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RP热回顾 | 从套装软件崛起年代看中国企业管理SaaS的行业机会

GEORGE陈果 陈果George 2022-08-17



前天我在《企业管理SaaS在欧美很普及在中国却很难做的根因和趋势》中提到和欧美社会相比,由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管理标准化程度低,因而标准化企业管理SaaS缺乏生存的土壤,其根因在于中国缺乏欧美那样大量自由流动、又在公司治理体系里被充分赋权的职业经理人阶层。除了经理人阶层因素外,欧美社会对标准化管理实现数字化,经过了90年代“套装企业软件”(packaged enterprise software)时代洗礼;套装软件跟企业自开发(Custom development)软件相对立,以ERP为主要代表,也包括CRM、HCM、PLM等其他企业软件,但是,当时这些软件的市场成熟度或者规模都不如ERP。虽然中国从21世纪初就开始有企业实施ERP,也产生了一些国产ERP软件公司,但是“套装软件”从产品能力到市场认可度都一直不太成熟。


实际上欧美的企业软件从70年代开始产生时,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还都是企业定制化开发的;以ERP为代表的套装软件大行其道,到90年代才发生的。“套装软件”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一、企业战略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他的学生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企业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一词,这个商业理论盛行一时,那些过去购买大型计算机并且雇佣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大企业,纷纷缩减IT部门,将信息技术及软件开发视作“非核心能力”,外包到市场上去,这推动了企业软件行业的发展。

二、技术趋势

1990年代个人计算机硬件和图形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快速普及,计算机进入企业工作者每个人的桌面,过去企业自开发的软件都是基于大型机(Mainframe),硬件昂贵、软件维护困难,而以小型机作为服务器、以PC作为客户端的新一代软件架构,联网性能和用户体验更好,降低了运维复杂度。企业选择从大型机系统(称为“遗留系统”,legacy)迁移到新系统上。

 

三、时代机遇

90年代全社会开始关注“千年虫”问题,早期程序设计在年份格式上用两位数,例如1999年表示为99,2000年为00,很多人认为千禧年跨年时因为这个问题,可能会造成程序出错引发社会混乱。这引起了不少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从90年代开始排查、修改计算机程序可能存在的问题,即所谓“Y2K合规”。很多企业发现修改原有程序符合“Y2K“要求的成本太高,与其修修补补,还不如换套新的,于是产生了换掉多个遗留系统、采用一个整合系统的需求。Y2K是否真有那么严重?有观点认为Y2K其实是IT大公司们共同制造的“炒作焦虑”,这也带来了行业的世纪机遇。

 

四、管理理论

由于IT系统改造的要求,给企业提供了将多个分散的信息系统(例如财务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整合为一个全新系统的可能,这不仅是技术系统整合,更是业务职能和数据的整合,于是“业务流程再造”概念应运而生(参见《从业务流程到知识管理到自动化 | 走出业务流程的丛林》),“业务流程”和“ERP系统”相互促进,形成了企业界的管理理论时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公司的管理者们形成了实施信息系统就是推进业务变革,公司应该尽可能去适应供应商的标准化软件内在逻辑的认识。例如当时业务流程变革和信息系统的意见领袖、实施顾问兼大学教授达文波特所说:

An enterprise system imposes its own logic on a company’s strategy,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企业系统将其自身的逻辑强加于公司的战略、文化和组织

Davenport, 1998

在2000年前后,任正非评论信息系统实施所说的“要削足适履,而非削履适足”也是类似的道理。


套装软件公司一方面尽力提升软件的“标准化可配置性”,用过SAP ERP的朋友应该对其强大的业务配置能力叹为观止,另一方面鼓吹采用软件标准功能的实施策略,即所谓“原味实施”,尽可能不要修改软件代码,改变软件的内在逻辑(如下图所示)。

 

由于技术更替、产品策略和研发优势的差别,ERP套装软件行业在90年代完成了大整合,到90年代末期,SAP已经占领了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Oracle、PeopleSoft、JDE三家加起来也接近30%,90年代中期一度占有率较高的Baan由于产品策略失误,到90年代末快速衰退,这头部五家公司占据了大企业ERP市场的主流。21世纪初的Salesforce、Workday等都是在套装软件行业基础上转型创新的,参见《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简史(三)——上云和Workday》一文。

 

1992年,SAP正式推出了独立于软件公司的实施合作伙伴政策,称为logo partner;正是由于前述的实施策略明确,实施伙伴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帮助企业改造业务流程——亦即管理咨询的手法——把企业软件使用起来,只有极少量的客制化开发,出现了“系统实施咨询”(implementation consulting)商业模式,这使得SAP公司软件年营业收入在整个九十年代持续保持在35%以上年增长水平。

Expecting high demand for SAP R/3, SAP augments its partner strategy. Independent consulting firms, which SAP refers to as "logo partners," support customers in implementing the new system.

SAP历史,1992年,https://www.sap.com/about/company/history/1991-2000.html

SAP早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是其创始人的老东家IBM,1994年IBM宣布上SAP系统,合同金额创了SAP创立23年来的记录,当时IBM试图收购SAP未果。SAP除了吸引传统大型IT服务公司(包括EDS、CSC、IBM等)来当伙伴,由于SAP实施强调管理咨询而非技术开发,使得服务于企业财务领导的“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发现SAP实施咨询是个大金矿,90年代中期,安达信(Andersen Consulting), 德勤(Deloitte)和普华(Price Waterhouse)的SAP咨询规模较大,永道、安永、毕马威的管理咨询发展稍晚些,ERP咨询规模也要小些。

 

由于市场对SAP实施咨询顾问供不应求,薪酬水平水涨船高,1997年统计,如果你具有SAP技能,你在企业内工作,薪水比其他信息系统部门员工高19%,而你当咨询顾问的话,比其他信息系统咨询顾问高39%。当时大学刚毕业2-3年的毛头小子做SAP顾问每年多的能拿到20万美元,小公司招聘SAP项目经理也是18万美元起,而当时美国就业人员的年收入中值还不到5万美元。

 

SAP热在21世纪初期也传到了中国,但是远远比不上90年代SAP对美国的企业信息系统行业的改造。SAP热以后的二十多年,美国的IT就业市场还经历了Java热、人工智能热。

 

今天欧美SaaS应用普及,得益于90年代的套装软件、ERP概念兴起,反观中国社会对套装软件接受,和欧美当时情况相比,还存在如下差距,同时也是行业变革的机会:


1、缺乏高水平的管理思想引领:无论是战略层的“核心能力理论”,还是运营层的“业务流程管理”、“管理会计”、“供应链管理”等,都是由知名大学教授提出,在企业界产业巨大影响,推进了ERP产生和发展;Gartner 在1990年从一家广告公司(题外话80年代末,大型广告公司盛行并购管理咨询公司)中通过MBO独立出来,也对ERP概念产生起到了巨大作用。当前中国的大学教授讲“数字化转型”拾人牙慧,实为学术卡拉OK,而“中台”理论更是不知所云,“平台型组织”理论的组织不可知论,“阿米巴”等管理民科盛行,这些对SaaS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反作用。中国的SaaS公司们需要得到学术界、权威第三方机构和意见领袖的支持。


2、软件公司没有建立实施咨询伙伴体系:中国的本土软件公司,无论是前些年的ERP软件公司,还是现在的头部SaaS,都意识到了实施咨询伙伴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出于行业内恶性竞争的压力以及软件公司自身的商业模式(通过代理商销售),软件公司不舍得跟咨询伙伴来分享客户预算,另一方面中国的本土管理咨询和IT咨询自己也生存维艰,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和规模来进入IT实施咨询市场。


3、需要抓住类似于Y2K的时代机遇:自从地缘政治导致的经济摩擦以来,国家高度重视IT产业发展,这个行业正在产生深刻的变革。软件国产化、中外IT脱钩、信息安全立法加强、反垄断等等动态,都给SaaS公司创造了可以和Y2K相比的时代机遇。

其他和本文主题相关的旧文,欢迎阅读👇


为什么特斯拉要自研ERP | 商业模式决定IT模式

企业级IT软件和服务的商业模式

对买咨询的咨询| 企业究竟该怎样买IT服务

自研管理软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误区

IT战略 | 企业软件,自研还是外购

2000年的IT咨询行业地平线

【总裁必读】上SAP系统前不读此文要后悔(上)

【总裁必读】上SAP系统前不读此文要后悔(中 )

【总裁必读】上SAP系统前不读此文要后悔(下)

会计师行和咨询业的十五年起伏

1992年IT近代史 | 改变世界的25人(二)

管理咨询、实施咨询和IT咨询的关系

结果导向还是体系导向,两种不同的数字化价值主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