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广东模式

2015-09-16 e医疗 e医疗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既与卫生信息化协同融合, 同时又充分保持中医药自身优势和特色,在运用信息技术、特色系统建设、标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模式”。



文|广东省中医院信息处处长

傅昊阳


  近年来,广东省跨入了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新阶段,2014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纲要》明确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性政策措施,其中在信息化方面明确了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管理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内容的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中医药信息与医药卫生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东省在以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等为重点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广东省各中医院不断得到应用,基本实现了院内医嘱、检验、影像、电子病历系统的互通共享,通过信息化建设,整合医疗资源,优化临床服务,加强了医院管理。广东省各地区启动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平台覆盖面包括各中医医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基本建成。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优化就医服务流程为主要方向,适应“互联网+”医疗新形势,部分中医院推出了中医院特色系统、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手机App等一系列信息化创新应用,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信息化“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的成效▶


1.IT新技术应用,创新服务流程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面监控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上得以实现。以新技术为驱动力,解决当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信息共享、信息服务、业务协同等问题。并将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作为医疗工作的创新点,整合资源,优化创新业务和管理流程,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了一批改善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使服务流程更加科学有效地运转起来,引领和改变医疗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比如中医院使用移动设备可以改变公众的就医习惯和就医理念,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更提高了医疗满意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了中医医院医疗服务。利用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发布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目前,广东省中医院积极应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开通微信与支付宝掌上医疗服务,通过支付宝服务窗和微信公众号,患者可以不受空间限制,自助进行绑卡、建档、挂号、候诊、看病、缴费、查询检查结果、中药代煎、配送上门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医疗全流程服务,可快速办理,轻松查询,不用排队往返,优化了就医流程,真正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基础上的智能医疗服务。医院实现了资源的统一整合和信息的统一匹配,推动患者便捷就医、合理就医、科学就医,构筑了移动互联网下新型就医模式,为中医医院在“互联网+”医疗新形势下发展提供了典范。


2.建立中医药特色信息系统,推进中医药信息化纵深发展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在以推进临床医疗、公共卫生、药品、医保、监管、医院管理等信息化为着力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批中医药特色系统,重点完成了“互联网+”医疗移动平台、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临床医疗科研一体化平台、中医知识管理系统、慢病管理系统、中医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信息系统,临床决策及智能诊断系统等一批中医医院特色系统的建设,是广东省地区中医医院“智慧化”技术应用的探索,这些系统的建设使得广东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


3.加强中医药信息标准化,促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科学实用的中医药信息标准对于指导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与中医药信息化发展总体需求,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研制、推广和普及应用信息标准,各中医医院将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积极参与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组织的卫生信息标准化试点及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测评工作,有效促进了医院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与利用。


4.注重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中医医院信息化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广东省注重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大多数中医医院已经制定医院信息化人员编制与结构政策,将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根据医院信息化技术人员业务特长和技术水平配置工作,为引进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与中医医疗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复合性专业人才,构建多层次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队伍。


几点思考▶


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促进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做好中医药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非常重要,缺乏顶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会造成信息系统盲目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因此,应明确本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向,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中医药信息化良好环境。


2.加强中医药信息标准建设,促进区域共享及互联互通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标准和规范应用数量仍然较少,中医药信息系统缺乏有效互联互通,绝大多数系统间彼此独立,形成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区域间信息难以共享利用,大部分中医医院已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但各医院相互之间数据交互较少。应将信息标准化工作作为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重视中医药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在医疗工作中作用日益明显,各系统及各医院之间成为互相联系有机的统一体,迫切需要既懂医学又懂信息人才队伍,广东省各中医医院具有中医药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应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培养符合性实用性专门人才。


4.加大中医药信息化技术创新


  推进新技术应用,发挥中医药信息化研究机构优势,开展中医药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攻关。鼓励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促进新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未来趋势▶


  在大数据与智慧医疗的背景下,未来将围绕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原则,一方面,以数据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工程化为蓝图,构建基于互联网和区域化的智慧型医院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多管齐下,构建中医医院业务管理信息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以及信息标准体系,积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云平台,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建设,形成中医药大数据治理能力,推动中医药基础数据资源和信息化业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建设智慧医院服务。使中医医院治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从经验判断向大数据科学决策转变。另一方面,推行以中医电子病历以及具有中医内涵的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数据的实时采集、整理、挖掘分析,统一标准,建立互联互通大数据信息库,实现机构、医院、社区、家庭对健康信息的互联共享。


  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信息化为中医药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中医药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坚持用信息机技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中医药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应珍惜、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分级建设信息化网络,统一规划,做好系统和各中医医院的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加强中医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整合、信息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信息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形成更加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信息化“广东模式”。



特别报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专题系列文章

【e医疗原创】管窥一二:“广东模式”下的特色系统

【e医疗原创】广东省中医信息化建设与区域医疗

【e医疗原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践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8月刊


九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e医疗抢鲜报】国家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

国务院常务会:广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刊首语

【e医疗原创】庞涛:自我发酵才见效

【e医疗原创】充分利用患者服务中心,博得“互联网+”先机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8月刊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专题系列文章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门诊药房建设的新常态
【e医疗原创】解放军总医院:多系统融合建设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典型案例
【e医疗原创】北京协和医院:“实时发药+预调配发药”模式下门诊药房自动化建设
【e医疗原创】北大人民医院:“后台摆药、前台发药”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e医疗原创】蝶和:“门诊药房信息化+”,从自动化到信息化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