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口可乐投资的Suja正寻求出售,百事孵化器公布最新名单,全食超市发布2019年十大食物趋势 | FoodPlus Weekly

袁一鸣Sean FoodPlusHub 2020-09-20


这是FoodPlus推出的第67篇Weekly·周报


声明:本文为FoodPlus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Weekly·周报』Weekly从侧重资讯的分析改版到了侧重资讯的丰富程度,我们会收集并盘点过去一周食品消费品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资讯,当然有一小部分资讯时效也可能会超过一周,我们每周会更新一篇,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缺席更新。


PS:文末有第11期上海小饭局的预告,也可以点击此处查看这期小饭局的详细介绍。



大事件&风向标


Impossible Foods将在2019年向零售渠道拓展,走向家庭消费是人造肉公司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撰文:海枫

信息来源:FoodBev、往期FoodPlus Weekly



走向家庭消费是人造肉公司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以及时间节点,Beyond Meat此前已经通过零售商在出售旗下的各种类型的人造肉产品,包括主要成分为植物的牛肉和香肠,可以理解为这是直接为家庭消费提供产品,而Impossible Foods此前并未涉入到零售领域,所以并未完全走向家庭消费。


从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两家以植物提取主要成分来生产人造肉的公司成立以来,这个领域被认为是食品与科技结合的未来,除了从植物中提取主要成分再进行合成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是从动物提取细胞在实验室进行培养,这些公司有以色列公司SuperMeatFuture Meat美国公司Memphis Meats荷兰公司Mosa Meat,由于提取动物细胞在实验室培养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无法达到量产的条件,所以后者的发展速度,至少从商业化速度来看,是要慢于前者的。


根据FoodBev报道,Impossible Foods将在2019年向美国零售商发售Impossible Burger产品,这是其目前最核心的产品线,此前主要向美国、香港、澳门的高档餐厅提供产品,再由餐厅将其制作为汉堡进行出售,总共在美国已经有超过5000家餐厅网点,在香港和澳门也有接近100家餐厅。


截止到目前为主,Impossible Foods获得了多轮融资,其中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新加坡淡马锡等投资方,总融资额度目前已经在4亿美元左右。


做为对比,Beyond Meat截止到目前为止的总融资额也没有超过1亿美元,最近还被媒体曝光出来Beyond Meat计划在2019年IPO,这得益于Beyond Meat在市场化上要先行于Impossible Foods,进入到零售渠道也远远早于后者,目前已经在美国进入的渠道有Kroger、Target、Whole Foods,覆盖的零售网点已经超过了3万家。


从长期去看,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很难判断最终谁更有机会在这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从产品本身来看,Impossible Foods的产品能够进入到数千家高档餐厅,可以判断在产品品质以及质感以及口感上是有一定优势的,而Beyond Meat的产品能够铺设到数万家零售终端网点,可以判断其产品在定位以及售价上已经达到大规模推广的程度,并且消费者能够很好接受,就好比其他产品品类中有高、中、低端之分。


人造肉公司的兴起属于科技在食物领域的创新代表,这也让我们去思考食物的未来会变成什么形态,或者说未来的食品商业会如何发展?


在英国全营养代餐公司Huel获得第一轮融资时,我们有分析过这可能是未来食物的一种形态,主打便利以及全营养以及营养均衡,当然其中也有一定健康的成分。那这个方向其实是主打便利的未来食物方向,如果是从正常饮食角度去考虑,植物性的或者实验室培养的,会在多大程度成为未来食物的主流之一?


此前我们还在Weekly有提到过海鲜类的人造肉公司Finless Foods,而以色列人造肉公司SuperMeat主要是从禽类人造肉角度进行开发的,就好比植物乳去替代乳品类似,乳品里有分成很多种种类,比如常温奶、鲜奶、酸奶、冰淇淋、奶酪等,植物乳公司去开发产品时会对标正常的乳品产品,在人造肉领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在未来,植物性的人造肉、实验室培养的人造肉,以及与传统畜牧业、养殖业等普通肉类产品去竞争,会存在一种怎样的格局?


这就要回到多个维度来考量这个事情,一方面是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一方面是考虑生产效率的问题,还有一方面要去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许会存在一种情况,人造肉会取代很多工业化养殖肉类的市场份额,但有一部分采取自然养殖、有机的肉类会变得向奢侈品。


当然以上提到的是一种可能,如果人造肉的效率能够极大提升,以及产品品质能够优于大部分工业化养殖的肉类,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反而是未来食物发展的一种趋势。


那就回到当下,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人造肉这个产业,以及其中的机会,也包括投资机会。


未来食物的投资是食品领域投资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提前在此布局着眼于未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包括眼下的肉类公司,比如新希望六和、双汇发展、光明集团旗下的梅林食品等,做为参照,其实美国肉类巨头公司泰森食品就在这个方向上做布局,此前我们在Weekly中有专门分析过泰森做的这个长远策略。


但如果是风险投资的话,眼下比较好的机会还是在国际市场上,而中国市场还需要培养,在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件短期内就能产生回报的事情。


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以下两个不同维度的话题。


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如何看待人造肉的未来发展,以及会如何看待未来食物发展的趋势?


如果你是创业者,会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市场人造肉普及的难度以及如何攻克这些难题,会如何在未来食物领域去做创业探索?



曾获得可口可乐投资的果汁品牌Suja现在要寻求被收购了

信息来源:CNBC,FoodDive,Suja官网,Innocent官网,Naked官网



根据CNBC在11月8日的报道,美国有机冷压果汁品牌Suja正在和投行Evercore接触,以寻求可能的对象对公司进行收购。


Suja可以说是美国乃至全球果汁行业中的一个明星品牌了。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获得了来自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以及Leonardo DiCaprio(小李子)等明星的投资和背书,也以cold-press(冷压)这个技术和概念为自己在果汁这个品类中打开了一片天。


冷压果汁这个品类可以从消费层面简化理解为更加健康、新鲜也通常更加高端的低温果汁。在消费者健康诉求推动下,这个品类整体增长表现强劲。根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的调查显示,2016年全球冷榨果汁行业收入达4.92亿美元,每年复合增长率达7%,预期到2024年,冷榨果汁收入将达8.45亿美元。当然,主要的增长推动来自北美市场。


       


当然,冷压果汁并不是Suja的全部。目前Suja的产品组合还包括益生菌饮料、康普茶和植物蛋白饮品,也有美国市场比较流行的健康shots饮料等产品。从产品组合来看,Suja对消费者趋势和市场潮流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基本上踩中了近年来美国市场大火的几个品类。       



Suja获得可口可乐的投资是在2015年。行业对此一个较为普遍的解读是可口可乐当时看中Suja背后极具潜力的果汁市场,并在这个领域加注。另外我们也认为,Suja和椰子水品牌Zico、有机茶饮品牌Honest Tea这一批被可口可乐投资收购的品牌也都代表着可口通过在健康类产品上的发力来重塑品牌形象。


在果汁领域,可口可乐还操作过一个知名案例——成立于1999年的英国品牌Innocent。这家以smoothie(思慕雪,一种搅拌混合了冰和乳制品、豆制品、多种维生素的天然果汁)起家的品牌目前产品组合涵盖了果汁、植物基的代乳饮料、气泡饮料、儿童饮料和椰子水等品类。


Innocent的的业务发展和资本化路径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2003年Innocent销售额1,000万英镑,2012年销售额达2亿英镑;2009年,可口可乐以3,000万英镑(4,400万美元)占股10-20%,2010年四月,可口可乐公司又以6,500万英镑的价格将持有的股份提高到了58%。


此前我们对可口可乐战略投资乐纯的分析中也提到过,可口可乐在国外的战略投资决策有一个比较惯用的“套路”,对看好的品牌先进行战略投资但不控股,当入股之后公司有非常明显的规模化增长后可口可乐再进行追加投资,最终达到控股。


可口可乐在Innocent上就是这个逻辑,而就目前Suja来看,应该也是这个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在三年前投资Suja时,曾保留了一个未来的收购条款,而现在三年过去了,可口可乐是有权利直接收购要卖身的Suja的。不过对此可口可乐官方并没有直接的答复。


抛开可能收购对象的猜测,我们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Suja、Innocent以及Naked Juice、Odwalla、Evolution Fresh等果汁领域比较领先的品牌,都先后被巨头们投资、收购了。其中,Odwalla在2001年被可口可乐斥资1.81亿美元收入囊中;Naked在2007年被百事全资收购;Evolution Fresh则在2011年被星巴克以3亿美金收购。


另外,这些品牌在产品上也有高度相似的发展思路——核心和基本的产品线均以果汁和smoothie为主,但几乎都在植物基饮料、益生菌饮料上发力,同时不少也尝试了椰子水、康普茶等方向。可以看出各个品牌也在积极探索果汁之外一些新的增长方向。


图:已经被百事收购的Naked,其饮料产品线除了果汁,也有蛋白饮料、椰子水等,来源:Naked官网


这是一个有一定发展历史、新兴品牌享受过成长空间但同时也巨头盘亘的市场。虽然整体有预期的成长性,但也不可避免面临激烈的竞争。目前至少从产品层面来看,这一竞争下品牌的差异化策略是不明显的。


次外,Suja的团队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出售公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可能的猜测是Suja的创始团队可能考虑开启新的项目,或者单纯结束一段“创业长跑”。还有一个角度是团队判断,从回报的角度来讲,现在是一个卖掉Suja的好时机,或者,以后的时机可能更差。


根据CNBC的报道,Suja目前的营收在1亿美金左右。从Suja从2013年开始飞速成长的营收数据对比来看(2013年1,800万美元营收,2014年接近5,000万美元营收),这个数据并不十分理想——Suja离十亿美金品牌的距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2015年,可口可乐投资Suja 9,000万美金,换取了30%的股权;同时Suja还把自己20%的股权以6,000 万美金卖给了高盛。以这两次交易的数据作为基础,Suja在2015年的投后估值是3亿美金。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看,Suja的品牌积累和业务发展、配合果汁市场的预期,是有机会卖出一个好价钱的。



大公司新闻


百事旗下孵化器Nutrition Greenhouse披露北美地区第一批入选项目,百事在北美市场挖掘到哪些有趣的产品和品牌?

信息来源:FoodNavigator,Nutrition Greenhouse官网,百事官网,界面新闻,IQ Bar官网,Torii Labs官网,Remedy Organics官网,Bohana官网


      

此前的Weekly中,我们对百事旗下孵化器PepsiCo Nutrition Greenhouse(以下简称Nutrition Greenhouse)有过持续的关注。这一专注在食品消费品领域的创新孵化器在已经欧洲成功举办了两期,为18家食品初创公司提供了资金、以及来自百事内部专家深度的专业指导,覆盖销售,市场,供应链,人力资源等各个专业方面。


今年,也是Nutrition Greenhouse首次面向欧洲以外的市场,在北美地区进行孵化尝试。而近期,Nutrition Greenhouse终于披露了在北美地区第一期孵化计划的10家入选公司。我们根据Nutrition Greenhouse官网的披露和这些公司的官网等信息进行了梳理:


  • Bohana(波士顿,美国)——基于水百合种子制作的高蛋白零食

  • Hapi Drinks(德克萨斯,美国)——无糖饮料品牌,主打针对儿童肥胖、糖尿病等功能场景

  • IQ Bar(波士顿,美国)——能量棒零食,主打“为大脑供能”

  • Remedy Organics(新泽西,美国)——植物基的功能性饮料,包含超级食物、草药、高蛋白、益生菌等热门健康元素和标签

  • Rule Breaker Snacks(新泽西,美国)——豆类零食品牌,主打高蛋白、纤维、无麸质、素食等健康标签,同时强调美味好吃

  • Sophie's Kitchen(加利福尼亚,美国)——植物基的海鲜替代食品,同时强调无麸质、不含大豆等特点

  • Too Fit(德克萨斯,美国)——营养补剂,主要面向运动员、探险者人群

  • Torii Labs(加利福尼亚,美国)——植物基的功能性饮料,帮助消费者提升日常表现

  • Wildway(德克萨斯,美国)——主打“better-for-you”理念的早餐和零食品牌

  • YoFiit(多伦多,加拿大)——植物基饮料和零食品牌,主推产品为高蛋白的鹰嘴豆奶

           图:基于水百合种子制作的高蛋白零食Bohana,来源:Bohana官网


建立于2017年3月的Nutrition Greenhouse可以视为百事在食品消费品领域面向创业公司进行创新布局的重要举措。而这次进入北美市场可以视作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作为百事的大本营的北美,食品消费品市场发展成熟且仍然持续上升,在一些细分领域的创新也活力满满,在这个市场进行孵化加速,也有希望挖掘到一些更具代表性或是前瞻性的创新品牌。


此前,Nutrition Greenhouse针对北美孵化项目的招募,发布了重点关注的几个方向:营养健康、表现提升、生活方式、目标与愿景。而结合首期入选的10家公司的产品和品牌,这几个理念都得到很强的体现。


图:Nutrition Greenhouse在北美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来源:Nutrition Greenhouse官网


首先,百事在孵化公司的方向选择上一直把健康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这也是百事在业务发展方向转变上的思考。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健康营养也是食品消费品领域一个非常普遍的趋势,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突出差异化的功能性、强化营养要素、突出原材料特点、以及踩着新的消费理念或是强调社会责任,都有不少食品消费品牌做的可圈可点,


入选的公司中,高蛋白和植物基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标签,分别体现了营养要素和健康解决方案的思考。其中植物基是百事在北美地域公司选择中非常受关注的方向,10家公司中有6家的产品皆有此概念;其中植物基功能饮料和植物基的蛋白替代产品是两个热门方向。健康营养角度,还有无糖、无麸质、膳食纤维、益生菌等热门的健康方向的公司得到了百事的青睐。


图:植物基的功能性饮料Remedy Organics,同时包含超级食物、草药、高蛋白、益生菌等热门健康元素和标签,这家公司此前也入选过CHOBANI的孵化器;来源:Remedy Organics官网


替代蛋白仍然是一个有热度的方向。尤其是在鱼类等一些细分的蛋白种类领域。不过当下环境来看,替代蛋白已经逐渐过了仅仅依靠一个解决方案的概念就可以获得认可的阶段,仅仅依靠一个实验室的项目就拿到融资也越发不可能。如何真正在这个概念基础上进行更好的产品化落地才是当下替代蛋白的核心问题。产品的美味、便捷性、以及成本都成为需要突破的关键。入选的美国公司Sophie's Kitchen就在鱼类蛋白替代的产品化上有了较高程度的实践。


      图:植物基海鲜替代品牌Sophie's Kitchen的一些主要产品,来源:Sophie's Kitchen官网


另外我们观察到,对营养、健康特点的构造越来越多和一些功能性场景结合。无论是针对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还是健身人群、运动员等特定人群,甚至在一些更加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一些入选的品牌也通过“better-for-you”、大脑健康、身体表现等角度为产品塑造更加具体可感的功能性特点。这和Nutrition Greenhouse在“表现提升”这个角度的标准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也反应出当下食品消费品在健康营养角度进一步的思考。

       图:主打“为大脑供能”的棒类零食IQ Bar对其功能的塑造,来源:IQ Bar官网


     

图:Torii Labs是一款植物基的功能性饮料,其功能性深入到一些日常的场景,来源:Torii Labs官网


和欧洲的孵化加速计划类似,Nutrition Greenhouse会为北美入选的10家创业公司分别提供20,000美金资金支持。之后会有为期6个月的加速计划,期间来自百事公司的导师也会为入选公司提供经验、资源等支持,而最终会有一家公司从中脱颖而出,得到PepsiCo Ventures Group的100,000美金奖励。我们会对Nutrition Greenhouse的孵化公司进行持续关注。



美国食品上市公司Post Holdings计划将其旗下运动营养相关业务拆分上市

信息来源:FoodBusinessNews,Post Holdings官网,Premier Protein官网



根据FoodBusinessNews在11月16日的报道,以谷物食品和零食为主打的美国上市食品公司Post Holdings, Inc.(以下简称Post)计划将自己集团旗下的Active Nutrition(积极营养)业务拆分上市。


Post目前的Active Nutrition业务部分主要拥有即饮蛋白饮料等饮料、蛋白粉、能量棒以及一些营养补计类产品,旗下的品牌包括Premier Protein, Dymatize, PowerBar, Supreme Protein以及Joint Juice等。


这部分业务近年来增长十分迅猛。根据Post官方数据,Active Nutrition的业务从2014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截止2018年9月30日统计的财年,这部分业务营收达到8.275亿美元,净利润超过一亿美元。

       

图:Post将旗下的品牌和业务部门分为Post Consumer Brands、Michael Foods Group、Active Nutrition、Private Brands等5个部分,其中2017年Active Nutrition营收占集团14%,来源:Post Holdings 2017年财报


其中,主推既饮蛋白饮料的品牌Premier Protein是这部分业务增长的强力推动器,品牌接连以层出不穷的新口味、渠道的拓展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图:Premier Protein旗下的明星产品——即饮蛋白饮料,来源:Premier Protein官网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Post Holdings及旗下品牌的认知度可能并不太高。然而这家美国上市公司在2017年的营收就超过了52亿美金,毛利15.7亿美金,产品和业务包含即食谷物食品、健康有机谷物及零食、燕麦、能量棒、各类蛋白饮料、营养补充剂以及花生酱等品类,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餐饮企业提供的服务。


目前Post Holdings旗下有数十个食品消费品品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其通过兼并收购而来,而Post Holdings集团也在食品消费品领域表现出较强的跨品牌和业务的整合能力。根据官方新闻报道和维基百科的整理,我们挑选了一些Post Holdings比较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


2012年12月31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Attune Foods,该公司拥有Attune、Uncle Sam、 Erewhon高级有机谷物和零食等品牌。


2013年5月28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Hearthside Food Solutions,并获得后者旗下的Golden Temple、Peace Cereal、Sweet Home Farm和Willamette Valley Granola Company品牌。Post Holdings将这项业务与Attune Foods合并。


2013年9月1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Premier Nutrition Company,拥有蛋白饮料品牌Premier Protein及Joint Juice品牌营养补充剂品牌。


2014年1月1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自有品牌面食品牌Dakota Growers Pasta Company。


2014年2月1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Golden Boy Foods和Dymatize Enterprises。其中,Golden Boy Foods是私人品牌花生和其他坚果黄油、以及干果和小吃坚果品牌;Dymatize Enterprises是优质蛋白粉和营养补品品牌。


2014年2月3日,Post Holdings公司宣布已经达成协议,从雀巢公司收购PowerBar,Musashi以及全球相关资产。交易于2014年10月1日完成。


2014年6月2日,Post Holdings收购Michael Foods公司,后者是一家为食品,零售和食品配料渠道的客户提供增值食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的生产商,产品包括蛋制品,冷藏马铃薯产品,奶酪和其他乳制品产品,产品品牌包括:Papetti's、AllWhites、Better'n Eggs、Easy Eggs、Abbotsford Farms、Simply Potatoes 和 Crystal Farms。


2014年11月1日,Post Holdings收购了美国Blanching Company,该公司是一家私人标签花生酱生产商。


2015年1月27日,Post Holdings宣布以11.5亿美元购买了竞争对手MOM Brands,即Malt-O-Meal谷物产品生产商。2015年5月4日完成收购。


2017年4月18日,Post Holdings宣布以14亿美金收购英国早餐谷物制造商——Weetabix Limited,包括旗下Weetabix、Alpen 和 Ready Brek品牌。


而对于此次拆分旗下Active Nutrition业务,一方面可以看出这部分跟运动营养相关的品牌和产品的强劲表现和背后市场的未来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这家拥有多个品牌的大集团在集团战略增长上的一种思考。


根据Post的官方发言,本次拆分上市的决定一方面能从长远角度为股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能为公司在内生增长和并购两个角度创造新的增长点。


Post当前的总裁兼CEO Robert V. Vitale表示:


这次交易将会通过创造性的企业结构变化来实现价值的增长。


而Robert V. Vitale本人也将作为Active Nutrition拆分后成立的新公司的董事会执行主席。



食品消费品及相关领域有新的报告


Whole Foods发布2019年十大食物趋势

撰文:海枫

信息来源:FBIF、Whole Foods Market官网


图片来源:Whole Foods Market官网


我们曾在去年11月份的Weekly同样提到过Whole Foods每年发布的下一年食物十大趋势,在去年的十大趋势中,有几个应验的点,比如高科技植物肉、气泡饮料、膨化食品、超级粉、功能性蘑菇等,在过去一年中的Weekly,我们有多次提到人造肉领域,气泡饮料中气泡水市场在美国也异常火热,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写过的一篇分析气泡水的Toast文章。


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趋势,再挑选一些趋势来做简单分析。


1、环太平洋风味


来自环太平洋地区的风味灵感,这些地区包括亚洲、大洋洲、北美以及南美西海岸,其中有提到菲律宾的猪肉香肠等,还有类似火龙果、西番莲加入到冰沙碗以及鸡尾酒中。


2、有稳定货架期的益生菌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麦片、坚果酱、汤、营养棒等食品,即可以理解为是将益生菌加入到各种类型的食品中,做创新型的应用。这个其实我们在今年5月份一篇全球食品趋势的Insight文章有提到过,可以点击此处详细了解


3、脂肪复兴


随着生酮饮食以及低碳水饮食在美国的兴起,脂肪尤其是有质量的脂肪产品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日常饮食选择。


4、大麻类产品


大麻合法化推动了这波食物浪潮,尤其是可口可乐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这得益于大麻有许多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5、人造肉零食


人造肉是Whole Foods在2017年提出来的2018年食物趋势,这个预测也被应验,随着人造肉在消费认知的普及,会逐步从餐食的食材延伸到包装类的食品以及零食中。而国外市场素食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并不小众的主流市场,有较大的消费基础,所以人造肉零食也顺兴了这些人群的需求。


6、环保包装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其实预包装类食品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原材料资源上,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而环保类包装即是尽可能减少这种负面影响。可降解、更少的材料、可回收,这些都是环保包装考虑的课题。


7、冷冻类零食的创新


冰淇淋属于冷冻类零食的代表,但常见的口味比如香草等,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这些创新可能包括比如牛油果、鹰嘴豆泥、芝麻酱以及椰子等。


8、海藻再升级的海洋食品


从海藻小吃做升级,将海藻应用到各种类型的食品或者海洋食品中,比如藻类成分的金枪鱼食品,海藻酱的应用,还包括海藻油胶囊等。


9、将零食变成餐食的一种


这个我们也在全球食品趋势的Insight文章有提到过,即将一些零食变成餐食的一部分,甚至替代正常餐食。这个也符合国内目前的情况,比如多餐、代餐等趋势变得更常见了。


10、举足轻重的购买力


你的购买就是一次投票或赞助,最终会回馈到产业链的最上游,比如Kuli Kuli生产辣椒粉,最终会反哺到种植和加工,尤其是关注女性的福利。


上面提到的几种,其实有几个类别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益生菌的应用以及零食的正餐化,点击此处了解我们年初的分析


此外就是脂肪复兴、冷冻类零食的创新以及举足轻重的购买力上。


其实今年美国在酮类饮食上就已经出现很多知名的创业公司,包括之前我们在Weekly提到过的防弹咖啡品牌Bulletproof,在这篇Weekly文章中我们有专门分析过生酮饮食这个趋势,当时有提到Dang这家做生酮能量棒的公司。


还有国内高瓴资本和VMG Partners联合投资的骨汤蛋白粉公司Ancient Nutrition,这家公司同样是主打酮类饮食,不过产品是营养品。


冰淇淋产品的创新在美国市场上是层出不穷的,比如主打低糖低热量的Halo Top,在去年超过哈根达斯成为美国冰淇淋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这是一个维度,从风味、口味的维度,也有许多公司在尝试,包括之前我们在Weekly中提到过星巴克推出素食冰淇淋以及一家美国素食冰淇淋公司获得融资,这其实也是一个冰淇淋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举足轻重的购买力上,这是社会创新的一种延伸,即企业社会责任到底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以及商业是不是能够更有效去推动公益以及社会进步,其实在此前我们也提到过美国的B-Corp认证,这是共益企业的认证,即除了在商业上有所作为追求之外,还需要在社会责任上承担更多东西。


例如此前Weekly提到过的百事收购的一家健康零食公司Bare Snacks,其实就是一家获得B-Corp认证的公司,以及此前Weekly提到过的Essential Living Foods,这是被雀巢收购的拉丁美洲公司Terrafertil旗下在美国的子公司。


这种方式,用商业推送社会创新的例子在非食品领域其实会比较常见一些,比如目前美国知名的DTC公司Warby Parker,用买一捐一的方式,即消费者买一双眼镜,则会在全球贫困地区捐一副眼镜,还有做鞋子的Toms也是采取这种方式,买一双鞋,则在贫困地区向这个地区的孩子捐赠一双鞋。


不过对于国内的食品创业者,这些仅做为了解全球食品趋势的信息,了解全球范围内食品行业正在往什么趋势发展,需要清除的是这些趋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市场。



一些有趣&值得关注的新产品

    

△

正在通过创新产品重塑早餐市场的Kellogg(家乐氏)又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名为Hi! Happy Inside的新品牌,主打消化健康这一功能性场景。


目前品牌会先推出椰子、蓝莓、草莓3款不同口味的 “3-in-1 cereal”(三合一麦片)产品,代表益生元、益生菌和膳食纤维三种营养要素。品牌号称含有十亿活性益生菌、2.5克益生元、8-9克膳食纤维。目前产品有袋装(34.5oz)和杯装两种产品,分别在乐购等线下渠道和亚马逊售卖。(信息来源:FoodBusinessNews)


美国棒类零食领导品牌KIND近期基于其核心的坚果及果干的零食棒推出了一款mini版的新品。这款KIND Minis包含黑巧坚果&海盐、焦糖杏仁&海盐、花生酱黑巧等KIND经典口味,但每根的规格缩减到了0.7oz(20g),而热量也控制在100大卡以内。


不过,简单控制热量本身并不是这款产品的核心思想。100卡以内的零食(100-calorie snacks)在美国市场其实已经有一定的消费市场,但很多产品其实只是简单缩减规格实现更低热量。KIND的CEO Daniel Lubetzky表示,产品实际的原材料和营养才是品牌想要传达的点。在上周的Weekly中,我们有提到消费者“on-the-go”的消费场景,而这款更加方便的零食榜显然可以深入到更多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且美味的选择。(信息来源:FoodBev)





营养均衡、富含纤维同时在心脏健康的角度有潜力的燕麦正在成为大火的植物蛋白饮料中的一个“新宠”。百事近期就计划通过旗下的麦片品牌桂格发布一款全新的燕麦饮料Quaker Oat Beverage ,包含原味、低糖原味和香草三款SKU。每瓶含有30到50大卡热量,不到1克蛋白质,以及2.5克脂肪;除了膳食纤维,还富含丰富的钙质和维他命D。


和Oatly等燕麦饮产品类似,Quaker Oat Beverage也主打牛奶替代的场景。这款产品会在2019年1月在美国全国的零售渠道上市。(信息来源:FoodBusinessNews)



第十期上海小饭局通知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小饭局报名页面


这是FoodPlus举办的第11期小饭局

是我们第一次把『品牌营销』放进小饭局大主题里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邀请合作伙伴来共同举办小饭局

希望和你一起来探讨品牌营销对于食品消费品创业公司增长的重要性



第11期小饭局的主题以及时间地点安排

主题:《食品消费品创业公司如何通过品牌营销推动公司增长?》 

时间:2018月11月25日(周日)17:00-21:30(特别提醒,17:00是做为小饭局正式开始的时间)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外滩某一神秘地点

人数:最多30人左右

费用:RMB 269元/人

报名方式: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PS:我们会先联系报名的名单,并且进行审核,所以报名不一定会通过,还请谅解。)


   


更多FoodPlus文章精选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最新一期小饭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