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管严控银保渠道费用!3.5%产品停售后,要求险企“报行合一”,为什么?

13精 13个精算师 2023-11-07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

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


①严格“报行合一”

控银保渠道费用、防费差损


②银保渠道高速增长

竞争加剧,险企只能拼费用


③负债成本不容忽视

30年国债收益降,投资仍承压


④理性可持续经营

行业自律公约+合理考核目标


1

3.5%产品停售后

监管发文严控银保渠道费用

昨日,金融监管总局向各家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


通知一共五条要求,都是与银保渠道的费用管控有关:


第一,是要求险企审慎合理的确定费用假设,并鼓励各公司探索佣金费用的递延支付。


第二,自即日起在产品备案时,要说明银保渠道的费用假设和结构,并按模版列式佣金上限


第三,险企要据实列支费用,应于备案材料一致。


第四,还要加强对分公司的管控


第五,在8月31日前已备案的产品要补报费用结构和费用上限等内容。


对于保险圈儿的人来讲,看到这儿就明白,这则通知的目的,还是与年初的研讨会提到的,压降负债端成本有关。


即,在3.5%定价产品停售之后,监管开始通过“报行合一”的方式,管控费差损!


为什么停售后,又要管控费用呢?为什么又是银保渠道呢?


2

储蓄型保险热销

投资端仍承压,负债成本不容忽视


1. 利率下调背景下,储蓄型保险热销!

先说,为什么停售后,又要管控费用呢?


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和麻辣粉(MLF)操作利率的连续下调,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也正是在利率下调和投资市场波动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人身险产品的“长期锁定利率”优势,更为青睐。


再加上,3.5%预定利率产品的停售预期下,包括银行客户经理、理财顾问,和代理人们,都在积极推荐相关的“储蓄型保险”。

因此,在这波储蓄型保险热销的拉动下,保险业保费增速,也摆脱三年低迷期,再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详见《这半年的保险业:产品热销,保费增长12.5%,抢购的人群是谁?


2. 险企投资端仍承压,负债成本不容忽视!

但是,作为资产负债双轮驱动的典型代表,保险业从负债端收来的保费,也要进行投资。


尤其是,保险产品的合同期限较长,在资产配置方面,长周期的债权类固收产品,占比较高。


然而,从30年国债看,这一轮收益率下行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甚至比2008年、2016年和2020年还要低。

从险企的实际投资看,根据监管最新披露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人身保险业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27%。


而且,从近五个季度的数据看,财务投资收益率整体还是呈下行趋势。


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投资环境下,保险公司的资产端效益也承压。


3. 降低险企负债成本,除预定利率外,“报行合一”更关键!

负债端成本高,资产端效益承压,会加大险企的利差损风险....


所以,才有年初监管召集20余家寿险公司进行调研,全面摸盘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情况。


随后,业内就有了保险公司,将要下架3.5%预定利率产品的传闻。


熟悉保险产品设计原理的大家,都知道除预定利率外,保险产品的价格或者收益高低,还与退保率、费用率等精算假设参数有关。


虽然,7月底3.5%定价产品集中下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降低了险企的负债成本。


但是,从以往的行业发展看,险企的实际支付费用和退保率,远高于产品假设,变相突破预定利率的问题,并不少见,详见后文。


因此,要降低险企的负债成本,不仅要从产品设计入手,还要让实际与假设相符,即,“报行合一”。


3

银保渠道保费高速增长

竞争加剧,险企只能拼费用


1. 银保渠道:快速发展持续跑赢市场,国寿上半年的新单增速超100%!

那么,为什么是管控银保渠道的费用呢?


一直以来,银保渠道凭借庞大的机构和人员,在保险业的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加上,近几年代理人渠道受改革影响,团队人数缩水、保费增速低迷。


同时,由于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基金产品的净值下跌,银行代理这些产品的收入下降,开始重视对保险的代销。


银保渠道,得以迎来一波发展机遇,自2019年至今,增速一直领跑行业,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从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寿险业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速已经超24%,规模和增速均是近年来最高。

具体到公司层面,以最先公布2023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看,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保费增速更是超100%,为公司贡献4.4%的增速。


2. 市场竞争加剧,银行诉求提高,险企只能不断的拼费用...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太保、国寿、平安等头部险企,自去年开始,纷纷宣布重启银保渠道...


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势必导致银保渠道的竞争加剧,险企为求规模增长,除了拼产品性价比,就是拼费用。

从议价角度讲,个代因为是保险公司的自有渠道,所以,在费用上的管控力度和水平,应该要强一些。


但是,银保渠道就涉及竞争主体和银行之间的费用谈判问题。


再加上,当前基金等产品的销售收入下降,银行都在通过加大对保险的销售,提升自己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以邮储银行为例,其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就是得益于代理保险等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再看建设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就是受代销基金同比下降影响,而代理保险收入支撑作用明显!


综合来看,在银保渠道上保险公司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目前竞争的加剧和银行诉求的提高,保险公司在费用上的话语权更弱。


所以,实际费用超出假设很多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中小公司而言。


4

行业自律公约+合理考核目标

考虑负债成本,理性可持续经营


1. 行业自律公约+合理的考核目标!

因此,近期很多地区出台,银保手续费自律公约,保险公司承诺不通过其他渠道及方式,变相增加银保业务手续费。


以《上海市人身保险银保业务自律公约(2023年版)》为例,还包括险企不得签署涉及手续费或变相提高手续费的补充协议。


这一点,与前文提到金融监管总局,要求保险公司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分公司的行为管控,防止不当竞争也有对应。

其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还要从险企自身战略要求和目标着手。


毕竟,在这些乱象的背后,很大程度上与险企的考核中,保费规模等目标比重大有关。


按照此前监管下发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应该科学制定业务推动政策,防止为了业务规模不计成本的行文,防止费差损风险。


2. 监管力度加大,违规使用条款的处罚增多!

注:上图统计未去重。


此外,按照《保险法》的要求,对于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监管可以进行处罚。


据“13精”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因为虚列费用、未按规定使用条款等,已经有多家险企被罚,罚款总额高达1335万。


从同期对比看,不仅罚款力度有所加大,且还有不少超50万的大额罚单。


所以,各家险企要对此次金融监管总局,关于管控银保费用的通知引起重视,否则,不仅有可能会被高额处罚,还会被行业点名通报。


详见《银保监会发布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 :再度规范增额终身寿险,约束险企投资收益假设!


3. 考虑外部风险不确定性,理性可持续经营!

其实,近期一些信托产品逾期、财富管理公司暴雷的新闻,加上此前踩雷房地产导致险企投资亏损的案例,已经不少...


详见《“中植系”兑付风波,横琴人寿发声明,大家该关注的是什么?》。


同时,偿付能力承压的保险公司也不少,详见《2023年上半年寿险公司(非上市)偿付能力排行榜:整体表现稳健,7家寿险不达标!


当前,保险产品相比其他金融产品的优势,除了长期锁定利率外,还有“刚兑”这一点。


但是,要想保险产品的相对优势保持下去,还要加强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认同感,这就需要各家险企能够可持续的稳定经营。


虽然,我们总说我国的保险业,无论是从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看,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保险业真正的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再走曾经粗放式发展阶段的老路,还是要从险企理性经营开始自上而下传导。


这一点,与这次监管通知中,要求限期通过与业务品质挂钩,实现销售激励的长期可持续性也有对应。



# 直播预告 #

后3.5时代寿险公司产品策略

本期直播主题:后3.5时代寿险公司产品策略

直播时间:8月25日(周五)20:00

关注视频号“13个精算师”,一起来参与讨论

关注我们


13个精算师

入驻平台:雪球、头条号、微博、百家号、知乎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

查询海量保险资料关注13精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