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教育到教育,谁来拯救我们的中小学教材 | 走寻

2017-03-29 发现未知之美 走寻


[ 本文共计1656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

文 |景若 图 | 花瓣网


整个中国的中小学教材

出现这么多讴歌赞美外国人的文章

究竟想给我们的孩子

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美观


近日,有网友曝出溥仪的英语演讲,碰到这样一本“鬼话”般的英语教材,让我在敬仰150年前的老祖宗们学英语的拼劲之外,也掩不住内心的喷饭。

 


 “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

“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

 

这样的课本,被西方传教士一度认为是鬼话连篇,一堆乱码。即便在当代,也被误以为是什么上古天书,弄了半天才发现,这居然是我们小时候初学英语时,习惯用的谐音标记。没想到这种野路子曾经被写进教科书。



翻开清朝的语文课本,朴素的黄纸卷上,是一笔一笔的毛笔楷书,颇具“颜体”味道。隽美的书法气韵,不经意间引人进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

 

课文内容也包罗万象,春夏秋冬该穿什么衣服;家族关系和称呼的常识,爸爸的爸爸叫什么这种。

 


学生的基本坐姿,基本礼仪。


 

也涉及国家疆域地理。



古人励志故事、寓言,自然现象。语言凝练优美,还常有简笔图画作为解说;像我们熟知的《乌鸦喝水》,早在清朝就有了。


 


以及读书励志歌,劝勉孩童珍惜时光云云。



清朝教材偏重常识,类似于百科全书。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总会狭隘地认为,一页纸就那么几个字,知识量很少,太不环保。

 

到了民国,尤其是“五四”到1937年这段时间,教材的编写不再是中央决定,地方编制的政策有了更多自由。于是,不少大师如叶圣陶、丰子恺等,都参与到编教材的行列中来,涵养童趣、天真的“儿童本位”教材因此凝成。



以开明书局版《开明国语课本》为例,书本继续普及常识,同时加重了丰子恺漫画的部分,整个教材的版面像拉家常一样舒适。

 



若以《国民字课图说》为例,教材相对更细节化,很重视说文解字,读这样教材的孩子童子功势必扎实。

 

它保留了说文解字的反切法,同时添加了生动的插画,用白话文通俗释义,堪称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奇书。



它们就像是两个门派,其收罗的弟子也不尽相同。前者在大场景下,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适合贪玩又机敏的黄蓉;后者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适合踏实又努力的郭靖。遗憾的是,民国教材里的天真和童趣,到超速发展的当今,几乎荡然无存。

 

从一年级开始,孩童所学科目庞杂,需掌握的知识量也远超以前。白话文又替代了凝练的文言文,于是,方便阅读和传播的印刷体就取代了毛笔字,而宋体被认为是其中最耐看的印刷体。



这是因为毕昇制作活字印刷术时,本就是以颜真卿楷书为根据,我们的教材从清朝到民国到近代,换言之,其实一直是颜真卿楷书在衍变的过程,只是,它由最早的书法艺术,慢慢程式化、固有化,所以留下的只剩外形,没有内核,中国书法的精神也在这刻被截为两段,失去了灵魂。只在有限的空间里,附一些插画忝列其中。


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倔强的小红军》是出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惟震之手。《武松打虎》是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刘继卣的手笔。




《少年闰土》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顾炳鑫的大作


 

这些绘画作品,也不再像清朝和民国教材那样,由编书者一人绘制而成,它们集更多艺术家的力量,更现实主义,颜色更绚烂。只是,为了引导学生,当代教材喜欢杜撰名人故事,于是,我们的小学生学到了这样的假课文。


《铁杵成针》,讲述李白从磨针老婆婆那里学会了持之以恒,事实上,未有任何史册记载过李白这样的故事。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陈毅探母》,描述了陈毅元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可据研究,在陈毅元帅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关记载。


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与《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北宋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竭尽孝诚,每晚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事迹,显然是“移花接木”了。

 


再有鄂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里,李白再次遭殃了;他的名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我寄愁心与明月”之句,竟被改成了“我寄悉心与明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第20页第4课《散文诗两首》一文的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有“沐浴”一词,“沐”字书写成左边为“氵”,右边则是“术”,显然“沐”字错了。第105页第20课的题目是《虽有嘉肴》,注释2为“【嘉肴】美味的菜。佳,好、美”。这里“嘉肴”应为“佳肴”之错别字。

 

如此等等,还不算什么,不知道哪一天,西方的诸多人物和故事渗透到了中国的教科书里。

 


在人教版六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华盛顿与樱桃树》《爱迪生救妈妈》《科利亚的木匣 》《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好汉查理 》《卡罗纳 》等等文章,直接在标题上就引向了西方。更别说像《矛和盾的集合》这样原本出自中国古代《韩非子》的故事,这里却成了西方的故事,甚至在转弯抹角地讴歌英国人了。


至于文中具体涉及到的外国人名和故事,比比皆是,而且大多都是唱赞歌的,几乎中国古代的人物形象,不是《守株待兔》就是《拔苗助长》,还不够就再来个《刻舟求剑》……仿佛中国的古人都是被蠢死的。

 

拍马屁吧也算了,还拍不对。《华盛顿与樱桃树》,讲述名人幼时被教育“知错能改”的故事,而事实上,华盛顿所住的地带,没有一棵樱桃树。



还有《爱迪生救妈妈》,原文讲述爱迪生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苦于房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术,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妈妈成功进行了手术。然而,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最早的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世上还没有阑尾炎手术。这样的话,爱迪生又怎么救妈妈?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些假的名人轶事,是一碗碗架空的鸡汤,让年少尚无分辨力的孩童信以为真,并不自觉的以为,这些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材大力鼓吹的这种种精神。这种唯一的价值取向,有浓重的说教味道。

 


同时,整个中国的中小学教材,出现这么多讴歌赞美外国人的文章,究竟想给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美观?

 

教材是什么,是教育的依据啊!!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而不是泊来品,而不是将外国人的审美弄成我们的审美!

 

教材担负的,正是开启少年才智,培养少年精神的重要使命。考究三代教材,也许更清楚,我们这个时代继承了什么,开创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


走寻独家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投稿、合作:zouxun@winhe.cn


—— 热文推荐 ——

弘一法师 | 范曾 | 中国第一帮主 启功:真正的大师 | 央视著名主持 懂酒之人 多情之客 | 郭德纲干爹 | 中国相声 | 毒舌 | 周有光 | 走失的80年代 | 雾霾来了 | 鲁迅 北上广 | 北京地铁 | 圆明园被毁真相 | 万婴之母 | 京华建筑沉思录 | 郭敬明 | 梵高  | 傅雷家书 

出品人 · 施晗  |  主编 · 柴天鳞

执行主编 · 冯志亮  |  美编 · 苗雨  |  责编 ·  聂海燕


长按二维码  关注 ·「走寻」

若您喜欢此文,请

留言 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