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年丨卢红:棉花街往事,伊在何方?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卢红,1957年生于重庆,1975年下乡,1977年高考后回城,客居岭南28载,半生教书育人,闲暇阅读写作绘画。广东省作协会员。


原题

棉花街往事(3)
伊在何方?




作者:卢红



改革开放前的重庆解放碑
 
人说,老房子才是真正的家。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老房子都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最近常做梦,老梦见我家在重庆市中区(现在的渝中区)棉花街的老房子,梦见父母、’梦见哥姐……那些发生在棉花街47号老房子的故事还记忆犹新,然而故人何在?伊在何方?
 
记得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大约有一两年时间,那个只比我年长两岁,长得很清秀的S妹(我妈这样叫她,孩子们也跟着这样叫),几乎每天下午都站在我家大门外仰头大叫:“六妹,开门!六妹……”她是专门来找我玩的。我们常在一起下跳棋、聊天。她通常穿一件浅灰色的咔叽布上装,留着两条齐肩的小辫子,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大多数时候,白净的脸上挂着笑容,她的牙齿长得很整齐,笑起来很好看,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幼儿,不过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伤心掉泪。
 
有一天晚上睡觉之前,母亲耳语般地告诉我,她患了轻微的间歇性精神病,并嘱咐道,这种病不能受刺激,千万不要惹她生气。更不要到处去说她得了什么病。可我觉得她没有什么特别反常的行为呀,总的来说她的个性比较温和,只是说话有些东拉西扯,但我觉得不碍事,所以,我和她一直友好相处。
 
S妹的母亲C阿姨和我母亲是街道办事处的同事。C原本是重庆市市中区政府机关的干部,她丈夫S先生是区里有名的领导,解放前是中共川东地下党的党员。文革以后,S先生被打成叛徒,让红卫兵造反派给抓走了。我听C阿姨说主要是江青说过一句话:川东地下党都是叛徒。这下完了,那非得一网打尽,包括《红岩》的作者罗广斌以及书中那些存活下来的真实的地下工作者,一夜之间都被打成了叛徒。C阿姨也因此受牵连靠边站了,过了好几年才被发配到最低一级的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工作。
 
S家这个黑五类家庭一共四个孩子,大儿子受不了株连的刺激,精神失常后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C阿姨常在下班后和我母亲一道来家闲聊,有时候聊到饭点上,母亲就留她吃晚饭。她的胃口不错,一边吃一边对我妈妈的烹调手艺赞不绝口:好吃,好吃。关于他们家的具体情况,就是在她们聊天的时候旁听来的。
 
C阿姨是川西人,一口成都腔,中等身材,长得白白净净,头发少许花白,高度近视,戴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颇有知识范儿;她伶牙俐齿,说话语速超快,每一次聊天都喋喋不休,一发不可收,依然还是在台上作报告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形象。真的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朋友,你想想,大难当头,夫离子病,小女儿的状况不容乐观,可她却在人前表现得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镇定得就像泰山顶上的一棵青松,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葱葱。

改革开放后的棉花街

记得有一段时间,有小伙伴用一种嘲笑的口气问我,为什么疯子总喜欢和你一块玩耍?于是我觉得她们可能快把我也当成疯子了,于是我开始回避S妹,记得有那么两次,她在楼下大声叫门,我在楼上装着没有听见,任凭她怎么叫,我就不给她开门。她叫了好久,我的心就咚咚地跳了好久。想着她失望而归的样子,其实我也挺难受的。说实话,我从没有嫌弃过她是黑五类子女,只是受不了别人也把我当疯子看,然后很可能不跟我玩了。

夏天的一个晚上,她又来了。一边敲门一边大声喊:“六妹,快下来!我们家的昙花开了,快点跟我去看,不然一会儿就看不见咯,快点,你听说过昙花一现吗?六妹,快点,我妈说了,叫你们都去看……”我抵挡不住昙花的诱惑和她真心实意,于是就跑下楼去开了门,记得当时我妈妈和几个姐姐都去了。
 
我们来到小什字罗汉寺附近她家的宿舍,只见院子里一大堆人围在她家窗台前静静地欣赏悠然绽放的昙花。在薄弱的灯光下,花盆中间一朵拳头大的昙花,皎白的千层长瓣一颤又一颤地抻开,将玲珑剔透的花容呈现在爱花人面前;它在黑夜里、在带刺的叶片之上,静悄悄的尽情展现迷人的风貌和情怀,将淡淡的清香抛洒在空气里;它似乎忘记了自己最多只有三个小时的生命,忘记了时光和周围的一切,而只专注于当下的盛开。
 
灯影下S妹汗津津的脸庞露出兴奋而稚气的笑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给昙花拍照,好将它那迅速变幻的美姿收藏起来。今晚来了这么多客人,也是她高兴的理由。她一定是向好几户人家发出了邀请,哪怕这些人都是冲着昙花来的,也足以让她兴奋一个晚上。因为他们家早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难怪今天她像过节一样高兴。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近距离观赏昙花。S妹的纯洁友爱让我深感内疚,于是,我又开始和她在一起玩耍而不再避嫌。
 
1975年夏天我高中毕业下乡落户后就再没有和她来往了。文革结束,1977年我高考返城以后,听母亲说C阿姨和丈夫都官复原职回到区级机关工作了,S的病情基本好转并且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她那个患重病的哥哥恐怕是难以康复了。
 
2022年3月19日

拆迁中的棉花街 


卢红专列

卢红:妈妈当了半天走资派

“下江人”小伙伴被活活打死了

卢红:1977年高考,
我们家三兄妹被录取
卢红:老船长,我的父亲
归国记:八千里路熬和累,
还有测不完的核酸排不完的队
如何养老,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昨天的记忆
王明春:重钢少年的文革与武斗杂忆
蒋蓉:革命洪流中的小水滴
蒋蓉:红色狂飙中的那些小人物
王宗禹: 成都观武斗记
何蜀:54军军长被红卫兵绑架内幕
那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也射中了我
成都军区独立师师长杜灵被枪杀案
李井泉一家的时代命运
敖艾莉:1967年“五·一九”惊魂
敖艾莉:革命时代的女大学生剪影
敖艾莉:一个女生的徒步“大串联”
 李秉铎: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王光虹:川大学生的AK47瞄准了我

何蜀:32111钻井队的"火海内战"

何蜀:那曾悄悄流淌的《嘉陵江》
蒋国辉:1968,我的逃难岁月
蒋国辉:一场武斗战殁13个战友
蒋国辉:赶上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
赵建伟:革命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明瑞玮:纪念我逝去的几位高中同学
陆文宪:雷组长一声令下,游乡!
刘继琼:“燎兵”欺负“飙兵”
重庆中学武斗的惊恐片断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