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远程医疗应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间的可及性

2015-12-08 e医疗 e医疗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文|e医疗主编 庞涛


   回顾远程医疗的发展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的脉络:从视频聊天式的医生之间针对患者病历的交流,到可以通过平台共享患者的影像数据、病历数据,再到当下的多学科远程会诊以及远程教学、远程重症监护等。远程医疗每一步的发展都借助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项目更加丰富、数据更多且更充分被利用,医护之间和医患之间都可以更充分地互动和交流。


  在政策利好特别是分级诊疗的政策推动下,远程医疗被看做是解决现阶段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广泛关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地、医疗机构甚至第三方平台,都在加快远程医疗的建设。行业中一时出现很多的声音,都希望用自己的理念和模式来定义“远程医疗”。


  我并不想参与定义“远程医疗”模式的游戏,但想聊聊对现阶段正在发展的远程医疗,提出一些建议。


  患者是医疗的对象,更是远程医疗的核心,上下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必须紧密围绕患者开展工作才能提高远程医疗的质量及其推广效果。对于患者而言,远程医疗是否可及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是否能亲眼看到异地的大专家,大专家的指导意见是否能够亲耳听到,对于患者而言可谓是革命性的体验和感受。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医疗服务和对病症的深入了解,将为今后的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


  远程医疗不应该只实现对急重症患者的即时会诊,而要从患者的病程和治疗出发,从病历讨论、多学科会诊、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的指导、重症监护、远程查房、康复指导等多方面共同实现。从上级医院来说,可以通过这样的过程全程指导下级医院,而下级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够学习到专家们的经验和思考过程,为下级医院医护人员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上下级医院对于远程会诊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这项工作是否能够做好的决定性因素:是否“一把手”工程,是否把远程会诊列入绩效考核,是否把远程会诊提到医院发展战略的层面,所取得的效果一定是有差别的。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1月刊


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e医疗原创】相距3500公里:一个完整的远程生态链是如何运行的?

【e医疗原创】邵逸夫医院:多层次灵活的影像帮扶可作为分级诊疗的探路者


请继续关注更多“分级诊疗背景下的远程影像”专题相关报道:


  • 影像创新如何才能实现1+1>2

  • 分级诊疗下的影像平台发展细分趋势




12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e医疗抢鲜报】国家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

国务院常务会:广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调查报告】走访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还需迈过几道坎儿


刊首语

【七月刊首语】自我发酵才见效

【八月刊首语】充分利用患者服务中心,博得“互联网+”先机

【九月刊首语】趋利,卡住了分级诊疗的美好

【十月刊首语】当,身为患者家属时


点击查看“‘互联网+’时代的青大附院”专题精彩内容:

【e医疗原创】青大附院徐浩:走到“互联网+”之前,我们走了多少路

【e医疗原创】这十项内容,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做得怎么样?

【e医疗原创】从院前到院后,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e医疗原创】来看输血科是如何影响输血管理流程的

【e医疗原创】如何梳理业务流程才能管理好信息中心?

【e医疗原创】看青医附院如何善用“互联网+”

【e医疗原创】挖掘医疗数据价值,青医附院这样建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11月刊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