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周刊

其他

黄文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黄文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重磅文章|黄文艺: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原创性贡献重磅首发|黄文艺: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作用
1月19日 上午 9:28
其他

重磅文章|信长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9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42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江苏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苏,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江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这是拼版照片:上图为1994年绘制的苏州工业园区手绘规划图;中图为2007年拍摄的苏州工业园区;下图为2023年7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苏州工业园区(新华社记者李博摄)。新华社发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张文显: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献

张文显)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7期编辑:芦佳琪
2023年10月9日
政治

重磅文章|周叶中:更好发挥法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8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6期)更好发挥法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重磅文章|胡昌升:在新征程上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为甘肃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8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6期)在新征程上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重磅文章|王蒙徽: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快推进更高水平法治湖北建设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8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6期)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更高水平法治湖北建设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图为2023年7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重磅文章|王晓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7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1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用心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这是拼版照片:图为中国一重集团、哈电集团、中车齐车集团、大庆油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等企业单位一线工作的女职工群像(2023年3月6日至7日,王建威、张涛、谢剑飞、石枫、李玉龙、张雲淞摄)。新华社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人社力量。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人社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把深学笃信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不断深化对人社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理解把握。(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保国家法律及其实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人社法治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坚持讲政治的第一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必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社领域全面有效贯彻实施。(二)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②人社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人社部门职责所系,更是使命所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群众就业增收致富能力,有利于畅通向上流动通道,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推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让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做好新时代人社法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等举措,把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切实转化为人社工作的重点、焦点、切入点,通过制度安排、政策支持、法律规范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③人社法治建设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调节社会利益、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时代人社法治工作,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努力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着力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努力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强化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功能,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四)坚持把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法是善治的前提。”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⑤当前人社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维护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等,越来越多地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于法有据。这就需要紧紧围绕人口发展新常态、数字化发展等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前瞻性研究,聚焦人社重大改革和重点任务,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及时将深化改革中形成的相对成熟的政策制度上升为法律法规。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五)坚持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⑥人社法治建设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等多个领域,一方面作用于推动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非常强。这就需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高质量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相辅相成,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人社法律制度体系。紧贴中心任务发挥好法治服务保障作用,兼顾各方面利益关切,通盘考虑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套,精确把握出台的时机、方式、节奏,不断增强人社法治工作的整体效能。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在坚持国家层面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切实增强法律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六)坚持把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作为重要保障。推进法治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⑦人社工作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能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依规办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增强干部依法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用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个难得的契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化对人社法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各类业务培训必修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补短板、强本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尊崇法治、业务精湛、勤勉敬业的人社干部队伍。二、新时代人社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人社中心任务,统筹推进立法、执法和普法工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人社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整体推进法治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常态化学法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活动,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研究部署人社法治重点工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党组工作规则、行政工作规则、重大决策程序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均按规定集体讨论决定。制定并组织实施人社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将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系统上下形成推进人社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修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出台关于社会保险欺诈刑罚适用的立法解释。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修订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职称评审、企业年金、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等规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分五批宣布失效和废止文件1223件。组织开展涉及“放管服”改革、外商投资、军民融合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并按要求推进集中统一公开。截至目前,人社领域现行有效法律9件、行政法规27件、部门规章92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社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三)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3项、下放2项部本级实施的行政许可,取消1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和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积极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人社政务服务,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办事流程,相继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取消125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和“厅局长走流程”活动,社会保障卡、12333电话咨询等信息化便民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116项全国性服务和367项地方特色服务,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7.15亿人。(四)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组织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推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失信惩戒等制度落地见效,开展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年度考核,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立案查处工资类违法案件7.02万件,保障84.5万名劳动者及时拿到工资95.4亿元,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836件,将1055户企业列入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在全国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依法纠正各类违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完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创新执法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部门联合监管,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公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通过召开行政指导会、开展约谈等方式,督促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五)社会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化解。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依法妥善处理行政争议案件,坚持复议为民,创新案件办理方式,通过沟通协调、释法说理,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积极配合和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修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单位联合出台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文件,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发布三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建立争议“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和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合力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办理争议案件316.2万件,涉及劳动者341.3万人。(六)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长期基础性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国人社系统“七五”“八五”普法规划,大力推动人社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紧跟政策法规出台进程,采取刊发新闻通稿、答记者问、召开政策吹风会等多种形式,权威解读,凝聚共识。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人才、社会保险经办等窗口单位作用,把向管理服务对象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作为必备工作流程,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答疑解惑,使人民群众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四次组织开展全国人社法治知识竞赛,参与答题累计超过1000万人次,总访问量超过7.6亿人次。创新普法方式,采取组建普法讲师团、制作普法微视频、开设普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打造“人社日课”“人社政能量”“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等品牌栏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人社政策法规,为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三、在新征程上推进人社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美好蓝图,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等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求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我们要深刻把握人社法治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服务保障人社领域重大改革和重点任务,坚持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奋力推进人社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一)推动形成完备的人社法律制度体系。根据用工方式、就业形式的发展变化,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立法研究。研究制定中长期立法规划,统筹立改废释,积极开展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等方面的立法工作,适时提出完善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等方面法律制度的意见建议,促进人社法律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着眼提高人社立法质量,加强调查研究,广集民意、广聚民智,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度参与立法进程,认真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二)推动形成高效的人社法治实施体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打击欺诈骗保等行动,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逐步统一受理范围和法律适用标准,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持续优化人社政务服务,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大力推行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跨省办、上门办、“一卡办”,全面实现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三)推动形成严密的人社法治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对违反上位法规定或者不适应人社改革发展实际的文件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政策不衔接、政策打架、政策老化陈旧等问题。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健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各类行政争议案件,探索改进行政行为的方式方法,不断促进业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推动形成有力的人社法治保障体系。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大法治工作人员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使人员配备与人社法治建设任务相适应。按照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加强人社系统执法人员专业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年度考核制度。建强公职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队伍,有效发挥外聘法律顾问和专家学者作用,积极培育由专家学者、律师、执法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等组成的普法宣传员队伍。全面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加强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强化数字赋能,积极运用大数据辅助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工作,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和信息化保障能力。注释: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5页。②习近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11月16日),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78页。③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4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9页。④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0月13日),载《求是》2022年第5期,第9页。⑤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74页。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4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9页。⑦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15页。编辑:芦佳琪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重磅文章|许安标: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6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25期)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重磅文章|尹弘: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西实践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4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17期)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西实践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重磅文章|刘江:强化政治引领 提升服务水平 奋力推动西藏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11期)强化政治引领 提升服务水平
2023年4月1日
其他

重磅文章|孙军民:坚持首善标准 勇担职责使命 奋力谱写北京市法学会工作新篇章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11期)坚持首善标准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重磅文章|周祖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11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体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重磅文章|王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政法力量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政法力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23年3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重磅文章|周叶中: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武汉大学副校长
2023年3月2日
其他

重磅文章|莫纪宏: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2023年3月2日
其他

重磅文章|许安标:坚持以宪法为根本立法依据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坚持以宪法为根本立法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23年3月2日
其他

重磅文章|张文显:深刻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深刻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3年3月1日
其他

重磅文章|裴金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水平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3年3月1日
其他

重磅文章|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重磅文章|陈一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3年第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6、7期)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国家安全部部长、党委书记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陈甦: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践行法学工作者的使命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1、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7、48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践行法学工作者的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黄文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1、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7、48期)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王利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1、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7、48期)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李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新时代的山东,正在由“大”到“强”转变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以更自信的笔触描绘未来、以更果敢的担当塑造未来。图为山东舰在南海某海域机动航行。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董晓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贡献政法力量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图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罗东川:学深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福建法治强省建设新局面

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福建省深入实施全面依法治省战略,着力打造法治强省,法治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取得了丰富的法治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国家安全部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新征程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1、12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7、48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重磅文章|吕忠梅: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典编纂研究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立良法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0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2期)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典编纂研究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重磅文章|许安标: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立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不断加强改进立法工作特别报道|许安标: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特别报道|许安标: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推动条件成熟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卷首|许安标:不断完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重磅文章|景汉朝: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深入理解和推进政法队伍“四化”建设

段筱推荐阅读: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景汉朝: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磅文章|景汉朝: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重磅文章|陈训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若干原创性贡献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0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2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重磅文章|陈一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0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2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重磅文章 | 王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2年第10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2期)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景汉朝: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景汉朝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1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景汉朝>>上海浦东陆家嘴景色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编读往来|动物文明建设 有你有我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动物文明建设 有你有我本社记者 古其铮人与自然该如何发展,这是自人类诞生起便面临的一个古老话题。古语有云天人合一,是对人类发展的一个期望。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亦是大自然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将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城市中的流浪猫狗以及其他动物该如何与人类共处,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动物保护法尚未出台,不和谐的新闻时不时见诸报端,争议也从未停止。很欣慰,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了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应范本。海天社区曾经也被文明养犬以及流浪动物管理这些问题所深深困扰,现如今却已极大改善。直至采访时,这个在不断探索并于2021年9月2日成功登记注册正式成为全国首家动物文明建设社区的社会组织已体现了应有的价值。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最大的优点是吸收社区内成员,让其参与身边事务的管理,这种自治性质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也为其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基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少流浪动物以及管理照顾它们的协会成员,协会成员身上散发出的活力让人相信这个社区组织能够更好地运行下去。当然,如果仅仅是个例,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还不足以成为动物保护系列报道的话题之一,能够让其具有新闻性更多的是该组织的可复制性,这也是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的真正价值所在。从采访到发稿的月余时间,海天模式已被其他社区所复制,并且在其他城市也有推广筹备,这充分说明海天模式的经验可以向更多地方推广,让更多地方的社区管理都能受益。记者某日超市购物偶见一初生流浪猫,患有眼疾且前腿受伤,小孩儿不忍一定要带回家中,带至宠物医院一番治疗后几度喂养,无奈小孩儿年幼又缺乏专业经验,于是求助于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因其规定只针对社区内动物,其他动物无法代养,只能提供专业知识咨询,遂无奈转手交于他人。彼时在想,若所在地能有类似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这样的组织,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可见动物文明建设就在你我身边,并不遥远。当然,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养宠人士以及目之所及的流浪动物也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动物文明建设不仅在我们身边,还关乎你我,这与生活融于一体,无法逃避只能面对。诚然,动物的管理最终在于人,人的行为决定了其对动物的态度。在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看来,“如果不爱,请别伤害”是底线,而如何去爱则决定了其上限,所以,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发布倡导的《海天社区居民动物文明建设公约》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其约定的行为规范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提供了准则范本,其目的旨在响应“十四五”规划提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号召,推动动物法治基层实践,将“法治”与“自治”相结合,将动物文明融入基层群众的血液,革除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陋习。作为新生事物,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协会运作资金如何有稳定来源,这也是海天模式能否裂变的关键所在。而最为关键的,则是协会的运作缺乏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指导,相信在动物保护法出台之后,海天模式将为我国的动物文明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当然,这其中,有你有我!编辑:陈致群
2022年11月6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田飞龙:“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田飞龙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田飞龙>>香港金紫荆广场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安志:徒手夺白刃的“邻家好警察”

经查,1月28日以来,金某合与他人聚过餐、打过牌、到过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涉及芙蓉、开福、雨花、长沙县等4个区县和10个小区,能确定身份的密切接触人员就超过20人。如果这次不是被抓获,后果不堪设想!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顿珠培楚:雪域高原的守护者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顿珠培楚:雪域高原的守护者庄成龙>>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云南省迪庆州森林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教导员顿珠培楚(左一),吉林长春石油分公司东风大街加油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金文玲,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于砚华合影留念。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秦天宝: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文/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秦天宝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秦天宝>>市民在贵阳市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里健身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尹宝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文/中国法学会办公室主任 尹宝虎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尹宝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黄文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文/《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黄文艺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黄文艺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王其江:“两个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文/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王其江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两个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王其江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年富力强的“新鲜血液”充实到领导班子,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实现了有序更替。习近平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进入新时代,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才有力解决了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对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编辑:陈致群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中国法学会召开党组会议和机关党员干部大会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切实履行职责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10月24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训秋先后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机关党员干部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王晨在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上强调 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23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23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庄重。600多名中外记者来到这里,向全球报道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首次集体亮相。12时5分,习近平等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大厅,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在中共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作简要介绍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首先表示,很高兴在这里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昨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高度关注。许多国家的政党发来了贺电贺信,其中很多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中央,致以诚挚谢意。习近平向大家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后,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习近平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心中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特别是新时代10年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习近平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习近平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习近平最后说,几天来,记者朋友们对大会进行了充分报道,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使世界的目光注视中国。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多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12时30分,见面会结束。习近平等向中外记者挥手道别。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新华网进行了现场直播。编辑:陈致群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40期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编读往来|反电信诈骗,重在“未雨绸缪”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39期反电信诈骗,重在“未雨绸缪”本社记者
2022年10月30日
其他

卷首|张文显:中国法治新征程新坐标

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单列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重点论述和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这一新体例新格局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中国法学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39期中国法学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部署,党组负责同志和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戎珊
202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