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伟 | 不问归途 永留人间——纪念恩师陈章太先生

李伟 语言战略研究
2024-09-04


不问归途   永留人间

——纪念恩师陈章太先生

文 | 李 伟


转眼,恩师陈章太老师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语言学界的各位前辈师友、师门的各位兄弟姐妹们不断地推出纪念陈老师的文字,而我却迟迟未能动笔。因为,我无法坦然接受,在我的意识里陈老师没走!我一直找不到地方安放自己的这份情绪,脑子茫然,世界茫然。如今,盯着电脑却已满面泪流。

一篇篇文章,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回忆,却呈现了同样的“大爱”——爱事业、爱亲朋、爱学生,爱身边的每一位人,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位温润如玉的男子,一位总是带给他人光明和温暖的人。脑子里反复响起臧克家的那一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老师用自己一生彰示了什么叫俯首甘为孺子牛,什么叫平凡中的伟大,什么叫润物细无声,什么叫虽死犹生。

2019年10月25日师门京福居烤鸭店小聚,与陈章太老师、邓庆春师母合影


一位宽容为怀的智者

我博士选了社会语言学方向,又想去北京读书,我的硕导余志鸿老师对我说:“那你就报陈章太先生吧。陈先生是语言学方面的大家,治学严谨,涉猎面广,最重要的是人极好!”于是,在那个网络还不甚通达的年代,我在有限的网络资源中“初识”陈老师。2006年1月,趁着寒假,我第一次拜访了陈老师。至今,我能清楚地记得,柔和的灯光下,陈老师笑着,欢迎我报考他的博士。后来,陈老师就与我聊我的硕士论文,聊山西方言,鼓励我在语言学研究道路上继续努力。临出门的时候,陈老师对我说:“可以考虑多报几所学校,这样考上的机会大。”我知道老师是真心为我好,因为他坦言报他的人太多了,却只有1个名额。陈老师的随和坦诚,让我在那一刻反而没有了怯意,我想那我就今年试着考,大不了排队考,年年考。

2006年4月,我到北京参加考试。机缘巧合,我住在了陈先生的楼下,仅一个天花板之隔。有勇气报考,不代表有胆子见老师。那段时间,我没有登门拜访过陈老师一次,但楼上楼下总是会碰面的。每每碰到陈老师,都是陈老师在认认真真地扫楼梯,从楼上到楼下,一手簸箕一手扫帚,犄角旮旯扫得干干净净。陈老师见我,依旧是笑如春风,可能是看出我内心的忐忑,也不问我复习的怎么样了什么的,而是一边扫地一边正儿八经地和我拉家常:“我还有一项专职工作就是扫楼梯,从三层周有光老师家门口扫到一层,每周雷打不动!”我说:“您扫的真干净!”他说:“嗯,有的时候,师母还嫌我扫不干净呢!”我能感觉到大专家语言中的小委屈。想起来,真的让人忍俊不禁。而今,看着楼道里静静挂着的扫帚和墙角的簸箕,陈老师认真打扫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

北京朝内大街后拐棒胡同甲2号新1楼的楼道


考完试的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母亲脑出血入院。我急速赶回,虽一墙之隔,与陈老师却未有只言片语的辞别。因为考得没底,始终也没有勇气联系陈老师。就这样,日子很快过去了。6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了来自陈老师的电话。陈老师的声音暖暖地,没有任何责备,告诉我:“小李,你考的不错啊,可以录取。”我激动着,同时也被感动着。因为,我从未给陈老师留下过我的任何联系方式;更因为,认识陈老师的短短数月,我的表现是那般不谙世事,但是陈老师还是接受了我,仿佛陈老师明白我的踌躇不前和内心顾虑,宽容了我一切不懂礼貌的行为。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位善解人意、宽容为怀的智者。

2019年11月2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与陈章太老师、邓庆春师母合影


一位成就他人的师者

在我心里,陈老师于我是有大恩的人。对于一个高校教师来说,学术是立足之本。如果说我的硕士生导师是我学术道路的启蒙人,那么陈老师就是给予我学术生命的人。在众多的考生中,陈老师把上学的唯一机会给了我,这就是大恩。从此,我有机会和陈老师学习,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良师益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了自我发展的力量和能力。我的博士论文是研究方言语音变异,除了社会语言学的调查,还需要方言调查的能力,可我的方言调查和听音记音能力都不足。于是,每次上完课,陈老师就给我补方言调查的知识。调查完了,录音录了一大推,难题又出来了,很多音理不清头绪,我头大得直想哭。陈老师又趴在桌子上,陪着我一个一个听音辨音。为了让我能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陈老师亲自给张振兴老师打电话,让我去向张老师讨教;亲自给北京语言大学的郭风岚老师打电话,请她赠书给我……;就这样一件件事,一次次帮助,拉着我成长。陈老师在我《汉语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感谢她做了我想做而未能做的有益研究与探索!”可我想说,那个应该说感谢的人是我!从论文定题,到论文写作,到顺利完成,有您才有我,是您成就了我的学术人生!亲爱的陈老师,您走了,但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2009年5月30日,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与陈老师及答辩专家合影

左起:侯敏、于根元、陈章太、李伟、张振兴、苏金智、李晓华


一位言语幽默的老人

陈先生有时也很“调皮”。他带我们这些博士学生时已有70岁,学生多数是在职的,如期毕业的为数不多,长期抗战的为数不少。我是倒数第二个入门的,2009年我毕业,门内就剩下关门弟子和日常工作忙碌的师兄师姐需要毕业了。于是乎,在一次聚餐中,陈老师说:“你们几个快点着,我要收摊喽!”“收摊”让大家哄然大笑,却让未毕业的师兄师姐压力倍增!大家口头嬉笑着、答应着,得让老师如期收摊。2010年,在老师温柔的压力下,师门绝大多数学生都顺利地毕业了。

2010年5月30日,收摊进行时——陈老师三位弟子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位慈善仁爱的长者

缘起陈老师,我们天南地北的11个学生有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老师和师母就是家长!从上学开始,二位老人就像爸爸妈妈一样,逢年过节吃的喝的甚至还有穿的,每人一份。我上学的时候,寒暑假还会带着二老送给父亲的礼物回家;有孩子后,每年又会收到老师和师母邮寄给孩子的礼物。毕业后,离开北京,有时一忙很久不给陈老师电话,老师和师母就惦记上了,打电话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小李,最近好吧,没什么事吧?”有的时候我在想,陈老师和师母真是为我们操碎了心。他们的爱那么无私,我们是最幸福的!

2018年1月9日,陈老师和师母邮寄来满满一大箱子新年礼物


在这个家里,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团结有爱,学会了温柔以待。陈老师走了,但我们的家更牢固更亲近了。眼中含着泪,我们这些女弟子对师兄们说:“长兄如父”“二兄如叔”“三兄如舅”“四兄如哥”……。老师在,家在;师母在,家在;老师走了,家依旧在。人生变幻,亲情永驻!

2021年10月18日 陈老师弟子在峨嵋酒家小聚

前排左起:汪磊、周洪波、冯学锋、张黎

后排左起:佟秋妹、夏历、毛力群、李伟、吴小芬、谢俊英、朱学佳


陈老师家的这方小空间,聚了很多人的缘,也圆了很多人的梦!老师润物无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相识的十六年,陈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我有这样的老师,我真的非常幸运!

秋风起兮送恩师,谨记先生谆谆教诲;

江水凝兮盼春归,长忆先生嘉德懿行。

2019年11月1日 师门弟子在陈老师家

作者简介:

李伟,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陈章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沉痛悼念陈章太先生陈章太、戴庆厦在“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章太:文改会改名与国家语委创建
陈章太: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胡士云:难已的泪水,无尽的思念——怀念陈章太老师夏历: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忆吾师陈章太先生张振兴:深恩永志我心中——深切怀念陈章太老师周庆生:家国情怀心 亦师亦友情——忆陈章太先生邢向东:追念敬爱的陈章太老师魏丹:我所认识的陈章太老师——深切缅怀陈老师冯志伟:怀念挚友陈章太何群雄,郑梦娟:陈章太先生在东京的点滴往事

苏金智 | 四十载沐春风情谊永存——追忆章太老师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战略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