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院丨陈小钢:铁狮子胡同一号的老院记忆

陈小钢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小钢,1958年生,北京人,自动化专业,从事过科技信息管理工作、影像摄制编辑工作。1980年代中移居香港,在私人企业工作至今。


原题

老院记忆



作者:陈小钢

原载作者美篇







      
初到老院

1972年夏天,我们从河南干校回到北京,早晨下了火车,便被一部面包车直接拉进了这个大院。
     
汽车由东院的后门进入,放眼望去,院子四四方方,周围是两层小楼,青砖绿顶建筑,朝向院内的一侧都有木栏长廊,绿色立柱及红色围栏,中西合璧非常典雅。
      
因为我们是第一批进驻大院的干校回京人员,所以整个后院静悄悄的见不到人影,东楼偏北的一棵大树上掛著一个秋千随着微风来回摆动,一只肥猫望着我们这帮不速之客。

  
我家被分配到了灰九楼。刚进大院的一段时间,由于托运的行李还没有到北京,最初进驻的几户人家都是打地铺睡觉,一日三餐由部里派车送来,有时是面包车,有时是后开门的212北京吉普。

安顿下来后没过多久我们开始上学了。当时北京是按居住区域划分学校的,中学是165中,小学是府学胡同一小 。165中学最早是教会学校“崇慈女中”,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府学胡同小学更牛,有六百年的历史。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住的大院是张自忠路3号,又叫铁狮子胡同1号大院,外面人称这里“人大”。
    
个临街大院分两个部分:西院属于人大,东院属于中联部下面的几个研究所,分别为西亚非所、苏东所、拉美所、东南亚所……
    
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代初,成立之后没几年就遇上了文革,折腾了几年,直到1969年几乎所有人员一锅端下了干校,这个大院顿时变得空空荡荡。

    
1972年之后的几年内,陆陆续续又有多批好汉从五七干校回到了北京,老院子开始有了人气。

  
 灰楼
    
东院所有建筑沿用人民大学宿舍的排列,按“红,灰”字排号,东院分别为:前楼灰7、中楼灰8、西楼灰9、东楼灰10和北楼灰11楼,安排家属居住的只有灰9、灰10和灰11楼。
   
2015年4月我重返铁狮子东院时,楼宇编号已经改为:东楼、西楼、南楼、北楼及中楼,东西南北中,听起来像是麻将牌,好听又好记。

人大
    
每天进出铁狮子胡同1号院,都会看到一幢高耸的建筑物,主楼顶端原来是有一座时钟的,文革期间,那座时钟的位置被一个硕大的红色五角星遮盖住,骤看起来与建筑物本身的建筑风格不是太协调。 
    
从大街进入大院,要经过一个红柱雕梁大屋顶的老建筑,这是当年九贝子(恭亲王)府留下的旧建筑,现在是传达室及门卫。
    
据说当年(1970年代)看大门的老头,是个资格很老的老红军,有人说他因为没有文化才主动来这里看大门,也有人说他是犯了错误才被发配来这里看大门。
    
大门口外的大街就是张自忠路,最早这里是个死胡同:铁狮子胡同。
       
然而,不同时代这条街被赋予不同的名字:铁狮子胡同 — 张自忠路 一 地安门东大街 一 张思德路 一 工农兵东大街 一 地安门东大街 一 张自忠路 一 平安大道。

  
军营
    
我们东院细分起来,又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前院及中院部分房屋借给了铁道兵的一个团部当办公室及宿舍用,我们进出前门有解放军战士站岗,我们获发了一张出入证,外面的人都以为我们是军人子弟。
    
每天都在军号声中度过,早晨军人会在后院操场上跑步,平时也在操场上练习枪械瞄准,傍晚常常打排球。
  
 对了,前院空地还有个篮球场。





      
放电影

部队有时会在后院操场上放电影,他们自带一个小马扎坐满了操场。电影放映前,不同的连队相互“拉歌”,好不热闹。电影的银幕通常就掛在我们灰九楼楼道门口上方。
      
挺讨厌的是一操场上的人常常跑来我们楼道内的厕所解手,搞得臭烘烘的,盥洗室湿漉漉的。
      
还有就是“人大”的孩子因为进不来看电影,会扔石头砸玻璃,记得有一次一帮熊孩子抛了一块石子越过灰九楼房顶,正好砸在一位正在看电影的战士头上。
     
说起电影,铁狮子1号院还拍了不少的影视剧,最早的应该是文革前的《鄂尔多斯风暴》,文革期间拍彩色版《南征北战》时,我们还看过拍摄过程,摄制组在灰1楼拍摄外景,折腾了大半天,在电影中也就不到10秒的镜头。文革后拍过《佩剑将军》《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云水谣》《浪漫的事》……

电视剧《一地鸡毛》几乎就是在我们东院拍摄的,有一个镜头是在中院拍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一缕缕洒在陈道明身上,真美,还有很多灰八、灰九楼的场景,当年看这部电视剧感到非常亲切。

  
灰九楼 
    
我住的灰九楼,与灰十、灰十一楼一样,都是“筒子楼”,我们楼道一共有九个家庭,大家和睦相处,邻里关系非常融洽。公共卫生是每家每周轮流执行,因为住户少,我们灰九相对安静。
     
灰九楼中央过道,是我们“社交活动”的小天地,平时我们会在这里下军棋,有段时间我找来一套克朗棋盘,从沙丁叔那里找来滑石粉,在这里打克朗棋。秋天大白菜下来了,朝鲜族的金阿姨,在这摆放一个大铁盆,教街坊邻居制作朝鲜泡菜,非常好吃。

空闲时间马阿姨会在这里给孩子们理发,手艺高超,又快又好,以前我在干校已领教过了。记得一次暑假,马阿姨帮我理发,我说“马阿姨,您帮我剃个秃瓢吧。”马阿姨说你真的要剃光头?我说“是啊,是啊,您就剃吧。”最后马阿姨还是帮我剃了个极短的“小寸头”,并撂下一句“秃瓢多难看啊!”

一次从外面回来,被传达室叔叔叫住,他指着一位中年男子对我说:“小钢,他是找金阿姨家的,你帮忙带他进去。”中年男子话不多,但普通话说得不太好。我把他送到金阿姨家,看来他们相当熟稔,用朝鲜语聊了起来。之后金阿姨见到我,“你知道下午来的那个人是谁吗?”,我摇头,“他是《解放军进行曲》的作曲郑律成。”“啊!大名鼎鼎的郑律成?!《延安颂》也是他作的曲啊。”后悔没跟他多聊两句。郑律成是朝鲜人,他太太叫丁雪松,是我国第一位女大使。金阿姨的女儿叫李雪松,真巧。
       
我们灰九楼中央过道也是“信息中心”,大人们常在这里讨论时事,无论大事小事在这里互通消息。

有三件事印象深刻,一件是:1975年沙叔去河南出差回来,在这儿绘声绘色地讲述他目睹驻马店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遍地尸体的惨状,使这位性格开朗的壮汉眼泛泪光,然而那个封闭的年代,传媒只字未提。

第二件是:1976年1月8号晚上,灰11楼的罗叔来我们楼道,告知周总理去世,因为他有亲属在广播电台工作,最先知道消息,而社会大众是在1月9日才通过广播得知的。

再有就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小道消息,当时大人们在这里窃窃私语,见到小孩过来就压低声音,但还是掩盖不了兴奋的神情。


   
我住的房间是靠西边的,窗口正对着人大的宿舍小楼(可能是灰五楼),每天望向窗外,彷彿置身於欧洲某个小镇。

与住楼房不同,居住在老院不但接地气,还接灵气,这里有大历史碾过的痕迹,每个房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故事,可以想象:这里最早住过清末的八旗公子哥(估计那帮人后脑勺留着辫子);之后可能清朝海军衙役在此办公;民国时期国务院的官员在此处理政务;说不定日本特务在这里干过见不得人的勾当;新中国的大学生与国际研究学者在此奋笔疾书… ….



    
午饭

刚入住大院时,中午学生们吃饭是个大问题,前院的解放军食堂谢绝我们入伙,唯有求助西院的人大食堂。人大食堂位于临街大门口的西侧,他们那儿的大师傅手艺了得,做的面包、小菜及炸蚕豆媲美大商店卖的食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刚搬来时各家各户都是使用蜂窝煤炉,生炉子时,往往弄得整个楼道都是烟。后来有了液化石油气煤炉,既方便又卫生,中午放学回来简单热一下剩饭剩菜就算是一餐了。
    
当年午餐的标准配“菜”是12:30-13:00的小说联播节目,记忆中有《桐柏英雄》《海岛女民兵》。后来这两部小说都拍成了电影,一部叫《小花》,一部叫《海霞》。




    
偷书

人不轻狂枉少年,似乎所有反叛年龄的男孩都会做些荒唐的事情,偷书便是发生在1975年前后的事情。那年前院的解放军搬走了,前院及中院见不到什么人,前楼有几间房间堆放了许多研究所留下来的办公桌椅及杂物,其中包括南楼西侧的图书馆。当年我们几个大孩子伙同部里及秦老胡同发小,从南楼中门钻进地下暖气道,跪爬100多米,拐了两个弯道,掀开顶板进入图书馆偷书。
    
后来留守处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人潜入图书馆,但百思不得其解,明明门上贴着封条,窗户没有被撬过的痕迹,“偷书贼”是怎么进来的呢?
      
其实我们也自知偷窃行为不好,哥几个为了自我安慰,引用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桥段:“读书人窃书不算偷”,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偷书的理由。

  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除了研究所的外文资料外,还有很多当时很难见到的书籍,有很多文革前出版的小说、世界名著及画报。我比较喜欢苏联反特小说、巴尔扎克及马克吐温的小说,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套《文史资料》:这是一些清末官员、太监、国民党战犯写的回忆文章,很精彩。可惜文革后再也没看到过这套丛书,很有可能是文革期间毁了版,文革之后也没再版重印。

       
除了书籍,我们还拿了些黑胶唱片,都是些文革前的歌曲及苏联歌曲,现在听到这些歌曲就会联想起曾经干过的“坏事”。
       
那几年,白天大人都到部里上班,整个大院就是散养孩子们的天下,放了学除了玩就是玩。相比现在的孩童,我们那时过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闹鬼

早在清末贵胄学堂时代,大院就有闹鬼的传闻。其实这“鬼”都是八旗子弟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调侃出来的,传来传去就好像真的一样了。
     
无独有偶,1972年我们刚刚搬进来时,后院空空荡荡,我们几个孩子傍晚坐在外走廊的围栏上聊天。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不知谁发现灰10楼及灰11楼相间的二楼发出光亮,一闪一闪的,但当时那儿是没有人住的。难道说真的有鬼?后院静悄悄没有灯光,我们谁也没胆儿上去看个究竟。

那几年社会流传《一只绣花鞋》《梅花党》故事,猜测会不会是特务藏匿在里面发电报呢?当时有人提议向前院的解放军报告,后来有没有去叫解放军我记不清了,但现在想起来,我怀疑那些闪光,会不会是楼外面马路上汽车灯光的反射。蹊跷的是,之后的几天,那里再没有出现闪光。

地震
      
1976年发生了很多大事,7月底的地震把人都震到院子里了。后操场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帆布抗震棚,其他空地也搭建了各式各样不同抗震棚,骤眼望去,整个院落俨然成了贫民窟。
      
北京大多数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单位都是停摆及半停摆状态,大家忙着抗震救灾,院里组织我们几个高中生组成联防队,说是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其实就是夜晚值几个小时的班,让其他轮夜班的大人可以休息一下。
     
记得当时拿着手电筒满院子无目的的乱溜达,闷了就恶作剧,故意掀开熟睡孩童的蚊帐,用手电筒照他的脸直到孩童被恍醒。
      
印象中灰10楼有位叔叔,在与地震相关部门工作,于是他便成了消息灵通人士,每当看到他下班回来,大人们都会与他聊两句,看看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

电视 
      
1972年刚刚来老院时,在灰10楼南端有个电视房,摆放着一台天津生产的“北京牌”14寸黑白电视机,估计是以前研究所留下来的物件,电视机由一位瘦高个叔叔看管,他家是回民,一进楼道就能闻到一股羊肉味。
      
没过多久部里送了一台日本彩电,好像是20寸,最初放在灰11楼西侧双通大房间。解放军搬走后,把电视机搬去了灰8楼东侧的大房间。

  
信件
      
现在邮寄信件,除了写明详细地址外,近几年加了个邮电编码,而我们那个年代,寄来老院的信件只要简单写“北京1104信箱”及收信人名字,信件就可准确无误地送到你的手中。 

最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北京1104号信箱,居然没有变化,仍是张自忠路3号东院。

   
从1972年至1976年底,我在这个大院共居住了近五年。那时只知道这个建筑群是段祺瑞执政府,其他的知道不多,好在现在互联网资讯发达,很容易知道这个大院的“老底儿”。
   
首先在铁狮子胡同留下足迹的重量级人物可是真不少: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冯玉祥、顾维钧、李大钊、鲁迅、朱自清、欧阳予倩。
   
其次我们还要感谢慈禧老佛爷,她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了颐和园后,把剩下的钱建造了这个建筑群。建筑师叫沈琪,兴建时间应该是1906年,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大院分为西院及东院两个部分,西院为清朝的陆军部,东院为陆军部所属的贵胄学堂,贵胄意思是贵族后裔,我们住的东院后院应该就是这帮贵族后代居住的学生宿舍和营房,也不知我居住的那间房子原来的居住者是谁,估计是个满清在旗的公子哥。前几年有部话剧“贵胄学堂”应该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1907年,清衙把整个东院改成了海军部。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的陆军部,海军部都歇菜了。
   
1912年,袁世凯把整个铁狮子胡同一号院定位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西院为总统府,我们东院为国务院,(牛!我们这帮人居然住过国务院!)
   
1924年,段祺瑞坐镇此院,更改名为北京临时执政府,1926年3月18日,在执政府大门口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死47人,伤了200余人,大门口的两只石狮子见证了惨案全过程。
   
1928年,这个大院又变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
   
1937年,日军侵华期间,大院成为日本华北驻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司令部,我们东院是日本特务机关“兴亚社”。1970年代,我只知道西院后面有个地(水)牢是关革命志士的。2018年回东院时,才知道原来东楼(灰10楼)下面也有个地牢,现在那里还挂了个木牌,警示后人,是爱国主义教育打卡点。
     
也不知当年住在东楼的发小,晚上有没有做噩梦、乍醒或听到夜半哭声什么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大院,改为战区长官司令部及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记得电影《停战以后》里面有句台词对话,提及铁1号院,指这里是特务机关。还看过一篇网文,说抗日胜利后,蒋介石下榻过铁1号。
   
1906年至1949年解放前,铁狮子1号院可算是叱咤风云。各类军、政权力机关如同走马灯般交替更换,操控着华夏大地的命运。
   
1949年解放后,大院归属人民大学的最初校园,开学典礼就在大院的西侧空地举行的,刘少奇,朱德都有参加。后来在这片空地上建起了三栋苏式宿舍楼,因为外墙颜色是红颜色,称为红1楼、红2楼及红3楼。我们东院最初是人大的学生宿舍楼。
   
1960年代初期,北京市报国务院批准,将东院划归中联部,成立拉美所、西亚非所、苏东所 ……
   
1984年铁1号被定位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2006年铁1号被定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清陆军和清海军部旧址”。

  
离别老院快50年了,再熟悉的记忆也慢慢褪色了。人生就是一张没有退路的单程票,我们永远无法回到那个年代了。

相关阅读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悲情往事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大院回忆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名诗《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作者是谁?
"小混蛋"之死:亲历者还原文革北京江湖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李霄霞:回大院听爸爸讲过去的事儿
仇荣亚:计委大院那些年那些事
彭程:家住百万庄,记忆中特别的个性和美感
百万庄:新中国第一住宅区的前世今生
黄艾禾:落户北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
严向群:喜报胡同73号旁门的少年记忆
严向群:魂牵梦绕儿时的四合院
严向群:穿越童年的记忆深处
文化部大院:曾经的才子佳人部
北影大院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丁品:团中央大院的小故事
姜和平:教育部的小红卫兵
周初:生活在教育部大院的往事
周初:我与王小波都曾住过的教育部大院
周初:京城端王府夹道旧事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周大伟:“红色海洋”中的童年记忆
我们这一辈人的北京中学旧事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海军大院和当年那群剽悍的男孩
总后大院男女盘儿亮
部队大院子弟,影视圈的独秀一枝
李文林:部队大院的孩子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