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吕建铁:村办油印小报,激发小伙伴们文学梦

免费加盟☞ 新三届 2024-04-01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学者简历

作者大学留影

吕建铁(金夷),山西万荣县人,1956年生于内蒙古包头,1973年初中毕业后至山西省清徐县插队。1982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先后任太原日报记者、采编部门主任、山西商报常务副总编。出版有《沃土耕耘》《业内》《红火》等新闻作品选及长、短篇小说。


原题

我们当年的文学梦




作者:吕建铁 


我插队落户的山西清徐县王答村在太原郊县也算是一大村大队,全村当时共有12个生产队,两三千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太原铁路局和太原化肥厂两大国企的三四百名职工子弟(另有少量其他单位的关系户)到村里插队落户。

这么多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没有节假日,不分春夏秋冬一一以往的农闲寒冬腊月也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忙时节。大家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修理地球,时日久了自然会感到有些乏味,甚至都快忘了自己也曾是有些文化和理想抱负的知识青年。

当年在村里的留影(右为作者)


年轻人毕竟精力旺盛,总想着在劳作之余再干点什么。读书苦于只有“毛选”,学习数理化又无教师。于是,知青中几个平时爱诌几首诗的好友便凑到一处开始做起了文学梦。有人提议成立一个小组,定期不定期搞点学习促进。这个动议得到不少人的赞同,组长姚宪华和大家商定十天半个月碰头一次。白天下地没空,晚上吃过饭后才有可能聚到一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为:闲扯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办好各队的大批判专栏、墙报,为村中的大喇叭提供广播稿;附庸风雅开展各类文学创作。文学小组的成员大多是各队批林批孔的主力,村里的各类官样文章主要也由这些人执笔,算是生产大队的笔杆子。

197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全大队停电。文学小组成员摸黑从村东到村西聚到八队的知青伙房。灶台上煤油灯光亮如炬,大家聊得兴致大发,有人提议何不就此吟诗作赋?尽管无人提出异议,但毕竟才疏学浅,大家你推我让,好一阵儿后才学着领袖当年,激昂文字,挥斥方遒。一行行诗作喷涌而出,一篇篇佳作争相亮相……以后,聚会前大家各自完成“作业”,聚到一处更是互相展现自己的文笔和天赋。

1974年秋,王答大队赶潮流先后办起了“夜校”和“五七农大”。知青文学小组在争得大队干部的支持后,当年10月开始以团总支的名义创办了一份小报《虹光通讯》。通讯每月出两期,粉连纸,八开大小,每期两版,共印制百十来份,分发给各生产队的年轻人。小报全部在腊纸上手刻,油印,报头“虹光”二字由公社干部柳荣题写,文学小组成员共同撰稿,楷、隶、仿宋、黑体各种书写字体均由知青中的才女徐淑英完成,排版、发行也主要由她一人辛苦。

1975年1月13日,《虹光通讯》推出了第七期。报眼是方框里的一条毛主席语录。头版头条是一篇题为《大批资本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的消息:(本报讯)公社党委传达了农业学大寨会议后,我大队党支部、革委会立即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了大批资本主义倾向,大干社会主义事业的计划……传达了省、县、公社各级领导关于揭发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意见和要求。

为紧跟当时的革命形势,《虹光通讯》还选编了一些由知青文学小组成员写的小故事、小评论,以及充满激情的《批判战鼓动起来》《革命路上永远向前》《威力无比的大批判》等以阶级斗争模式创作的诗歌,小报内容顿时显得热闹起来。

6月5日,王答大队下一场大冰雹,即将成熟的小麦和刚出土的大秋作物遭受到灭顶之灾。《虹光通讯》迅速推出报道《学大寨人,立大寨志,夺得抗灾救苗新胜利》“……是积极发动群众,采取有力措施,力求补回损失,还是悲观失望,听天由命?这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面临这一严峻考验,党支部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分析了灾情和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做出了“大战七天,抗灾保苗”的决定,一场抗灾保苗的人民战争打响了。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抗灾救苗战役的胜利,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的结果,是狠批懒汉懦夫世界观和‘听天由命’等唯心主义观点的结果。”

王答村知青的油印小报


有了这块文化阵地,村里的文学青年都可以在小报上赛诗比文了。一些较长的诗歌、散文、小说和小剧本等作品,文学小组就着手编出专门的分类集册《沃土新苗》文学刊物。后来,小报还请公社宣传干事开办过新闻通讯知识讲座。 

我当时也算是知青中的文艺青年,尤其喜欢各地知青创作的诗歌和小说,也在偷偷搞创作。但因家庭政治历史问题,我从不参与知青的各类活动。见到村里的油印小报,我试着将自己写的短篇小说《虹光通讯》投过去。虽说因版面所限无法刊登,但却得到小报主编徐淑英的首肯。五七农大的“秀才”——公社中学白云中老师对小说中通过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细节描写育人尤为赞赏。

从此,激起我更大的文学兴致,先后又写了《考试》等三四篇小说,并试着向县文化馆和省群众艺术馆投稿。粉碎“四人帮”后,我创作的小剧本《开闸》,经村中剧团(前身为王答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练,还参加了全县的文艺汇演,并荣获大奖。

1975年底,国家逐步恢复国民经济,企业开始招工。王答知青陆续返城,文学小组自然不复存在。国家恢复高考,我从村里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了报社记者,直至出版长篇和短篇小说,算是圆了自己的文学梦。

王答知青中的其他文学青年,招工返城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虽没有直接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诗人成作家,但大多却由此走上了求知之路。有些人后来报考大学,当上了教师、医生、律师和工程师;有些人写下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有些人成了小有名气的书画家;有些人对文学产生了终生的兴趣,直至退休后有几位真还成为诗人,当上了省内外诗社的指导教师。

延伸阅读

 吕建铁:受歧视的“眼镜”,

成了村里高考的秀才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山西知青
刘克阳:带病走山西,
回京后切除大半个胃
马小冈:跨越半世纪 重返杨家川
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
刘少奇之子刘源插队往事
牟新艇:1969:生死夺命九十里
牟新艇:悲情恋曲的出身之痛
周锤:北大子弟沈因立的决绝选择
张亦嵘:北京知青山西教初中
郝春和:我与1977年高考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的回忆与随想
吕飞飞:女生成了男生配鸳鸯打赌对象
乔远生:名字被改了,从此越走越远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黑五类"贱民"们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也感到了天意
王宗禹:谷前堡纪事
朱志宏:我在木瓜会种瓜看瓜偷瓜
朱志宏:插队返城房东差点把我当小贼
朱志宏:木瓜农田基本建设逸事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张亦峥:京城顽少50年的"羊汤一梦”
张亦峥:村里人都管我叫三先生
张亦峥:混在山西的我们仨
张亦峥:与往事干杯
张亦峥:我认识的插队老兵
张亦峥:装蛋就要付出装蛋的代价
张亦峥:猎狗再快跑不过逃命的狗
张亦嵘:吕梁山,我的羊夫伙计们
张亦嵘:羊夫都是“半牲口”,
嘴臭没一句干净话
顽劣少年,此生两回被表彰
穷得地主都没有, 还斗争个球
再穷,自娱自乐也会让乡民笑起来
世上有一种人生,叫“三锅头”
我的底层江湖,有大善也有大恶
客串兽医,专门给大牲口量体温
 自打有了农业社,
哪个看青的不是贼娃?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