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观察

被用户删除
金融

AI公司竟然盈利了,现金流还是正的

(4)限售股减持压力——2023年3月17日开始,锁定期为12个月的股东可以减持,已有多个股东发布减持公告,给股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商汤在港股的表现也有所佐证,而云从、云天励飞等还没有开始减持。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终于来了!格灵深瞳IPO获注册通过

1月11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了一条“很低调”但“很重磅”的消息——同意格灵深瞳科创板IPO注册批复。对AI产业发展关注者来说,格灵深瞳的成功IPO,其意义不亚于商汤-W(00020.HK)。有意思的是,截至目前,“证监会发布”官微和上交所APP都没有同步或者跟进发布相关消息。与四小龙等同行相比,格灵深瞳在以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领域并不是最知名的,其收入体量也小得多。但是,它也是最有特点的,因为其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已经为正,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也已经为正,这在AI领域是罕见的。而且,从上市进度来说,它也是最快的(A股):2021年6月23日披露IPO招股说明书,2021年11月9日通过上市委审议,2021年12月3日提交注册,直到前日获得注册批文。而在2021年9月30日之前,已经有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等同行的IPO通过上市委审议并提交注册。延伸阅读:1.格灵深瞳IPO过会!2.徐小平8年前攒的格灵深瞳要科创板IPO了,而且这家AI公司2020年现金流已经为正3.帆未动心已动:云从提交注册,云天励飞过会……本文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无任何特定指向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及操作建议,与作者供职机构及相关公司无关。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东哥观察(ID:donggeguancha)。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格灵深瞳IPO过会!

格灵深瞳IPO过会!文丨张曙东11月9日,AI公司格灵深瞳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继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之后的第四家AI创业公司通过上市委审议。在当日的上市委会议上,委员们现场问询了如下问题,内容和上会前审核中心意见关注内容差不多。格灵深瞳IPO申请于2021年6月22日获得受理,此后经历了两轮问询。其中,第二轮问询重点关注了:(1)集成商销售模式;(2)收入波动,销售模式合理性,收入确认,收入函证等;(3)毛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4)智慧油站收入波动风险,农行等金融客户收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谨慎性;(5)股东博雍一号的LP为信托产品,背后资金来源为银行理财,博雍一号将所持发行人股权质押给信托,因为资管新规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调整发行人股东的背景,以及是否符合申报后可以新增股东的情形;PS:公司间接股东中存在“三类股东”的情况,包括信托计划和契约基金,但分别在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初始登记,和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上述“三类股东”均系公司的间接股东,持股比例均较低,合计间接持有发行人的股权比例未超过3%,并均已完成相关备案程序,纳入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其管理人也已依法注册登记。(6)调整对赌协议(A轮、B轮的回购义务主体为公司,C轮、C+轮、D轮的回购义务主体为公司,但实际控制人兜底;经调整,公司回赎义务终止,且视为自始无效,公司不存在无法避免的向投资方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不作为金融负债,相关义务转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前后两份《股东协议》签字页雷同(格式类似,在制作电子版底稿时因插页排版操作失误);(7)调整和补充相关信息披露的表述方式;性,增强针对性,强化风险导向,在“风险因素”和“重大事项提示”中补充披露城市管理领域竞争激烈,公司实现商业化时间较晚;商业零售领域和金融领域规模化落地场景单一,客户集中度高。上会前审核中心意见包括:(1)技术来源是否均为自主研发;(2)与同行业的对比,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3)直接终端客户和集成商销售模式下的核查方式、核查方式;(4)公司与员工签署的《激励协议》中有关离职转让股份约定是否构成财务实质上行权条件与服务期限,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5)2020年12月通过向外部顾问朱莹、肖秋林进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比较有意思的是,很绝大多数AI创业公司不同的是,格灵深瞳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达3508.82万元;在扣除ESOP导致的股份支付费用之后,格灵深瞳2020年已经开始盈利了,当年实现净利润1031.69万元。此外,格灵深瞳还持有智能驾驶领域独角兽企业驭势科技的8.68%股权,其和实际控制人赵勇与吴甘沙等共同发起设立驭势科技(赵勇最新持股为1.57%),赵勇还曾长期担任驭势科技董事。如今,驭势科技的估值已经远超格灵深瞳IPO申报前的估值。格灵深瞳对驭势科技的核算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金融工具计量,并在2020年带来了3253.61万元的投资收益。然而,让市场稍有不安的是,前述三家已经过会的公司均已自8月份开始陆续提交注册申请,但截至目前尚未有获得注册批文的。此前相关文章:徐小平8年前攒的格灵深瞳要科创板IPO了,而且这家AI公司2020年现金流已经为正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无任何特定指向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及操作建议,与作者供职机构及相关公司无关。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2021年11月9日
其他

帆未动心已动:云从提交注册,云天励飞过会……

AI赛道帆未动心已动:云从提交注册,云天励飞过会……文丨张曙东8月4日,云从科技提交IPO注册,8月6日,云天励飞顺利通过上市委审议。盛夏的末尾,AI公司似乎迎来了IPO的春天。与大家口诛笔伐的IPO公司相比,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包括在审的旷视科技、格灵深瞳等。我可以随意说出它们在业务、技术、财务上的种种短板:△收入规模较小(2020年格灵深瞳2亿+、云天励飞4亿+、云从科技7亿+、旷视科技13亿+),且收入的大头来自于集成性质的智慧解决方案;△缺少原创性的最底层技术,不少软件是在开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持续大额亏损,现金流普遍较差(目前仅格灵深瞳在2020年实现正向经营性净现金流);△估值很高,不仅绝对估值高,P/S等相对估值也超过了所谓的“舒适区”;……除此之外,它们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毛病”,如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的出走存在无法尽调和核实的地方,云从科技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种种缺陷,旷视科技在收入确认规则上大幅调整,格灵深瞳在规模更加“袖珍”……从审核的结果来看,公司还是那些公司,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帆未动心已动。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上三番五次地要求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那总不能资本市场就是不允许AI公司上市吧?AI的核心是一套软件算法、一套计算机程序,它无法直观、直白地让大家充分理解,需要结合场景、做成软硬件一体甚至解决方案呈现给普罗大众。仅靠某个单项产品或者“核心”产品或者技术授权生存下来的AI公司目前没有,短期内也不会有。尽管已经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AI仍然是一个新兴赛道,它在具体场景中的赋能与变革才刚刚开始,即使是互联网、安防这些相对成熟的场景,也还存在着大量的商业机会。它们存在着无限可能,同样也会充斥着激烈的竞争,甚至竞争还未开始,已成红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看,我们是无法穷尽所有的商业可能与商业前景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时代的洪流中,必定会有人冲上巅峰,也会有人折戟沉沙,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同时鲜活的事实也告诉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无任何特定指向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及操作建议,与作者供职机构及相关公司无关。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看完文章后顺手点个“赞”和“在看”吧,这样就能及时收到推送,我们就能经常见面啦。
2021年8月7日
其他

徐小平8年前攒的格灵深瞳要科创板IPO了,而且这家AI公司2020年现金流已经为正

徐小平8年前攒的格灵深瞳要科创板IPO了,而且这家AI公司2020年现金流已经为正文丨张曙东今天科创板新受理了4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2家涉及计算机视觉,分别是北京的格灵深瞳、江苏的征图新视,2家涉及集成电路,分别是上海的芯龙技术(电源管理类模拟集成电路)、深圳的峰岹科技(电机驱动控制专用芯片),海通证券保荐了其中3家。征图新视的主要产品是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及自动化制造设备,以“同源技术的多元应用”为核心战略,面向消费电子、印刷、农产品、交通等多元化行业,天准科技、精测电子、矩子科技为其主要的对标上市公司。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计算机视觉行业和算法技术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虽然现在名声不如CV四小龙那么大,但在2013-2015年那会,格灵深瞳的媒体热度是远超过其他AI公司的。到现在网络上还流传着几个知名投资人和格灵深瞳有关的趣闻:**2013年,何搏飞从美国上市公司Blackhawk辞职,给真格基金徐小平发微信说自己还没有下家。徐小平把赵勇介绍给了何搏飞,赵勇曾是Google
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