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婉瑜:台湾的拼音与标音

华语HUAYU 2022-05-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去东来中传站 Author 高婉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台湾的拼音与标音


Táiwān de pīnyīn yǔ biāoyīn

[中国台湾]高婉瑜


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之后,台湾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1996年因为国际化的需求,以注音符号第二式作为全台街道译名的依据,当时台北市长不赞成此方案,于1998年改采通用拼音

2000年换党执政后,2002年编订《中文译音使用原则》,规定地名、姓名、海外华语教学、其他中文译音以“通用拼音”为准,这只是指导方案,仍尊重各县市政府的选择,未全面强制推行。

当时为何设计通用拼音?就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台湾的“国语”属区域变体,部分语音与普通话不同,为反映台湾“国语”的发音特色,制订了通用拼音,例如“风”记作fong,不作feng;“文”记作wun,不作wen。再者,汉语拼音存在不合英文读写习惯的声母,如x、q,通用拼音则改成ci、si。

2008年,教育当局再度修订《中文译音使用原则》,态度转变了,改行“汉语拼音”。不过,改换拼音系统涉及种种问题,最后仍尊重各县市立场,未强制更改,因此造成有的地方用汉语拼音,有的是通用拼音,而有的则记录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语、日语的语音。如

“八田路”注“Hatta Rd”,其中“八田”记日语的音;

“中正路”注“Jhong jheng Rd”,“中正”采通用拼音;

“北新竹站”注“Beihsinchu Station”,这里是混搭的情形,“北”是通用或汉拼,“新竹”是威妥玛拼音。

直到今天,台湾的拼音系统始终不曾统一。

有意思的是,这些拼音并未进入教育体系,台湾各级学校所教的标音系统是“注音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实施得非常成功,每年还举办国小、国中、高中、大专、教师、社会组的“国语文”字音、字形比赛,字音考的就是注音符号,标准是教育当局在1999年公布的“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台湾的师范体系开设的“国音”课,亦是以“注音符号”为主体教学。由此可见,教学上的标音与生活上的拼音在台湾并行不悖,呈现多轨系统。


(原载《咬文嚼字》“华语圈”栏目2018年2月,这一组5篇文章是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推行60周年而作。)




END


本期转载自“西去东来中转站”2020年9月11日文章


审核 | 刘慧

编辑 | 刘益嘉


往期回顾

田小琳:汉语拼音方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汪惠迪:汉语拼音在新加坡郭熙:汉语拼音也是世界的祝晓宏 | 泰国华语习得造成的语言变异李春风 | 思考与对策——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特征刘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工具与案例》祝晓宏 | 泰国文化传承形成的华语语言变异祝晓宏 | 泰国曼谷华语景观类型李计伟 | 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