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雯霞 2018-05-27




 


理论研究“天气”“地气”相结合

羊城晚报记者  童雯霞



在陈培永办公室的书架中,有一本绿皮的《资本论》。书里的笔记密密麻麻。这本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的书,陈培永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读本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启发、新的感受”。

马克思说过:“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100多年后,这位革命先驱用自己洞若观火的远见卓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与崇高勇敢的理想信念,照亮了青年学者陈培永的学术之路。陈培永应该是深深理解了马克思其人与思想的,沿着伟人前行的足迹,他做着推动深邃的马克思主义走近大众的尝试,并试图用这种具有穿透力的伟大精神,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回答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时代意义。

广州是他的学术家乡


2010年1月26日,南京,阴冷。

刚刚完成博士论文的陈培永从妻子那里得到一个好消息:他即将成为父亲。此时,沉浸在喜悦中的陈培永接到来自广东省委党校的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负责招聘的处长问他是否愿意来广东工作。

29岁的陈培永当时有那么一丝犹豫。电话那头,处长听出了陈培永的犹豫。“他没有说太多,只是很真诚地邀请我来广州看一看,也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和妻子的工作安排。他说即使不来工作,也可以来广州看看,品尝一下粤菜。路费,他们报销。”陈培永至今难忘那个电话内容,“广东人做事,有人情味!”

很快,陈培永从上海前往广州。面试结束,老师们和陈培永吃了顿便饭,从国际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演变,谈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再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茶一饭间,这几位学者的世界就此辽阔起来。

饭后,陈培永迫不及待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我们来广东吧!这里的冬天一点儿也不冷,学术的春天生机勃勃。”

来到广东,陈培永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学术氛围:自由、开放、宽容、扎实。六年之后,陈培永更加肯定了当初选择来广州的决定:广州,既有多元的价值观,也有开阔的思考空间;广东充满活力,创新果敢,有很多学问与思想只能在这里完成,这里是他的学术家乡、哲学家园。

把事当事业做


       来到广州后,陈培永给自己定下一个方向:做接地气的学问,并且“把事当成事业做”。

  “把事当成事业做。”这意味着深居简出潜心问学,意味着挣脱名利的羁绊,意味着摒弃浮躁与喧嚣,意味着保护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在这种自我要求下,陈培永忘我钻研、笔耕不辍。2012年到2016年,他出版了几十篇重要论文和著作,其中《党性是什么》、《经典悦读系列丛书》十本书也是在这期间完成,粗略统计,文字达到100万字。

  天道酬勤。只要接触过陈培永的人,对他的评价一定有“勤奋”二字。

  等飞机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但飞机晚点对陈培永来说却没有任何痛点。等飞机的时候他也是在看书,“我只是换了个地方看书,飞机晚不晚点、什么时候飞,没什么打紧的”。

  何地皆在读书,何时俱能为学——陈培永似乎天生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中宣部理论局借调工作期间,他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就从宿舍走到办公室学习、写作,八点正式上班时,他已经工作了近两个小时。晚饭后,他通常会在天安门附近散个步,八点多钟又回到办公室开始写作,熄灯回到宿舍常常已是凌晨。在中宣部理论局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他独立完成了《哲学的宣言》、《女性的星空》、《共产主义的原貌》、《解放的图景》、《改革的逻辑》和《党性是什么》6本书的写作。

  写作之路并不是一片坦途,那份煎熬也让陈培永一度想放弃。每一次,他都会想起马克思——他所研究的这位伟人。从特里尔出发,马克思在孤独、寂寞与苦难中,用40年时间写成世界巨著《资本论》,“他遭遇的困难与苦痛,远远甚于我今天所遇到的”,每每念及此,他又重回书桌前,开始思考与写作——世间问学皆寂寞,而真正的学者,内心是充裕、宽广而敞亮的。



开辟理论探究新路径


在省委党校工作后,他的教学研究方向从西方政治哲学文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教学相长,研究方向的变化极大地触动了陈培永的内心。对他来说,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如此深邃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是原著本身不够有吸引力吗?是思想本身不够有穿透力吗?并不是!陈培永发现,是因为一些人没有原原本本地读马克思的相关著述,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

  如何入手?陈培永在实践中开辟出全新的研究路径——切入当代问题的分析,让“天气”与“地气”相结合。

  “讲接‘地气’也不能忽略‘天气’。天和地本来不分离,思想本来是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写经典著作还是要突出它的思想性。不然的话,大家就会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不过如此,没什么高明之处,这当然不利于理论走向大众。”

  课堂上的他风趣、幽默。陈培永善于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他总结的授课标准是:以文会人,以情动人,以思启人,以智化人,讲好原著课,终归于此。

  学员们特别爱听陈培永解读引发争论的公共事件,他的解读如抽丝剥茧,能够厘清乱象,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比如,杨箕村村民国庆期间举行回迁入伙宴一事,有人认为“杨箕村的万人宴打了所有奋斗者的耳光”,人们听到的是“无数在这个城市的奋斗者心碎的声音”,一时间这个言论在网上发酵,仇富心理立即泛滥开去。对此,陈培永的解读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去不满、去憎恨呢……这恰恰说明,很多人所呼唤的公平,其实并不是与别人分享的公平,而是社会给自己更多而让别人更少的公平……”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声,在课堂上宣讲,以此影响更多的人。



将学术“翻译”给大众


       授课的学员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读懂马克思主义,陈培永创意策划了《经典悦读系列丛书》。

  最艰难的是转换行文方式与话语体系。在长期缜密的学术训练下,陈培永更擅长用学术话语与同行对话、做研究。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走近大众?陈培永着实下了一番苦工夫。多少次,他将自己写好的文字付之一炬、推倒重来;多少次,他为不能将抽象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句子而殚精竭虑、懊恼万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套“小而美”的丛书深受读者欢迎,有6本已经重印了3次以上。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发出强音?这就要让学术活起来、动起来、跑起来,让学术能够解决日常生活难题,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陈培永自建微信公众号,取名“非菩提者”。公众号更新得非常频繁,每一篇都是自己原创的哲思政论小文。文章短小精悍、鞭辟入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何会“易粪相食”?》分析了当代中国食品药品的安全困境;《奋斗者被“暴富”村民打耳光了吗?》分析备受关注的杨箕村村民回迁入伙宴事件;《你是真正地痛恨腐败,还是痛恨没有机会腐败》启发人们正确认识腐败……这些文章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没有高深莫测的术语,更没有高不可攀的理论。

  陈培永说,在今天中国做马克思主义的学问有几条“必要条件”:把深厚的理论吃透,把经典作家以及中央精神搞明白,看透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有那种属于自己的能被别人认同的思想观点,那种亲切的、接地气的又不会让人觉得肤浅的语言。


出场及现场声音

1、让思想真谛走进现实生活——记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培永(《中国社会科学报》)

2、在党校学院毕业论文交流会上的点评发言

3、在党性剖析交流会上的点评发言

4、真相、心相与面相及中国社会的希望:对学员问题的现场回应

5、在校(院)教师节座谈会上的发言

6、感想:把事当事业做——在南国书香节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7、发言:在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出版物首发式活动上的发言

8、访谈:党性何以走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

9、访谈:经典何以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