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税务研究 税务研究 2024-06-03



作者:

田志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 

金   圣(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 

朱睿琪(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税收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自然肩负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2023年,大量研究者对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实现路径以及初步成效进行了研究,对未来税收如何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一、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

税收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除了完成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应该担负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充分认识并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新时期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学术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围绕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开展了深入的探讨,相关观点主要集中于税收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高培勇(2023)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税收的职能边界已极大拓展。税收可以为建设公平统一的市场奠定基础,让市场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调度和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李林木 等同样认为,税收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税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保障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创新发展、推动实现创新驱动、提升经济效率,是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赵福昌 等)。张明喜认为:税收政策既能发挥激励作用,又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促进科技创新;税费收入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坚实物质基础;税收的公正公平性能确保科技创新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鞠铭认为,个人所得税具备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职能,能够推动塑造发展新动能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税收的公平原则高度契合。马海涛 等认为,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改善现有税制结构,建设现代税收制度,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吕冰洋 等则认为,税收对缩小整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调节力度有限,但“调高”的作用不可代替。税收的精准调节应从“调高”入手来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郭月梅 等(2023a)认为,国家应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人民税收观”的内在要求,是扎实提高发展质量的应有之义。许光烈肯定了税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护航舰”作用,认为税收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李杰生认为,我国的现代税收体系建设应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主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税收管理水平,在推动全球税收治理变革中展现大国税务担当。李林木 等同样认为,现代税收体系建设要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护各国政府的税收权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税收利益共同体,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史卫则从中国税收的起源出发,认为“守望相助”是中国跨区域跨族群的税制得以形成的逻辑起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税收生成机制。这种守望相助、互助共生的税收价值取向同样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国际税收体系建设,为开放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综上所述,税收领域研究者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发展中最迫切的需要,在2023年围绕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问题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认为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职能在于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研究从高质量发展对税收的客观要求、税收特性、文化溯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论述,着重关注了税收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激励企业创新、增加科技人才储备、调节收入分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国际税收利益共同体等具体领域的重大潜能,进一步明确了税收在高质量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为未来的税收体系完善提供了方向指引,对于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大量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而在实践中如何落实相关职能也同样是现有研究所关注的重要内容。2023年学术界对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开展了多角度的探索,形成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成果。

(一)税收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3年的研究主要论证了税收可以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内需、改善营商环境等路径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朱青 等认为,未来应全面降低中小企业税负,通过扩大税收减免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力度等方式激活中小企业活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以盘活宏观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扩大内需方面,黄凤羽 等认为,税收政策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推动消费增长的积极性、稳定间接税整体税负、改善居民收入结构、强化社会保障,以扩大消费规模,并从助力农民增收、优化各类消费品的税负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消费支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几方面用力,以优化消费结构。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柳华平 等认为,应通过推进征纳双方合作、提升数据治理水平、科学设置基层机构及职能职责、完善争议预防和解决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式提高税收治理水平,增强税收确定性,优化营商环境。

(二)税收服务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税收可以为其赋能添翼。刘剑文 等认为,税收服务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发挥税收的经济诱因作用,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引导经济主体投身创新事业。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调研组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认为应优化税收政策和服务,在拓宽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强化上市引导的税收政策、注重关键环节的税收激励等方面发力,通过做精做细税费宣传辅导、持续改善纳税服务体验、深入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等措施赋能,助力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悦 等建议提高软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优化即征即退适用范围,进一步提升软件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水平。鞠铭认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应扩大科技创新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的试点地区、对科技创新人才实施有差别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效应,通过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税收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其中,税收可以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从推动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两个方向发力。

一方面,要妥善应对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协调发展。针对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彭飞 等认为,可以优化地区间增值税收入横向分享机制,逐步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过渡,从而实现经济要素跨地区的有序流动和扩散,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进程。针对城乡差距问题,杨志安 等建议制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和涉农金融业务的税收支持力度。高佳燕 等聚焦涉农企业发展,建议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以及加大对农产品运输、加工、贸易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余宜珂 等认为,可对扎根脱贫地区县域人员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探索促进人才振兴的乡村振兴路径。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推动共享发展。张守文建议提高非综合所得税负,下调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降低中低收入者负担,使个人所得税更有效地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梁季(2023a)提出丰富社会政策类扣除的方式,例如将婴幼儿照护扣除从税前扣除转为税额扣除,使“补贴”效应更多地惠及中低收入群体。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调研组建议优化慈善捐赠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税前扣除的优惠力度。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课题组提议将部分财产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同时积极探索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从“压力”端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四)税收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路径

建设绿色税制、践行绿色税收是现代税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宋凤轩 等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约束与税收激励双向调节的现代税制体系,使绿色税制的调节效能更好地贯穿于开采、生产、排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黄凤羽 等认为,应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多税种的合力,不断根据新的环保需求,从降低污染物排放、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等角度,提升消费市场的绿色化程度,助力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尹磊 等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认为应将更多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对一次性塑料制品、化学试剂、农药、含磷洗衣液等不利于生态环保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和江西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认为,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税务力量,需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综合治税模式,构建激励约束联动机制,对违法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采取不能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政府补贴等惩戒方式,凝聚绿色税收共治合力。

(五)税收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现路径

我国在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与国际税收治理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合作与发展,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通过增强国际税收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等助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增强国际税收合作方面,励贺林认为,应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税收体系,维护多边主义的全球税收治理,以此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罗秦 等认为,我国企业所得税应与全球最低税规则充分衔接,兼顾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需求,主动融入国际税收治理,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环境。除经济之外,气候变化应对作为一种典型的全球公共品,同样需要税收的积极参与。何杨 等认为,应加强全球层面的碳定价机制建设,可以考虑对碳排放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征收“气候附加税”。

在促进国际贸易方面,李东认为,要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围绕提高税收确定性、税收争议解决、预约定价安排、征管能力建设、打击国际逃避税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唐红祥 等聚焦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跨境产业链合作,认为应加快推进税收协定的谈签与内容完善,保护跨境合作企业免受重复征税。面对新兴商业模式“海外仓”,余萍 等认为,应加强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与“海外仓”所在国家开展信息共享和合作监管,协调解决税收争议,避免双重征税,在税收管理中充分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数据要素带来的新兴贸易形式,杨昭 等认为,应继续推动与数字经济主要贸易国的税收协作,减少有害税收竞争,在税权分配、征管互助、情报交换等方面形成共识并积极落实,以此实现共赢发展,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根本遵循,同时也为系统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类具体问题与短板留下了理论探究与实践摸索的空间。2023年的税收学术研究主动积极承担起理论探究与税收实践的时代使命,紧密围绕税收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职能定位,对相关职能目标的实现路径进行了丰富的探索。相关研究从顶层税制设计、具体税种优化、税收征管改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大量改革建议,涉及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消费结构、改善营商环境、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平衡区域发展、完善分配制度、鼓励节能环保、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国际税收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为未来税收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方案,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发展图景,充分体现了税收学术研究对于税收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成效

随着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改革举措的落地,我国税收体系不断优化,已经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术界基于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定位,从多个角度评估了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其中,税收在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成效较为突出。

(一)税收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成效

正如前文所述,税收可以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内需、改善营商环境等路径助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有文献对这些方面的初步成效进行了充分评估,证实了税收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管治华 等认为,税费优惠政策传递了稳定宏观经济、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而且相对于政府其他类型的支出性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更具稳定性和直接性,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在扩大内需方面,林志建 等发现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整体上降低了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对较高收入家庭和城镇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尤其显著。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税务总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分局、办税服务厅)建设(黄金慧 等);同时把精准推送税费政策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推行“精细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了“总局统筹—省局主责—市局细化—县局补充—分局兜底”五级联动的工作运转机制,让“政策找人”真正落到实处(黄浦)。

(二)税收服务科技创新的初步成效

税收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支持企业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胡怡建认为,2023年我国采取的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助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梁富山 等认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张悦 等聚焦软件企业,发现加计扣除、税率优惠与即征即退政策均能提高软件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崔惠玉 等着眼于制药企业的科研创新,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调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相关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郭月梅 等(2023b)认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卢小祁 等认为,增值税税率降低能够有效提升受惠行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长期看,这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还能提升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结构优化效应。

(三)税收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初步成效

对税收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初步成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小区域间与城乡间发展差距,以及调节人与人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等方面。

在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协调发展方面,彭飞 等的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显著改善了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这一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聚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杨志安 等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陈滔 等实证考察了税制结构优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认为提高直接税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

在调节人与人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推动共享发展方面,现有研究证实,税收在三次分配中均起到了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效果。在初次分配领域,于海峰 等认为,持续减税降费降低了经济主体税费负担,增值税改革的深化使其“中性”特征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居民就业和收入稳定。在再分配领域,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调研组验证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效能。在第三次分配领域,陈怡欣 等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会降低企业慈善捐赠总水平,但更多地挤出了企业利己性捐赠,对利他性捐赠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有重要意义。

(四)税收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步成效

研究表明,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税收主要体现在持续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和环保减税激励,二者在促进碳减排、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助力。

从绿色税收体系看,绿色税收体系能够通过增加污染治理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价值链升级来提升企业碳生产率(姚鹏 等)。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和江西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显示,绿色税收在促进绿色GDP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企业低碳发展、公众绿色出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成效显著,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重要力量。税收激励主要通过要素投入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企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改善,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如孙鹏博 等发现,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投资税收激励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于井远 等也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绿色动能激发效应提升了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具有显著的绿色溢出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五)税收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初步成效

税收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增强国际税收合作与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在增强国际税收合作方面,邓力平 等认为,我国税务部门以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维护国家税收利益、深化国际税收合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智烜聚焦“一带一路”,认为“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内涵不断丰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与支持。励贺林认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为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贡献了中国方案。余珮 等也认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税收治理体系重塑,与多个缔约国开展了双边税收协定修订的工作,显著抑制了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税收利益,更为企业“走出去”营造了健康的国际税收环境,有利于全球经济体长期合作共赢发展。

在促进国际贸易方面,税务总局聚焦服务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出了“税路通”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品牌,推动实现跨境投资“信息通”“政策通”“服务通”(李传翠)。各地税务机关纷纷响应,推出“税路通”子品牌,税收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展露新成效。梁季(2023b)认为,建立跨境服务增值税零税率(免税)制度、在自贸港区试点服务贸易支持政策、优化跨境服务纳税服务等举措,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进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余官胜 等的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在总体上有助于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激活全球市场活力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在谋求本国发展中助力各国共同发展,以宽阔的国际视野主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开放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丰富的税收理论探索与税收实践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增添了重要的一抹亮色。近年来,税制的改革与优化、税收激励的补充与完善等多项举措有序落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多项税收改革协同共进,国际国内积极开展税收合作,使得税收在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年税收学术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税制改革与税费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内需、改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创新、培育高素质人才、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绿色GDP增长、提升企业ESG表现、增强国际税收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等具体方面的积极作用,肯定了我国系列政策组合拳和改革举措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税收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和信心支撑。


四、评述与展望

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学术界围绕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了相当全面且深入的研究,集中讨论了税收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职能定位,提出了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肯定了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成效。为了使税收更好地迎接新挑战、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未来税收学术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未来研究应以此为着力点,注重税收在促进国内需求质、量双升方面的作用,积极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引导效能,培育优越的消费增长点和投资方向,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在科技创新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对研发支出的数量、质量提升都有一定效果,但创新质量提升不及数量扩张显著,仍有较大进步空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因此,未来应注重对税收服务创新质量提升和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关注税收服务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与不足,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关注税收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列入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之中。未来研究可以在深入研究分配制度优化完善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税收如何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发展海洋经济等重要问题,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随着“双碳”目标日期逐渐临近,加之欧盟碳关税开征在即,税收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的职能愈加重要,这要求学术界进一步深化对税收助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能源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研究,并着重关注税收服务碳减排的路径和成效,强化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要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税收促进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路径,着重关注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与不足,并在建设“小而美”民生项目领域贡献税收力量,总结凝练有益经验,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理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23(3):4-25,204.[2]李林木,钱金保.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税收法治体系建设路径[J].税务研究,2023(3):9-15.[3]赵福昌,赵久悦.增强税收调控的精准性有效性可持续性[N].中国税务报,2023-07-19(B1).[4]张明喜.税收现代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J].中国税务,2023(9):20-22.[5]鞠铭.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研析[J].税务研究,2023(10):36-41.[6]马海涛,姚东旻.现代财税体制的理论渊源、基本共性与中国特质[J].改革,2023(11):83-95.[7]吕冰洋,李昭逸.税收精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分析[J].税务研究,2023(7):11-15.[8]郭月梅,厉晓.构建中国化时代化“人民税收观”[J].税务研究,2023a(2):21-25.[9]许光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税收现代化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23(2):31-36.[10]李杰生.新时代人民税收理念源流梳理与展望[J].税务研究,2023(7):110-115.[11]史卫.中国税收起源新探及其当代价值[J].税务研究,2023(1):133-138.[12]朱青,郭雨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减税降费政策研析[J].税务研究,2023(2):107-112.[13]黄凤羽,刘丽.促进消费规模提升与结构优化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23(4):49-57.[14]柳华平,杜林,张镱.提高税收确定性的路径选择:基于IMF和OECD《税收确定性专题报告》的启思[J].税务研究,2023(7):131-137.[15]刘剑文,侯卓.发展型财税法的理念跃迁与制度构造[J].中国社会科学,2023(5):129-147,207.[16]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调研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税收政策及服务研析:基于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调查[J].税务研究,2023(6):44-49.[17]张悦,王晨阳,王京.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企业创新效果分析[J].税务研究,2023(6):124-129.[18]彭飞,蔡靖,吴华清.增值税分成、财政激励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3):70-90.[19]杨志安,付正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税收政策:现状、不足与完善[J].税务研究,2023(5):120-123.[20]高佳燕,柳颖.助力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问题与完善[J].税务研究,2023(4):129-132.[21]余宜珂,杜妍,王云驰.税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探析[J].税务研究,2023(5):124-127.[22]张守文.中国式现代化与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化[J].税务研究,2023(5):5-12.[23]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的效应分析与优化方略[J].改革,2023a(11):96-106.[24]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调研组.个人所得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与完善:基于济南市居民收入和个人所得税情况的调查[J].税务研究,2023(10):30-35.[25]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课题组.基于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税收问题研究[J].税务研究,2023(1):106-108.[26]宋凤轩,张航.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优服务高质量发展[N].中国税务报,2023-07-05(B4).[27]尹磊,王晓.我国消费税制度优化探析[J].税务研究,2023(2):51-56.[28]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和江西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绿色税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江西省的调查[J].税务研究,2023(10):24-29.[29]励贺林.更好参与全球税收治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J].税务研究,2023(4):36-41.[30]罗秦,牟岫筠.全球税收治理视域下的我国企业所得税优化:以打击有害税收实践为例[J].税务研究,2023(6):21-26.[31]何杨,张聪.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挑战与政策建议:基于全球公共品融资的视角[J].税务研究,2023(10):89-93.[32]李东.关于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J].税务研究,2023(5):128-132.[33]唐红祥,许露元.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合作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23(6):118-123.[34]余萍,张海亮,李垚.浅析海外仓新业态中的税收管理与服务[J].税务研究,2023(3):137-140.[35]杨昭,杨杨.数据要素影响税制体系的机理、表现和应对[J].税务研究,2023(3):105-111.[36]管治华,石琴.经营主体实现帕累托改进[N].中国税务报,2023-09-01(B1).[37]林志建,张楠,杨琳.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2023(4):69-81.[38]黄金慧,杨志聪.全国税务系统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分局、办税服务厅)建设交流推进会在京召开[N].中国税务报,2023-12-05(A1).[39]黄浦.税费优惠助经营主体稳信心激活力增动能[N].中国税务报,2023-11-28(A1).[40]胡怡建.税收政策精准有效助力经济恢复向好[N].中国税务报,2023-11-01(B1).[41]梁富山,王心洁.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实证检验[J].税收经济研究,2023(1):54-66.[42]崔惠玉,王宝珠,陈立梅.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能否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来自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政研究,2023(1):71-84.[43]郭月梅,曹宁宁.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b(6):42-51.[44]卢小祁,俞毛毛.减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增值税税率降低的视角[J].当代财经,2023(10):30-43.[45]陈滔,倪志良.税制结构、税收凸显性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基于279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考察[J].当代财经,2023(4):29-40.[46]于海峰,葛立宇.加大税收调节力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J].税务研究,2023(1):12-14.[47]陈怡欣,池赋炜,林奕皓.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慈善捐赠: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J].财经论丛,2023(11):25-35.[48]姚鹏,梁琼云,刘刚.税制绿化度与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6):132-145.[49]孙鹏博,葛力铭.税收激励能否提升企业能源效率?:来自增值税结构性改革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23(1):154-168.[50]于井远,赵合云,朱翠华.减税激励与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基于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准自然实验[J].当代财经,2023(10):44-57.[51]邓力平,陈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税收实践[N].中国税务报,2023-10-18(B1).[52]王智烜.共建公平有序的国际税收营商环境[N].中国税务报,2023-09-20(B1).[53]余珮,陈漪澜.双边税收协定深化是抑制跨国公司避税的“利器”吗?:基于协定修订和条款异质性的量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23(7):62-76,135.[54]李传翠.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税收精诚共治[N].中国税务报,2023-10-16(A1).[55]梁季.持续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N].中国税务报,2023b-09-06(B1).[56]余官胜,田菊芳,曹灿.税收优惠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样本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23(1):58-69,135.(本文为节选,原文刊发于《税务研究》2024年第3期。)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

田志伟,金圣,朱睿琪.2023年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J].税务研究,2024(3):5-12.

-END-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点突破与方向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与税制建设

税收: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稳定鳍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税收治理优化研究——基于全球公共风险的挑战

相对中性理念:破解增值税改革难题的钥匙

中国增值税改革:历程、特色与展望

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效应研析

税收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税收制度体系现代化研究

我国非居民企业机构、场所税收管理探讨——基于北京市的调查

隐私计算技术在税收大数据共享共治中的应用展望

工业互联网税收治理的逻辑机制与中国方案

税务行政裁量权的法治化规范进路

税务约谈执法:理念革新与制度构建

国内最低补足税:规则设计与国家税收利益防线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投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