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汉英|谈“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运用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谈“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创作员|王汉英







摘  要:本文分析了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在绘画创作中的独立价值。结合革命主题历史画《告别瑞金》和《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创作体会,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象征性表现手法与艺术真实、艺术真实与想象空间三个方面,探讨艺术真实的表现手法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艺术真实;历史真实;革命历史画;精神内涵;象征性










2021年至202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承接的赣南红色主题历史画创作工程中,笔者接受了瑞金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告别瑞金》和于都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创作任务。这两幅油画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第5次反“围剿”后被迫撤出中央苏区红色根据地,开始长征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进行创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创作了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革命历史画。其中创作者既通过描绘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具体人物形象来再现历史,又能通过艺术手法来展现历史事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使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引起观众共鸣。如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尹荣生的《告别》等,都是经典之作。笔者面对同样题材,如何从新的视角构思,通过运用“艺术真实”对传统题材再创作,使作品摆脱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复制,而对精神内涵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进而表达创作者对该历史事件真实而独特的理解,是笔者创作这两幅作品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真实要求历史画创作须对历史事件的具体场景、人物的客观情况进行真实地描绘。以《告别瑞金》为例,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国古代画论中,有许多关于艺术创作中客观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的论述。例如荆浩云“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张璪认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等。其实许多历史画画家在其创作中,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和研究,以达到对历史真实的再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景波,在历史画《一代天骄》的创作过程中,在如何准确地表现出主体人物大木河与成吉思汗的人物形象和关系时,做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的考证,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方面的一个极好的例证。《告别瑞金》作为革命历史画,其历史真实感体现在画面中历史事件的场景,包括人物的形象特征、服装以及道具的表现。例如,红军时期中央苏区首都瑞金的标志性的地貌特征,红军从瑞金出发渡过锦江河开始长征时河流及桥梁特点,赣南客家人的形象和穿戴特征,当时红军所穿的服装样式,使用的武器枪支和旗帜,以及机器形状等画面的描绘,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历史视觉感受。


革命历史画创作需要表现历史真实,但又与真实历史存在着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恰恰为艺术真实留出了一定的表达空间。艺术真实可体现艺术家对历史事件的个人认识和理解,它是创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精神性的感悟,是一种主观的真实。尽管红军告别瑞金开始长征这段历史尽人皆知,但是历史并未留给我们充足的史料。所以在进行《告别瑞金》的构思过程中,笔者必须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种既不脱离历史真实,又通过“艺术的真实”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


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是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历史场景,能够更好地把观众带入历史的现场。经过反复思考,笔者并没有把苏区当时的首都瑞金作为作品的历史场景,而是选择在红军撤离瑞金开始踏上长征之路的场景。这一场景的选定,可很好地烘托画面的气氛,为画面的人物形象构思与组合设计提供可发挥的空间。此外,为突出红军长征这一悲壮的故事情节,在创作画面主体人物方面分别塑造了回望故乡、洒泪告别亲人、手握故土、不愿离去等几组红军战士形象。尽管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样的艺术加工使得画面更具深厚的历史真实感,充分表达了笔者创作的主题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艺术真实时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绘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在于描绘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诗所描写的是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他这一论断虽然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但也非常适用于革命历史画创作。革命题材的历史画所描绘的历史场景,与真实的历史场景是有区别的,而且它甚至能比历史场景更加真实、清晰地反映历史事件中的精神内涵。童庆炳指出,“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型启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的情境中。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的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笔者在创作《告别瑞金》时,把历史真实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石,而运用艺术真实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历史学者认为,历史画应真实地将客观历史事件再现出来,然而历史画作者是不可能局限于照搬历史的。作为创作主体,艺术家应该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根本属性,呈现出其内在的精神属性。


在中外美术史上的众多历史画作品中,有许多运用艺术真实来创作的优秀历史画的范例。比如俄罗斯美术家苏里科夫所创作的《禁卫军行刑的早晨》,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历史真实事件。但是画家在创作作品时,为了表现那段残暴的历史,并没有被史实所束缚,而是对事件的场景、人物等做了大量主观化、艺术性的处理。虽然画面所创造的场景、人物与史实有很大出入,但观者被带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历史现场,并对画面所营造的现场气氛以及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在董希文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中,艺术家将主观的想象融合到历史真实中,通过艺术真实创作出一幅既展现出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难困苦,又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感人的历史画面。


当下的革命历史绘画创作,应注重艺术真实的创造,而不应被历史因素所限制。如果说革命历史画中的对历史真实的忠实再现是初级阶段;那么对作品艺术真实的再创造,则是使作品升华的重要阶段。它更多地体现在艺术家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表现上,而且也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理解和感情以及对历史史料的深度思考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因此说,艺术真实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真实的再创造,同时也包含了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塑造和环境重构,从而赋予作品更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二、象征性表现手法与艺术真实


革命历史画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了体现艺术真实,象征性的表现手法通常被创作者所采用,以增加画面精神层面的表现力。这种表现手法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概念或情感的艺术手段,如色彩、形状、纹理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来传达创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这些象征性的元素不仅能有助于创作艺术真实,而且还能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增加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许多革命历史绘画中的前景和背景的布局、人物的位置和动作形象的设计,都可能隐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革命人物经常被描绘为壮志凌云、英勇无畏的形象,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不屈不挠。而群众则可能被描绘成满怀希望、坚定信念的样子,象征着人民力量的伟大。在色彩运用上,象征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红色常常代表着革命、热血和激情,蓝色则可能代表着理想、信念和深沉。此外符号和道具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如红旗、红缨枪、五角星等,在革命历史画中常常出现,它代表着革命斗争的信念和胜利决心。一些物品和符号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具有象征性和深层含义。


王汉英《红军夜渡于都河》布面油画

215cm×350cm 2023年


在革命历史画创作中,象征性表现手法与艺术真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必要手段。在《红军夜渡于都河》创作中,象征性表现为笔者深入地挖掘这一历史事件内在的精神意义和创造艺术真实的画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构图上,笔者把于都人民夜送红军渡过于都河这一情景作为画面的前景,而把红军渡河的场面作为背景,隐喻了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人物形象、动作等方面的设计,分别围绕于都人民含泪送别亲人踏上长征之路,以及红军官兵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父老乡亲、妻子儿女的悲壮场景而设计。这样人物形象的设计象征着为革命胜利人民群众付出的巨大的牺牲。


《红军夜渡于都河》的色调设计,采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并注重黄色与紫色的对比。亮黄色代表着革命,暗紫色代表着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则是故事的真实性的需要,也有黑暗与光明斗争的隐喻。画面中红色的旗帜和党徽,分别代表着革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手中的火把,作为象征性的符号,隐含着虽然大革命失败,但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寓意。可以看到,在这幅作品中,象征性表现手法的运用营造了艺术上真实的历史画面,能够准确地传达笔者想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尽管与历史真实有许多不符之处,但这种艺术的真实的画面,更有助于历史事件中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追求的表达。同时这种方式也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效果,更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直观画面深入理解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


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画创作中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创造者通过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可创造艺术真实的画面,使作品更具深度和精神内涵。不仅增加其作品的艺术真实感,同时艺术真实又是判断象征性表现手法是否恰当有效的标准。因此,创作者应根据作品要表现的主题要求,巧妙运用象征性表现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真实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三、艺术真实与想象空间


革命历史画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过去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场景,其创作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仅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和期待。这些因素都对革命历史画的创作产生影响,使艺术真实与想象空间相互交织。


艺术真实是革命历史画的核心要素,它要求在创作者创造画面艺术真实时,要运用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创作技巧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种艺术处理方法,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为想象空间提供了可能性。想象空间是革命历史画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历史事件进行再创造,使画面呈现出超越历史真实的艺术效果。想象空间的构建有助于打破历史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个性化解读和感情的投射,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和感知革命史的独特视角,使得革命历史画具有更广泛的表现力和更深层次的精神意义。


王汉英《告别瑞金》布面油画

270cm×470cm 2023年


在《告别瑞金》和《红军夜渡于都河》中,笔者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在《告别瑞金》中,通过主观想象对主体人物形象、表情动作以及他们之间的组合进行了设计,表现了红军战士对故乡的眷恋和苏区人民依依不舍送别亲人踏上长征之路的悲壮场景。而迈着坚定的步伐远去的红军队伍,则可想象成前进路上虽有重重困难,但革命必将取得最终胜利。这样的想象设计营造了艺术真实的画面,突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创作主题思想。同样,在《红军夜渡于都河》中,笔者表现了红军官兵与于都父老乡亲、妻子儿女依依不舍告别的场景,体现出红军和苏区人民鱼与水的感情,同时表现了远处红军战士手持火把前行场景。观众也会想象出虽然大革命失败,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必将战胜黑暗迎来光明。尽管这样的想象画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为了营造艺术真实的画面,笔者通过想象空间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的加工。


艺术真实与想象空间在作品中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艺术真实是想象空间的基础;另一方面,想象空间又是作品的艺术真实的重要补充。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笔者这两幅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精神意义。因此,处理好革命历史画中的艺术真实与想象空间的关系,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来创造画面的艺术真实,引导观众运用对历史的认知去欣赏和理解作品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革命历史画作品,为革命历史画注入新的生命和意义。


结 语


在当下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视觉形象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作为创作者,在面对传统的革命题材绘画创作时,运用艺术真实来进行创作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笔者在赣州红色主题历史画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为自己今后在创作中能更好地发挥绘画的艺术魅力,让革命历史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6期目录&卷首语

于朕|开启“可能世界”——“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述评

许毅博|数字的诗意——我的动态机械装置创作

赵炎|历史脉络与理论视角——新媒体艺术之路

郑达 文敏婕|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思考

李笑男|媒介创新与现实表达——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张增增|思维的雕琢——脑电波雕塑的创新之道

胡祎祺|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策展观念

陈赟冰|具身交互疗愈——《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创谈

张天钢|人工智能策展的概念和未来

邱宇|自然与技术共建的生态感知——我的数字媒介艺术创作

陈履生|“漓江画派”的启示:写在“壮美广西——漓江画派二十年作品展”之际

方晨子|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生命的最后八年

丁澜翔|从“固定之写生”到“全体之写生”——俞剑华写生旅行中的跨媒介视觉生产

孙丹妮|写生与谋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行艺术家的“生计”问题及其他

封小瑜|“写生”现代性 ——抗战时期西北形象的视觉建构

李方红|苏轼“画中有诗”思想再探

刘玉龙|唐代画家“于舍人”及其绘事考

邹建林|《雅各与天使搏斗》 ——高更、梵高与幻象的心理动能

王燕|19世纪西方关于梵高绘画的早期接受与阐释历程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