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新育:猪周期走向景气转折点

梅新育 梅新育论衡 2022-03-20
 
前言:
本文以“《猪周期走向景气转折点》”为题将刊发于明天(2021.1.12)《第一财经日报》,基本上完整刊发。
网络链接:
http://www.yicai.com/news/100909672.html
相关阅读见文末。
欢迎转载刊发,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出处。
 
2021.1.11
 
 

 
“猪周期”与养猪业生产转移之一
 
猪周期走向景气转折点
梅新育
 
 
民以食为天,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将比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20余年复杂艰险许多,应对变局需作持久战打算,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棉油肉)与能源、IT高新技术产业并列,是这一时期决定中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三大关键产业,确保粮棉油肉生产与供应稳定,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油、肉生产与供应稳定对粮食安全的意义大幅上升;其中,作为工业和医疗等用途最广、我国生产和消费最多、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影响最显著的肉类,猪肉生产与稳定的重要性又远超其它肉类。由于猪将饲料转化为肉类的效率高于牛羊,猪肉生产料肉比明显低于牛羊肉,倘若猪肉生产供应出现较大缺口,指望依靠牛羊肉填补是不现实的。
尽管2020年末出现了市场肉价上涨现象,但就总体而言,近年持续上扬的“猪周期”正日益逼近价格下行而饲料等项投入居高不下的景气转折点,我国猪肉生产可能遭遇利润空间急剧压缩的重大压力。面对我国猪肉生产与供给稳定面临的这一潜在冲击(预计这一潜在冲击可能在一年左右成为现实),就短期而言,将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的生猪期货有望发挥重大积极作用。从中长期来看,要进一步可持续地稳定猪肉生产和优化农业产能布局,我国还需要有秩序推动养猪业产能从中心地区向国家边缘地广人稀区域适度转移。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新疆可望成为中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在一定程度上复制全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的成功,并从改善土壤等方面助力当地传统支柱产业棉花种植业,实现猪棉并举可持续发展。 


一、猪肉价格连续下行
由于猪肉价格持续暴涨,养猪业成为近两年市场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生产供给增长和政府有意识促进生产,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养猪业这一轮景气正在走向尾声,“猪周期”即使尚未正式进入持续的价格下行阶段,也日益逼近了。
养猪业景气尾声的迹象首先表现在猪肉价格下行。自9月起,全国居民消费猪肉价格环比已连续下跌3个月(环比跌幅依次为1.6%、7%和6.5%),同比自10月起连续下跌两个月(参见表1)。特别是11月份居民消费猪肉价格同比跌幅高达12.5%,令市场为之震动。尽管12月中下旬一些城市猪肉零售价格有所上涨,但那主要应是年节效应、炒作冷链疫情等因素综合导致的短期反弹,彻底逆转9月以来肉价下行趋势的概率不高。

 
3—5月居民消费猪肉价格环比也曾连续3个月下跌,但那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疫情压力仍然较大(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直到4月26日方才清零),经济与社会生活尚未全面恢复正常,一、二季度GDP同比增幅分别为-6.8%、3.2%,且当时居民消费猪肉价格同比仍处于上涨状态。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基本上已经全面恢复正常,三季度GDP同比增幅达到了4.9%,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增幅可达6%、明年全年增幅可达8%甚至更高,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出口贸易及相关产业更堪称火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快回归增长,受疫情影响最大行业之一餐饮收入也从10月起恢复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猪肉价格连续较大幅度下跌,更应当视为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阶段的信号,而非短期波动。
 
(欢迎申请:
快讯!1月7日起!梅新育粉丝最高可领1978元助学金,小初高学生都可以申请!

二、仔猪和饲料投入成本居高不下
如果猪肉价格下行同步伴随生产成本下行,那么就不至于对猪肉生产构成太大冲击,但当前市场趋势恰恰与此相反。一般而言,仔猪、饲料构成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的两个最大项目,前者约占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的23%,后者占56%左右。总体而言,当前国内仔猪价格居高不下,至少是价格下跌滞后,国际市场上主要饲料原料(豆粕和谷物)价格趋涨,并迟早将传导国内市场,与猪肉价格下行趋势结合,对养猪业利润空间构成了双重压缩。
 
 
考察农产品集贸市场活猪(中等规格)、仔猪(普通规格)和猪肉(去骨统肉)单价及其同比、环比变动。如表2所示,这三种产品价格环比均从9月开始连续下降,但活猪、猪肉价格自10月起同比下降,仔猪价格10月同比仍保持上涨状态。作为成品的活猪、猪肉价格下行,作为关键投入品的仔猪价格仍居高不下,至少是价格下跌滞后,养猪业利润空间压缩的风险正趋向凸显。
 
 
养猪饲料主要原料为豆粕等油籽粕,以及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鉴于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已经连续多年粮食年进口量(包括谷物和大豆等)逾亿吨,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行情和养猪饲料真实成本影响日益重大,本文考察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以判断养猪业饲料真实成本走势。
整理2018—2020年10月国际市场大豆、大豆粕、玉米、小麦、高粱价格数据如表3所示,包括2018、2019年度均价,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三季度7个季度的季度均价,以及2020年6—10月的5个月度均价。从中可以看出,自2020年第二季度低点以来,国际市场上大豆、大豆粕、玉米、小麦、高粱价格全部趋向上涨,且价格上涨呈加速趋势。其中,大豆、大豆粕自9月起月度均价超过此前高点2018年度均价,玉米自10月起月度均价超过此前高点2019年二季度季度均价,小麦自10月起月度均价超过此前高点一季度季度均价,高粱自二季度起季度、月度均价均超过此前高点2018年度均价。
10月份均价与6月份均价相比,大豆从367.8美元/吨涨至454.3美元/吨,上涨86.5美元/吨,涨幅24%;
大豆粕从346.5美元/吨涨至465.6美元/吨,上涨119.1美元/吨,涨幅34%;
玉米从148.0美元/吨涨至186.7美元/吨,上涨38.7美元/吨,涨幅26%;
小麦从200.5美元/吨涨至245.2美元/吨,上涨44.7美元/吨,涨幅22%;
高粱从170.9美元/吨涨至189.5美元/吨(9月均价),上涨18.6美元/吨,涨幅11%。
 
 
从更大背景上考察世界银行中低收入国家商品类别价格指数变动,可以看到,价格上涨并非仅存在于大豆、玉米等个别单品上面的现象,而是初级产品行情的普遍走势。如表4所示,能源、非能源、农产品、油类几个大小类别该项指数均于2020年第二季度达到近年来的低点,随后从二季度末月6月份开始持续上扬。谷物季度指数在第二、三两个季度连续下行,但从月度数据来看,从8月份开始连续回升,9月份起其月度指数就超过了2018、2019年度指数和2019—2020年第三季度各季度指数的高点。
 

三、市场基本面推动饲料原料价格普涨
三季度以来国际市场上主要饲料原料(豆粕和谷物)之所以在二季度跌落低谷,其后普遍价格趋涨;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各国反危机政策所致:
新冠肺炎疫情从一季度后期开始全面“全球化”,西方国家疫情指标在4月上、中旬就已经全面超越中国,并持续快速恶化;而中国疫情大局当时虽然已经控制住,但经济社会生活远未恢复正常。内外因素叠加,导致初级产品行情在二季度跌落谷底。到三季度,中国经济生活已经基本恢复,而且还在快速回升,各主要经济体也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反危机的宽松、超常规财政货币政策,初级产品实际需求和预期均大幅度改善,其行情由此不断上扬。
展望未来,美欧疫苗已经抢先上市,中国国药集团灭活疫苗已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全部完整流程公开上市,还有多只疫苗正在严格履行上市流程,市场对2021年经济复苏前景预期乐观,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通过超常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释放了天文数字流动性,经过一段时滞后正在陆续释放进入市场,预计未来还将新增一部分流动性;有鉴于此,2021年初级产品普遍较大幅度上涨,几乎已成定局。即使美欧核酸疫苗大批接种后证实效果不如当前预期,且发现较大副作用,接种率也远远达不到卫生界普遍预期的、要阻断流行所必须达到的70%门槛,预计也扭转不了2021年初级产品大面积行情上涨的基本格局,只能抑制其上涨的幅度。
 
 
(初稿2020.12.25,修订2020.12.29,三稿2021.1.4,仅代表个人意见)
 

欢迎申请:
快讯!1月7日起!梅新育粉丝最高可领1978元助学金,小初高学生都可以申请!
 
参考阅读:
梅新育:中国棉花产业面临多重挑战
梅新育:中国基础农产品当前潜在风险不在于粮油而在于棉
梅新育:“猪肉荒”挑战为新疆创造养猪业大发展契机
梅新育:猪肉与经济理性选择
梅新育:8月9日猪肉股尾盘集体跳水意味着什么?
 
前文回顾
梅新育:感触凯恩斯
梅新育:美版八一九
梅新育:是无意义儿戏,更是为拜登作嫁
梅新育:2020新年祝词
梅新育:担当自由贸易旗手,中国责无旁贷
随笔:女拳与《万箭穿心》
“冒路德节”非“圣诞”,宗教运动会应停办
梅新育:海外反华公知之死与2021美国经济前景
梅新育:资源民粹主义的挽歌
梅新育:塞北之役折射中美竞争关键
梅新育:转移支付与“文化”幻觉
梅新育:广州怀圣寺宣称的始建年代纯属编造
梅新育:为尊严和史实而斗争
抗美援朝: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加泰罗尼亚分裂动乱凸显中国政区划分智慧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