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万·尔马柯夫:《实践理论、理性选择和历史变迁》(2010)

陈荣钢译 陈荣钢 2024-03-20
封面图片:中世纪贵族和他的妻子

实践理论、理性选择和历史变迁

Theory of Practice, Rational Choice, and Historical Change


作者:伊万·尔马柯夫(Ivan Ermakoff,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

译者:陈荣钢(工作或约稿:r.chen20@lse.ac.uk)


引用[APA]:Ermakoff. (2010). Theory of practice, rational choice, and historical change. Theory and Society, 39(5), 527–553.节选自原文第一、二部分。


在知识和学术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有些争议激烈、尖锐,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一些争论涉及基本的观念和方法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与政治因素结合时显得更加难以调和。而有时争议则表现为友好的讨论,不以成败为目的,而是寻求解决分歧的可能性。那么,我们从这些争议中究竟学到了多少呢?我们是否可以合理地认为这些观念之间的对抗有助于我们改进观点、假设和研究计划?

思考一下“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与“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之间的对峙。两者都经常被作为替代方案。它们都是具有关键概念和核心主张的理论方法。理性选择的关键概念是利益和优化。行动者寻求利益最优化,前提是他们的信念和意图是一致的。实践理论的关键概念是“惯习”(habitus)和“场域”(field)。惯习是一种持久的性情(dispositions)系统,由分类系统提供认知信息,构成实践的生成原则。场域是客观关系系统,处在以各种资本形式区别的地位之间,它同时形成并验证了该性情系统。行动者对其实践领域具有实际知识。这是布尔迪厄对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重要见解。

实践理论的支持者对理性选择发出严厉的批评。理性选择的根本错误在于将理性模式再造,而这种模式的有效性为特定实践条件所特有。理性总是依情况而定的,它相对于实践领域固有的制约因素和游戏规则而言。理性选择论者将优化作为理性选择的普遍标准,却忽视了他们声称的理性的相对性。

同理,理性选择论者对资源和制约因素的不平等分配视而不见。行动者既无法控制他们所处的客观关系,也无法控制他们所能获得的资本类型和数量。理性选择论者将个体行动者描绘成最终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自主一元论者,从而掩盖了如下事实——资源和制约因素具有一种弹性特征,既突出了社会能力的差异,也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制约。理性选择所虚构的世界没有结构。行动者面临外部限制,但这些限制与其社会特征并无系统联系。这种对变异缺乏关注的现象,与对理性在特定领域中的模式化特征缺乏关注相辅相成。

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也就是对理性选择假设中的社会利益进行认识论层面上的批判。这里的重点是知识生产的社会条件。大体而言,批判者指出,阐释理性选择概念的社会理论家产生了自己的实践模式。他们思考、评估并完全赞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景。最大化是经商者的评价标准。由此引申,它也成了学者们的标准评价标准,他们或将自己视为商人,或选择性地亲近商业世界。这些社会科学家被他们身份特有的知识性情所束缚,因此依然是自身社会条件的俘虏。仅这一点就足以否定他们的理论立场。就他们而言,知识生产本身就带有社会地位固有的认知偏见。

面对这种指责,理性选择实践者可以回答说,无论他们的框架有什么缺点和局限,它有两个关键的优点是实践理论所严重缺乏的东西。首先,“理性选择”的概念足够精确,适合实证规程。与此相反,惯习和场域的概念却无法系统地付诸操作。其次,与之相关的是,理性选择假说的激进性使得这些假说特别适合于经验的反驳。在惯习的王国里,几乎没有被驳倒的可能性。与预期模式的偏差要么证实了结构关系的普遍性——它们是证实规程的例外,要么反映了结构条件的变化。

我认为,如果我们简单地将这种对立视为两种绝对观点的争辩,那么它确实存在。但当我们将关注点集中在作为研究内容的具体议题上时,这种争辩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双方的分歧也不像看起来那样深刻和关键。那些主张理性选择的分析家们,并没有忽略决策中的制约因素。他们看待"最优化"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做出的选择。而且,他们并不是预先就排除对这些制约条件的深入分析。反之,当我们的目标是要识别那些挑战工具性和外在理性观念的行为模式时,实践理论所带来的核心概念的开放性,将会显示出它巨大的启发价值。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对历史变迁(historical changes)的分析——更具体地说,通过对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确定位的案例的分析,把“变迁”过程理解为一个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这种同时被视为实证研究场所和理论问题的研究对象,使我们能够挑战布尔迪厄所说的理论辩论的“学术”(scholastic)方法——对区别(distinctions)进行分类讨论,主要特性是自我参照(self-referential)。将历史变迁作为过程来研究,很难坚持一种原则性的理论立场,原因有二。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在特定情境下如何执行行为规范的各个团体和行动者。在这样的情境中,过于宏观的理论很难适用。如果我们将行动者仅仅抽象化为理论工具,那么具体的案例分析就失去了意义。案例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历史背景,这使得高度的理论化难以适应。其次,当我们深入挖掘背景中的历史演变时,要从单一案例中提炼出普遍性的理论主张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历史中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对于任何详细的分析,都可能会过分强调某个偶发事件、特定情境或随机行为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广泛的连锁反应。所以,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策略,以便识别出行为背后的模式和规律性呢?

我将通过研究实践理论和理性选择如何在两种时间背景下处理历史变革问题来讨论这两点:长期的过渡进程和短期的危机时刻。就长期而言,如果不探讨行动者如何集体重构其实践逻辑,我们就无法理解过渡进程。这就需要分析偏离现状的策略的组合,以及这些偏离让位给一系列新性情的条件。理性选择提供的概念工具使我们能够分析这一过程的不同时刻。这些工具强调了从性情结构中跳出来的动机(incentives),也强调了促成规范性性情出现的战略过程(process)。与此相反,实践理论所特有的分析指令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些策略产生的关系模式,以及从行动者自身角度来看使这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的认知类别。理性选择与实践理论互为补充,反之亦然。

当我们将焦点转向断裂时刻时,这两种方法之间的二分法也随之打破。两者都必须应对同样的分析挑战。断裂时期的确是各种性情方式开始变得无关紧要的时期。在这种时候,个体行动者也无法确定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无法根据这些评估来制定行为路线。问题在于行动者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自相矛盾的是,正是由于这些时刻对这两种理论的前提提出了质疑,才迫使这两种理论联合起来进行分析。

本文的结构基于上述思考而设定。首先,我们概括了在研究长期变革时,实践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异。接着,我会通过一个特定的案例来对这两种理论的显著差异进行质疑。这个案例主要讨论了中世纪中期西欧婚姻习俗和规范的变迁。文中的后两部分关注的是变革的关键时刻。第三部分我将引入布尔迪厄的观点,他认为理性选择理论在研究危机或转折点时最为合适。而在最后一部分,我将对此观点进行挑战,同时强调这两种理论在研究变革关键时刻时的互补性。

在深入探讨这些思考时,我提出了两个核心观点。首先,我探讨了在什么情境下,行动者可能会成为那些限制其政治能力的规范性约束的执行者。其次,我阐释了知识论的信仰(尤其是关于互相之间的信任)在危机中的关键作用。关键的转折时刻会增强行动者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的不确定感。为了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和群体归属,个体会评估他们认为同伴、对手或竞争者所持有的观点和信仰。

1. 长线,慢动作

1.1 结构的历史

布尔迪厄主张历史具有结构性特征,而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个体行动者往往没有太多的发言权。首先,驱动机会与限制的结构性变革的因素往往是行动者实践领域的外部因子,而行动者很难对这些变革进行准确的调整或响应。他们最多只能把握并利用这些新的机会。以20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为例,那时候的法国教育体系出现了一批具有高社会声誉的管理学院。这一变化是由两个独立但又交织的过程驱动的:一方面是教育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与经济领域的变革(如国际贸易的增长)相一致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和商业管理职位的增加。这样的观察不仅仅局限于法国教育体制的转型。卡尔霍恩(Calhoun)在1995年的著作中指出,布尔迪厄对于卡比利亚(Kabilia)的传统习俗断裂的分析也采用了类似的逻辑。

行动者会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源和能力来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尽管这些变化往往超出了他们的直接控制。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社会资源,都体现在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如阶级和其发展轨迹。而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性情”——并不完全受到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支配,而是他们所内化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同时也是结构化的,因为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也即他们在这些关系中的位置,为他们带来了固有的资源和限制。而行动者对其所面临的环境的认知和解读,则与这些社会关系具有结构上的同源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行动者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来应对,那么这种变化将为他们带来新的机会。但如果行动者在资源或条件上有所匮乏,那么这种环境变化可能会使他们受损。

上述观点阐释了为什么结构性的转变经常是缓慢的。人们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理性,因为他们继承了一种行为方式。这种继承的行为方式为他们的行动设定了固有的边界,预设了他们的期望和感知。并且,由于这种行为方式是他们不自觉的,所以在遭遇外部环境的变化时,他们的反应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韧性。这种灵活性既反映了行为方式的结构性特点——即它是一个“整合的结构”(incorporated structure,布尔迪厄语),也反映了其传承的方式。布尔迪厄指出,人们在调整自己的期望以适应现实,尤其是在面对不利局面时做出的妥协,这种调整过程是“缓慢而非线性的”。

1.2 商人精神

相比之下,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划时代的变革更多地掌握在历史行动者手中,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这些历史行动者通过追求扩张战略和制度创新来实现变革,而这些战略和制度创新的持续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能为历史行动者提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这一框架中,历史行动者在克服他们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方面比实践理论所假定的有更大的余地。在理性选择对历史变革的分析中,商人形象的显著性正揭示了这一点。商人依靠的是创新的行动路线,而这种路线与环境和结构条件不可分割。这些新的行动路线自成一类。此外,商人是否有能力消除制约因素并开创机遇,还取决于他是否有能力激发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导向的集体努力。

在必然的自我利益最大化驱使下,个人积累资源,取代竞争者,并在此过程中设计出旨在巩固其权力的制度。当这些制度的管理规则规避了个人和专断权力固有的不稳定性——韦伯称之为“世袭权力”(patrimonial power),同时为生产性工作创造激励和机会时,地租状况就更难维持。另一方面,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制度就会为自身的消亡创造条件。这种结构转变的表述方式背后是一种以“比较效率原则”为指导的进化模式。

1.3 成本与约束

当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审视这两种对历史变迁的观点时,会发现它们紧密相关。尽管理性选择理论基于一个固定的行动模型,不考虑认知偏见,但它确实承认不同的社群和时代有着各自的价值观。然而,诺斯(North)在1981年指出,真正的挑战不是记录这些差异,而是探究人们如何在一定的限制下追求最大利益。因此,理性选择理论往往忽略了社会关系结构对个体心理的深刻影响。相对而言,布尔迪厄将这种心理结构视为主要议题,这背后反映的人类观念深深植根于历史中。相较于理性选择论者,布尔迪厄的方法更接近历史学家的研究方式。

当我们深入探讨历史变迁的细节,试图揭示这些变迁背后的集体逻辑时,这两种理论框架之间的联系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理性选择论者并不回避外部约束的存在,实际上,他们正是围绕在这些约束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议题展开研究。约束条件成为了理性选择的核心,它使得个人决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些约束包括可以考虑的选择所需的资源数量和种类,以及与这些选择相关的可选范围。同时,这些约束还表现为其他行动者可能遵循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将影响相关的决策。在分析上,这些约束与实践理论中的客观关系相似。

此外,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框架的观点,重点都主要是历史行为体寻求维护、巩固或扩大其利益。这些都是长期社会互动中出现的主要动机。要评估这些互动的动态,就必须追溯不同群体的意识形态布局以及冲突与合作中产生的战略行为路线。惯习本身无法解释结构运作中产生的变化

2. 规范性转变(normative shift)的一个例子

在中世纪中叶的西欧,教会开始管理婚姻规范,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直到11世纪末,欧洲的男性贵族都无视教会禁止他们休妻和近亲结婚的规定。这些婚姻习惯对于他们的政治和军事扩张策略至关重要。但一个世纪之后,教会的规定开始改变了这些传统习惯。尽管贵族们可能仍然违反这些规定,但每次违反都会带来心理和社会的代价,这也是这些规定起效的证明。

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性选择理论和实践理论在历史变迁研究中相对优势的机会。由于这次规范性转变涉及到国家的象征、实际行动和战略利益,因此这是一个评估这两种理论的理想案例。而在这种变迁的背后,我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从权力的角度看,罗马的教会领袖与当时的大公相比处在劣势地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转变归因于权力的不平衡。同样,这种转变也不能被看作是教会道德说教的结果。起初,男性贵族坚决反对教会的婚姻规定,因为这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婚姻习惯伴随着他们的规范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2.1 血缘关系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转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12世纪之前贵族的婚姻习俗。在那个时代,贵族家族的决策者主要关注两点:一是保持家族财产的连续性,二是维护家族的荣誉他们的婚姻选择往往旨在加强政治联盟,从而增加经济资源和提升社会地位。这样的婚姻策略被视为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荣誉”不仅指的是领主所拥有的实际财产,还涵盖了因这些财产和地位所带来的尊重和声誉。

在这个背景下,婚姻不仅是法律上的结合,更是一种确保家族血统和财产继续的手段。血缘对于贵族至关重要,被视为代表骑士精神的基石。在12世纪的文献中,这种血统被描述为“probitas”,它代表了一种融合了身体和精神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仅能赋予人力量,还能赋予人慷慨和高尚的品质。正因为如此,家族的“荣誉”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它通过血统的传承得以延续。

在这种以象征意义为主导的婚姻观念中,女性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母亲,女性在家族“荣誉”延续中是关键。那时,人们普遍认为,女性能传递家族的血统,通过性结合,她们将自己的血缘与丈夫的血缘融合在一起。因此,选择合适的妻子对于保持家族荣誉至关重要。伴侣的选择应当保证家族血统的质量,意味着应选择与家族同等地位或更高地位的女性为妻。而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女性不仅仅是母亲,还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她们是否能嫁给某人或被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在社会交换中的价值。如果妻子不能生育男孩,家族血统可能会中断,因此,很有可能会被丈夫休弃。如杜比(Duby)所说:“只有当王室的女儿能生下男性继承人,她们才被视为婚姻的合适对象。”

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原则在象征和政治层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确保了家族的高质量血统得以传承,避免了家族血统的退化。其次,它保护了家族的财产不被分散。从维护家族荣誉的角度和财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婚姻都是维持或增加家族资产的工具。在法律上,婚姻是一种约束,赋予了某些权益,这些权益关系到财产的分配。它区分了合法的继承者和私生子。只有在社会普遍认为的合法婚姻内,家族的传统和财富才能得以传递。因此,贵族们决心操纵这一制度,以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

2.2 哪种能力(capacities)?

教会领袖通过教会法制定的婚姻条例,对贵族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构成了直接威胁。因此,对贵族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也是他们最初为何如此强烈地反对这些规范性命令的原因。但最终,罗马的教会领袖还是获得了胜利。这一改变非常深刻且影响持久,代表了从一种性情向另一种性情的转变。研究的重点在于解释这种转变。我们可以从理性选择的视角或在实践理论的框架下考察这个问题。但这两种方法似乎都不能充分解释这一转变。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行为,规范性转变是规范性规定的目标行动者与那些试图实施这些规定的行动者(即受益行动者)之间的战略互动的结果。按照这种模型,如果受益行动者获得了足够的影响力,他们就能将其规范性要求付诸实践。受益行动者的议价能力与他们能够控制的对目标行动者有价值的资源的程度是一致的。这基于他们“帮助或伤害”目标行动者的能力。关键是受益行动者是否能够控制关键的战略资源,从而增强自己的议价地位。制裁能力的不对称性会导致权利的转移。

这种解释模式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释受益行动者如何获得对目标行动者行为的控制权。如果没有第三方给予受益行动者权力或权威,让他们能够在监督下执行其要求,并确保这些要求得到恰当的执行,那么权利的转让意味着什么?这些“权利”如何得以维持?如果仅依赖武力,那么很难实现行为规范的长久改变。换句话说,如果这些权利仅靠武力来维持,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规范性性情的形成。单纯的强制(coercion)并不会导致规范的内化。

权利的重新分配意味着目标行动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共识,或可以说是一种“准自愿的遵守”。这正是科尔曼(Coleman权利定义的核心:只有当所有被权利行使所影响的人都毫无异议地接受某种行动时,行动者才真正拥有执行该行动或使其实施的权利。所以,拥有执行某项行动的权利实际上意味着受到该权利行使影响的人们的同意。这一点在分析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得到这种同意,权利就失去了其效力,这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意。仅仅依赖相对议价能力的模型,对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提供足够的解答。

再者,当我们面对强制资源方面的优势不明确的时候,这种解释模式的预测能力就更加值得质疑。罗马的教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弱势”的行动者,因为他们在军事资源上并不总是能与领主们相匹敌。除了罗马的部分军队外,教皇并没有正规的军队,他们必须依赖雇佣兵和封建军队。比如,格列高利七世曾经请求他的诺曼人盟友,来帮助他抵抗亨利四世在罗马的攻击。这并不是说教会中的大领主(如修道院院长、主教和大主教)在财富、权力和领导才能上并不与大型的军事贵族相当。但主教和大主教与国王和公爵结盟,反对教皇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从实践理论的视角看,决定规范性偏好变化的关键因素是那些涉及到结构转变的因素。规范性理想的改变与结构的变革密不可分。新的行为规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社会实践正在适应社会生活外部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经验中广泛存在的“共识”(consensual understandings,韦伯语)带来了改变。这一观点集中在实践的制约上:物质制约“转变为自我制约”,描述了文明发展的核心。戈尔斯基(Gorski)关注制度化的仪式和环境的实际效果,他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习惯成自然”是关键。这一过程解释了合法的规范性定义如何渗透到社会实际的常识描述中——换言之,它们成为了实践领域中的“霸权”(hegemonic,威廉斯语)或“道义”(doxic,布尔迪厄语)。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解释这些结构(既定的互动模式和制度安排)是如何出现的。例如,仅仅说罗马教会领袖通过对婚姻的象征和法律定义的垄断,强制性地将其规范推给不情愿的贵族,而不明确指出罗马教长如何获得这种垄断权,是不足够的。即便是用严格的法律或象征性术语为框架的论证——例如,罗马的主教掌握了婚姻的法律定义,并推行了强调其神圣性的制度化仪式——我们仍然需要解释行动者是如何根据法律和象征性声明塑造实践的,其政治上的能力和局限是什么。

2.3 通过竞争来内化

这两种解释模式为规范转变成为有效行为规则的过程提供了理论上的不同解释。有意思的是,每一种模式都提及了另一种模式可能带来的相关性。按照“实践理论”的视角分析偏好的转变,我们需要研究这背后的资源分配机制。例如,我们可以合理预期学科实践的发展会随着权力关系的重塑而发生。对相对议价能力的变化进行分析时,人们会注意到权力结构预期的变动。权力的获得过程必然带有象征性质。

那些主张权力的行动者首先需要确保他们的规范性要求是可信的。如果他们不能确保那些负责执行这些规范的代理人为他们服务,那他们就难以实现这一点。接着,当这些规范性诉求变得有信服力,如果目标行动者运用这些禁令来促进自己的利益,那么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强制优势的情况下,这些提出诉求的人也能够将其规范性禁令强加给他人。规范性的秩序产生正是这种策略性互动动态的结果。在这个案例中,贵族们运用教会的规范性要求来遏制对手和潜在竞争者,从而形成了规范性的强制执行体系。

这个解释中有两个分析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首先,我描述的这个转型过程具有普适的分析意义:它可以在理论上被推广,而不需要过多关注某个具体案例的特殊性。行动者对规范性的兴趣源于成本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行动者根据新规范进行的一系列个体调整的总体结果。关键在于评估目标行动者是否、以及如何形成了“监管性的利益”,也就是对偏离者进行制裁的利益。我的更宏观的观点是,当行动者间普遍存在竞争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时,他们真正有兴趣引入禁止性规则来限制竞争对手的行动空间。同样地,这些行动者也会有动力推进那些限制自己活动空间的规则。

在所有的转型过程中,互相影响的行动者都对自我调整产生兴趣。亚当斯(Adams)研究了17世纪荷兰摄政家族的例子。这些摄政家以家族荣誉和父系的名义,在权力更为分散的背景下争夺政治和商业职位。这场竞争是有规范性的:“尽管精英为他们的后代购买了较为次要但利润丰厚的公职,但联合省的大部分高级职位在法律上不能直接买卖,甚至不能合法继承”。这一规范性制度的产生条件与我所描述的自我约束机制相一致。正是摄政家推动了禁止不正当招聘的法规,并援引这些规定来对抗他们的竞争对手。

在这个解释框架中,战略与性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是第二个值得强调的特点。行动者在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社会和制度背景下制定他们的行动策略。当他们追求自认为的利益,并尝试评估各种行动及其反作用的潜在后果时,他们表现出高度的策略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面对新挑战时制定策略的过程中,不能形成新的性情。需要指出的是,当行动者为了限制对手和竞争者的行动空间而引用一套规范性戒律时,他们会加强这套戒律作为有效约束的作用。实际上,任何形式的引用都意味着对限制自己选择的认同。

这个观点与以下的观点有本质的区别:当“几乎每个人都在遵守规则”以及“每个人都希望与其交往的人遵循规则,前提是他自己也遵守规则”时,规则便具有了道德力量。这里有两点需要澄清。首先,行为共识——“几乎每个人都遵守规范”——描述了一种自我持续的关系状态,因为行动者认为遵循共识符合自己的利益。参考的基点是现状,而我之前关于规范性认同的论述更多地聚焦于认同的过程。

另外,即使大家行为上都达到了某种一致,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即每个遵循习惯的行动者内心都对这种习惯嗤之以鼻。在这种情况下,公认的习惯实际上并不具有道德的威慑力。相反,我认为,当某种规范被用来批评和约束他人时,它就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对于那些首先引用这些规范的行动者,这种引用行为本身就赋予了规范特定的价值。这些行动者将自己塑造为道德的传播者,这意味着他们得到了道德上的某种认同。随后,当行为开始与羞耻相关联时,自我约束变得越来越坚固。

有些人可能会持反对意见,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乏策略性地使用规范性制裁的行动者(正如理性选择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对于这种可能的反对意见,我的回应有两方面。首先,常常引用规范来影响或控制他人,但内心却不真正接受它,实际上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犬儒主义。只有当这种态度不被认为是不和谐的来源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才有可能持续存在。在一个大而不协调的集体中,能够抑制这种不和谐的能力是不平衡的,奥尔森(Olson)称这样的集体为“潜在集体”。合理的假设是,犬儒主义在这样的集体中是一种奢侈,只有少数人可以持续地维持,而当规范的引用与个人的信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和谐的感觉。对于这些受到规范化的个体,“通过内化来消除表现出的不和谐”是可以预期的。

第二个回答基于第一个。行动者可能非正式地达成共识,维持犬儒主义的立场。这种不明说的理解使得犬儒主义的态度可以得到长期的维持——在这种情况下,未明确的规范实际上变成了对公开引用的规范的不深刻承诺。但是,如果规范的受益者也是目标行动者,那么用来约束同伴的标准就失去了它的道德力量。规范从内部被颠覆。它变得不再有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当玩世不恭成为一种常态时,它会颠覆规范的力量,因为提出的规范要求失去了可信度。虚伪可能使某些行动者愿意承担制裁他人的代价,从而启动规范的实施过程。当它被广泛传播时,它就不能成为集体监管的原则。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