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可能一直都误会了“阅读和写作”这两码事

祖庆说 2021-10-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学堂写作 Author 追小忆

我的孩子已经二年级了,还停留在听书或者缠着我读书,怎么办?

我的孩子到现在都三年级了,还是只喜欢看漫画书,你让他看纯文字的书,他看不进去,怎么办?

我的孩子听了很多书,也读了很多书,但还是不会写作,怎么办?

我的孩子作文总是写流水账,我让他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要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但是他就是不愿意,怎么办?


……



每次和朋友聊天,总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写作文的那些烦心事。看到她们焦急的目光,听到她们急切的话语,我很想帮助她们,但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教学能手,更不是什么名师大师,不敢随便给出建议。但这些家长们的困惑却不断地促进我对阅读和写作的研究。


01

首先,转换一下你的思维:阅读和写作,是两码事,不要为了写作去阅读,阅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写作。它们各有自己的意义。

阅读,朱永新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我们阅读,是因为我们精神需要,目光所及的现实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的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阅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寻找千年以前的文化;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和我们诗人词人伟人圣人对话;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大,大到天地万物皆为我所有;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小,小到像细菌一样生活,蚂蚁可以是巨人……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美的好的享受;带来太多为过去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一个个美妙的故事,那一个个神奇的幻境,似乎就在我们身上重演了一番。


一个老师,应该带着他的孩子,走进这个广阔无比的阅读世界;一个家长,应该陪着孩子走进安静的阅读时光。所以我觉得: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找别人是怎么写作文的,不如先自己把书读起来,从那些作家身上去寻找文字的灵魂,从那些美好的文章里,去发现创作的密码。而作为家长,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找老师、找培训机构,不如就捧起一本书,和孩子读起来。这个世界让人羡慕的莫过于:我有一个给我讲故事的妈妈。(当然,如果是给我讲故事的爸爸也是绝妙绝妙的事情。)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单身母亲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都供上大学。小时候每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书。长大后她问孩子你们知道母亲有多辛苦吗?孩子当然知道母亲每天加班加点就为了他们能够读上书。所以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说了一番,但是母亲摇摇头说:这些苦都不算苦。真正的苦是你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在看书,因为我一个字都不认识。

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惊。一个不认识字的母亲能够意识到自己阅读的重要性。哪怕她看不懂,但是她用行动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你手中拿着的是手机,那就不要去逼着孩子读书。除了非常自律的孩子能够做到之外,现在这个社会的孩子大部分做不到,因为诱惑他们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刘媛媛 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说过:我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她大字也不认识几个,但她竟然会觉得读书很重要,所以她一方面给了刘媛媛三兄妹自由的空间,一方面又不断给提醒他们阅读的重要性,并且督促他们要多阅读。


所以,今天我们和孩子谈阅读,我觉得首先第一点要做的事:如果你觉得阅读很重要,那你就从此刻开始阅读。不要告诉我:我没有时间。因为不想做的事,总会有很多借口,想做的事,总能挤出时间。

把阅读当作初恋,你会多点阅读的动力,但可能不长久;也许更有效的方法是,把阅读当作那位远方的佳人,她就在水中央,你需要通过阅读去靠近她。当然你想把阅读当作生命中的哪个人,都随你,只要你觉得:阅读是和阳光一样美好的事情,这就够了。


02

其次,阅读是可以循序渐进的。

部编教材非常注重阅读,尤其是以单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家长们可以跟着快乐读书吧里面提到的书单进行购买,让孩子阅读,这是保底的阅读需求。也是大部分孩子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这其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类是吃不饱的孩子。他们早就看完教材中提到的书,甚至家里父母买了很多书,都看不够。我们班就有孩子追着我说书看完了,要我提供书单。这类孩子的阅读是不用担心,可以鼓励他保持阅读习惯,每周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好好泡馆,这是最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解决大量阅读的方法。当然,这可能也是少数。


另一类是学生没有办法完成这最基本的阅读,因为他们习惯了听故事,或者是习惯看图画多的书籍。低段当然没问题,但是从中段开始,我们尽量鼓励孩子能够阅读文字量大的书籍,而不要一直依赖图画。

因为如果孩子沉迷于漫画,他们会畏惧、排斥文字太多的书籍,这是非常遗憾可惜的事情。这将让他失去很多阅读的兴趣。因为大部分经典书籍,都不是靠图画来吸引读者。所以在孩子真正的阅读习惯养成之前,我们大人对孩子在图画书过度到纯文字的书籍上,可能需要做些引导。可以通过陪读、聊书等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此外,我还想要跟大家探讨一点:究竟阅读要不要摘抄?要不要写读后感?

我自己觉得做阅读笔记是有必要的。因为每一本书都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时是作者的一句话,有时是书中的一个情节,有时是书中的某个人物……读到你觉得精彩之处,可以划一划,回过头来再读一读;有感觉你就批注一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觉得这个句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你也可以背起来,记起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你觉得非常精彩的句子或者观点,都可以。这些都是宝贵的阅读体验。不要觉得繁琐,养成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句真理。


我现在读书,几乎每一本书都会夹着一支笔,因为我喜欢划句子,觉得特别精彩的句子,我会先划下来,反复读。有些书值得反复读,先把书读厚,而后把书读薄,就是读这些引起你美感,引起你思考的句子。

至于读后感,我个人觉得确实无法强求。有些书,读后有感觉,可以滔滔不绝写上几千字;有些书读完可能就忘了;有些书你巴不得每一个字都背下来,因为你感觉每一个字都美得让你窒息。这些个人的阅读体验各不相同,我们无法要求每个孩子都一定要写读后感。被要求写读后感下的阅读,可能多少失去点阅读的乐趣,就好比人家请你吃冰淇淋,然后在你要开始品尝之前告诉你:你吃完之后要一篇吃冰淇淋的感受,把冰淇淋的美味写出来。这个时候冰淇淋的美味肯定早就荡然无存

                        03

其实我们要大胆相信我们的孩子:只要给到他们阅读的环境、阅读的时间,他们自然会走进那个安静而愉悦的阅读时空里。我们也应该相信: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就充满好奇的,只要我们通过书籍来保持他们的好奇心,那么他们对阅读的向往是自然而然的。至于写作的事情,就交给阅读去完成。因为当一个孩子真正走进书的世界,他们会慢慢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分享阅读,交流他的想法。不要急着让孩子写,尤其是三年级以前的孩子,还是以大量阅读为主,激发兴趣为重,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输出的。


朋友说,她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写日记(她的孩子才一年级。)。有一次孩子写奶奶给她煮了一碗面,非常好吃。很开心。她把这件事写下来并开开心心地跟妈妈分享的时候,妈妈听完却说:这碗面是什么颜色,里面有什么材料,闻起来味道怎么样,你要仔细观察,描写得再详细一点。

孩子听完,自然是索然无味。朋友很苦恼,问我是不是做错了。我笑了笑。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每一次孩子要分享自己好不容易完成的大作时,家长都是觉得写得不够好:

老师不是说了要写具体,你这样写哪里具体了?

老师说要多运用一些手法,你都没用。

你写成这样,好意思交上去吗?

……

其实我想说,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容易,看似幸福的他们,背后压着无数座大山,单单各科作业和各类培训就耗尽了他们的时间了。如果是你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领导让你每周都写一篇总结,或者写一份方案,试问,你做得来吗?


教育急不来,阅读急不来,写作更是急不来。这个过程需要用小火慢慢炖,慢慢熬,熬到有一天,味道全部都渗透出来了,那种想吃的欲望就来了,写作就开始了。

有些事情,我们需要“逼一逼”孩子,比如从小养成好习惯(包括文明礼仪、书写阅读);有些事情,我们需要放手,比如兴趣爱好。孩子,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发呆、玩耍,都是她与这个世界进行链接的方式,不要因为你的焦虑,就霸占了她所有时间。

最后,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所写的一切东西都是我个人的实践和思考,都是从我自身的接触到的案例和教学经验出发,不具备权威,大家可以读一读。有用则用,无用则看看就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追小忆


END来源 | 艺学堂写作
 编辑 | 可以   审核 | 卓雅

解说崔峦先生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一次讲话

《给孩子的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谈

一、二年级课文怎么教?彭峰老师的这两本新书是您的贴心参谋

步骤   成为谷里会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邀请好友——图文邀请卡——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长按图片保存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