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耕夫:意外的惊喜

阿斗的梦 阿斗凿墙 2023-12-11

题图:一枚转赠我的三卷《柳如是别传》。

作者:耕夫

惊喜,总是诞生于意料之外!

感谢我的朋友、老乡一枚女士倾情相赠这部三联书店出版的三卷本《柳如是别传》,从此,我的书斋里又多了一部图书精品,它将作为友谊的见证者,被我永远珍藏。

这是兰州的文友、作家、文学评论家侯川先生赠予一枚的。今年春天,一枚与红珍随着江棋生老师和江师母去常熟玩的时候去探访了在虞山脚下的柳如是墓,对这位女性充满敬意。

后来在园地作者群里,大家聊天的时候,一枚偶然提及她曾经在3月27日下午,当其他人都回酒店午睡的时候,她一个人翻越了虞山,再次回到柳如是墓前,把几枝野花送给这位奇女子。

3月27日下午,一枚献于常熟虞山脚下柳如是墓前的花。

侯川先生就提及了陈寅恪先生著的这部《柳如是别传》,说他一直想读,没有买到。有数十万字,是陈寅恪先生晚年呕心沥血之作。

一枚没有料到大名鼎鼎的陈寅恪还专门为柳如是写过书。她说她也想更多知道柳如是的故事。后来,侯川辗转找到了这套书后,就特地也为一枚买了一套想送给她,并邮寄到一枚在安徽的大哥那里。

那时候,一枚还在美国。江棋生老师本是常熟人,听一枚说起她老家大哥手中有侯川赠送她的这套书,就请一枚让大哥把这套书先快递到北京让他先睹为快。于是这部书,就从安徽又到了北京江老师的手中。

今年9月底,一枚再度回国陪伴父母过中秋节,订的机票是10月15日从上海乘机返美,计划14日晚与上海的文友们相聚。江棋生老师就提前把这套书快递去了上海文友小草处,请小草到时候交给一枚。小草便也翻阅了这套书。

14日晚,经过这好几轮的辗转,一枚终于从小草处拿到这套珍贵的书。

然而,略加翻阅后,她便知道,这套书和她想象得完全不一样。小草告诉她,这本书写得非常”涩“, 是一部学术著作。再加上又是竖版繁体,她清楚地知道,这部书就算她带回美国,也大概率只会被闲置在书架上,很难读下去。

她原以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是的,单从书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我相信她是受到了孔尚任的《桃花扇》里的女主角李香君的影响。这是一对有着同样命运和人格的历史奇女子。《桃花扇》是我少年时代就阅读过的古代传统经典剧作。

这其实是陈寅恪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史学大作。一枚觉得她不是这套书最合适的主人后,首先就想到了我。相聚的那晚,她过来问我,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并保证一定会读的话,她就割爱与我。

一枚写赠言。

一枚赠书。

一枚是了解我的,她知道我阅读的深度。是的,我不但喜欢阅读欧洲经典文学作品,还喜欢涉猎一些哲学、史学方面的著作。书和人一样,要找到知音,有了一个懂她的人,才能体现她的价值,一枚如是说。


这让我想起了两个兄弟。他们都是读了我的《唐诗欣赏系列随笔》后,对我慷慨馈赠。一位兄弟把他的一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的两卷本《全唐诗》送给了我,当我面对如此贵重的赠品有所犹豫时,他也说过一枚这样类似的话,我在我的散文《关于书的那些事》里作过叙述。

还有一位年轻的华裔加拿大兄弟,在阅读了我的三十篇《唐诗欣赏系列随笔》后,从万里之外的异域,给我寄来加拿大魁北克省手工打造的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盏复古的煤油灯。他说,以前在国内读唐诗,并没有体会到她的美妙,出国后在国外阅读了我的唐诗欣赏系列文章后,才深深地感到唐诗之美。我把宋之问的《渡汉江》送给了他: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陈寅恪先生不愧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史学泰斗。为一位风尘才女立了一部八十余万言的传记,一方面反映出他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他深不可测的国学功底。

《柳如是别传》淡雅的封面上,“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十个白色的字,像一行洁白高傲的大雁,振翮翱翔在秋日清朗的长空中。这十个字,是陈寅恪先生恪守一生的治学格言,也一度成为北京大学的校训。这句格言,出自陈寅恪之口,是每一个治学之人,而其实也更是每一位普通之人,所应有的品格。正如江老师赠予我的他所著的一本书的书名——《活得更像一个人》。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陈寅恪先生遭遇了像大多数中国的学界大师们所遭遇的,而本不应该遭遇的逆境和劫难。但他矢志不渝,表现出一个中国文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高尚节操。

他是中国一个时代的“精神贵族”,佼佼者。荒唐的年代演绎的悲剧让人痛心疾首。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样的历史悲剧,绝不要再重演。

再一次感谢一枚友。我相信,侯川先生看到了我的文字,知道了这部书的归宿,也定会感到欣慰!所以,也再一次感谢候川友!

再说点题外的话。与我意外地得到这部贵重的礼品一样,一枚这次返回美国前一晚,也有惊喜。那晚,当年高她两届的老同学,与她阔别二十年的交大师兄特地赶来与她相见。席间,师兄为一枚深情演唱了一首《好久不见》。

一枚说,昔日还在交大念书的时候,她就最喜欢听师兄弹着吉他唱歌,真的是好久不见,一晃就是二十年。师兄清唱的歌声里,一枚带着笑,听得泪眼婆娑,数度哽咽。在最后那句“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后,两位好久不见的老同学久久拥抱,让我这个席间的旁观者也跟着动容。

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出人意料的惊喜,只要你用心用情去对待。

来而无往非礼也!下一次再见到一枚,我要回馈她什么礼物呢?


【作者简介】耕夫:六零后,安徽人,喜欢码字,陆续写了点散文和分行文字,亦作时评随笔。一枚园地耕耘者。

相关阅读:

耕夫:四十多年来,一直萦绕于我心的一个人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红珍:万福红珍(10月13日)
月生:寻访英魂
默子:满耳秋声长短吟
张从文:环行宫家岛
黄裕生:以巴冲突,文明不会输给野蛮
黄裕生:他们的任性与凶恶,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枚:17小时(上)
一枚:17小时(下)
若湘:那些女性教我的事
风吹沙:一场说走就走的奔
阿米尔:一场因“抄袭”而引起的相聚
一枚:三十四年后,我飞回家乡陪父母过中秋
仔仔:毛杰厅长的胆识与魄力,让我看到河南教育的希望
朱健国:华盛顿纪念碑内壁上的文言文石碑
红珍: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10月1日)
我住长江头:愿与山海共秋色 不负情深月一轮
吟诗作赋:短诗六首
一枚:亲爱的大哥哥,今天生日快乐
放之:中秋将至,思念我今年离去的亲人们
黄裕生:这个世界有没有多余的声音?
苍须:涿州救灾,爱是劫后余生的种子
红珍:目前最难受的一天(9月22日)
代唯止:樹人囚
默子:《废墟(外四首)》
翦侠:拍案还惊奇
耕夫:四十多年来,一直萦绕于我心的一个人
呼斯楞 | 我看蒋万安
楞楞:童家娃娃的病
仔仔:再说医疗反腐风暴
仔仔:说说医疗反腐风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