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北京寒食十三绝!

饭堂物语 2022-04-02

北京吃喝的世界,深藏不露的江湖

北京一位骨灰级吃货的总结:京城100种美食推荐

自费18873元亲测,带回京城所有老字号饭庄真实测评

每年的三四月份,恰逢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时节,正是外出踏青、旅游赏景的好时候。而此时也正值清明节到来之际,除了清明节,还有寒食节!这个为了纪念介子推而确立的节日,流传了2600多年,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除扫墓祭拜外,最重要的当然是“寒食”的习俗,在这天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对介子推“绵山焚身”的追怀之意。在全国各地的习俗中,历史上的寒食食品多数包含有深刻寓意,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等;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等;饮料则有春酒、新茶等数十种之多。有许多寒食节的传统食品到现在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其中被誉为老北京“寒食十三绝”的节令食品就非常有代表性。所谓的十三绝包括豌豆黄、糖卷餜、驴打滚儿、艾窝窝、姜丝排叉、硬面饽饽、焦圈儿、螺丝转儿、马蹄烧饼、奶油炸糕、蜜麻花儿、馓子麻花儿和麻酱烧饼!

1、豌豆黄儿:豌豆黄儿在北京小吃里名气很大,是一种标准的冷食食品,有人说豌豆黄是清宫里传出来的,其实不是,只不过是去清宫御膳房里“镀了一下金”。豌豆黄本身是民间小吃,在清朝时传入宫廷成为御膳,后因慈禧爱吃而声名远扬。民间的豌豆黄儿不是很细腻,称为"糙豌豆黄儿",传统的做法里面有红枣肉,所以又叫小枣豌豆黄儿。而宫廷御膳的豌豆黄儿做工更讲究,口感也细腻,被称为“细豌豆黄”,里面加了白糖和桂花,凝固后切成菱形小块儿,上面放几片蜜糕,放凉后食用,口感香甜、纯净细腻、入口即化、清凉爽口。北海仿膳的豌豆黄儿比较有名儿。


2、糖卷餜:有时写成糖卷果,其实应该用这个“餜(简写为馃),就好像天津的煎饼,应该叫煎饼餜子,而不是果子!糖卷餜其实是一道药膳,主料是山药和大枣,再配以青梅、桃仁、瓜子仁等,先将食材剁碎,然后用油皮裹好上锅蒸,蒸得后切成块儿,下油锅炸成焦黄色,然后用桂花、白糖熬成糖稀,把炸得的卷裹上糖汁,之后撒上芝麻和白糖就行了,不但好吃,而且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3、驴打滚儿:这个不用过多介绍,很常见的北京小吃,原名叫豆面糕,是用黄米面饼卷豆馅儿、然后外面撒一层豆面,因为撒豆面的过程很像野驴在沙地里打滚儿,所以得了这么个诙谐而形象的名字。如今的驴打滚儿多用江米面而非黄米面!

4、艾窝窝:严格说来,艾窝窝并不算节令食品,在老北京,各家糕点铺从春节前后会就开始供应,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是用蒸熟的糯米剂子,中间包上桃仁、芝麻、瓜子仁、青梅、白糖等拌成的馅儿,包成圆球状,做成之后顶部摁上一小块儿金糕。艾窝窝历史悠久,据说在明朝时就已出现,当时就叫窝窝,后来不知道哪位皇帝爱吃,就成了“御艾窝窝”,取御爱窝窝之意。艾窝窝还跟香妃有一段传说故事,后来传入民间,老百姓不能用这个“御”字,所以就成了“艾窝窝”。

5、姜丝排叉儿:因把姜末掺入面中炸成排叉儿而得名,也叫姜汁排叉儿、或姜酥排叉儿。这也是老北京传统小吃,源自于满族和回族的茶菜。茶菜是满族、回族的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有一套上菜流程,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而回族人按教义不得饮酒,宴席时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6、硬面饽饽:硬面饽饽是老北京小吃中,为数不多保持“饽饽”称谓的食品。原是老北京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以供夜里打牌饿了的人充饥,被称为“大人的零食”。硬面饽饽要用发到五成的半发面,兑上碱戗干面,加入红糖,入炉烤熟。大小与烧饼差不多,口感很硬、有咬劲、微甜。由于又干又硬,未必适合大众口味,因此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7、焦圈儿:焦圈儿还是比较常见的,多数是配合豆汁儿食用,是一种油炸食品,因呈圆环状,形似手镯,外表焦黄而得名。喝豆汁儿、吃焦圈儿的时候最好再配上辣咸菜丝儿。


8、螺丝转儿:是一种面食,应该算是火烧的一种,也写成螺蛳转儿,因其外形酷似螺蛳而得名。是用半发面抻成细条,放入芝麻酱与花椒盐,盘成螺蛳状,先烙后烤而成。吃起来是一丝一丝的,外面脆、里面暄。过去的铺子,常将当天卖不完的螺蛳转儿再烤一两次出售,叫“干蹦儿”,用手一拍就碎,吃着崩焦酥脆。

9、马蹄烧饼:老北京烧饼的一种,只有两层薄皮、中空、形似马蹄,如今也不太多见,仅有部分烤鸭店还偶尔能看到马蹄烧饼夹烤鸭!

10、奶油炸糕:奶油炸糕是用烫面,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制成面团,揉搓成均匀的小球,然后摁成圆饼,下油锅炸,圆饼受热膨胀成球状,外表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制成的一种甜食,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且易吸收、易消化的美食,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十分受欢迎,只是油比较大,不宜常吃。


11、蜜麻花儿:蜜麻花儿其实就是糖耳朵,老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名品,因为形状酷似人耳而得名。蜜麻花儿也是清真食品,制作时要用发面,兑上碱,做成两块,一块面和上红糖,另一块铺在红糖面上面,然后做成耳朵形的坯子后过油炸成金黄色,趁热放到熬好的糖稀中泡一分钟左右,让它浸透,晾凉就可以吃了。糖耳朵吃起来松软绵润,就是含糖量太高,不适宜血糖高的人群食用。

12、馓子麻花儿:也叫炸馓子,属于清真小吃中的精品,馓子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历史十分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有记载,古时候称为“寒具”、或“环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有寒具的记载,制作比较麻烦,没点儿手艺还真做不了。

13、麻酱烧饼:芝麻酱烧饼就不用多说了,太常见了,烧饼家族中众多“兄弟”之一,与火烧的区别就是表面有芝麻!

过去寒食节也叫换火节,家家户户会把烧了一冬的炉膛清理干净,然后停火一两天,只吃凉食,在停火之前必要准备出足够的食物,其中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就是这“寒食十三绝”,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说法,不过也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可惜的是有些食品濒临绝迹,很少能看到了。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北京饭局:高潮永远是小道消息

北京饭局:大干部和牛逼人太多,下次打死我也不敢和北京人吹牛逼了


从初一到十五,老北京点心的讲究北京26家老字号馆子,您全吃过吗/在北京,吃货也分等级!吃过80样算王者北京一位骨灰级吃货的总结:京城100种美食推荐自费18873元亲测,带回京城所有老字号饭庄真实测评老北京冬季美食,第五种现在您可吃不着了为什么北京那么难吃/北京人早起得来一套/北京人过冬天还讲究“配对儿”/名人笔下,最地道的老北京美食牛街,北京南城宝地!吃货天堂/北京16家清真必吃馆子,你都吃过几家/北京80年代的早点真地道/这22碗最地道的卤煮、炒肝、爆肚/一个老外吹牛说要在1年内吃遍北京,结果3年了,还在南城没出去北京清真饭馆儿的“两烤、三轩、四顺”老北京的“八大碗”,你知道是什么吗北京没美食?北京必排队之10家店老北京冬天的美味,样样离不开它...北京大学“十佳菜肴”(2020-2021)北京旅游必吃的20大老北京地道美食北京人的年夜饭,那叫一讲究北京30年前的“三刀一斧”,吃过的都是大款正月十五还是年!北京这碗元宵少不了大北京,这些规矩比吃元宵更重要北京十大美食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