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超峰 马腾|诗胆文心 融贯东西——郑震的艺术与人生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诗胆文心  融贯东西

——郑震的艺术与人生


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超峰

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马腾







摘  要:郑震作为安徽近现代美术及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兼版画家、美术教育家于一身,其艺术生涯为后学留下了宝贵且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时间维度对郑震的从艺历程、艺术成就、美育思想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不仅可深入梳理郑震在艺术领域的多方面成就,还有助于学界明晰郑震对安徽美术发展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郑震;新徽派版画;高等美术教育;中国画







一、从艺与从教历程


郑震(1922—2013)生于安徽合肥,先祖郑国魁为淮军著名将领,官至提督。虽然到其父郑道襄时,家道稍显没落,但其古文功底深厚且书画皆佳,如此家学渊源对郑震产生了深远影响。儿时的郑震天资聪慧,且勤奋苦读:“我幼年读书,便生性要强。每天都要第一个进入学堂。如果学堂里已经有同学先到,就怨自己没有早起而哭泣了。背书也是如此,一本《龙文鞭影》我能顺背,也能倒背。”早年的学习经历,为郑震日后的写作与绘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鉴于“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的特质,大力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1938年12月芜湖沦陷后,郑震被迫离校,随父举家迁至合肥,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自学。1940年,郑震受报刊中宣传抗日题材的木刻作品启发,开始创作木刻。后在“防空司令部”结识董光昇,此人精于金石治印且有刻字经验,因志趣相同,二人经常一起探索版画技法。之后7年间,郑震虽辗转金寨、西安、宜川、巢湖多地,但仍坚持不懈进行艺术学习与创作。1947年,郑震正式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家协会,成为其艺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界百废待兴。郑震与杨杰贤、阚望、黄宁等人,于合肥市南油坊巷路东筹建皖北文艺干部学校。自此,步入美术教育领域的郑震迎来了从艺历程的第二个转折点,也拉开了其从事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序幕。作为皖北干校的主要发起人,郑震初至师范学院,担任美术及文艺理论教员。其间为适应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他大量阅读美术和文艺理论著作,探索研究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途径。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同时,也为“新徽派”版画的崛起、安徽现代版画及安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与教材编写两个层面培育了年轻力量,赓续了版画文脉。1959年《安徽木刻选集》的出版,标志着安徽现代版画群体的社会影响已经产生。正如鲍加所指出的,“如果要编写一部美术史,决不能忘却一位重要的开拓者和耕耘者——郑震教授”。


1979年,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美术教育的需要,郑震根据30余年的创作与教学实践经验,编写了《版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对全省乃至全国版画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随后,郑震招收了安徽省第一批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实现了安徽省高等美术教育史零的突破。次年,郑震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标志着其艺术生涯的第二个黄金期的到来。1994年秋,郑震正式退休。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坚持创作的同时,仍然时刻关注安徽省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提携后进,尽显爱才、惜才、重才的大家风范。


二、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变


1.早年版画创作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可视为郑震版画艺术的初探期。在此期间,郑震虽是自学,但凭借扎实的文学素养、过人的天赋以及个人的刻苦勤奋,迅速进入创作状态。


其中,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郑震以临摹、借鉴木刻经典作品为主,专注于版画技法的学习和探索,内容以抗战题材居多。直至1947年前后,郑震先后创作了《江岸》《晚归》等作品,此时相较于40年代初期的创作有了大的转变。其一,题材开始从抗战主题变为现实生活的场景与感受的刻画;其二,创作开始从临摹借鉴转向自主创作和主观情感的表达;其三,构图日渐讲究、技法逐渐丰富。这种质的提升,可视为郑震艺创作生涯的分水岭。


郑震 《在佛子岭人造湖上》黑白木刻

28cm×43cm 1957年


50年代以来,郑震先后创作了《太白楼》(1952)、《扩建中的工厂》(1954)、《去田间》(1954)、《风雨无阻》(1956)、《江畔》(1956)、《在佛子岭人造湖上》(1957)等重要作品,并先后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第三届全国版画展等。随后他又连续参加了数次全国木刻展览,其中部分优秀作品被送往苏联、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地展出。其中《在佛子岭人造湖上》《江畔》还入选了1958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并被苏联东方博物馆收藏。这些作品情景交融、意技俱佳,标志着郑震版画风格的趋向成熟。


2.艺术风格成熟期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郑震将创作重心放在中国艺术精神与西方技法的结合上,创作也从单纯的再现转向意境升华。1961年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系设立版画班,郑震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教学与艺术创作。“这段时期是我创作的小高潮。因为此时整个国家形势稍微宽松一点。我创作的《茶山晨曲》《林间》《山村小学》《战地黄花分外香》都是在那个时候”。1962年,郑震至黄山为安徽省美协组织的创作活动收集素材,上山第二天便遇到了中国画大师潘天寿。数日相处,郑震发现潘天寿从未动笔对景速写记录素材。询问之下,潘天寿笑答:“不必画速写,只要目识心记就可以了。”


潘天寿先生的“目识心记”,启悟了郑震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对其后期的审美思想影响巨大,也长期浸染并改变了郑震版画的创作面貌及审美取向。创作于1957年、发表于1962年《人民日报》的《林间》,与1962年间陆续完成的10余幅版画,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尤其《林间》这幅木刻,在不大的尺幅中尽写田园诗情。此作不但体现出郑震审美情趣的重大变化,也成为体现其审美格调的典范。


此后,郑震在艺术创作上继续深入生活,在平凡的淮北乡村景色中发掘着美和诗意。但限于创作条件,他那难以抑制地对美和生命的述说欲望,往往只能通过水彩画和速写来承载。其中,1972年就先后创作出《胜似春光》《平原春色》《飞雪迎春》《花里人家》等作品。无论清新明快的秋韵丰收之景,还是感人至深的拥军爱民题材,满纸再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郑震 《晚归》黑白木刻 11.5cm×30.8cm 1957年


改革开放后,郑震的版画创作迎来了鼎盛期,并先后创作出了《万木春》(1978—1979)、《薄暮时分》(1979)等重要作品。其中《薄暮时分》入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全国美展、第六届全国版画展以及“中国现代版画展”,后又和《老树春深》入选在巴黎举办的“中国五十年版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郑震艺术生涯的经典之作。


3.晚年艺术创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郑震的版画创作在求变中再攀高峰。持续注重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挖掘,尤其是对诗情意境的追求,兼及融汇版画、水彩、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技巧,令郑震的艺术水平达到了新高度。版画《黄山晨曦》(1983)被认为是此阶段的典型之作,顾祖钊认为,该作“不论从技法上还是意境上,都达到版画中国化的最高境界,但它又并没有失去版画自己的特殊风味”。此后,郑震坚持创作了大批的版画精品,诸如《秋林曲》(1983)、《粼粼水乡》(1983),分别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第六届全国美展。此外,他还融会贯通转入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其年至花甲依旧精力旺盛、才思敏捷,且对艺术的认识愈加深刻成熟完备。


郑震 张弘 周芜 陶天月 宇夫合作 《黄山宾馆》

套色木刻 156cm×92cm 20世纪60年代


1995年,郑震荣获“鲁迅版画奖”,成为继赖少其之后安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此后在人生最后10余年里,郑震愈发钟情于中国画创作,多次外出采风写生,创作出大量山水画作品。其中国画与其版画、水彩一样,都强调生活的诗境,对诗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忱,不时感染着当代的艺术创作后学。


三、对安徽美术发展的贡献


1.“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立者


1959年2月,赖少其被调至安徽,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同年赖少其赴安徽师范学院调研。此次调研促成了郑震与赖老的初见,也成为新徽派版画诞生的重要契机。次年,赖少其组织和领导郑震、周芜、师松龄、陶天月、易振生等版画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进行美术创作和整体美术设计,《黄山宾馆》《黄山云海》等大型版画应运而生。两幅作品均采用了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方式,以线、山石的皴法来再现黄山山石,既有传统的绘画方式,又极具有浓郁的装饰感,整体色调稳重且蕴含微妙变化,两幅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获得“新徽派版画”的美誉,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李桦认为,“他们继承了古代徽派木刻的优良传统,予以革新,加入了时代色彩和地方特点”。作品情感真挚、时代特色鲜明,也成为“新徽派版画”的重要特征所在。


以赖少其、郑震为首的安徽版画家,坚定地践行鲁迅先生对现代中国版画的期许,在择取中国遗产并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的同时,积极探索并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们所创造的“新徽派版画”风格,是对明清徽派木刻版画、汉代画像石、漆画的工艺技巧及艺术特色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在对蚀版套色法的发展中赋予了时代精神,并广泛深入地描绘了江淮地区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和自然风貌,令安徽版画具有了极强的辨识度,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影响。自此郑震与“新徽派版画”一同载入了现代中国美术史册。


郑震 《薄暮时分》套色木刻 34.5cm×48cm 1979年


2.安徽现代艺术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郑震是安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重要推动者,为安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郑震在安徽师范大学等院校任教数十年,积极参与安徽美术教育改革,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育了众多艺术学子和美术骨干,为安徽省美术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安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谱写了重要篇章。


郑震的美术教育教学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将创新精神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个性与特长,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并结合自己的作品,为学生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将创新能力融入创作实践。二是将教学理念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郑震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致力于将艺术创作立足于弘扬安徽本土文化,在教学中也注重传承和弘扬徽派文化。三是提倡多读书,强调画家文化修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多读书才能将艺术境界与人格修养熔铸于作品,进而提高创作的品位与格调。


结 语


作为20世纪安徽重要的版画家、教育家,“新徽派版画”的重要奠基人,郑震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并通过其个人持续的艺术探索,最终形成了亲近自然、表现生活、崇尚自然和美好的艺术风格,在现代安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安徽培养了众多优秀艺术工作者。纵观郑震的艺术创作和教育生涯,是充满家国情怀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艺术创新的一生,更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生。对郑震艺术人生的研究,既是对20世纪安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回顾,也可一窥优秀艺术家与地域及时代间的深层关联。(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7期目录&卷首语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晋晋|睡狮形象的起源、演变与语义

段晓东|“时代群像——中国水彩人物画展览”中的人民叙事

黄晶晶|妙造自然——黄铁山水彩画的艺术实践与文化意味

吴端涛|水彩的地缘性——对“全国水彩名家暨北海水彩画家作品展”的理论思考

王汉英|谈“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运用

张旖文 武金勇|人工智能艺术的现实、前景与美学思考

秦嗣德|当代水墨的意象表达——我的创作思考

邓锋|陈师曾北京时期画学思想的“会通”与“适变”

王怀志 邵军|胡佩衡“古法写生”论再议

薛良|疏影留香——于非闇对北京画院初期发展的贡献

王成国|从民族遗产出发——潘絜兹“新国画”转向探赜

李啸非|茶室幻景——莱凯厅中国版画研究

黎晟 王颖|版本、沿袭与功用——《孔子圣迹图》的东亚传播研究

潘桑柔|青金石与“中国风”——13世纪至14世纪西亚和中国陶瓷中的蓝色趣味

吴若明|蓝色郁金香——17世纪上半叶克拉克瓷“外国花卉”的图像交融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施 晓 琴(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靳 浩(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