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

孙道萃 | 网络不正当竞争犯罪立法:反思与应答

网络不正当竞争犯罪立法:反思与应答孙道萃摘要:网络基本法与专门法相继颁行,显著增厚不正当竞争法律的规范体系。回顾网络不正当竞争立法的旨趣,兼顾竞争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市场秩序的新型不正当竞争本质之界定范式,更吻合刑法保护的需求与立法修正的逻辑。有必要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破坏生产经营罪作出网络化修正,增设网络不正当竞争罪、破坏网络市场信用评价罪、网络经济市场垄断罪,但不宜只简单讨论增设涉业务犯罪立法问题。关键词:网络不正当竞争犯罪;规范供给;保护客体;网络化修正DOI: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朱珊珊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失衡的实践检视与调适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失衡的实践检视与调适朱珊珊摘要:在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存在定罪准确但量刑失衡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公正司法的实现,而且也不利于遏制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活动。通过对裁判文书网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量刑失衡集中表现为量刑不均和量刑偏差。从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2021年“两高”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有关量刑原则与方法的规定,以量化分析为目标,应在量刑幅度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跨度划分量刑梯度,再将被告人的基本犯罪事实、认罪认罚从宽等量刑情节对应相应的量刑梯度,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通过引入量刑梯度既可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的精准量刑,又可以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不均;量刑偏差;量刑梯度;量刑规范化DOI: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唐稷尧 | 矫治责任视野下的触法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研究

矫治责任视野下的触法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研究唐稷尧摘要:适用于触法未成年人的专门矫治教育制度应当树立矫治责任的基本立场。矫治责任是触法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通过接受特定矫治措施而对其触法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具有约束性与惩戒性的法律后果,彰显出专门矫治教育的惩戒性与保安性特征。专门矫治教育的具体适用应当以矫治责任为基础,触法行为的客观危害与触法行为人的责任能力是判断矫治责任的基本标准。关键词:矫治责任;触法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DOI: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全文发布

2023年第1期目录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查阅全文,查看原版pdf文件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下载链接。●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从批判性到建构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转换”刘同舫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李华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张邦炜 | 北宋末卜漏事变述评

北宋末卜漏事变述评张邦炜摘要:宋徽宗政和五年泸夷大首领卜漏在泸南起兵反抗朝廷,系当年赵宋朝廷第一军国重事。卜漏事变的性质较复杂,称之为起义或叛乱,均不甚确切,或可定性为泸夷民众因反贪腐而起兵,被野心家卜漏利用的超大型群体事变。宋高宗时,将平定卜漏事变作为宋徽宗“好大黩武”的例证之一,将事变的平定者赵遹定罪为“泸南开边”的祸首,虽然出于对“六贼”的义愤,但与史实不符。赵遹并非宋徽宗的宠臣,不是“六贼”的同伙,他在宋徽宗时或许算得上一位反对贪腐的正直之士、较有作为的干练之臣。关键词:北宋;卜漏事变;赵遹;宋徽宗DOI:
2023年1月4日
其他

高希中 | 革命与学术的整合: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取向

革命与学术的整合: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取向高希中摘要: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危机继续加深,国难当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接续古代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投身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通过历史研究为中国革命的目的、对象、性质问题寻求答案;其次,积极融入抗战,成为文化抗战的一支生力军;再次,致力于革命的宣传教育,批判和清算侵略史观等错误观点,激发了当时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力声援了抗战。在追求救亡图存和民族独立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史学以整个民族的利益为中心关怀,为民族独立的实现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经世”价值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应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给予认识和评价。关键词: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经世致用DOI:
2023年1月4日
其他

邓前程 朱林 | 论清代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

2826993639@qq.com;朱林,男,四川荣县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1月4日
其他

贾芳芳 王曾瑜 | 陆游与唐琬婚姻考——兼论宋代婚姻制度与习俗的若干特点

陆游与唐琬婚姻考——兼论宋代婚姻制度与习俗的若干特点贾芳芳
2023年1月4日
其他

李艳 | 明清女教类善书传播与戏曲中女性形象研究

明清女教类善书传播与戏曲中女性形象研究李艳摘要:明清时期劝善书集中编撰,流布传播深远,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劝善思想文化运动。以“女四书”为代表的明清女教类善书在编撰和传播上出现新的形式,思想上传递出新的涵义,以德为本、孝贞节烈、因果报应等原则与观念影响着明清戏曲中女性形象的创作。精英阶层家庭的女性在箴规内则的教育外,接受了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规训与觉醒的矛盾与调和鲜明地体现在明清传奇戏曲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关键词:女教书;劝善;明清戏曲;女性形象DOI:
2023年1月3日
其他

刘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 缝合情感叙述的“感”与“知”​——读谭光辉《情感的符号现象学》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作者简介:刘丽,女,河南汝南人,文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成员,挪威卑尔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符号学与传播学,E-mail:
2023年1月3日
其他

赵宁宁 | 文化导向 结构支撑 实践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10.13734/j.cnki.1000-5315.2023.01.015收稿日期:2022-07-10作者简介:赵宁宁,女,广东珠海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E-mail:
2023年1月3日
其他

李江敏 王青 魏雨楠 | 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23年1月3日
其他

孙启洲 | 危机时刻的词学批评——现代词学发展史中的民族国家话语

危机时刻的词学批评——现代词学发展史中的民族国家话语孙启洲摘要:20世纪前半叶,身处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学人,努力建构起想象性的文学传统,以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在此一历史语境中,词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也被不断地激发和征用。在国难之际,现代词学家赋予词体政治表达的现代意涵,从“依经论词”到振兴国族,实现了词体功能论的现代转向。他们通过鼓吹稼轩词风、宣扬爱国词人、撰述民族词史和编录民族词选等多种方式,强化中国古典词史中所蕴蓄的“民族国家”精神。由此而言,承载着民族国家话语的现代词学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一极,也促使着其自身理论话语的现代转型,理应被视为中国现代文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键词:现代词学;民族国家话语;爱国词人;民族词史;民族词选DOI:
2023年1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张二雄 | 《史记·屈原列传》的史料来源与文本问题的文章学考察

《史记·屈原列传》的史料来源与文本问题的文章学考察张二雄摘要:《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复杂,不同部分性质迥异且文本功能有别。本传中长期困扰楚辞学者的文本问题,之所以从纯文献学角度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史料的性质与功能所致。明清学者将此传与《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称之为“传之变体”,正是着眼于此类传记极强的议论抒情性,实际上它们相当于人物的“精神传”;若从文章学角度来分析“变体”,体现的是司马迁独特的“插叙”、“遥接”艺术。《屈原列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史,文中投射进去了司马迁自己的影子,评估此传在屈原研究中的文献价值,不能忽视它在《史记》中体例、寓意、文法诸方面的特殊性。从本传“太史公曰”乃至《史记》其他篇目传赞的顿挫规律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示。关键词:文章学;《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文本问题DOI:
2023年1月3日
其他

李华 陶雨欣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邓曦泽 | 上帝可以不服从逻辑——石头悖论新解

上帝可以不服从逻辑——石头悖论新解邓曦泽摘要:历史上,石头悖论是质疑上帝全能观念的重要论证。该悖论提出一个诘问:“上帝能否造出它自己也不能举起的石头?”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悖论的前提部分蕴含两个相互矛盾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上帝是全能的,它是显性的,也是目标假设;第二个条件是上帝也必须服从逻辑,但这一条件是非常隐蔽的,而且是逻辑假设。由于从矛盾的前提可以推出任意结论,所以,该悖论是无效的。如果剔除原悖论中的第二个条件,保留上帝全能这一条件,则可以推论出,上帝可以不服从逻辑,因而它既能制造出也不能制造出它自己也不能举起的石头,而这种在人类思维中的矛盾恰好证明上帝是全能的,因为只有全能者才能允许矛盾存在。进一步,还可构造更多同构案例,对这种全能者逻辑加以复制、推广和验证。关键词:石头悖论;全能;逻辑;上帝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李帅 | 从实质归纳理论看归纳的局部化趋势

从实质归纳理论看归纳的局部化趋势李帅摘要:实质归纳理论是近些年归纳逻辑领域发展出的一套新理论,它拒斥带有普遍模式的归纳理论。该理论指出,概率方法不能为归纳推理提供普遍适用的解释。不可否认,贝叶斯推理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至少为这些领域提供了一种绝妙的工具。我们远未拒斥贝叶斯主义,但贝叶斯主义是否适用于某些领域是由其领域的背景事实所决定的,这些背景事实也将决定贝叶斯主义推理的适用范围。为此,讨论扩展1,3,5,7序列的归纳问题,能更好地阐明实质归纳理论的基本思想,说明贝叶斯主义的局限性。因此,不应该期望概率方法的普适性,试图去构建大一统的归纳概率理论,一种局部适用的概率观或许更为恰当。关键词:实质归纳理论;贝叶斯主义;归纳推理;实质事实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冯书怡 | 思想实验的逻辑结构:以盖梯尔案例为例

思想实验的逻辑结构:以盖梯尔案例为例冯书怡摘要:思想实验是传统“扶手椅”哲学的重要工具。但许多思想实验处于争议之中,这引发了实验哲学家对“扶手椅”哲学的猛烈攻击。为了解释思想实验的争议根源以及捍卫思想实验作为哲学工具的合法地位,一个工作思路是以澄清思想实验的内在逻辑结构为起点。为此,需要重构盖梯尔案例的逻辑结构。三种传统的重构方案——严格蕴涵解读方案、反事实条件句解读方案和可能性陈述解读方案值得审视,以莫格伦的可能性陈述解读方案为基础,借助公认的“认知运气与知识不相容”预设,可以提供一个改进的解读方案。澄清思想实验的逻辑结构或有助于解释思想实验的争议根源,有助于抵制对实验哲学的攻击。关键词:思想实验的逻辑结构;盖梯尔案例;实验哲学;可能性陈述;认知运气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钟贞山 程文 |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刘同舫 | 从批判性到建构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转换”

从批判性到建构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转换”刘同舫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兼具批判性与建构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伴随社会历史图景的不断丰富,其方法论呈现出由批判性阐述到建构性创造的“时代转换”,这种“时代转换”是理论自身历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永葆生命力、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关键所在。批判性与建构性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质为历史唯物主义实现“时代转换”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实现“时代转换”提供了现实契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与贡献为“时代转换”厚植了实践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与实践方案的提出则是“时代转换”在当下的集中呈现。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时代转换”;人类命运共同体;批判性;建构性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汪明义 | 论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四重逻辑:根、魂、梦、路

论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四重逻辑:根、魂、梦、路汪明义摘要:根、魂、梦、路是中国大学行稳致远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想逻辑和实践逻辑。综合世界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大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为源书院传统、融东渐西学;中国大学发展的价值逻辑为系天下苍生、谋世界大同;中国大学发展的理想逻辑为创中国范式、图民族复兴;中国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为集中西文明、循教育规律。关键词:中国大学;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想逻辑;实践逻辑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王卉 |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的“变”与“不变”——兼论语言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平衡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的“变”与“不变”——兼论语言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平衡作用王卉摘要:英语新课标的修订,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与三维目标时代课标相比,新课标将英语作为“中介”与科学文化知识相融合,如倡导思维品质、大概念、语篇,来推动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全面升级。但在教学方式上,“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任务型教学”则并无本质差异,二者同走“习得”和“活动教学”的路线,语言知识依旧不受重视。这导致新课标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要让这些要素实现平衡,需要明确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学得”而非“习得”,但可以通过吸收“习得”理念的有益成分,来帮助学生打牢语言知识基础,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学科知识;语言知识;核心素养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林丹 王澍 | 五唯之“破”与文科之“新”——兼论发展新文科的逻辑前提

lind409@nenu.edu.cn;王澍,女,吉林长春人,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王蓓 张一博 |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建议

(18BFX19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蓓,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583952560@qq.com;张一博,女,甘肃陇南人,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金龙君 | 比例原则司法审查中的阶层秩序问题及类型化操作

比例原则司法审查中的阶层秩序问题及类型化操作金龙君摘要:比例原则学理上的“阶层秩序”并未在司法审查实践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价值,呈现出阶层适用的无序性和审查逻辑的“结果导向性”,这归结于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和阶层的审查标准不具体、不成体系。在“阶层类型化”的理论框架上,基于比例原则“目的-行为-结果”之“过程性”,“阶层类型化”具备三重审查强度及其适用模式。在“阶层类型化”的实践运用上,基于三重审查强度的差异,经识别要素衔接个案,七项审查标准可实现比例原则各阶层实践上的精细化与体系化操作,避免裁量过度主观。同时“阶层类型化”亦可为比例原则的部门法渗透提供思路参照。关键词:比例原则;阶层类型化;审查标准;司法审查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刘怡达 | 论《立法法》规定监察法规制定权

论《立法法》规定监察法规制定权刘怡达摘要:在《立法法》中规定监察法规制定权,首先要明确监察法规在何种程度上进入到《立法法》的调整范围,这表现为相关规定的详略选择。参照现行《立法法》对现有立法活动规范程度的差异安排,并结合监察法规的属性和监察立法活动的现实,《立法法》宜增设“监察法规”一章就监察法规制定权作出专门规定。在内部视角上,《立法法》明确监察法规的制定权限,包括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两类,同时以监察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指引,合理设计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程序;在外部视角上,考虑到监察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立法法》还需妥善处理监察法规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现为对监察法规效力位阶的合理设定,因应监察法规的特征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以及规定国务院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可以联合制定行政法规。关键词:《立法法》;监察法规;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立法DOI: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李志飞 李佳蔚 | 听得见的乡愁:乡村旅游中的声音景观

1.)。Dubois等将声景与传统声学概念相区分,强调声景中个人或社会对声音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将声音景观定义为“一个人或一群人所感知或体验的文化领域”(注:Danièle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蔡礼彬 王湉 | 文化遗产地文旅融合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以湘西老司城遗址为例

Loulanski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归纳并检验了15个被认为是遗产和旅游业可持续整合的关键因素,包括社区参与、教育和培训、真实性与解说、以可持续性为中心的旅游管理和综合规划等(注:Tolina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查阅全文,查看原版pdf文件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下载链接。特稿: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栏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经验胡水清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按照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开展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坚持知行合一,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以笔谈方式从不同角度和重点报告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领会,由我刊集中刊发。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1启航新征程
其他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二)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按照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开展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坚持知行合一,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以笔谈方式从不同角度和重点报告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领会,由我刊集中刊发。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1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朱建军(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其他

王世圆 方环海 朱宇 | 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多维分析——以印尼来华汉语学习者为例

Schmitt的词汇学习动机模型中的两个维度,即词汇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词汇自主学习行为。词汇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一种随经验和指导而逐渐变化的动态适应学习行为的能力(注:P.
其他

吴继峰 高敏 赵晓娜 | 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任务复杂度效应研究

Skehan《任务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讲座,2018年5月19-20日。)。Tavakoli
其他

雷云 张琳玲 | 场域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际遇与逻辑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152-158页。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曲铁华 杨洋 | 论芬兰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233.)。综合性课程应涉猎多门学科的内容,以便学生教师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多角度地开展日后教学工作。此外,教师教育学院为学生开设了信息通用技术课程(Information
其他

谢健 | 乡村治理视野下的乡镇长群体——以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璧山县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196-204页。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赵俊波 | 论刘咸炘文学研究的西学视野

论刘咸炘文学研究的西学视野赵俊波摘要:刘咸炘的文学研究具有广阔的西学视野。逻辑学方面,他强调写作中应注意逻辑,并以此为标准纵论中国古代名家名作;文学进化论方面,他认为中国文学并非线性进化,而是循环发展,且进化是旧“移”为新而非以新“代”旧;对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以及鉴赏与批评论等,他既有赞同,也有异议。同时,他也有初步的中西文学比较的意识。在中西、新旧学术思潮百花齐放的时代,刘咸炘的文学研究以求真为目的,吸收西方学术思想中合理的部分,而摒弃其与中国文学的扞格之处,表现出独立、理性的学术气质。关键词:刘咸炘;《推十书》;文学研究;西学视野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19收稿日期:2022-03-08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2022年度校级重点项目“刘咸炘文学研究丛论”(22XW10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俊波,男,山西夏县人,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辞赋学、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E-mail:
其他

阚道远 | 列宁关于党“总的领导”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关于党“总的领导”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阚道远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围绕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问题,提出了党“总的领导”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决条件;注重运用党“总的领导”的方式、方法;加强监督确保党“总的领导”的政治方向和贯彻落实;培养各条战线高素质干部,提高党“总的领导”水平;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巩固和加强党“总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列宁关于党“总的领导”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思想借鉴。关键词:列宁;布尔什维克;党“总的领导”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2收稿日期:2022-01-25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19ZDA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列宁防范化解政治风险思想与实践研究”(22BKS01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阚道远,男,安徽广德人,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E-mail:
其他

周龙辉 |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辩证法意蕴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辩证法意蕴周龙辉摘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与组织的危机之际,列宁花了大量时间在图书馆研究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尤其是辩证法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战争问题上的运用就是列宁反复强调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其背后是联系自在之物自身的运动考察事物的辩证法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个自在之物就是阶级,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该联系阶级及其运动进行考察。列宁在帝国主义具有绝对地位的时代肯定民族解放战争,预测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到来,这是列宁对辩证法“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观点的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者历史性地分析战争,进一步用阶级的观点分析战争,因为历史就是阶级的矛盾运动的历史。从历史的观点到阶级的观点,这是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核心论断——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社会主义的前夜——是建立在“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等辩证法的观点基础上的。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次生动的展开过程。关键词:列宁;帝国主义论;黑格尔;辩证法意蕴;实体即主体DOI:
其他

骆丹 王永友 | 列宁在党的领导问题上对“左派”幼稚病的批判及当代启示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纪念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 | 朱福惠:国家权力分工与制约的宪法实践及其当代意涵

国家权力分工与制约的宪法实践及其当代意涵朱福惠摘要:国家权力分工与制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配置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宪制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机关依照职权、事权和工作程序分工与制约的权力运行架构。权力分工是制约的前提与基础,决定并影响制约在实践层面的展开,国家权力分工的历史呈现出从职权分工到事权分工、从事权分工到工作程序分工的阶段性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权力分工与制约的宪法功能从配合与制约并存、以配合为主向配合与制约并重、以制约为主的转变。随着权力制约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权力制约表现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双向性程序约束、合法性评价以及纠错机制的三重宪法意涵。为了进一步发挥权力分工与制约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规范作用,有必要从宪法配置国家权力的科学化与合法性出发,健全权力分工与制约的机制。关键词:国家权力;分工与制约;宪法实践;权力监督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5收稿日期:2022-06-06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研究”(20ZDA10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朱福惠,男,湖南双峰人,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宪法原理、监察法与检察制度,E-mail:
其他

纪念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 | 孔德王:全国人大常委会先行审议全国人大法律案制度探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行审议全国人大法律案制度探究孔德王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先行审议属于后者职权范围内的法律案,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立法的常规程序和前置程序。从运行过程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先行审议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在全国人大立法过程中发挥了提高立法质量、加快立法速度、扩大代表参与、增强立法公开等积极功效。未来应当通过规范先行审议提案制度、改革先行审议程序、明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先行审议和全国人大正式审议的衔接规则等方面提升其正当性,使之成为有效性与正当性兼备的立法制度。从文本规范到立法实践、从立法程序到立法过程的视角转换可以发现,现行《宪法》施行4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能力的提升与制度建设所取得的进步,显著增强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立法机关的整体效能。关键词:先行审议;立法制度;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7收稿日期:2022-08-02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刑法典再法典化立法问题研究”(22XJC82000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孔德王,男,河南济源人,法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其他

纪念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 | 谢维雁 刘明君:宪法实施的实践之维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陈兴 余正勇 | 民族村寨旅游空间非正义与经济边缘化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史玉丁 卓丽娜 |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化中的动力摩擦与平衡治理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其他

李燕琴 施佳伟 李慕芳 | 占有还是存在:关键事件视域下自然保护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变迁机理

23-25.)。基于二手文本的研究,则丰富了关键事件法应用的资料来源,如利用在线评论分析酒店服务绩效对顾客满意度的非线性影响(注:GérsonTontini,
其他

周坤 王进 | 信息利益与结构洞优化:​​乡村旅游精英成长研究

benefits)强调信息来源和内容对信息接收者的获益,通常有通路(access)、先机(timing)和举荐(referrals)三种存在形式(注:罗纳德·S.
其他

刘清平 | 中西哲学的合法性在于非认知价值中立的科学态度

中西哲学的合法性在于非认知价值中立的科学态度——与苏德超教授商榷刘清平摘要:有关中西哲学合法性的讨论,需要首先澄清哲学的性质。既然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以探究人生价值为使命的特殊求知活动,它就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只有建立在凭借非认知价值中立态度获得的正确知识的实然基础上,才有合法性。根据这条标准反思中西哲学的合法性,揭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缺陷,有助于中西哲学在实然基础上进一步从应然视角出发,为人们提供有关人生意义的各种规范性智慧。关键词:哲学的性质;合法性;非认知价值中立;科学DOI:
其他

张勤富 冷月 | 伦理学的科学转向——论布伦塔诺的科学伦理观及其理论效应

3-5.)。“正如必须有最终的目标一样,必须有一个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学科的实践学科,即它指导我们如何达到最高目的和选择有利于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一学科通常被称为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注:Franz
其他

张桂权 杨文杰 | 解码康德:“先验哲学”与公理化方法

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6.008收稿日期:2021-09-19作者简介:张桂权,男,四川洪雅人,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