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极简史丨我们是怎样把七夕过成情人节的?

2017-08-28 小怂 中国国家地理BOOK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牛郎织女相会日——“七夕节”,不知尘世中有多少红男绿女也会像牛郎织女一样约会。“七夕节”,常常被称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可殊不知,传统意义上的“七夕”其实跟“情人节”毫无关系,哪怕在民国时期,它也不是被当做“情人节”的。


我们是怎样把七夕过成情人节的呢?一起来看看“七夕”的历史吧。


汉画拓片《四神天象图》

说到“七夕”,不得不提织女和牛郎。

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远古时代

就已经有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了。

那时的人们,为了抵御即将来临的严寒,

每到农历七月份便开始织布;

而有一颗星星每到这个时间,

会上升到一年当中的最高点。


于是古人出于对自然的敬畏,

以及生活和时间的实践,

将这颗星星命名为"织女星"。

而牛郎星,它又名牵牛星,

古人与牛为伴,

牵牛之名饱含殷殷期盼。

古人用丰富的想象力,

将天际中的自然现象和人间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

逐渐创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

具体产生年代已经无法考证,

现存最早的相关记录来源于诗经。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但此时的“牵牛”和“织女”,

主要作为星宿出现,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

织女和牵牛产生情感纠葛的最早文献记载,

是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

而那时所流传牛郎织女的悲剧结局,

不仅影响了人民的民俗生活,

更是逐渐形成了七月初禁婚嫁的时间禁忌。


而七夕,据《物原》记载,

“楚怀王初置七夕。”

 有可能在战国时便存在了。

战国时期虽然存在七夕的相关习俗,

但直到汉代才正式将七月七定为七夕节。

虽然“七夕节”正式出现了,

但其实在西汉中期以前,

民间仍是把“牛郎织女节”看成对时日的忌讳,

这一点从当时的巫术中便可看出


《淮南万毕术》

“赤布在户,妇人留连。

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

置楣上,即不复去。勿令妇人知。”

当时的人们仍将七月初七看成是一个别离的日子。


两汉时期,是七夕节发展的关键时期

七夕从天文点转向岁时节日,

最关键的习俗“乞巧”也形成。

 


“乞巧”起源于汉代宫中

据《西京杂记》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斗巧的习俗同样起源于汉代宫中


据描述,在七夕这一天,宫中的宫女们会聚集在开襟楼上,大家一起学习穿七孔针来乞巧。其中一个叫徐婕妤的宫女能够把生的莲藕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看见了很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放置于宫中的桌角上,要求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斗巧’。流传最广乞巧游戏是“对月穿针”、“穿针乞巧”,这种游戏是要求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用彩线穿七孔针,看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能乞到的巧越多。


 “七月七,晒棉衣”的习俗也开始于汉代。


据记载,汉宫中太液池的西边就是汉武帝的曝衣阁,他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命宫女上楼晒衣物。关于汉代七夕节习俗的记载尽管有些零碎,但是也足以看出,七夕节中最主要的民俗活动——乞巧已经产生。 


至此,七夕节最主要的民俗已经形成,

七夕已经具备节日的特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七夕节得了更大的发展。

牛郎织女故事情节进一步完善,

并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

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完全消失,

成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


七夕在魏晋时期有晒书习俗。

据记载,《世说》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魏晋时期也形成七夕食俗。


相关最早的记载是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记载:“七月七日加斫饼,并于常食之”。南宋时期,人们在这天主要吃精细的千层饼和油酥饼等。

 

到了唐宋时期,七夕节俗活动盛行。

不仅各种文献上有记载,

唐玄宗甚至在宫中建了一座乞巧楼,

宋太宗也下过一道鼓励人们欢庆七夕的诏书。



同时,这个时期,

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织女的诗文。


例如,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白居易《长恨歌》也有提到,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到了元明清时期,七夕节已经日渐成熟。

  

在元代,七夕节多被称为女儿节,

在宋元时期七夕各种习俗非常兴盛,

并一直流传后代。

 

《析津志》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朝中、宫中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


在明清时期,

七夕已经是重要的民间节庆,

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间“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朝时叫“掷花针”,主要用松针来卜巧。此俗一直保留到近代。据《清嘉录》记载,人们在庭中或露台上陈设香烛和各种果实,对牛郎织女二星进行膜拜以此来乞巧。


七夕出现了吃“结缘豆”的食俗,

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


《漳州府志》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清朝时期,江西七夕节有吃“油饼”,喝“巧水”的习俗。而在陕西省兴平县,七夕节时,年轻女子陈上水果、酒、豆芽等,祈求织女赐巧。在陕西临澶县,七夕时,有女孩的家庭要用瓜桃枣梨等来进奉。福建《金门岁节》也载七夕这天要吃同心饼。广东七夕又有相互赠送龙眼、槟榔来结缘的习俗。

 


由此可见,七夕节,

在历史上,从未被当做情人节

那么,七夕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情人节的呢?


据说是源于千禧年江苏红豆公司的一次营销,

那时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愈演愈烈,

于是红豆借了东风,

将七月七日定为红豆相思节,

在官方和媒体的共同推动下,

改写了七夕的传统意义。


p.s.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来自邱绮《传统七夕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


你的七夕是怎么过的?

留言告诉我们吧~



——END——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大自然的声音 | 星野道夫 | 好的照片背后 | 时尚厨房 雨林精灵  | 荐书 最有爱的男摄影师 | 高铁上的泡面 | 风景,人的回忆 坚果里最坏的那个 | 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冰箱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