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教育

其他

斯民小学:百年乡校,寻根近现代教育的发荣滋长

如果不是慕名来到浙江诸暨市陈蔡乡斯宅村,或许永远也不知道在上世纪前半叶的浙东乡村,曾经存在过像斯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她就像一株绽放在山涧溪畔的芙蓉花,散发出乡野中特有的清芬,昭示着那个年代乡村教育曾经有过的佳绩,也改变了笔者之前对乡村教育“落后”,以及乡村“闭塞”“保守”的固有印象。而与此同时,对比百年后今天中国乡村教育的普遍衰落,怎不教人感喟无穷。1斯民小学: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活标本去年11月上旬,江南乡间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我受杭州一个读书会之邀,去做关于民国教育的讲座,顺便也趁着秋高气爽,效仿一下古人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浙东一带的乡村走走,寻访那里的民国教育遗迹。此行第一站是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起因是为创办于1905年的村小——斯民小学。追溯这所小学的历史,不能不提到1904年中国近代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学制——癸卯学制的诞生。癸卯学制宣告了绵延千年的私塾教育的终结。由此,新式学堂开始出现在中国城乡。浙江为人文渊薮和富庶之地,自然领风气之先。1907年,浙江省已有学堂及教育机构1295所,在校学生41569人。而毗邻的江西省只有513所。2006年,浙江省曾评选出100所百年历史名校。倘推及全国,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自然更多,但像斯民小学这样深藏于僻远乡村,且至今仍使用着老校舍的学校却属罕见。因此,当我在图片中看到那造型独特的西式拱形校门时,心中便做出一个决定——去斯民小学看看。从杭州到诸暨市区87公里,坐大巴走高速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再从诸暨到斯宅村26公里,开车约半个小时。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交通已相当便捷。可在民国初年,斯宅村离诸暨县城有近六十里地,且大半是山路。村人若要去一趟县城,天没亮就出发,天黑才能回到村里,名之曰“两头黑”。斯民小学座落在村子中心的斯民桥边,背倚青龙山,面朝宽阔的上林溪,门前便是村中的主路。一到桥头,抬头便见图片中所示的拱形校门。门额上书“斯民小学”四个汉隶,背面书有“公、诚、勤、恒”四字校训。校门上方耸起一个三角形的尖顶,其上有一枚尖刺指向天空,在周遭一片杂沓的民居包围中,显得格外突兀。从校门进去是一条青砖铺砌的甬道,两旁栽植着南方乡村常见的桂花和冬青。甬道尽头便是第二进校门,即内校门,用当地的粗条石砌成高高的门台。门额上方镌刻着“汉斯孝子祠”五个汉隶,为康有为题写,教初见者不免对这所学校的来历心生好奇。内校门门楼比外校门多出两层金字塔般的基座,衬着高高的门台,显出殿堂般庄严的气势。两道校门一外一内,一低一高,遥相呼应,像屏障一样护卫着这所百年村校。遥想当年,一个小小的村童,背着母亲缝制的布书包,雀跃着穿过题着校训的高大的外校门,经过长长的青砖甬道,迈上一级级石阶砌的门台,走进清晨的校园时,他的小鸟般的心,兴许也慢慢收拢来了。斯民小学的校舍建筑同样气派。建筑共分三进,从山脚依地势层叠而上,均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每层楼的教室平均层高达4米,配上明晃晃的玻璃窗户,采光十分之佳。整幢教学楼总高度11米有余,为村中最高建筑。尤为巧妙的是,前后三进教室之间原有回廊相连,依地势逶迤起伏,将偌大的校园连成一体,即便下雨天在校内也不必打伞。回廊上的紫檀色荷花柱衬着白墙,玲珑雅致中又不失简朴清新。可惜如今只能在校舍的西首看到保存下来的一段,令人依稀想见当年之格局与气势。从现存图纸上看,校舍占地5.8亩,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内有三进楼房,一处花园、两处天井和一个操场,并有教室、教员室、图书馆、中山厅(即礼堂)、厨房、膳厅、教员寝室、学生宿舍、储藏室、台球厅(乒乓球厅)、厕所。膳厅还分教员膳厅和学生膳厅,门口的匾额至今犹在,上书繁体的“膳廳”二字,一旁注以老式拼音“ㄕㄢˋㄊ一ㄥ”。更令人称奇的是,教室墙上嵌有两个小壁炉,有烟道通到屋顶,冬天上课时可用来生火取暖。其中一个小壁炉至今还豁然可见。这两个不起眼的细节,却传递出一种超越时光的温情。据在斯民小学求学的老校友回忆,当年校园里植有法国梧桐、梓树、紫薇、冬青、桂花等,有些品种为山村第一次所见。校内的花园中央放置一只大鱼缸,红白金鱼游弋其间。春天繁花满园,夏日浓荫匝地,秋日丹桂飘香,衬着风格朴素雅致的西式校舍,在他们的记忆中,“犹如花园般的美丽”,也成为远近乡村中传奇般的所在。而与之相媲美的是学校的“软件”。当时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历史、地理、珠算、劳作、体育、美术、音乐等。操场上有篮球架、单杠、鞍马等体育设施。学校每学期有课外活动。有远足,访问乡里的名胜古迹;有歌舞表演,节目有歌舞剧《葡萄仙子》《渔光曲》《群鸟舞》等,道具和服装不够跟乡民们借,借斯氏宗祠“孝义堂”的大戏台演出,乡民们争来观赏;有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凡城里学校有的活动,斯民小学概不缺少。1935年毕业生、斯民小学校友、江南造船厂退休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先生这样回忆道:我家住在螽斯畈上新屋,离斯民小学大约有3华里路。每天清晨太阳刚刚上山时,就背着书包,拎了一个搪瓷罐,一格盛饭,一格盛菜,就跟着二姐秋柑上学去了。中午在膳厅里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傍晚太阳将要落山时,听到放学的铃声,就和同学们在内操场集队,唱着《放学歌》:“一天过去了,光阴不再来,铃声报放学,欢天喜地各回家。天天同聚首,多么相亲爱。先生们,明天会;同学们,明天会。”然后按各村落的远近排队回家。这样的图景,想象中是如此温暖、美好。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山东潍坊一位小学教师曾用三十年代的民国老课本做校本教材。孩子们读过之后,放学时也笑嘻嘻地学着老课本中的称谓跟老师道别:“先生,明朝会!”斯杭生先生是还健在的最年长的斯民校友。笔者曾专程赴上海采访他。他告诉笔者还有一首《午饭歌》:师生同学在一块,多么相亲爱。要吃午饭去了,暂时只好离开。功课未毕,下午再来。先生再会,同学再会!吃好午饭大家再回学校来。斯先生说,他们那会儿每天要唱这两首歌,中午和下午放学各唱一遍,因此记得格外牢。这两首歌的歌词传达出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蓬勃清新的气息,也是笔者听过的最优美活泼的乡村学堂歌曲。可惜歌的作者均已不可考。2015年1月12日的晚上,在上海中华路的一座公寓楼里,92岁的斯杭生先生应笔者之邀,用诸暨方言唱了这两首八十年前唱过的歌。唱者动情,听者动容。笔者当即将其录下来。当然,像别的学校一样,斯民小学还有校歌,为清末诸暨县举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徐道政所作,歌词为:“五指峥嵘太白东,上林文化孕育中。我辈同到光明地,快乐真无比……。”当年的斯民小学留给斯民学子的印象,便是这样一个快乐无比的“光明地”。三十年代末,斯民小学在学校右前方买了一丘大田。在校长蒋森馥的带领下,师生齐上阵,加上民工,修建了一个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操场,从此师生终于有了出操和开展田径运动的场地。1942年春,斯民小学组织了首次全校田径运动会,还邀请邻村一所小学的老师做裁判长。从1915年到1929年,斯民小学有8届毕业生共106名,其中3人后在“黄埔教导团”毕业,6人在沪江大学和政法大学毕业,6人在师范大学毕业,30人分别在诸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中学毕业。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间,斯民小学历届毕业生共700多人,其中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领域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数以百计,曾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博士、学部委员斯行健,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斯霞,中国先秦史学家斯维至,上海江南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斯杭生,国民党上将蒋鼎文,都先后在象山民塾、斯民小学读书过。当时还有个传说:斯民小学的毕业生到上海去求职,无论当警察或邮局职员都可免考。笔峰书院2“斯宅之象山民塾,尤得风气之先”像这样一所小学,必然有其不寻常的来历。斯民小学前身为象山民塾,为斯姓族人斯仰止创办。说起来,“斯”这个姓在“百家姓”里还找不到。据斯氏宗谱记载,斯氏本姓“史”,其始祖名“史伟”。东汉建安末年,史伟以居地属吴,应招贤之试拜博士,历官廷尉。他因擅自释放犯人而触怒孙权,被孙权以死罪治之。史伟有两子,长子史从,年十六;幼子史敦,年十三。兄弟俩联名泣血上书,争愿捐躯以代父身。孙权大为感动,慨叹道:“子愿代父,孝也;兄弟争代,义也。斯孝子也。”当时的刑法规定,朝廷官员,犯死罪获得赦免,须改原来姓氏。故改“史”为“斯”。其弟斯敦因此受吴主旌为孝子。后人称其为“孝子公”。现今斯民小学门台上刻有康有为亲笔题写的“汉斯孝子祠”五字门额即源于此,是当时一位跟康氏交厚的族人请其题写的,由此也显出这所乡村小学不寻常的历史渊源。公元884年,斯氏第二十五世孙斯徳遂由浙江东阳迁居到诸暨上林(即今斯宅村)。从此在当地繁衍生息,逐渐成为“烟火万家”的巨族,人口达数千之众。像中国旧时众多世家大族一样,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下面分出多个房派。斯氏家族十分重视耕读传家,各房派均办有私塾。象山民塾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为斯氏家族的一个支派——斯华国公所办。它的创办与族中另一座家塾——笔锋书屋有关。乾隆中(约1780年前后),家族中的一房斯日鉴拨出田产,在青龙山下设立青龙头义塾,延聘名师,接纳族中子弟就读。及至嘉庆末年,族中人丁日增,青龙头义塾已有人满之患。其子斯元儒精明强干,因经营茶叶致富,遂继述乃父未竟之志,不惜耗费巨资,于1822年兴建家塾于松啸湾,因地处笔架山北麓,故以“笔峰书屋”名之。又专设塾田百余亩、山十余亩,作为延聘教师工资和修缮房舍之用。光绪《诸暨县志·坊宅志》载:笔峰书屋,在松啸湾之麓。襟山带水,曲折幽邃,门前曲池,红莲盈亩,夹路皆植红白杜鹃,月季玫瑰,桃杏梅柳,灿烂如锦,山上杂种松竹。有三层楼,朝揖五老峰。又有小池,水从石龙吻中喷出。林泉之胜,甲于一邑。从这些典雅优美的辞藻中,我们庶几能想象当年笔峰书屋的建筑及其环境之佳。从此房派中子弟无论贫富,均得以入学受教。咸同年间(1860年前后),笔峰书屋为兵燹所毁,斯元儒的后人出资重修,恢复建筑原貌,并重新课徒授业,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就在笔峰书屋书声琅琅之时,相距二里外的另一房派斯华国公,深感旧有家塾过于湫隘,为免后世儿孙沦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同时希望能“培育人才,为国家桢干之用”,也开始筹划兴办家塾,但因年老力衰,不及兴工便赍志以殁。其子斯志浦继承父志,于道清光9年(1829年),在村口风水最佳处的象山脚下,出巨资兴建了规模宏大、建筑华美的“华国公别墅”,建筑面积达2806平方米,前后共三进。别墅集家庙于学塾于一体,因地处象山,故又称“象山私塾”。其门额“华国公别墅”为清代著名经学家俞樾题写。当时在家塾里读书的族中子弟达六七十人。在当时的斯宅村,笔峰书屋和象山私塾,彼此相隔二里路,坐落于村中一东一西,“子曰诗云”的琅琅书声相互呼应,为斯氏家族子弟读书求学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这两座建筑前者清幽雅致,后者恢弘华美,堪称中国乡村文教建筑的典范。而最为难得是,历经150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象山私塾还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斯氏家族的子弟们也没有辜负祖宗的一片苦心,焚膏继晷,孜孜苦读,很快收获了回报。在华国公别墅的中厅板壁上,至今张贴着十余张从清道光到乾隆年间学塾子弟的“捷报”和“官报”,昭示着子孙们光宗耀祖的斐然成绩。2001年,中央电视台《文化与生活》栏目组曾专程前来拍摄,并以“古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题播出。但是,乾坤翻转,大时代的巨变打断了斯氏家族世代相传的耕读之梦。绵延千年的老大中华如光焰万丈的太阳,终于到了它的黄昏时刻。1900年庚子事变后,同治四年举人、华国公曾孙斯仰止致仕回乡。他在湖南、广西等地做官多年,对国家民族面临的危机有切身体认,认识到“清廷自庚子之变后,知非变法不足图存”,并称自己“宦游多年,亦深感外人实行其教育侵略,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使他不能坐视其变,遂有教育救国之念。他与房中子弟商议,于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改象山学塾为“象山民塾”。事实上,从“私塾”到“民塾”一字之改,意味着从传统家塾一变而为面向民众的新式学堂,办学目的也从读书做官一变而为保国图存,其性质截然不同。学校按1903年清廷颁布的《学堂章程》设置课程,开设修身、经学、国文兼习字、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唱歌等课程,并聘请思想开通的宿儒或新学俊才担任教学,首任校长为清末举人斯兰馨。而特别难得的是,还在低年级实行男女同校。这在斯氏家族历史上,乃史无前例之举。象山民塾创办不久,由于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学校一派新气象,除本乡子弟外,还有本省嵊州、东阳等县的学子也纷纷慕名而至,学生数增至两百余人,学校人力、财力支绌。校长斯兰馨有感于新式学堂经费开支浩大,仅靠斯姓一个房族办学恐难以持久,故有意发动全族共同办学。在征得族中各房各派家长赞同后,即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象山民塾迁到斯氏宗祠“孝义堂”,并正式改名为“斯民小学”,取“以斯举有德于斯民”之意,名义上也使学校成为全族人共同的产业。若考其根源,此举的“灵感”或许来自孔夫子之“正名”一说。学校改名之后,深谋远虑的主事者以宗族的名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初以族中的两座寺庙的田产山林收入为基础。之后,陆续将全族每年初春扎龙头迎赛的“龙头会”经费,还有先祖祀产田、义塾田拨为校产。在19世纪初的中国乡村,这种种举措,每一件都意味着革除旧俗,另立新章,必然受到部分族人的激烈反对,但最后均赖主事者的魄力与才干力排众议,一一化解。在象山民塾的影响下,1905年,斯宅村还办起了女子学堂。当时的清廷规定,高小不准男女同校,女子读高小,只能进全有女子担任教职员的学堂。村中来入学的虽只有几个家长思想开通的女孩,但女子学堂一开办就响应不缠足的主张,这在当时还信奉“男女授受不亲”,并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浙江乡间,乃破天荒的新鲜事。就在这一年的9月2日,清政府颁布诏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宣布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终结,并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而僻处浙东山区的诸暨县斯宅乡斯民小学,走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前列。1924年《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载文说:“斯宅之象山民塾,尤得风气之先。”又说,“自是以后,望风争起,而本区各村乡,尤耳濡目染之既习,相率仿其制而设立学校……”。象山民塾3“保国在革命,革命在储人,储人莫重于乡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像斯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又称“乡学”。与官办的“太学”不同,办学经费来自地方士绅捐资。据有关史料记载,乡学大盛于唐代。这或许与唐时的国力强盛有关。当时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于乡学就读,如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陈子昂、柳宗元、白居易等。可以说,在“乡学”所接受的启蒙教育提供了他们人生的原动力。上千年来,“乡学”一直是中国教育金字塔的基座。进入新旧交接的20世纪后,虽然新式学堂代替了传统私塾,学习的内容、办学的目的和性质已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千年的传统不会由此而一夕改变,尤其在地域辽阔的中国乡村,这个传统依然顽强地存在并延续着。斯民小学即为之一。但是,像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一样,这个传统同样经受着新的挑战。斯民小学创办不久,学校主事者、斯氏族人斯旦很快发现,旧式宗祠建筑无法满足新式学堂的各方面需要,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他深知此非长远之计,就开始筹划建造新校舍,并就此事与堂弟斯蔚唐商议。斯蔚唐是个有识之士,他认为“保国在革命,革命在储人,储人莫重于乡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乡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故久已有兴建新校舍之意,并已开始着手准备,不幸因病早逝,弥留之际,谆谆相托,希望堂兄斯旦为其实现。1917年,族人斯烈从日本回来。斯烈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为响应孙中山革命,曾组织学生军支持武昌起义,不久任浙江省都督府副官长,因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迫逃亡日本,并在明治大学读了四年政治经济等课程。斯烈听闻斯旦之设想,深表赞同,当即拿出银洋300元作为建校筹备经费,并承诺愿意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省城杭州募集校舍基金。斯旦的父亲、象山民塾创办人斯仰止先生也慨助数百元。父子俩和斯烈的首倡之举影响了全村的斯氏族人,各房各派家长纷纷解囊。后经族长商议后,选择全村适中之东泉岭脚为校址,并请两位长于事务的族人协同购买地基事宜。只一日,就达成地基买契20多份,完成了购基任务,公出地基费1000多元,建校的序幕就此拉开。但兴建新校舍费用之浩大,远远超过以往族中举办的任何事情。因此,能否动员全族力量捐资建校,成了主事者心头的一件大事。或许是得冥冥中斯氏祖先神明所示,主持人之一的斯稚湘想到斯姓之由来,便提出一建议:不用建学校的名义,改用建“孝子公祠”之名。即以建孝子公祠之名,行建校之实。此议得到主办者的一致赞同,乃于1917年由族人斯鹤龄撰《募建孝子公祠并筑斯民学校校舍启》一篇,文中最后一段为:所望我族父老长幼,学士文人,或捐畮以成名,或倾囊以襄事。两庑修从祀之文,一碑做题名之记。衔石尚蕲填海,集腋始克成裘。庶凛凛秋霜,孔明致孝孙之敬;渠渠夏屋,得庇欢寒士之颜。今日方初葳事,买地不辞千金笏;他时告厥落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谨启这篇情辞恳切的骈俪体的“启”对全族人起了巨大的感召作用。主事者为了激励族人,同时还规定对捐资20元以上的给予“入祠配享”之待遇;捐资20元以下者刊谱勒石。于是,各家各户纷纷捐献钱财田产,甚至连远在浙江东阳县的斯氏两支房派也慨助百金。当时除募得现金外,另有山地120亩,田庄3处。建校资金很快募集充足,学校得以动工兴建。校舍建筑图纸自日本辗转送来,据说连建筑用的灰浆也来自日本。还有不少建筑材料都要翻山越岭由人力运进村来,包括村中第一次见到的玻璃。工程前后历时两年,耗资两万余银洋,终于1919年在村中东泉岭脚建成新校舍一座,即今斯民小学校舍。据资料记载,当时的1个银元可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可见建校费用之浩大。1919年斯宅村造校舍捐资目录校舍落成后,因族人斯豪士与康有为交厚,即请康有为题写“汉斯孝子祠”之隶书匾额,用青石镌刻,嵌于内校门门额,至今犹存;又请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题写“公、诚、勤、谨”四字校训,嵌于外校门门额。可惜校训门额后来损毁,2003年重修校门时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先生重题。笔者由此联想起温州文成李山村。李山村1912年便兴办了李山国民小学。因学生数逐年增加,需要兴建新校舍。1940年,由村中胡姓七个房族各推选两名首事,组成建校委员会。在当时情形下,如果单建校舍,发动村人捐资显然有困难。发起者想出一个办法,即将祠堂与学堂合为一体;学校的礼堂便是宗祠,但只挂宗祠匾额。三间神主厨用十二扇门关闭着,只在初一、十五或节日,村民们来烧香时才打开。村人踊跃捐资捐款,兴建工程历七年之久,最终得以顺利建成,李山村人至今还津津乐道。笔者曾于2010年去村里采访。如今想来,诸暨斯宅村和文成李山村——这两个同处于浙江省但属于不同县域的村庄,在上世纪前半叶,为了兴建新校舍,“不谋而合”地想到了同一个办法,近乎“奇闻轶事”。但透过这种“巧合”,我们或许能体察处于“新”“旧”交替之际,乡村老百姓微妙的情感纠结与艰难的心理适应;并且,也看到乡土中国的智慧。如今已无法得知,一百年前,在那个“洋油”“洋皂”刚刚进入中国,大多数乡村人家还点菜油灯的年代,当这样一座规模宏敞、式样新颖、美轮美奂的新校舍拔地而起,耸立在东泉岭脚时,村人们的错愕和惊叹;也无法得知,新校舍落成开学那一天,整个村庄节日般的喜庆气氛。新校舍位于全村地势最高处,三进教学楼依山势逐层递升,雪白的外墙上整齐地嵌着一扇扇明晃晃的玻璃窗,映着蓝天白云,显出一种殿阁般的庄严气象;站在第三进教学楼上可俯瞰全村。其建筑规模之大,设施之全,为当时诸暨县小学之冠。1924年《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载文说“斯宅斯民学校,绅士斯旦等发起建筑,费银2万余元。为全邑高小校舍之最”。不用说,新校舍成了斯宅村人的骄傲。从此,斯宅村的教育史真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至于新校舍建筑风格,虽然建筑图纸来自日本,但日本近代新教育源于欧美,包括校舍建筑样式,均带有鲜明的西式痕迹。新校舍落成后,此前借住于斯氏宗祠的学子乃得迁入其中。同时,本着“为培养国民起见,不分畛域”的宗旨,学校完全打破了传统私塾的惯例;除了本族子弟之外,兼收附近乡村及邻县的学童入学。并且,为使斯氏后世儿孙记住这件大事,民国一十八年(1929年)重修宗谱时,在全部68卷斯氏宗谱之后,另增加《斯民校志》一卷,为第69卷。其中详细记载了族中200多户人家捐田捐银的数量,及田地所在的位置。校志中还记录了历任校长、教师和毕业生的情况。此举在1800多年的斯氏家族史上为前所未有,在中国宗谱史上亦属罕见。抚今追昔,自1780年到1919年,从青龙头义塾——笔峰书院——华国公别墅——象山民塾——斯民小学,两百多年间,斯氏家族肩负使命,代代相继,与时俱进,书写了一部有声有色的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史。尤为难得的是,这些世代信奉耕读传家、读书致仕的乡村绅士,在促进古老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顺应时变,慷慨担当,超越一己家族利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努力,也展示了乡土中国的力量。斯民小学4斯民小学像一盏灯,我们就靠这盏灯照亮着唯其如此,斯民小学在斯宅村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1949年10月,全国解放,所有私立中小学校一律收归公有。斯民小学也不例外,校长、教师均由人民政府委派,学校由家族办学改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从此告别了千年的传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变化,校名也一改再改。1959年学校改名为“斯宅公社中心小学”,后改为“斯宅乡中心学校”。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自1919年校舍建成始,经过近80年的风雨侵蚀,斯民小学校舍已多处破损,有的教室已成危房。由于经费拮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无力维修,学校自身更无财力,校长束手无策。此时,散居各地的斯民老校友闻讯,心急如焚,立即互相联络,商议对策,并由原上海江南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校友斯杭生先生草拟一份《斯民校友修建校舍基金倡议书》,于1992年秋向国内外校友发出,筹集基金,以应修缮濒危校舍之急。《倡议书》写道:……“斯民”诞生以来,虽迭经战乱,历尽沧桑,但在家乡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始终弦诵不辍,桃李遍布天下,其中不少人卓有建树,享誉海内外,这是“斯民”的光荣!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之情,追念斯仰止、斯蔚唐、斯鹤龄、斯又丰、斯夔卿、斯兰馨等家乡先贤。在筹建斯民小学和营造斯民校舍时,他们奔走呼吁,精心擘画,惨淡经营,备历艰辛,乡人族人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校舍落成,蔚为壮观。上述诸先辈在担任校董及主持校政期间,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不辞劳瘁,又请名师执教,声名远播,邻县邻乡学子纷纷慕名而至。斯民光辉历史,彪炳于诸暨史册,前辈造福桑梓,嘉惠后世的业绩和恩德,亦将永远传诵。倡议书号召:竭忱希望历届校友及其子女家属、斯宅籍在外的各界人士、在校学生及家长、乡亲父老,效诸前辈贤达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精神,为斯民小学的兴盛发展奉献一份至爱心意。古语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深信,依靠大家的努力,斯民校舍定会焕然一新,重放异彩。这份《斯民校友修建校舍基金倡议书》,与1917年族人斯鹤龄撰写的《募建孝子公祠并筑斯民学校校舍启》遥相呼应,两者相隔近80年,一文一白,但却一脉相承,显示了斯氏家族重教兴学的传统。倡议书一出,海内外校友纷纷响应。远在台湾的校友、台北浙江同乡会理事长斯孝坤先生个人出资100多万元人民币,翻建了第三进教学楼,同时新建生活楼一座。斯氏族人、台胞斯什企先生出资6万多元,建成“什企图书馆”一座。当地企业家斯国勋也出资10万元设立奖学金。学校由此度过危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并且,1995年经诸暨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恢复“斯民小学”原名。斯民校友在斯民小学危困之际发挥的作用,究其实,还是斯氏家族力量的展示。1949年之后,学校收归公有,斯民小学已与斯氏家族脱离干系。从表面上看,时代的裂变造成了传统的中断,但家族和学校之间那种历史的“血缘”关系是无法一朝切断的,它犹如地下河的水流,仍在无声地滋润着苍茫大地。斯民小学寄托着斯氏先人对子孙后代“读书成人”的殷切期望,也寄寓着斯氏先人为“保国”而“储人”的拳拳之心。在斯氏后人心中,它已成了对祖先慎终追远的情之所寄。并且,它还有另一层意义。中国是一个缺乏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的国家。在传统中国乡村,老百姓的精神诉求主要仰赖于祠堂、寺庙和土地庙,以寄托其对天地、神明和祖宗的朴素的敬畏感,其中也包括对文化的敬畏感。1949年后,中国乡村所有的祠堂、寺庙和土地庙被人为毁弃殆尽。斯宅村曾做过斯民小学校舍的宗祠“孝义堂”也遭拆除而片瓦无存。这些“千年未有之变局”,致使乡村百姓失去久已习惯的精神依归,以致沦为“游魂”。于是,就像人体器官代偿原理一样,学校成了村庄唯一的精神依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乡村小学就像村中的教堂,其承载的功能已远远超越学校本身。尤其像斯民小学这样由家族创办的百年小学,更成了村人心中一炷仅存的精神香火。这份不同寻常的情愫,后来又一次被证明。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即俗称的“撤点并校”政策。短短数年之间,凡政策所到之处,数以万计的农村小学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从此消灭不存。斯民小学也面临此境。2003年,诸暨市实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为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管理部门计划将斯民小学迁到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子,和当地小学合并。消息传到斯宅村,村人们急了,他们说:“我们村别的没有了,剩下只有斯民小学;斯民小学就像一盏灯,我们就靠这盏灯照亮着。”一时间,学校的命运成了村人们忧心之事。斯民小学校长斯信国和老师们也很着急。斯信国是斯氏后人,他从1992年起便在斯民小学当校长。九十年代初的斯宅乡交通闭塞,生活不便,一些城里来的年轻教师受不了苦。斯信国语重心长地跟这些年轻人说:“我在这个小学年纪最大,也是当校长最长的。在这里,你的苦也是我的苦。但不是人人都能在百年小学当老师的。我在这个小学一天,就要当好一天的老师。”当时学校中还有好几位姓斯的本地教师。如语文教师斯舜厚,他小学毕业于斯民小学,初中毕业后一直在斯民小学教书,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80年代便在学校组织书法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培育出一茬又一茬热爱书法的好苗子,在乡、区、市、地及全国性的各级各项书法中屡屡获奖。斯舜厚老师本人也于1995年获“优秀园丁奖”,1999年获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1996年,诸暨市教育批准斯民小学的书法教学为特色学科。作为斯氏后人,斯舜厚老师对学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他心中,学校就是斯宅村的文化之“魂”,即老百姓所说的“灯”。大家有责任守护这盏“灯”,不让它熄灭。这时,仿佛冥冥中的天意,一个契机出现了:创办于1905年的斯民小学即将满一百岁。2003年3月,时为诸暨市图书馆馆长、诸暨市政协委员的杨士安先生,因长期研究诸暨市地方历史文化,对斯宅村和斯民小学情有独钟。他向诸暨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提交了一个提案。案由为“要求筹备2004年诸暨斯宅‘斯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会’,并以此为契机,加速对斯宅旅游的开发过程”。因为在斯宅村,至今还保存着多幢建于清代的民居,为清代江南地区乡村建筑之瑰宝。2000年2月,斯宅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6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千柱屋”“发祥屋”和华国公别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形象地勾画出斯宅村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脉络,也有力地烘托出斯民小学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同年6月1日,杨士安先生收到家在上海的斯民校友斯杭生先生的来信。斯杭生先生刚从美国探亲回来,信中提及他在美国遇到几位斯宅老乡:原子能防护和核医学专家斯宁、土木建筑结构专家斯聪、核聚变专家斯达开、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斯海文,他们莫不对斯宅魂牵梦绕,而斯聪和斯达开也是斯民校友。斯杭生先生此信,促使杨士安先生再次向诸暨市政协写了一封信,提出关于筹备“斯民校庆”之事。也许是斯氏先人的在天之灵护佑,杨士安先生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批复,提案终于得到通过,并拟定于2005年11月举行“百年校庆”。老师们都松了一口气,一度为学校命运忧心的村人们也转忧为喜——这意味着学校不会随意被撤并了。当时学校第一进教学楼自建校始就未曾修缮过,如龙钟老人几近倾颓,当年康有为题写的“汉斯孝子祠”门额也被石灰覆盖。有人建议索性将其拆除辟为操场。2003年10月,诸暨市市长张仲灿带领市文化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来斯民小学进行调研。他看了校舍现状后说:“你们看看,像这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我们诸暨还有没有?没有就把它修起来!”并当即拍板,由市政府出资拨出专款30余万元进行维修。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重点修缮了第一进的门台和教学楼,恢复了康有为题写的“汉斯孝子祠”门额,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11月,斯民小学被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斯民小学的这盏“灯”永远亮下去,蕴藏于乡土中国的智慧又一次被激发。筹办校庆期间,新接任的校长斯剑光和斯舜厚老师代表筹委会四处奔走,远赴北京、成都、上海各地,邀请老校友来参加校庆,并通过各种关系,请相关的各级领导为校庆题词,其中有当时的浙江省省委副书记,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等,校庆的规格因此得以提高。2005年11月5日,斯宅村中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来自海内外斯民校友们重返故园,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在老校园欢聚一堂,坐在当年的教室里,唱着当年校歌,重温同窗共读的岁月,在百年梓树下合影,庆祝斯民小学百年华诞。校友们还参观了笔峰书院和象山民塾,追怀斯氏祖先重教兴学的精神和业绩。在斯民小学历史上,这是最隆重的一次校庆,也是斯宅村近百年来最盛大的一次庆典。从此,迁移学校的计划不再被提起。2006年,浙江省教育报刊社发起评选100所百年历史名校活动,诸暨市有两所小学忝列其中,斯民小学即为其一。斯民小学也是斯霞老师母校。斯霞老师是新中国小学教育界的杰出代表和第一批特级教师。她是华国公别墅创办人斯仰止的曾孙女,上世纪20年代前后在斯民读过五年书。斯霞老师还是1992年《斯民校友修建校舍基金倡议书》的发起人之一。她虽然已于2004年去世,但她在基础教育界享有的盛誉至今无人可及。为了弘扬斯霞老师的精神,2007年初,斯民小学决定发起建造斯霞老师塑像的募捐活动。此倡议得到上级领导和斯民校友的支持。在温州经商的族人斯国勋再次慨助8万元,独立承担斯霞老师塑像制作费用。2007年9月,由中国教师报、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斯霞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斯霞塑像揭幕仪式”在斯民小学举行。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全国人大常委及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等发来贺词、贺信、贺电。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斯民小学的名声进一步远扬,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进一步被外界认识。活动结束后,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学校将第一进教学楼二楼斯霞纪念室和书画展览室,并永久保存。2011年5月,时任诸暨市委书记的王继岗来校视察,拨款50万元建立新的斯民校史室。斯宅村的斯氏后人们,总算没有辜负祖宗当年的心血,守住了斯民小学这盏“灯”。5今日斯民,路在何方从1905年创办至今,斯民小学跟随着大时代的变迁,一路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如今的斯民有一到六年级6个班,10位教师,150名学生,其中约一半学生寄宿。校长斯剑光自2005年始,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0年。他也是80年代斯民小学毕业生,90年代初毕业于诸暨师范。他的家在城区。按他的情况,本可以调离斯民小学去上一级学校工作,但他却年复一年地留下来了。斯校长告诉我,由于学校师资配备不足,做校长的他每周14节课,有语文课和书法课,平时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应付各项检查,很难有时间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谦和朴实的他说起这些颇为无奈。笔者在斯宅村的三天,斯校长不是上课就是去乡里开会,忙得马不停蹄。直至笔者临行前的上午,他布置让班上的学生写作文,才抽身与笔者在校长室匆匆聊了一会。在交谈中,笔者发现,作为任职10年的斯民小学校长,他对学校的现状是有隐忧的。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目的是要加快建设标准化学校,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在城乡中小学的均衡配置。像斯民小学这样的村小,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室。但学校的“软件”问题始终存在,且相当突出,包括课程安排问题、师资问题和办学经费问题。我问斯剑光校长,如果按你的设想,要把斯民小学办成一所有特色、有活力的乡村学校,需要哪些条件。斯校长思考良久,给我列了三条:一、具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如适当增加语文课课时,除省定教材外可自行选择古诗文辅助教材,放宽标准化验收的标准。二、有聘任教师的自主权;即校长可以聘任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组队,政策上对这些教师给予一定倾斜,如有培训方面的优惠条件。三、有额外的经费支持;以百年名校的名义,给予每年3—5万元教科研基金拨款。对于第一条,斯民小学已经开始做了,每天早自习的时间都会安排学生诵读《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古诗文。但斯校长觉得还应该落实到课时上,这样才能为孩子切实打好母语文化基础。第二条其实就是师资问题,这也是当下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软件”问题。近些年,斯民小学也像许多乡村学校一样,经常有志愿者到学校来支教,时间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年。其中有两位志愿者给斯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擅长美术,除了担任美术课教学之外,课余还组织兴趣小组,带学生到村里写生,画那些古民居的门楣窗棂、雕梁画栋。孩子们非常喜欢,一时间,对美术课的热情几乎超过了语文算术。可一年过去,那位志愿者老师支教结束离开了,孩子们没了老师带领,画画的热情一落千丈,很快便不碰画笔了。还有一年,来了一位爱好音乐的支教女老师。这位老师天天带着孩子唱歌跳舞,排练节目,校园里从早到晚歌声飞扬,学生也变得快乐活泼。可同样好景不长,规定的支教时间一到,这位女老师也走了,校园里的歌声也跟着消失了。这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斯剑光校长,他想到,如果一个校长没有聘任教师的自主权,学校很难办好。他特别希望能吸引那些有教育情怀的,愿意在乡村学校长期工作的老师到斯民小学来,结成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这样就能慢慢改变学校的面貌。为此,他设想,如果每年有三万元的教科研基金,就可以自己聘任一两位有音体美或书法特长的教师,学校就会变得不一样。笔者听了感觉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有些酸楚:区区3、5万元的教科研经费,对于一些城市小学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零头;可对一所乡村小学而言,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概括起来,斯剑光校长提出的这三条:一是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二是招聘教师的自主权;三是学校办学经费的自主权。尤其是人事权和财权,这两条几乎是每个基层校长的痛。从表面上看,这两项权利可能滋生腐败,但不能因噎废食,把校长的手脚捆死,以致动弹不得。因为腐败是可以从制度上进行监督的。并且,如果倒退到六十年前,斯民小学是拥有这些权利的。当时课程设置是由学校决定的,包括教材选用。学校教师由校长直接聘任,而校长是由学校董事会聘任,董事会则是由地方士绅组成的。学校办学经费则主要来自宗族祀产田、义塾田,加上部分寺产和山场等,并由董事会委托长于理财的族人经营生利。这些条件相互制约,构成一个链条,保证一所学校的良性运转。诚然,历史不容倒退,但返本是为了开新。笔者设想,对于斯民小学这样一所浙江省百年历史名校,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在政策上有所“优惠”,即能否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特区一样,比方将此类学校作为乡村教育实验校,在办学上给予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做,可以让有想法的、愿意服务于乡村的校长们放开手脚,利用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自己设计课程,开展有乡村特色的教学实验,延续学校的历史文化血脉,使这盏乡村的文化之“灯”重放光明,从而推进乡村文明的复苏。因为归根结底,中国的复兴离不开乡村文明的复兴,而乡村的复兴首先是乡村学校的复兴。不过,笔者和斯剑光校长都清楚,在现行“一刀切”的教育体制下,这些设想或许过于“天真”。据笔者了解,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像斯民小学这样的百年村小不止一所。《中国青年报》曾于2006年刊载过一篇题为《守望百年村小》的报道。笔者读后惊讶地发现,这所坐落于湖南省兴化县的乡村小学与斯民小学十分相似,也有百年历史,且还有一个很美的校名——白云小学。白云小学前身为一座书院。校舍奠基于民国29年,历三年建成,占地六亩,与斯民小学面积相近。其建筑风格也与斯民小学相似:同样有二层的教学楼,有连接整个校园的回廊。校园中有花木葱茏,绿水环绕。但令人慨叹的是,学校的现况同样不佳。当地村民不忍其破败下去,曾跟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希望学校能恢复旧貌,但无结果。还有笔者2010年初曾在《中国青年报》报道过的福建连城县培田村小。培田村享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美誉。培田村小近年间得到了外界不少关注,但仍然被“软件”问题困扰着。这些小学是中国众多乡村小学的缩影。它们不但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活标本,也寄托着村庄的希望和未来。如果把中国教育比成一棵参天大树,千千万万所乡村小学就像大树的千万条根须。它们深深扎入大地,并源源不绝地将养分输送到枝枝叶叶,以葆其发荣生长,屹立不倒。中国近现代诸多杰出人物都出自乡村,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陶行知、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在乡村接受启蒙教育,又从乡村出发,走向现代中国的广阔舞台。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乡学”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没有“乡学”的中国历史将如何书写?临行前那天上午,笔者在斯民小学的校园徜徉。孩子们正在教室中晨读,整齐清亮的书声飞出校园,打破了斯宅村宁静的早晨。深秋的朝阳透过校园中那棵百年梓树的枝桠,洒在树下的砂土地上。有两个男孩子正挥着扫帚在扫地,看样子是轮到今天做值日。他们红扑扑的脸上透出乡村孩子特有的健康淳朴。我走近去问其中一个:“你上几年级了?”“四年级。”“喜欢自己的学校吗?”“喜欢。”“为什么?”“不知道……”他低头腼腆地一笑,手中的扫帚似乎挥得更起劲了。-
4月4日 下午 8:30
其他

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3月30日,由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的以“美的浸润: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为主题的優教育思想力沙龙在南京十竹斋人文空间举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易晓明,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庆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主任赵方军,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冯恩旭,上海市唐镇中学校长柏玥萍,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校长刘慧,携手近百位校长、教育人,循美的阶梯,走入小径分岔的花园,唤醒儿童本能的缪斯,以美润心,指向人的完整发展。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从一花一草一木出发,校园里每个空间、每个时刻,都可以成为师生心灵的容器,焕发教育的美与光芒。未来学校需要新的“美学系统”,浸润、涵育,把美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手段,贯穿整个育人活动,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立美育人,向美而行”的健康生态。审美重建:美育的可能性易晓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古典社会的桨声杳然远去,审美如何重建?穿越鲍姆嘉通、康德、席勒与中国传统美学,易晓明教授谈到,随着审美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审美素养是当代人重要的素养和竞争力,关乎全人教育。“感性和理性和谐交融的审美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求与他人、世界更好的联系,寻求我们每个人的根基,更好地理解自我,以至于打破枯燥、被动、厌倦的生活,发现一个充满色彩、声音和不确定的新的世界。”易晓明教授在中国国民审美素养调查中提出当代国民的审美素养明显呈现三个落差:一是,浅层审美经验与深层审美经验之间的落差;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之间的落差;三是,审美需要与审美创造能力之间的落差。“教育意味着开启一种新的看、听、感觉、行动的方式,意味着培育一种特殊的反思与表达。而审美教育正是这种实现人完整发展,实现人的认知、知觉、情感和想象完整发展的教育。”易晓明教授认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应该从学科知识技能传授转向面向现实生活的审美素养培育与心灵的培育,构建艺术课程、生活美学课程、生命美学课程以及学科美育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开展审美体验和创作实践教学,创建具有艺术美感的校园环境,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国民终身美育体系。唤醒本能的缪斯,走向教育的艺术化生存李庆明(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所有的儿童都是“缪斯合法的传人”。李庆明副院长讲到,儿童的成长始于艺术,唤醒儿童内心沉睡的缪斯应当是“源于艺术”(基础)、“通过艺术”(手段)和“为了艺术”(目的)的“艺术化教育”。建立“新感性”是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丰厚的感性往往从艺术的“口头语言”入手,书面化、功利化、技术化的艺术教育往往使儿童变成“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李庆明副院长以《欢乐颂与致爱丽丝》《远古的呼唤》《走进摇滚》三个鲜活的感受性教学设计演绎“以欣赏为中心”主导的“恩戈麦”式艺术教育——“基于身体和情感”感知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并在感受中理解和颖悟艺术的“意味”“意境”和“意蕴”,循“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智悦神”的阶梯拾级而上,渐臻胜境。教育通过艺术,美育要突破狭隘的艺术教学,指向全部教育教学的艺术化,包括环境营造的艺术熏染、校园生活的艺术陶冶、学科教育的艺术渗透、道德教育的艺术升华、主题活动的艺术熏陶、个性审美的艺术提升。“通过艺术的教育”在于造就完美人格的人,走向艺术化生存。教师也应有“云雀”般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追求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为人生而审美。以科研引领教研,学校美育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赵方军(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为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2021年1月“海淀区教科院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以群体课题“中小学美育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为引领,联合百余所学校,以“融美”“创美”“致美”“蕴美”,深度挖掘美育的价值,推进区域美育一体化发展。“语文课有赏文、行文、阅文之美;数学课蕴含形象美、简洁美、逻辑推理之美……”赵方军主任介绍,“课程”是美育实施的主阵地,“融美”行动致力于在国家艺术课程基础上,研发艺术+各学科+社会资源+信息化数字等多种形式的普及性美育课程;教师是最好的美育资源,“创美共同体”以美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培育具有大美育观的教师;“致美”行动以高品质活动为载体,把美作为教育的手段和目的,贯穿整个育人过程;学校应沉浸在“审美教育场”里,“蕴美”行动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以美学经纬“再造”孩子的生活场。中小学美育艺术实践工作坊,厚植学生核心素养冯恩旭(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指委副主任)从“向美而行”到“与美同行”,冯恩旭所长以一组有生命力、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场,激活在座嘉宾的审美感受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诗性感悟和审美体验中教化成人。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行走于艺术与教育之间,冯恩旭所长图说十年谱就的美育教研生涯三部曲:“丰富来自差异”,发掘有文化支撑的美,搜集学校特色美育的“原材料”——四川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此为第一部曲;打造可复制、可变通的美育“小天地”——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坊,形成项目式教学的“艺术厨房”,这是第二部曲;第三部曲是在校园里建艺术馆,唤醒孩子的审美素养,解锁学校的美学密码,揭开教育更多可能性。戏剧不止舞台,有“戏”课堂更精彩柏玥萍(上海市唐镇中学校长)“想大问题,做微创新”,从一次讲座,到一门课程,再到嵌入校园生活的鲜活创想,唐镇中学八年的戏剧教育实践,构建着兼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系统化图谱。柏玥萍校长提到,以“以戏育人,向美而行”为导向,“人人都是戏剧+”,既指向每一个唐镇孩子都有机会学习戏剧、都是小小戏剧家,又指戏剧是一种学习方式,以戏剧元素和戏剧化教学方法,让戏剧与英语、语文、科学、体育等多学科充分融合。戏剧教育课程中的创造性倾向行为指征,可触达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领域,落地为基于对话的智慧共生的课堂。文本理解、剧本创编、同幕异构、剧场经营等多元化的戏剧延展,让孩子在学“戏”中学会求知,在演“戏”中学会做事,在磨“戏”中学会生存,在排“戏”中学会共同生活,在编“戏”中学会改变。学校的美学生态,何以浸润“全景式”育人模式?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校长)“一人幸福与否,取决于他对人间的审美,取决于审美力的大小和向度。而这种幸福的源头、逻辑和最重要的线索,又深深埋植于他的童年生活和细节之中。”张家港实验小学提出教育美学新宣言: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以自然美学、情感美学、艺术美学、人格美学为经纬,把校园打造为一座小径分岔的花园,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生活系统。从2013年“美丽校园建设”启程,至构建“浸润式”课程美育新样态,12年“美的历程”中,张家港实验小学通过美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活动普及、校园美育文化营造、社会美育资源整合等美育行动,利用校园的自然风物、美学元素和文化信息,捕捉孩子们的个体“遇见”和反应,通过教育者的介入、助推和引领,刺激故事的发生,拓展事件的长度和空间,将个体事件放扩为校园事件,将生活事件提升为心灵事件,将游戏事件演绎为教育事件,从而在审美、伦理和价值观方面对儿童施加积极影响,真正展开了一所校园的“心灵化运营”。十余年间,伊顿纪德《優教育》服膺教育,在各地主办、协办近300场教育思想力讲堂,以行动人的姿势采撷、蓄积、链接、传递优质教育资源,这些得自《会饮篇》中美的阶梯喻说,从揣摩美的共相,到积淀生命成长中美的基因,再到连接美善的行为,指向知识之美、思维之美、精神之美广阔的领域……从美的尺度,重新丈量教育,审美教育不只是感受和创造美与艺术,更是为人生而审美,指向人的完整的教育。一所学校的审美是教育最高级的表达。从艺术课程到学科融合,从校园环境到生活美学,我们期盼与众教育人共探美的历程,让“美”贯穿真实育人场景,涵育每个孩子的认知、知觉、情感与想象,让师生沉浸在审美教育场,重塑育人之美。-
4月2日 下午 8:30
其他

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学前教育专场精彩回顾

3月22日,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基础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的以“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题的優教育思想力沙龙·学前教育专场在南京图书馆开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边霞,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袁宗金,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姚慧,携手林虹、唐松梅、丁艳红、杨梅等350余位幼儿园园长、教育人,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向整体多样的生态式美育。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课程如何建设?张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儿童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者,儿童是观念性存在。儿童认识具有高级性、多元性、直接性。儿童生来具有理智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潜能,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始终拥有高阶思维的内在需要。“把思维的权利归还孩子”,张华教授呼唤“幼儿园大观念课程”,概念性理解或概念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惟有大观念课程才能把这三种“高阶思维”汇合并发展起来。“大观念课程”指向幼儿的深度学习,本质上是“生成性教学”。在“大观念课程”设计实施中,教师由“教学工匠”转为“课程创生者”,选择对幼儿有意义的“超学科”主题,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横向整合、纵向一贯的“超学科探究”,让幼儿在自己的“天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学科概念探索生活主题,逐步生成概念性理解。杜威曾言:“参与知识创造是人的最高特权和自由的惟一保证。”幼儿也是知识的创造者,设计大观念课程,就是让孩子们在完成探究任务中从事积极的知识创造,“让每一个儿童创造着长大,成为数字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生态式美育的基本理念与实施边霞(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从李泽厚到滕守尧,以美学家视角看教育,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边霞教授提出,生态式美育与幼儿园完整教育存在有机联系,应从儿童发展出发,不断运用生态智慧,达到审美和艺术的“整体的美育”。生态式美育并非单一指向,而以儿童的审美素养、艺术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多个学科或领域、多个艺术门类以生态的方式相互融合,彼此相通,互生互补。在美育活动实践中,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评价与反思环环相扣,互相交叉渗透,多样的对话形式交织其中,师幼平等互动,尊重且相信儿童的审美和艺术潜能。基于此,边霞教授提出“双线索”设计思路,“明线”为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线索,“暗线”为主题下每一次活动中蕴含的审美感受、知识、技能等审美与艺术学科方面的线索,由此构建生态式美育单元主题课程。幼儿园高质量建设的行与思南京是学前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如何沿着陈鹤琴、陶行知等先生的理论创新前行,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姚霞,与南京市四所课程建设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园长对话,共同探讨学校教育高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南京晓庄实验幼儿园丁艳红园长提到高质量办园首先在于落实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理念引领办园。而办园理念最终指向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教学做合一”,晓庄实验幼儿园从行知先生的本土化创新理论中来,培养真善美的完整儿童,尊重儿童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学习经验的获取方式,教孩子成为一个“小先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教集团林虹园长说到,幼儿能否在园所得到高质量发展,教师能否获得高质量发展,进而延伸到家长能否获得成长,这都指向人的发展。如“小小城市探索者”课程等“大观念”课程实践,雨花实验幼儿园以课程为载体来发展儿童、教师和家长,秉持“把最好的献给儿童”的初心,在课程建设上持续破局突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唐松梅园长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高”在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上向远向宽,最终走向美的教师。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拥有78年办园历史的第三幼儿园,传承“落花生”精神,“做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事”。其次是“质”,从研究儿童美术教育开始,走向生态式美育课程,使美有形式和内容相融而生的意义和价值。学前教育不是少数儿童的发展,高品质教育还要有“量”,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每一个儿童被看见,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爱运动、乐交往、喜探究、敢创造”,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自1954年开园即关注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体育教育是传统,并逐渐把健康概念扩展到身心健康。杨梅园长谈到,高质量的内核是儿童发展,“创造”“合作”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发,建构课程建设的评估体系,基于儿童发展证据,找寻儿童的起点,理解儿童、分析儿童,支持儿童的发展。“向美而生,以美化人”,如何做美的教育、美的课程,实现儿童的美好生活?杨梅园长从园所实践出发,提到心灵美透过行为美而显现,运动和美相融,体态美生发孩子内心的自信气质,激发儿童在好奇中探究和创造。以美育人,唐松梅园长认为幼儿园阶段非常适宜开展美育课程,美对于感性、情感的凸显,契合学前阶段儿童具体的形象思维特质,孩子借由美而获得发展。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相反,艺术中包含很多科学原理,儿童以艺术家创作思维表现和学习。同时,艺术不等于美本身,但艺术一定有一种美的形式,在沉浸于美的愉悦中探索美、发展美。“寻真润美”,丁艳红园长认为美是一种个性,可以扩充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在自由浪漫的氛围中浸润,在探究式学习中去感受、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为儿童心灵点灯”,林虹园长进一步延展“美”的内涵,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儿童美的德性、美的心灵点灯;发展孩子思维的美,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胜任未来生活。科学的美的力量、创造的美的力量、思想的美的力量,都指向教育之美,姚霞理事总结到,美不仅仅是载体和手段,更不仅仅是领域性的发展内容和目标,美在儿童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美”是教育的目的,亦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当下生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办园体制差异与资源享有不均衡、发展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提升等复杂环境,学前教育该如何破局?办好美的教育,才能让置身其间的孩子具备审美的灵性、向美的志趣和创美的禀赋。我们期盼汇聚理论与实践研究智慧,让美的教育走向“向美而生、以美化人”的理想,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众教育人共同开启学前教育的达美行动。十余年间,伊顿纪德《優教育》服膺教育,在各地主办、协办近300场教育思想力讲堂,努力在自身站立处的确切位置上,以行动人的姿势采撷、蓄积、链接、传递优质教育资源,于一体关联的行走中触摸未来。-
3月26日 下午 8:31
其他

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3月16日,由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的以“锚定‘课改’动力:从理解到赋能,重塑教师的专业生活”为主题的優教育思想力沙龙在南京图书馆开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大学人文课程创建者夏中义,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西安市东城第二学校校长、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冯恩洪,北京中学常务副校长、北京中学一分校校长刘乃忠,携手260余位校长、教育人,回望“大先生”与“人格自圣”,于一堂堂好课中营造教书育人小气候,探讨和生发教师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校本实践行动。一月,教育部公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性原理”,从“传道授业解惑”到学习行为设计、情感关系构建、多元心智协同……教师的本质未改,但具体的分工、所需的技能、思维与行为模式已因时而变,这也呼唤着教师专业生活的重塑。“‘人师’直面百年变局的教育生态,恪守教育规律,将课堂自觉附着恒准价值,为健全社会摆渡。”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创始人、《優教育》主编陈忠在致辞中说到。教师走在文化保存、传递与更新、再生的前哨,定义着时代投射未来的光与影,教师“有光”的事业,如同月亮接受阳光,以柔光映照杏坛。陈忠先生解析伊顿纪德品牌十五年来支持的全球近七十个国家青少年参与的DI“课程”
3月19日 下午 8:31
其他

重回大地上的事情: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 | 新年·拾美

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如今无论我们身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一种偏居,大地被弃之一边。我们知道,大地上发生的事情比我们的生命更为辽阔,但我们仍然在不断错失,且不知遗憾。我们踏上大地,便是走近生命。1以自然的尺度丈量生命正如《小王子》中所说:“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熟悉的身边景色,不留心便看不见,其实每一个光影、每一个瞬间,你都可以捕捉下来,因为这个地方的自然气息和生命气息,或者说心灵气息、灵魂气息,都在那里等着你。也正因如此,校园里,一朵鲜花的盛开,一棵小草的醒来,很多时候是可以安慰情绪,甚至是治愈人心的。这种气息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环境中的每个空间、每个时刻流动,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个人。我想教育就是要一层一层剥开,让孩子们去感受何为生命的真谛,何为灵魂的本来。我们可以把学校办得更低一点,使学校能够亲近每个孩子,重视四季和人的关系,也就是自然和孩子们的关系。或许有人会说,现在真是没有时间去亲密接触大自然,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一定能找到自己跟自然交往的秘密通道。亲近大自然,并不是说非要带着孩子到田野上、森林里去,因为自然就在你身边。孩子们从不缺乏活力、热情,却难得安静,但只有安静的时候,才能关注到周围的一草一木,所以学校引导孩子们用心去感受、发现,然后惊喜,学会花时间去和周围的事物相处,如此,即使是推开一扇窗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学校也要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刻,都尽量地与自然建立关系,在静穆当中听到自然歌唱的声音,让他们“以自然的尺度丈量生命”,去做云朵和泥巴的孩子。2
2月15日 下午 8:30
其他

回答2023:循美的阶梯,拾阶而上,以行动致敬美好教育 | 伊顿纪德·優教育

——▲回答2022:从自身站立之处,连接、互助、共创,以行动致敬美好教育|伊顿纪德·优教育優教育思想力沙龙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重置系统,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伊顿纪德以“行动提案”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11月28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主办、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本届年会以“重置系统——未来学校行动提案”为主题。五十余场专家报告、学校提案,上百个“年度教育创新学校产品”,基于“1+10系统”的未来学校行动框架,携手4800余名教育人走向系统重置,共创未来学校组织路线图、学习路线图、场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产品路线图等。开幕式同步线上直播,线上数十万教育人共同学习与寻找通往未来学校的行动最优解。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从站立的地方出发,以行动构筑多元共生的教育生态,服务立德树人、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重置系统,重新想象未来学校“伟大的心灵在文明长河里低颂”,致敬负着人的形象上升的教师。在登录厅门口的“大先生展”,梅贻琦、陶行知、李吉林……为一路前行的教育人“提灯”。主会场以群岛、海洋、生态作为设计元素,采用小舟形排位方式,呈现贝壳广场式整体布局,仿佛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海岛画卷。“未来的学校是黑板上被风吹过的诗,是灯光下丈量宇宙的人,是颜料在瞳孔里万物生长,是笔尖在书页刻下千年的号角……”未来学校的隐喻与畅想,生长在烛火与微光静静的绽放中。在诗意的表达间,“一只蝴蝶从巴比伦的花园飞过楼兰”,“一个孩子从新时代的学堂迈向群山”,思索从何而来,考量到何处去,答案交织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映射于每一次探寻与叩问。未尽之美——学校转折与进化十年叩问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总编辑,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总策划)立于“十年”,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总编辑,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总策划李斌以前九届的会议剪影串联十年之路的持续叩问——重构学习、重构学校、重建生态、重建教师,到今年的“重置系统——未来学校行动提案”。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十年的行动研究,构成了迄今为止关于未来学校不同切面的想象与建构,这是属于中国教育人自己的“方法论博物馆”。“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是一场永远的‘未尽之美’,无论学生的成长、课堂的进化、学校的发展、认知的升级、合作的不易,未尽才有美,才有创新,才有未来。”李斌主编希望,会议所存储的认知能长出翅膀,如鸟飞向中国的学校,和大家一起在基础教育的“未尽之美”中看见未来。李斌演讲全文详见链接《未尽之美——学校转折与进化十年叩问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房间里的大象如何跳舞?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

由衷赞叹与祝贺承续十届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又一次在这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开启了久违的教育人面对面的精神盛宴。此刻,往事与随想把我拉回到2010年那个初夏的午后,我摸索着驾驶在江苏句容春城镇茅山脚下的村道上,初次探访正处在雏形期的《新校长》编辑部,几次迷路开到田埂旁……车子最终停在一栋像是“希望工程”村小的二层小楼前,房间内编辑部的简陋过目难忘;而更触动我的是一起共进的晚餐,两盘刚从农田采摘的炒素菜,一碗凉拌黄瓜,一碗糙米饭,我们吃得舒服,聊得欢喜,并感受到那种质朴而带有原初本质的力量……这十多年来,蒲公英教育智库就这样从田野出发,站在未来世界的入口,看见中国教育的可能,描摹基础教育的理想,我们因此看见万千学校长出万千气象。刚刚拿到手上由智库出版的《中国新校长十年100人》,立体饱满地呈现了百余位校长、百余所学校的探索,这些风紧浪浊中的独舞与群舞,薪尽火传般的教脉承续,让我看见了教育人的有情天地与有趣灵魂。这种学以成人的学校生态,透射出教育的希望与力量,成就着大地上关于生命的事情。今天,我再次走进这个“大房间”里的“四天学校”,带着期盼与疑惑,代入式地来学习学校系统变革的经验,聆听思考胸中有丘壑、模式大融合的育人方式,并期待再次看见那些“智慧而曼妙的教育舞者”。帕斯卡尔说:“人的高贵,在于他是一根思想的苇草。”叔本华却说:“世界上最大的牢笼,是自身的思维。”我想,这正代表人的两种可能:一种奔赴精神的超越,一种投靠“思维的茧房”。当我们有思想的愿望,却无思辨能力,那些被禁锢的头脑便不能“翻越高墙”,行为也终将倒于荒诞;所以人类始终需要以“高贵的背叛”将自己解放。而教育的事业,则是带领学生突破“思维的牢笼”,通本源之道,行审辨之知,明普遍之理,立未来之基。上个月,我们在上海长宁区闹市中心落成了第二家“在之间”教师人文公共空间。这个对天下教师免费开放的“第三空间”,将世界一流大学“光与真理”的校训拓板置于空间;书架上近6000册图书,或是结晶了的教育行动记事,或是大先生们的精思灼见;一方书桌,一片闲情,延展着可以感知的柔和气息、生命共相。在这里,天下的教师们互相遇见,悄然靠近世间万象本质宽阔的近旁,在能量谐振的交互主体中,调剂滋养,砥砺共识,孕育洞见。教育“在之间”,如同悬浮结构的“善托邦”,描画出未来教育的生态样貌——边界开放,连接互助,群岛般的家校社群一体联动。十年间,我们《優教育》在各地主办、协办了三百多场教育思想力沙龙,借由抽象的思想,赋予具体的见解,传递教育的美善,用自己的教育哲学,紧密连接生活、克服时代,思索存在,在真实、自由、公正、人性尊严、文化记忆、文明融通一体关连的行走中触摸未来。雅思贝尔斯曾就他所面临的时代处境表达过如下愿望:“当明智的企业家、政治家能发挥其教育家的本性,聚集其精神力量和教育天赋来行动、来投入,我们才有可能依靠下一代来复兴教育。”这使我联想到与他同时代的德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他认为:“管理究其根本在于促发善。”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优秀的企业在于“企者立人”。回溯中国百年企业史,我看见在张謇、卢作孚这些企业家兼教育家身上,存在着一种“道高于术”的逻辑,而良知企业更是具备一种价值思考的能力。我看见“人师”是健全社会的摆渡人,他们以教育创造价值,把生命托举于尘俗之上,融汇到社会变革之中。我也看见了无数卓越校长的思想领导力:如何把教育常识转变为社会共识?怎样推动历史进程并创造美善的未来?此刻,难免再次想起梁任公百年前的告喻:“要有良好的社会,必要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先要有良好的教育。”年初,我有幸得到沈祖芸老师赠阅新著,深度解析卓越学校《变革的方法》,并再次对照阅读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获得更深的感悟与启迪。其一是组织变革的共性难题——共识成本高。对于1993年濒临绝境的百年世界一流企业IBM,新任CEO郭士纳迅速诊断出IBM精英层认知固化,组织结构已变为官僚科层制管理,没人愿意承担个人责任,丢失了创业期的精神内核。对此,郭士纳首先推动IBM达成新共识,打造以“自由”和“责任”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并致力于从组织行为细节处自然显现。其二是突破自我封闭,永远关注价值创造与生产力,“陷入形式主义的大小官僚是丧失了精神力量的人”,进而他推动组织程序扁平化重构,保证系统内各价值链协同优化同时,把资源用在距离一线最近的地方的。其三是聚焦于焦点带来的指数效应。有效的组织总是能集约有限资源寻求“杠杆解”,始终过程性地蓄积与提纯核心能力。IBM基于其雄厚的科研核心力及通用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向集成方案解决者角色转型,顺势释放其固有的强大产品力。大象从此再度起舞。在我陪伴苏美达伊顿纪德“这所学校”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向卓越学校汲取养分,确立“学院式人文主义”原则的指导地位,并努力思辨自身: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理由和意义是什么?在“文以载道”的另一翼,我们“衣以载道”,以校园服饰美育为触点,从小切口,想大问题,循着美的阶梯拾阶而上。我们在众多学校开展《美的第一课》,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衣饰,在青少年时期播下美的种子。礼形于外,美由心生,默会通感,从揣摩美的共相,到积淀生命成长中美的基因,再到连接美善的行为,指向知识之美、思维之美、精神之美广阔的领域……这一领悟得自《会饮篇》中美的阶梯喻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付诸专业且布满荆棘道路上的磨炼,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上海教师人文空间的构筑,是团队又一次运用前期抽象建模思维并于两个月内高效实施的项目,八大模块近三百个具体事项,“并行多道”,协同配合。今年开学季一个月内,我们同时服务国内近4000所学校,在响应数百万家长千万量级的个性化需求背后,是数学定量的精密与数智化中台系统的结构化负荷能力,涉及近20个子系统价值链之间的高效协同。以麦肯锡MECE统合综效结构化工具,作为团队日常管理高效交互的基础“沟通语言”,凝练关键路径,行动环环相扣,在年度大目标下近百个课题的磨砺中,团队的心智模式变得愈加锋利。真实的组织实践并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持续多年的领悟、追问与认知升维后的迭代演进。以下也只是一些粗略的感想。觉醒组织领导力,会使组织变得更加觉醒。组织行为的重要基础在于个体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满足感、归属感源自超越工作本身的意义感,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适应、自组织的创造性工作与社会真实课题相结合,组织治理体系为此提供环境支持,运用平台优势赋能、赋权。成长发生在过程中那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体悟,并进入必然个人化的心智内嵌,构成可迁移调用的核心素养。在可辨识的意义家园中组织就像进化了的生命,成为自我激励、自我修复的自适应协同体,在经年累月中一米接一米,一个里程碑至一个里程碑的长期主义生长。理解与面对复杂巨系统的灰度动态均衡。多元、异质、非线性以及或然、机变、突跳的复杂巨系统特征,对应着人性的丰富与幽微,也对应了事态每个维度的动态交织。整体与局部、决策与执行、协同与合作、个体与组织、长期与短期、脆弱性与不确定性,交相重叠,相互影响,“关系万千重”。系统混沌理论提示我们超越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决策效果往往体现在“复合灰度领导力”,追求系统性优化,这是”允执厥中”整体论智慧体现,也与近代“拉弗均衡曲线“相呼应。我们要具有包容性思维以及拥抱异见乃至“极性”的清明,在系统“根定义”的第一性原理底层逻辑下,求同存异,协同合作,组织演进于生生不息的动态均衡中。变满足约束条件下的努力为改变约束问题本身。我们要看见教育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共通处,警觉现实主义的表面务实操劳以及教育实践中理念与效用分离的方便思维。过度的现实主义,不假思考地顺应社会需求从而让渡教育的“本真世界”,最终遮蔽教师的荣耀。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的现实关照: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指向活泼泼的生命教育,创造性地回归人本身的价值。这一解放是向精神本质的回归,是做他的使命所要求的事情。百年大变局,历史急加速。在接踵而至的时代事件中,我隐约嗅出空中飘来淡淡的硫磺味道,也依稀听见人类哽塞咽喉的喘息。身处裂痕丛生的世界,遭逢时代躁郁的精神现状,我们切身体悟到善的脆弱性、文明的脆弱性。漂泊的时代,去哪里寻找确定性的岛屿?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未尽之美——学校转折与进化十年叩问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

尊敬的各位“同学”,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各位演讲嘉宾、参会代表、学习与共创伙伴、协作及服务团队:晚上好!我是大会主办方负责人李斌,在此代表组委会热烈欢迎您光临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让我们一起在基础教育的创新实践和“未尽之美”中看见未来。依照组委会的初衷,这将是一场基础教育人直面创新与转型的专业聚会。我们期待会议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仁在这个世界危机与希望的夹缝中,呈现教育人突破时代教育困境的思考与方法,找到适合我们有力迈进的道路。此刻与未来之间,存在着行动;观念与目标之间,存在着方法。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以“未来的学校”为题,邀请所有的现场及远程嘉宾,来谈论我们的行动,呈现我们的方法,理清我们的思路。我们必须直面中国教育转型中的核心争论:当下“流水线式的培养”是我们不喜欢的,所以很多人想要回到过去;但是真正的过去又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于是不断纠结、徘徊、争吵。出路是什么?我想就在学校直面未来的创新可能中。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创新,一定不是回到过去我们舒适习惯的状态,一定不是停留在今天刷分管用的套路中;一定有一条道路,是超越这二者,是基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旧常识在新工具下的再生;一定代表我们未来更美的学校,人类更美的未来。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直面未来的期待!各位同仁,刚才这一番话,大家听出了一点熟悉的味道没有?我站在这里念这一段话,其实有一点梦幻,因为,它几乎一字不差的就是2014年第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一部分开幕致辞。十年了,此刻我发现,它依然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张,依然是这个时代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十年的时光一闪而过,这样的叩问一以贯之:第二届年会“重构学习”,我们说到:“重构学习”,理应成为这个时代学校教育首当其冲的行动命题。陪伴这一进程,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首先致力于让全部的会议场景——空间、组织、艺术、技术、流程、物料、服务、人与人彼此的影响等方面,成为学习资源,展示“重构学习”的多个侧面;我们还邀请每一位参会嘉宾共同推动主题的共创和延展,试图众筹一个如何重构我们自身学习的范例。这就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场景美学的开端。第三届年会“重构学习|新情境、新社群、新评价、新工具”,我们说到:教育的进步,并不需要疾风暴雨的“战场”,但又极其需要小步快走的变革。我们必须展开的讨论是,如何推动学校教育以“微创新+大设计”,拥有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灵活创变+系统稳定”的打开方式。这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系统论”的萌芽。第四届“重构学校”,我们说到:无论如何,我们要学会去做“真正的教育”,做不被浮躁的指挥棒、舆论圈、利益、分数所左右,回归本源的教育;无论如何,我们要做“有人的教育”,总是以人的根本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老师站在教育的正中央;无论如何我们要做“有专业尊严的教育”,让教育因专业的高度而抵达育人者的尊严,让真正的、美美的、有人的教育在校园内科学有序地建构。第五届“重构学校|人啊人”,我们说到:在学校里,人需要被看见,人需要被尊重,人需要被赋能。什么叫有教育家精神的领导者?第一,他发自内心地明白,除了走向“有人的教育”,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其次,他深深地理解仅有知识并不是力量,只有让人通透、助人创造、启人良知的知识,才能带来力量;其三,他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家精神,那就是认清教育的局限和人的缺陷之后,依然尊重并热爱教育,尊重并热爱每一位受教育者。第六届“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我们说到:重建学校生态,让好的教育像森林一样,为全部生命助长;向大自然学习,破解理想教育的文化、机制、新旧迭代、成本约束等困境……理应是中国新时代教育向未来转型的方向与特征。有一个不断在历史中浮现的“证据”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育转型是可能的——一方面回到人的价值,一方面超越人的局限;借“一锅石头汤”的智慧,化人性的弱点为守望相助的行动。第七届“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我们说到:全球趋势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升级,已经成为一场无形而普遍的精神涌动;中国教育走到了必须学会创造与输出“完整素养、健康身心”的历史时期;无数已经拥有和正在生成的教育价值观、科学方法论、技术工具包……将会再一次重组学校形态;重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极为难得的“道路共识”。第八届“重建教师|学校行为学”,我们说到:如果“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今天的中国教育还必须追问一件事情:什么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我们认为,区域教育生态、学校组织行为对教师生长环境的设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越来越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专业成长,同样的“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壤”里,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产出”?这片“土壤”究竟该如何优化改良?第九届“重建生态|你当像鸟看见你的山”,我们说到:疫情三年,斗转星移,这个世界一夜陌生,学校教育正在进入全球性突变,我们要去引导的未来人生,是我们自己不会的;我们要去参与的成长课题,也是我们从未经历的;我们正面临的既要、又要、还要,更是孩子们一生都要面对的……所以,我们将奔赴的教育世界,将不能仅由知识构成,甚至也不能仅由体验、探究、挑战构成。归根结底,教与学的世界首先应该由意义构成。意义的背后才是挑战,挑战的背后才是知识。各位“同学”,这就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走过的历届主题,它被无数的学校现场所诠释,深深地烙印了中国基础教育人在这个时代如诗的奋斗与梦想。十年的组织工作,我们也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困境、难题、选择。今天如果来到现场的您足够细心,会发现直到此刻,这次会议的场景搭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最终完成,我们的会议组织,依然有不少显而易见的遗憾和漏洞。四个多月前我以“未尽之美”作为这场会议的开幕表达时,并没有想到,这四个字竟然成为这场会议筹备最让我记忆深刻、收获最大的感悟。是的,创新并不容易,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是一场永远的“未尽之美”,无论学生的成长、课堂的进化、学校的发展、认知的升级、合作的不易,未尽才有美,才有创新,才有未来。幸运的是,这份困难被现场与远方的教育同仁用真诚的回应、全力的共创、无私的支持,撑住了这个舞台。有句年轻一代流行的时尚语是:我代表宇宙祝福你!我代表社会回报你!是的,通过十年来数以万计的参会嘉宾,数以百万计的远程听众,宇宙祝福了这个中国当代一线教育人的专业讲台,社会以教育的良知回报了这个讲台!我代表主办方,给您鞠个躬!向现场和时空里在座的各位致敬!今年3月,在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的研讨会上,我和已经连续十年参加年会的黄莉校长在乡村的小溪边偶遇,交流中她说:校长们习惯不断地打补丁,怎么打都会遇见问题,只有重新搭建系统,才能真正融入时代。不久后我又听唐江澎校长说了一句话:每一年,教育人都要有几天专门的时间让自己做一做梦。于是,就有了今年的年度主题:重置系统|未来学校行动提案。十年的叩问,推动了今天的选择。十年的行动研究,构成了迄今为止关于未来学校不同切面的想象与建构,这是属于中国教育人自己的“方法论博物馆”。今天,我们希望它所存储的认知能长出翅膀,如鸟飞向中国的学校。我们期待这场专业聚会继续完成它的专业使命:重置系统,重新想象未来十年学校的样子,为您的办学行动交付一张完整的变革蓝图,沉淀无数支架工具,在变化的趋势中保持有力的行动。亲爱的教育同仁,无定的时空,流动的价值,我们必须学会重置系统,才能让学校“以琐事驾驭趋势”。人们常说大趋势服从“蝴碟效应”,小事情才可以设计与掌控。如果我们赞同这个说法,那就邀请你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人的生命中以系统设计做点“小事”吧!这样,我们所做的“小事情”就将变成那只“蝴蝶”,我们的“翅膀”就将改变趋势。重置系统,才能让师生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知道,大多数人的幸福源于职业与生活的确定感,而并非“探索未知”,而今天作为学校领导者,我们同样必须助力他们登上这趟开往未来“列车”,在未来的方向感中有确定的行为,并持续拥有价值感与行动力。这趟开往未来、沿途充满美景、让“乘客”感到幸福的“列车”,就是高水平的系统。重置系统,才能让组织获得长期主义的成功。世界上最高级的领导力,就是如何推动大大小小的组织获得成功。而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短线的小目标要灵活有序反应迅捷,长线的根本目标要隐于背后毫不动摇。这样的行动原则、组织生态要得以落地,同样源于一套重涌现、能嵌套、懂人性、智慧生长的系统。重置系统,才能让学校育沃土滋养蓬勃,因岁月历久弥新。我们知道,每一所学校代代承续,都有机会活成一座“教育的高峰”,却不会在任何一代人手中“最终完成”。亲爱的校长老师们,你必须将教育的愿景植入相匹配的系统,才能向继任者清楚传递你的想法。百年树人,需要时光里办学者智慧的迭加,需要一代代教育人对于系统基于传承的重置。重置系统,才能让教育从文明的根脉获得力量。因为全部教育史上的大先生们,早就向我们启示了一个伟大的教育系统——有人说华夏文明是由老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韧性,由孔子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结构韧性。在我看来,“孔子+老子”,就等于中国教育的一种未来生态:足够的自然、自主、自由的学习方式+足够的科学、有序、系统的学习环境。各位同仁,未来的学校如何推开未来的大门?今天我们的答案是,让创造回到本来,才能助系统开启未来。我们唯有从点状变革走向系统重置,从“温差”走向“相变”,从无意义的系统走向“有灵魂、有价值观的系统”。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必将发生在对时代价值的重新发现中;发生在儿童生命蓬勃之上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中;发生在人与社会潜能的再一次进化之中:从生命,到精神;从学习,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这一代,到下一代……各位同仁,似乎只有我们这一代教育人,史无前例地拥有了最丰富最魔幻的一生,短短五十年时间,我们从农业文明来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来到信息文明,又从信息文明进入智能文明。我们的难度当然超越所有时代,我们也必须一同去创造全新的系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历史反复向我们证明,“未来,是人心当中伟大愿景的复刻”。而我们知道,伟大的愿景需要“伟大的煎熬与合作”,面对未来的理想学校,需要中国乃至全球教育人一场堪称伟大的“煎熬与合作”。学校是一场“未尽之美”,所以我们始终心向未来;教育是一门生命之学,所以我们互为这堂一生之课的“同学”。亲爱的各位“同学”,此刻,我想看着您的眼睛说:别担心,他们还在阵地上,幸好,我们也在!期待与您在这个时代共创理想的校园生活,共创教育强国的伟大愿景!谢谢!-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房间里的大象如何跳舞?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

由衷赞叹与祝贺承续十届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又一次在这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开启了久违的教育人面对面的精神盛宴。此刻,往事与随想把我拉回到2010年那个初夏的午后,我摸索着驾驶在江苏句容春城镇茅山脚下的村道上,初次探访正处在雏形期的《新校长》编辑部,几次迷路开到田埂旁……车子最终停在一栋像是“希望工程”村小的二层小楼前,房间内编辑部的简陋过目难忘;而更触动我的是一起共进的晚餐,两盘刚从农田采摘的炒素菜,一碗凉拌黄瓜,一碗糙米饭,我们吃得舒服,聊得欢喜,并感受到那种质朴而带有原初本质的力量……这十多年来,蒲公英教育智库就这样从田野出发,站在未来世界的入口,看见中国教育的可能,描摹基础教育的理想,我们因此看见万千学校长出万千气象。刚刚拿到手上由智库出版的《中国新校长十年100人》,立体饱满地呈现了百余位校长、百余所学校的探索,这些风紧浪浊中的独舞与群舞,薪尽火传般的教脉承续,让我看见了教育人的有情天地与有趣灵魂。这种学以成人的学校生态,透射出教育的希望与力量,成就着大地上关于生命的事情。今天,我再次走进这个“大房间”里的“四天学校”,带着期盼与疑惑,代入式地来学习学校系统变革的经验,聆听思考胸中有丘壑、模式大融合的育人方式,并期待再次看见那些“智慧而曼妙的教育舞者”。帕斯卡尔说:“人的高贵,在于他是一根思想的苇草。”叔本华却说:“世界上最大的牢笼,是自身的思维。”我想,这正代表人的两种可能:一种奔赴精神的超越,一种投靠“思维的茧房”。当我们有思想的愿望,却无思辨能力,那些被禁锢的头脑便不能“翻越高墙”,行为也终将倒于荒诞;所以人类始终需要以“高贵的背叛”将自己解放。而教育的事业,则是带领学生突破“思维的牢笼”,通本源之道,行审辨之知,明普遍之理,立未来之基。上个月,我们在上海长宁区闹市中心落成了第二家“在之间”教师人文公共空间。这个对天下教师免费开放的“第三空间”,将世界一流大学“光与真理”的校训拓板置于空间;书架上近6000册图书,或是结晶了的教育行动记事,或是大先生们的精思灼见;一方书桌,一片闲情,延展着可以感知的柔和气息、生命共相。在这里,天下的教师们互相遇见,悄然靠近世间万象本质宽阔的近旁,在能量谐振的交互主体中,调剂滋养,砥砺共识,孕育洞见。教育“在之间”,如同悬浮结构的“善托邦”,描画出未来教育的生态样貌——边界开放,连接互助,群岛般的家校社群一体联动。十年间,我们《優教育》在各地主办、协办了三百多场教育思想力沙龙,借由抽象的思想,赋予具体的见解,传递教育的美善,用自己的教育哲学,紧密连接生活、克服时代,思索存在,在真实、自由、公正、人性尊严、文化记忆、文明融通一体关连的行走中触摸未来。雅思贝尔斯曾就他所面临的时代处境表达过如下愿望:“当明智的企业家、政治家能发挥其教育家的本性,聚集其精神力量和教育天赋来行动、来投入,我们才有可能依靠下一代来复兴教育。”这使我联想到与他同时代的德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他认为:“管理究其根本在于促发善。”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优秀的企业在于“企者立人”。回溯中国百年企业史,我看见在张謇、卢作孚这些企业家兼教育家身上,存在着一种“道高于术”的逻辑,而良知企业更是具备一种价值思考的能力。我看见“人师”是健全社会的摆渡人,他们以教育创造价值,把生命托举于尘俗之上,融汇到社会变革之中。我也看见了无数卓越校长的思想领导力:如何把教育常识转变为社会共识?怎样推动历史进程并创造美善的未来?此刻,难免再次想起梁任公百年前的告喻:“要有良好的社会,必要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先要有良好的教育。”年初,我有幸得到沈祖芸老师赠阅新著,深度解析卓越学校《变革的方法》,并再次对照阅读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获得更深的感悟与启迪。其一是组织变革的共性难题——共识成本高。对于1993年濒临绝境的百年世界一流企业IBM,新任CEO郭士纳迅速诊断出IBM精英层认知固化,组织结构已变为官僚科层制管理,没人愿意承担个人责任,丢失了创业期的精神内核。对此,郭士纳首先推动IBM达成新共识,打造以“自由”和“责任”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并致力于从组织行为细节处自然显现。其二是突破自我封闭,永远关注价值创造与生产力,“陷入形式主义的大小官僚是丧失了精神力量的人”,进而他推动组织程序扁平化重构,保证系统内各价值链协同优化同时,把资源用在距离一线最近的地方的。其三是聚焦于焦点带来的指数效应。有效的组织总是能集约有限资源寻求“杠杆解”,始终过程性地蓄积与提纯核心能力。IBM基于其雄厚的科研核心力及通用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向集成方案解决者角色转型,顺势释放其固有的强大产品力。大象从此再度起舞。在我陪伴苏美达伊顿纪德“这所学校”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向卓越学校汲取养分,确立“学院式人文主义”原则的指导地位,并努力思辨自身: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理由和意义是什么?在“文以载道”的另一翼,我们“衣以载道”,以校园服饰美育为触点,从小切口,想大问题,循着美的阶梯拾阶而上。我们在众多学校开展《美的第一课》,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衣饰,在青少年时期播下美的种子。礼形于外,美由心生,默会通感,从揣摩美的共相,到积淀生命成长中美的基因,再到连接美善的行为,指向知识之美、思维之美、精神之美广阔的领域……这一领悟得自《会饮篇》中美的阶梯喻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付诸专业且布满荆棘道路上的磨炼,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上海教师人文空间的构筑,是团队又一次运用前期抽象建模思维并于两个月内高效实施的项目,八大模块近三百个具体事项,“并行多道”,协同配合。今年开学季一个月内,我们同时服务国内近4000所学校,在响应数百万家长千万量级的个性化需求背后,是数学定量的精密与数智化中台系统的结构化负荷能力,涉及近20个子系统价值链之间的高效协同。以麦肯锡MECE统合综效结构化工具,作为团队日常管理高效交互的基础“沟通语言”,凝练关键路径,行动环环相扣,在年度大目标下近百个课题的磨砺中,团队的心智模式变得愈加锋利。真实的组织实践并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持续多年的领悟、追问与认知升维后的迭代演进。以下也只是一些粗略的感想。觉醒组织领导力,会使组织变得更加觉醒。组织行为的重要基础在于个体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满足感、归属感源自超越工作本身的意义感,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适应、自组织的创造性工作与社会真实课题相结合,组织治理体系为此提供环境支持,运用平台优势赋能、赋权。成长发生在过程中那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体悟,并进入必然个人化的心智内嵌,构成可迁移调用的核心素养。在可辨识的意义家园中组织就像进化了的生命,成为自我激励、自我修复的自适应协同体,在经年累月中一米接一米,一个里程碑至一个里程碑的长期主义生长。理解与面对复杂巨系统的灰度动态均衡。多元、异质、非线性以及或然、机变、突跳的复杂巨系统特征,对应着人性的丰富与幽微,也对应了事态每个维度的动态交织。整体与局部、决策与执行、协同与合作、个体与组织、长期与短期、脆弱性与不确定性,交相重叠,相互影响,“关系万千重”。系统混沌理论提示我们超越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决策效果往往体现在“复合灰度领导力”,追求系统性优化,这是”允执厥中”整体论智慧体现,也与近代“拉弗均衡曲线“相呼应。我们要具有包容性思维以及拥抱异见乃至“极性”的清明,在系统“根定义”的第一性原理底层逻辑下,求同存异,协同合作,组织演进于生生不息的动态均衡中。变满足约束条件下的努力为改变约束问题本身。我们要看见教育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共通处,警觉现实主义的表面务实操劳以及教育实践中理念与效用分离的方便思维。过度的现实主义,不假思考地顺应社会需求从而让渡教育的“本真世界”,最终遮蔽教师的荣耀。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的现实关照: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指向活泼泼的生命教育,创造性地回归人本身的价值。这一解放是向精神本质的回归,是做他的使命所要求的事情。百年大变局,历史急加速。在接踵而至的时代事件中,我隐约嗅出空中飘来淡淡的硫磺味道,也依稀听见人类哽塞咽喉的喘息。身处裂痕丛生的世界,遭逢时代躁郁的精神现状,我们切身体悟到善的脆弱性、文明的脆弱性。漂泊的时代,去哪里寻找确定性的岛屿?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大先生:回望、发现、寻找 |《優教育》第40期简报

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如诗行文/陈忠我们需要归根复命。返本而连接生命的内在脉动,回归教育本真,在诗性生存的进阶中敞开生命,“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寄情以共情,知情意融贯,效法山水自然美的无功利的“合目的性”,培植有情天地、有趣灵魂的学校生态土壤,成就大地上的事情。我们需要创造转化。开新以直面峻急的教育生态,做清醒的超越者,审辨思考自身,在做什么,与这样做的理由?想大问题,做微创新,关注思想观念对教育实践的内在关联与促进。通达民情,化解繁难,遵循教育的节律,将学校发展自觉置于清醒人文理性的监护中。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如诗行,仰望苍穹群星永垂,教育需要那个必要的“乌托邦”,当像鸟儿飞往你的山,撑起自身所及一片片生命。>>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一个人的文化自觉,一群人的气象万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那个年代师范生几乎都知道的八个字,它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性、示范性和奉献性的。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核心则是对人的精神和品质的涵养。于漪先生告诉我们,以自己的“脂膏”,去促进人的精神成长,是教育人被赋予的一种责任,是属于教育人的天然使命。而“你的脂膏”是最内质的部分,即教育人的精神和品质。1“背影”意味着怎样的“转身”从1985年8月到2022年9月,我在同一所学校工作37年,做校长22年,回望往昔,我自觉那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特殊性、挑战性的过程,我从中悟到: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轨迹都是特殊的、无法被完全复制的,时代呈现出的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要求教育人既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坚守教育本质和教育初心),也要学习以变应变(回答时代问题,迎接现实挑战,不断瞻望未来)。但无数“物理性”的变化,并不等同于学校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提升及精神品质的生长。“发展不可停脚步,内涵不能被稀释,变化不能不平稳,不断提高的内外上下期待不能不满足,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应当不断提升。”二十余年间,我在困顿时常常会默默对自己说:人,需要点精神,教育人,尤其如是。坚韧、弘毅、乐观、豁达、长期主义、利他主义等应当排在前面,教育的崇高性需要这些精神品质支撑起来。选择教育就是选择崇高,选择崇高才能做好教育。有时候不是你本身有多崇高,而是你必须与崇高站在一起,并努力成为它的统一体。如今想来,我是一个普通人,但要习惯与崇高站在一起。“背影”意味着“转身”,告别时刻,我来不及感怀,只是在想:我会给这所学校留下些什么?我深知,这一份答卷最客观和真实的答案,只能存在于时间的回响里。2回到时间的刻度里印证教育是一份成全,需要对他人成长的迷恋毫不夸张地说,2001年年底起步时,我的“领导力”几乎为零。“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这样朴素的情感不能成为影响力和凝聚力,熟悉的是人、是学校环境,但陌生的是我的角色以及由此带来的并不令人乐观的内在认同。而让学校复苏,需要与大家一起找到新的立校之本,重新发现每个人的存在价值,从而提振精神士气、引发实践变革,找到联结我们的精神纽带。于是,我边强化学习、重塑自身、走近教师,边想方设法引导全体教师再认教育本质、寻找学校文化基因、看见儿童存在。记得那段时间,无论白天有多忙,我几乎每晚都要读书到午夜,更经常找准时机与老师们分享,寻找共鸣,努力形成共同的教育关注。因为我相信:学校是人培养人的场所,在这一环境中,人显得尤为重要。校长的领导有别于一般的行政领导,是文化领导、道德领导,更是价值领导,而价值源于校长的思想深度与精神高度。校长要首先让自己沉静下去、丰富起来。《童年与解放》《学校在窗外》《在自己的树下》是常年被放在我的案头的书籍,这三本书在学校里引发了许多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本质追问激发情感的共鸣,情感共鸣催生精神的成长,在找寻梅岭文化之源的过程中,大家从“可发精神”追溯到“可法文化”,“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从家国情怀联结到未来素养,确立“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世界人”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清华国学院:学无中西,引燃“吾侪之烈炬”

廉颇老,晚年息影清华,遍释群经诸史。春廉颇老,晚年息影清华,遍释群经诸史。春风桃李三千人,黔发朱颜玉树。凌云志,生花笔,甚似五星聚东鲁。鹅湖盛会,朱陆各扬镳,独步杏坛,呼王陈共语。这是清华国学院的学生周传儒,为悼念导师梁启超所作的《摸鱼儿》。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国学门,简称“清华国学院”,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四大导师”,五星繁奎,堪比鹅湖,历时虽仅四年,似昙花一现,但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1博采中西之长,重建中国本位文化1914年,梁启超来清华假馆著书,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胡适也曾多次建议清华开展国学研究,并倡导“用西方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固有文化”。1921年年初,北京大学开大学设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国学之先河,受社会各界重视。清华校务会议根据其时国家文教事业的发展需要和本校具体情况,多次研讨,决定研究院先设国学门一科,并聘当时任教东北大学,致力于西方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吴宓回母校主持筹办研究院。关于清华学校创办国学研究院的目的和宗旨,在《研究院缘起》中有如是说:“良以中国经籍,自汉迄今注释略具,然因材料之未备与方法之未密,不能不有待于后人之补正。又近世所出古代史料,至为夥颐,亦尚待会通细密之研究。……至于欧洲学术,新自西来,凡哲理文史诸学,非有精深比较之攻究,不足以挹其菁华而定其取舍。要之,学者必致其曲,复观其通,然后足当指导社会昌明文化之任。然此种事业,终非个人及寻常学校之力所能成就,此研究院之设所以不可缓也。”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吴宓的首要重任,便是协助校长曹云祥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和精博宏通之教授来院执教。据《吴宓日记》记载,“2月13日,星期五。入城,谒王国维(初见)”。邀请到王国维后,吴宓又风尘仆仆赶往天津。聘请梁启超并没有太多的悬念,费什么周折。但是,聘请陈寅恪就不一样了。2月14日,“与Y•S及P•C谈寅恪事。已允”。然而第二天2月15日,“晨P•C来,寅恪事有变化,议薪未决”。到了2月16日,“是日H•H来,同见Y•S,谈寅恪事,即发电聘之”。相对而言,赵元任的聘请可谓水到渠成。1925年5月,赵元任再度回国之际,决定应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之聘请。梁启超:既开风气又为师早在1914年,梁启超便应邀到清华讲演。在国学院任教时,梁启超先后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等课程。梁启超文满天下,学识渊博,讲课时如说书艺人手舞足蹈,引经据典,上下古今,滔滔不绝,即使下课铃响起,依然意犹未尽,拖堂几分钟才在掌声雷动中徐徐步出教室。梁启超认为,治国学研究院的基本观念应当是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他倡导两种门径——文献的学问与德性的学问。他将中国学术与西方科学方法相结合,带领学生探索历史的浩瀚与繁杂。他认为借助中国丰富的文献史料,并运用西方的科学方法,可以开发出学术界无尽的宝藏。除了文献的学问,梁启超也重视德性的学问。他不仅在平时演讲中反复宣扬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还专门开设了“儒家哲学”课程。他谈到,在哲学领域中,西方的形而上学虽有其独到之处,但讲到人生哲学,难望国学项背。世人论梁氏晚年学术,往往只留意其史学,对其研究《桃花扇》和辛弃疾关注较少。他对《桃花扇》的钟情,源于对厚重历史感的共鸣。他对辛弃疾的研究,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他的人生轨迹与辛弃疾相似,从少年得志,风云政坛,到落寞下野,壮志难酬。1928年9月10日,梁启超病笃,无法继续工作,27日入协和医院。不待病愈出院后,他便回天津执笔续草《年谱》,直至10月12日,力不能支,一病不起。《宋史》稼轩本传录有佚文四句存世,“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十六字,犹如梁启超的辞世诗,也是他的墓志铭。王国维:中西结合,以西革中1925年2月,49岁的王国维正式应清华研究院聘。当时,他正处于学术巅峰时期,其《观堂集林》在海内外广受赞誉。在清华国学院的岁月里,王国维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辽金蒙元史。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引进西方美学理论的学者,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美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美育说”的人。在《去毒篇》中,王国维提出:“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他甚至提出了“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命题,并将美区分为“第一形式”与“第二形式”。“第一形式”为优美与宏壮,是先天的、自然的;“第二形式”为古雅,是后天的、经验的。“第一形式”必须通过“第二形式”才能成为艺术美,所以,“古雅者,形式美之形式美也”。“作为第二形式的古雅美,具有一种独立的价值和品格。”王国维主张借鉴融合中西文化,养成问题意识,以西学的方法论治“国学”。细绎他的思想,可以看出中国思想史按照“能动时代—受动时代—能动时代—受动时代……”这一规律往复更迭,生生不息。他提出晚近以来思想停滞,应当如从前接受佛教一样接受西洋思想,才有可能如宋儒一样调和中西,创造出新文明来。对于哲学,王国维认为其应当作为知识的最高满足。“无论古今东西,其国民之文化苟达一定之程度者,无不有一种之哲学。而所谓哲学家者,亦无不受国民之尊敬,而国民亦以是为轻重。”王国维甚至认为:“可以无经学、国文教授,但是不可无哲学教授。”1926年,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中写道:“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学以外,王国维学术的直接来源是清代汉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据学”。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曾说:“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三种方法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陈寅恪:作为儒家的史家开设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目的就是“以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当年的国学研究院对于导师的选聘十分严格并期以厚望。聘任资格明确规定三点:一是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二是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是稔悉欧美日本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梁启超曾推荐陈寅恪,并与当时的清华校长有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就这样,陈寅恪成为当时清华国学院最年轻的导师。陈寅恪讲授的课程有《佛经翻译文学》《梵文文法》《两晋南北朝史》《唐史》《唐代乐府》《唐诗证史》等。陈寅恪的博学令师生们惊叹,当时名家如朱自清、冯友兰都来旁听他的课。在清华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都向他请教。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陈寅恪曾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作为最后的儒家士大夫,他“终生守道、乐道、卫道、明道,终至于以身殉道”,坚守着“士”的自我定位,以“内行修谨”为行事准则。王国维自沉昆明湖,陈寅恪撰《海宁王先生之碑铭》曰:“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孙郁在《“遗民”陈寅恪》中认为陈寅恪对独立、自由的坚守,“颇有点儒家‘杀身成仁’之态,细说起来,是民族的良知”。1961年8月,老友吴宓远道赴穗,探望陈寅恪,二人作竟夕之谈。在日记中,吴宓记下了
2023年11月2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教师人文读本》:厚植教师的人文精神,接近伟大的心灵

编者按:教师在培育先天自然生命与后天文化生命之间,拥有点燃人性美好一面、涵养精神成人的独特荣耀。教师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不只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品质,更是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呼唤。人文应成为教师的基本存在状态。走向作为教师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其中一条路径,教师们与人类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心灵”隔空对望、联结交谈、相遇谐振,回到自己,走进人。1教育需要人文,教师更需要人文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在追求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陈思和、王晓明、朱学勤、张汝伦等知识界一批中青年学者便开始了“人文精神寻思录”的讨论,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命题。这一思想随之影响到教育领域,当年的《教育参考》杂志先后多次就“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组织研讨活动,持续多年刊发了系列的人文主题的教育论作。与此同时,钱理群、王尚文、商友敬、吴非等一批秉持教育理想的学者开始了《新语文读本》的编撰工作,并于新世纪初正式出版,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千万家庭提供了一套优秀的学生人文读本,该书系多次修订,影响广泛,至今畅销。教育需要人文,学生需要人文,教师更需要人文。于是,教师的人文读物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为教师编写的人文读物确实不多,这是一方面的情形;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教师普遍不读书。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读书的老师不可能成为好的老师,也不可能发展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可以说,教师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不仅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品质,更是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呼唤。有鉴于此,我们尝试以阅读引领教师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并于2003年组织编撰了本书。十余年来《教师人文读本》几经修订,颇受读者,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2人文应成为教师的基本存在状态所谓“人文”,乃人之为人的文化状况,其核心是社会化的人。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自出生时人便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因此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个体得以参与人类共同的生活,分享并发展人类的文明,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柏拉图曾经说,国家不是由石块或木料做成的,而是由公民的品性做成的。同样地,社会也不是通过强行实施一个改革计划就能改进的,而是通过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改善而得到改进的。所谓改善人,意味着个体的理性、道德和精神等力量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们认为,脱离人文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因此,陶行知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教师的勇气:重建精神宇宙,走向“生命自觉”

1所有教育的起点,是对自我的教育人世间始终存在两种教育:面向他人的教育和朝向自我的教育。这是两类指向不同,但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方式。面向他人的教育,指向于他人,致力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生命,因此可称为“他向教育”。这是最常见的教育样式,是教育者,尤其是作为职业教育者的教师每日必做的功课。教育的全部神圣和庄严均来源于此——这是一项改变他人、提升他人生命境界的事业;教育所有的艰辛和沉重也源于此——还有什么比促进他人生命的变化更新更为艰难持久呢?朝向自我的教育,以自我为教育对象,目的在于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古人推崇的修身养性,大致可以归于此类。它主张在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之余,还要考虑“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是一种“我向教育”,其实就是自我教育,它追求的是自我的不断更新再生。为什么在“他向教育”之外,还需要“我向教育”?无非是因为“他向教育”具有限度,而“我向教育”拥有独特价值。习惯了以他人为教育对象的教育者,把外在于自身的他人的教育视为全部的教育世界,而遗忘了自身的存在,自我因为对他人的关注而被湮没。这种自我意识的缺乏,或许恰恰是教育关系不平等的根源,也是某些教育失败的缘由。朝向自我的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首先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昭示了教育者自我批判、自我改变的勇气、责任和行动。曾经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拜访圣雄甘地,请求他劝说孩子少吃糖。甘地一反常态,沉默不语,随后请这位母亲一周后再来。一周后,当孩子再次被带到甘地面前的时候,甘地开始了他的教育谈话。谈话结束后,满意的母亲忍不住提出了疑问:“上周您为什么不教育我的孩子?”甘地的回答简洁有力:“因为上周,我自己也在吃糖。”这种“我向教育”的践行者确信:所有的教育,应从自我教育开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之人,有能力去教育他人;一个从不努力完善自我之人,能促进他人的完善。事实上,教育的过程,是在“他向教育”与“我向教育”之间穿梭或穿越的过程,更是二者之间双向转化的过程:既要把每一次面向他人的教育转化为朝向自我的教育,因为他人始终是呈现并照亮自身的镜子,也要把朝向自我的教育转化为面向他人的教育,自我更新生长的体验和经验,可以由己推人,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转化过程,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他人和自我的生命能量彼此转化生成的过程。2生命自觉: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生命自觉”,是叶澜教授最早提出来的。她说:“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当代中国众多改革实践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这种解读,其实看低了这个概念的普适性,降低了它的意义高度。什么是生命?生命兼有自然、社会和精神等多重属性,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什么是自觉?自觉是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其中,“自觉”之“觉”,兼有“觉知”“觉悟”“觉解”之意,指向对自我生命、对他人生命的领悟,以及对个体生命所处外在环境的觉知和觉解。有“生命自觉”之人,至少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即“明自我”。他能够自觉确立人生信念,自觉化解人生的困惑和困境,既能够自觉体认到自我生命的独特和与众不同,也能够清楚知晓自我生命的局限和限度。二是拥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即“明他人”。他具有对他人生命的敏感、尊重和敬畏,敢于主动承担对他人生命的责任。他不仅有明确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有相应的承担责任的能力,更有把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转化成人生习惯的自觉性。三是拥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即“明环境”。他会自觉捕捉所处的生存环境,无论是家庭、班级、教研组、年级组,还是学校、社区和城市等内含的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优势资源,都会被他理解与运用。培养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是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给教育提出的新期待和新希望。毕竟,那个等着别人给你机遇、靠着别人的肩膀去发展的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逝去,一个需要每个人主动自觉地学、用、创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来临。3学生“生命自觉”,首先教师要有“生命自觉”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首先要有“生命自觉”。学校领导者的重大责任,就是通过培育教师的“生命自觉”,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师“被管理”“被规划”“被研究”“被读书”“被写作”“被展示”等种种形式的“被发展”的局面。有效的措施有三:一是了解和解读教师的成长需要,包括研究需要、学习需要等,调研要具体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避免以“抽象了解”替代“具体了解”;二是基于教师的成长需要,设计研究制度和学习制度,确保所有的制度都能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三是设计系列化的活动,培育教师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从春晖中学到立达开明:“白马湖作家群”的立人达人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个由关注器物、制度到关注人本身的转变,从梁启超的《新民说》,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立人”思想主张的提出,“人”的问题被逼向时代主题的边缘。只有三类人还或执着或超脱地从事着此项工作:一是鲁迅及其追随者,他们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出发,其关注点始终落在“立人”的层面上,不稍偏离;二是周作人、林语堂等作家,他们提倡抒写个人的“性灵”与人生的“趣味”,实际上是以闲适、超脱同时也是隐晦的态度继续着五四“人的文学”的主张,在侧面和“立人”的工作微弱地呼应着;三是一些真正的教育家,他们直接在教育岗位上从事着“立人”的工作,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累积着自己的实践。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一群作家任教并生活于此,他们的文化活动正是在第三种类型中展开,并兼而与第一、第二种类型略有交叉。他们在上虞县籍的夏丏尊的号召下,陆续来到春晖中学任教或讲学,包括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刘叔琴、刘薰宇、匡互生及校长经亨颐等。不论时间的先后长短,他们彼此都曾经朝夕相处,在范围不大的春晖园中把酒论诗,品茗谈艺,像一家人似的以真性情相接,互相切磋,共同为教育理想、艺术趣味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凝成一个带有教育理想和社会使命的文化派别或文化族群。白马湖之于“白马湖作家群”,仿佛一座城市的“零地标”,既是一个地点,一个文明参照的视点,也是一个文化上的原点。正是在白马湖畔,“白马湖作家群”以“立人”为核心的文化个性得以奠定,其教育、出版、文学三位一体的文化风貌也基本成形。在白马湖畔建立的诗化人际交往连同对“白马湖”的反复抒写,使此后远离白马湖的这批作家能在一个想象空间中,构筑起一个文学群体的精神场域。1从“湖畔”到“江湾”:白马湖作家群的出走当新旧交替的时代浪头来袭,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积极参与,使一师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趋新的学者文人荟萃于此。此后,几经周折,他们先后聚集在上虞的春晖中学和上海的立达学园,并且以开明书店为出版阵地,展现文化与教育理想。从浙江第一师范到春晖中学1912年后,经亨颐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校长兼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在一师校内,他提倡“人格教育”,推行五育均衡制,在教学和训育上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被视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而当时在校内积极推行新文化的还有四位国文教师陈望道、夏丏尊、刘大白和李次九(被称为一师的“四大金刚”)。这样的进步教育家,自然吸引更多进步知识分子。1912年秋,李叔同应经亨颐之邀到该校任教,开艺术教育之新局面。“白马湖作家群”的核心人物,实则源自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此后作为“白马湖作家群”代表人物或外围人物的丰子恺、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先后应经亨颐、夏丏尊等之邀去了白马湖,或在春晖中学任教,或作短期讲学,或造访考察。因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白马湖作家群”起于核心成员间的交往和互动,该校的教育理念也奠定了这个文学群体总体上的文化倾向和风貌。而新旧之争下“一师学潮”引发风波,后经亨颐不再留任,“四大金刚”自愿离校。这促使经亨颐直接返回故乡上虞,操持起春晖中学的创办工作。1922年9月,由当地富商陈春澜出资的春晖中学开学,经亨颐为首任校长。春晖中学贯彻“反对旧势力,建立新学风”的宗旨,开学次年即招收女生,创浙江男女同校之先例;实施民主管理,采取学分制,使中学教育气象一新。两三年间,文坛学界的一流人物先后来到白马湖畔,加上短期游访的一众大师,春晖校园洋溢着民主自由的空气和浓郁的文艺气息。旧式学校的学生还在埋头啃《古文观止》,春晖的学生就开始读白话文。校内专题讲座时时可见,既有每旬一次的“五夜讲话”,也有不定期的校外学者名流讲坛。演讲的内容亦多元丰富。1924年,前来探访的俞平伯称赞“学生颇有自动之意味,胜一师及上大也”,即可证其在师生耕耘下的傲人成绩。立达学园和开明书店一如“一师学潮”催生春晖,1924年的“毡帽事件”催生了立达学园。而“毡帽事件”只是“冲突点”,保守势力与革新势力的对抗才是白马湖作家们离开春晖的“基本面”。自此,春晖时期告一段落。夏丏尊不能忘情于青年教育事业,和朋友创办开明书店。匡互生、丰子恺等人则到上海江湾办起立达学园。立达学园可以视为春晖中学的自然延续,成为“白马湖作家群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Teach for All :以青年领导力重塑全球教师教育

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能带来什么?不是优秀的等第评价,不是毕业证书上的“荣誉”字样,而是全球范围一个雄心勃勃、不断生长的教育计划以及一条替代性的优质教师培养路径。2021年12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宣布,把两年一度的WISE教育奖(WISE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杜威与中国教育改革:教育新体系下的“第三哲学”

构建中国信息时代教育新体系,需要继承两个宝贵传统并根据时代构建中国信息时代教育新体系,需要继承两个宝贵传统并根据时代精神将之“创造性转化”:一是在四千年文明史基础上创生出的持续两千五百年的中国智慧传统,特别是从孔子到朱熹、王阳明等的儒家传统,以及道家、佛家传统;二是以五四运动及随后的新教育改革运动为标志的现代教育启蒙与民主化传统。智慧传统为教育民主化奠定文化基础,教育民主化则为智慧传统提供方向。二者的融合即为“东方教育民主”,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与愿景。探讨杜威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关系,即是通向这一愿景的过程。1东方启蒙与东方教育民主立足当前需要和未来趋势,基于实验主义方法论实现中国智慧传统和民主、科学等启蒙价值的成功连接,让教育尊重儿童本能、采用知识的新态度并富有社会性,实现中国儿童和教师的解放,让教育的目的成为培养自由的个人、创造民主的社会,是谓“东方教育民主”。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人基于观念创造历史。唯有理解了历史观念,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事件、事实等。唯有自觉选择和运用符合时代精神发展趋势的历史观念,才能摆脱盛衰、兴亡“周期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回望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彼时中国思想文化界形成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三足鼎立”之局面。保守主义主张基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改造社会,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其基本观点可以“中体西用”概括之。激进主义主张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走向文化与社会革命,代表人物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西体西用”。自由主义主张基于民主、科学等启蒙价值重建中国文化与社会,同时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创造出中西融合的新文化,实现社会民主或启蒙。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胡适、蒋梦麟、张东荪、丁文江、陶行知等,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西体中用”。综观20世纪上半叶,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是:自由主义为主体,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相辅佐,三大思潮之间保持良性互动,由此使文化、教育等事业一度繁荣。百年以后,重新思考杜威访华之意义,一个重大启示是让社会和教育走出激进主义误区。杜威在中国的“社会与政治哲学”演讲中反复强调: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教育家兴与现代教育的兴起

教育从来都不是理想的教育,教育从来都不是理想的教育,而一定是现实的教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出来办教育,针对的总是那个时代的问题。教育家总是要把理想主义带进教育,也必须成为有现实关怀的现实主义者。溯既往,寻来者,古有《学记》言“教学相长”,有《学校》力主师道尊严,当激荡不已的潮流将时代翻新,在传统教育之外,现代教育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本土的现代教育家们也终于长成,蔚成大观。1教育家群体与现代教育的兴起教育家群体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教育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孕育了一大批教育家,他们又大大推进了现代教育的进程。这些教育家的来源,也就是他们自身接受的教育都各具特色。第一种来源,即旧学出身,就是从科举路上走过来的人,他们接受传统教育,熟悉古代经典。从中国现代教育起源的视角来观察第一代教育家,大致上在1898年,也就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开始办学或者从事教育出版事业的人。那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1902年,朝廷提倡兴办教育,虽然他们都是传统教育里浸泡出来的,却是那个时代有远见、有气象的人,很快就抓住机会,参与到这从无到有的创造中,打破了千年沉寂。教育家的第二个来源是留学出身。这些教育家一生的事业也许只是办了一所中学或一所小学,但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却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留学生中既有做高等教育的,也有做基础教育、平民教育、幼儿教育的,他们中有蒋梦麟、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罗家伦、胡先骕、任鸿隽、陈序经等许多大学校长,也有陶行知、陈鹤琴,这些人大致上已经是第二代教育家,即“五四”前后回国从事教育事业的一批,他们与第一代旧学出身的人已经有很大区别。教育家的第三个来源是教会学校出身,如马相伯、晏阳初、周诒春、曹云祥。第四个来源是国内新式学堂出身。王培孙、周勖成等都在本国的新式学校接受了师范教育,大致上是第三代教育家。他们的出现意味着现代教育开始走向成熟。如果要问中国的现代教育从哪一年开始,很难讲得出来,因为它是在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中慢慢孕育出来的。其间,教会学校的出现是重要因素。从马礼逊学堂初建到科举停止,教会学校已有60余年历史;从同文馆等自办的效仿西学的学堂兴起,到朝廷决心普及新学,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育慢慢开始替代传统教育,这些教育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2根植现实:教育回应时代的问题教育一定是现实的教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出来办教育,针对的总是那个时代的问题。一个教育家所说的话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发,不是自己凭空冒出来的,凭空产生的思想见解往往是没有生命的。而任何的思想都一定要放回原来的语境中去理解。教育家中,第一类是办高等教育的,如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之初,在演说中即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曾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说,办学校尤其办大学无非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们生当这样一个大时代,有机会在这块土地上开创大学的事业,他们对大学的理解更多地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但也没有完全摒弃本土传统。造新文明,是这些教育家心中的所念所想,高等教育在中国的第一个50年,就有这样高的起点,当然离不开他们的眼光、气度和追求。第二类是贡献于师范教育的教育家。师范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是为中小学,尤其是为小学教育提供师资。这些教育家在师范教育方面不仅有实践,还有一整套的完整表述。张謇相信,“凡事需从根本做起,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小学惟在得师,则师范尚焉”。南通师范学校开学之初,他对全体师生发表演说阐述其创办这所师范学校的用意,最后一段话说道:“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己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成为通州之学风。”这些话字字诚恳,也字字朴实。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哈莱姆乡村学校:让每个教师成为文化

2003年9月,哈莱姆乡村学校开学前夕,创始人黛博拉·肯尼(后文简称“黛博拉”)在纸上写下:“教育是所有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陈忠: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如诗行 |《優教育》40期卷首

晨起在湖边散步,看见水中一簇子鲦鱼,念想庄周与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鱼乐之辩,转而又想,今天的鱼儿会是如何感应生活的这片水?诗三百,以山水草木之名,借自然的节律叩击心灵,凭天地的大美滋养精神,思亘古不易的“原初直观”。大道长不没,山川无改时,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天地悠悠,静默如迷——古代人以此“嵌入”,形成圆融一体的整体宇宙观,孵化介于入世出世间的士林精神,不为物役,不假外求,内向超越,“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万象俱宾客,何处惹尘埃?古今之变,于今尤烈,“时代的水质”早从自然已经变得不自然。世界祛魅,理性人为自然立法,进而对自然客体改造与支配……“理性化”成为现代性问题,诸神逃逸,价值碎裂,一切恒常与虔敬烟消云散了,隐没于社会公共领域。科技大发展,经济、商业、城市崛起,物质极大丰富便利,人的精神日趋萎靡。理性化逻辑在人性的欲望中单链条展开,矢量向前无可阻挡。历史急加速,趋近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魔幻高技术丛林世界的寓言。昏暗世纪,人匍匐在地;魔幻时代,人却被连根拔起了。今天,我们感受到的家、校、社普遍焦虑,学生“空心病”“丧文化”乃至抑郁现象越来越普遍,正因德性、智性的双重匮乏,如狂飙大潮席卷时代。科学主义确定通往幸福之路?也许这是天真的乐观主义,往往技术造成的危机再由技术进步来解决,如同自噬其尾的“埃舍尔蛇”,何况,这对于生命“意义”问题无解。教育,作为社会特有的更新与再生力量,狭路相逢时代躁郁的精神状况,甚至以“百年变局”观之,一直处于“文明与灾难的竞赛”中……我们,如何着眼全面发展的人,负着人的形象上升?那些与自然分离的观念,以及高看现实力量,高看方法手段,让教育的“生产世界”替代教育的“生活世界”,正是这一切被异化的思潮,遮蔽了这个时代教师的荣耀。人文博雅教育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重关系的兼容谐和,在出世入世之间,心有皈依,将教育安放于蓬勃的情感与澄明的理性之间,安身立命于意义家园里,理解生命价值,尊重天性,力行启发。我们需要归根复命。返本而连接生命的内在脉动,回归教育本真,在诗性生存的进阶中敞开生命,“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寄情以共情,知情意融贯,效法山水自然美的无功利的“合目的性”,培植有情天地、有趣灵魂的学校生态土壤,成就大地上的事情。我们需要创造转化。开新以直面峻急的教育生态,做清醒的超越者,审辨思考自身,在做什么,与这样做的理由?想大问题,做微创新,关注思想观念对教育实践的内在关联与促进。通达民情,化解繁难,遵循教育的节律,将学校发展自觉置于清醒人文理性的监护中。我们需要让思想扎根到场的生活。《優教育》先后举办教育思想力沙龙百余场,大先生们的人文情怀与精思灼见,每于时代当下带来滋润心灵的力量。我们正在构筑第三处名为“在之间”的教师人文空间,意图教师们以独立主体的精神与思辨,在交往与理解中相互调剂滋养,让读、写、说,问、思、辨和共识话语在这一场域交响谐振。以山水之名,躬耕教育如诗行,仰望苍穹群星永垂,教育需要那个必要的“乌托邦”,当像鸟儿飞往你的山,撑起自身所及一片片生命。-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 | 精彩回顾

11月17日,由中国教师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新解新教材》编辑部协办的2023年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举行。聚焦新课标课程改革,近300位教育人回到真实的教育情境,观摩研讨共创,从重构教学关系入手,探索“素养表现型”的教学策略,在表现素养中发展学生素养,让教学的过程走向知识创造。中国教师报总编辑、中国教育新闻网总编辑储召生,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副主席、教体文旅委副主任唐丽艳,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丁杰,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杂志原主编、编审张俊平出席并致辞。重构教学关系,让学生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本次课改中国行行至苏州姑苏区,于水乡园林、曲水廊亭中开启共创。苏州姑苏区政协副主席、教体文旅委副主任唐丽艳在致辞中提出,苏州姑苏区紧扣均衡、公平、优质、适切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姑苏教育高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步入核心素养导向的时代,如何将这一育人“蓝图”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施工图”?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丁杰指出本次研讨主题抓住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变量,即教学方式变革。只有真正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素养才可能真正实现。聚焦教学关系重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杂志原主编、编审张俊平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重新定义课堂,二是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当教师超越教学层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教学关系也达到理想境界。“零距离贴近教师”、“忠诚地为教师服务”是中国教师报创刊以来的一贯定位,中国教师报总编辑、中国教育新闻网总编辑储召生提到。“课改中国行”应课改之需而生,一端连着教师,一端连着课堂,是“零距离贴近教师”的行动诠释。指向培养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关系重构金一民(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总校长)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总校长金一民以学校获批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一类重大项目——《指向培养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关系重构》为题,从重构教学关系入手,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参与、促进理解的自主实践、实现迁移的自主应用的学习路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主体性缺失依然是当前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自我”是对话的主体、起点和归宿。从传统的“要素说”到现代的“关系论”,回归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自主学习者是具有自主观念、自主能力、自主品格等人格特征,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学习者。重构的教学关系将促进学生在合作交往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构建不同场域中多元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教育新样态,融合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索郑小燕(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双新”时代来临,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要让学习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建立联系,以递进性系列活动支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校长郑小燕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建构指向育人目标的生成和课程矩阵的绘制,如滨江梦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杨浦滨江”场域,以“宝塔法”分解课程目标,以大概念大任务为驱动,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设计理念,核心素养就失去了有力的抓手。让知识面、技能面、态度面联结学知、做事、做人,创新“双新”学习场,价值体认与迁移应用贯穿主题与单元,让课堂与世界相连,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建设一所师生共同喜爱,生动成长的学校。数据赋能活力课堂: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改进谈莉莉(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如何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展基于数据的教育评价改革,从数字、数治,到数智迭代?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谈莉莉校长提出让数据为教学研究提供切入口,再造教学流程,以评价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支点,又以数据为撬动评价改革的支点。学校以“1123”结构性技术保障系统,启动三大项目建设——二中心教育集团教育大脑、智适应学习资源建设、智慧同侪研修探索,力求形成凸显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实践性经历的课程实施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是永远的课题。学校按照“数据分析-反思诊断-问题归类-研究改进”的路径,为“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建构提供了现实载体,并构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日常教学五流程,为每位教师描绘精准的教学改进“路线图”。从知识走向素养,“教学练评”赋能教学新生态牛保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从知识到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正在走向深处。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教育集团创建良好的情绪场,营造蓬勃向上、组团成长的人际生态;创建内驱的思维场,营造开放民主、共治共长的治理生态;创建平台的关联场,营造同向同行、协同生长的共育生态;创建实践的驱动场,营造精准简约、学用相长的教学生态,让“教学练评”赋能教学新样态。牛保华校长提到,学校以素养导向为统领,以学以致用为指向,提炼单元大观念,从而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学用相长,创设适切的学习路径,搭建多元互动的学习平台,并基于学习任务群来设计单元作业,以提升练与评的实效,优化教学练评全链条。当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表现得以看见,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生成,学校自然而然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绿洲。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蒋可菡(无锡市东林小学教导主任)无锡市东林小学的《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经过五年多的深度推进,2023年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素养达成为目标、学习任务为载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学做一体为表征的实践体系,“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项目凝练了“在表现中成长”的语文学习观,建构了小学语文素养目标层级化体系,创生了素养表现型教学范式,开发了支撑教与学的工具箱,打造了多维语文学习场。无锡东林小学创造了“大主题统领,小专题支撑”的“分解式”研究方法。也正是因为一个个微专题的推进,不断发现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解决,于是,就有了——素养表现型教学范式的逐步完善,梳理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层级化目标体系,让所有教师都成为重要的研究者。最后,蒋可菡谈到:“教学改革很难有一纸申报书统领三五年研究的一劳永逸,更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成果,所有的跨越都是攻坚克难的坚持。”真实课堂观摩,探索“素养表现型”教学策略“课改中国行”的最大特点是深入基层调研究。本次观摩研讨会的两场平行论坛,通过课例观摩展示苏州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教学关系重构为抓手,在真实课堂中共探落地核心素养的切实路径。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在“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课堂观摩中,来自苏州市大儒实验小学校的徐悦老师带来《雾在哪里》课例分享,从字词出发,通过语言图式、展开想象,让学生结合课文场景,充分感知。来自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的潘琪老师带来《赵州桥》课例分享,设定“桥梁文化讲解员面试会”场景,学生体验讲解员和游客角色,在闯关式学习进程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外资料,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来自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的徐国荣老师带来《好的故事》课例分享,以丰富的问答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由景象图片引入,撬动难文教学的支点,让学生在梦中景与忆中景的交织中感受诗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在“小学数学素养表现型教学”课堂观摩中,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王静老师以三个研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间隔排列的规律,用数学思维分析间隔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的吴晶老师让学生变身警察、法官,探索身份证编码的原则,又在学籍编码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数字编码的唯一性、科学性、简洁性与安全性。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的陈六一老师打破现有教材的体例,整堂课围绕“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数格子、平移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聚焦于本场观摩研讨会的主题,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语教研员许红琴认为,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接受学习,转向自主研习;由为了知识的教育教学,转向通过知识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会阅读、会思辨、会表达的核心素养,通过这一目标的转变,最终看到学生发展的转变。许红琴从学了什么、如何学习、学得怎样三个方面,评述三堂重构教学关系的课例展示。许红琴提出,在此课中,从“确有其说”的真实的专家质疑,到“确有可能”的用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进行回应,这实现了逻辑自洽的学习设计闭环,学生在其中探究、思考、体悟,由此走向让素养全面发展的课堂。落地课程标准,走向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认为首先需要老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每一个学习主题所承载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育人价值的准确定位。其次,是要对数学的课程核心内容进行准确分析,从而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学习路径。刘晓萍提到,“数字里的信息”指向的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数字信息素养、应用推理意识的培养,这堂课以走进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的经验。“间隔排列”是通过规律探索,引导学生从发现外在规律到内在本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背后是要培养学生的量感。刘晓萍表示,这堂课展示了学习是一种不断的进阶,不断让学生以新知识勾连旧的经验。2023年5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印发,抓住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体现学科特性的学科理解或思维,本次观摩研讨会聚焦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强调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表现性任务把学生内在的知识、能力、品格、心理等素养展现出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深层次提升。伊顿纪德《優教育》先后举办教育思想力沙龙百余场,并构筑“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持续与广泛的教育媒体、教育公益组织协同凝结,传递优质教育资源和内容,共同助益教师成长,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让教师创造着工作,我们意愿做教育同道的同行者、教育生态的共建者,共同“挖一方池塘”,与众教育人携手共建一个共生并茂岛链生态的“善托邦”。-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 2023“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11月8日,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协办的“高质量发展:学校育人方式变革——2023年‘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在上海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等,携手240余位校长、教育人,聚焦“人”的完整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共探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自去年发起,旨在围绕上海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搭建平台,推荐一批优秀中青年校(园)长、教师,培育一批教书育人典范、学科教学专家、教育科研带头人以及专业发展引领者。本次论坛将“星校(园)长”“星教师”论坛合并,融入课堂观摩、说课展示、主题报告,让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彼此呼应,以结构化设计,从学校顶层架构到课堂实践落地,立体呈现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1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涌现名师、名校长站在时代的路口,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奔赴高质量发展,这也将所有教育人都推至挑战前。关于“教育的高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致辞中提到三点:第一,教育高质量一定关切着育人质量的提升。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还要关注人文与科学的平衡、知识积累与德性成长的关系、人的身心发展等。第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变革学习方式。教育者要培养孩子的能力、价值观,把人放在情境中间,让他作为一个学习者,始终对世界、生活充满热爱与兴趣。第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老师。尹会长希望通过“星校(园)长、星教师”学术论坛,让更多教育实践者展示他们的实践智慧,期待更多老师成长起来,涌现出更多名师、名校长、名园长。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表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发展方式与目标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校长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体,作为教育传媒人,需要关注校长、教师的所思所想,思考如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收集更多创新做法和成果,并辐射整个基础教育的变革。仲社长还希望通过合作主办双星论坛这一方式,让内容质量和一线需要契合度更高。2从文化到课程,推进生态再造,升维高质量办学体系衡量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这个城市的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本届论坛开启于幼特场,育人方式的变革指向人的内在生命与教育的完整。2015年,东方江韵幼儿园(森兰校区)开园之初,一棵红枣树一直没有发芽长叶。园长周密却将其保留,并从此树出发开发了许多教学实践活动:浇水施肥、围着它写生、测量枝干长短大小……在真实情境中用实践探究、主动学习、领域融合等育人方式聚焦素养培育,既能促使学习者对外部世界进行探求,也能实现学习者对自我精神家园的建构。如何让整个幼儿园环境具有“动态”,让交流有“互动”,让幼儿身心富有活力?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园长张之舒和团队通过打造“动起来”的环境和课程,创设“变化”的运动环境、“互动”的运动环境、“评价”的运动环境,将“运动育人”作为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所有着97年历史的特教学校,转型特殊中职后,上海市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支持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推进课程改革和服务拓展,寻求企业合作与社会支持,实现学生融入社会和展现自我的梦想。嘉定区成佳学校系统思考学校课程变革的思路,“为学生营造个性与多元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在全面系统的课程学习中汲取成长的动力”,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能力评估,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JIA”课程方案,以校本化实施与学习空间优化,让“JIA”课程更具张力与魅力。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教育正在突破原有的边界,走向全域化。依托“进才教育集团——同济大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项目,浦东新区进才森兰实验中学以高行名师工作坊为抓手,统筹发挥集团化、学区化、与大学结对共建等办学方式的优势,尝试将大中小一体化德育教育向家庭、社区反哺和延伸,在区域内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关于大中小贯通式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健建议可以建立动态吸纳机制,通过多次选拔,及时吸纳那些科研能力逐步显露且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王健校长提到,基础教育应与高等教育联手,打破阶段性教育的壁垒,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内容以及培养环境等方面制定课业与专业融会贯通的长效机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链接“学科+”课程“行走”教育,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和场域,拓深和延展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推进教与学的变革。校长周卫斌说:“‘双新’要求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不仅要当好‘主角’,更要当好‘配角’。”依托项目化学习,学校逐步将“学习支架”理论引入到课堂教学,尝试着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型(Thinking)、任务型(Task)、资源型(Resource)和技术型(Skill)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指导学生自主寻找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上海市黄浦区海华小学校长陈菊介绍:“海华探索的育人方式变革是从学科内的知识统整到跨学科超学科的知识运用,从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学校打造了由10个研究所组成的“小海小华科学院”,让学生在“科学+”的碰撞中促进各类素养的综合发展,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上,强调整体性、联系性,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汲取、善于运用、敢于创造,持续“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养。如何保护苏州河支流河道?如何根据云朵的形状预测天气?如何保护社区里的土壤?……长宁区绿苑小学的“优+生境课堂”课程将课后服务“搬”进学校附近的生境花园。学生们通过一个个驱动性问题,在真实多元的自然环境中实践不同的任务。以构建“活力优+”课程体系为着力点,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支撑点,以家校社协同共育为连接点,长宁区绿苑小学全面培养“活力优+”少年,加快从“新优质”走向“高品质”。3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打造教与学的新样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学校育人方式变革,课堂是第一实践场。论坛上,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八名中青年教师或以公开课,或以说课,展示课堂教学新探索。学生的需求与体验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真实的教学展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教师戚竞元为孩子们搭建层层递进的学习支架,从感知出发,以想象联想为主要方式,借助身体动作的表达与创编,激发充沛的情感与美的体验。面对肢体、认知、语言等存在障碍的脑瘫学生,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胡绩文基于对学生知识基础以及感知、运动、认知、语言、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的精准评估,开展差异化教学,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构建还原生活场景的学习体验。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教师秦燕让评价本身成为一种课程,在教师发起的高结构活动与幼儿发起的低结构活动中切换,幼儿真正在友好的“欣赏与评价”的氛围中,对同伴、自己及老师的表演进行评价,以此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成长。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立足新课标与新课程,大单元、大概念寓于真实的学习情境,指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育,指向课程教学的深度迭代。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李慧慧从诗歌学习的认知方式出发,以读为主线,以写为终点,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思考、唤醒语言经验、关注语言形式,在感悟、体验、思辨中感受文本意境,披文入情。源于学生郊游时的发现,衍生为跨学科案例,上海市虹桥中学生命科学教师张南南将其与生物学科大概念进行融合,关注学生在跨学科探索中的“过程”和“经历”,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聚焦于“学段-单元-本课”的教材分析逻辑,大宁国际小学西校数学教师陈力辰从单元视角出发,给予学生开放自主的探究空间,让学生通过画、拼、剪、折等动手活动,以及观察、发现、推理、归纳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在研读单元教学规划之外,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美术教师张慧琳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技能,设计具有项目任务特质的单元学习情境,以整体任务统领教学策略方法,通过绘制导赏图、撰写导览词等活动,在体验感与互动性中,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研训员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他人”与“核心力量”,发挥“服务”“指导”“研究”“管理”等重要职能,松江区教育学院特教研训员沈临霏在分类管理、分级研修、分项研究中,推动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锻炼青年教师“备课、听课、评课、说课”四项基本能力,把自己化作教师与教师间的桥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桥梁、教师与科研间的桥梁。4从育人目标到学校“施工图”,探寻深度教育变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学前教育学系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瑾提到,首先,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价值定位在于五育融合,其背后蕴含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的育人目标,应以此去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儿童。其次,要思考育人目标的转向。这些真实课堂的展示,明确指向素养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出发,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转变为能力与素养,在其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让现在的孩子能够面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知识经验的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再次,育人方式的改变要从关注共性的儿童发展转向关注且尊重个性的儿童发展,让儿童在被鼓励中大胆表达、体会价值,帮助儿童自我实现。“教书育人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事业,这离不开三个元素,分别是愿景、布局和追求。”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周美琴认为,美好的愿景是一切的基础。作为专业引领者的校长,要有构建学校发展愿景的能力,教师要带着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的期待展开工作。同时,每一个美好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精准的布局和规划,在耕耘的道路上,要分类分块耕种,按时按需施肥,促进种子的有效成长。除此之外,不懈的追求成就灿烂的未来,干一件好事不难,但干一辈子好事并非易事,年轻校长和教师们在迷人又磨人的教育事业上的热情,为学生们提供着最优的发展。“教育的创新应该基于教育学的常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校长,特级校长,国家教育督学朱乃楣谈到,每个课例,都在探讨如何将国家课程育人目标,融入各自学校的创新理解与实践智慧,转化为学校课程育人的施工图。她提到育人方式的变革应基于三个共识:第一,在课程实施中,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这鼓励每个教育人在推动综合学习过程中探寻创造性的路径和策略;第二,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重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平衡,超越分门别类的学科限制,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从学科逻辑走向学习逻辑,不仅要研究怎样教,更要研究学生,寻找每个孩子的起点与成长需求,使课程和教学更好关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正是指向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堵琳琳谈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学校文化、学校课程、教学过程。若这三者之间能够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循环,学校高质量就自然而然成为可实现的样态。星校长和星教师教育智慧的分享,正如2022版课程方案与标准体现的价值精神,一是人本立场,回应高位的育人要求;二是生活本位,让学习过程与生活经验连接,学习逻辑与生活逻辑贯通;三是中国底色,培养有理想担当的时代新人;四是关系思维,进一步摆脱学习过程中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走向更结构化的学习过程,并指向素养的形成。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分别为论坛做了总结。苏忱提到,教师需要有大爱和情怀,有教育智慧和技能,通过“唤醒”实现教。“教育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徐淀芳表示期待教育的发展永远是有活力的发展,活力源于校长和教师以实践不断为高质量予以新的注解、呈现新的样态。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社会系统。伊顿纪德《優教育》先后举办教育思想力沙龙百余场,并构筑“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持续与广泛的教育媒体、教育公益组织协同凝结,传递优质教育资源和内容。本次论坛直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共性与校本差异,聚焦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期待促发共同理解,共同实践。伊顿纪德《優教育》意愿做教育同道的同行者、教育生态的共建者,共同“挖一方池塘”,与众教育人携手共建一个共生并茂岛链生态的“善托邦”。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倪闽景:“在中国”与“在世界”: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 | 精彩回顾

1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从世界看中国,站在世界看教育,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在中国”与“在世界”,未来教育的走向问题,我想从三对同时代人物开始。第一对是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是代表东西方教育的泰斗级人物,二人都采用对话式教育方式,但孔子更多倡导文化人、读书人去行动,为世界做自己的贡献;苏格拉底更多强调内省与思考。在彼时几百年间,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时期,群星璀璨,我们称之为轴心时代,这奠定了中国精神文化的基础,也奠定了世界的精神文化基础。第二对是郑和与哥伦布,他们也同属一个时代,公元1405年,郑和下西洋,由此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大约九十年后(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发,开始发现新大陆之旅。大航海时代由中国人开启,但明朝后来却用海禁进行自封,而西方在大航海时代开阔了整个世界,实际上是将整个世界真正连接了起来。第三对是上海人徐光启和意大利的伽利略,他们也同属一个时代,徐光启于1562年出生,他和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实际上差一点便要开启中国科学教育的方向,但很可惜,他于1633年去世了,1644年清兵入关。而晚于徐光启两年出生的伽利略是世界现代科学的起点,开创了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想。我们通过这三对人物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在世界”之间的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机遇、有辉煌,也有遗憾,而这与教育深切相关。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我们现在的世界来源于教育,如果没有教育,就不会有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但教育也必然存在两面性,最近电影《长安三万里》刚下线,为什么唐朝出现那么多诗人?因为唐朝科举考诗赋,这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但到了明朝成化年间,科举制度变得八股化,就再也没有涌现过类似于祖冲之、张衡这样的科学大家。2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立足于现在,站在世界的角度,放眼整个人类,思考我们教育的对象。在世界,要做复杂问题的解决者。孩子们面临着无数的复杂问题,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问题,需要孩子们有大智慧去解决。在世界,要做全新世界的创造者。孩子们将面临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数字世界。这个数字世界完全可以按照人类意志去创造,孩子们将是这个全新世界的创造者。在世界,要做星际空间的开拓者。以前说“嫦娥奔月”,那只是我们的梦想,但我们的孩子将来真的会到月球上、到火星上生活。马斯克正在做的星舰,就是要在他有生之年,把100万人送到火星上。人类将开启星际大航海的时代,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在中国,要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者。中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相融合,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在中国,要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孩子们的生活将从小康变成富裕,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未来的孩子如何在富裕时代生活出大国气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接力?这需要我们共同来回答。在中国,要做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奋斗者。大国崛起犹如地壳板块运动,惊天动地,需要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的奋斗者。当下,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大国竞争、科技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我们的孩子们是否能扛得住突然而来的科技战、金融战、文化战?在中国,在世界,确实需要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3人类通过创新实现进化600万年以来,我们的祖先从猿进化到人这个过程,是一代接一代DNA的进化,但从现在开始,人类的进化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而创新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类已进入通过创新实现快速进化的新阶段。过去我们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来实现追赶,但今天我们需要科技的自立自强,这就需要教育有新的突破。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科学学科的思想、内容、方法总是跟随着别人,那么教育的跟随性会导致人才的跟随性,而人才的跟随性必然导致科技的跟随性。直面国家发展的需要,直面整个世界面临的转折,我们应在两个方面对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教育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没有改变,在每个人脑子里接一个插口,就拥有了智慧,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使用肢体的能力、语言能力、情感能力机器不可替代,同时人文、科技、数学知识依然重要,因为其中蕴含了大量价值判断、思维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学习将更多样、更公平、更自由、更充满想象力。技术,尤其是科学的工具化,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会。打个比方:一百万年以前,如果我没有左腿,基本上活不过一个星期;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尽管没有左腿,我和你没什么两样,我跑得可能比你还快。技术解决了人们在躯体上的不公平,让每个人变得自由而公平。同样,以前一个智力平平的人是无法与智商超高的人相争的,但有了强人工智能后,一个智力平平的普通人,原本不会编程、不会设计,现在花五分钟就能学会编程和设计,就如当拥有了汽车飞机等技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也能实现全球自由旅行一样,每个人都能通过人工智能新工具,拥有以前无法想象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更大的能力来改变这个世界,创新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目的。4创新需要多样、理解、突破创新有三个很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多样,一个是理解,一个是突破。多样——创新的基础学习塑造大脑,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学习经历、学习方法会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神经回路,不同的神经回路意味着每个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而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会让人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对同样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解决思路,这就是创新的基础。多样化的好处是让缺点与错误也能成为资源与优势,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有行动力但思维方法不一样的人。发现磷元素的布朗特,不是科学家,而是炼金术士,他发现人的尿是黄颜色的,认为其中肯定有黄金,于是收集了5000升尿液进行“炼金”,却意外炼出了白磷。可见,创新不怕愚蠢,就怕相同。理解——创新的环境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创新需要一种认同的环境和容错力,这个环境需要靠文化来塑造。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度,来源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一个民族之所以千百年历经艰难困苦依然屹立不倒,依靠的就是对文化之根的认同,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就是和而不同,也是中国的创新和西方世界创新的不同之处。哪怕伟大如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其学生希帕索斯因为发现了根号2“无理数”的存在,被装进大口袋扔进大海。创新是一种理解,它需要我们共同来实现,而这种理解基于人文教育,人文使人凝聚。突破——创新的主体任何在科学或人文上有所突破的人,都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钻研韧性,善于使用先进的工具,当然也包含先进的思想工具,只有这三者合在一起,创新者就像一把刀,将某个领域捅破,就会带来巨大的创新发现。思维构建源于何处?它来源于课内的硬课,如语文、数学、物理课程,系统的学科训练能锻造人的思辨能力,锻造人的大脑,没有思维的高度,不可能碰触天花板,因而课堂内的深度学习、系统学习,能构造孩子们的人文与理性。同时,科技馆等课外实践基地,却能点燃梦境,让孩子们从兴趣走向志趣,寻找到自己需要深耕的那口井。上海天文馆有三个主展区——家园、宇宙、征途。“征途”这个展厅的最后一部分叫《暗淡蓝点》,讲述了在旅行者一号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议利用飞船最后的一些能量,让旅行者一号转过身,拍一张太阳系的“全家福”。在这张照片里,茫茫星空当中,地球只占有这个照片的0.12个像素。卡尔·萨根这样写道: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这是家园,这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科学,就是人文。科学,是更深刻的人文,它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更爱这个国家,更爱这个城市,也赋予我们教育更大的责任。-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暨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式 | 精彩回顾

10月12日,由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教育的‘善托邦’:重新想象教育的未来”主题沙龙暨上海在之间·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教育人的“第三空间”:教育同道人生发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 | 上海在之间· 優教育文化空间开幕

在这十月金秋、秋意浮香、落英缤纷的沪上美好时节,我们携手启幕上海“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两年前,在“疫情”羁绊时断时续的间隙中,临近常州周有光先生故居旁,我们建成首座“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深受教师们的喜爱,迄今已经举办教育研讨活动近120场。故居常州青果巷的周先生,17岁考入有着“东方剑桥”之称的圣约翰大学,在“光与真理”校训熏染下改名“有光”,即有了光,周先生及这一群体大都毕生以“enlightment”的启蒙精神,为国人照亮道路,“从世界看国家”,以世界公民意识,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看见可能。回望历史,以我一麟半爪的认识,早在明万历年间,出生于徐家汇(当时称松江府法华汇)的士子徐光启即翻译《几何原本》,可谓古老民族睁眼看世界,致力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哲人其萎,遗响不绝,清末在德昌里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开中国现代出版先河,其汉译名著书系,透进了世界的光,国人得以触及人类已经抵达的思想高度,旗下《教育杂志》由大先生王国维主编,系统译介世界前沿观念。此外,中华书局在沪创办、杜亚泉先生主编《东方杂志》,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主编《生活》周刊,成为今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的先声……蓬勃多姿,丰富饱满。一个民族在走得更远之前,是看得更远,是在知异中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又在求同中维护人类精神的普遍性,这些都奠定了上海曾经的知识生产中心的地位。在上海近代教育史中,还有马相伯创办震旦大学,黄炎培创办浦东中学,有着东方“伊顿公学”之誉的南洋模范中学,这代代不息、薪尽火传的教脉承续与教育征旅,这丰厚的精神遗赠,无不沉淀透显于今天上海多元、丰富、差异、包容,会通融合的现代城市精神中。教师走在文化保存、传递与更新、再生的前哨,讲台居于人间之首,一个社会的基础“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有怎样的教师,如何尊重教师,以及教师在何种社会生态中过一种怎样的自明性教育生活,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教师透过言说与生命从事着“有光”的事业,有如月亮接受阳光,以柔光映洒杏坛,照拂学子生命,成为了夜的守护。教师服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在培育先天自然生命与后天文化生命之间,拥有点燃人性美好一面、涵养精神成人的独特荣耀。如果说缺乏历史哲学的历史是演义戏说,教育哲学则导引教师穿透表象,触达教育本真,这次我们空间设计组意图借柏拉图“洞穴喻说”,来表达人间万象如同在洞穴中游移变换,因感觉经验的认知局限,人们只是“看见”现象世界五蕴斑斓的“映像”,只有灵魂转向理念本真,照见洞穴外的光,才能摆脱表象现实的限制与奴役,达到精神的放飞与心灵的解放,“此在”因而无蔽与绽放,教育就其最高意义即是哲学,是导引灵魂转向的艺术,也是寻找光明,照亮黑暗,开启我们与身俱来的生命之眼……大地人间常会有迷路的事情,但不会迷失,因为仰望头顶群星闪烁,次第登场,行星环绕、彗星划破天际,和那确立了大地方位的北斗星,恒久闪耀西天的长庚星。书架上那些结晶了的教育行动记事,大先生们的精思灼见、骨血精魂,浸透在典籍中圣哲们伟大的心灵思考,将让我们被悄然带至世间万象本质宽阔的近旁,朝向高远而静寂的力量;时而,触及我们自身真情的经验,引向本真自我,时而,又触发我们心间本自怀有的,若隐若现,时隐时显的情愫,这不仅使得我们获得双倍的欢欣,又引得命运的言词骤然绽放。“在之间”,既不是价值空悬的迷执,也不是沉沦俗世日常,而有趋向精神内倾的自治与超越,又有精神外倾地在自身创造中走向世界,走进人。教师成长的捷径还是阅读一流好书,与人类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心灵交谈,这学识的溪流、文化的琼浆、精神的食粮,涵养教师的气质,显现教育人最美的文化人格与精神长相。教育人的“第三空间”,一方安静书桌,一片萧散闲情,延展着可感知的柔和、均匀与共相,并在这丰富的宁静,与单纯的静穆里,交融汇聚成为可辨识的人文精神意义家园,任由环宇八面来风自由吹拂,乘流泛清舟,诗性地伴游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先秦稷下学宫有“不治而议,坐而论道”的学统;整部《论语》呈现孔子与弟子的问对;轴心时代苏格拉底诘疑审辨;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先哲们的精神遗赠,启迪教师们敞开大问题,“读了,再说”,让读、写、说,问、思、辨,在此同时发生,教师们以独立主体的精神与思辨,在“思想的碰撞,思辨张力,能量的交互,交响谐振”的交互主体中,调剂滋养,沉淀内在性,砥砺教育共识话语,生发成教育同道人共同体这一个教育的“善托邦”。“在之间”也意图描摹我们对于未来教育的社会想象,与在上海开埠相仿的180年前,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发问:“到时候了吗,应该有一所所不平凡的学校,一座座村庄应该是一间间大学……难道人们不能寄宿在这里,在康科德的天空下,接受人文的教育,难道我们不能请一位阿伯拉尔来给我们讲学?让一切有学问的社团来与我们分享?”我有时在梦影中重逢曾经开办六年的伊顿学园,我们的“理想学校”仿佛寄托了梭罗对于教育的想象,刚才开篇,过往的一位位老师给予温厚的寄语与嘱托,今天,在上海的教师人文空间,也是苏美达伊顿纪德《優教育》一路以来的“意义之问”,致敬美好教育、致敬教师的方式,是将“尊师重教“刻画在这个空间里。此刻,我们也在发出教育同道共创众筹的邀约,让天下教师们遇见,期待家校社群一体联动活泼泼的教育生态样貌,在温暖的港湾,吐露真诚、互助友爱。-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2023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研讨会 | 精彩回顾

9月22日,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支持的“2023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第七届国家督学成尚荣,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携手教育名家、知名校长,共同探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院副所长、研究员张家勇,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主任周仁来,以高位视角与科学研判,锚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构建。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求真书院副院长林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杨军,江苏省南通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鞠九兵,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谢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士民,以办学实践样本,多维解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路径,以创新策略,呈现高质量育人新样态。200余位校长等教育人共同参会,在聚力与共创中,激活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系统”。以高位视角与科学研判,锚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构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师者任重道远,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之需、科技创新之需,也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之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要认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表现特征以及选拔、培养的路径。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学校建设,或是社会资源保障和家长认知提高,都需要以关键要素为支撑,规划多方系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第七届国家督学成尚荣作为学术主持,提出其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深刻渊源。育人要启智润心,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与优质均衡并不矛盾,要在定位、体系、机制、制度等中深入研讨,构建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担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世界范围内的人才培养都走向根本性变化,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从理论内涵切入,指出判断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应在于其对社会变革转型所做出的贡献。基于拔尖创新人才舆情分析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作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从其养成开始,在管理、评价、保障全流程,充分走向全系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从充分的案例与调研出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院副所长、研究员张家勇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跳出同质化培养的惯性,找到更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模式。如借鉴哈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的评价路径,以立体化的全人评审,尊重不同人才的特殊性,实现对人才的多维综合评价,让多元化的人才自然生长。直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迷茫与探索,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从“文化的特质”出发,以批判性思维与推理的比较为切入点,直指文化对科学理性与创新素养的影响。批判性思维既有向外的对“对象”本质的探问,又有向内的对自我思维的“元认知”,这种“求真”的机制,指向以“真假”为标准的知识观。东西方向内省察与理性求真的文化,正天然暗合着不同的知识观。而要让深层的批判性思维真正导向变革,在于让知识的“可变性”和“说服性”在认知层面和学习实践中持续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同样要基于科学认识与精准实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主任周仁来从流体智力与工作记忆的概念切入,提出工作记忆预测和提升流体智力的神经学假设,并以科学实验验证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反应抑制能力的提高。回归实验,在认知科学支持下,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训练要以更为客观的方式展开。以办学实践样本,多维解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路径从理论研判到实践探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有可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作为学术主持,以切身考察与研究洞察为基础,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推动教育公平的普遍意义、学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土壤的价值所在,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不同类别的拔尖创新人才,让每个孩子的创造性充分显现。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中,清华大学求真学院以“一流大师培养未来大师”为理念,在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小班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强化专业研讨,引导学生开展前沿研究、参与应用项目,培养在数学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富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优良综合素质的领军人才。“体育强身,放怀于山水之间。参天地之造化,究人事之所归”,在追求数学的至真至美的同时,富有学术品味和学术志趣,在天文科技、人文诗词等不同领域中汲取知识的大师级“通才”,在此间自由生长。从1.0的知识到2.0的“双基”,再到3.0的三维发展与4.0的全人培育,人才求索之路上,教育如何应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呼应时代需求的应然,又着眼于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的实然。聚焦于此,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系统规划为先导,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启迪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面向个体差异的多元课程,提升高阶思维的思维教学,助力巅峰发展的专业团队,破除学段藩篱的双高协同,搭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以融通式教育模式为核心,激发人才多元智能。何以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江苏省南通中学以“彰显原生动力的好习惯是否持久生成?体现核心素养的基本功是否扎实过硬?牵引行稳致远的思维力是否活跃系统?表征登高望远的创造性是否强烈显效?”的四问法,充分发掘拔尖创新人才。鞠九兵校长指出,崇高的理想追求、科学的思维推理、寂寞的专注定力、持恒的实验探究、勤奋的吃苦精神、系统的知识见识、自觉的内驱志趣、强烈的好问求解、耐挫的阳光心态及和谐的人际交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以“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为核心目的的课程体系,让人才走向人品与学问的双向卓越。从一项比赛到一个项目,再到一种课程、一个学校品牌,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以儿童创新力培养为目标,依托创意竞赛、校本课程、思维工具、学习活动等板块,打造“项目式学习”体系。谢英校长提到,通过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到达目的地的国际竞赛DI,培养学生的融合、应用、创新、协作能力;创意工坊课程群的打造,引导学生置身真实情境,创意解决问题;支持创意深入的思维工具箱,让学生在破冰、聚焦和行动中调整思维方式,释放无限潜能。在其中,学生创造美的学习生活,在创新环境中持续成长。根植于百年附中育人文化,以及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一贯制办学体制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在实践中进行资优学生发现与贯通培养的校本尝试,采用多元智能测试,发现学生个性;规范资优生“两阶段四模块”的遴选程序;建构学科资优生贯通培养的“5+2+2”学制;整合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课程,开发丰富的课程群组;建立完备的竞赛体系;深化“少教多学、共生课堂”的教学主张与策略,让优秀者更加优秀。张士民校长认为,站在未来做今天的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身体、格局、思维和审美的多维发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人才早期培养,到育人体系的协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伊顿纪德《優教育》先后举办教育思想力沙龙百余场,并构筑“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持续与广泛的教育媒体、教育公益组织协同凝结,传递优质教育资源和内容。本次研讨会聚焦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与变革,探寻新样态、新路径、新策略,期待与众教育者一道,以协同开放的姿态,共同触发高质量育人目标的发生。-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研讨会 | 精彩回顾

9月22日,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联合主办的“无界学习,走向创造:‘大观念’撬动课程转型新实践”主题研讨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举行。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指导组成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课程创生研究会研究院学术总监任燕,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廖伟携手300余位校长、教育人从升维、变革、致用,聚焦大观念教学变革,推进创新性课程改革。成渝双城同场论道,共探“大观念”教学落地课堂的方法与策略,让教学过程走向知识创造。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璀、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杨旭红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创造一种适合自己的课程改革范式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教育是超越性的存在,是直面“人”的事业,老师要阅读学生和理解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应走向何处?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指导组成员张华教授提到,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呼唤教育植根于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让教育培养人的自由意志、责任心和道德能力;让教育培养人的崇高审美能力和深刻情感。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包含四大主题:大观念课程、大任务教学、大情境学习、大单元设计,其后是四大原理:理解性原理、表现性原理、真实性原理、整体性原理。一是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一体化,“概念性理解”贯穿始终;二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体化,“表现性任务”贯穿始终;三是超越具体情境、可普遍迁移的核心素养恰恰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四是“概念性理解”具有过程性、程度性和整体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有转化为适宜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整体”,方能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博物馆式小学数学教师熊雪、小学语文教师张纯静以鲜活的教学课例解析大观念教学设计的关键元素。如何落实以学生为主导的像数学家一样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活动?熊雪搭建了以下学习支架:以任务驱动激发兴趣;把“参与规则”作为课堂策略;探究时空,达到学生的协作交流;自主记录,随时收集学生的评估证据;提供思维工具,让学生达成学科思维。张纯静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下的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生成大任务“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我”,以三个表现性任务重构孩子对自己的理解,利用CSQ表格、笔谈等建构可视化工具,看到孩子的思维。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博物馆式小学以“教与学”的改进作为愿景,以实施概念驱动的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依托“教研、科研、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框架”,整校推进“大观念·大单元”教学。廖伟校长谈到在真实生活情境、概念性理解后的迁移中,学生发现、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持续锻炼。教师逐步形成学科大组长轮值制、大观念教学突击队制度、大观念教学专家支持系统三项机制,幸福感也随之增强。“大观念课程具有五大优势,一是它满足课标的核心要求;二是覆盖了单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多学科;三是它以一个体系涵盖所有学科;四是它是一个K15一贯制的课程体系;五是它是成熟的,试错成本低的一套课程。”课程创生研究会研究院学术总监任燕认为大观念课程核心解决的是如何让一个孩子有内驱力地、主动性地想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水乳交融。面对概念缺席、主题领域缺席、评价标准缺席、教法学法缺席的挑战,任燕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给到老师可供选择的概念层次、基于不同维度和角度的主题统整,帮助老师们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评估体系,以及与之相适的教学法。成渝同场论道,让教学过程走向知识创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走向“大观念教学”。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璀指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龙泉驿区和重庆市南岸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杨旭红希望两区能把大观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创新作为新的增长点。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张周校长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导向,以“大观念”驱动课程转型,构建了强基型、拓展型、探究型和领导力“三型一力”的“大观念”课程体系,并探索出五大实践模式:学科整合,学科内的大观念教学;横向跨越,跨学科的大观念教学;纵向贯通,一体化的大观念教学;学科横跨与学段纵深,综合性的大观念教学;无界学习,协同式的大观念教学。“三型一力”课程融合主张时时有课程、处处是课程、人人建课程、生生选课程。“重碎片知识、轻综合能力的课堂无法落地大观念的培养。”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刘雪梅校长建构“以惑为轴深度学习引导实践”,撬动学校的课堂变革。以惑为轴深度学习主要聚焦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学习内容的统整取向从分解割裂到融汇整合;教学方式价值取向从罗列知识的浅层学习转为培养大观念的深度学习;学习方式的实践取向从单向传递到建构分享。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机制保障。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了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包括发展中心、教学中心,重点思考集团如何做、工具如何设计。实践共同体分为学科纵向核心团队与各校区学科教研组。学科纵向核心团队关注学科如何做、优秀的教师如何做。各校区学科教研组聚焦校区如何做、校区大多数教师如何做。张华教授对四个学校的“大观念”教学实践进行了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各学校改革的行动和主要的进步,对其中的不足也提出了建议。他建议学校把高质量发展界定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深度学习的“惑”应从知识困惑转向“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的应用困惑”,教学中要突出“概念性理解”、“概念性主题”、真实任务、小组合作、具身学习,要把“知识学习”变成“学科实践”,开发可视化工具,让学变成“表现性任务”,“没有开放性的问题就是假探究”等,让发言人和与会者受益匪浅。“大观念”视域下,学校高质课程与育人转型的实践路径如何设计?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卢昭,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书记、校长陈霞,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吴天书,成都航天中学副校长石小强对话课程创生研究会研究院学术总监任燕、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廖伟,从真实问题出发探索解决方案,“建立区域的专家支持系统”,“构建一个课程体系”,“爱护尊重老师,激发他/她的内驱力”……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汇中,形成行动共识。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学科大观念,形成了“专家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他们才能成为信息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本次主题研讨会旨在集结一线教育人的智慧,以少而重要的大观念为核心重构课程内容,走向以发展学生概念性理解为核心的整体性的深度教学与学习,让教师创造着工作,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主题沙龙暨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 |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精彩回顾

9月23日,由伊顿纪德《優教育》主办的以“人之为人,成人之美: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为主题的沈阳教师人文空间开幕式在沈阳市和平区举行。教育“在之间”,教师相互遇见,同处一个寂静。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于伟,长春力旺实验中学校长王志锋,东北育才学校副校长周绍强,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岳强,历史学者、近现代教育研究者、母语教育实践者傅国涌携手20余位校长、教育人,从书斋走向田野,看见每一个儿童,于家校社站立之处出发,走向教育的“善托邦”。“结庐在人境”:呼吸安顿生命,走向澄明之境“教育有一个深层的逻辑”,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提到,“我们需要追问生命,追索‘存在’问题——生命何以介入教育。”陶渊明的《饮酒》向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内在超越性”——古诗如何形成对于个体性的观照。面对每一个个体,景凯旋认为教师可把罗素所描绘的“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憧憬”“对苦难的悲悯”作为培养完整人的目标。教育“在之间”,景凯旋由此回溯柏拉图的“存在”与“不存在”,经由海德格尔和阿伦特的指引,追问那经常被遮蔽的人的本真状态。海德格尔说:“出生与死以此在方式联系着。作为烦,此在就是之间”。烦,是此在的存在整体性,包括实际性(被抛)、生存(策划)与沉沦。人要克服常人技术式的沉沦,到世界中去,“去存在”。阿伦特将人类生活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人通过行动赋予自身意义,去行动,去创造。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曾说:“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居于超验之所。我们总是会回归平凡……否则等在高处的会是疯狂,等在低处的会是厌倦。”宋明理学就是讲一个大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最后,景凯旋提到,人无法回避日常生活,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不仅仅有日常生活,还有超越的生活。教育人需要一个“必要的乌托邦”,以“不为物役,向心用力”的姿态,走入“诗与思的澄明之境”。从书斋走向田野:人之为人,率性教育以行启思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于伟原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后走出书斋,担任小学校长,进入鲜活的教育现场,持续数十年对“人性之谜”和“儿童天性之谜”等“元问题”进行探索,这既是哲学走向此岸的过程,也是教育走向彼岸的过程。于伟认为,对人的思考是人一生的终极问题。教育的出发点便是人的问题,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是为人成为人服务的。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工具的关系,都关系着核心素养。于伟发现,即使在有名的学校,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兴趣,甚至觉得生命都没有意义。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天性就是苍天大地给孩子的一切,今天的孩子身上承载着世代的积淀而成的基因和经验。于伟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倡导率性教育。学校设有智慧之家、梦工厂、游戏王国,还有一百多个社团,以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要。孩子有他们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可以是哲学家、艺术家、梦想家。成人之美:看见每一个儿童,让师生自燃绽放教育的指向,要让人成为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如何让师生自燃绽放,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长春力旺实验中学校长王志锋谈到“公德至上”,即鼓励包括教师和校长在内的每个人都争做服务者。在公德教育下,教师发挥自己潜能,自发自研、自创自学。在长春力旺实验中学,走班课程和私人订制课程让教与学实现自由,从课堂到工厂、田间,三年举办了120场活动,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场。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自身独特的成长密码,因之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成长因素。东北育才学校副校长周绍强分享了该校推进选课走班的经验。在东北育才学校,1-6年级实施全校兴趣选课走班,分为实践与创新、数学与科学、体育健康、艺术与传承、音乐与舞蹈、语言与文学六大类。除全校兴趣选课走班外,5-6年级还有艺术选课走班。同时,东北育才学校将语、数、英三科的积分制,拓展为千分制,把自主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从破题、开题到做题,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岳强介绍了全面育人视域下校园美育的生态构建之路。破题的关键在于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由“抑美”走向“浸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这一观念应贯穿于各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教育的各学段,旨在教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开题的要津在于“体验”,以美术学科为例,从视觉形象,上升到图像识图和美术表现,孩子们形成自己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最终达成文化理解。做题是要构建一个校园生态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景的关照和全人的塑造。从家校社站立之处,走向教育的“善托邦”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教育正在突破原有的边界,走向全域化。何以在家校社站立之处,重塑教育价值?历史学者、近现代教育研究者、母语教育实践家傅国涌选取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支点。傅国涌提到,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是一个饱满结实的空间。在这个支点,聚集着不同的学者、老师,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语言分享对教育、人类的理解。第二个是成人之美。教育是一个“善托邦”,追求的是有建设性的、小步前行的一种低调理想。成人之美就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而不是空洞地去追求一种不着边际的理想。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也是这样一种低调主义的理想:步步为营,脚踏实地建设。第三个是重塑教育的价值。教育不仅要让每位学生通过教育成为人,而且要让每位教师、校长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围绕这一目标去重塑教育的价值。从古老的轴心时代,孔父子追求的“吾与点”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境界都是一致的:其永恒的追求,就是人之为人的目标,这也是审美的目标。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实验性的新型范例。这个空间的N次方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我们今天无以预见的一种开放的可能性。教育“在之间”·教师人文空间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瑟谷中学:在这里,时间是生命内在的律动

何谓“无障碍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决定想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多少时间,不要强迫他学习他不需要或不想要的东西。1862年,李奥·托斯托也公爵在他的《教育与文化》一书中写道:“即使是一世纪之后,我也怀疑这种学校能否存在。不太可能……”但是瑟谷学校打破了这样的怀疑,它在1968年创造了这样的传奇。1六年的数学课程可以二十周学完我的面前坐了十来个小孩,有男有女,九岁到十二岁。一星期前,他们要求我教他们数学,希望学会加减乘除和其他算术。他们刚来找我的时候,我说:“你们并不是真的想学数学吧?”“我们要,我们真的要!”他们回答。我坚持:“你们不是真的要学。而是你们的邻居朋友、你们的父母、你们的亲戚要你学的,你们自己宁可做别的事,像是去玩呀什么的。”“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要学数学。教我们,我们会证明给你看。我们会做功课,我们会很努力、很认真!”我不得不相信他们。我知道一般学校都用六年时间教算术,我也知道过了几个月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可是我没有别的选择。他们非要不可,我则毫无信心。然而我错了。我的最大问题是找一本合适的教科书。我以前参与过“新数学”的编写工作,但是我越来越痛恨它,讨厌“新数学”中的抽象思考和自以为是。不到百分之一的老师真正懂得“新数学”在讲什么,不到千分之一的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们生活中需要的是算术,他们需要学会计算,以便使用工具。我的学生需要的是这些。我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教数学的书,正合我用。这本书写于一八九八年,版面小而厚重。里面全是上百成千的练习,目的是训练孩子们熟于计算。课程准时开始,这是我们约好了的。我问过他们:“你们说你们会很认真?那么好,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早上十一点整,你们得准时到教室,迟到五分钟以上就不上课,取消两次以后就不教了。”他们说:“就这么约定了。”眼睛里闪着快活的光芒。基本加法花了两堂课。他们用各种方式学:长长细细的方柱、短短胖胖的方柱、长长胖胖的方柱。他们做了许多练习。减法花了另外两堂课。本来一堂课也够了,可是“借十”的算法需要多费点工夫解释。轮到乘法了。首先是“九九乘法表”,每个人都得熟背,每个人都被考来考去;然后学乘法原则;最后练习。他们全部都很热衷于学习。一面学着新的观念,一面渐渐熟悉了四则运算的诀窍,他们可以“感觉”到新知识进入自己体内。几百题的练习、课堂小考、口试,一再地把算术“打”进他们的脑海。可是他们不退缩,全部继续学下去。有时候他们互相帮忙解题,互相教导,使课程得以持续下去。十二岁和九岁、“狮子”和“绵羊”,合作无间地并肩坐在一起,绝没有互相取笑、没有羞辱。除法——直式、横式、分数、小数、百分数、开根号。他们早上十一点准时来,上半小时课,带着作业离开。下回上课时,全都乖乖地把作业写完带来批改。没有一个例外。二十周课程结束时,总共上了二十小时的课,他们就把算术学完了。六年的课程内容,他们每一个人都学得滚瓜烂熟。我们为课程顺利结束开了个大派对。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被自己当初的理想震慑住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管用,非常管用。也许我应该料到会有这种结果的,可是我仍然忍不住视之为奇迹。一周之后,我跟艾伦·怀特聊起这件事。怀特是公立学校里的数学老师,对数学教学的最新发展比谁都懂。我告诉他数学课的情形。他一点也不意外。我很吃惊,便问他:“为什么一点也不意外?”我自己仍处于兴奋状态,对于我那十二个孩子学算术的速度和彻底的程度感到震惊。他的回答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内容并不是那么难。难的是教一些根本不肯学习的学生,简直是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年复一年地、慢慢地一点一点教。即便如此,也还是有许多人怎么学也学不会。大部分的六年级学生都是数学文盲。给我任何一个有心学习数学的孩子——二十周差不多够了。”我想大概是吧!以后的孩子学起来,也是那么快。2坚持度在瑟谷中学,学习听起来似乎很随便、轻松、容易。随便学、随便忘,东学西学、乱七八糟、没有纪律。我倒希望真是那样。学校刚成立时,十三岁的李察入学了,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古典音乐有兴趣——尤其是喇叭,他觉得找到了人生目标。学校正好有一位老师会玩铜管乐器,李察很热情地一头栽进去了。李察每天要练习四小时。我们建议他做些别的事,可是他一点也不听。他的事情是真多,但是不论他在做些什么,每天总找得出四小时练喇叭。他住在波士顿市区内,每天要花七十五分钟来学校,由法明罕公车站要徒步走半个多小时到校区。好像邮差似的,不论晴雨,再恶劣的天气李察都准时上学,我们的耳朵每天不得安宁。很快地,我们发现湖边磨坊的妙用了。磨坊的屋顶和四面墙都是石材做的,位置又远离校区中心。这幢没人使用的建筑物忽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李察也注意到了。磨坊变成了音乐教室,李察在那里大吹特吹他的喇叭。他练了又练。每天至少四小时,连续四年。毕业后不久,李察进了音乐学校,后来成为一个大交响乐团的首席喇叭手。李察之后是法拉第,他喜欢打鼓。早上打、下午打、晚上也打,显然需要紧急干预。我们在地下室为他准备了一间鼓室,也给了他一把学校大门的锁匙,以便他可以早打鼓、晚打鼓、周末也打鼓。我们发现地下室隔音效果不太好,总是听到一阵一阵的鼓声,好像生活在丛林中。法拉第念了两年,十八岁时离开。我们都很喜欢他,但是我们也都巴不得他早点走。孩子们的坚持度不只是表现在音乐上。每个孩子都会找到一样、两样甚至许多样兴趣,无休无止地埋头苦干。有时候,他们埋头苦干认真念书。每一年,想上大学的大孩子都会为了大学入学考试猛啃书本,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找大人帮忙,可是他们终究必须得靠自己用功。厚厚的参考书被借来借去,一页一页仔细读过。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从头到尾大约四五个月,而且有些人以前从来没有念过这些内容。有些学生整天写个不停,有的画个不停,有人塑陶,有人做菜,有人运动。有些人的兴趣比较普通,有些人的兴趣很特别。路克想当一个葬仪化妆师。十五岁孩子很少会有这样的志愿。他有他的理由,他认为自己可以为丧家提供许多安慰。在他的心中,他的葬仪社已经有模有样了。路克很认真地学习着科学、化学、生物和动物学。十六岁,他准备好了。我们把他带到本地最大的医院去,那里的病理科主任很高兴地欢迎这个工作热情的实习生。每一天,路克学到更多的技术,使病理科主任大为惊异。一年内,他已经可以独力验尸了。这是史无前例的一项成就。五年内,路克拿到了葬仪化妆师执照。现在他真的拥有一间殡仪馆。然后是巴布。有一天,巴布跑来问我:“教我物理好不好?”我没有理由不信任他。巴布曾经做过许多事,我们都知道他会有始有终。他主持过学校的出版社,他写过并发行了一本有关学校法庭的书,他花了不知多少时间练钢琴。于是我答应了,我们的约定很简单。我知道困难会在哪儿,我告诉巴布:“一页一页念,一个练习题一个练习题做,一有问题就来找我。不要等到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再来。”我猜我知道巴布会在哪里卡住。好几个星期过去了,好几个月过去了。巴布一直没来找我。他以前没有中途放弃过——以后也没有。难道他失去兴趣了吗?我保持沉默,慢慢地等待。五个月后,巴布要求见我:“第二百五十二页上有个问题。”我试着不露出惊异之色。结果我们花了五分钟便解决了这个小小的困难。他再也没有为了物理找过我,他一个人念完了那本书。他的微积分也是自学的,连问也没问我一声。我想他知道,必要的时候我会协助他。今天的巴布已经成为一名数学家了。3时间无所谓浪费瑟谷没有上下课的钟声,没有课表。任何一个活动,要维持多久都由成员决定。这要看个别需要。时间够了,就是够了。学校每天由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有的人早上九点进了暗房,忙得忘了时间,到下午四点才又冒出头来。十三岁的杰卡坐在拉坯机前。早上十点半,他开始拉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四周人来人往。他的朋友去踢球了,他没有去。三个小时了。下午两点十五分,他站起身来。今天没有成品。拉出来的陶坯都令他不满意。第二天,他又去试。这次拉到下午一点,拉出了三件满意的作品。十一岁的汤玛士和纳森从早上九点开始玩“地窖与恐龙”的游戏,一直玩到下午五点。第二天也是。第三天,他们玩到下午两点,决定暂时不玩了。九岁的雪莉窝在椅子上看一本书。她回家后继续读,连续三天,直到读完了。六岁的辛蒂和雪伦到树林里散步。很美的春天。她们一去便是四小时。丹第一次钓鱼便迷上了,他天天钓鱼,连着钓了三年。在瑟谷,时间不受管制。时间的使用无所谓“有意义”,无所谓“浪费”。时间在这里,是生命内在的律动。生命在进行之中,事件不断发生与结束,时间就随着每一个动作往前自然进行。没有午餐时间。任何时候,饿了就吃。早上十点半、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半、下午五点。小熊维尼的钟永远指在上午十一点。它总是有点饿,总是可以说:“十一点了,可以吃午饭了。”任何时间都可以是十一点,都可以吃点东西。一年又一年,我看着孩子们照着自己的时间表成长。我看过孩子一下子进步很多,又一下子停顿不前,好像永远不会再进步了似的。我看过孩子整天做白日梦,然后慢慢地回到现实。如果学生需要更多时间,我们就把学校钥匙给他。有的早来,有的晚走,有的周末假日也来学校。学校完全尊重每个人的时间规律。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我们让每个人或早或晚地找到自己。学生很明白这一点。他们很珍惜这种自主式的时间表。我常常听到大孩子说:“学校给我时间,让我找到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专心会使人忘记时间。我读到伦琴发现X光的描述时,非常惊讶。伦琴兴奋得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地工作了好几天才带着实验结果出来。这位沉默木讷的物理学家,为了专注于自己的实验,连放在实验室门外的三餐也没有碰。天才都具有完全的专注力,往往不会留意时间的流逝。有人会说:“可是那是天才呀!”但是我们在某一方面,也有我们的才能,也有专注的潜力,也需要暂时忘掉外在的时间步调,倾听我们生命中自然产生的韵律。个人的时间可以自由,学校的时间却要求准时。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几个人若约好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见面做某件事,准时便是一种义务。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时间,以便大家能够配合。校务大会于每周四下午一点准时开始。不想去可以不去,但是想去就要准时。课程也都准时开始,否则就取消不上。任何外出都准时出发,迟到的人就不能去。公众生活中,个人的时间表必须遵守团体规定。时间的自由使得混龄教育行得通。年级不再是个问题。六岁大的孩子、青少年、毕业生、老师、家长……都可以互动,人的个性比年纪更能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尼尔·波尔曾经与十年不见的老友重逢,两人重拾十年前未完的话题,完全没有受到时间的影响。在瑟谷,这种情形一点也不稀奇。在瑟谷,时间是属于大家的。-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我—你”相遇:愿每一位教师行吟在大地之上,用全部的存在与辽阔的世界不期而遇 | 教师节快乐!

人筑居于“它”之世界,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我—你”相遇,从“你”到“我”,从“我”到“我们”,世界是“我与你”一致的生命共同体。天下教师总是同负一轭,相坐如邻,寻找审美、智识和情感的生命共同体,彼此调剂滋养,踏上内心充盈的意义之路。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生命或必会存在生命,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在关系与连接中,“我与你”敞亮自身,共生并茂。那是事件的惊讶,是世界的可能性。教育,也是一种相遇。所有的生活都是真实的会遇All
2023年9月9日
其他

李庆明:“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田野的召唤带我从书斋走向一线

经常骑着摩托车疾驰往返百余公里,搭乘这艘小船抵达或离开崇明岛海永乡的这个小小的港口——鸽笼港,四年间,专为海永乡村实验购买的那辆铃木摩托开了近五万公里。教育研究究竟应当走怎样的道路,自然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课题。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乃是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李泽厚也说21世纪研究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学将成为哲学的中心学科。但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的立场来理解这门“中心学科”,它应当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思深深扎根与到场的生活”也即“思辨”与“生活”相融的一种特别形态的诗化哲学、实践哲学,我相信,这种哲学将彻底改变现行和未来的教育生态。由于教育属于人文学的范畴,我一直不赞成把教育研究简单地称做“教育科研”。1991年主编江苏中师教材,我坚持书名叫《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而不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编委会最后接受了我的意见。2002年,朱师小蔓教授主编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版》,我领衔并主撰“小学教育研究”板块,更加凸显了教育研究的“人文学”本色,开宗明义就专门论及“科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限制”,大量属于人文研究性质的词条如“悬置”“本质直观”“解释学方法”“理解”“体验”“建构”“质的研究”“行动研究”“田野研究”“扎根理论”“情境分析”“深描”乃至“文学的故事”等都收入其中。记得其中有一个词条“霍桑效应”,我从人文社会研究的复杂性的角度强调了“在实验中,有时自变量不经常是实验者预先规定或认为的那个自变量”,开始有审稿专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和小蔓师据理力争,出版时一字不改地采纳了我的解释。《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朱小蔓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我担任“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研究”主编和主撰,其中“小学教育研究”一改传统过于倚重自然科学式研究的倾向,凸出了人文研究、质性研究的重要。重视教育研究的人文特质,从埋首书斋的理性思辨到投身沃野的诗意行走,从追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到二十年担任校长期间的田园教育试验,这里面自有很多原因,也有说不完的故事。每每回眸往故,常想起海德格尔的那句话:“哲学思索可不是隐士对尘世的逃逸,它属于类似于农夫劳作的自然过程。当农家少年将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扶稳撬把,堆上高高的山毛榉,沿危险的斜坡运回坡下的家里;当牧人恍无所思漫步缓行赶着他的牛群上山;当农夫在自己的棚屋里将数不清的盖屋顶用的木板整理就绪:这类情景和我的工作是一样的。思深深扎根于到场的生活,二者亲密无间。”1田野的召唤做田园教育与我童年的经历有关。我的童年时代大部分是在乡下度过的。我至今仍然记得在夏夜的嘤嘤虫鸣和习习凉风中听奶奶讲神灵鬼怪故事的情景,从小对自然、对生命和对道德的敬畏和虔诚,就是从这些故事中滋长起来的。现在想起来,奶奶虽然目不识丁,却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我灵魂里最难以磨灭的影象,还是乡下那片广袤的田野和充满和乐的田家。农村很清贫,但田野的平畴远风,荒径异卉,田家的墟烟依依,村景暧暧,却滋养了我十足而丰饶的村童野性……田野是乡下孩子的身体与魂魄,是乡下孩子诗意栖居、呵护他们的纯美天性不受都市文明侵害和阉割的乐土。童年的经历影响人一生。后来尽管进城读书,一有机会就会回到乡下住几天过过瘾,或者一到寒暑假就飞也似地去大姐初中还没念完就响应号召“接受再教育”的海门江心沙农场,不仅嬉戏于旷野,尽享其辽阔,也体验到像大姐这样一群特殊的“农民”承受苦难的豁达大度,心底里的田园情结一步步地滋长着。高中毕业前夕,我毫不犹豫地在学校贴出用一首长诗写成的“决心书”,申请到下乡务农,终于如愿以偿,搭上了“插队知青”的末班车,和农民朝夕相处近两年,那份隆情盛谊识一生也享用不尽的。但真正启迪、引领我走上田园教育之路的,是儿童教育家李吉林。198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通师范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工作,兼及哲学美学社团的学术指导。由于自己的中小学是在“文革”十年度过的,深感被荒废的不幸,所以从大学到通师起初的十来年,沉埋书斋,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时间一长,就觉得倚重理论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听了李吉林老师的课,读了她的书,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震荡与冲击。于是,我一方面调整自己的教育学课程,甚至重编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材,并在教学中力求让这门课程更多地趋近实地场景,另一方面开始自觉地追随李吉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经常在工作时间“开溜”,跑到通师二附,聆听李老师的亲切教诲。“混迹”二附近十年光景,几乎不做学术报告,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和那里的年轻老师做了不计其数的各类教育教学个案。承蒙李老师的厚爱,还担任了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和江苏省小学教师情境教育培训基地青年指导老师,我头上的大大小小“光环”很多,却无法与这样的荣耀媲美。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人生最值得自豪的“华丽转身”,人生的所有缺憾都可以从这一转身得到补偿。不过,在这期间,我听到一种说法,一些有学院式研究背景或崇尚这类研究的人声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好是好,不过是“阳春白雪”,没法普及,更难惠及农村教育。我觉得很奇怪,情境教育主张可谓“大道至简”,本身就是植根儿童,包括农村儿童的天性的。李老师曾在她的散文《油菜花又黄了》中,把“油菜花”这种乡野普普通通的东西尊为“花魁”,并深情回忆了儿时和村童嬉戏于田野花丛的迷人情景:“春的田野是属于油菜花的,也是属于穷孩子的。这儿是我们的自由天地。”这种乡野情结在情境教育中烙上深深的印记:“这些年来,每当油菜花黄了的时候,我便带着孩子们奔向田野,投入春的怀抱……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他们像春燕、像百灵、像快活的天使……啊,春的田野,对孩子们该有多大的魅力!在这天底下,还有哪儿能比得上它,能逗得孩子不想回家!——大自然可以给予孩子们的真是太多了!”难道这样一种质朴无华的教育——李老师还把这上升到“野外情境课程”——不适合农村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李老师探索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恰恰是一种非常适合万千普通老师包括乡村老师的“田野研究”(Field
2023年9月8日
其他

傅国涌:人生就是个画圆的过程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人生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圆……围绕一个圆可以再画一个圆;自然没有终结,而每个终结都是一个开端;正午时分总有另一缕曙光升起,每个深渊之下还有更深的深渊。”蒹葭九月,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傅国涌先生与众教育人推开伊顿学园的柴扉,面对满目葱翠的稻田,在微风摇摇的芭蕉树旁,金黄的栾树花落了一地的清水台上,探寻超越时间的教育和人生的无限一面。傅国涌1从壮怀激烈到得寸进寸我一直以为,我的毕生使命就是写书。过去的20年里,我几乎把全部时间精力和生命都放在了这件事上。自1999年开始,我的文章就大量刊登在《书屋》《随笔》《社会科学论坛》《炎黄春秋》和《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有时候,一份杂志同一期或一家报纸同一天都会发表两篇以上。2001年,我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脊梁》,十分有幸竟然是余英时先生为我作的序。余英时先生是我很敬仰的一位前辈,至今未曾谋面,但当时能得到他的鼓励,实在是意想不到。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写作的黄金时代——我的黄金时代足足持续了十年,特别是2003年到2008年,那个时候,我一年大约要写50万字,至少完成一本书。我早年的主要著作《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早在2004年,评论家李静女士写过这样一番评语:“在众多的随笔作家中,傅国涌的写作堪称独树一帜,他的关照对象往往是那些身份和心态都高度复杂的知识分子,其在历史转折当口的处境选择与命运。叙述他们的时候,他总将庞杂的史料钩沉与高度的现实关切水乳交融,平静的史家调子里,暗淌着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轻柔自然的,没有学问家的卖弄和僵硬;语言也是简洁温暖的,以确切为限但绝不粗陋。”这番评论历经14年,但我仍旧认为她是读懂了我的。只是经过14年的沉淀,我的风格也许不再是那个样子了。那个曾经充满激情的傅国涌消失了。我的文字开始变得安静、节制。我那“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已经转化成源远流长的新力量。2008年以后的十年,随着纸媒黄金时代的结束,我的写作进程逐渐慢下来。2011年完成和出版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下册),可以说是我在历史研究和叙事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写到这一步,每向上攀登一步,空气就越发稀薄。之后的七年,我一直梦想着能再往上一步,但是迄今都没有实现。这也为我后来转向教育埋下伏笔。2012年《得寸进寸集》出版,几乎标志着我的批评生涯暂时画上了句号。我深信这个世界需要建设家多于批评家,在接下来的光阴里,我开始建设,从零开始去往未来新的可能。2在刹那的永恒中遇见教育教育是一个得寸进寸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仰望星空。2013年,我开始带学生,一开始来找我的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几个高中生。我发现,他们太忙了,忙学位、忙论文、忙就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给一批7~14岁的孩子上了一天的课,却让我看见了以往未看见的希望,呼吸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那是2017年4月30日,我想去微山湖看看,当地一家私塾请我为那里的孩子上一节课。仓促应下,没有教材、没有PPT、没有任何准备,怎么办?四月,江南已是春末夏初,而山中还是春色一片,我从私塾书架取下一本叶圣陶和丰子恺合作的《开明国语课本》,选出两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就着山里的春色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在我的面前,是一群从来没上过作文课的孩子(这所学校没有专职语文老师),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愉快地在“山中的春天”里畅游了足足六个小时。孩子们以“春天”为题,不少人写出了人生中第一篇真正的作文,其中还不乏好的文章。这让我恍然意识到,原来我还会教小孩。第二天,我主动提出教他们写校歌,先给他们上了一堂课,让他们读民国校歌,然后让他们写自己的校歌。三个小时,18个孩子学了十几首校歌,又创作了18份歌词文本。他们投票选出最佳的两篇,然后把其他文本中较好的句子整合进去。把这个作品变成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校歌。听说后来他们请音乐学院的老师谱了曲。人不就是在刹那的永恒中跋涉吗?在刹那的永恒中,我们留下故事、留下业绩、留下思考,也或许什么都留不下,如同落叶回归大地。这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而我也将如一片落叶回归大地。2017年9月14日,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创立国语书塾童子班,寻找童子六七人一起读世界,读纸上的世界和眼前的世界。当年10月7日,正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涨之日,我给他们上了第一课“与天下第一潮对话”,我由此开始了童课生涯,成为一名“童子师”。教育是在一个特定的教育空间里老师乘以学生乘以课程的N次方。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空间,既可以是一栋教学楼,也可以是一间书房。身在何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达到“N次方”,它指向无限的可能性。泰戈尔说:“人有两面,一面是有限的,一面是无限的。”我要把我毕生读书的积累、我的精神生命都转移到这些孩子身上,要把他们无限的一面激发出来。我期待能用接下来10年甚至20年时间教小学生。也许我接触到的学生多数是普通的,但那又如何?如果能在秋天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春天读出“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么,这就是一个活在审美中、过得饱满充实的人。所以,我愿意用我的后半生来做教育,做全新的儿童母语教育实验。50岁那一年,王国维先生自杀前,留下了一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去年,正好是我50岁之年。我想把这句话改一个字:五十之年,只欠一生。过去的五十年可以全部归零,往后我跟童子们站在一起,重新开始。3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咏而归童子班的课横穿东西,纵览古今,每一堂都会波及十多个甚至二十来个文本。例如在“苹果”一课上,我们从《荷马史诗》谈到《旧约》“雅歌”,越过梭罗《种子的信仰》,读到蒲宁、琦君,还有拉斐尔和塞尚一起进入苹果的世界。这些课不是传统的语文课,也不是传统的人文课,涵盖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绘画、生物、科学,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与世界对话”。“对话”,不就是人类教育的起源吗?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对话,于是有了《论语》;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对话,有了柏拉图他们执笔的著作。智者与大地对话,与天空对话,与日月对话,与万物对话,就是一部人类的思想史。我向往古希腊先哲和孔夫子垂范后世的师生问对,向往民国诸位先生留下的精神血脉。我也曾无数次想象过教育的真实场景,我想,最重要的是它是否带着生命气息,是否可以将人带到更高更远的精神世界——带到这个由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类之子用毕生心血浇灌,并且在长久的岁月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富饶世界,它跨越东西方,跨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乃至不同的宗教信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我的国语书塾童子班每一课的结束语,也是童子班的真实状况。4想象力,与世界对话去年秋天,在我决定要创立国语书塾童子班之时,思考了两个问题:第一,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第二,怎样去造就?我把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启发孩子想象力上。如果教育是一座金字塔,那么知识是它的底座,方法是中间一级,想象力才是它的顶点。因为知识、方法是有限的,唯有开阔视野,激发对未知和未来的想象力,才是教育的核心要义。“与世界对话”这个课程体系的中心点就是想象力。我们可以沿着李白、王维、梭罗的想象,而想象自然山水的神奇;沿着牛顿、康德、爱因斯坦的思考,而思考星空的奥妙;沿着柏拉图、爱默生、宗白华的踪迹,而寻找美的秘密……从《诗经》到《荷马史诗》,从歌德到泰戈尔,从达·芬奇到乔布斯,从马可·波罗到徐霞客,从牛津剑桥到西南联大……东西方的想象、智慧和美都汇聚在课内课外,早晨黄昏。我们不断地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照亮过文明史星空的人对话,与日月星辰、草木鱼虫、山水人物对话,世界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开阔,我们也越来越充盈而丰富。在想象力这个中心点之外,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全面提升母语表达能力,这是语言的基本点;二是建立一张超越地理的世界人文地图,或者也可以说知识地图,这是知识的基本点。有了语言和知识两个基本点,才可能绘出美好的图案。这一切仅仅靠课堂问对和练习是不够的,我们的“课外三抓手”主要是古文背诵、古诗背诵和课外阅读,孩子们日复一日,走进至少有2500年的中国诗歌史,走进世界经典,不断地寻找语文之美;在母语表达方面也不仅仅是写作,还有戏剧表演、演讲和辩论,口头表达同样重要。人文地图强调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它们的关联性,串联起越来越细密的世界人文地图。这张地图呈现的不是零散的、片段的、破碎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直观、生动的世界。它是一种形象的记忆,标记了城市国家、山川河流,标记了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当你想到“德国”,自然就会想到歌德、尼采、叔本华;想到“美国”就会想到惠特曼、海明威、爱默生、马克吐温、梭罗;想到“意大利”,但丁、米开朗基罗、卡尔维诺的名字浮上心头,想起文艺复兴,想起“翡冷翠”和徐志摩曾在那里走过的岁月……因此读万卷书是不够的,还需要行万里路,我们曾真实地踏上旅途,去英国剑桥大学寻找徐志摩心灵革命的密码;去俄罗斯寻找托尔斯泰,在普希金故居朗诵他的诗;在希腊古老的剧场遗址读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在奥林匹克运动场的遗址读《荷马史诗》……5生命的一面是无限教育是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个画面是女娲补天。教育不是破坏性的事业,而是建设性的事业。第二个画面是夸父逐日,教育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性事业。第三个画面是精卫填海,教育具有日常性、可持续性,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方可破茧成蝶。30年前,我离开乡村中学;30年后,我又回到起点。人生仿佛就是个画圆的过程。也许我生命的下半场就是做儿童母语教育。尽管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久,但是我深信,哪怕只有一年我也感到满足。因为我和孩子们站在一起,享受到无比的快感、美感和乐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一群有创造性、有感情的个人,那就胜过金银千万。“我们生命中有有限的一面,但我们是朝着无限而活。”我在写《新学记》的后记时想到了印度哲人泰戈尔的这句话。我是一个向往无限的人,我说的、想的、做的,其实都是朝着未知和无限而努力。对于已知的世界,我知道它们终究要过去,化为灰烬。唯有未知的无限的世界,才是值得追寻的,因为意义存在于远方,不在此时此刻。-
2023年9月8日
其他

张文质:在多元的生命交集中,“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年轻人不妨多认识一些年长的朋友,那年长者呢?有时候认识一个人,往往比听几场讲座,甚至听无数场讲座都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你认识一个人,很可能就可以从他身上获得非常丰富的力量。比如说他的理解力,他的表达力,他的写作能力,他的生活方式,他的生命趣味。尤其是他的一些价值观,对当代很多复杂问题的看法,包括他的人生态度,你会从他身上获得很多启迪,这样的启迪很重要。所以,我在教师成长这个话题上一直强调: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生命的连接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这种连接,我们可以这么说,你多读一本书就增强了一个生命的强度,你多认识一个人可能就多了一条走向远方的路。参加很多活动,线上、线下的,我都会提醒大家要相互加微信,要更多地交流,要进行更多的生命交集。当然,也有一些人参加活动,他不会记得要跟谁加微信,跟谁交谈,他可能觉得这些不重要,但是参加我组织的活动,这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我们不仅设计了活动的班服,活动的班歌,还要每个人把自己名字纸条贴在身上,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认识一个真实的人,开启共同的人生。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这种领悟不是一种突然灵感在线,觉得有必要,而是你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坐标式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阶段,有的是向导,有的是陪伴者,有的是非常重要的启迪者,还有一些是你一生中的关键人物。比如,我的导师黄克剑老师,我认识的钱理群老师等等都很重要,都是我一生中的关键人物。那么,从大学开始,可能就有一些你生命中关键的人物出现了。紧接着,从工作中,你也会认识更多的人。当然,更重要的,你认识的人是你自己找到的,你发现你很仰慕他,你有机会跟他学习,你有机会接近他,从他的生命里面汲取力量。所以,我特别喜欢看传记小说或者人物自传,还喜欢看有很强传记性的电影。其实每一个人,他对你的人生都有一种引渡的价值,他引渡你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特别反对“满堂灌”,特别重视有现场感的各种各样交流的方式。说实在,很多老师听过无数的报告,也参加过无数的培训,但是,参加我们写作研修班或者教育行走,或者是我们其他的工作坊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其实,这不一样的体验里面就包含着充分的、多元的生命交集。很多一起参加研修班的老师成了很好的朋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欣赏,从学习的朋友变成了生活的朋友,变成了人生的朋友。同时还有一个体会。我觉得年纪大了,交新朋友就很困难。我现在更希望多交一些年轻的朋友,跟他们交往其实也不困难,我更多抱着向年轻朋友学习的心态去跟他们交往。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结交一些年长的朋友,从他们那里获得人生的智慧与启迪。现在,我就特别喜欢交一些年轻朋友,他们整个生命的样子让你看到希望。然后他们的表达,他们的生活情趣,他们对一些复杂事物质朴的理解,也会启发到我。所以,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妨交一些年长的朋友,就是向智者学习,像我这样已经年长了,就要多跟年轻人交往,从年轻人那里获得青春的力量,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从另一方面讲,有一些名师带徒弟,不要认为都是徒弟在受益。其实,师父也在受益,一个有徒弟的人或者有一群徒弟,有一群“多姿多彩”的徒弟的师父那是很幸福的。我也正在享受这样的幸福,这种幸福带给我很多的人生快乐,当然也会带给我很大的责任感。就像我一个徒弟调侃说,“徒弟很笨,师父要更加努力。”确实是这样,你带了徒弟,你就对徒弟有更多的责任感。那么,你不可能“无限输出”,你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具体的解决属于某个徒弟的问题。你在学习,你在帮助别人,其实,你就是关注到自己了。-
2023年9月8日
其他

有一个学生每天向前走去 | 《優教育》第39期简报

孩子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带给乡村儿童思考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可以用来做什么?“思想”一词并不专属于成人,学生甚至也可以创造出“珍贵的思想”,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将构成向他们徐徐敞开的未来的社会。>>
2023年9月5日
其他

撒切尔中学:马背上的可持续学校

“高中可以而且应该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在撒切尔中学,学生会遇到他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特色组合”:苛刻的学术要求、坚韧性格的塑造以及健康、真实的社区文化……这些支持他们走过每一步,也推动撒切尔中学成功塑造了一批有韧性、富有同情心、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让他们迎接当今世界的挑战。1骑马不是目的,建立同理心才是一位年轻人勒住马,踏着马镜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在午后的微风中,鼠尾草的芳香和橘子花的花香飘过。当最后一位小伙伴骑到山脊上时,他回头看了看小路,延伸到山谷的西边,可以看到远処一片橘子树的海洋。在双峰下面,他看到了撒切尔中学的特色——詹姆逊场、藤架和马厩。“走吧,伙计们。”贝瑟说,“嘿,泰勒,你读过《白鲸》吗?那玩意儿真长!”“如果你不考虑鲸鱼的部分,它会更短些。”泰勒笑着说。自1889年谢尔曼·戴·撒切尔建校以来,他向数千名学生分享了这一经历。骑马是撒切尔中学自建校之初就确立的传统项目,撤切尔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学习如何驾驭一匹马有助于锻造一个男孩的内心”。在撒切尔中学开学第一周,每一位新生都分有一匹马,并要求在整个学年骑。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个运动赛事。每天上课前,学生都要清理马圈里的粪便,下午学习、磨练骑马技能。Big
2023年9月5日
其他

重新想象学习场景:营火、水源、洞穴和生活

戴维·索恩伯格在《学习场景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在教育领域,有持久不变的事物,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就是在四种独立的场景中学习的——“营火”“水源”“洞穴”“生活”。“营火”代表了从专家那里学习,“水源”代表了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洞穴”指代学习者通过反思和内省的方式进行独立学习,而在“生活”中,学习者有机会将在其他三种学习场景中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他呼吁教育者平衡学生的各种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四大学习场景中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从而减少学生对“营火”学习场景的依赖。这自然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学校的设计,考虑如何才能在校园中平衡这四大学习场景。1善用学习场景,才能有效学习在我孩童时代接触的各种环境中,学校属于最压抑的一类。我所就读的那所学校就像个长方体盒子,里面隔成一间间大小、形状相同的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固定在地面上的毫无舒适感的课桌椅。墙壁上装饰单调,教室正前方是一块大黑板,老师就站在黑板前讲课。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每个人,甚至可以说,并不适合大部分人。如果我们以所有学生为目标,那这种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无疑就有很多弊端。问题的根源不一定在于老师,而在于老师被迫工作的环境。想要改变这个状况,重新设计教室的布局、重新配置教学设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理念的背后,是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心流理论。他描述了内在动机的特征以及他称之为心流状态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目标便是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以难度合适的挑战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创造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的机会。依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一目标,我们将探讨四大学习场景——营火、水源、洞穴和生活。不论针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也不论是哪门学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四大教学场景缺一不可。2营火:激发好奇心的问题营火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在许多文化中,营火意味着讲故事的地方,人们聚在营火旁,听别人讲故事。其中,许多故事演变成神话,人们依靠神话来解释世间万物存在的复杂性。在文字出现以前,故事讲述者是拥有知识的人,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极大的权威。即便是在如今以教科书为导向的教育系统中,老师仍然拥有这种权威。对老师而言,不仅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向学生讲授、什么时候应该让他们通过其他方式学习,而且要知道该向学生讲什么、讲多少。不过,因为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感到自豪,我们倾向于过度提供信息。问题是,这样一来,我们就破坏了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机会。通过自主研究,他们可能会学到许多连老师都意想不到的知识。我经历过一件有趣的事。我曾在一个项目中用到某款软件,一位科学老师让我用该软件带他们班学生参观太阳系。在看了八大行星后,一名学生问道:“为什么靠近太阳的四颗行星都是岩质行星,而再往外的四颗行星都是气态行星呢?”科学老师刚要起身回答,我就连忙示意他坐下。我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她可以自主调查研究,然后整理出一份报告,并于下周讲给其他同学听。科学老师十分欣赏这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否在后来运用到他的教学中,我不得而知,但对于能引出有趣问题的教学方法,我很乐意做个表率。在设计营火学习场景时,老师们不妨采纳法国数学家、哲学家亨利•庞加莱的观点。他曾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答案是什么’,而在于‘问题是什么’。”当我们为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时,他们的学习便停止了——我们提供的内容阻止了学生对课题的深入学习。但是,如果我们提出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开展项目、独立探索,我们就为他们的深入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甚至能使他们终身受益。对老师而言,难就难在如何才能提出优质的问题。我们将最有意思的问题称为“驱动式问题”(driving
2023年9月4日
其他

寓教于“戏”:剧场中的全人教育

3月30日下午,由伊顿纪德与一理艺生联合主办的優教育·DIE教育戏剧论坛在上海开启。“中国教育戏剧第一人”李婴宁、百辉教育集团董事长袁刚、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李旻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韩焱虹、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金平、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教育剧场教研组长徐萍携手80余位校长等教育人,共创“寓教于‘戏’:走向丰盈而审美的全人教育”,聚焦新课标之下“在戏剧实践中学习”,探讨在“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的教育戏剧中,走向全人教育,生发教育的更多可能。1剧场:既是造梦空间,也是教育场域我是一个被戏剧培养的人。在我看来,戏剧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某种程度而言,戏剧造就了现在的我。在剧场、全人、当下、教育这些关键词中,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剧场。剧场的首要特征是安静。须关掉手机,静下心来,准备看戏。舞台上可能出现光,你开始期待演出。帷幕拉开,随着舞台上人生百态的上演,你进入了一个虚幻的空间……在短短一个半小时或三个小时内,你有机会体验别人的人生。在另一种娱乐性更强的演出中,演员在歌舞、灯光、音乐中跳得热血沸腾,你会为他们的表演喝彩,会不知不觉开怀大笑。如果这部戏演得足够好,它不仅能娱乐你,还能教育你。这便是自古以来剧场最重要的两个作用:娱乐、教育。以世界闻名的戏剧艺术节举例,布雷根茨艺术节的舞台设计都极具创意,每年都有所不同,舞台旁边五光十色的灯光道具,与海天美景融为一体。艺术家的巧思、技术、工艺构建的梦幻造景,或许能在小朋友心中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如阿维尼翁戏剧节,全球的戏剧爱好者会在每年七月涌入这座法国小城。艺术并非那么严肃,可以是娱乐,也可以是教育。正如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创始人说,他希望戏剧能像自来水一样,只要打开,就很容易获取。我一直认为,没有所谓的专家,只有大师。大师能引领我们,而不是教育我们。引领与教育不太一样,教育有时是说教式的,而引领是启发式的。戏剧教育更应该走向启发式,而不是说教式。我演戏时有一段特别的经历,那年我19岁,即将毕业,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跟着校外的剧团,参与一部戏的集体即兴创作,排练了一整年,前往英国演出。演出后又在英国剧团中待了一个月,我和一群年纪相仿的人相聚,一起创作和分享,互相学习,讨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怎样以戏剧为方法,面对未来的世界。这个探究的过程,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性,也改变了我的世界观。2敬天爱人,在戏剧中认识自己谈及剧场中的全人教育,全人就是指四个字:敬天、爱人。为什么要敬天?为什么要爱人?我理解的敬天是要尊重上天,这个上天并非宗教意味的,而是对老祖宗的尊重,对空间、环境的尊重。懂得尊重,才会把剧场空间保持得干干净净,才会维持好剧场空间的氛围,让大家乐于来到剧场空间,更好地进入人物的状态,投入人物的生命,透过人物的状态让自己安静下来。最终,将舞台上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连接,形成自我反思。爱人是主动关心在剧场空间的所有人。作为导演,必须想到观众,想到演员,而不是高高在上。要让演员更信任你,并透过对你的信任去引导他,他反而会给你回馈,因此你得到自反性,更进一步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曾有哲学家说过:“我和你的相遇,其实是遇见了我自己。”我理解,我们永远不能只通过阅读或者自我思考来认识自己,很多时候,必须透过他者,才能更完整地认识自己。观看角色人物时,就是在与他者相遇,透过这个角色人物,更多的是认识你自己。做到敬天爱人时,会更理解,这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你会以更开放的心胸去接受与你不同的人,关心与你不同的人,在乎每一个与你生命相遇的人,因而世界也会更加美好。3为教育而设计的剧场空间教育戏剧,其实就是将戏剧作为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教数学,所谓“教师入戏”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数学专家,带有扮演性地去教小朋友,小朋友会觉得老师今天不一样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把戏剧作为方法,老师不一定要台词非常好,不一定要像演员那么美丽帅气,只要会运用扮演去教你所教的科目,这个方法就是DIE(Drama
2023年9月4日
其他

回归童年本色:把闲暇时间和生命空间还给学生

清晨,当一个儿童走进校门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他不只是来学习的,他更是来生活的。他最应该追求的,并非知识,而是幸福感,是带着幸福感去生长,个性化和有创意地生长。童年,埋藏着人生最重要的线索。拥有“闲暇”,是人之为人的生命追求。捍卫童年的天然价值,让闲暇在场,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从惊奇的体验开始,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图景中走向鲜活的创造。1拥有“闲暇”,是人之为人的生命追求诗意的校园空间,需要深度消费,深情对话。而我们都能感受到,目前校园生活最大的敌人是没有闲暇。成长没有自主性和选择权,学习缺乏舒适度和幸福感,童年诉求被冷落,生命的天性和个性遭抑制。儿童,成了“童年”的匆匆过客,成了社会激烈博弈和成人焦虑的“人质”。而无论如何,时代的粗粝和坚硬,成人社会的重负和焦虑,都不应该侵犯童年。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唯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从希腊时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闲暇曾经是古代人最为珍贵的哲学概念,更是高贵文化的根源和基础,可惜今天这种观念却不知不觉消蚀殆尽。马克思也有一个观点:我们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显然,拥有“闲暇”,是人之为人的生命追求。创造闲暇,实际上就是在创造自由,创造与天地万物的对话,创造启迪性事物发生的机会。在这样的时代,谈论这个话题有着相当程度的意义,为理想的学校画个像,为师生创设“抬头见山”的生命闲暇。2以闲暇审视学校的教育哲学:走向鲜活的创造“闲暇”这个字眼的含义,在历史上的发展始终传达着相同的讯息,在希腊文、拉丁文和德文中,其含义都是指“学习和教育的场所”。在古代,这种场所被称为“闲暇”,而不是如今所谓的“学校”。换句话说,在原始意义上,闲暇就是学校,没有闲暇就没有学校。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挑战下,基础教育要自觉回应未来的呼唤,而学生的创新素养包含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向善尚美和富于想象……没有闲暇的时间,就没有自由的心灵;没有自由的心灵,就没有惊奇的发现;没有惊奇的发现,就没有丰富的想象;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鲜活的创造。从闲暇的视角再次审视学校的教育哲学,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2018年始,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正式提出新的教育宣言: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所谓“正常”,针对童年的异化而言。正常的儿童、正常的校园生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而教育难道仅仅只是回到正常吗?教育应该积极回应育人目标,积极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生长。所谓“积极”和“明亮”,就是指蓬勃的生长愿望、昂扬的未来气质、鲜活的创造精神。教育需要闲暇,闲暇是一种安静的忙碌。我时常觉得,闲暇和十月怀胎的状态类似,孕育的过程,就是闲暇的状态,内部不断生长,直至新生命诞生。因此,所谓的闲暇,并不是懒惰,而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人们得以沉思默想并和外在世界和睦相处,心灵因而获得力量和滋养”。“生命闲暇”需要孕育、需要文化、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安静,更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断喂养。3用闲暇的理念观照校园生活,让孩子自然生长闲暇的本质是思想的解放、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富足,以及行动的自主。让闲暇走进校园,就是要回到人的立场,激活对生命的关注,让孩子从被束缚的、狭隘的世界之中脱身而出,成为自由生长的主人。没有闲暇,人就不可能有思想活动,文化就无从产生。“自我决定论”强调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自主性、效能感、连接感。让孩子在校园里体会生动的生活,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无论成功失败,都能体验到自己追求的价值。“一枚鹅蛋的使命”便是如此——2020年5月11日,初夏清晨百草园里传来一个喜讯:大白鹅生“小宝宝”了。这是园子里的第一枚鹅蛋。躺在柔韧的蒲草里,发着光。2020年5月11日同一天,学校收到了一位热心市民送来的十枚鹅蛋。备注:给未来,给生命科学家的礼物。2020年5月21日一枚鹅蛋的使命——五(7)班班本课程“发布”,包括“鹅蛋之科技破壳”“鹅蛋的艺术”“不平凡的鹅生”“从生物学角度看鹅蛋”“一只有文化的鹅蛋”“半透明鹅蛋计划”“玩转鹅蛋”。2020年5月28日,STEM教室一枚授精鹅蛋的开壳实验。2020年5月30日还是在这一间教室。孵蛋箱旁,一群教师和孩子正在等待。第一次听到小鹅清脆的叫唤,瞬间,就浮现木心一句诗:云雀叫了一整天。更为惊喜的是,居然有一枚蛋在滚动。它往一个方向滚了一圈,又朝反方向奔去。“窸窸窣窣”,忽动忽静,时急时缓。一位老师打趣:“我们好像在产房探视一样。”做妈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宝宝也曾在腹中,这样“不安分”地左突右冲,试探着未知的世界。生命的原初样态,永远是人类最柔软的命题。2020年6月1日四只鹅宝宝出生,热心网友取名“鹅六一”。之后,保温箱成功孵化一批鹅宝宝,孩子们分别领回家饲养。2020年7月1日,百园池塘满月小鹅第一次试水。如何用闲暇的理念观照校园生活?无关解释,而关乎参与,关乎好奇、激情、探索与想象,它藏在儿童的眼睛里,藏在儿童的好奇里,藏在儿童自由的玩耍里。我们要不断接受“永远跟着孩子走”这样的提醒。若让孩子跟着你走,可能就走丢了闲暇;始终跟着孩子走,就能够找到闲暇的真谛。4创设生命闲暇,必须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近些年,我们看到和青少年压力相关的精神障碍不断上升,包括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且呈现低龄化现象。今天的孩子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格雷在《玩耍精神》中虚构的那个叫伊万的男孩。一个中等阶层社区的儿童,每天准点被母亲叫醒去上学,路上必须坐校车以保证安全,一天必须坐在教室里乖乖上课,放学后必须接受全面培训,晚上必须完成几个小时的作业,从周一忙到周末,伊万做得很好,只不过感到“精疲力竭”。我们正在养育最焦虑的一代孩子。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如睡眠不足、学业压力、社交不充分、心灵束缚等,尤其是社交缺失带来心灵的封闭与孤独,正在成为成长的隐形杀手。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中,同学和同学之间很难产生深度社交,没有遇到过那些冲突、尴尬、人生曲折、复杂的瞬间,将来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如此重要,社交生活应该成为童年重要的内容。学校要想办法多给孩子创设闲暇时间,想办法把学习生活的空间拉大,想办法扩大孩子的自由度。把闲暇时间还给孩子随着“5+2”政策的实施,孩子在校时间显著延长。学校成了富翁,拥有时间的富翁,孩子成了穷人,没有时间的穷人。那么,国家、社会、家庭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学校,学校又如何把时间还给孩子?这考验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办学观、质量观,还有管理实践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在劳动正式进入课表后,我们利用延时服务的在校时间,充分开发隙地,让校园角落里留下更多细节,让“本草纲目”“百草园里的诗经”“水培生菜”“稻梦空间”等好玩、有趣、有意义的项目在这里发生。劳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深度合作,在学生心灵的发育、人格的健全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这之后,孩子们像鸟雀一样自由地飞进角角落落,看自己亲手培植的水培生菜绿油油地冒了头,一棵一棵数着番茄树上有多少颗小番茄,情绪暴躁的时候去田里拔个草,拔着拔着,心情就好了。学校因此流行一个金句:没有拔草解决不了的问题,拔一次不行拔两次。学生们的幸福感、成就感、内驱力与日俱增。我们深深地体悟到,闲暇是一种心灵的态度,也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可以培养一个人对世界的观照能力。一个孩子若没有充分的闲暇,则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把生活空间还给孩子“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我们时常感慨,以前的孩子是放养型的,现在的孩子是圈养型的,给他们时间也不会玩。我们尝试把学校的围墙打开,往西、往东或往南、往北,走得越远,半径越长,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如“节气的表情·儿童的天性·村庄的性格”,让儿童遇见24个节气,让24节气遇上24个村庄,将“课程·节气”“活动·儿童”“实践·村庄”结合在一起,在大自然中、在社区生活中,寻找有别于校园内的生活,沉醉其中,得到宝贵的成长经验。扫描一组生活图景,从惊奇的体验开始如一次心灵自由诞生的异想天开:一艘皮划艇冲破了校园里长10米、宽3米的一方小池塘。如一次寻根问底解决的真实问题:水景保护计划——“苔”来“苔”往。发现校园清澈的水景里产生了青苔,研究青苔产生的原因;编程设计、3D建模,发明并制作去苔的装置;设计并制作青苔微景观,换个角度激活青苔的生命价值。如闲情逸致孕育的美好生活:春天,谷渎港畔,我们举行樱花诗会;秋天,广阔农场,我们举行稻田音乐会。歌德和艾克曼德对话录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能想望的最高境界乃是惊奇。我对惊奇的理解是“对知识的渴望”,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渴求认知的积极态度。创新的开始,在于惊奇的经验。如何追求并擅用闲暇?我们可能有许多事情要做,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为闲暇创造外在条件仍不够,还在于观念上能否做到“创造闲暇”。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已这样说:“一切事物都是围绕着一个枢纽在旋转,这个枢纽就是闲暇。”“我们闲不下来,目的就是能悠闲。”教育有着多元样态,但究其本质都是为了儿童的持续发展,为儿童带去不同的故事和人生可能。我们的闲暇,未尝不能影响儿童对闲暇的理解。我们的生活热情,未尝不能点燃儿童的生活热情。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把孩子的心灵引向闲暇,不断去体验惊奇的感觉,然后怀抱希望,不停继续摸索前进,一个更宽广更具价值的充满生命闲暇的世界正在打开。-
2023年9月4日
其他

DI目的地想象:在即兴与挑战中,让想象成为创新

用指定的材料——木片、纸或钢丝做用指定的材料——木片、纸或钢丝做一个过山车,释放高尔夫球,并测算高尔夫球的行驶距离和行驶速度,在这个“要距离”又“要速度”的赛事中,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初高中的学生发挥创想,前后修改近十种方案,前往美国参赛时,又将所有的装置拆散后装箱,用一天的时间组装、复原、重新调试……以EVA泡沫制作角色盔甲,以塑料叉子和纸盘为原材料制作装饰,利用电机、液压和电磁铁颠倒、旋转布景,在艺术类挑战赛中,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DI少年团选择选编20世纪90年代漫画《魔卡少女樱》,呈现一个围绕新主角李小狼的视角展开的故事……看似围绕工程、艺术等单一主题,但这样的赛事背后涉及技术、科学、艺术、工程等多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又指向三个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创意、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1在过程性学习中创新DI:基于团队,创造性解决问题DI(Destination
2023年9月4日
其他

张华: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優教育》39期卷首

时代的变迁迫使人们重新审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性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建立在三大关系问题的哲学沉思基础上。人,作为主体,其人格理想是自然性、社会性与自主性的健全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价值取向理应定位于这种人格理想。当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获得健全发展的时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会进入健康、和谐发展的本真境界。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是“科技理性”,因其对人的三重支离,把丰富的精神世界简化为计算的能力,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彻底被支配。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以教育民主为基本性质的的课程改革,在社会历史视野下“再出发”。让今日课程生长为学生的未来世界,需继承两个宝贵传统并根据时代精神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一是在五千年文明史基础上创生出的持续两千五百年的中国智慧传统,特别是从孔子到朱熹、王阳明的儒家传统,以及道家、佛家传统;二是以五四运动及随后的新教育改革运动为标志的现代教育启蒙与民主化传统。智慧传统为教育民主化奠定文化基础,教育民主则为智慧传统提供方向。启蒙为方向,文化为基础。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然,用一种整体的观点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现在是未来和过去的“会客厅”。当下以新课标为标志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其根本理念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包含的逻辑前提是:儿童(0~18岁)生来具有理智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潜能,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始终拥有高阶思维的内在需要,唯有提供包含高阶思维的学习机会,儿童的核心素养才能获得发展。因此,核心素养理念呼唤一种新儿童观——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儿童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启创新人才的培养,本质上是发现儿童的专长、满足儿童的兴趣,并为每一个儿童提供适合的课程土壤。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到“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在教育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教育知识观变革: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诞生和使用过程,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学生并非长大了才有创造性,而要在创造中长大。未来教育的本质便是培养学生运用过去的知识满足现在的需要,创造面向未来的自己的观念与思想。-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把未来放在合适的位置——学会解决问题

原生质、动量守恒定律、解析几何、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位移、定状补、动词不定式、化合价……似乎中学过后,我们再也没碰到过这些概念,曾经老师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记忆,让我们形成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用“定状补语”“动词不定式”“原生质”等去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黄金时代、关键年龄可以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近年,管理方面的权威报告都在聚焦领导力,人们甚至把领导力安放在家庭的幸福生活、个人的自我管理上,乃至成为教师领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基层、中层、高层不同层级领导力的核心有所不同,但最后都要落到“解决问题”上。从基础思维到复杂综合思维,所有能力最终也聚焦在问题解决上。因此,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必须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定义问题、突破限制和平衡关系。1定义问题:问题不被定义,就无法被解决遇到一个问题时,不要立刻回答,而是要追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不对问题进行定义,就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它。厘清问题四要素问题往往可分为结构良好和不良结构这两类。过去,教材和教师告诉学生的题目,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要素清晰,用尽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结论。结构良好的问题具有以下四个要素:知道问题的初始状态、问题解决后的目标状态、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限制条件,以及实现路径。但走出校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缺少已知条件,就是已知条件过多、信息过于繁杂,这都是不良结构的问题。我们需要把不良结构的问题转化为结构良好的问题,才能去解决它。而往往今天的校园里教给学生的都是早被理好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目标非常清晰的问题,当学生面对充斥着不良结构问题的世界,他们会面临巨大的困惑。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只教给学生结构良好的问题,给出足够的、恰到好处的已知条件,让学生用明确的求证得出我们心里早就清楚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不良结构问题的大海里学会游泳”。比如,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给学生的是结构良好、包装完整的问题: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你接到了一项任务:帮助八年级的一位学生收集、整理他八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小测、章检测和学段评估成绩,将所有成绩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处理好成绩数据后,用统计图表直观地呈现成绩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使用术语描述统计图表。经过重新研究,问题可以变成这样:下面是你们班本学年全体同学的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包括各个小题目的分数,只是因为保护个人隐私隐去了同学的姓名,请你为你的好朋友做一个成绩分析,为他提出下一步改进学习的建议。于是,学生来到一片汪洋大海,这项任务就变成了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事实上,当他为同学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引发自己的反思,解决他自己的某些问题。这是谁的问题?定义问题时,首先需要思考“这是谁的问题”。比如,我们给二年级学生这样一道题:请你帮一年级同学将206本绘本分类,使各类图书数量大体相当,再选择6本目录中没有的图书替换已有书目,并说明理由。这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吗?不是。这是学弟学妹的问题,学生要帮助学弟学妹解决问题,因此,他需要回想自己刚上一年级时在图书分类上遇到的挑战,自己曾感觉到的舒服或不便的地方,替换的6本到底是因为自己喜欢,还是考虑到了学弟学妹的需要——这就是在解决“是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天天想着自己,问题可能并无出口,而帮别人解决了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反而可能迎刃而解,这就是认识“是谁的问题”的一条重要定律。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现象当成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往往藏在现象背后。比如说,学生反映作业太多,教导处抓来抓去都解决不好,我们就去找原因。为什么作业太多?因为各科都布置多了。为什么各科都布置多了?因为都怕课余时间学生不学自己的学科。为什么老师这样担心?因为有些老师布置了过多作业来挤压学生时间。为什么有些老师争时间?因为他们特别关心本学科的成绩。为什么只关心本学科的好成绩?因为成绩是学校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追来追去,作业太多只是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学校的评价制度不合理。而只有改变评价制度,才能改变作业太多的现象。现象背后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传统观念认为,从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的差距就是问题,但其实这只是现象。造成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之间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才是问题。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教学生区别现象和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目标感定义问题时还须坚守的概念是“目标感”。我们常常将任务和目标混淆,以为完成了任务,目标就实现了,其实并非如此。北京十一学校有个“泼水节”活动,目标是润滑师生关系,通过老师和学生同乐,一块儿互相泼水,构建出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但刚举办时,有些年级没有弄清目标,把这当作一项任务,以为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全年级400个学生一起泼水就算完成。更有甚者,有些年级只有学生参加,老师去现场只是在帮助学生。也有些老教师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女老师觉得换衣服不方便,都没有参与其中。结果任务是完成了,但润滑师生关系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此,在定义问题时,要始终想着目标是什么,始终不被一些繁杂的问题带走,始终笃定,始终坚守。2突破限制:定义问题之后定义问题之后,如何解决问题?只要是“问题”,一定没有现成的、足够的资源条件去解决。如果遇到的还是一个不良结构的问题,它更缺少资源和要素,还会有限制条件。如何突破限制,便是应该教给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摆脱路径依赖: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突破既定思维我们解决问题时,常依赖传统做法、既有资源,或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但是面对不确定的世界,这些方式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由于学校院墙过矮,不少同学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为此,总务处制订了一个增加院墙高度的方案。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觉得在原有院墙上加一个红外线装置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增加摄像监控装置成本更低。对此,你有什么建议?这个案例中的路径依赖有几个层次:总务处的路径依赖是在过去资源的使用上,院墙低了,加高就行。其他人建议的安装红外线装置或增加监控,看上去好像打破了加高墙的路径,但依然停留在限制学生的路径里。其实,从“不少同学是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可以看出,问题根源是校园里没有地方让学生解决生活用品的需求。在学校加一个便利店,问题可能就解决了。3打破自我设限:从一个人走向一个世界有时候,我们也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导致无法寻求各个方面的帮助。竭尽全力,就是打破自己,让整个世界想办法。“为受伤的大象造一个有用的人工鼻子”——我们给小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给孩子赋予一个新岗位“动物医生”。但他们不是真正的动物医生,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而是要买一些关于动物救治的专业书籍,查找专业资料,把自己慢慢变成“动物医生”。如果还不够,就要请教真正的动物医生。如果学生无法打开思维,局限在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我定位,肯定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打破自我设限,需要从一个人走向一个世界。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五个维度来寻找资源与解决问题: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原材料和方法机制。如果能从这五个维度打开视野,寻求更多帮助,就会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径。4利用要素增减:让限制激发创新通过增减要素,做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让限制激发创新。和一个视障者一起看电影,他看不清屏幕,你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理解这部电影?学校养了两只放养的小鹿,校园里还种了很多它们喜欢吃的植物,但我们不希望它们来吃,你怎么处理这个冲突?面对疫情封控,学校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怎么举行?这些就是“限制激发创新”的任务设置。比如狂欢节不能在校园里举行,就减除一项资源。但事实上也增加了一项资源——在家里,而且有家庭成员参与。“如何办好狂欢节”就是一个通过突破限制来解决的好问题。其实,教学生突破限制,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给他们埋下种子,让他们知道,“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我”。5平衡关系:解决问题的第三个要素并非一切限制都可以突破,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感受、关系,也是解决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平衡关系主要有以下五个关键因素。自我与他人当学生面对设计家庭食谱的任务时,仅仅有营养结构的金字塔,让学生明白营养结构、营养均衡的道理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所需营养甚至口味都思考到位。如果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设计食谱,根本无法解决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平衡。这样的食谱设计过程,也帮助学生清楚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将同理心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正是因为同理心是解决好各种关系的一项基础。班里养了一只乌龟,请代它写一周日记,并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在给二年级小朋友的这项任务里,学生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一只乌龟,体会被圈养时、吃到食物时、被冷落时……它都是什么心情?个体与群体不少学校由于沙特和阿根廷的足球比赛而停课,理由是有些学生喜欢梅西。但这件事并没有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梅西,甚至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看足球直播。如果所有空间都在播放足球比赛,那就冷落或排斥了另一些学生的需求。十一学校很多学生是NBA球星科比的球迷,他们曾提出全校一起观看科比退役比赛的建议。我们评估之后,认为并不合适,因为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件事没兴趣。最后我们决定,教室里照常保持安静,在学校报告厅、电影院、剧场播放比赛直播。喜欢看比赛的同学可以去看,喜欢学习的同学可以在教室学习,喜欢社团活动的同学可以在公共空间进行社团活动。我们给了学生各种选择的自由,关注到了每一个个体与群体。当下与未来在学校,我们不断给学生强化一个公式——“10/10/10”公式。当学生做出任何一个决策,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必须思考:问题解决完10分钟后会发生什么,10小时后会发生什么,10天后会发生什么?对于持续性问题,则要考虑问题解决完的10天、10个月、1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在初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老师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作为
2023年9月1日
其他

德行、智慧、教养和学问

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健康强壮的体魄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须格外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形成。除体育外,德育和智育指向德行、智慧、教养和学问四个重要品质的培养,使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通过教育与练习培养儿童所必需的良好的性格习惯成为贯穿德育的主线,智育则居于次要地位,为培养健全精神而服务。1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是: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凡是二者都具备之人就不必再有其他的奢望了;然而一个人的身体与精神中若有一方面存在缺陷,即使功成名就,也绝无幸福可言。人们的幸福或痛苦主要由自己决定。心智颟顸者做事定然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体衰弱者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本人承认,有些人的身心生来就很强健,无须别人的多少帮助;他们凭借天赋之力,自幼便能日臻完善;并依靠与生俱有的优良体质,能够建功立业,创造奇迹。但是此类人实属罕见;我认为,可以这样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人中,他们是行为端庄或品质邪恶,是有用或无能,十分之九都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人与人之所以千差万别,均仰仗教育之功。我们童稚时所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乃至无法察觉,都有极重大、极久远的影响,犹如江河的源头,水性异常柔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乃至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总之,从源头上加以引导,河流就接受了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向十分遥远的地方。本人认为,儿童的心智和源头的水性相近,容易引导,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精神固然是人生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切的主要是内心,可是外在的躯壳也不可忽略。对于我们的工作及人生幸福,健康是何等重要;而一个人为了出类拔萃,功成名就,就必须能忍受艰辛、疲乏,因此对强健的体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无须证明。此处,我所要讨论的健康问题,并非医生对于有病的或体质衰弱的儿童应该怎样救治;而是说,父母对于儿女原本健康,至少是未曾患病的体格,在不借助于医药的情况下应该怎样维护及改进。对于该问题,其实只要短短的一条规则就可以厘清,这就是:绅士们对待儿女应该像诚笃的农夫及殷实的自由民的所作所为一样。然而由于为人母者可能觉得我的方法未免严酷了一点,而为人父者也许又认为我的说法过于简略,只是我有一种普通而准确的观察,这就是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及溺爱之故而遭到戕贼,至少也受到损伤。2重视儿童精神:用理性克服欲望一旦身体获得了应有的关注,保持强健兴奋,能服从并执行精神的命令之后,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精神保持正常,使之在一切场所的一切行为举止得当,合乎一个理性动物高贵美善的身份。人们的言谈举止、能力之所以千差万别,较之任何其他事物,教育所起的作用乃是最大的;倘若这种说法如本人所确信,诚然不错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提出以下主张:要格外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形成,而且须及早形成,这足以影响他们今后一生的生活。因为他们做事或好或坏,随之而来的赞扬或责备便会与其所受的教育相联系。身体强健主要体现在能吃苦耐劳,精神的强健同样如此。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就在这一点上:一个人能抗拒自己的欲望,能够不顾自身的自然倾向而纯粹服从理性最好的指向,尽管与欲望背道而驰。对我来说有一件清楚明白的事情是:一切德行(Virtue)与美善(Excellence)的原则在于,当欲望得不到理性认同时,我们需要具有克制自身欲望得到满足的能力。3养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人良好的德行:最必需的品性在一个人或者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有存在价值,受到敬爱,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乃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无论是在阳世还是在阴间,我认为他都毫无幸福可言。在儿童年龄所许可的范国内,奠定他的德行基础,在此之后应予注意的事,就是要让他准确地谈论真理,同时还要用尽一切可想到的方法,使其向善。你要使他知道,人的许多过错,较快就会得到原谅,唯有歪曲事实,用遁词去遮掩过失则另当别论。你要及早教他有爱心,善待他人,这样做就可以较早奠定一个诚实人之根基;一切不公道的事情通常都是源自我们太自爱,又太漠视他人之故。以上是我对此问题所要表达的一般意见,要在儿童身上奠定德行的初步基础,有了这些也就够了。等他长大后,其本性中的倾向是应予注意的,他的本性如果使他偏离了德行的正道,有误入歧途之虞时,我们就应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去救治。学会大智慧:真实与诚笃和一般流行的见解一样,我将智慧理解为:一个人在世上处理其个人事务时精明强干并富于远见。这是善良天性、心智专一和经验结合的产物,故非儿童所能企及。对于智慧问题,于儿童而言,能做到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尽力阻止他们变狡猾;狡猾仿效智慧,却与智慧相离最远;它像一只猴子一样有近似人的外表,但缺乏人的实质,因此更为丑恶不堪;狡猾只是因为缺乏悟性,不能直接达到目的,于是求助于诡计与欺骗术;其弊在于:狡猾的计谋只能使你得利一时,却受害长远。无论何种掩饰均不能天衣无缝,不被人发觉。世上绝没有一个人能如此狡猾,以至蒙蔽了所有的同类。他们的真面目一旦被人发觉以后,会遭到所有人的厌恶:人人都不喜欢狡猾的人,整个世界都会联合起来群起而攻之;但是坦诚、公正、聪敏的人则会受到每个人的礼让,使其专一于其事务。应使一个儿童习惯于获得关于事物的真实观念,不达此目的就不满足;应使儿童把心智用在伟大的、有价值的思想上,而与虚假以及包含大量虚假成分的狡猾保持距离;这才是儿童对于智慧的最合适的准备。至于其他事项,那是需要时间、经验和观察,并且还要熟知各类人的脾性与计谋,方才能够学到,对于无知、粗疏的儿童,或急躁、轻率的青年来说,不能抱如此之期望。在这种尚未成熟的年岁时所能做到的,就是我曾经说过的,要使他们习惯于真实与诚笃、服从理智,以及尽量反省
2023年9月1日
其他

重温教育之目的,回望学生之精神

1教育之目的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为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意志)、美育(情育)是也。完全之教育,不可不备此三者。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业毕矣。陶行知:教育在于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这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而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2学生之精神陈鹤琴: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为什么要讲做人呢?因为人自生至死,在他的面前一直摆着一个做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都是过着社会生活的,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既然如此,人就必定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发生关系,怎么使这个关系正确而完好地建立起来,以通过这个关系参与共同生活,通力合作以谋控制自然,改进社会,使个人及全人类得到幸福,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活教育要讲做人。应当努力来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创造的能力。第三个条件是要有服务的精神。第四个条件是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个条件是要有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为什么要做世界人呢?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像以前了。在今日,要缔造世界的永久和平,自然亦非仅中国人的努力所能为功,必然也是世界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生在今日世界的一个中国人,他除了要过国家的生活以外,同时还要过世界的生活。他不特要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质,他还要了解世界的潮流。他不特要为中国的民主独立而努力,他还要为世界的和平而奋斗。所以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做世界人。现代世界人,主要的条件便是“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张伯苓:学生之气质人之气质与商家之商标戳记相仿佛。某货系某种商标,出自某字号。一见其戳记商标即可定其货物为优为劣。观人亦然。一见其人之气质,即知其是粗是细,或卤或谨,是谦是骄,为奢或俭。往往一见其人之气质,即知其来自何省何校何种家庭。盖学校家庭社会于吾人气质上关系之切,影响之深,有不能隐讳者。诸生曾见门前所悬之镜乎?镜上格言,即可为吾校气质教育之标准。子试读之,诸生其默自省察:面必净
2023年9月1日
其他

NuVu:在“魔法学校”里遇见真实的创造

“让‘看’和‘做’更密集地交替迭代,让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同一个教育过程中不割裂开来。”这是从NuVu工作坊到NuVu中学一以贯之的理念。这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中学,2017年入选Core77的创新教育设计奖,2018年获得国际教育发展协会颁发的创新领导力奖。在这所学校,没有课程、没有科目、没有教室、没有课表、没有分数,利用“设计”的过程,学生发挥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来解决复杂的挑战。NuVu联合创始人萨巴·戈尔坦言:“来到NuVu的学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但他们都走出了和传统学校学生不一样的成长轨迹。”1起于一场教学研究实验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专业博士赛义德正在从事一项研究——如何将大学建筑工作室的运作思路沿用到中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赛义德认为,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十多岁的孩子也有能力和研究生一样从事设计和工程项目。赛义德选择的突破口是建筑设计领域里的形状文法(Shape
2023年9月1日
其他

聚焦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 首届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精彩回顾

8月9日-10日,由《教师博览》杂志社主办,伊顿纪德《優教育》协办的“聚焦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届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暨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操太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小校长孙双金,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及13位一线学校校长和教育研究者,携手近300余位校长等教育人,从文化、课程,到管理、微生态打造,聚焦校长领导力,直面教育功能性和生态性的平衡,促发共同理解、共同实践。重塑教育的社会想象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学是传递和识记既有知识的,成绩是以消耗大量时间为前提的,学生的学习是与生活相割裂的,学校教育是片面且急功近利的……操太圣从问题出发,以全球视野,提出教育面临价值重塑的七大挑战:如何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与教学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共同体精神?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伴随着优绩至上、竞争逻辑和功利主义的盛行,而出现的社会凝聚力弱、人更趋功利自我、人的内卷与倦怠等问题,操太圣提出重塑教育的社会想象。首先是通过对现有教育之社会想象的讨论,破除优绩主义的迷思,揭示生活于世俗时代中人们关于教育的精神图景。其次是重塑,重新想象人、想象制度。我们培养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人、具有创造性主体的人、追求共赢的社群人、享受生命意义的人。“不能自我控制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理想教育需在理想制度有序的状态中不断向前。最后,在社会中展开广泛的教育对话与交流,寻找共识者,促发共同理解、共同实践。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詹大年(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人是关系的“动物”,社会是关系的产物。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詹大年认为孩子的“学习问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关系问题”。教育的顺序是关系——兴趣——规则,教材、课堂......都是关系的手段。校长不是“管理者”,而是教育设计者、关系建构者、规则守护者。学校不是“做大”也不是“做强”,而是“做温暖”。学校不只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当教育的功能性被放大,生态性被忽略时,问题便会出现。把孩子养亲了,教育(设计)才有灵感。教育就是要多给生命一条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校园安全就是一种关系的设计。关系是满足需求,好的关系首先是心理安全,孩子的安全感来自自我发现。生命,不只是科学;教育,也不只是科学。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生命问题。在好老师的眼里,没有“优生”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成尚荣: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人生好比坐标,迟飞的鸟在夕阳晚霞中飞行,在向往的状态和心绪中,自然追求着更大的发展坐标。不确定的起点串联起的曲线,慷慨地指向时间与空间的架构,透析现在与未来。在丰富的“心视角”下,在思想的轮子的转动中,在这扇门到那扇门之间,让人生坐标向教育、向生活、向世界敞开。从心里流淌出真实且自然的诗意,在更大的坐标上梳理人生完整的静脉,沿着斜坡,向上起飞。1发展状态认知:在“尚可”中回归我对“尚荣”的解读是“尚可”,其含义是:要处在“尚可”的认知中,再争取从尚可走向尚荣的理想状态,这是一种自我暗示和要求。“尚可”“尚荣”架构起我的人生坐标。这也许是冥冥之中人生与我的约定以及对我的承诺。我是一只起飞很迟的鸟,不敢说“傍晚起飞的猫头鹰”,也不愿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是走了这么久,才知现在才是开始。我领悟:年龄不是问题,人生坐标上的那个起点,其实并不确定,也并非固定的某一个,而是一个个起点串联起的一条发展的曲线。因而,人生是一首回旋曲,人总是要回到童年这一人生根据地去。童年的憧憬和想象有种潜在的力量,在回旋中建构自己的历史,建构自己的坐标,总得为自己鸣唱一曲。而人的发展既可以规划又不能规划,最好的发展是让自己“非连续发展”。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说,人是可以塑造的,但塑造的观点即连续性教育理论并不完整,应当作重要调整和修正,而非连续性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我以为,非连续性教育可以迁移到人的非连续性发展上。所谓非连续性发展,即淡化目的、淡化规划,这是非功利的、非刻意的。如果功利、浮躁、刻意,会产生“目的性颤抖”。人的发展应自然一点,“随意”一点,对学生的教育亦应如此,最好能让学生跳出教育的设计,也让名师的发展跳开其中。只有“尚可”,才会在不满足感中再向前跨一点。2更大的发展坐标:把一切献给现在人生的坐标,实则是发展的格局,坐标要大,即格局要大。大格局不外在于他人,而内在于人的心灵。大胸怀下的大格局,是由时间与空间架构而成的坐标。用博尔诺夫的观点来看,空间常常有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点。垂直方向引导我们向上,向天空,向光明;水平方向引导我们向前;点则引导我们建立立足点。无论向上、向前,还是选择一个立足点,都需要努力和付出。而时间则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其引导人应当有明天性。明天性,即未来性,亦即向上性和向前性。因而,实践与空间构筑了人生的坐标,这样的坐标便是大坐标。在更大的坐标中,需要处理好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我欣赏这样的表述:对未来的慷慨,是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现在。其意不难理解:不做好现在,何谈未来?因此,想要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故事,则要从现在开始,只有着力讲好今天的故事,才有明天的故事。3坐标上的原点:追寻和追赶这实质上是我的一次回望,回望自己人生发展的大概图景,回望自己的坐标。但回望不是目的,找到那个点才最为重要。寻找坐标上的原点,它是核心,是源泉,是出发点,也是回归点。找到原点,才能架构人生发展的坐标,
2023年8月4日
其他

伊顿纪德《優教育》携手佰特博雅工坊,跨界“觉醒校长领导力”,共探学校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23日,由佰特博雅工坊、伊顿纪德《優教育》联合主办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下‘觉醒校长领导力’工作坊”在南京举行。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联席秘书长、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康至军,中国组织进化年会联合创办人、正念领导力教练、《重塑组织》译校陆维东,上海佰特教育创始人、理事长王胜,企业总裁教练、战略顾问李汉忠,携手近四十位校长,以行动学习直面学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跨界探讨学校组织的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汇集群体智慧寻求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共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觉醒校长领导力,做“鲜活”的教育陆维东(中国组织进化年会联合创办人、正念领导力教练)商业向善、共同富裕、循环经济、共益企业、社会企业、青色组织……中国组织进化年会联合创办人、正念领导力教练陆维东引入“觉醒商业——新商业文明的理念与实践”,带领校长跳出教育,看见未来的商业范式。觉醒商业呼唤觉醒领导者。觉醒领导者需具备九个特征:使命为先、以爱领导、长线思考、创新与价值创造、发展团队、终身学习和成长、定期复原、多赢策略、行事正直。当领导者变得更加觉醒时,他们所领导的组织也将变得更加觉醒,他们将建构出使命驱动的文化和社群——这不仅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样也会引发学校的变革。陆维东以正念体验,带领校长们以有机的世界观,超越自我,全方位感知,透过现象看本质,自问“怎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助益生命?”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