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份的牢笼

维舟 无声无光 2023-04-27

宝马公司的德国高层恐怕不会想到,几个冰淇淋会让他们付出18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

4月20日,宝马Mini在上海车展上免费派送冰淇淋,大受欢迎,很多人排队都没领到,但事后有人赫然发现,有洋人过来时,刚说“没了”的两位工作人员却满脸堆笑给他们送上了冰淇淋。

这被普遍声讨为“区别对待,崇洋媚外”,戳中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当晚就冲上了热搜。随之而来的舆论海啸,加上史诗级的公关失误,使品牌声誉遭受重创,仅一天多时间,蒸发的市值足够买几亿个冰淇淋了。

《中国工人报》在一篇题为《格局迷你只能换来市场迷你》的社评中认定,这不能用疏忽作为托词,就是有意恶心中国人,那中国人当然也不是非得选择宝马不可:

送冰淇淋只送给外国人,不送给中国人,如此细致的安排,又怎么能说是“管理不细致”呢?如果真是管理不细致,就不必把人分作三六九等,而是一视同仁地向每个人派送。如果非要说这件事有什么做得“不细致”的话,那就是他们“露馅”了,被人们识破了他们的嘴脸。


虽然两名涉事工作人员崇洋媚外,但始作俑者是宝马,此事不能完全甩锅、归咎于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宝马事先安排和强调,工作人员又怎么会如此严格地执行区别对待的措施呢?


宝马确实有事先安排,但只是因为一个技术性的原因:参与这个活动得上品牌app上领券,以此来换冰淇淋,但考虑到该app只有国内手机账号才能下载,非境内手机用户的那些老外用不了,所以单独给他们留了一点,无需用券就能领到。

我一位朋友感叹:“这个操作模式不能说多合理,只能说图省事儿没想太多,设计者最大的失误,就是疏忽了中国人的玻璃心。”

说不定这个方案的设计者本身就是中国人,也因此没意识到会被往种族歧视的角度去解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概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哪怕你根本没那个意思,但架不住对方过度解读后情绪爆发,而这时候你还根本没办法解释。

毫无疑问,这次宝马的做法肯定有可议之处,至少处理、回应都有所欠妥,一些人对之抱有疑虑也情有可原,然而反过来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反应会这么大?社会情绪又为何是在这个点上引爆?这与其说是宝马具体做了什么,不如说是因为中国人自身的情结。

4月19日,德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表声明,慰问同情北京医院火灾的死难者,除了巴基斯坦外,德国是唯一做出这一表态的国家,却被部分网民攻击辱骂,当然,并不是所有留言都这样,但这种心态恐怕也绝非“一小撮”,有人因此感叹:“一百年了,他们还是义和团。”

一年前,东航坠机事件发生后,加拿大大使馆官微也曾发消息哀悼,只因其中用到“遇害者”一词,被许多人揪住不放,认定这是出于恶意,理由是用“遇害者”而非“遇难者”,是想暗中引导舆论,让人相信责任在中国这边。

就像“疑人偷斧”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样,当不信任你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引发猜忌,并要求你自证清白,而这却是你无法做到的。这里的关键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行为本身,而是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当然,即便是国内企业,如果像宝马Mini的冰淇淋事件这样被认为是崇洋媚外,也会引发众怒,因为这唤起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创伤性集体记忆。

受“国耻”教育的影响,太多中国人早已习惯了什么事都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问题。日前SpaceX的“星舰”发射失败,简中网上一片欢呼,有朋友说,他印象最深、冲击力最大的一点是,星舰爆炸时,报道这一新闻的美国主持人居然哈哈大笑,而SpaceX的员工们也都在鼓掌欢呼。毕竟换作是我们这边,那往轻里说也会相当沮丧,谁要敢这么不识趣地欢呼、大笑,非被骂死不可。

我有一种感觉:中国人可能比美国人更把“星舰”当回事,对他们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商业探险计划,连马斯克本人事前都说只有50%的概率成功,那失败也就失败了,总结教训再来就是,恐怕未必联想到啥国家荣誉,但在我们这边,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其成功将巩固“美国的霸权”。

不论有意无意,我们所受的教育、接触的信息,都塑造了“中国vs世界”(有时干脆只有“中国vs美国”)的二元对立框架,并且那通常是一种“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在潜意识里,很多人想的仍然是“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基于这种铁板一块的敌我关系,当然也绝不相信对方对自己怀有什么好意。

对这些人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自然状态”,是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这几天《灌篮高手》热映,但在主题曲现场演唱会的视频里,我看到不少这样的弹幕:

“歌照听,灭照灭。”
“灭掉日本和老子听歌有什么关系?”
“灭得太晚了,应该早点灭。”
“让经典留下,让日本成为过去。”

这看起来只是一些中二的嘴炮,某种安全的发泄,毕竟“在安全的时候他们是勇敢的”,但如果这种心态足以构成一种社会现象,那就值得认真对待:在这些人眼里,不存在什么能超越身份和仇恨的东西。到头来,这又像是某种自我辩解:虽然喜欢日本文化,但丝毫没有因此被软化,依旧心如铁石。

我知道,很多人会把这看作是坚定和忠贞,但换一面来看,这也是狭隘和自我设限,是家族主义的变体,只不过到了现在,“国”是放大了的“家”。

弗朗西斯·福山在《大断裂》中说过,这种文化“把加强家庭和亲属的纽带关系凌驾于其他社会义务之上”,结果就是“造成一种双重道德,它对所有类型的公共机关的道德义务都不及对亲属的道德义务”,因为“在这种文化中,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更充裕,而存在于亲属关系以外的社会资本则相对不足”。

中国人很容易理解这种心态,好比说“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一切道德都要以自家的利益为准绳,那种忠诚说到底,就是一个工具人的执念:他甘愿死心塌地成为这个组织的忠实工具。也因此,在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里,最深的痛苦是“忠而见谤”,那意味着他对身份的忠诚不仅没有得到回报,还被误解了。

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他不愿接受其它可能、外人的好意、欣赏别处的好,因为那不是自家的。这样,他所捍卫的身份成了一个牢笼:先是边界决定了认知,由此塑造出来的认知又决定了他的边界——不是世界放弃了你,而是你主动放弃了世界,因为你根本不相信有什么东西能超越这个身份边界。有一次听老同事说,她老公坚决反对她去国外旅游,理由是:“我们中国什么样的美景没有?非要去国外干嘛?”

这都意味着,人们在意的并不是个人的自由与解放,而是对社会角色身份的捍卫。当然,把这种自我身份说成是“牢笼”,可能会触怒很多人,但我的意思是:这种身份并不是可选择的,实际上也就谈不上是“捍卫”了。真正的悲剧就在这里:只有当一个人想要超越这种身份限制时,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什么,才会意识到这个悲剧本身。

相关阅读:

中国是普通国家吗?
“你国”与“我国”
建构起来的中国心
不受待见的主体性
非国民
无法无天的忠诚者
谁“抹黑中国”?
中国有“忠诚反对派”吗?
爱国的两种话语
“境外势力”的幻影
虚虚实实的敌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