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呼吸」专访 - 2021年日本平面设计协会新人奖获奖者 - 加濑透

「呼吸」专栏 陆俊毅 设计视角 2022-03-31
「BREATHING·呼吸」 主视觉_ Concept & Design : 孙思嘉
「呼吸」是一档设计访谈专栏。栏目旨于以访谈图文的形式、记录“交流(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之形“呈现海外设计人之思”以形塑沟通的一回性、照应异域设计语汇及受访人之个体独自性、并自然的以对话行为本身剖面“相互”的现在之样态、侧观外邻设计之局部与当下。
访谈专栏的视域将由「日本」入而渐推涉世界。每期专访将有选择的同一名顶尖 、活跃于一线的海外设计师进行。从问答与作品详介的形式中,我们力求探寻受访者设计思考成形之背景及解析创作过程中其所思与尝试触及其独自方法论的些许部分并展现之。
我们期许每位受访人的画卷铺展都能草稿您内心设计空间的千里江山,亦挚愿每回形似“生”之外延的对话孜孜丝织之网或微筑广域沟通之桥以奏鸣“无界”之声、馨响悠扬。
专栏企划 | 担当 孫思嘉

加濑透 TORU KASE
平面设计师
http://torukase.com

1987年出生于埼玉县。2010年毕业于立教大学经营学部国际经营学科。2011年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设计专业。15年始以Freelancer之姿独立。以平面设计、编排设计、平面的制作、提供、展示为中心积极展开活动。JAGDA新人奖2021、东京TDC赏2021提名、东京TDC赏2020、2013入选、第21回平面「1_WALL」终选等受誉多数。

△ 『Risograph Poster Works for 8-UP! 』A3判ポスター


△ BOOK BOX No.70 加瀬 透『膜、気流 (本を読む人)』ポスター (Green, Yellow)

△ BOOK BOX No.70 加瀬 透『膜、気流 (本を読む人)』ポスター (Pink, Blue)

△ 『2つの窓辺』前期・中期インスタレーションビュー

重合立教大学国际经营学科与桑泽设计研究所复层背景的JAGDA新人奖2021受赏人加濑透彬彬、真挚、交流推心、作如其人。三十前半登龙门而谦逊犹如初学、却不经意间于东京TDC、「1_WALL」的光照下对影见深。作为今岁「呼吸 - JAGDA新人奖」特别系列受访嘉宾、加濑由浅涉深的分享了他从业十多年的珍贵经验谈。



△ JAGDA新人奖展2021现场


(K: 加濑透 S: 孙思嘉 )

S:您毕业于目前由工藤强胜任所长的日本知名设计专门学校桑泽设计研究所。以“培养面向未来的满足于人类精神性、物质性两方面需求之人才”为教育理念的桑泽、在您就读期间、给您如何的印象?您认为在学时哪些方面的所学至今对您的创作或设计认知仍具有影响与作用?以及,若您愿意,是否可以挑选些学生时期觉得满意的作品和我们作回顾式的简单分享?

K:谢谢您的提问。学生时代因是学习期间,所以要说介绍的话略有犹豫(笑)。考虑到影响或刺激、虽该说辞略显司空见惯,但却真是“邂逅”呢。感触老师、同学、校外友人等各式各样对制作的态度和思想、这是非常珍贵的体验。

从事平面设计行业10年左右我的感受是、表层的表现固然重要,可仍觉得态度和思考方式是相当重要的,工作便就是从这样的方面呈现出来的。


△ 『桑沢2017』B1判変形ポスター、A4判変形フライヤー、DM


△ 第21回グラフィック『1_WALL』展『モニュメント、マン』

S:恭喜您摘获JAGDA新人赏2021的桂冠。您是从何时开始意识和关注JAGDA新人奖的?对比获奖前后,您感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受赏」- 这一极具鼓励作用的仪式性认可令我们有理由并充分的相信,今后您创作水准与体量的增幅。是否可以在现时点同我们一起畅想或透露,一些往后的新创作或尝试的计划?

K非常感谢。开始对JAGDA新人奖产生兴趣是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学生时代,之后便兴味寥寥的度过了10年左右,去年再次感兴趣而加入了JAGDA。虽然获奖之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我感到工作的委托内容会一点点扩大。

今后的计划,作为想法还略有模糊,但我是想要制定中期的工作计划。因为平面设计行业主要是接受注文的工作,所以短期的制作和合同会变多,但现在我想今后与之并行的、是自己来制定中期性工作。例如,不局限于接受注文的工作范围,而是考虑自己制作、流通相关产品的企划、活动企划等等。

△ 『JAGDA新人賞展2021 加瀬透・川尻竜一・窪田新』アンケートグッズ
△ 『JAGDA新人賞展2021 加瀬透・川尻竜一・窪田新』チラシ(加瀬透ver.)


S:拜读您的履历,您毕业于立教大学经营学部的国际经营学科,亦可谓非美大出身。十分的好奇,令经营学科的您选择平面设计的契机及理由为何?及、从人生任何一阶段的经验皆会作用于下阶的角度来惯性思考,是否在立教大学的所学,确实实际有影响到您的现在,在设计内外或某些部分?若有,是否可以和我们作分享。

K首先,父亲对美术和设计很了解,(所以我)自小就接触到了这样的文化。只是20岁之前对该领域完全没兴趣,所以首选进入了立教大学,这是真心话(笑)。我觉得在立教大学的经验对现在的我也有影响,是因与不是美术系的学生们有过交流吧。比如说,我的专业从中途开始就有英语课,有会说双语的人,然后能遇到在桑泽不会遇到的人,这是我最大的经验。

△ 『sand figure』


△ 『KOZOBUTU SESSIONS ギャラリーイッカゲツ ミュージックカセット [KZBTSS-VA1]』カセットテープ

S:从您的作品中,能一目了然造型的非秩序性与大胆的用色并由其结合而生的张力,夺目并生成鲜明的个人印迹。您是否会留心每件作品中个人性表现的部分?或规划生成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以及,您如何理解“酸性平面”该前阶段的平面流行语藻。

K谢谢您。我的工作从小东西起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社会联系起来呢。如此考虑的时候,如果无论如何都不选择那样的方法的话,在社会中首先就无法被发现自己的存在。所以,关于差异化,我觉得是有自觉地意识到的。也是一种生存战略。也许接近拟态的感觉。20多岁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得不考虑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虽然今后如何还不知晓…… 

我知道“酸性平面(Acid Graphics)”的。只是,如果被说那个运动与自己的图形表现相近的话就倒难说。我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旧的。我个人对生长的土地感觉(甚至是日本式的感觉,比如“淡”的感觉)很感兴趣,希望能持此特质和海外的人进行交流。


△ ecrit-o - 批評誌『エクリヲ』特集Ⅰ「鬱の時代へ──失調と回復の哲学」内 アートワーク

△BOOK BOX No.70 加瀬 透『膜、気流 (本を読む人)』 DM

S:您会如何平衡委托人的商业需求与传达过程中个人表现的意欲。若让您对现阶段的自己进行评价,您认为您是一位具备作家性的设计师吗?

K首先,关于平衡,大多是从每一案件都明确作用开始的。像是艺术指导或平面设计师,或者是像插画师or艺术品制作者的情况等,一边把握各自角色的浓度感一边面对着工作。

被问有没有作家性的话很难回答呢。我觉得看的人可以做出判断。我认为有没有能见的作家性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明确地画线。比起这个,觉得制作时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比起形成表层的感觉,背景、即思考方式更重要。我觉得从想法出发表层的表现会自然地或不自然地凸显出来。


△ 『大恐竜博 (大阪編)』B4判変形フライヤー

△ 『大恐竜博 (名古屋編)』B5判フライヤー


S:请挑选一件无论由制作维度还是项目过程维度,迄今为止都最令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并请和我们分享该作品的前后左右。

K近期的话就是Okada Takuro+dunn的“城市计划(Urban Panning)”了吧。我考虑过有几个…。要说的话,走在“城市”的话,经常能看到高楼大厦光溜溜的墙壁、有着柔和曲线的车窗、碎裂的智能手机画面等外部的风景歪曲、悬挂的样子。在没有希望、欲望、理想和现实的前提下,只是歪曲、歪曲、歪曲、歪曲、歪曲反射的多样性,或该是城市思考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这是制作中考虑的事情之一。


△ Okada Takuro + duenn『都市計画 (Urban Planning)』LP

S:您如何理解与看待技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K真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呢。首先,要实现平面设计这个设计计划,技术是必要的。但如何考虑那个技术的内容是很重要的。例如,平时接触Adobe的软件,另一方面也有开发、制作软件本身的人。我觉得在那里对于制作有很大的差距。

Adobe的软件有该个软件由来的表现限制,想实现的事情不能全部实现。只是现在自己还没有从事软件开发,考虑到和各工作相关人员的操作,不得不在制作中产生一定的规范。

但是,今后如何考虑与技术直接相关的“道具”会变得更加重要。


△ 『Running Boy』DM
(DM format:print gallery Tokyo,Photo:Kai Tamaki,Intentionally overlapped ‘Red’image designed:Toru Kase)

△ お米は生きている ♯03『テレビ TELE-BI』A3判フライヤー


△ 『スリープ』A1判ポスター

S:请和我们简单的分享您在工作之余,会关注哪些领域较多?会以之成为创作的某些灵感或吸取的要素吗?

K平时,我喜欢看书、听音乐、看电影、去美术馆,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当然能获得灵感。我认为接触他人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倒不如说,输出被那样的东西感化,自己的思想被形化,制作被完成。


△ 『6 Cassette Tapes』アートワーク

S:您认为,设计为何?

K好难的问题啊。平面设计是设计计划,制作下去之事。


△ ミツメ『フィクション』Official Lyric Video




“ 采访感言 | Interview Reflections桑泽设计研究所创设人桑泽洋子女士曾于《KDS开讲》文中执笔“把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把社会与设计之间的关联作为教育的基本”。访谈中、学生时代的“邂逅”、制作中的“城市思考”等分享所提也无不令人主观照应联想及该理念似多年后依旧被默化点散在每一持桑泽DNA学子之中浸润作用与社会;由个体性视点再观、自小接触到设计文化熏陶、由“背景、思考方式”的基盘介入似乎自然而然的构筑了当下加濑的设计语汇、撇清酸性平面因子保持与“潮流”的距离、似乎更令人在其选择中得见一分冷静与几许独自。尚在三十前半的年龄,让我们大胆畅想其今后或可见的绚烂设计之姿又有何不可?


本文文字版权归 孙思嘉 x 陆俊毅设计视角所有。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等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陆俊毅设计视角编辑版本转载。

设计访谈专栏「呼吸」栏目总策划


「陆俊毅_设计视角」是一个秉持由深度、广度、精度三轴所经纬构架、专注于展现视觉设计及各领域多方位信息的公共交流平台。作为「陆俊毅_设计现场」的姊妹平台,「设计视角」将更着力于信息内容的研究性、实验性、及当代语境与评论视角等方面的构筑。在照应「设计现场」重层多维化信息传播的同时,力求引领当下设计行业的发展。


设计访谈专栏「呼吸」企划 | 担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