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云纱——“沙沙”声响述佛山女工往事

上城士 上城士 2023-11-18


在纪念叶问诞辰130周年的舞剧《咏春》中,有一幕舞蹈名为《故土·响云》。“故土”指代咏春拳发扬人叶问的出生地佛山,“响云”说的是佛山的特色名贵织物——香云纱,别名莨纱,这种布料在穿着时总会因自身摩擦而发出“沙沙”声响,最初得名“响云纱”。如名所述,这一幕以舞蹈表现了叶问家乡佛山的劳动女工们整染香云纱的过程,以此为背景描绘了叶问妻子张永成与世的最后一别。女群舞者们身着设计极简的半长款褐红色香云纱大褂,那是还未经历“过乌”步骤的薯莨绸纱颜色。头戴的斗笠显示出了她们身为农业女工的身份,和道具布匹之间的互动显示着香云纱制作的繁复和辛劳。

1950年,叶问夫妻二人赴港,后张永成先回了佛山。奈何1951年中英双方同时封锁香港边境,二人从此分割两地直至1960年张永成病逝。相传叶问赴港后,他对家乡佛山所有的情感和记忆都寄托在一件香云纱上,这便可以解释为何在《故土·响云》中,张永成执着于缝制完人生中最后一件香云纱。那既是对丈夫的思念,也是这片土地对游子们的挂记。有观众说女群舞与香云纱的结合甚美却不明含义,有观众说此段饱满了张永成的人物形象,也有观众只是单纯沉浸在了温婉含蓄的舞动中。但容我们细想,为何是妻子与香云纱?为何是女性劳动者群舞?为何这一幕温柔又坚韧?


莨纱绸作为佛山市顺德一代历经百年之久的特色织物,在这部舞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它对佛山来说是基因,是传统,是地区经济的功勋。而《故土·响云》就以张永成为缩影,刻画了经历数百年形成的佛山劳动女子群像,以及她们无法割舍香云纱而论的人生。

时间追溯到明末清初,于珠三角地区开展的“弃田筑塘,废稻树桑”运动推动了桑蚕业的发展,纺织业也随之兴起,多样化的服饰加工行当也让时尚概念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不同阶级的女性发展出了她们的专属品味。清代后期的佛山镇,无论家境好坏,女子自幼都必须学习纺织,长大后多数都进入了彼时流行开来的剿丝工厂。“南国丝都”的称号,中原移民的聚集和海外贸易的兴盛,佛山给了女性更多的工作以及积累经济基础的机会。


面对热气环绕的剿丝厂和繁重琐碎的任务,女工们虽忙碌,却从不怠慢衣着。坊间有歌谣这样唱:“丝娘子好光辉,身上打扮四衽齐;一早起身天未白,梳洗未完又闻二轮鸡。离家急脚返工去,狼忙奔,走气兮兮。”——《剿丝女自叹(一)》。注重整洁的她们尤为偏好透风不透光、易洗易干和耐磨耐造的香云纱制襟衫和裆裤。只是不凡的造价确实将不少女工挡在了精致工装的门外,尤其是农业女性。


随着种桑养蚕的需求上升,越来越多女性加入了种植行业。重体力活和长时间日晒自然比手工业辛苦得多,而她们的收入却并未和劳累成正比,香云纱更只能是奢望。只是正因为她们的加入,佛山地区才得以拥有高产和高质的丝绸料用以整染成品,也因此才有了香云纱的优良口碑。

同一时间,在广州、佛山和番禹,还出现了“自梳女”这一特殊的女性社会群体。工作给了她们经济能力,也给了她们选择人生的权利。自梳女们“不落家”,即终生不婚,有人是为了逃离传统时代的不平等婚姻,有人纯粹想多些时间挣钱以改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一旦决定不嫁,便要择日在众人见证下,将落下的辫子盘成发髻,此生无后悔可言,由此称作“自梳”。年轻的自梳女多穿香云纱裤,年纪大的则更加宽裕,会以香云纱大襟衫配香云纱裤。似乎这是她们的盔甲,抵抗着丑陋的旧俗,为自己争取时局下女性能拥有的最大化自由。


自然不必说上层阶级对香云纱的极致享受。富家小姐们在夏季首选香云纱做衣料,“简洁”一词却鲜见于她们的字典。富家女的香云纱款式多样,袖口、衣衫角或开襟处还会配以珠绣和刺绣。服装之外,还有首饰,以及发型发饰,金、银、珠、玉、宝石等都是她们的心头好。香云纱于她们而言,只是日常穿搭的一环而非全部。


如果说自明清时期起,香云纱以各种方式渗透进了佛山女性的生活,更可言香云纱作为一种消费品,在彰显着社会等级的同时,也见证了佛山地区女性逐渐苏醒的独立意识。今日,在我们的肌肤感受到沙沙触感的那一瞬间,是否能体会到当时被一次次染进布匹中的自然变化、社会文化和地域精神,而不只是被宣传拔高的词藻呢?

不过,感性并不能让香云纱长远存活下去,提升商业价值是保护手工艺的现实方案。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香云纱被更多人所知。百分百人力、特殊古法工序和高度依赖气候的特性放大了它的珍贵。值得一提的是,香云纱的高度天然性和当下全球时尚市场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大趋势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


近几年,时尚产业推出了不少“新人”——用海洋垃圾制成的塑料,植物提取物组合的化纤,还有蘑菇素皮革等等,比起它们,香云纱早已是登台百年的前辈,有一身成熟的本领。


原料是天然真丝,要经过整染工艺的洗礼,才会形成富有纸质手感,一面黑色且具光泽薄胶质、一面暗红色的香云纱。整染的染料是薯莨块茎,来自岭南山地。捣碎后加入水,配比成不同浓度的薯莨汁,为胚布染色。染罢后暴晒,前后两步进行数次。其中还会用40摄氏度左右的薯莨水蒸煮,正如传闻的“三洗九蒸十八晒”所言,反反复复。如此为的是避免胚绸的网眼被莨水薄膜堵塞,最大化其极佳的透气性。

晾晒干后接着“过乌”,在避光的环境下,将染了色的绸布上单面涂盖富含高价铁盐的河泥。少有人知,这一步骤是在进入民国之后才逐渐普遍起来的,此前的工艺都止步在了薯莨染色的阶段,而正是这关键的“过乌”,才造就了今天完整意义上的香云纱。等纱绸的水分自然蒸发后,就会被搬到河边以拉扯的方式进行水洗。最后,就是让绸布在平坦的地毯草草场上进行完美的日光浴。无论是真丝、薯莨,还是河泥,大自然的产物没有任何化学物质添加,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没有有害气体或污水废渣释出,晾晒所用也是洁净的太阳光,即便被废弃,所有的材料也都可降解,几乎没有污染可言。

只不过,纯天然性于香云纱是一把双刃剑。


薯莨多生长于南方丘陵,铁离子丰富的河泥也只存在于珠三角地区,晾晒所需的最佳湿度和光照更功归广东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侯,更不用说代代相传的正宗制作手艺只在佛山地区可考。即便有意增加佛山市的纱厂,高产量也只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赐。工厂在一年中只有4月初到7月初,8月末到11月末可以开工。清明后,开工前,厂长们会领着大家举办开工仪式,以名为“作芽”的祭拜祈求无风的晴空。因为在前后耗时十来天的30多道工序中,只有“过乌”是避着光的,其余时间里没有太阳不行,日照太强也不行,刮大风更不行,气候若过于无常,只得积压布匹,成为赔本生意。


但香云纱好,其良质让人们无法放弃对它进行创新和推广。薯莨不仅是染料,更是一种广东山间常见的中草药。味苦,性微寒,有活血、止血、补血、理气、止疼、解毒等多种功效。铁离子和薯莨汁液发生化学反应,在纱面形成了加厚布料的单宁涂覆层,不仅可防蚊虫,吸收紫外线,还有一定防氧化及除臭作用。

不同于一些精致的衣料,香云纱珍贵却不易碎。一件上好的香云纱可以穿很久,宋庆龄偏爱的黑色立领香云纱旗袍如今还陈列在她上海的故居中。随着时间推移,纱绸颜色会越来越浅,纹理却会越来越细,就像人养玉玉也养人那般,香云纱在人气的滋养下有了生命,品质自然越发细腻。


来之不易且百益集身,不免霎时顿悟为何清代时期的佛山女工们愿为一套香云纱襟衫积攒银两,为何一件织物便能成为分化社会女性阶层的符号。除却天然性和功能性,薄薄一层的香云纱还承载着古代佛山地区人民的智慧和辛劳,丝绸的纹路里编进了这座港口城市百转千回的历史。当今的设计、剪裁以及穿搭方式焕发了香云纱的新生命,担心被遗忘的故事定会重新被传颂下去。





出品:伦思博、桂菁鸿

编辑:罗蕾

撰文:方含章

设计:王若菲

图片来源:见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