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同样再次强调这句话。

而且要注意到,昨天8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刚发了一篇报道“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各大央媒、有影响力的地方官媒体纷纷转发。

以7月中旬三中全会为时间点,把这些线索放在一起,变化已经很明显了。这种决策重点的微妙变化,必然是因为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变化,也因此必然会影响到后续政策的出台,最直接的就是为了完成目标,在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加大政策力度。

那么高层如何判断下半年形势呢?

每次国家公开月度主要经济数据,都会引来很多批评和质疑,认为报喜不报忧,专门挑好听的话说。尤其是现在温差增大,很多行业不景气,意见就更大了。

如果只是单独看,似乎确实在挑好听的话,比如8月会议针对7月主要经济数据,定性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7月会议针对上半年是“形有波动、势仍向好”,6月会议针对5月是“总体平稳、有所回升”,5月会议针对4月是“延续回升向好、总体改善”,4月会议针对一季度是“开局良好”,3月会议针对1-2月则是“稳中有升”。

光看这总体定性,确实容易有割裂感,觉得国家统计局的表态跟公布的数据是割裂的,而公布的数据跟现实自我感受也是割裂的。

但其实不然,以上用词,还是有区别的。

显然一季度也就是3月的“开局良好”要比此前“稳中有升”还有后面的“总体平稳”更加积极。

现实也确实如此,今年初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还是有些悲观的,比如发改委主任在3月两会期间说“今年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注意需要“奋力一跳”,伸手是够不到的,简单的跳一跳也是不行的,必须拼尽全力跳起来才行,而当时很多人认为5%的目标应该不难。

但实际上,小镇去年就曾经写文章说,如果按照小镇自己的预期,把目标定在4.5%-5%,大概4.7%左右比较现实,只不过历年经济增长目标都是取整,所以当时小镇认为:大概率定5%,但最好在前面加一个“力争实现”,也就是实际目标是5%以下、4.5%以上。

正因为后来发现一季度经济增长挺不错,甚至有点超出预期,所以明显很积极,说“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是后来就变了,虽然今年经济疲软比去年更晚一些,去年是4月就开始疲软,而今年是到了6月,但是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大了。

从国家统计局对月度经济存在问题和挑战的定性就能看出来,外部环境始终是问题和挑战之一,今年每次月度会议都提到了,也就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或者“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但是要注意,另外两个因素:内需不足、结构调整

3月、6月例会在外部环境之外,增加了内需不足的问题;

7月总结上半年时突然出现了“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这个新问题,到了最近的8月,三大问题同时被列入,原话为: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调整”。

外部环境、内需不足很好理解,而“新旧动能转换”和7月的“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旧产业和新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就是房地产持续下行出现的缺口,到底靠什么来弥补?

这也是山东最近得到更多关注的原因之一,山东前几年新旧动能调整对经济影响很大,而且事实上很多被山东淘汰的低效率、高污染企业,出海以及前往中西部的并不多,大量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相比北方,在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方面执行力度确实要低一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山东现在的增长势头明显更强,尤其要看结构。

总结到这,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国家接下来会怎么做?

国家已经关注到了目前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注意到了房地产等传统产业下行带来的危机,在继续重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未来产业这类中长期战略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短期经济增长。

除非再次出现类似2020年的意外冲击,无论如何,今年必须实现5%的目标,这对于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很重要,如果发现存在完不成的危险,那么宏观政策包括财政、货币等等一定会加大力度。

但是这绝不是冒进的大放水、大刺激,只是相比上半年力度可以更大一点,仍然要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大方向服务。毕竟如果钱来得太容易,就像现在的美国,实体经济贷款利率7%以上,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都高达5%,那谁还愿意搞实体,谁还愿意搞风险大的未来产业,于是一直鼓吹的AI神话故事,眼看也要破裂了。


其他文章推荐

■  发展思路的博弈结束,未来五年改革主线已定

■  楼市刺激政策加码,普通人又该如何买房?

■  总是幻想轻松取胜,稍遇挫折就想投降

■  好坏不分,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树乡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