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达 文敏婕|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思考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

——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郑达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文敏婕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未知时空的光泽》如何从“现代折纸”到“数据化的实体交互”再到“智能化的创作系统”的转变。经过对作品的“过程性”“可计算性”和“系统性”特性的实践分析,得出该作品是对人工智能艺术实践反思与增补的结论。并对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系统化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系统美学;数据可视化;实体交互


《未知时空的光泽》是笔者于2019年创作的数据化动态装置,得益于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结构和传感技术的提升,作品能够精准捕捉和转化数据。作品具有数据可视化、形态自适应和媒介可计算3个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凸显了作品的艺术性,更在作品的系统性、过程性和智能性上与人工智能艺术相契合。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深入剖析,旨在增补人工智能艺术的创作实践案例,并为其发展提供实践证明,同时希望建立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实践方法,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工具集。


一、数据驱动下的实体交互


《未知时空的光泽》是受到现代折纸启发,应用“计算折纸”这一智能化技术进行的艺术实践。作品整体由180个可折叠球体组成,装置主体由结构相同、能够各自独立运行的球体折叠结构组合,悬吊于近20米的展览空间,配合折叠结构与智能材料、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勾勒出了自然生态的艺术可视化。


21世纪初,部分艺术家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艺术创作。计算折纸(Computational Origami)能够将复杂的折纸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算法和代码,从而实现对折叠过程的控制和模拟,“折叠”过程开始上升至算法层面,而媒体艺术在当时呈现出非物质性与媒介综合的趋势。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开始超越控制实体的思想,转向自适应的生命过程,“艺术与技术”的实践者杰克·伯纳姆(Jack Burnham)在《系统美学》中描述了自适应或学习性的系统试图超越创作对象的物质性。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讨论了艺术与实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实体物开始以媒介的姿态出现在艺术领域,智能化新材料成了可被计算的媒介,并转化为可通过机器创作的智能化艺术。《未知时空的光泽》则是借助于实体交互和算法物质化的创作维度,将数据、算法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实践案例。


郑达《未知时空的光泽》数据化动态装置 2019年


智能时代下,“数据”已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核心要素。《未知时空的光泽》在本质上是对算法规律的解码、编码与转化,实现了自然数据与实体交互的结合,使纸张的折叠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形态,而是扩展为可见、可互动感知的运动行为。这种运动行为不仅赋予了作品“适应性”,更使其呈现出一种“自主行为”的特性。从系统的角度看,作品展现了一种高度整合的创作路径。它将过程性、系统性与可计算紧密结合,数据不仅是创作的原材料,更是驱动作品形态与行为变化的关键。


二、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系统


(一)艺术创作的过程性


当智能化技术介入艺术创作时,引发了艺术创作形式的转变。传统艺术中基于“实体”的创作,逐渐转向基于“过程”的系统化艺术实践。人工智能艺术不是“关于”或“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艺术创作,而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即一种激活的“艺术化的人工智能”,而不是“艺术生产”。在《未知时空的光泽》中,笔者将模块化的创作思路应用于折叠球体的形态构建,利用数字仿真技术,探索出能够从平面翻折至立体的螺旋形折叠结构模型,通过复制多个刚性折叠结构并中心旋转拼合,形成作品的基本形态。笔者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对原型的不断迭代与升级上。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实体形式被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过程。这些过程不仅涉及智能技术的应用,还涵盖了艺术创作的构思、实验与调整等多个环节。因此,整个创作不仅是技术实现的过程,更是艺术创作与过程性审美体验互动的过程。


(二)系统化的艺术实践


当审美对象转向了过程,当下的审美标准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基于智能技术的艺术创作实践,从以“实物”为中心转向了以“系统”为中心,审美对象也由单一的物质审美转为基于“系统”的审美。系统是一个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的交互组件的复杂体。通过将作品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笔者将解析创作过程内部结构及外部环境的交互系统。


在《未知时空的光泽》中,存在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系统。系统采集输入的一端,连接了人的心跳数据、场域音频以及城市自然数据采集站。当传感器将数据转译成机器可理解的语言时,处理器便会将指令输送至传动结构。折叠的运动变化位于系统的输出端,直接关联于每个球体的折叠开合与集群的动态传递,折叠的计算过程便由“不可见”变成了“可见”。作品构建了一个具有交互性和实时可视性特征的完整系统,通过连接多源数据并实现复杂层次的编码处理,利用智能化技术不断优化作品的运行模型。


(三)可计算的创作媒介


随着审美准则逐渐转向系统性的维度,智能技术介入下的艺术实践关注作品在空间中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见的数据成为实现作品控制的核心要素,而媒介中的可计算性则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未知时空的光泽》中所选用的调光膜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展现出可见与不可见两种不同的物理状态。进一步地,当我们将材料的开合角度、开合速度及透光率等各项技术指标通过实验式的记录量化为精确的数据时,媒介的可计算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凸显。艺术家可通过控制数据进行实验性创作。媒介的可计算性,使得动态变化的数据信息得以被算法持续捕捉和优化。这种动态性确保了作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从而完成自我调整和完善。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作品能够在保持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实现过程性审美的对象化。


三、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探索


在《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在的“过程性”、作品的“系统性”和媒介的“可计算性”,共同构成了“智能化”的特征。


作为创作工具的各类智能化媒介,使创作过程变得可计算,并且逐渐发展出了超越作品本身走向过程的趋势。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过程,数据、算法作为新的非物质化媒介,艺术家创作中需要关注从实体转向作品产生本身的过程。即艺术家不仅要将研究视角从成品物扩展到创作过程本身,分析艺术创作中的“过程性”,更在于需要认同智能机器在艺术创作中逐渐获得的主体性地位。在人工智能艺术的主体性建构中,艺术家可以与智能机器“协同创作”,与智能系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使得艺术创作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交互的、不断演化的系统。这种创作身份与视角的转变,可为人工智能艺术提供新的实践思路。


郑达《未知时空的光泽》数据化动态装置2019年

 作品可视化系统


对作品的系统评估,是笔者在创作中校正和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美学和行为美学的综合模型评估,可以发现创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优化作品。系统美学评估主要关注艺术创作中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包括艺术作品的目标、边界、结构、输入和输出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确定作品是否符合创作者的要求,能否实现预期的功能。行为美学评估则主要关注作品本身的行为表现,包括艺术作品的行为等级、行为特征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创作系统的评估体系不仅有助于优化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方案,还能通过综合考虑系统美学和行为美学的评估结果,对艺术创作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从“基于过程的美学系统”出发重建一种把“过程性”纳入系统化思考的美学体系。


对艺术家而言,跨学科合作是突破创作壁垒的关键。具体来说,需要建立具有跨学科特性的实验室,与不同领域的成员合作,并采用“基于实践的研究”的研究方法来面对当下的艺术创作,重点强调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艺术实践应介于生产与研究之间。艺术家的生产对象不再只是面对美术馆体系的作品展演,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技术专利与学术论文共同构成了跨学科实验室的3大生产对象。在智能机器介入下的跨学科艺术创作中,创作并非一种直觉性与艺术性的产出,其系统性与可计算性决定了在创作方法上将具备新的突破。系统性与可计算性成为新的突破点,使用传感器和可计算媒介构建的艺术系统是融合了系统美学和行为美学的实践研究。


结 语


在人工智能艺术的创作中,智能机器的主体性成了关键维度。这种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其中运用了多种智能化媒材,更集中表现在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层面,是将“系统思维”融入艺术创作的过程。人工智能艺术所呈现的美学特征,不仅基于智能机器功能性,更是通过智能机器的“主体性建构”,将作品的“过程属性”转化为审美对象。因此,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艺术实践,不应局限于图像的生成式表达,应该将以材质、结构和算法为依托的跨媒介融合作为智能时代下创作的突破口,以此放大智能机器作为创作主体的作用。(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5期目录&卷首语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张子康 刘希言|新世纪博物馆理论发展趋势

陈元幸子|碧波沧海万里春——张一尊和他的山水画创作

王巍 麻敏|梁树年山水画中的“林泉之心”与自然情怀

王璜生|重思与反思——新美术馆三题

王鲁湘|楚魂归来——易至群的新楚风绘画

耿祥龙|色与墨的交融——陆秀竞山水画的启示

万幸福|国家文化形象的自塑——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为例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刘其让|奔走与救亡——“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演变考

董裕乾|抗战与艺术的交织——西京金石书画学会考略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程国亮 黄佳美|南昌木刻研究会研究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郑旋|美国民间艺术的现代叙事——以洛克菲勒夫人收藏为例

马双|可观察的世界——大卫·费布兰德的现实主义新探索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