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目录

深圳社会科学 深圳社会科学 2023-05-08

SHEN ZHEN


×

【总第19期】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005/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朱潇潇 郑鑫

■ 经济学

014/中国经济的金融化趋势/张成思 贾翔夫

025/数字货币的源起、技术演进及未来趋势/王拓 刘晓星

■ 管理学

035/高管学历、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实证分析/李竹薇 卢雪姣 蔡双如

049/监管科技: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的理论逻辑与国际实践/刘孟飞 奉洁 罗小伟

061/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变迁逻辑/张军涛 张世政

■ 政治学

072/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汇融之可能性——论威尔逊对柏克思想的受容/李海默

■ 社会学

083/制度化能力与民生绩效——基于中美两国“新医改”的比较研究/田孟

095/社会融入与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基于深圳市调查数据的分析/池上新 吕师佳

■ 法学

109/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客观范围/杨雅妮

118/系统论下刑事合规的作用机理/赵炜佳

■ 哲学·历史

128/作为表现规范性的认知规范性/方红庆

138/地图的可通约性与全球史的历史地理学方法/潘晟

■ 教育学

149/什么样的大学教师最受欢迎?——来自教师禀赋与学生认知的双重解析/李子联



Social Sciences in Shenzhen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
的百年历程与经验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性为根本诉求,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使命的现代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时刻不忘建党初创时的政治底色,始终如一以人民为服务对象,密切联系群众,致力于不断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本领,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特色。党员教育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凸显政治意识、强调使命担当、贯彻方针政策的有力保障,并贯穿了建党以来对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建构的全过程。百年来,党员教育管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基本概念、形成具体目标和基本方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完整化及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丰富完善,党员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十八大以来,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以《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条例》的颁布为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应对这一历史新任务的坐标和指南,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方式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等层面都迎来了与时代共振的变化,这些都代表着百年来党员教育管理在目标、内涵、路径上的深化认知与全面提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百年历程

[作者] 朱潇潇、郑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经济学 

中国经济的金融化趋势





[摘要] 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金融化趋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经济和金融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中国泛金融业扩张的典型事实,从非金融企业通过金融渠道获利和持有金融资产的视角研究金融化在微观层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非金融层面的间接金融化指标,如金融从业考试的报名人数、学术期刊中对金融化词汇的引用频率等,从侧面反映经济金融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层面,中国金融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金融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泛金融行业利润占比大幅上升;从企业财务数据的微观层面看,相较于传统的生产活动,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活动的利润占比持续上升,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在近20年呈现出震荡上升的趋势;此外,无论是金融相关考试的报名人数,还是学术期刊对金融化关键词的关注度,都反映出金融重要性的提升。当前,中国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仍在持续,金融也表现出“脱实向虚”的特征。中国经济金融化典型事实,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反映了经济金融化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应加强宏观、微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协调和配合,防止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 金融化趋势;泛金融业;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

[作者] 张成思、贾翔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数字货币的源起、技术演进及未来趋势





[摘要] 随着区块链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逐渐成为全球竞争新的制高点。文章基于数字货币的诞生背景,对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源起进行了阐述,从实物货币、信用货币与数字货币三个方面对货币发展的技术演进过程进行探讨,并通过回溯已有数字货币相关研究,从技术、监管及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对数字货币的未来趋势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比特币的出现对数字货币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法定货币系统因私人数字货币的盛行而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当前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等诸多国家均已开始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或已将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列入国家计划;数字货币主要包含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数据存储结构三大核心机制;当前数字货币在技术方面存在交易性能偏低、安全性隐患、隐私泄露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分链或跨链、改进加密算法等方式予以解决;在监管方面存在全球监管规则不统一、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政策较片面等问题,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或推出将促进配套法律、制度等的变革发展,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商业应用方面存在认可度低、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未来随着法定数字货币及配套支付清算体系的推出,数字货币将在金融、全球贸易等领域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源起;数字货币技术演进;数字货币未来趋势

[作者] 王拓、刘晓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89)。



 管理学 

高管学历、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绩效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实证分析





[摘要] 公司绩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管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一直备受关注。高管特征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高管薪酬,高管薪酬往往被认为是反映高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除高管薪酬外,高管的受教育水平也被认为是反映高管能力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区别于已有文献仅考虑高管特征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将高管学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融合在一个逻辑框架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不同产权性质,对高管学历与高管薪酬的关系、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高管学历在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并根据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具体实证工作是,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高管学历、高管薪酬、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按产权性质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国有或非国有公司,高管学历均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学历越高薪酬越多;并且,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存在薪酬激励作用,印证了主流观点;但是,非国有公司更注重学历与薪酬的挂钩,通过薪酬中介效应,非国有公司的高管学历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而国有企业的高管学历与公司绩效无关;此外,高管学历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不存在调节作用。建议规范不同产权性质公司的高管薪酬相关制度,提高非国有公司的薪酬激励效果,强化国有公司对高管真实能力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 公司绩效;高管薪酬;高管学历;产权性质;调节作用

[作者] 李竹薇 卢雪姣 蔡双如(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监管科技: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的
理论逻辑与国际实践





[摘要] 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金融科技使得金融行业风险识别更难、传播更快、破坏更大,影响更广,加强监管改革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强调,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标志着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框架体系的建立已经提上日程。在对监管科技创新的本质内涵和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着重阐释了监管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通过技术赋能,使得监管流程智能化、信息处理高效化、风险防控科学化;通过监管体系重构,推动监管理念从被动应变转向主动求变,监管双方从对立互损走向和谐共荣,监管主体从独立分散趋向协同合作,从而增强监管适应性,促进监管体系效能发挥。深入梳理和总结当前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实践作法,并从夯实监管科技创新法治根基、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方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我国监管科技创新的优化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可为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和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作者] 刘孟飞、奉洁(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罗小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管部,陕西西安 710002)。



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变迁逻辑





[摘要] 实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土地政策的重大改革,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举措。以间断—均衡理论的核心观点和要素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制度结构和实际情境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布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文本数量的年度分布特征,借助政策范式理论,采用政策总体性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工具精确设置解释并验证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变迁过程,从制度结构、情境认知、政府注意力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变迁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总体上呈现出渐进性均衡和突发性间断相结合的变迁特征,政策的间断式变迁体现为政策总体性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工具设置三个变量的范式转换。稳定的政治制度是政策变迁的根本性基础,固有的制度结构和宏观层面的情境认知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保持长期均衡;制度结构转型、制度供给环境和制度创新驱动使政府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宅基地使用政策发生间断和变革。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应继续实行有条件的农村宅基地无偿分配制度,借助市场机制不断深化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探索和实践,完善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农村宅基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

[作者] 张军涛(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张世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政治学 

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汇融之可能性
——论威尔逊对柏克思想的受容





[摘要] 现今美国政治舞台上政治极化现象越发不受控制,基本已经是一个学界和政论分析界所共见的事实。这种极化现象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然则,从美国政治史与美国政治思想研究的视角出发,这两种对峙的主义就真无调和之余地了吗?历史上就没有人试图整合两端优长之处以并举吗?如果我们仔细研读美国政治思想相关文献,就不难发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Woodrow Wilson)总统对柏克(Edmund Burke)学说的喜爱,大概可以说是美国知识精英在此整合方向上的一次较早的实验。准确理解威尔逊的学术和政治遗产,我们就会认识到,在美国进步主义的初阶源头方向里,其实也潜藏和蕴含着经典保守主义的若干要素的影响。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对威尔逊来说,他最佩服柏克的两点是:第一,柏克在美国革命时对殖民地反抗一方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屡次主张英国政府应多加安抚;第二,柏克非常有名地在很早的时候就站出来明确谴责法国大革命的失控和过度,在柏克最早发出那些批判的时候,绝大多数同时代人都认定法国事务正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进展,前途一片大好,故大家都倾向认为柏克是在杞人忧天,痴人说梦而已,事后却一再证明柏克的预见性远远超过这些时人俗浅的眼界。不过,我们也需注意到,就学人从政这一面论,不管是柏克,还是威尔逊,都不能说是十分成功的。对他们而言,实际政治权力的得失消长,并非他们从政所秉持的第一要义。

[关键词] 进步主义;保守主义;威尔逊;柏克

[作者] 李海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430073)。



 社会学 

制度化能力与民生绩效
——基于中美两国“新医改”的比较研究





[摘要]“制度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促进和改善民生事业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卫生事业是重大民生事业,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启动的“新医改”为揭示制度化能力与民生绩效的关系提供了历史契机。基于对两国“新医改”历程的考察,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揭示制度化能力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其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医疗卫生政策的过程绩效方面,美国的“新医改”因为深度嵌入在了该国独特的政党政治结构之中而不断处于制定制度和废止制度的循环往复之中;中国的“新医改”过程则在经历了早期的“政治化”之后迅速转入“制度化”阶段,表现出了明确的制度化目标和较强的制度化能力。在医疗卫生政策的结果绩效方面,与各自十年前的情况相比,中国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水平、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和卫生健康事业的经济绩效等方面的进步都要更为明显,进一步彰显了制度化能力与民生绩效的紧密关系。中美“新医改”历程及其绩效的差异集中反映两国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差别,其核心是制度化能力的差异。文章从制度化能力的角度探讨民生绩效,深化了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知。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新医改;比较研究;制度化能力;民生绩效

[作者] 田孟(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湖南长沙 410075)。



社会融入与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
——基于深圳市调查数据的分析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迁老人群体日益壮大,相继出现一系列的社会融入和身心健康等问题,但学术界对此关注较少。基于2019年深圳市随迁老人的调查数据,我们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融入进行系统考察,并分析社会融入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状况。结果显示:第一,随迁老人的生理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有待提升。具体而言,自评身体健康、基本健康的比例分别为21.1%和63.4%,患有慢性病的比例为43.9%,一年内曾住院的比例为19.9%;躯体化、抑郁情绪和积极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分别是44.3、19.4、61.3(总分100)。第二,区别以往的横向划分,将社会融入由内往外划分为心理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区域融入和制度融入5个维度进行探究,发现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水平整体比较一般,其中家庭融入、经济适应、身份认同状况较好,心理距离、社区交往、文化适应、制度融入水平一般,而社区参与水平极低。第三,社会融入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除制度融入外,家庭融入、社区融入、区域经济适应以及心理融入4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其中家庭融入的作用最为突出。据此,若要进一步提升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方施力,关注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与支持。

[关键词] 随迁老人;社会融入;老龄人口生理健康;老龄人口心理健康;差序格局

[作者] 池上新、吕师佳(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广东深圳 518060)。


 法学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
诉讼之客观范围





[摘要]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救济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损失为根本目的,其客观范围仅限于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造成的物质损失。自2018年3月“两高”发布有关检察公益诉讼的解释、确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来,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给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客观范围造成了困惑。尤其是当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既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造成物质损失,又同时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如何合理划定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客观范围之界限,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曾陆续发布文件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界限进行规范,但其仅为现阶段降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占比、平衡检察公益诉讼案源结构的权宜之计,并未真正体现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特征,有些条文之间甚至存在冲突。通过研究认为,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既有重叠,又有分离,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利益属于工具层面的利益形态,公共利益属于价值层面的利益形态。当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仅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损失,未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应属于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当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既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损失,又同时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应将其纳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共利益

[作者] 杨雅妮(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系统论下刑事合规的作用机理






[摘要] 系统论具有整合、适应与手段三要素,与之契合的分别是国家赋予企业刑事化的合规义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遵守《刑法》法定犯罪名的引证罪状之规范、国家对企业在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维度的刑事法激励,这是刑事合规的三个要素内容。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应容许企业在适度范围内创设风险,给予企业通过证明自身合规制度、内控体系的完备来换取宽宥处罚的空间。对企业而言,通过被允许的风险与风险降低、保证人义务与结果回避义务、信赖原则与管理过失责任等刑法理论发挥阻却不法和有责的功能,刑事合规是企业面临刑事追诉时的积极抗辩事由;对国家而言,刑事合规通过促进企业治理的模式转型,实现国家引导企业自主预防犯罪。就路径的具体建构而言,在程序法维度,检察机关要主动调查企业实际状况,评估刑事司法程序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利用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企业完善合规制度,开展合规培训,努力完善公司的结构性治理,在企业认罪认罚后,检察机关可作出不起诉或缓起诉决定;在实体法维度,法院在审判阶段对企业进行量刑时,应酌情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应然角度来看,这种酌定量刑情节应当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总之,刑事合规是通过法治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旨在将刑事手段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在刑事法领域纵深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契机。

[关键词] 刑事合规系统论;合规义务;引证罪状;合作治理

[作者] 赵炜佳(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哲学·历史 

作为表现规范性的认知规范性





[摘要] 过去十多年,当代知识论正经历深刻的价值转向,改变了人们探究知识的方式和视角。过去人们专注于追问知识的本质,却忽视了知识的价值探究。前者追问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后者追问知识为什么比单纯真信念更有价值。有些学者认为,这两条路径可以高度统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统一的路径,即知识的规范分析路径。这条路径追问:一个信念需要满足什么规范条件才能成为知识?从这个问题出发,知识论的基本任务就是阐明认知规范性的本质。当前,最流行的认知规范性理论是索萨所倡导的表现规范性理论。根据这种观点,知识是展示了相关认知胜任力的真信念,即一种认知表现,从而具有AAA的表现规范结构:精确性、熟练性和适切性。然而,这条路径会引起两方面的质疑:第一,信念和知识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表现或行动;第二,表现规范性是一种目的规范性,会遭遇“目的论两难”。通过更精细的解读和修正,这两方面的质疑都可以被消解:一方面,知识或信念与行为在规范性上的差异关键在于能动性,而不在于它们的形态;另一方面,表现规范性不是一般的目的规范性,它用目的-行动者/胜任力-手段的三元结构取代了一般目的规范性的目的-手段的二元结构,因此能够规避“目的论两难”的责难。总之,表现规范性是一种合理的认知规范性,不仅能够更好地揭示知识本质,而且能够更好地阐明知识价值。

[关键词] 认知规范性;表现规范性;AAA结构;胜任力;目的论两难

[作者] 方红庆(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433)。



地图的可通约性与全球史
的历史地理学方法





[摘要] 全球史研究面临着大量使用二手史料与原初史实不足的质疑,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全球史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而通过第一手的地图史料,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拓展全球史,或许是一条值得特别期待的路。这是在于,地图作为一种图像集成,通过建立于各自文化基础上的图像语法,构成一种语言与生活共同体的整体历史地理空间。而它作为一种图像语言,其描述的共同体是可通感的景象,无论从自然语言的角度看,还是从人工语言的角度看,它都具有可通约性,即无需艰深训练,便可认知其描述的语言与生活共同体所属的历史地理。它所描绘的语言与生活共同体,既是地方历史地理进程的图像集合,也是世界历史地理进程的图像集合。这种集合有些属于已知的地方或世界图像,有些则是想象中的地方或世界图像,展现了不同的时空尺度、不同知识类型,以及不同要素的地方与世界。虽然地图的通约性存在着某些局限,但是通过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地图绘制技术,采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在同期地图的基础上展开全球史研究,至少在扩散与传播、范围与分布、区域特征与结构、环境史与社会空间等相关的论题上,地图作为第一手史料,具备有效性,可以为全球史创造原初史实。

[关键词] 地图;可通约性;历史地理学;全球史

[作者] 潘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 210097)。



 教育学  

什么样的大学教师最受欢迎?
——来自教师禀赋与学生认知的双重解析





[摘要] 大学教师因其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因而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主体。以探析大学教师为学生所认同的禀赋和品质为主题,我们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大学教师受欢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人格品质、研究能力和形象气质,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大学教师是否受欢迎的最为首要且重要的因素,具有风趣幽默和理论扎实教学风格的教师最受欢迎;第二,大学教师的人格品质相较于研究能力和形象气质更为学生所看重,认真负责与平易近人是提高教师受欢迎程度的两个重要品质;第三,尽管大学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在其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和学历等方面表现出了结构性差异,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客观因素发挥着显著的作用;第四,大学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因受访者个体不同而存有主观认知上的差异,在对教师的欢迎认可上在校生、女生和农村来源生分别高于离校生、男生和城镇来源生,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而学历不同则未带来显著的认知差异。

[关键词] 大学教师;受欢迎程度;教师禀赋;学生认知

[作者] 李子联(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近期内容




征稿启事 |《深圳社会科学》欢迎来稿!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目录
新刊速递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目录


欢迎扫码“关注”获取更多优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