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一个经济学博士能干什么?计量大师李奇教授的精彩见解

考博之路 2021-09-15
来源:经管之家
摘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微信号;前半部分来源高定燕博客、经济金融网;后半部分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报》等采访李奇内容整理



最可怕的是道路已曲折,前途还不光明。  


博士,原本是智慧与能力的代名词,现在却成了“社会底层中学历较高的一批人”,随着大学扩招不断推进,博士生数量也跟着上升,传统的导师制向老板制转型,却又一时间显得不伦不类,怪相丛生。博士,究竟去哪儿,这个课题可能是所有博士生做过的所有课题中最棘手最令人不安的一个。今日,我们推送一篇计量经济学大师李奇的访谈实录,该节选内容主要谈及经济学习中的要诀、数学模型运用,也指明了读经济学博士可能的出路。  


李奇教授是世界计量经济学大师,身兼七个著名经济学和统计学国家杂志总编或副总编,他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了百篇论文,他的著作《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etric Econometrics)已经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希望他的所言所悟及切身经历,能让读者有所启发。

 洞察力好也能成大师

高燕定:到芝加哥去学经济本科是不是要比去哈佛、或者MIT的经济更好呢?李奇教授:这个不一定,我觉得他们可能差不太多。另外 如果读博士的话,我原来在加拿大教过一个清华毕业的学生,他学的非常好,后来他在多伦多大学拿的博士,他在多伦多大学读了一年,然后他转到芝加哥去了。他 在多伦多数学是学得最好的,到了芝加哥也是学得最好的,芝加哥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当教授,说他成绩最好,但是芝加哥大学好像是,你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部分教 授好像不是特别管你,你都要自己做,因为他自己做教授没有太管,所以他做的东西当时没有引起教授的很大兴趣,最后工作找的也不理想。所以我想,如果他再多 伦多大学毕业的话,虽然多伦多肯定不如芝加哥,但是那些教授会很密切的跟他合作,他找的工作反而可能比在芝加哥找的工作更好。所以,不是说一定是好学校出 来就一定最好,当然你要是芝加哥出来最好的学生,教授特别欣赏,这些老板都是得诺贝尔奖的,极力推荐你,肯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主持人伊凡:就像现在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希望到美国去读本科,大部分都是希望去读经济学或者商业方面的专业,所以说我想问一下,您从经济学教授的角度来建议这些学生,比如说高中阶段该做哪些准备。李奇教授:先说一下这个经济学和商业,比如说我们最熟 悉的商业专业是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硕士的话大家都知道,MBA就是工商管理硕士,就是比较时髦的一个专业,如果你真是学工商管理,你最终不想读博士,不想 当教授,只是想做实际工作,想到公司去工作,其实他们不用特别多的数学。那我觉得读大学的话,不管读经济还是读商学院,你肯定要学微积分的,这是大学要学 的,但是并不是很深,到大学实际上学得更多的是怎么跟人打交道,在公司,心理学,这种跟人打交道管理的技巧,学的内容就更重要了。但你如果说我还是想读博 士,然后我想去当教授,估计在商学院读博士用的数学也是比较多,比如说管理博士,我有好几个同学在国外做教授,管理学,其实有一部分人之前是学经济的, 数学基础比较好,去读了管理博士,那用经济理论的比较多,用数学的也比较多。比如计量经济学、对策论的一些东西,博弈论,但是有一部分是学心理学的。我有一 个朋友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了,他原来是北大心理系毕业的,心理学也有很大优势,你在管理的时候心理学是很重要的,你怎么了解人的心理最佳管理,学心理学我 知道在北大心理学学士的话也需要不少数学,比如当时在北大我是天体物理专业的,我学概率论的时候是和心理学专业一块学得,同时上的课,一个老师教,但他们 总的来说,数学用的要比经济学少一点。主持人伊凡:那某种意义上来讲,那是不是数学成绩的好坏就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个领域走的更远。李教授:也不能说那么绝对,数学很重要。有些人数学并不是特别强,但是你基本的要懂,但也不是说你数学特别突出,搞很复杂的证明,但经济学也需要很好的直观,好多问题你要能看出来怎么解释、怎么解决。你有一个想法之后,你就收集实际数据,用实际数据验证你的理论,或者你认为某些数据不对,你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理论不对,这个时候你就要直观比较强,另外你会计算机的能力也很重要,比如会处理很多大数据,这时候并不需要很多数学知识,用计算机操作只是处理数据,数学好总是有帮助的,但是数学差一点也能做的非常成功。你比如说得诺贝尔奖的人有的数学非常好,数学家的数学非常好非常好,那有的人数学就很一般,但是他们直观特别好,他们能看到好多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其实包括宏观经济学、物理学,物理学用数学用的这么多,但是物理学也有数学不好的人得诺贝尔奖,就是说他们洞察力很好。

数学很重要,英文不好将来很被动

主持人伊凡:就是像您觉得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势?或者说有哪些劣势,我们可以提前避免的,在去美国读书之前。李奇教授:一个很标准的看法,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中国学生受的训练比较严格一点,数学学得多一点,题可能做的多,比如说学数学或者考试,比哪个学生强。但是到了做论文的时候可能美国的学生想法多一点,他们的创造性强一点,他们从中学小学就经常鼓励你创造性,你做这个实验,有这个想法,自己比较放开,但是他们严格的做题比中国学生少一点,但是这个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我们教育制度就是这样,学校让你考这个试,读这个课本,你就要做,没让你做开放性的试验你也做不了。但是所有的学生,就是说你想出国也好,如果你只想学习好,比如想出国,或者想读研究生,想出国当然英文很重要,英文不好将来你很被动,数学也很重要,如果你学得学科用数学,比如说你学经济学也好、管理学也好,学物理化学统计这都用着,即使你学医学,用到化学和生物的东西,数学对化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化学你要用数学算一些公式,数学是比较基本的。当然你要说我纯粹学艺术的,比如说我是学传媒的、学媒体,有些专业肯定是不用数学的。当然也有很多专业用数学。

经济学有哪些分类?

高燕定:那么,经济学有哪些分类?我知道你是计量经济学家。李奇教授:经济学你要是分比较大的块,一般我们分成三块,一般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整体的国家,怎么订税收制度,政府印多少货币,怎么来控制通货膨胀等等。那还有一个,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比较个体的,研究比较小一点的,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研究厂商的行为,厂商怎么追求他的利润最大,怎么控制他的成本。第三个就是我做的计量经济学。所以一般就是研究生在我们这读博士,一年之后他要考三个博士生资格考试,一个是宏观经济学,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是计量经济学,那你要做科研的时候就又要往下分了,宏观经济学有做不同的,做银行这块,看银行的功能是什么,有的人说我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微观经济学有的人说我研究厂商理论、对策论,有的人说我研究公共管理等等,就是研究这些具体的,计量经济学具体用时间序列的理论来研究。

经济学主要用到哪些数学?

高燕定:计量经济学主要用到哪些数学?李奇教授:主要用到概率论和数学统计了。像概率,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不确定性,所以会用到基本的概率模型。这个模型里有很多参数我们不知道,就要用到统计学的一些方法。高燕定: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要学经济,或者有些家长说我是搞经济的,但实际上我知道他们是想学管理的,就是说他的家长本身是做管理的,经常有的人就把经济和管理混掉了。你觉得学本科如果到国外学经济的,他最后去学企业管理或者商业管理,和本科出去就学商业管理,他们未来能不能学经济学的硕士、博士,这样的基础准备好不好?李奇教授:如果最终想读到博士的话,在国内学经济、学管理都可以。在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注意多学一点数学,就是说现在国内不管经济还是管理,比如说微积分,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都是必修课。高燕定:在美国(学经济的)概率论是不是必修课?李奇教授:在美国概率论不是必修,微积分是必修,一般讲的比较低、学得比较浅。线性代数也不是必修。

本科学经济的可能很难读经济学博士

高燕定:那么在美国是不是学经济学的本科以后很难转去学经济学的博士。李奇教授:如果你只按他数学的最低要求去学,那就很难,就是说如果我想将来读博士,因为美国大学上课比较自由,你可以选修,选很多课,所以选课的时候就可以选深一点的课。就是说,我选工程类的数学,不要光选经济学的数学,甚至有可能选数学专业的数学,跟你个人的能力,多选一点,这样读博士的时候也会有优势。申请的时候,我们教授一看这个学生的材料,是学经济学的,如果你只学过一个第一年的微积分,那是肯定不够。比如学了工程数学、后来又学了两年的微积分,又学了线性代数、又学了概率论,成绩不错,对他录取有帮助,而且对他将来读书肯定有帮助,如果他数学学得太少,即使录取了,也跟不上,很难。高燕定:可能你带了很多学生,都是硕士、博士生,你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李奇教授:平常跟着我们做的学生都不会太多,像比如说现在有个学生跟我做,他们那届学生只有7个学生,进来的时候大概20来个,但是中途有些学生考博士资格考试没过,就淘汰了,最后读到三年级的时候就剩7个学生了,一共有30多个教授,有人做这个有人做那个,平均起来一个教授一年不到一个学生。高燕定:进去的时候20几个,三年以后淘汰剩下7个?李奇教授:这是剩的比较少的一届,有的时候进去25个,最终剩15个,这就算比较多的,那其他的转成硕士的,如果博士资格考试没过的话一般都可以拿一个硕士学位,有的就转到别的学校去了,转到差一点的学校,有的转到别的系去了,比如经济系过不去,就转到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的博士资格考试要求就低,比较容易过,也有就不再读了,硕士毕业就找工作了。


学经济的毕业后能干什么?

高燕定:那如果从未来职业发展来说,读一个经济系的硕士,今后能干什么,读一个经济学的博士未来能干什么?李奇教授:在美国经济学硕士作用不是很大,像在我们学校硕士一年就可以毕业,如果你本科毕业了到我们那读博士,一年以后博士资格考试没考过,你就可以拿一个硕士,所以你只读了一年研究生,也没有做论文,只是上了几门课,所以没有太多的优势,如果他这个专业需要比较少的经济学知识,本科生可能就够了,如果要求比较高的知识一般需要博士生,或者说硕士生找工作的时候人家把你当成本科生看,很可能这样。因为不像原来中国硕士生,我们读硕士的时候,要读三年,还要做论文,那个时候确实能学很多东西,所以一般你如果做研究性,不管去政府部门或者去学校,一般都要读到博士。高燕定:那博士出来做些什么工作呢?比如说你的学生,他们出来以后能做些什么工作。李奇教授:一般博士生毕业出来以后首选工作是去学校做教授,如果学校找不到的话,当然个别的人首选就是去了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了,那么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去学校,如果去学校去不了,没有找到,一般会去银行,招商银行,或者也有去世界银行的,比如去联合国的这些有关部门,都有,但是还是去商业银行,去私有的还比较多,去那做些科研,做些预测,比如预测利率怎么变,预测汇率等等,比如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怎么变,就是研究这些东西比较多。高燕定:问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刚才说你的研究生很少,我知道你发表了大概一百篇的论文,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和教授的关系是老板的关系,很多教授都叫研究生给他做研究,那你这个就吭哧吭哧全部都自己做是吗?因为你没有什么学生。李奇教授:多的时候同一年同一届的学生,多的时候一年有两个学生跟我做,有的时候一届一个学生跟我做,有的时候这一届一个也没有。当然,学生一般要四到五年才毕业,所以一般手下总有学生,多的时候可能同时有三到四个跟我做的,少的时候就一个人和我做,学生总是有的。当然写文章,主要还是靠自己,因为大部分学生数学功底不够,因为我做的比较理论,我的理论需要数学证明的,有的学生证明不了,所以我的学生就是做些应用,当然有的时候我也和他们合作一些文章,有的时候我就可以指导一下,他们自己写文章,我就不和他们合作了,当然过去也有两到三个学生数学很好,跟我做了不少证明的文章,一个是南朝鲜的,韩国的一个女学生,现在回到韩国了,还有一个是中国学生。也有(学生)数学不错的。高燕定:绝大部分的文章还是靠自己做。李奇教授:但是很多文章合作,不是和学生合作,是和其他学校的教授合作。比如我最近写一本书,是和加拿大一个教授合作的,他就是加拿大人,不是中国人,那么我跟他合作了很多文章,当然我也和其他学校的中国教授合作过很多文章。和教授合作比较快,大家水平差不多,讨论起来很方便,有的人数学好一点,有的人应用好一点,这样也互补,学生如果碰到好学生,当然也能写出不少好的文章。有的学生数学功底不够的话就不行,我做的比较理论,这时候和学生合作就不是太多。延伸阅读  低调的计量经济学大牛李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奇
 在北京首都经贸大学的校园里,李奇引起高度关注是在2012年9月7日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上。当时他身着笔挺西装,非常严肃,像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 正是这一年,李奇教授受邀加盟首都经贸大学,并出任新成立的国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奇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在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金融计量经济学。


他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了百篇论文,他的著作《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etric Econometrics)已经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过去的数年里,他还兼任Econometrics 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Reviews, Journal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等学术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


为什么要加入首都经贸大学?


作为国际知名的学者,李奇曾收到国内不少高校的邀请,但他最终选择了首经贸。“我选择首经贸就是因为被学校领导礼贤下士和改革的决心魄力打动,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我愿意为这样的学校竭尽所能”,谈到当初为何选择首经贸的时候,李奇激动地说。 李奇以特聘教授的身份担任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他计划使他所领衔的国际经管学院“3年出现成效,5到8年大见成效”。虽然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还只是一颗希望的种子,但是在李奇的脑海中,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未来早已清晰。


“三年内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还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但是在师资规模、科研能力、课题研究方面应该有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五年到八年的时候,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不仅要有高质量的博士、硕士、本科生走向社会,还要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彼时的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要在全国乃至亚洲、世界有一席之地。”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蓝图在李奇略带兴奋地言语中浮现,此时的他眼睛一如既往的有神。 李奇的规划得到了学校的支持,首都经贸大学立志要把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打造成为“海外人才聚集地、科研创新平台和国际化教学实验区”。“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是非常的残酷,这方面我们起步相对较晚,而且现在人才竞争白热化,形势是难上加难。” 


2004年,上海财经大学实行了人才“双轨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大量的海外人才在上海财经大学迅速形成集聚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上海财经大学如一声春雷,迅速在科研领域崛起,在2011年一项统计中,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类学校中已经排名亚洲前十,中国第六。 “和2004年的上海财经大学相比,我们现在的处境难多了,当时他们人才引进难度相对来说小得多。但是难度大也得咬着牙上!咱们给出的条件肯定没法跟清华、北大比,但是我们一定要利用各方面资源和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些院校竞争人才。


首经贸要想缩小跟他们的差距,首先要在人才引进上赶上他们”,李奇说道。截至目前,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已经引进8名海外人才,下一步将引进一些有学术影响的教授、副教授。高水平的学者不仅能迅速产出科研成果,还可以对年轻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首经贸国际经管学院助理教授徐怡爽


为了让来到首经贸的海外人才“留得住,有作为”,首经贸在人事制度方面借鉴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海外人才实行“双轨制”。“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两种待遇两种要求。”当问及什么是“双轨制”的时候,李奇的解释一语中的。“双轨制”实际上是指在一个学校内“国际轨”和“国内轨”并行。


对于海外学者主要执行的是“国际轨”,也就是目前美国名校普遍采用的“常任轨”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只要在一定时期内做出一定成果即可获得类似于美国的终身教职。上海财经大学将海归博士纳入“常任轨”,每人有不超过6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学校对其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进行全面考核,最后的考核结果将决定其能否获得常任教职。


“国际轨”享受的是较高的待遇,但是也有相对更高的科研任务。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常任轨”教师每人至少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包括诸如《美国经济评论》等顶尖经济学学术刊物的论文一篇。“较高的福利待遇自然对应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压力,这些海归学者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小。”李奇说。 现如今,国际经管学院已经吸引了国内外20余名优秀博士加盟,并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 Annals of Statistics, Energy Economi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颇有分量的论文,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科研成果国内排名明显提升。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计量经济学家萧政(Cheng Hsiao) 此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还于2013年6月举办“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2013国际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萧政(Cheng Hsiao),杜克大学经济系教授沙基卜·可汗(Shakeeb Khan),美国西北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陈宇新(Yuxin Chen)等做了主题报告。


来自清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长江商学院、南加州大学、杜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普渡大学等中外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十余名学者参加了大会。


演绎“严师出高徒”


采访当天,李奇比约定的时间提前来到采访地点,穿了一件非常朴素的格子衬衫,如果走在校园中,肯定不会有人认为他就是传说中学校引进的世界著名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 在李奇眼里,衡量一个学院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它的科研能力,还要看它所培养的学生。国际经济管理学院计划明年开始招生,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对比其它经济类学科,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会有变化,注重数学在经济学上的运用,比如,在开设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前,将先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我在清华授课时,发现他们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不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很多推理只能靠死记硬背,如果清华大学在教学上不改革,我相信,将来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就会超越他们”,李奇说。 据了解,2013年,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招生规模将在40到60人,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课堂将会对全校开放,只要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旁听。“好的课堂是应该服务于所有首经贸学生,将来我会亲自走上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讲台传道授业”,李奇说。 严格的教育将使从这里出去的学生受益。李奇夫妇育有一女一男,他们都非常优秀。女儿李凯西上十年级时就选修了微积分、化学两门AP(大学课程),她上十一年级时,在选修了统计学、计算机语言、生物学、英文、西班牙语等七门AP课程的同时,还自学了AP环境科学。


这样,仅在十一年级期间,她就学了并考了八门 AP课程。由于她在十一年级结束前完成了数学和科学的全部八门 AP课程,并获得全国统考的最高平均成绩,使她获得了2007年西门子全美AP首奖 (全美国只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获得全国首奖)。 儿子李凯文2007年3月24日参加了由美国工程师协会资助的Mathcounts数学竞赛,在德克萨斯州的比赛中,他在参赛的288名竞赛优胜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德州第3名。接着,他又于同年5月中代表德州参加全美国的比赛,他和他的其他三名队友一起,获得了全国团体第一名,于2007年6月1日在白宫获得美国总统布什接见。 “学习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同学们首先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其次,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没有信心即使有目标也会半途而废。只要有目标、有信心,我相信大家的大学生活将会非常充实。”李奇说。


注:本文转自经管之家,摘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微信号;前半部分来源高定燕博客、经济金融网;后半部分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报》等采访李奇内容整理,版权归来源所有,仅做学术分享之用
博士这五年!
未来的选择:国内读博or出国读博
这两点,让我选择了博士,并且成功毕业

未来的选择:国内读博or出国读博

全国法学硕博点汇编(细分到二级学科)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验五条建议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考博成功经验
在职考博英语备考的六点心得
博士,毕业后你该如何选择?
新博士入学考试制度下的考生自白:“申请—审核”制很公平
一个屡战屡败的考生的逆袭之路:从高考落榜到985高校翻译学博士
我的博士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真想读博士的话有些事情真不要去做

复旦博士自述:一枚贫困生的十年

博士可能是所有学生群体里被黑最猛烈的

读研读博拜名师好还是牛师好?

清华大学生物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是如何在五年之内同时攻下一个博士、三个硕士学位的

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武大、南开、北师大人文社科公开课集!!!

我的浙江大学考博之路

备考博士的几点注意事项

读博也任性,过来人和你谈谈如何搞定跨专业读博

75所高校数据统计:博士们毕业都找了怎样的工作?

博士,烈火中的凤凰!写给奋斗中的青年和想读博的同学

全国法学硕博点汇编(细分到二级学科)

给考博学子及博士新生们的一些建议

清华教授贺克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推荐阅读

在职博士生报考条件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毕业出路,谈博士该如何进行自我培养

你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来看看一个博士的透彻分析!

一位学子那一年的考博感悟

北京大学考博经验与教训

为什么要读博士?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

考博英语翻译三大步骤

我为什么读博士

东南大学申请审核制博士生考博经验

20年老主编教你写学术论文(强烈推荐)

考博的选择:选学校与选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中国的博士谁在带?浅谈选择博导的攻略

考博过程中与导师有关的事宜大解答

我三年的考博经验与教训——考博难不难

中科院院士: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都有啥?

胡适:天下绝没有白费的努力

考博中的“公关” 与“公平”

考博如何突破英语这道关?

厦大教授谈如何读硕读博:研究生须多读书,敢于质疑权威!

考上博士的人,大都走的这条路——坚持

考博经验分享五步走,教你备考全程无忧

中科院博士录取:考博与找工作体验感悟分享

读博初体验

考博时该思考的问题与状态

工作三年后中科院考博首战告捷经验分享

沧桑的九年,奋斗的九年——记一名中专生的清华考博历程

过来人告诉你如何走好考博之路

考博复习初期就要养成的4个好习惯

考博到底考什么?——回忆北京大学考博经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考试总结

一个月能写好博士论文吗?

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资格?40所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统计表发布

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陈平原:“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考博同等学力什么意思?

考博难吗?跨专业、专硕、在职、MBA等,可以考博吗?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公共经济学考博情况分析及经验

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与管理细则(2018年修订)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全国2019级法学研究生人数统计

问津学术淘宝店上架了一个新商品
800余则法学期刊征文、会议通知、论坛综述、评选公示!

考博英语历年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来源

北大博士分享考博心得

博士出国再“读博”所为何求

一名考博loser的告白

博士毕业不易,读博不易,考博也不易

考博复试,如何保持学术纯洁?

考博高分学习法—心理篇

中科院考博复试面试经验 !

复旦大学博导彭慧胜: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最牛导师为什么对最牛研究生最绝情

一个专硕生的考博经验

读博士是穷孩子发财的一条正路!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不得不说的八个维度

考博复试面试经验分享(附英文自我介绍)

规划你一生的学术历程——写给新来/未来的博士生们

而立之年考博的困惑

法学博士毕业之后真实的就业出路

考博全过程分享:考博士的一路艰辛

别样的读博动机,也能如愿以偿

山东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博经验谈:我的8.5次考博经历

医学考博: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更重要

考博指导:七大考博误区总结

一个北大女博士的心声:你到底要不要娶我? 看哭了!

江平:我是这样带博士生的(附其弟子的六年考博之路)

理工科选择博导的注意事项

在读博士经验分享之考前备考

上海交通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西南政法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上博士后,导师性情大变,我困惑了!

文科考博经验分享——考博随想与心得体会

中国农业大学考博经验

考博,梦想一步步在靠近

读博,将来的出路在哪里?

致考博学子的一封公开信

原来考博前的准备工作这么多?

写给所有面临选择的博士:博士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关于考博联系导师的一点点经验

正能量:一位导师指导女博士的心得

写给非211、非985努力考博的同学们

唐僧给孙悟空的考博劝诫信

人生不过就是一张催泪的A4纸!

读博应为志业而非职业

李开复: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

读博可能后悔四年 不读博你会后悔一辈子

“博士候选人”与“博士生”是一回事儿吗?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哪些人不适合读博士?

博士生谈考博的若干策略

励志!奋斗17年,中专生变博士生

读博士,找工作,谁曾不迷茫?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信念的力量:一个脑瘫儿的博士梦

一个直博生五年博士生涯的心路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我想要什么样的研究生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我申请出国读博的故事:失败与收获

我为什么鼓励你读博士

出国读博、博后,什么最为重要?

高效能考博人士的七个习惯

读博也是一场肖申克的救赎

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致考博同学的一封信

考博人:你的拟研究主题确定了吗?

一个考博落选生的自白:我们期待教育改革又害怕教育改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研究报告

怎样形成具有开拓性的博士论文选题

这3所学校在读博士生接近50000人,每年招生10000余人!

2020年考博备考流程及备考经验

工作一年,我选择辞职考博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年薪50万多吗?

吉林大学本硕博招生时间轴,建议倒着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博导信息以及人文社科专业培养方案

董芳:为什么读博&读博有用吗?

阎学通:清华的研究生应该学什么?

发表27篇SCI,27岁博士毕业,他是怎么做到的?

博士学历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不去考博?

读博的好与坏

西南政法大学拟增设“人工智能法学”博士授权点

女博招谁惹谁了,大龄单身女博士真的是婚恋“困难户”吗?

林来梵教授: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谈想招什么样的博士生

重庆大学导师名单汇编

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一作发10篇SCI!山东这位高颜值女博士够“硬核”!

发表32篇SCI,担任多家期刊审稿人,这位博士厉害了!

民间解读博士招生简章:教你读懂读透招生简章

硕士三年工作经验和博士学位谁划算?

关于法学考博与就业,你不得不作的选择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读博士,你适合吗?一个博士生的透彻分析~

博士毕业,是去年薪15万的大学好,还是去年薪20万的中学好?

读博士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考博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的去向!

博士延期毕业的十大影响因素

2019年博士待遇大曝光!

新增11所!2019年增列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出炉!

1600+名2019级法学博士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考上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