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适 × Emily 《〈2181序曲〉再版导言》| 冬眠:技术、伦理与情感

中国科幻巴别塔 科幻巴别塔 2023-05-26

非常抱歉上一条推送输错了顾老师作品的题目,现已将上一条推送删除并重新发送更正后的文章,谢谢大家的谅解!

大家久等了~谢谢大家来参加更名后的第一次活动!

再次感谢顾适老师和Emily参与对谈!

欢迎后台回复“《〈2181序曲〉再版导言》”(支持模糊匹配)查看睿颖的短评《冬眠技术的剥削问题》。


研讨回顾(略有修订)

睿颖:这篇小说的形式非常有趣。从题目看,是名为《2181序曲》的作品的再版导言。所以在我刚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还试图在网上搜索《2181序曲》的作品信息。但其实,这篇导言就是小说本身。顾老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一个形式吗?

顾适:之所以选择这种形式,是因为我发现像刘宇昆(Ken Liu)和特德•姜(Ted Chiang)这样的科幻作家,会用一些新的形式去书写。比如刘宇昆的《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 A Documentary),以及特德•姜的《赏心悦目》(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都是用纪录片剧本形式去呈现的作品。我也曾尝试着去用这种纪录片形式,但我发现这种写作方式是很难的,因为对读者来说,阅读剧本这种形式,会有很高的门槛。所以我在找寻新形式的时候,就决定去尝试其他的新方式。当时我在准备我的小说集《莫比乌斯时空》,要专门为它来创作一篇新作,我就想可以尝试这种很难在杂志上发表的实验性作品。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构思,最终我选择了为一本不存在的书来写导言。因为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里,我发现导言非常有趣,它的内容很浓缩,通常也不会让读者在阅读时有太大障碍。

但当我写的时候,我发现比我预想的要难很多,主要是篇幅的控制——导言形式要求篇幅不可以过长;而书写一本不存在的书的导言,却需要交代大量的信息。比如在这篇小说中,我书写了六个小故事,以及十六个人物,我需要去在极端的篇幅里展现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也就意味着,这篇短篇小说的情节密度是非常高的,读者需要紧跟我的叙事,才可以理解。

我的编辑曾建议我调整故事的叙述方式,但是我拒绝了。幸好这个小说集是我自己的作品集,所以我有办法和编辑说“不”。但我也知道,如果是要发表在科幻杂志上,我需要改变故事的整体结构。

(Ken Liu: "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 A Documentary")


睿颖:感谢顾老师的回答,我觉得十分有趣,特别是您讲到编辑要你去更改小说的形式。

顾适:这种形式其实很冒险的,因为这篇小说中信息太多,如果读者、尤其是类型文学的读者,没有集中注意力去阅读每一句话,可能就无法发现小说中的趣味。对于专业的编辑来说,他们知道读者的喜好,也会对作品进行把控。

睿颖:通常,人们会把“导言”视为非虚构作品,因为 “导言”一般会介绍作者生平、书籍的出版情况、书籍的特点等,通常“导言”与真实与客观挂钩。然而,当导言本身成为一篇小说的时候,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就被打破了。想问问顾老师怎么看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问题?

顾适: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好像从未书写过文学类的非虚构作品。我的非虚构写作仅限于在我的工作中,我需要去书写关于城市的规划文本之类的内容。所以,我认为科幻小说的一个很棒的点是,它本身就强调打破“界限”,所以我们可以在书写科幻的时候找到很多新的尝试。作为一个科幻作家,所有的事情——你感受到的、看到的一切,都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告诉人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去叙事,科幻写作的技巧也一样,它是没有边界的。我享受写作是因为我可以尝试其他作者、以及我自己从未用过的方法。我可能没有办法在真正意义上去回答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

睿颖:我还有一个很感兴趣的问题是关于小说中的情感书写。在《〈2181序曲〉再版导言》中,接近尾声之时,我们得知《2181序曲》的作者是“我的”女儿——方妙,她患有晚期肺癌,并且成为第一个冬眠的绝症病人“夏娃”。而再版导言的作者“我”是冬眠技术的创始人。我很好奇您为什么选择母女关系作为故事的主线?我读过您的另一个故事《嵌合体》,该书还探讨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紧张关系。请问母子关系,对您的书写意味着什么?

顾适:睿颖的这个问题让我发现,在这篇小说中有三个作家。方妙是《2181序曲》的作者,董璐是《〈2181序曲〉再版导言》的作者,而我是一个真正书写这篇小说的作家,故事中的各个世界互相重叠,我觉得这是十分有趣的。我写作这篇小说的原因是,我有一个表妹,在2019年因为癌症离世。所以这篇小说的初衷之一,是我想写一点东西去纪念她。在这篇小说中,真实的人物原型也隐藏其中,说不定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用一种非虚构的形式去呈现这个作品的原因,去告诉读者,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让这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与我在2015年写的《嵌合体》中很不一样。在《嵌合体》中,母亲形象是一个科学家,她是虚构的,故事里的母子关系,像是母亲的一次实验。在《〈2181序曲〉再版导言》中,母亲董璐带着爱和理解,想要去讲述女儿的故事。

睿颖:我注意到Emily将中文版中提到的“情感绑架”翻译为“exploitation”,关于这个词的选用二位老师是否交流过呢?“exploitation”一词很容易令我们想起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Emily为什么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呈现呢?

Emily:我非常看重这个故事,为了尽可能地表达原文用词的微言大义,我和顾适反复地修订、商议。为此,我还邀请了Ken Liu帮助校对这篇稿件并为我提供一些建议。讨论对于“情感绑架”的翻译,我认为应该传达这个词中的一些微妙成分,比如内疚、不得已。相比“exploitation”,你刚刚提到的“kidnap”则没有这层意思,它更像是一种有意为之且极具侵略性的表现。“Exploitation”则可以含纳上述“不得已”与“故意”这两种情况,更为细腻和复杂,与此同时故事中却也有相应的情节与之对照,并且这也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的关键。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独立形象的叙事者,我们有意想要这些女人在讲述的过程中使用她们自己的“声音”,这也是顾适采用这种形式写作的原因。而我的译文则要反映这一点。无数观念与意见在本文中得以汇合,激荡。它们之间并不构成一个清晰的意识形态指向;这些视角的多元化呈现实际上是更有力地创造了有关女性的未来史诗。这篇小说的设定为不同的女性提供了平台,她们来到此处诉说自我。所以在这里,我们的意图不是要解决故事中的冲突和问题,而是想要展示一个完全展开的全面场景,让这些角色在未来的背景下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睿颖:我注意到Emily在发推特介绍顾老师的这篇作品和自己的翻译时特地提到了“女性的声音”,非常感谢你在翻译女性作品时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同样期待顾适老师的回答!

顾适:像Emily说的,我们就女性角色的塑造问题进行过讨论,我对现在的呈现非常满意。此外,这个句子在这篇故事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它就像是一个坐标,定位了我自己对“自由”的理解。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可能会面对一些选择——比如是去国外求学、生活,还是留守故土?选择其实会让自由与责任对立起来。一些人搬到国外去,但父母还在中国生活。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鼓励孩子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但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十分关注中国当下的老龄化问题,这一定是对应着责任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处于这个问题之内。我们同时也需要看到,这其中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

睿颖:在我同伙伴小王讨论这个故事的时候,她提到,她认为选择冬眠的人剥削了清醒者的技术与努力。我认为关于“exploitation”的问题,真的非常有趣。

顾适:这个可能就是我想要表达的“情感绑架”,当然,故事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去讲。我非常欣赏前面Emily的陈述,当我们谈论未来时,女性的身份与定位非常值得探讨。或许,我们可以反观历史上的男性,比如李世民的总体历史形象是正面的,而他却在“玄武门之变”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这种矛盾表现出人物的张力,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坏人,但同时他也背负着历史的使命。而我尝试把这些复杂性写入故事中,将痛苦与代价,成就与喜悦共同融入笔下的女性角色中。如果她们想要改变历史,可能需要非常强大,也可能非常邪恶。这就是我想要写入故事中的女性角色。

Emily:我想从自己的角度再补充一点。一定程度上来说,翻译所扮演的是一个强调技术性的专业角色,但除此之外,我还非常关心这篇故事在外语世界的受众问题,也就是说,哪些读者会喜欢这部小说,谁会欣赏这篇作品?刚才顾适谈到在创作女性角色时,对其“善、恶”属性的设置问题,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就就是起到了平衡、完善中国科幻或者更高层面——中国当代小说——形象谱系的作用。它是完善未来史诗的重要环节,展望了面向未来的世界观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小说中每个善恶交织的复杂角色着迷,她们每个人都在逻辑自洽的结构中寻找着自己的使命,表达自己的爱、理想,并做出选择。故事中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她们既在爱,同时也在伤害。这些冲突与矛盾在这些女性身上被提出、被展开。这些共同构成了对未来女性的描述,而其重要之处在于这些问题虽然突出了性别,但她们的选择并没有基于一个性别身份框架,她们做出的是人类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在更原初的“人”的意义上来做出选择,以多元的孩子、父母、爱人、专业人士、劳动者等身份。这是我努力向每个人推荐这篇小说的原因。

睿颖:非常感谢Emily,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虽然本文是对一本非存在之书的介绍,但顾适将其中人物及其特点处理地非常丰富,尽管她所使用的是介绍性的语言,但通过他们在是否冬眠问题的选择上,我们仍能感受、推测到其复杂的内心。对此我真的非常欣赏!我们看看其他听众有什么问题。

David: 请问是什么促使您写了这篇小说?

顾适:第一个的原因还是我表妹离世,我们关系很好,2016年,我们还一起去英国旅行;第二个原因是我希望在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中,能有一篇比较有挑战的新作;而会有最终呈现的版本,还有一个小插曲:在2018年,我读了一篇很好的中文科幻作品,我特别喜欢。我跟作者交流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小说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女性角色?能看到的只是金发碧眼的、非中国的、在沙滩上穿着比基尼、喝着鸡尾酒的女性。他告诉我那是因为他对女性并不熟悉。但他结婚了,并且有孩子,为什么会对女性不熟悉?我马上想到,我对女性更为熟悉,于是我决定改变我的这篇小说中女性角色所占的比例:全文都是女性角色。后来,我发现读者读这篇小说时候,并没有奇怪的感觉——这也让我很高兴,因为她们就是我生活中常见的人。在作品发表之后,我也问了一些男性作者的观感,他们也没有感到小说有任何奇怪之处。包括最终这篇小说获得星云奖——这让我意识到,可能之前是作家自己,太狭隘地认为女性角色应该如何如何,我们更应该打破界限,去思考那些在我们身边的女性形象,所以我写了一些我所熟悉的女性角色,真实的角色。

广钊:我想问问顾适老师和Emily,人工智能ChatGPT对你们的写作和翻译工作有什么影响吗?它可能会给产业带来新的东西吗?还是依然是人如何使用技术的问题?在科幻写作和翻译的意义上,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特别是最近ClarkesWorld宣布他们不再接受新的投稿,因为有大量的AI辅助写作的作品投稿。

顾适:对我而言,写作可能没那么容易被AI替代,但我有时候会用它翻译东西,或者帮我调整邮件,我也想听听Emily的想法。

Emily:我想这个问题不只是关于ChatGPT,翻译群体也依赖像是DeepL这样的工具进行翻译。我称之为“工具”,是因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输入,然后直接搬用其输出的东西。对我而言,我会用它处理一些长难句比较多的文本,DeepL很擅长把长句子分解成小的模块,ChatGPT也有类似功能。所以这些工具对我来说,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分解,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我可以很快明白一个长段落的中心意思,让我能够在另一种语言里更有效率地进行重新叙述与架构。可以说它是一个思维工具,为我处理修辞、风格、连贯性节省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骨架,我则往其中注入血肉,完成翻译。最终是译者决定了作品的美学和诗学价值,完成注入血肉的过程。AI提高了翻译的效率,但我不会直接复制粘贴其结果。

顾适:我很喜欢Emily用的骨架和血肉的比喻。我在用AI时候感到,问正确的问题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只有问正确的问题,才能得到需要的答案。所以它也可以激发我们去思考和找寻问题。

Siqi:我有两个问题想问顾老师。我的第一个问题建立在之前讨论过的母女关系上,我想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亲缘关系(kinship)上。我注意到这篇小说中的几个故事都或多或少挑战了传统认知上的亲缘关系,比如说在李子萱的故事中,您提到了她年幼的女儿,以及尽管李子萱最后获得了自由,但她的家人则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舒澜的故事中,辛苦供养女儿长大成人,但现在却被进入冬眠的女儿抛弃,因此她试图强制唤醒自己的女儿。而在米未的故事中,她的母亲由于冬眠,现在生理年龄只比她大5岁,甚至未来可能会比米未的孩子还要“年轻”,这也是对传统家庭伦理的一种颠覆。因此我很好奇您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通过这个故事重新定义亲缘关系或者探索未来亲缘关系是否会随着文化观念的变化而改变呢?

顾适:很有意思的是,故事中描绘母女关系是微妙的,这种家庭关系不仅仅是讨论父子关系时经常提到的“是否遵从父亲”这一点可以概括的。我的本意是试图理解并呈现这种复杂的亲缘关系,而科幻小说这一题材则提供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在这篇小说中我提到了冬眠技术,这种技术很显然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因此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亲缘关系到底会是怎样的。

Siqi:谢谢您的回答!我的第二个问题与冬眠技术相关。您在故事中提到,很多人认为冬眠技术给予了他们真正的自由,但漫歌的故事也说明有时候人们会被出于各种原因强制唤醒。因此我比较好奇人们是否真的有选择何时冬眠、何时苏醒的权利

顾适: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三体》中被迫迁徙到澳大利亚的人们。回到2181序曲这篇小说,当外界环境恶劣时,人们会被强制进入冬眠,这个时候他们是没有选择的,因此确实有很多人对于冬眠技术以及背后操控这种技术的人非常恐惧。因为这不同于普通的离家远行——当你离开家人,可能此生再也不能与他们团聚,甚至也很难得到他们的消息,这是一件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而在未来,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面临同样的境况,比如说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搬去其他星球。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到底要去哪颗星球,而是我们如何面对要与家人永远分别的情境,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很可能并没有选择权。

睿颖:谢谢您的分享,接下来是我们活动的一个例行问题:请问两位是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近期或者未来的写作计划呢?

顾适:我目前在与Ken Liu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在撰写两篇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短篇小说,应当会在今年发表。从2021年初开始,我就在写一本长篇小说,不过进展很慢。它有三条故事线,在真实世界里是关于“嗑CP”和粉丝管理;第二部分将与平行历史有关;在第三部分我想讨论人们是如何迁移到另一个星球上的。我计划在小说中让这三条故事线并行,也希望读者们会喜欢这部作品。

Emily我目前计划逐渐拓展我的工作领域,我最近刚刚在Sixth Tone网站发表了我的第三篇文章。我目前正在准备一些半学术半科普性质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科幻、科技、中国现代性等多种主题。我非常关注年轻一代的中国科幻作者——尤其是女性作者,比如顾适老师,是如何打破人们对以往中国科幻的刻板印象的;而叙事和翻译过程中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和殖民主义也是我的关注对象。与此同时,由于我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我也在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目前正在一边做学术研究一边进行翻译和写作。


预告:小王

撰稿:旦雪、小王、睿颖、思齐

排版:睿颖、小王


研讨回顾汇总:

39.梁清散 × 金雪妮《济南的风筝》| 秘史、奇谈与科幻叙事

38. 昼温《星星是如何相连的》:语言是心意的闪烁

37. 杨晚晴《墓碑》| 生存的代价与死亡之尊严

36. 范轶伦《城市之光》:艺术的灵光与城市的律动

35. 修新羽 × 金雪妮《陌生的女孩》:“比他们都勇敢,和谁都不一样”

34. 双翅目×夏笳《我的家人和其他进化中的动物》:旅行中的生命乌托邦

33. 张冉《以太》:永不消逝的朋克精神

32. 王诺诺 X 王侃瑜《春天来临的方式》:故事从春天开始

31. 潘海天 《饿塔》:极端情境的伦理拷问

30. 念语X倪雪亭《九死一生》:中国“全景”与机器人叙事

29. 燕垒生《瘟疫》:在黑暗中呼唤光明

28. 陈楸帆《假面神祗》:“后真相”时代的身份建构

27. 夏笳《汨罗江上》:科幻互文与“幽灵种种”

26. 赵海虹《一九二三年科幻故事》:科学奇幻与历史叙事

25. 提沙《毕业考试》:初探“后奇点”时代

24. 韩松《我的祖国不做梦》:梦游、巨怪与新时代的梦

23. 吴霜《捏脸师》:科幻中的神话与梦境

22. 未马《从前慢》:时间与情感的空头支票

21. 程婧波《倒悬的天空》:女性主义与文学“对称”

20. 颜歌《异兽志》:异兽、永安与边缘社群

19. 白乐寒《扑火》:赛博时代的“那喀索斯”

18. 慕明《涂色世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17. 宝树《灯塔少女》:永生、异化与加速主义

16. 万象峰年《雾中袭来的远方》:互为远方的异托邦

15. 糖匪《无定西行记》:逆熵,复魅与空间叙事

14. 阿缺《宋秀云》:母亲、黑猫与地下室

13. 王侃瑜《语膜》:语言的围城与世界的割裂

12. 顾适《为了生命的诗和远方》:藏身海底的乌托邦

11. 陈楸帆《匣中祠堂》:复制的艺术与失落的“灵光”

10. 张冉《晋阳三尺雪》:丝绸朋克与复古未来主义

9. 夏笳《2044春节旧事》:总把新桃换旧符

8. 韩松《末班地铁》:瓶子、幻影和价值符号

7. 马伯庸《寂静之城》:灰色城市与彩色泡泡

6. 王晋康《转生的巨人》:资本话语中的价值量化和身体隐喻

5. 陈楸帆《荒潮》:嗜血资本与毒性话语

4. 夏笳《心理游戏》:AI与偏见

3. 刘宇昆《狩猎愉快》:猎物与猎手的生存困境

2. 刘慈欣《流浪地球》: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

  1. 郝景芳《北京折叠》:希望、幻灭与后人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