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北大人民医院:“后台摆药、前台发药”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2015-09-11 e医疗 e医疗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e医疗调研:点击“阅读原文”,参与“HIE平台建设系列调研(1)”


▲图1:门诊药房和调剂中心示意图。


▶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 王力华 刘帆

国药控股北京华鸿有限公司 北野雅士 方阳

北大医疗信息有限公司 刘海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人民医院”)门诊现代化药房,即后台摆药前台发药项目于2014年7月正式上线,迄今为止一年的时间里,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发生了诸多变化,我们始终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全方面、多角度地为提升服务质量采取了优化措施。通过各项措施,在缩短摆药时间、提升成方率、减少拣药错误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人民医院在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日均5000人次,处方数日均6500张左右,由于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库存品规以及数量较多,因此在药房改造初期就设定地上一层发药窗口,地下一层调剂中心,上下楼层使用提升机进行连接(见图1)。


  门诊药房的发药模式也确定为后台摆药前台发药的模式,即患者交费后,无需排队交方,摆药机开始摆药,同时中西药统一发药,患者无需二次排队,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对于调剂人员以及发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项目上线初期,我们摸索出一套方法,并在随后的时间内,逐个方面按指标监控,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见图2)。


▲图2:门诊取药流程优化分析。


▶缩短摆药时间


  HIS收费后,发药数据直接被摆药系统接收,摆药时间由三个部分组成,而尽量地缩短每段时间,才能保证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


1.摆药机时间


  最大限度地提高摆药机的利用率,这样一方面将降低拣药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摆药的正确性,因此,提高系统传输接口速度,保障摆药机上药筐的不间断,及时处理摆药机小故障,及以摆药机的定期维护等,都有效地保证了摆药机稳定、正常地运行。


2.人工拣药时间


  人工补药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发药数据的测算,我们调整了补药药品及货位的摆放,常用的药品可随手取到,常在一起开的药品在相近的货位上,确保调剂人员用最短路线行动,进而减少调剂时间。


  在取药高峰时间,启用了虚拟机,即如果患者的药品均为人工拣药,将直接分配到虚拟机上,虚拟机虽然不进行自动摆药,但可以完成药筐注册,这样不仅减轻了摆药机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人工拣药后,上架、上屏及患者取药的整个信息流程。


3.升降机传送时间


  我院调剂中心在地下一层,因此升降机也成为整个摆药过程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更换了新的提升机,以提高升降机的速度,保证其稳定运行,避免药品破损率,同时,保留了药筐出升降机时,患者姓名即上屏的功能。


▶提高成方率


  提高成方率也是保证摆药机最大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补药及时


  医院使用摆药机后,可能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要保证摆药机“不断粮”,就能提高成方率,因此我们安排了专职的补药人员,一天8个小时持续补药,同时,我们采用了药盒“照相” 的方法,提高补药的速度和正确率。


  其他比较实用的小方法,如常用的药品,放在摆药机后面专门的药架上,补药时随手可取,另外,摆药机的补药轨道和速度也是可以逐步调整到位的。


2.摆药机品规调整


  哪些药品适合进摆药机?经过对发药数据的测算,药剂师与摆药机工程师配合反复确认,再经过实际测试,并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确认了常用的580种药品入机,同时根据季节以及用药量的变化,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做出小范围的变更。通过入机品种以及数量的调整,成方率最初的29%已经提升至50%左右。


▶降低拣药差错


  防止拣药错误,降低拣药错误率,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除了给调剂人员明显的标识和提醒外,我们增加了拣药注册和错药登记功能,使整个发药过程做到闭环管理,药品发放的每个环节可追溯。


1.警示与标识


(1)打印出的拣药条上,需要人工补充的药品,均标识出药架编码,帮助调剂人员快速定位;


(2)药架上明显的位置标识出常见易混淆药品的警示;


(3)摆药系统中增加了监测功能,超过15分钟未摆药的患者信息,系统会做出警告,同时出现在系统首页中,由专人负责观察,及时处理这部分数据;


(4)大屏显示的提示词和患者姓名,不断进行调整,保证患者更好地理解。


2.拣药注册


(1)为全面实现药品的闭环管理,能够数据化管理“是谁、在什么时候、拣了什么药”, 摆药系统增加了拣药注册功能,调剂人员从摆药机中取出药筐后,扫拣药单条码,并在触摸屏上选择自己,进行登录注册,一方面可以在发生错误的时候追溯到人,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数据;


(2)因地下调剂中心空间有限,在摆药机前面设置了与摆药机风格一致的核对台,调剂人员在注册时也进行药品核对,虽然这是微不足道的措施,但是提高了发药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


(3)增加了错药登记功能,在药师发药时,一旦发现有药品错误,将进行登记,通过信息系统可以追溯到责任人。


  看似简单的拣药注册功能,不仅提高了调剂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从而保证了发药的准确性和患者用药的安全。


▶指标监测


▲图3:2015年上半年各项重点监测指标。


  通过对2015年上半年重点指标的监测,在患者取药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均调剂时间保持稳定,成方率和补药量逐步提高,而错误率大大降低,达到了优化的效果(见图3)


  值得一提的是,一月份仅拣药错误处理时间的总时长为115小时,也就是说,为此患者取药月等待时间为115小时;而6月份拣药错误处理时间总时长为10小时,患者等待时间大大降低,即患者月等待总时长减少了105小时,因此平均人工拣药时间呈缩短趋势


▶应急


  门诊发药流程,涉及环节多、设备多、接口多,技术复杂,完整的应急方案是保障系统故障情况下,正常发药不可缺少的措施。


HIS故障:整个摆药流程将无法进行,将完全采用人工的应急流程;


摆药机故障:将启用虚似机,同时增加调剂人员进行拣药;


摆药系统故障:目前,我院专门的一个窗口,支持非当天患者取药,而所用系统是HIS的简化版后台摆药前台发药功能,在摆药系统故障时,患者较少时可利用此功能发药,如果患者取药高峰时间,将采用完全的手工流程;


▶使用效果


  后台摆药前台发药流程,经过近一年的使用,不断优化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门诊大厅秩序明显好转,患者取完药后,均会很快离开医院;


(2)药剂师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下,专注于给患者发药,并进行用药指导;


(3)患者渐渐习惯了现有的取药模式,不再需要大厅客服人员提示,到达发药窗口前,先自行找到相应的发药窗口,在大屏上寻找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后,再去窗口取药;


(4)在系统上线之初,当天未取药品每天有一百筐左右,药剂科采取了各种手工办法,保存摆好的药品,但随着整个流程的完善,当天不取药的患者越来越少,现在每天只有十筐左右,下班后,均退回到药架中;


  我院的门诊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门诊药房的改造对我院来讲,是一项大的工程,但为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方便患者的目的,信息中心、药剂科、客服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患者取药时的“人等药”转变为“药等人”。


本专题系列文章

“门诊药房信息化+”为药房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点击阅读:【e医疗原创】门诊药房建设的新常态
【e医疗原创】解放军总医院:多系统融合建设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典型案例
【e医疗原创】北京协和医院:“实时发药+预调配发药”模式下门诊药房自动化建设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8月刊



九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e医疗抢鲜报】国家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

国务院常务会:广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刊首语

【e医疗原创】庞涛:自我发酵才见效

【e医疗原创】充分利用患者服务中心,博得“互联网+”先机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8月刊

近期推送以下文章,敬请关注:


  • 技术聚焦系列报道: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

  • 封面报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广东模式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