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

经济

9.9咖啡大战,拖垮库迪,熬伤瑞幸

9.9的价格战打了一年,库迪收缩、闭店,瑞幸则由盈转亏,利润大幅下跌。某种程度上,库迪跟瑞幸就像是咖啡赛道上的两颗双子星,彼此纠缠,互相拉扯。这场商战,汇集了行业里最好的人、钱、供应链,也凝结着陆正耀的骄傲与失落,在短短一年里改变了整片夜空的明暗。每日人物访谈了十几位库迪、瑞幸的中高层员工,试图还原这动荡、残酷的一年。文
5月21日 上午 9:50
社会

全网“最穷”的一批人,还能为多抓鱼买单多久

某种程度上,多抓鱼的气质和安福路是相符的。猫助几乎是一眼就相中了这里,“这的路人一看就像是我们的顾客”。最后,猫助租下了这栋7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一楼是mini展,二楼是书店,三楼是服装。
5月6日 上午 9:54
其他

东北终于等来了人口回流的这一天

在长达十多年的人口净流失之后,2023年,吉林和辽宁打了一场翻身仗,分别实现4.34万和8.6万的人口净流入。其中,中国一汽、华晨宝马两大车企,乘着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东风,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东北工作,本不愿回家的东北人也开始回流东北。有竞争力的薪资、可观的发展前景、不卷的节奏和稳定的职业路径,让东北车企成为打工人心目中的性价比之选。但相应地,身在东北也不免遥望北上广,比较着不远处的体制内,躺不平又卷不动的夹心感,也在拉扯着流向东北的人们。文
4月29日 上午 9:10
其他

未婚未育的 90 后,开始抢着当月嫂

相比于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做月嫂意味着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相对丰厚的报酬。这对于追求自由与独立的90后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文
4月27日 上午 10:02
其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确诊为朴树?

人们爱朴树,或许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能从朴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明明对周围环境有着敏锐的感受,对情感流动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在繁重的工作和生存压力之下,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抑制地紧绷神经,勉强自己。“很奇怪,越是感觉不自然,就越想回到自然……自然万物,只是存在着,就足以安抚每一个敏感的人。”文
4月22日 上午 9:00
其他

超级主播,集体累了

超级主播们似乎患上了同一种病。三月初,小杨哥淡出直播间的消息上了热搜。而在他之前,从董宇辉到李佳琦,都表现出自己对直播带货的疲惫。至于罗永浩,则更早一步从直播间脱身,只在关键节点和热搜时刻站出来指点江山。看起来,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时代,超级主播们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与薇娅、雪梨等头部主播的相继倒台不同,超级主播们陷入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困境中,这成了其公司内部新的不安定因素。直播电商是一个个人能量被无限放大的行业,超级主播则是行业的领航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的个人问题,也必将形成行业的共同问题。文
4月14日 上午 10:01
其他

断缴医保后,年轻人走进“假装上班协会”

假装上班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他们的谎言忽然毁于一通催缴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电话。1月25日,一位叫“终人快跑“的博主发了个贴,讲述自己穿帮的情况,留言区陆续跑来上百人,都说遇到相似问题,紧急交流该怎么办。由于保费上涨,断缴人数增加,不少地方的村干部被下了考核指标,挨个查缴纳情况后,这些在外地失业的年轻人被重新拉回了跟熟人社会的博弈中。后来,博主戏称这个帖子是“假装上班会”,大家很具体地在讨论,如何交灵活就业的社保医保,才能瞒过家里。有人为应付村委会,不断编纂理由,比如试用期、换工作、升学读博;有人为留在城市,展开和父母乡亲的暗战;也有人妥协了,回到老家开始上班。文
4月11日 上午 9:01
其他

降价100万,断崖式卖房的人

如今,对许多卖房人来说,他们正在经历一种“断崖式卖房”的体验。当初他们以为手里握着房子,就是握着一种不会贬值的资产。然而,随着被现实的凉水一次次地浇醒,他们每一次觉得价格到“底”了,但又有更低的“底”出现。
4月8日 上午 10:19
人权

曾学,中年男人最后的精神庇护所

大家周末愉快,欢迎来到第22期每日新语,本期我们带来的是——曾学。
3月24日 上午 11:25
其他

被判死刑的投毒者,命运多舛的《三体》

这两天里,三体上了两次热搜。第一次热搜跟网飞改编的剧版《三体》上线有关。8集电视剧,投资了1.6亿美元,口碑分化两极,有人觉得剧情紧凑、大胆,也有人说不尊重原著。第二次热搜,则关系到一桩故意杀人案。4年前,游族网络的董事长林奇因中毒离世,公司CEO许垚成为重点怀疑对象。之后的调查显示,两个人的争端正是围绕着争夺三体这个IP,从买下版权到开发影视项目,他们与三体共同走过了一段纷乱、复杂、遍布着欲望和争夺的路程,许垚最终选择了下毒。据《财新》报道,许垚是美剧《绝命毒师》的爱好者,曾在上海市西南部的青浦区设立制毒场所,通过暗网购买上百种化学产品,配制毒药。投毒前,他在猫狗等宠物身上进行实验,确认有效后,才对林奇采用了多种投毒方式——医生在林奇的身体里检测出了至少五种毒素,包括汞和河豚毒素。2024年3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许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对被告人许垚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投毒死亡这样离奇、荒诞的案件,给三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阴影,而这些故事,又与《三体》小说里的情节产生了互文。就像一位读者所说:《三体》本身就是一部在极端情境下探讨人性的科幻小说,而围绕着三体IP的开发,也时刻体现着人性的残酷。一年前,每日人物曾走访了相关十多位亲历者,试图还原这段故事,今天,我们重新推送这篇文章。文
3月23日 上午 10:01
其他

“宇宙中心”曹县,靠一条裙子再度翻红

陈小风的身边,一场转行潮悄然到来。往日打五金的,要开汉服店;姑娘嫁去外地的,也要回老家卖汉服。就连曹县大集镇的镇长都说,现在镇上住着400名返乡卖马面裙的曹县大学生,个个忙得脚不沾地。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事儿,是曹县一家原本做耳机的企业,都转头做起了马面裙。文
3月7日 上午 11:21
其他

贾玲都带不动的拳击生意

电影《热辣滚烫》中,最后与贾玲在拳击台PK的张桂玲,是一名国家队的拳击冠军。她日常在抖音做直播,内容是拳击方面的科普。电影上映后,她的直播间开始热闹起来,她不得不反复回应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拳击是什么?”“拳击能用脚吗?”“有散打、跆拳道,有其他的吗?”
2月29日 上午 9:04
其他

当互联网大厂开始“降本增笑”

现如今,降本增效正在越发频繁地被摆上台面,裁员、裁业务、裁福利,是为了降本,加班、加任务、加指标,是为了增效。在“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共识下,一切不该花的钱不花,人效是裁出来的,利润是抠出来的,“裁员”就等于“广进”。但是,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益,本身就是矛盾的,当对两者的追求到了极致,便催生出诸如“取下一半灯管省电”“把公司搬进山里逼员工离职”等职场奇葩故事。更糟糕的是,某些不该省的钱省了,反而闹出更大的麻烦,花了更多的钱,才是真正让人看了笑话。当“降本增效”变成“降本增笑”,一幕幕闹剧汇集成一部时代的悲喜剧,身在其中的打工人们却笑不出来:在那些最惨烈、最荒唐、最极致的降本故事里,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文
2月27日 上午 10:54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社会

兰世立:我就是在看守所,也是在跟年轻人聊天

“我就是在看守所,也是跟年轻人在聊天。我玩抖音,也是在看守所学的。新来一个人,我问,你在外面怎么买东西?用最多的App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它有什么好处?”文
2月21日 上午 9:39
其他

合生汇,怎么就成了北京商场顶流?

北京最网红的商场一直在轮替。从老牌的王府井、西单大悦城,潮牌遍地的三里屯,中产爱逛的蓝色港湾、世贸天阶,到一直傲居群雄的SKP,以及年轻人常去的朝阳大悦城。2024年,朝阳合生汇,成了那个人流扎堆的地方。文
2月20日 上午 9:44
其他

顶流胖东来,为什么走不出河南?

年前,胖东来再次以#胖东来一件羽绒服仅赚3毛钱#的话题冲上热搜,它像是商超界的“顶流网红”,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但萦绕胖东来的始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胖东来走不出河南?就算真的走出了河南,胖东来还会是胖东来吗?文
2月17日 上午 10:01
其他

选择办三无婚礼的年轻人

大家好,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也是每日新语栏目的第22期,本期我们带来的是——三无婚礼。复杂的流程、昂贵的花销、刻意地煽情,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抵触举办婚礼。三无婚礼的出现,正好契合了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能够举办一场属于自己,满足笑着过完婚礼的愿望。在今天的故事里,有人将婚礼极简到极致,结婚当天除了酒席外,唯一的花销竟是500元租的音响和话筒;有人不按传统婚礼的套路走,取消了很多婚礼的“既定”流程,举办了晚宴形式的三无婚礼;有人为的就是追求双方平等,取消了很多环节,也努力将性别平等践行到婚礼中来。文
2月14日 上午 10:02
其他

在北京,总有一个安徽人喂饱过你的胃

截图缓缓进京的老乡鸡,在最初的新鲜感后,主打快餐的价格却遭到了打工人质疑。小份农家炒肉18元,一碗肥西老母鸡汤19元,想要做到健康营养的荤素搭配,大概率要40元往上。
2月12日 上午 10:01
其他

在智利做车厘子生意的中国人,赚到钱了吗?

这个春节,暗红里透露出贵气的车厘子依旧是年货顶流。“车厘子价格跌至每斤20元”冲上热搜第一的同时,一堆人满头问号:你们到底是在哪里买的?为什么我这儿的5斤装还涨了60块?也有人疯狂炫完5斤又5斤后,焦虑地搜索起“车厘子吃多了身体会怎么样”,结果科普说别吃太多就没事,而吃多了,“会穷”。春节前后上市的车厘子,大多从智利漂洋过海抵达中国。整个2023年,国内进口的车厘子超过9成都来自于智利,而智利出产的车厘子,85%都会出口到中国市场。不同于国内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块一斤的售价,智利本土市场的车厘子一斤只需人民币五块钱,这还是质量稍微好点的价格。看似巨大的利益空间,指引着不少的掘金客奔向智利,其中不乏中国人。他们或者在智利买下农场,种下果树,期待几年后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又或者投资建厂,串联起当地和中国之间的买卖。我们好奇的是,车厘子的价格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去智利做车厘子生意的中国人,究竟能不能赚到钱?徐兰是四川成都人,在智利定居十年,早在2015年就成了车厘子的进口商,后来又在本地扎根,做起了出口生意。和想象中的暴利不同,她告诉我们,这场生意充满了和老天对赌的刺激和无奈,几乎没有人能成为牌桌上一夜暴富的幸运儿,只能从薄利中一点点积累手中的筹码。以下是徐兰的讲述:文
2月11日 上午 10:01
其他

过去一年,我居然搞到钱了

2023年,年轻人沉迷“搞钱”——似乎,只有实打实的银行卡数额,才能够抚慰打工人的心灵。于是,这一年,好像人人都在做副业,业务方向更是五花八门。不久前,我们向读者发起征集:今年,你是如何搞到钱的?因为我们听了太多搞钱失败的案例,所以,这一回我们更好奇搞钱成功的故事。最终,我们收到了三百多份投稿。这背后,是超过一百种的搞钱方式。一个小彩蛋是,投稿很多来自大学生,这显示出大学生们对搞钱的极高热情,简直可以被评为年度搞钱群体。有人赚的是实实在在的体力钱。比如一位名叫小林的大二学生,他发现临近期末,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体育课跑步指标,于是想到提供代跑服务,赚了370.3元。还有的,充分发挥宿舍的核心区位优势,有的在宿舍开美甲店,还有的在宿舍开寿司店(一周赚了四百)。更有甚者,直接针对核心需求——写论文,如正在读硕士的李李,选择帮人优化论文插图,赚了四千多,还被一个接一个推给甲方同学,感叹“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当然,热衷于搞钱的,除了学生群体,自然有忙于生计奔波的打工人们。对他们来说,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搞钱更加不易,也更加需要创意。看似都是搞钱,但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他们挽救爱好、救赎自我,或是在平凡世界里获得正反馈的一种方式。正如我们在征集文案里所说,搞钱,它考验一个人的想象力,以及每个人的资源、环境、认知、努力……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通过这次征集,我们也是大开眼界,并且感慨,世界上或许不缺少商机,缺的只是走出那一步。文
2月6日 上午 9:00
其他

暴雪冻雨,困住春节返乡人

2月3日凌晨,伴随华中地区最大的一场雨雪,各地连发道路结冰橙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在临近年关的忙碌中,少有人会在意这样一条信息。即便看到,好不容易抢到的票,也没法再作更改。就像一位受访者所说的那样,“每个被困住的人,都低估了它的力量”。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并不轻松的一年。但没想到,春节回家路上,他们又再度“不轻松”了一次。不少人都被困在公路上、火车站、机场里。有人终于感受到了南方冬天的威力,有人彻夜难眠,有酒店和网约车坐地起价,也有人施以免费援手……每日人物约访了多位被困在春节路上的人,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对他们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所导致的围困终究是短暂的,但身处其中,体验却相当难熬和漫长。文
2月5日 下午 12:46
其他

向郑爽追债的人

转手股份的朋友,试探性地问他有没有看到郑爽代孕生子的热搜,张帆一瞬间心就凉了。直觉告诉他,回款等不到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所有播出平台的款项还没有进账,投资方一下子被甩到了空中,“出事儿出得太快了”。
2月2日 上午 9:14
其他

候鸟式买房的人

人们渴望候鸟式的体验,也渴望更舒适、更自由的生活。他们的足迹从南到北,春夏秋冬飞往不同的城市。同济大学曾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3年,中国夏季旅居城市舒适度排行榜前五名城市分别是昆明、大连、青岛、大理、贵阳;而冬季前五名则是三亚、广州、深圳、厦门、海口。尤其是在之前那个“全民买房”的年代里,人们甚至愿意在各个旅游城市买房,来安放这个梦想。但如今有些人发现,当梦想照进现实,却变得脆弱不堪。有人被旅居房“绑定”,陷入了不想住、却又不得不住的尴尬;有人遭遇了配套缺失、房价腰斩,卖不掉也住不起;还有人则陷入了烂尾、办不了房产证等现实困境里。他们就像是遭遇了气候突变的候鸟,当飞往栖息地才发现,一切都已不一样。文
1月30日 上午 11:56
其他

中产梦醒,钢琴崩盘

钢琴和学区房一样,曾经维系着中产家庭对于阶层地位的想象,他们希望孩子在钢琴上有所成就,能延续自己未竟的梦想,但实际驱动他们的,是对后代阶层滑落的恐惧。只是,当他们自身也在滑落的时候,无法维系庞大的投入,看不见回报的钢琴就注定会被抛弃,中产家长们也齐齐卷向更有性价比的地方。文
1月29日 上午 10:06
其他

失去宿舍的专硕生,困于高房租

高校不再为专硕生提供宿舍,一部分学生开始背负租房的钱财压力求学。学历积累一直被认为是人生攀爬的跳板,然而当专硕生背负房租又面临学历内卷,这条路并不好走。文
1月27日 上午 10:01
其他

被年龄门槛卡住的这一年

直到一些时候,陌生人对我们年龄的打量、审视甚至诘问,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那个每年“+1”的数字,会悍然成为一道跨不过去的门槛,把我们拦在旅舍、出租屋、工作岗位,和更多可能性之外。文
1月26日 上午 9:46
其他

2024,消失的年会

当年会停下来,甚至消失,不只是说明它在规模和奖品上的缩水,也意味着,它背后所表达的态度、立场,所承载的含义、气象,以及作为一家企业形象的写照,和一个时代切片的投影,也在大幅度地收窄和降级。似乎,那个人们热衷于参与、讨论和攀比年会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既是降本增效的微妙注脚,也是时代情绪的映照。越来越鸡肋的年会,正像一位受访者所说,“不仅没钱,还没意思”。文
1月25日 上午 9:15
其他

85度C,坐满“失意”的上海老人

年轻人的视野里,老人常常踪迹难寻。他们在公共空间隐身,年轻人没有兴趣、也没有渠道窥探他们的真实生活。但走进上海的85度C,像瞬间进入了一个微缩版的老年社区,有让人艳羡的退休日常,也有令人心酸的衰老、疲惫和疾病——老了之后,人究竟会是什么样?竟然能在这样一家面包店里,找到一些答案。文
1月22日 上午 9:28
其他

演唱会最疯的一年,哪个歌手最赚钱?

不仅如此,音乐演出经济的火爆也带动了地方文旅的发展。“报复性观演”背后,是人们压抑已久的对现场演出和情绪释放的需求,为热爱的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年轻人在2023年的新型生活方式。
1月21日 上午 10:26
其他

争考社工的年轻人,没有编制也想上岸

如今,考公上岸已成为许多人的终极目标。2024年国考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共招录近4万人,报名人数却达到了300余万人,竞争比达到了77:1,受迫于国考越来越卷的现实,一些年轻人选择把视线投向各地的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工作者一职,它的不足显而易见——没编制,要扎根基层,常常加班,有时还得干些体力活儿。但与此同时,它的优点也很明显,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充满确定性的职业未来、足以保障生活的收入……这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报考。比如,2023年在安徽的一个县级市,35个社工岗位,就有超过2000人竞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在这座新搭起的独木桥上,有人挤在出发地,有人无奈放弃,有人艰难过桥,还有人发现,对渴望上岸的自己来说,这里似乎并不是岸的尽头。文
1月12日 上午 10:11
其他

在富士康熬社保的女工们

在一座中原小城的富士康,女工们辛勤工作15年,只为熬社保。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坚守忍耐,有人无奈退出,还有人像浮萍一样,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制度。文
1月11日 上午 9:01
其他

打工人,“烦死”年会了

我们公司领导很看重年会,会邀请外部嘉宾参加,比如供应商客户之类,借年会联络一下感情。也会有抽奖环节,奖品还算不错,上次一等奖是5000元,抽奖人数也不算多,三四十个人抽十个奖,不过我一次都没中过。
1月8日 上午 9:44
其他

孔雀城环京梦碎

“工作在北京,生活在环京”,凭借空间距离,环京一带成为无数北漂安家的落脚点。在那些关于未来的畅想中,环京楼市经历了梦幻的几年。2016年,环京房价飙升,燕郊最高价升到四万每平米,大厂县楼盘一度卖到三万。中国房价行情数据显示,当时京津冀城市房价平均涨幅40%,而珠三角城市房价平均涨幅为23%。2017年,随着限购,房价一路下跌,基本腰斩。以孔雀城项目为代表的华夏幸福等房企,由于暴雷,按时交房也成了难事。许多工地安静了,交付一再延期,有人等着房子结婚,有人等着房子上学……规划被打乱,生活也蒙上一层阴霾。漂在北京,去还是留,环京一度是踌躇中命运抛出的一块浮木,给了北漂们关于家的期许。当时代转向,当初畅想的北漂环京梦,如今隔着这几十公里,似乎正变得遥远。文
1月8日 上午 9:44
其他

当可可西里网红狼,变得狗里狗气

大家好,这是2024年的第一个周末,我们的第21期每日新语,讲述的与动物有关。如今,在可可西里许多导游的推荐里,邂逅和投喂网红狼,俨然成了当地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这头狼经历了半年多的人类投喂,已经从瘦骨嶙峋,成长到珠圆玉润,从战战兢兢到摇尾谄媚,从有啥吃啥到挑三拣四……其中到底是狼性的扭曲,还是进化的倒退?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与此同时,围绕网红狼,半年多来议论也从未停止。有动物保护机构号召禁止投喂,也有人觉得人类的投喂,挽救了栖息地日渐缩小的狼的生命,还有人把这头狼与打工人相对比,说它脱掉了“狼乙己的长衫”……在这看起来颇为荒诞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做一头充满野性但吃不饱的野狼,还是做一只不用饿肚子、但没了天性的网红狼?文
1月7日 上午 11:15
其他

大模型,请回答2023

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回看,世界仿佛又度过了平凡的一年,在战争带来的动荡、经济发展的停滞、人类共识的撕裂面前,我们有时会感到沮丧。但新的种子也在这一年孕育成长,自ChatGPT横空出世后,人们在通往人工智能时代的路上大步向前。2023年,全世界诞生了数百个大模型,“人工智能”(AI)成为今年柯林斯词典的年度词汇,我们经历了年初对ChatGPT取代人类的担忧,也体验到AI魔法般的创造力,电影里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ChatGPT们还在成长,它们努力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看待自己。在这划时代的一年结束前,我们挑选了国内外6个表现优异的大模型,请它们回答一些我们人类很难回答的时代之问,让它们对未来的乐观,为我们带来一些力量。这6个大模型分别是OpenAI推出的ChatGPT、谷歌聊天机器人Bard、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腾讯混元大模型和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它们中有的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有的十分向往公务员生活,还有什么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不怕说错话的耿直boy,为我们解答了关于股市、房价、工作等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来看看,AI是怎么总结这一年的,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大模型生成内容具有随机性,文中只提供了当下对我们的回答。本文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
2023年12月31日
被微信屏蔽
娱乐

脱长衫,戒拿铁,年轻人扎心的2023终于要过去了

头部主播的诞生跟中彩票一样玄妙,无法复制。老俞和老孙确实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但这次舆论应对,真让我感觉他们确实老了,并且拒绝拥抱新时代。不管粉丝文化是利是弊,但确实创造了惊人的金钱效益。@阿凡提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2023,哪些公司不见了?

时代的车轮只顾向前。回望后视镜里的2023年,是不少我们熟悉的公司,逐渐消失的一年。燃料耗光,新消费热闹时攒起来的局,骤然散场。虎头局从最贵的商场撤柜,钟薛高被便利店的冰箱清退。精致让位于实用,梵音瑜伽和花加褪去梦幻色彩后,被一堆债主狂追。低价战争四起,性价比称王,跟不上变化就会遭殃。高端餐饮接连倒闭,“女装第一股”破产重整,家乐福、国美曾经风光,如今却被赶出零售战场。当坚固不再,清晰变成迷茫,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确定性。楼盘烂尾,买房人被恒大、融创们伤透了心;早教机构跑路,老师、家长们更加小心。更多的钱,流向了看上去更有未来的地方,芯片、AI、新能源,一个比一个卷。但收缩的资本也学会了谨慎,无论是炙手可热的初创企业,还是鼎力栽培的大厂骄子,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光环。文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今年,我成了“不买族”

大家周末愉快,这里是每日新语第二十期,这次我们想聊聊消费主义的逆行者——“不买族”。这个冬天,拼多多市值超过了阿里,银行又一轮降息,A股继续争夺3000点。钱袋子小了,直接反映在买买买的行动上。自去年首个未公布GMV(商品交易总额)的双11出现后,今年依旧如此。多年以来,GMV的高增速,是“剁手党”数量增加的直观体现,而现在,数据的平庸,反映了另一个群体“不买族”的扩大。数据背后,是消费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快递数量明显增多了——高盛发布研报称,双11期间包裹数量增长23%至24%。但与此同时,总交易额的增速却远低于包裹增速,星图数据发布的《2023年双11全网销售数据解读报告》显示,2023年双11总交易额达到11385亿元,同比增长降至个位数2.1%。一方面是更多的包裹,另一方面是变化不大的交易总量,这不光说明每个包裹的平均单价变低了,也说明对于大单的消费,更多人的选择是——不买,转而选择那些低价商品。而等到双12,更有不买族选择直接遗忘:“今年有双12?我怎么都没感觉到?”然而,没有人天生就是不买族,每个不买族的过去,似乎都有着剁手党的身影。与此同时,也没有人永远都是不买族——就像秋天的松鼠,为了过冬会大量储存食物,他们只是想熬过这个冬天,等待春天来临。文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年轻人涌入2元面包店

在这个年代,似乎没人会拒绝低价的诱惑力——消费者是这样,烘焙从业者也是这样。自打今年6月份,济南的2元面包店兴起以来,很快,2元面包店开始在山东其他城市出现,然后又借助社交媒体,传向全国,成为一种时代的注脚。如今,就连北京,也出现了2元面包店的踪迹。对于2元面包,人们有着许多疑问——它能吃吗?好吃吗?真的能赚钱吗?它又是如何出现的?每日人物约访了多家2元面包店的经营者,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经营故事。而在这极致低价的面包背后,也折射出一个行业无奈的处境。文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房子烂尾一年后

没人会想买到烂尾楼。但这样的“意外”,在过去的一年中,却在许多普通人身上频繁发生着。面对不幸买到烂尾楼的事实,有人苦等、有人逃避、有人停贷、有人起诉……人们试图用自己微末的行动,来推动楼盘的复工建设。然而,对于烂尾楼,人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更深远的命题——该如何重建生活的秩序和信心?从2022年7月算起,许多楼盘烂尾至今已一年有余。尽管在政策层面,各地都在全力保交楼,但楼盘的复工速度,却因人员、资金状况有所差别,并最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约访了包括武汉、郑州、重庆等地在内的多名烂尾楼的业主和从业者,以下是他们买到烂尾楼后这一年来的故事。文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阿里云的多事之秋

11月12日,原本是一个平常的周末。一年一度的双11刚刚结束,有人期待着快递,有人还在比价,看自己有没有省钱,还有的人忙着退货,或者把替换下来的东西挂上闲鱼。对于阿里云的工程师们,这个周末也是愉快的,最忙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接下来服务器负载将慢慢回落,他们也能松一口气。这口气刚松一半,12日晚间,淘宝崩了。同一时刻,阿里云盘、闲鱼、钉钉、饿了么等产品接连崩溃,无法登陆、查看、结算等问题一并涌现,从17:44故障发生到21:11所有服务完全恢复,时长累计近三个半小时。阿里系产品的大规模崩溃,很快就上了热搜,问题指向了阿里的“技术底座”——阿里云。与此同时,众多使用阿里云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也受到了影响。这是阿里云时隔一年后,又一场“史诗级故障”。那几天,高层寻找故障源头并定责、技术人员排查漏洞、公关部门对外发布处理结果。这边还忙乱着,11月27日,异常再次出现。当日09:16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为什么这些地方,比山东更热衷考公?

11月26日,2024年度国考笔试结束,这场超过300万人报名的大考暂时告一段落,但许多考生还不能松懈,得继续准备接下来的省考。在“进体制”趋于白热化的当下,考生们不免在现实中体会到“范进中举”的焦灼。越来越多人期望在35岁到来前,考取一份安稳的“铁饭碗”。近日,知名作家班宇、陈春诚等人考编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震惊于畅销书作家竟然也在寻求稳定编制的同时,不禁调侃,“当下环境里,我们的信条只有一个:冬泳,一直游到成功上岸”。毫无疑问,国考越来越难了,但其不断变化的趋势,也给考生们提供了一些指引。本期数据栏目,我们来聊聊关于国考上岸那些事儿。往期传送门:为什么北京地铁这么挤,还巨亏百亿?哪些大厂不再值钱?年轻人要存多少钱养老才够用?人均月薪过万是真的吗?文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8天充值破亿”的魔幻短剧,是怎么拍出来的?

刚刚被妻子抛弃的沈家赘婿,又经历了女方家人的侮辱,商界人士的打压。他被贬低、唾骂、嘲笑,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曾经开疆拓土、位于万人之上的龙殿殿主。小人物是深藏不露的大人物,看不起他的庸俗之人,最后都被狠狠打脸。观众一边沉湎于被精心设计的抓马剧情,一边也甘愿为他们期待的爽感买单。今年8月,小程序短剧《无双》爆火,8天时间充值流水破了1.2亿,让人们再一次见识到小程序短剧的魔幻与暴利。一时间,这成了一个巨大的风口,各路人马涌入,市场规模达200亿,相当于去年电影票房的66%。但是,这个生意并不好做。“10部剧里面就有8部扑街”,《无双》的承制人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制造出爆款是个小概率事件,真正赚到钱的人是少数。随着行业内卷、监管来临,追求快感的短剧,也处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中。没有人能断定短剧市场明天的发展走向,唯一不变的是,短剧会在竞争和规范的夹缝中,继续依靠“爽”来吸引人。文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大佬贵妇争相送钱,骗子盯上台湾名流

台湾地区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怎么就骗倒了一干名流?文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我们跟南城香老板,聊了聊穷鬼套餐的秘密

南城香为什么会推出3元自助早餐?卖得这么便宜,南城香真的能赚钱吗?以及,为什么南城香总是这么拥挤?这里的肥牛饭、酸菜鱼究竟是不是预制菜?成为年轻人公认的新晋“穷鬼”餐厅后,南城香的态度是什么?文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冰学、晚学,百学争鸣,今天你学习了吗?

大家周末好,不知不觉就到了每日新语第十九期。这一次我们要谈论的是一种现象——百学争鸣。你听说过网红作家大冰吗?听说过黄金左脸吗?知道大冰老师代表几个人吗?知道豆瓣初代女神晚晚的人生履历吗?听说过冰学、晚学、花学、明学、甄学等各种“学”吗?不知道?没关系,let’s学习。具有典型性的冰学和晚学,都是对当事人价值观的高度概括(甚至片面概括)。包括但不限于大冰的作品里所推崇的远方、文艺范、浪迹江湖,以及晚晚常传达出的荣华富贵、居高临下的态度。多年前,他们有多少拥趸,如今听来就有多少讽刺。而各种学背后,人们真正在意或讽刺的是什么?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生活,归根结底是对个体自身行为进行解释、评价、判断和描述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在如今不得不考虑现实生计的年代,当人们开始审视多年前的某种价值观时,人们嘲讽的或许不只是大冰,更像是在调侃当年那个做远方梦的自己。多种身份的大冰,当年像是一个贴满梦境的浑身发光的导师,但如今,发现能贴在自己身上的,只是一身创可贴。在“百学争鸣”背后,谁能分清这种嘲讽和自嘲的边界呢?文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进技校,老师比学生还会“混日子”

劝学生读技校,一个人头值1000元。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的好朋友「看客inSight」。一个图文并茂说干货的栏目,与数百位优秀摄影师一起,讲述最生动的社会故事。带你走进黑社会大佬、离奇的亲子鉴定、上海天桥卖花阿婆的千百种生活。推荐大家关注。中考把孩子们的青春劈成了两半。分数线用精准的刀法把初中生分成了两类人,考上高中的和考不上高中的。后者像是一个诅咒,一个深渊,一个不能被想象更不允许发生的结局。但如果这个结局真的降临到这些刚从初中毕业的孩子们身上时,职校、中专、技校,一个个陌生的概念被抛向他们。他们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很多人无暇思考便做出了选择。庞威廉在技校里当了五年的老师。他怀着教育理想进入职业教育,却成为了学校里最格格不入的怪人。这五年里,他热诚过、麻木过、愤怒过也伤感过,最后却只有一个草率的结局:他辞职了,或许再也不会回去了。以下根据庞威廉的讲述整理,关于他的见闻、探索和困惑。孩子们我还是从技校辞职了。先谈谈技校吧。有很多人,甚至是已经进入到技校学习的同学都分不清职校、中专和技校的区别。简单来说,职校和中专由教育局管理,而技校则归人社部管理,三者在毕业证和技能证的颁发上会有区别。我建议孩子们对三者的选择次序是:优先职校,其次中专,万不得已不要来技校。很多人一说起技校,就想到“男不死,女不生”,这种情况确实有,但是大部分学生其实都“不坏”。那些穷凶极恶的学生根本留不在技校里,早早就从初中辍学出来混社会了。技校里的学生当然是“坏学生”。即使是学生自己也对“自己是坏学生”这回事深信不疑。如果自己不是坏学生,怎么会沦落到上技校呢?老师们总是喜欢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来上技校的孩子都是中考的失败者,不出意料的话,这些孩子从小都徘徊在成绩排名的中下游。如果只用成绩来评判技校的孩子,他们都是“坏孩子”。他们甩不掉从小就被贴上的“坏孩子”的标签,一大部分人就已经自暴自弃了,只能通过做和别人不一样行为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抽烟、纹身和谈恋爱。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品行恶劣,他们只是“混”,能过一天是一天,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他们被圈在技校的围墙里,一天一天地等待着成年。因为成绩是统一的标准,技校里的学生往往从小就被贴上了“坏孩子”标签。我一开始也觉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相信在技校里讲课也可以寓教于乐,也相信我能和学生们成为朋友。但是有很多学生防备心很重,一开始根本不愿意与老师有过多的交流。只有在取得他们的信任之后,他们才会慢慢地袒露一些心声,谈自己过往的经历。有一个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女孩九岁那年母亲跟着另一个男人跑了,没有离婚,也没有留言。不久之后,她的父亲当着她的面跳入水井。最后是爷爷奶奶收留了她,一直把她抚养到成年。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这是最不公平的事情,也是最现实的事情。在我五年来接触的技校学生群体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成长于单亲家庭,有小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境经济条件糟糕,至今依然住在棚户区或者80年代的老破小居民楼里。教育这条路,也许并不是家庭对这些孩子们的期待。很多只看到了技校学生“坏”的一面,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无奈。有的学生从小就被家暴,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更不愿意服从管教;有的学生在父母离婚之后,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要出来兼职打工;有的人小小年纪就已经被继父继母赶出家门,只能睡桥洞,靠小偷小摸度日;而更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暇管教孩子,或者本身就是工人,根本无法给孩子传达好的价值理念。我见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家长只会摆出一副无所谓或者一脸茫然的样子,甚至有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学生的家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滞后的过程。很多孩子已经在无人看管、自我放弃的歧路上一意孤行了多年,当我在他们十六七岁的年纪再去介入的时候已经晚了。这就是当技校老师的无奈之处。那种群体性的遭遇和迷失,我很难去改变什么。学习改变命运、高考改变命运的神话或许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属于他们。一个人所能改变的一名技校学生值多少钱?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儿童医院,难熬的一夜

这是个家长们为生病的孩子发愁的冬天。11月23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输液大厅,一直排到接近2200号。有人甚至排了近6个小时。诊室里,孩子们挤在一起输液,有的坐进了露营车,有的干脆直接睡在地上。在这个冬天,多种病似乎扎堆了。医生告诉每日人物,当前,在来看病的孩子里,支原体肺炎还不是最多的——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感染者,数量更大。而在这场对抗疾病的战斗中,不光孩子们难受,跑上跑下的家长、连轴转的医护人员,都在持续承压。此刻在儿童医院发生的一切,也正是许多地方的缩影。我们选择记录下这些瞬间。这是每日人物图片故事的第五期。(往期:发热门诊、疯狂烟花、三里屯复苏、悬浮马驹桥)摄影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让宫颈癌消失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加速消除宫颈癌,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全世界要实现90-70-90阶段目标:即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接种HPV疫苗,70%的35-45岁女性接受高质量的筛查,90%的确诊病人得到治疗。包括中国在内的194个国家承诺践行此计划,旨在彻底消除这种癌症。在这之前,肿瘤流行病学与人群预防专家乔友林,已经在防治宫颈癌这条路上走了二十多年。长期奔走在广阔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他看到的是低卫生资源地缺医少药的生存处境。他认为,两癌筛查是所有女性都应拥有的健康权,这就好比解决她们的住房问题一样,“可以不住豪宅,不住商品房,但至少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为更多低卫生资源地区的女性筑起一道抵御宫颈癌的屏障,是落在乔友林生命里最大的愿景,“必须要一个人都不少,触及到每一个角落”。这个愿景也让他和更多支持的力量相遇。文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上海滩“骗薪神话”的崩塌

“这一行,一秒天堂,一秒地狱。”文
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