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见民声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3-12-06

音频



正文

赵启正:我们谈了交流对人生的意义和对企业或机构的意义,也许可以把交流再扩展到国家间、民族间的交流,从而讨论交流对世界的意义。

吴建民: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有家园,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繁荣发展、互利共赢、同享福祉的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但是,当前世界还存在许多不尊重别国主权,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或者因为宗教信仰而导致的民族矛盾。如何解决?也只有通过国际交流、国际对话去解决了。

赵启正:由于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加之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普及,在同一个地球的70多亿人,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一个国家就是村里的一户人家,不能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了。

吴建民: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对话的文明》一书中写道:“‘要建造一切国家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互相帮助的世界!’这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逝世前一年跟我说的话。为此而不可欠缺的,就是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以及文明与文明联系起来的‘对话’。我和很多人一样,怀着这种信念,奔走于世界,在各个层面,不断扩大和平与友好的‘对话’。”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赵启正:国际间的对话也是通过人去进行的,因此人的品质和态度就一样会带到对话中去。成功的国际对话必然是双方或多方各有合理的妥协让步,并分享成功的结果。不成功的对话必然至少有一方不肯让步,当然,涉及国家利益时,不让步也可能是有理的或正义的。

吴建民:怕就怕有霸气,总以强势压人,总以为真理在他手上。

赵启正:国际对话中包括的种类很多,不都是政治谈判,虽然其中往往带有政治性。许多对话是没有明显政治性的,如文化对话,文化对话最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是一切交流的基础。文化对话不一定必须达到一致认识,能够加强彼此的了解就算有收获了。

吴建民:无神论和有神论能成功对话,这并不多见。您和帕罗博士的对话之所以很成功,在于你们身份特殊。一位是核物理学家,一位是著名的基督教福音传递者,特殊的身份使对话非常有深度,但是谁也没有说服谁。

赵启正:我不但没有说服他的意愿,甚至没有去想读者能赞成我的多少观点,但我希望读者能赞同我们对话的态度。

我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我并不认为读者会接受我们的哪些观点,但我认为读者会接受我们的态度。”就是真诚的交往态度。

后来,美联社总裁托马斯·科雷先生读了这本书,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对你们的态度十分赞赏。”我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彼此往往会“另眼看待”。

我和帕罗博士克服了这两种人本不应有的由相互“贬损”所造成的文化障碍,使得本来容易尖锐对立的话题变得缓和流畅。

吴建民:我认真读了此书,克服文化或心理障碍是不容易的,这也是这本书成功的基础。英文版我也看了,译得很好!

  学生:马克  


美国学生马克正在提问

大家好,我是来自美国的留学生。

赵老师,您是无神论者,帕罗是基督徒,你们的信仰和想法虽然不同,但是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你们的交流没有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去寻找共同的交流点呢?如果有个人完全不愿意跟你交流,怎么办?

赵启正: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可能很长,我简单地说一下。

帕罗本来是阿根廷人,幼年去了美国,现在在美国和阿根廷,以及拉丁美洲都很有影响力,他的有关录像和照片我都看过。

他来访问我,主要是想问我对于上帝、圣经、宗教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看法。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题目。

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想要了解对方,就很直率地谈了,一共谈了三次。因为最后一次是在黄浦江边谈的,所以书名叫《江边对话》。

2006年8月31日,《南华早报》对《江边对话》新书发布会进行了报道。

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为此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上帝!中国的无神论者和美国福音派布道者为何拥抱?”

中国人无论如何要学会和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谐相处。外国来的移民在中国很少,我们日常很少直接接触异国文化。

首先要学会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信仰,即使自己的文化很完美,也需要有与别的文化交流的愿望,那么,交流的切入点就会出现。

世界是由各种民族组成的。据最近的统计[ 本书出版于2013年 ],自己承认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占84%,也就是说,世界人口中约有14亿人没有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国多数人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其实,很多人有佛教信仰,不过他没有像基督教那样接受洗礼之类的仪式。

帕罗说,《旧约》里有一个“黄金律”,讲的是你想让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他问我是否赞成。我说:“太好啦,我赞成。中国人也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帕罗觉得这句话很好,他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告诉他是孔夫子说的,他表示听说过孔夫子这个人。但不知道他说过什么,你们看,这就说明我们的传播很弱,而基督教的传播很强。

其实,我们有文化层面的信仰。在中国的文化信仰中,是“诸神”看着你。那都是谁呢?我们的同学、父母、邻居、朋友……我要是做不好,他们都看着我。而且,我能接触“诸神”,能和他们对话,而基督徒要从心里跟上帝沟通,虽然你看不见他。我觉得两种文化中都有人或神在监督。

我们要明白,我们必须和不同国家的人接触,“地球村”这么小,我们不可能不接触。在古代,没有飞机、广播的时候,可以不接触,那时,中国人说的“天下”仅指中国。今天跨文化的交流就很重要,跨文化也包括跨越不同的信仰

“共振”是一种缘分

  学生:田原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外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研二学生。

我觉得,如果是短期交流,可能是一面之缘;如果发展成一种长期交流,有可能就是友谊了。我的问题是,这种长期交流能否跨越国界、种族、信仰?

举个例子,我在读大学期间跟一位美女外教关系很好,她是一个基督徒,觉得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当我问她为什么来中国时,她说是上帝派她来的;当她要回国时,她说是听到了上帝的指令。像我们平时吃饭或者去教堂,她都会经常提到上帝,有传教的嫌疑,但我对于她的信仰是尊重的。她回美国后,我们也在网上聊过几次,后来,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现在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

我不明白,是宗教还是距离,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了呢?

赵启正:我有中国朋友,有外国朋友,有学文的朋友,也有学理工的朋友。在广泛交流中,有人特别能够跟你“共振”,就是能够心气相通,那就会变成你长期的朋友。人的精力有限,朋友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朋友不能强求,有聚有散,走失了你也不要遗憾。只要要求你的男朋友跟你长期“共振”就行了,别人你就不要去要求了。(众笑)

吴建民:宗教存在了几千年,可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中国人多数是不信教的,但在同世界各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要记住我们的原则——“和而不同”。

我有信基督教的朋友,有信犹太教的朋友,有信伊斯兰教的朋友,我跟他们都能够长期交往下去。因为在很多地方有共同语言,也就是启正所说的“共振”,在平常的交流中,彼此能够得到一些新的东西。

宗教是一个人的信仰,彼此的信仰不同,并不能够阻碍你们成为朋友,信仰和友谊是两码事,你刚才说的话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人们能不能成为长久的朋友?随着年龄增长,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形,就是原来交往很密切的朋友,过了一段时间彼此疏远了;也可能原来交往不是很密切的朋友,后来走得很近。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所以,你们之间疏远了不一定是由于宗教障碍。我还是相信“和而不同”,世界本来的面貌就是多元化的,各国人民是能够友好相处的。


- END -


图片、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8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9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10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11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12

不要犯“午后疲倦症”

13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14

读书是一种广义的交流

15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16

吵架是交流的大忌

17

把“短处”变“长”

18

套话打动不了人

19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