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见民声 |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3-12-06


音频



正文

赵启正:我在一些场合发现,一些人的外语很好,但是交流中还是会产生误会。交流不仅涉及语言问题,更涉及文化问题。不仅各国的文化不同,在中国,不同省份的文化也不同。即使都是中国人,有时交流中也还会有问题。

吴建民:语言好并不等于了解对方的文化。如果语言好,又看了很多书,比较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这样的交流就好多了。

赵启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光有语言上的沟通还不够,还要有跨文化的交流。

中国地方大,各地有自己的方言,有本地文化,一般来说,方言差异越大,地缘文化差异越大。

比如北方各地区的文化差异,比起南方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就小多了。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在生活方式上就有明显表现。1975年,我刚到上海工作时,同事们一起吃饭,不能替同事付钱,非得AA制不可,北方人对此很不习惯。这里并没有对错,只是一种地区文化差异。

吴建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般来说,精通一国的语言,往往也会比较多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我用法文起草讲话稿与用中文起草的风格完全不同。我也非常同意您刚才说的,中国不同地区,由于方言不同,文化也不同。

比如广东,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就有差异,这三个地区的方言也不同。客家文化崇文重教,轻视做生意:一人考上大学,全村人庆祝;一人赚钱回到家乡,不愿露富,因为人家会看不起。广府文化则重视经商。

赵启正:我在北京和上海各生活了几十年,两个地方的幽默感不同,上海就难以产生优秀的相声,而滑稽戏深受上海人的喜爱,但即便常住上海并精通上海话的北方人也不会觉得滑稽,幽默感的差异如此巨大,很令人惊异。

一个城市人到农村去,问农村的老伯伯洗手间在哪里,老伯伯说:“我这儿有洗脸盆,没有洗手间。”实际上,这是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之间尚有这样的误会,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产生误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吴建民:您这个例子真是深入浅出。我们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文化的差异经常表现出来。

中国人热情好客,但有时会让人感到强加于人。

比如敬酒,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差异很大,中国人吃饭,站起来一个接一个地给人敬酒,往往不管人家正与邻座交谈。中国人对此也完全接受,而外国人就不能接受。

敬酒,中国人一定要跟人干杯,把酒喝干,法国人则不勉强,法国人就是举起杯子比划一下,不一定碰杯。

饮酒时,倒好酒,法国人先拿起杯子晃一晃,闻一闻酒的气味,看一看酒的颜色,再慢慢咽下去,还用很多词加以形容,比如“酒入口像天鹅绒”。中国人则对味道不是很讲究,而是一口把酒干下去,以此表示一种感情、一种友谊。

赵启正: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在中国,一般人认为,能够豪饮的人,要么是才子,要么是英雄。

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三碗能打虎”,所以,我请你多喝一点儿,是识你为英雄。再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干杯就说明你我是知己。

但是,如果碰到欧洲人,他会觉得你在强迫他喝酒。日本人和韩国人跟中国人有点像,也是讲究豪饮的。

所以,我们在考虑文化差异时,不要简单地讲中外差异,而是要区分中法差异、中日差异、中韩差异……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普遍接触过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人,这种误会是难免的,您看如何避免呢?

吴建民:我想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比如请客,周总理有句名言:“客随主便,主随客便。”我到别人那儿做客,就要尊重人家地安排;人家到我这儿,我要考虑别人的风俗习惯,这样都是谦虚的。

周总理为我们国家交了那么多朋友,他访问非洲两次,时间都不长,但至今非洲朋友还非常怀念他,这不是偶然的,跟他的文化修养很有关系。双方文化有差异,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

赵启正:就拿普及教育来说,假设中国的普通中学生常用词汇是6000个,某个国家的中学生常用词汇也是6000个,但这两本词汇表不一样,尤其是描写感情或表达相对抽象概念的词难以完全对应。但在彼此的交流中,这种差异容易被忽略,也会产生不能准确对话的问题。

吴建民:是的,因为人们了解对方总是有限的,主随客便,客随主便,就是要尽量了解人家、尊重人家。往往人们在听对方讲话时,是用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因为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基础,不能脱离自己所生长的环境,不能脱离自己的话语体系,所以,有时就容易出现一些麻烦。

赵启正:在西方,往往是女士优先;在中国,一定是长者优先。

吴建民:官大优先。

赵启正:官大优先,要看在什么场合,如果在重要的仪式场合,也无可厚非。一般来说,我是赞成长者优先的。在上电梯、乘汽车时,中国和西方就有差异,不能说谁对谁错,是文化传承不同。周总理说以对方为主,那真是一种非常大方慷慨的表现。

吴建民:这就是一种有文化的表现。周总理是最懂得交流的,他给中国和世界老百姓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绝不是偶然的。

赵启正:在重要的政治对话或商业谈判中,各国有各国的原则,不能像礼仪那样轻易让步。比如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以及很多场合,都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是平等的,发展中国家要被尊重,这些原则问题他从不让步。在我们和朋友交往中,也有需要谦让和需要坚持某些原则的不同情形

吴建民:是的,但我认为这是两个范畴的问题。

第一,接待客人,中国人希望客人感到宾至如归,就是周总理讲的“主随客便”。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中国人之间也有距离,如果想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必须尊重对方,这是一个范畴的问题。

在万隆会议上,大家各讲各的看法,吵得不亦乐乎,周总理当然要讲中国的看法,他能综合大家的共同点和长处,提出一个大家能接受的主张,这就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

赵启正: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中国代表团到万隆来,不是为了吵架,是要求同,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

吴建民:是的,这就给会议指明了方向。当时的大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人类经历了战时激烈的斗争,许多分歧在会上都显示出来了。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谋取大家共同的利益。

  学生:内贾德  


伊朗留学生内贾德(前排右一),提问后认真聆听。

各位好,我是波斯人,是来自伊朗的留学生,在上戏攻读播音主持专业硕士学位。同时,我在上海东方卫视外语频道做主持人。

我发现,别的主持人都可以讽刺中国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毒奶粉事件”、“我爸是李刚”等,导演却不允许我这样做,因为我是外国人,言论比较敏感。但是,我对中国也特别有感情,因为我是在这里成长的。我该怎么跟导演沟通呢?另外,在中国,我该如何拉近和他人的关系呢?

吴建民:我首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怎么拉近与别人的关系?

首先要区分两种人,如果对方是陌生人,那么,跟他打个招呼就好了;如果对方是熟人,我觉得你时常跟对方联系,关心人家就可以了,比如下雨了,你给他送伞,他显然会在心里感谢你。

我想,人和人的沟通需要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用中国话说就是“将心比心”。不同的种族的人之间交往,只要做到将心比心,都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认为,社会在不断进步,可能现阶段编导不同意一个外国人批评中国的不良现象,是爱护你,避免观众误解你作为外国人说这种话的出发点。

我主张,不管外国人讲的好话还是批评,我们都应当宽容地聆听,讲好的也不要特别高兴,讲不好的也不要特别难过,要吸收人家话里面的营养。

  学生:钱超 


大家好,我来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关系专业,1990年出生。

我有过五次出国经历,最近一次是2012年到美国参加了半年的交流项目,明显发现中外文化有很多不同。

回来后,我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过传统、太过保守,如果我更入乡随俗一点,周末和更多的美国朋友去参加派对,是不是让我在那边的半年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呢?我的同学,可能在国外待的时间更长,他身上既有认真、勤奋这些比较好的中国品质,也有开放、直率这样的国外性情。

有时,不同的身份特征之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那么,如何处理这种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呢?通俗地讲,如何处理好入乡随俗和保持本色之间的关系呢?谢谢!

吴建民:其实,所谓的身份认同,就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定会导致冲突。

什么会导致冲突呢?如果有一方认为,“你必须要学我,你不学我就是错的”,这样才会导致冲突。

我有时候参加一些国际会议,跟美国人谈起来,发现美国人喜欢要求别人听从他们,我们中国人就觉得这个不可行。

中国人两千多年前就懂这个道理——和而不同。这个世界是多样性的,你能消灭差异吗?能让全世界跟你一样吗?不可能的。

现在,中国人讲软实力,美国人也讲软实力。我的一个朋友是美国教授,我们很谈得来,我就跟他讲:“你讲的软实力和我们讲的软实力不是一回事,美国的软实力是要改变人家,中国的软实力不需要改变人家。”

各国有不同的特色,不一定导致冲突,关键看你采取什么态度。如果有些中国人狂妄起来,到别的国家吆五喝六的,要求人家跟自己一样,要人家听中国人的,这就显然会导致冲突;如果你放软身段,入乡随俗,那就不一样了。

你们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可以保持原来的习惯,只要不妨碍别人就没有问题。但是,在你的行动中,要注意尊重对方,包括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曾经受过欺负的民族,在这方面是很敏感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你稍微有点不注意,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伤害到别人。

我曾经见到有些中国人自以为很聪明,在跟一些非洲国家的人谈话的时候,中国人自己聊起来,说非洲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自以为讲中文,人家听不懂。

其实,人和人之间不一定需要语言,看你讲话的眼神,就知道你在骂我,这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赵启正:这么年轻就出过五次国,我很羡慕。我是1958年高中毕业的,在那时候,说外国就是指苏联,说外国歌曲就是指苏联歌曲,由于赫鲁晓夫的反华政策,中国在1956年停止向苏联输出留学生。所以,我们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我第一次出国是1981年,那时候是工程师,在技术界算是出国较早的。

你谈到身份认同问题。身份是什么?你尽可以学习外国知识,甚至喜欢外国的派对宴会,但是你还是中国人,为什么人家认为你是中国人?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都长得差不多,外国人怎么就认为你是中国人?由你的文化决定。中国有十几亿人,他就认识几个中国人,这几个中国人就是他眼中的中国。在某个外国人眼里,你就是中国人的定义。

所以,同学们,只要想到这一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自觉性就有了。我们中国人有哪些优良传统?哪些地方是我们中国人的优点?你的言行会自动表现出来。


- END -


图片、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8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9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10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11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12

不要犯“午后疲倦症”

13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14

读书是一种广义的交流

15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16

吵架是交流的大忌

17

把“短处”变“长”

18

套话打动不了人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