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暨《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新书发布会 | 精彩回顾

優教育
2024-08-26

4月2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课程创生研究会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在重庆落下帷幕。本届研讨会以“融合创生·驱动未来”为主题,特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朱慕菊,课标组核心专家成员张华、王蔷、季浏、陆志平、杨向东、余丹红等,国外学者Rachel French、Ron Ritchhart,以专家报告、圆桌论坛、学科观摩课、课例设计分享、专家点评、课程设计与时间平行工作坊等形式开展,聚焦“小学大观念教学”,师生共同成为课程创生者,让教学真正成为知识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为理解而教,让教育根植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培养崇高审美力与深刻情感。近千名校长、老师等教育者共享学术盛宴,线上8.8万人次观看。

未来的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需要什么程度与方向的课程创新?课程创新有哪些真能落地课堂的方法与策略?课堂教学又怎么回应目标、评估与效能的兼顾与平衡?
以“素养为纲、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为指向,用少而精的“大观念”引领学生借助一个个任务“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程创生者,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知识创造的过程。


开幕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做鱼与熊掌兼得的教育

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轮值校长、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廖伟认为,面向未来,学校以创变思维置身其中,以自身行动创造更高层的教育。学校希望通过以少而重要的观念来引领课程的设计实施,在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双向融合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思维性和创新力,让核心素养教育在学校中落地。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指出,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正处于创新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段,也是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训练的黄金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质;二是要有心去做改变标准化和引导创新人才培养;三是要有宽视野,面向未来去重构学校的教育。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落实跨学科的创新科技教育。



主旨报告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淀、深化、未来

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

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解读历次的课程改革,如三维目标、三级课程、教材多样化与统编相结合,为现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而2014-2022高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开启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课程改革的深化与突破,主要表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研制课程标准;培养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落实核心素养,改革教学设计和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

面向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ChatGPT的出现,是教育面向未来,实现转型的重大机会。教育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人。我们要利用智能化学习环境,推进混合式学习,利用大数据强有力地支持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这样的前景中,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功能和定位将发生质的进化和演变,立足今天,拥抱未来。

◎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这个时代正在呼唤原创力。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让教育植根于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让教育培养人的自由意志、责任心和道德能力;让教育培养人的崇高审美能力和深刻情感。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在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之下,“大观念”即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转化为学生经验或认识的专家理解或思维的方式,表征该学科或课程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大观念课程,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以学科实践为基本方式,旨在发展学生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

只有走向“大观念”课程,才能发展“高阶思维”,即核心素养。而在大任务教学中,学生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由“静听者”转变为“工作者”,教师由“教授者”转变为“流动的教练”与“学生合作者”,让学生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让教学成为协作式问题解决,让探究任务建基于“学习进阶”。

◎ 以概念为本的探究式教学

Rachel French(全球唯一提供Lynn Erickson概念为本课程与教学官方授权培训师认证项目总监)

当今世界知识的指数级增长,让教育者压力倍增,但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一条让学生可以迁移自己学习、发展模式、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路径。

概念是用于构建深刻理解的基石,它们支持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思想迁移,概念为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迁移并看到学习的相关性。

概念有大有小,它可以是宽泛的、宏观的,给与更大的迁移性,或微观的概念给与更大的深度。她强调,要理解如何设计概念为本的单元,首先要理解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在过程的结构中,形成对技能、策略或过程的概念性理解。

◎ 为理解而教,为思考而学

Ron Ritchhart(哈佛大学零点计划高级研究员,《Making Thinking Visible》作者)

知识和技能,与“理解”有什么区别?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拥有”的东西,“理解”指的是,我们能够用它来“做什么”——这也是一种注重表现的理解观。在可视化思维的研究中,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将思考变得可见,创造性思维文化,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其中有六种关键的思维方式,极大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是深度学习、参与式学习、师生角色转换、形成性评估、学习效果提升和思维习惯的形成。



课例观摩


大观念教学课例观摩:学科概念的创生、探究与实践

课程创生研究会研究院学术总监任燕以“导游”的方式走向大观念实践。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教师就英语、SEL(社会情感学习)、体育、UOL(超学科主题下的探究单元)、语文、数学、艺术七个学科,开展现场观摩课和课例设计分享,七位课程改革专家对其进行点评,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课程逻辑。

在课例实践中打造而成的《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一书正式发布,其完整展现大观念教学从设计到实践的完整历程,以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课程,探寻学生“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的培育。

语言不仅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蔷以英语课堂观摩和课例分享为切入点,呼吁教师思索有“语言”无“文化”之窘境,探寻突破有“语言”无“文化”之思路,指出新课标凸显“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期待构建双重视域的英语学科大观念,彰显工具与人文融合的英语课程。英语学科大观念是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有机融合体,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指导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杨向东指出,SEL课堂的目标、形式及探究历程,以素养导向,培养孩子自我认知和人际沟通能力。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社会情感是弥散性,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社会情感是一个有挑战的内容。自我认知要在具体的活动和任务中进行体验,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孩子反思相关内容。同时,要把社会情感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乃至方方面面,包括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中。

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导师季浏在点评体育课时指出,体能是运动技能提高的基础,对学得快、学得好、学得精同样有帮助。该课有大单元教学意识,运用体能概念,非常突出体育学科的特点,并以提问交流式、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大观念教学创造了支撑条件。而将体育、物理等学科融合主题教学,加以信息技术化手段,让教学过程变得更科学、合理、安全。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指导组成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认为,在低年级学段应少出现或不出现学科,而应从学生出发,以贴近儿童的方式创作超学科主题。

张华教授进一步指出,跨学科有三种方式:以主题连接的“学科+”;从一个学科跨到另一个学科的学科融合;完全超越学科边界的超学科。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发展语言的过程,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用语文的知识去解决社会中的问题的过程。

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陆志平老师表示,思维的火花不仅在课文中,更在于学生形成的价值观里。他表示,“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关联,通过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用大主题统领多重主题价值,并融合在一起,最终培养孩子的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校长、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用“后生可畏,童言无忌,潜力无限”总结数学课堂。他提到,“大观念教学”是素养本位的课堂必须经历的教学要素的调整和教学方式转变,而要实践“大观念教学”,不是模式照搬,而是要素复制。从统整内容,揭示概念,提取大观念,进而创设具有真实情境的主题,根据“概念性理解”的行为表现设计子任务,以过程性和结果两种形式,形成嵌入式评价。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的学习,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的审美,能够培养更完善的人格,以及带来更多的人生的幸福感。

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制订小组成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余丹红在点评艺术课堂的同时,指出音乐课程在合力育人中的学科贡献,“音乐教育,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这也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个态度”。余丹红教授以教材第五课“京韵”为例,提出在实践中体会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助力学生理解社会载体、文化土壤与艺术形态之间的关系。



闭幕式

◎ 论概念性理解与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系

杨向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指导组核心成员)

1997年,OECD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建立与选择。在 AI 深刻改变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时,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素养,而“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实践中,通过现象与观念、具体和抽象、分析和综合的持续互动,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

大观念教学引领的内容重构,是素养培养所要求的。而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内容重构,以(跨)学科大观念统整和重构内容,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

概念性理解教学是以现实为指向的建构性学习,是将学科知识和实践逐渐转化为个体对所处世界不断概念化的过程。概念性理解分为作为结果的概念性理解,和作为过程的概念性理解,前者指形成对现象的一般性理解,而后者指持续概念化的过程。大观念教学不仅要理解学科概念,而且要学会“概念化”。

◎ 圆桌论坛:课程改革的未来方向和实施策略

(圆桌嘉宾:余丹红、杨向东、王蔷、任燕、张华、季浏)

如何实施新课标中的大观念课程?老师面对的挑战与误区有哪些?

在圆桌论坛中,张华教授指出,概念性理解促进文化的“连锁化”发展,但是不利于维持其文化独有的特色,两者的平衡是理解大观念教学的立点。杨向东教授进一步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较强的概念化体系,其优势是把握本质,对事物做整体性理解,但因没有实质的概念化过程及指向,在传承上有难度。余丹红教授指出,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孩子面临更多选择,应顺势而为,种下种子,等待春暖花开。

季浏教授从体育学科的角度提出,所有学科均可应用大观念这一思想,且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不能生搬硬套。王蔷教授指出,大观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除了偏重于过程性的、技能性的、策略性的概念认知,更要在主题层面进一步探究,深入至内核。

张华教授表示引发孩子惊奇的问题和精彩的观点,就是大观念设计的魅力。当老师作为专业的课程设计师,课程设计的最高价值就是在观念引领下的过程的生成性和创造性。

课程改革从多视角组成的,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在课改过程中,各教育者应从多角度,跨学科的视角来参与其中。对于全体教师,"要把课程改革当作自我发展和自我腾飞的机会,拥抱改革发展的机会,有创造性地实施改革。”所有参与到大观念教学的老师,“要积极创造,摆脱工具的束缚,让学生拾级而上,从容地发展”。

- END -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 延伸阅读 //

▲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 | 優教育·DIE教育戏剧论坛精彩回顾

科学与人文同源,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密码:课程创生力、学科研究力、学生研究力 | “面向未来教育的校长领导力”论坛

聚焦研训领导力,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 | 精彩回顾

创造 • 探究 •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精彩回顾


▲直面“新课程与育人方式变革”,在办学实践创新与教育思想建构之间深度对话|上海市教育学会“星校长”论坛

新课标·新课堂: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 優教育思想力校长研修营精彩回顾

▲现代人为什么还愿意读唐诗?——《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圆桌会 | 優教育TALKS精彩回顾

看见未来:聚焦学校教育变革,升维高质量办学体系|未来先生学社·校长研修营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